2011年上海市宝山区新进青年党员教师论坛(班主任:罗老师)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2011年上海市宝山区新进青年党员教师论坛(班主任:罗老师)

为了方便学习和交流,建立2011年上海市宝山区新进青年党员教师论坛,希望大家可以在这里发表自己的想法,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您没有登录。 请登录注册

3月20日-4月20日推荐书目以及读书感悟

到页面 : 上一页  1, 2, 3  下一步

向下  留言 [第2页/共3页]

教师进修学院沈亦璋

教师进修学院沈亦璋

第三小组 三中心 郁轶婷
《告诉孩子你真棒》

作者:卢勤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告诉孩子你真棒》这本书是中学的时候在书城里无意中买的,可能当时也是我父母要看吧。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也已经大学毕业,来到了工作岗位上,并且还是一名教师。为此,《告诉孩子你真棒》变成了我的读物。
利用了空闲的时间,我读了读这本书。作为一名新教师的我,在读了这本书后,我受益匪浅。
这本书的作者是卢勤。著名的知心姐姐,获得过“全国优秀少年儿童工作者”“韬奋新闻奖”等众多奖项。创办了《知心姐姐》杂志。因此,可以说,她对于怎样教育孩子,怎样与孩子相处有着浓厚的经验。
在这本书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第三章:‘关注孩子心灵的成长’和第五章‘怎样发掘孩子的潜能----爱孩子的八种办法’。
书中说:“如果你问我‘今天的孩子最渴望什么?’我会回答你:‘渴望肯定。’如果你再问我‘今天的孩子最缺少什么?’我会回答你‘缺少肯定。’
现在的孩子,特别是刚进入小学进行学习,随着学习的内容的难度越来越大,如果老师没有给予他们学习上的肯定和鼓励,会使他们对自己失去信心,那么在学习上反而会越来越不理想。因此,一句小小的鼓励,是给予孩子们肯定的一个最直接的方法。小小的鼓励是注重孩子所做的事情以及得到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所以,单单的表扬是不够的,更多的是要鼓励。“你比之前有进步了!”“做的很好!继续努力!”“相信只要你继续努力,一定会取得成功!”这些鼓励的话语对于孩子来说是十分宝贵的。在他们将要失去信心的时候,是老师给了他们鼓励,给了他们动力,那么,他们便会努力地朝着老师的希望去努力,这样一个良性循环,相信对于孩子和老师都是很好的。
当然,班级中还会出现很调皮的孩子。孩子的心灵成长还需要包容。书上说:‘包容’能培养孩子的情怀,使他不回避错误又能善解人意。在包容中长大的孩子将会极富耐心。
包容是孩子心灵成长的氧气,如果没有充足的氧气供应,人很快就会窒息甚至丧失生命。
作为一名新教师,这是我应该要学习的地方。是孩子就可能会犯错,我们要给他改错的机会。每个孩子都是在不断地犯错、认错、知错、改错中成长的。当孩子犯了错误,要允许他改正。在平时的学校学习中,课堂上,要是有个别孩子调皮,不听课的,要好好地劝导他,使他意识到上课的重要性,从而自觉遵守上课的纪律,可能有些孩子特别调皮,说过一次在下次的课上又忘记了,那我们作为老师应该不厌其烦的继续包容他,并且给他改错的机会。
成人能包容孩子,孩子就有胆识直面错误,有胆识改正,有胆识尝试新的失去。在这方面,中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为我们做出了榜样。
包容学生,包容孩子,是给他们一个自省的机会,这对孩子人格的培养大有好处,使他们拥有健康心态和面对挫折与失败时采取的积极的人生态度。
此外,书中还说到了怎样发掘孩子的潜能。这对于我来说也是值得学习的。
用爱得眼睛发现孩子。心中有爱才能发现爱。孩子是天使,他们对于成人的评价十分敏感。你爱他,喜欢他,他通过你的眼神就能感受到,一旦他接受了你爱得信息,你说什么他都能听到心里去。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除了要把该教得知识教给学生之外,还要给他们更多的爱,一个眼神,一句话语,都是爱得表现。
用爱的鼓励调动孩子。现在的我们,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还不够,还要毫不吝啬的把你的赞美表现出来,告诉孩子“你是最棒的!”。要在平时的课堂上就要做到,例如:“我们班的同学都有好的形象、好的素质、坐有坐相,站有站相。”鼓励他们,那么他们便会自觉的坐坐好。比喊口令还灵。面对众人,最好的方法就是用爱得鼓励调动孩子。你把对孩子的要求变成鼓励,孩子一定会“配合”你。人人都需要赞美,需要被认可。大人如此,何况孩子?所以我们要对孩子有爱的鼓励调动。不要吝惜给予他们的赞美。
书中还说了很多其他的鼓励孩子赞美孩子的方法都是让我值得学习的。经过这本书的阅读,现阶段还是初步的阅读,随着教学的实践,相信我会慢慢去理解书中所说的内容。学会欣赏孩子,鼓励孩子。将这些事做的得法,巧妙,自然,能收到最大的效果,还需要我去慢慢学习,慢慢体会。
看看这本书能够对我们这些新教师们一定的启发,让我们知道除了关心学生的成绩之外关心学生的心理等各方面都是十分重要的!要学会告诉学生:你真棒!

教师进修学院沈亦璋

教师进修学院沈亦璋

第四组 大场镇小学 成琦
《窗边的小豆豆》

作者:黑柳彻子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窗边的小豆豆》中的主人公小豆豆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在这里,亲切、随和的教学方式使孩子们度过了人生最美好的时光,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
推荐理由一:哲学,想深了,反而渐渐迷蒙,就像一本书,明明很薄,你却把它读得很厚。而在这个小豆豆的世界、梦般的世界里,大门永远敞开,思维无边无境,你可以拥有一切想象和智慧,去探讨你所认为的答案。
推荐理由二:33种文字全球发行,是经过时间的积淀所凝聚的赞扬。这本书老少皆宜。
推荐理由三:我喜欢用孩子的眼光看自然界,这样能看到更多的美景,发现大自然的不可思议;用孩子的触角感受生活,这样更加敢于尝试,敢于碰壁,敢于接受新鲜事物。
人活着需要有理想,而不能得过且过;人活着需要有良心,而不能愧对社会。
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多发现身边的美,让生活充满阳光,充满乐趣;马虎是一天,负责也是一天,认认真真过好每一天,善待孩子们。

教师进修学院沈亦璋

教师进修学院沈亦璋

第一小组+上大附中实验学校+孙利明
《成功转变问题学生》

作者:刘平平
出版社: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感悟:
4月份,我利用休息时间读了《成功转变问题学生》这本书:第一章的主题是问题学生与他们所在的“问题”。在这一章中,主要探讨的是问题学生的定义、类型和形成原因。第二章的主题是问题学生的教育,包括问题学生根本教育的意义、问题学生基本教育的原则、问题学生的几种教育方法、问题学生教育中的出现的误区。第三章主要关注的是转化后进生的问题。第四章的主题是用实例解析后进生的学习问题。本章主要探讨了后进生的几大现状,如厌学、注意力不集中、偏科、自信心缺失等。第五章主要是用实例解析了后进生的心理问题,包括代沟、孤独、情感困惑、自残、自杀倾向等。第六章主要是用实例解析了后进生的行为问题,包括起哄与恶做剧、吸烟、严重缺乏行为规范、说谎、暴力倾向等。
通过读这本书,我知道了一些转化后进生的方法,知道了一些可操作性和收效性较好的思路和方案,总的感觉要想真正转化后进生,要把学生当朋友看,做学生的益友,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经常参加学生的集体活动,走进学生的世界。

教师进修学院沈亦璋

教师进修学院沈亦璋

第一小组+上大附中实验学校+张晶
《西点军校的经典法则》

作者:杨立军 编译
出版社:学林出版社
感悟:
美国西点军校全称是“美国陆军军官学校”。在西点军校两百多年的辉煌历程中,培养了众多的美国军事人才,成绩非常显赫。如此骄人的成绩主要归功于其先进的管理和培训理念,经典的原则。
书中有这样几句话:
人生如一场战役,自己与自己斗争的一场战役!“最终无论是胜利还是失败,都必须坚守岗位”。这是职责所在!“一个人,要赢得尊重,就必须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如果你现在正处于人生的低潮,请不要畏惧你的失败和面前的困难;如果你现在正享受胜利的喜悦,也请继续努力,还有更高的山峰等待着你的攀越。”
“许多人缺乏一种持之以恒的、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态度,这一点非常令人遗憾。他们不乏冲动地热请,却缺乏维持这股热情应有的毅力,因此显得脆弱。只有当一切都一帆风顺的时候,才能开展有效的工作。但一旦遇到挫折就垂头丧气、丧失信心。他们缺乏足够的独立性和创造力,总是重复着别人做过的事。”
。。。
等等这样的话很能够给人以反思与激励,有时候觉得这就像一面镜子,让我看到我身上很多的不足之处,进而激励我不断前进。

教师进修学院沈亦璋

教师进修学院沈亦璋

第三小组 宝林四小 宋惠娟
《有效的课堂管理》

作者:(英) 杰伦迪·迪克西(Gererd Dixie)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读后感:
当你面对课堂中吵闹不堪的孩子不知所措时,你可以看看这本书;当你不知道如何开展有效的课堂管理时,请阅读这本书,它能给予你开启课堂管理教学的金钥匙。书虽薄,只有62页,但是书本里的内容极为丰富,它以独特的教学方式,通俗诙谐的语言、生动有趣的故事来提供给我们全新的教学理念。它把课堂管理的理论与生动的案例相结合,引领我们进入一个个栩栩如生的教学场景。
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特别适合刚入职的新教师阅读,每当我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困惑时,《有效的课堂管理》这本书都会给予我智慧。每次学习新内容,它总是先让你对自己知道或认为自己已经知道的信息做出反应,或对需要讨论的焦点问题进行预测。它有时娓娓道来国外优秀教师的教育教学案例以及成功的课堂管理经验,有时清晰地传授课堂管理的特殊技能,中间还穿插一句催人奋进的名言警句。为了帮助教师加强学习,检验自己是否进步,它还在每一章的最后部分安排了应用练习和问题讨论。
读完这本书,我很赞同文中对教学意义的理解,也就是书中的一段话:
教学的意义——
触动下一代心灵的崇高职业
在孩子的眼睛中看到了你的理解
在孩子的生命中看到了你的希望
在孩子的手中看到了你的世界
在孩子的成功中看到了你的成功
你为他们***了你的一切。
希望更多的人能走近这本书,为你的课堂管理带来启发。

教师进修学院沈亦璋

教师进修学院沈亦璋

宝钢新世纪 石燕
故事里有你的梦想——18位名师的精神档案
雷玲/编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在这本书里,记录了中国18位教育名师的平凡故事。每一个人物都从故事、访谈、解读、自白、旁白几个方面多角度展示了他们的个人经历。每看一则故事,就有一股精神力量注入,激励着我。他们现在是如雷贯耳的教育领域一线名师,有些是教育家、有些是校长、有些是名师,但是每一个人并非都是完美的化身,他们都是怀揣着教育梦想,经过努力,苦过痛过之后才成长为大师的。
好几位大师,一开始对教学一窍不通,专业知识储备远远不够。这让我联想到了自己,自己并非师范专业出身,缺乏很多专业教育知识,但这不应该成为我落后于别人的借口,而应该成为我不断努力和拼搏的动力。现在才刚刚接触教育一年,今后有大把的时间积累和磨练,只要有坚定的教育梦想,加上持之以恒的努力,一定能成为一个幸福的教师。

激励我的话:
1.年轻人要傻干十年,要十年傻干。
2.选择了一种职业就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教育工作就是要靠一种执着精神,去一板一眼地做到底,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骄傲。
3.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用心做教育就需要我们留心观察、细心品味、专心时间、恒心坚持;用平常心去面对誉毁成败,用童心和感恩的心太去面对生活和工作。

教师进修学院沈亦璋

教师进修学院沈亦璋

第一小组 大场中学 陆乐
《与学生家长“过招”》

作者:郑学志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感悟:
在阅读了《与学生家长“过招”》一书后,我感觉自己从中学到了很多。作为一名年轻的班主任,经验上的不足是不可避免的,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也可能存在着一些不足。而《与学生家长“过招”》一书不仅让我学到了前辈的经验,更拓展了自己的思路。
做班主任是件痛并快乐着的事,相比任课老师而言,会多许多琐碎的事,但同时,看着自己的孩子们慢慢成长,本身就是件很快乐的事,这种快乐也是任课老师所体会不到的。做班主任首先要用心去做,用心做事用心沟通,把每个学生都当做自己的孩子,关心他们,指导他们,帮助他们成长。做班主任也需要技巧,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每个家长也有着不同的性格,如何把握这种不同与每一名学生、每一个家长都进行良好的沟通,除了经验的累积外,一定的技巧也是需要的。而这本书就给了我这方面的指导,正好最近在进行学生的家访,书中关于家访的内容就给了我不少的启示。
一直以来,在人们的印象中,家访就是老师去学生家里告状。可书中说到,高质量的家访是鼓励型家访而不是告状型家访,家访是了解每个学生不同的家庭背景,这是单纯的叫家长来学校所做不到的,有效的家访的关键在于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针对不同的家长,家访所采取的方式也会有所不同,比如放任不管型家长,我立刻想到了自己班上的一个学生。对于这样的家长,首先是要在思想上让其转变,否则之后的谈话都是徒劳无功。针对这样的情况,在这次的家访中我先是在教育理念上与其进行的沟通,之后再谈了孩子的事,相对上次家访而言,有了更好的效果。
总体而言,阅读这本书让我对班主任工作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让我在今后的工作中有了一定的方向,希望党员培训能多推荐一些这样的好书给我们。

教师进修学院沈亦璋

教师进修学院沈亦璋

第2小组—杨泰实验学校—苏伊文
《自由在高处》

熊培云 新星出版社

爱生活,爱自由
细细阅读了熊培云的《自由在高处》,给我的感觉就是,他的每一篇文章都写出了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没有像其他人那样随波逐流,也能给读者一些启示,我们可以换个角度看问题,这样会找到不一样的答案。每次读他写的文章心里为之一震,觉得他很有自己的想法,敢说敢做,没有被世俗的眼光或者是观点所牵绊。就如他后记中所说的,他写这本书的目的在于“希望我可爱的孩子将来能够读懂我写在这本书里的自由和自救,希望我们的下一代有比我们更多的自由,并懂得珍惜与盘活”。这句话写得朴实而又耐人寻味。
在平时的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会带有这样的想法“真想象鸟儿一样自由自在的飞翔”,但是自由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唾手可得的。熊培云说:“不自由,仍可活”。在生活中,也许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阻力困难牵制着你的行动,但是只要正视这些困难,积极面对,想尽一些办法把困难解决就等于是给了自己心灵的自由。
读了熊培云的书,让我体会到了乐观的态度,自由的人生。他的乐观并非盲目,而是在他理性的分析之下的积极和乐观,在精神上给予我力量,并把这种乐观的思想带到平时的生活中去。积极主动的掌握自己的人生,每个人都应该是自己人生的领导者,正如“你不能决定太阳几点升起,但能决定自己几点起床”一样,虽然我们不能改变大环境,但是我可以改变小环境,小环境改变了,大环境也能随之改变。努力的做好每一件事情,积极的应对每一个挑战,我们要争取自由是为了更好的成就自己,更好的交往,借此获得一种持久的创造,有保障的幸福。每一个人都应该积极的做自己想做和能做的事把一生当作事业来做,把一生当作自己真正的远大前程,让自己的生活更加的多姿多彩,锦上添花。

教师进修学院沈亦璋

教师进修学院沈亦璋

第三小组 华师大宝山实验 陈晨
《货币战争》

作者:宋鸿兵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货币战争》一书,是为近些年来的一系列很受欢迎的丛书,俨然已经出到了3。货币战争一书的写法颇为诡异,兼具了小说,传记,传奇等等各色的写法。可以说是引人入胜。
《货币战争》顾名思义,是以货币为手段来发动的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全书开篇就介绍了两场战争,一个是明面上的有硝烟的滑铁卢之战,另一个则是罗斯柴尔德家族利用战争的胜败消息而发动的英国公债收购战。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让罗斯柴尔德家族一举控制了英国的货币供应。
《货币战争》的主要内容从货币博弈的角度揭秘世界财富流向与金融骗局,详细介绍自英格兰银行成立以来300年间的西方近代史与金融发展史,通过揭示大量不为人知的历史真相,再现了国际金融集团及其代言人,尤以罗斯切尔德家族为主,在世界金融史上翻云覆雨的过程,通过分析统治世界的精英俱乐部如何通过煽动政治事件甚至战争、诱发经济危机,控制世界财富的流向与分配等,阐明中国在全面对外开放下捍卫国家金融安全与稳定的必要性,对在新世纪现阶段如何确保我国经济平稳运行大有借鉴意义。
《货币战争》中极其推崇让世界回到金本位的时代,而不是现在美金本位的情况。美金本位会给世界带来相当的弊端。犹如现在中国,日本等过大把加持美国国债。 就在8月6日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公司宣布,将美国AAA级长期主权债务评级下调一级至AA+,评级前景展望为“负面”。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丧失3A主权信用评级。再一次重创了信用还没有怎么恢复的美国,使得美元又一次处于风雨飘渺之中。很显然的就在本周,对国际经济造成了重创。可是又有谁能确定这不是所谓的国际银行家的又一次把戏呢?
不过在当今世界,想要重新回到金本位已然已经是不可能的了。现在世界共开采出来的黄金总量已经远远不足以衡量人类的全部财富。除非现在货币的价值为目前货币的1600倍。很明显的这带来的危害也不少。
当然很多学者都说宋鸿兵完全是在瞎扯也是有道理的,《货币战争》一书并没有完全分析出国际金融事件的本质,都只是一味的在叙述,在讲表象。这也是为什么网上有很多读者说初读时有些懵懂,当然也是我上手阅读时有一定困惑的原因。但是我觉得喜欢经济金融的人,还是要读一读这本书,虽然可能有些不全面,但是还是能从中学到很多经济学 。他提供了我们一些从别的角度分析国际金融事件的原因,从各个角度去理解,了解这些事件。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也可以使用《货币战争》里面的一些实例更好地帮助同学们来理解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些难题。毕竟作为一名数学老师,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给同学们灌输一些最基本的金融理财知识。

教师进修学院沈亦璋

教师进修学院沈亦璋

第三小组、华师大宝山实验、王莹
《赏识你的孩子》

周弘
让孩子在赏识中成长
读了老师的《赏识你的孩子》,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文章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有这样一段使我感触颇深:记得女儿七岁刚接触应用题时,有一次,十道题只做对了一道,孩子十分沮丧。而周弘老师却满怀深情地对女儿说:“简直不可思议,这么小的年龄做这么难的题,第一次居然就作对了一道。”女儿听了付父亲的话,脸上立刻露出了喜悦的神情,她还想进一步证明自己。就说:“爸爸,你小时侯会不会做?”爸爸十分认真地说:“我在你这个年龄,根本不可能做这么难得应用题,爸爸连碰都不敢碰。”女儿顿时信心倍增,仿佛插上了飞翔的翅膀,自由的翱翔在数学知识的天空里,仅用三年时间九学完了小学六年的课程。 读到这里不由得使我想到,换了其他家长‘十道题只做对一道时’大发雷霆。错一道应用题还情有可原,错九道那就不可饶恕的。而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孩子哭大人叫,乱作一团。什么也干不下去。更无从谈孩子会喜欢数学,成绩优异。很有可能对数学产生反感,从此厌学数学。
周弘老师的成功也提醒我们反思:我们在教学中的做法,赏识孩子是我们教育成功的有力武器。我们何不拿起他运用于我们的教学之中去呢? 在教学中,如果我们改用赏识的方法和语气,效果就会大大不同。在赏识教育的环境中,孩子自己相信我能行。而且成为一种定势,就会成为克服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阻力的强大动力。当然,赏识孩子是赏识孩子的优点、长处和进步,而不是忽视孩子的缺点和弱点。该指出的问题应当及时指出,该批评的问题应当及时批评,该制止的问题应当及时制止。这是不能含糊的。
不仅是在学校的教育过程中,赏识是所有家长本来就有,却未曾发现,都本能地使用过,却又无意中遗忘了的教育方法。在现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充分挖掘孩子的潜能,这是当今课改中提到的一个重要理念,我认为要让孩子充分释放潜能,可以从赏识孩子开始。因为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赏识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看得起”,对孩子而言,就是一句简单却充满鼓励的话:”你真棒,你真行”。这是让孩子快乐成长的奥秘。在我们的教育行为中,要多说一些鼓励的话,能让孩子感到自信,一个“行”字,消除了孩子的恐惧感;一个“行”字,激发了孩子的求知欲;一个“行”字,唤起了对生命的热爱;一个“行”字,找到了学习的快乐感觉。这样,就能够使孩子在各项活动中保持良好的状态,能够积极参与活动,充分体现了活动中的主体意识,也能够缩短老师与孩子之间的距离,使孩子更能亲近老师,信任老师。 “行”这个字为什么起这么大的作用?因为这个字满足了孩子心灵深处最强烈的需求,满足了所有孩子无形生命的需要。我发现所有孩子,心灵深处最强烈的需求和所有成年人一样,人性中最本质的渴求――渴望得到别人的赏识。“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是赏识教育的基本理念。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不是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坏。孩子的成长道路犹如跑道和战场,父母,老师应该为他们多为他们增加一些信心,哪怕孩子一千次跌倒,也要坚信他们能一千零一次站起来。教育好孩子,让我们从赏识他们开始吧!

教师进修学院沈亦璋

教师进修学院沈亦璋

第二小组 杨行中学 万芬
《与学生家长“过招”——班主任的家长工作艺术和技巧》

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的,郑学志编写
作为新老师兼班主任,往往手忙脚乱,特别是作为班级管理上的“菜鸟”,我不得不在空余时间好好“偷师”。这本书从六大方面教会新班主任如何与家长“过招”。触动我最深的是两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开好家长的艺术和技巧以及单亲家长工作的艺术和技巧。
我带的班级比较特殊,所有的学生都是随迁子女,因此相应的他们的文化水平比较低,可是还是还是很关心学生的成绩以及在学校的表现的,作为新老师,站在讲台上给家长开会首先必须镇定,让家长相信你,但如何让他们能听明白你所表达的事情呢?书中给我支了一招,家长会必备的4个小细节:一、家长会要“有看的”。每次家长会不紧紧要给家长看成绩还要给他们看他们平时的作业本,让家长了解自己的孩子病与其他孩子的作业本有对比。二、家长会要“有听的”。开家长会,班主任不说还能干什么呢?但我往往讲的只是讲与学习和行规有关,其实,家长关注的不仅仅是孩子的成绩,他们还想听到关于孩子学习生活中的种种细节。三、家长会要“有想的”。“一次成功的家长会,总能够在开会的时候引起家长内心的强烈共鸣,在散会之后还能够引起他们的强烈震撼,哪怕是回到家里,他们也依然在反思。”书上举例:1、注重用典型引路;2、注重对比。四、家长会要“有做的”。尽量设计一些环节,让家长们一起参与到教育管理中来,让他们动起来。
另外班级学生都是随迁子女应此相应的单亲家庭、再婚家庭、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的孩子比较多。当我看到他们的档案,从一次次谈话中得知这些消息后,总是在他们犯错时,利用情感这关细细引导,我一直觉得这是他们内心缺少的东西,我应该给予他们更多关爱和注意,可是,读了这本书后我才发现原来这些孩子要的不是爱,他们只是要平等的对待,我再多的爱也不能代替他们所缺少的父爱母爱,我这样做反而会让他们觉得自己是“异类”,我以后不能常用“爱”来提醒单亲学生自己的不幸,给予他们和其他学生同等的目光和关怀,不再对他们“另眼相待”了。

教师进修学院沈亦璋

教师进修学院沈亦璋

第3小组三中心虞佳敏
《听王荣生教授评课》

作者:王荣生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王荣生教授所编写的《听王荣生教授评课》一书,主要是从教学内容角度来观课评教。此书所选的,是王荣生教授今年从教学内容角度观课评教的实践,分为“名课研习”、“课例研讨”、“课例评析”、“课例兼评”、“课例综述”五个板块。
本文的一大亮点便是在所评议的课后,均附录课例及课文。不仅如此,在本书的五个板块均可以看成是教学内容角度观课评教的五种样式:如:“名课研习”——细致解析优秀语文教师的名课,供语文教师研习。“课例评析”——评议比较典型的课例,从学理上分析语文教学中值得提倡的做法或普通存在的问题。“课例综述”——对某一篇课文或某一课题(作文和口语交际等)的教学内容作较全面的扫描,并加以专题评议。
我觉得此书是一本理论联系实际的好书,它有课文,执教优秀老师的教学札记,教学设计,更重要的是王教授的精彩点评。以前教改的焦点是教学方法,这个单元、这篇课文先用什么方法、再用什么方法、最后用什么方法,但如果这些方法不能契合课文的内容,那么就是乱方法!因此,备课是先内容,后方法,因内容而定方法。我觉得看了此书收益非浅啊!
长久以来,关于语文的话题就争论不断,作为基层语文教师的我,也存在着许许多多的困惑。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各种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层出不穷,今天是四环节,明天是小组讨论,后天又是网络教学,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虽然我们在各种教学方法的学习过程中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总是觉得缺点什么,好像总是没有抓住语文教学的本质,没有深入到语文教学中去,每次都是蜻蜓点水,表面功夫。但读了王教授的书后,我觉得突然间豁然开朗,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王教授主张从教学内容角度观课评课,认为这样有利于反映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有利于更妥贴的解释语文教学实践,并提出了一堂语文课的9级累进标准。最重要的是,王教授认为从教学内容角度观课评课,是语文教学研究的一场变革,有助于语文教师减少备课的无效劳动,有助于语文教学回归根本,有助于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助于语文教学研究水平的提升。我想,这就是我长久以来苦苦追寻的答案吧,关注语文教学内容,关注语文的本质。
长久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于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三大文体模式,任何一篇文章都按这个模式来讲解,而忽视了文本的个体性差异。有多少兴味盎然的文章被我们讲解的支离破碎,千篇一律。我们按三大文体来讲解文章,虽然有一定的可取之处,但也有许多偷懒的成分在里面。条条框框有助于我们教学,但现实的文章是丰富多彩的,有几篇是按我们三大文体的模式写的呢,这样的教学,有时候是本末倒置,不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水平,而且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水平。
王教授在评析《米洛斯的维纳斯》和《金黄的大斗笠》时,指出两篇课例都是“学生只是按老师的要求来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按教学内容的角度来评课,两位老师的设计虽然很精巧,但学生学到了什么呢?而且进一步指出了许多教师所设计的教案,是在想尽办法产生一种奇特的阅读方式,也是学生学不会的阅读方式。反观我们的教学,又有多少是这样的呢?我们的谈话法,小组讨论等等形式上新颖的东西,教会学生什么了呢?是不是也是让学生按我们的意愿来回答问题的呢?我们是否也在让学生学一些奇特的阅读方式呢?我想是的。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在关注教学方法的同时,更应该去关注教学内容。只有这样,语文才会成为新的语文,教育也才会成为新的教育。
经典句子摘抄:
现在,“反思”的理念已被广泛地宣传,“审议”这个词也开始流传,但是光有“反思”的精神、光有“审议”的愿望,而不知道反思什么、审议什么,那精神和愿望我想十有八九是要落空的。我认为,反思自己想教与实际所教之间的关联,审议自己所教与学生实际所学之间的关联,反思和审议自己想教、所教、学生所学与课文课程目标的关联,应该成为语文教师校本教研的主题,应该作为语文教师专业知识发展的主要途径,也应该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研究的主要任务。

教师进修学院沈亦璋

教师进修学院沈亦璋

第一小组 淞谊中学 谢穹
教学生活得像个“人”:我的大语文教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7

黄玉峰著
最近因为某事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说了一句。“你们不要以为自己是“人”。当然,因为是自己班的学生,知道本身并无恶意,他们心领神会,一笑。我继续说,“你们现在只不过是‘生物学’上的人。在‘人类学’,‘社会学’上你们还远没有达到‘人’的要求。”
恰巧,前一阵子姐姐说借我一本书,叫“我的大语文观”,这日她取来给我,我一看原来完整的书名是《教学生活得像个“人”——我的大语文教学》,复旦附中的黄玉峰老师所写。
竟然不谋而合。
然而,不得不感叹,现在的教学,确实是和“人”相背离的。从学科特性上说, “语文”本应承担起一些“救赎”的职责。然而在任职的这半年多来,越来越深切地体会到,在大环境下,语文也开始“离经叛道”,甚至比理科还要背离“‘人’的教育”。
故此,在拿到这本书后,便不可自拔地读了起来。我想感悟有如下几点:
1、“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里要攻的玉,并非课本解读,而是一种理念渗透。教材的解读可以“教”,课堂的设计可以“学”;但教学理念是很难去定义如何教或者如何学的。这其实也和教师本身的性格有莫大的关系。如果你心中有这样一个信念,能在应试教育的桎楛下,跳出“生命”的舞蹈。那我想,这本书一定对你颇有裨益。
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特别是“读出‘文化的底气’”一章里的“我即教材”一节。这样的话绝对是非大家而不得的。我也喜欢把教材做多种处理,课内课外,高中初中,历史时文,兼而并行。但如若真的拿“我”自己来当教材,用我的作品来指导学生,那怕是还远远不够。“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不足,然后才能有动力去前行。高山可仰,众人皆仰;景行可行,行者几人?我想,这本书也是给读者的一种动力,然后在大语文教学的观念下,逐步前行。
3、“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对面“大家”的真言,总有几分跃跃欲试的冲动。即使是“邯郸学步”的姿态,抑或是“阿Q”先生的精神。稚嫩是必经之路。我常对学生说,“我课堂设计的高度,你们站着肯定是摸不到的,有时候即便跳一跳,还是够不着。但我希望你们享受这个‘跳一跳’的过程,也许在将来的某一天,不知不觉中,某一次弹跳时,你就能摸到这个高度,甚至超越这个高度。”我想,对于学生是如此,对于教师而言也是如此。相信自己的能力,即便自己现在还是一朵苔花,也许在将来的某一天,就能开出牡丹的姿态和风度。
以上且为推荐理由。

教师进修学院沈亦璋

教师进修学院沈亦璋

第一小组 罗泾中学 陆郁新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朱光潜
我推荐的阅读书目是朱光潜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书中从12个不同的角度给予青年人思考,每每拜读,即会让我扶额许久。
《谈读书篇》——虽说“书非借不能读也”,对我来说,我更喜欢看自己买的书,这是种拥有的感觉,因为我花了钱买了它,所以它更有价值,所以我时常发现自己买的书更好看,事实上我爱的不是书,而是拥有书的感觉,这是不够的。
《谈动》篇——“朋友,我们都不过是自然的奴隶,要征服自然,只得服从自然。”
说到人与自然,应该是很和谐的状态,然而仅从天气来看,就恰恰相反。不谈风花雪月,就说我们自己,人是有感情的,无论你是不是个细腻敏感的人,你会有很多不快乐,就像自然的种种不可抗力,你会埋怨吗,就像埋怨今天下雨一样,可是有用吗,为什么不换个角度呢,雨天比晴天更浪漫,世界上那么多人,你可以和另一个人同撑一把伞,无论他是谁,都是一种缘分,如果不能改变雨滴,那就享受吧,享受水的滋润,风的拥抱,你会觉得,下雨也挺好的。我们的不快乐,是不是自己给的呢?
《谈多元宇宙》篇——说到“宇宙”,下意识体会到哲学的意味,这里谈到“恋爱的宇宙”和“道德的宇宙”,说两者不能兼得,发生矛盾时,一切以“道德至上”。
恋爱,其实是人最本性的一面,从小到大我们都没有上过一堂课叫“如何恋爱”,但到了一定的年龄,大家都“学有所成”。而道德呢,我们一直被教育“怎么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同时也一直告诉别人“这样做是不道德的”,原来“道德”是后天的,是用来自我约束的,约束的是什么,是我们作为人的本性,它比法律更有力,更能让人产生愧疚、自责、悔恨。不仅恋爱如此,其他事情也皆然,都要有一个标杆。原来做人就是这样,选择正确的方式做事和做正确的事,你选哪个呢?我想大环境告诉我,做正确的事更重要。
也许我更爱思考,即使不善言辞,但思考给我带来的力量是无限的,让我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更懂得把握。初读本书,感想三两,即时记录,以备后阅。
最后,希望我的阅读推荐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师进修学院沈亦璋

教师进修学院沈亦璋

第二小组 上海市天馨学校 马佳音
《心》

作者:夏目漱石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夏目漱石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被称为“国民大作家”。
《心》的主人公是“先生”,而不是“我”;“心”指的是“先生”的那颗孤独、颤动、厌世的心。整部作品分别描写先生与我,双亲与我,先生与遗书的三大章故事。
小说讲述了一位“先生”在大学时代和最好的朋友K同时爱上房东的女儿。为了得到房东的女儿,“先生”迫使K自杀。最后虽如愿以偿地与房东女儿结婚,但婚后常常遭受良心的谴责,最后他自己也选择了自杀。故事的跌宕起伏都在平静而恍惚之间,看似淡淡的自白,却揭示了人性最深层的阴霾,揭露了利己之心与道义之心的冲突。
《心》是一部利己主义者的忏悔录。夏目漱石借“先生”之口在《先生和遗书》中说:“我现在要打开自己的心脏,让我的血喷向你的脸。当我的心脏停止跳动时,如果能使你的胸膛充满新的生命,我就满足了”。由此可见,作者置“先生”于死地,是为了让新一代人开始新的生活,获得新的人生。夏目漱石强调的是自我尊重,反对极端的利己主义。
夏目漱石的文笔不华丽,不过造词却有着独特之处,深刻地刻画了人的心理活动,并把人的表面活动与其心理活动作对比,让人有身临其境的错觉。

教师进修学院沈亦璋

教师进修学院沈亦璋

第二小组少科站叶梦得
《羊皮卷》全书

作 者:(美)曼狄诺,黎策编译
出版社: 吉林大学出版社

推荐理由及介绍:
《羊皮卷全书》所辑录的11本书的作者都是近200年来美国各个行业中的成功人士,他们根据自己的经历,循循善诱地向世人告知成功的秘密以及由之所带来的幸福生活的意义。
《羊皮卷》犹如一炷明烛,照亮你的人生之路。
影响全世界的伟大作品之一,被誉为“全球成功人士的启示录”、“超越自我极限的奇书”。被译成数十种语言,风靡全球,影响和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
每个时代都会产生自己“有力量的文学”的作品,这些作品充满智慧、灵感和爱心,蕴涵着巨大的力量,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羊皮卷》辑录中的12部伟大励志书就是这样的作品,它们阐述的人生哲理和成功理念,能够鼓舞千千万万成功人士再攀高峰,更激励无数困境中的人们重获信心和勇气,向命运挑战,获取人生应享有的成功、财富和幸福。
一本羊皮卷,12部伟大励志书,带给你智慧和财富,引导你走向成功和幸福,值得你一生珍藏。

教师进修学院沈亦璋

教师进修学院沈亦璋

第一小组 盛桥中学 沈佼姣
《蒋勋说红楼梦》

作者:蒋勋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关注到《蒋勋说红楼梦》是因为林青霞,林青霞在一次采访中说蒋勋是她的“半颗安眠药”。蒋勋是何许人?为何有如此大的魅力点燃了林青霞的艺术火焰,使她开始学习书法、绘画,并立志在60岁时成为艺术家?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再次走进了红楼梦。
蒋勋是台湾家喻户晓的人物,既是美学家、文学家,又是画家。可能是他多重的身份以及深厚的底蕴,不但让我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红楼梦,更是为我营造了一个红楼梦的丰富世界,我从感性和理性处感受着红楼梦的美,有时我沉醉其中不愿醒来。
作者说,“《红楼梦》是可以阅读一辈子的书。我是把它当‘佛经’来读的。因为处处都是慈悲,也处处都是觉悟。”在我初中的时候,我看过一遍红楼梦,那时无非是把它当做一个故事,可是当我现在翻开《蒋勋读红楼梦》,听蒋勋娓娓道来的时候,我越发感觉,读《红楼梦》就是阅读人生。
红楼梦中的人物千姿百态,那个初进“大观园”的刘姥姥、被宠到不堪的薛蟠、泼辣敢为最后酿成大祸的王熙凤等等,现在当我再读他们的时候,我不再简单地根据他们做的事来判断他们是好是坏,我渐渐地也能感受到曹雪芹在描述他们时内心更多的是一份慈悲,我阅读到的是很多时候选择的无奈、命运的无常、是落寞与黯然。
《蒋勋说红楼梦》不是解密红楼梦,不是考证,而是一位从容、雍雅的长者,从他二三十遍的阅读经历中与我们分享他的在不同阶段的人生感悟,此时,我忽然觉得红楼梦不仅仅是个故事,而是可以一直陪伴在左右的朋友,在我们苦闷的时候,翻开它,看到的是慈悲,看到的是云卷云舒。

教师进修学院沈亦璋

教师进修学院沈亦璋

第一小组 大场中学 陆乐
《智慧教师的50个创意》

作者:张肇丰、李丽桦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最近读了《智慧教师的50个创意》一书,感觉自己从中学到不少,想与大家分享下。
书中的这50个点子是从千余篇创意设计中选出的,可以说是集合了很多教师的心血和智慧。其中不少点子都很有创意,对于课堂教学、班级建设都有着很大的帮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一个人扫地”和“虚拟图书馆”这两个点子。
“一个人扫地”旨在激发孩子们的责任心,力图通过孩子们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去多样化地解决班级管理中的“老大难”问题,同时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树立班干部的威信,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拉近师生的情感距离,能诱发学生从无意识到有意识转变,以非理性带动理性,激发学生签在的智慧和向善心里,有效地实现自我教育的目的,从而实现“无根化”教育。具体做法比如说是一天的班级卫生由某一位同学负责具体的分工,由该同学自己想办法。我觉得这是一个可以尝试的办法,让每个同学都有机会做班级的主人,在分工及配合的过程中不仅能锻炼他们的能力,也能拉近同学们之间的关系。最重要的是能让他们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能够感觉到自身的价值,提升自己的信心,我觉得这是最重要的。当然可能由于不同学生之间的能力差异,可能会在班级卫生的质量上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后面的帮助。
“虚拟图书馆”我觉得可以由每个同学从家中带1到2本书到班级,由同学们分享阅读。对每学期读书多和带的书被阅读得多的同学,给予奖励,鼓励他们积极阅读和分享。这个创意我觉得一是可以培养学生分享的意识,这是现在独生子女身上所欠缺的;二是可以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对他们今后的学习会很有帮助。
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从书中我学习到了很多别人的智慧,开拓了自己的思路,感觉受益匪浅。

教师进修学院沈亦璋

教师进修学院沈亦璋

菊泉学校 彭叶飞
《苏霍姆林斯基的一生》

(俄)塔尔塔科夫斯基著,唐其慈等 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
这本《苏霍姆林斯基的一生》,是一篇传记体人物小说,不是学术专著,甚至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人物传记。但是,本书的作者曾亲临帕夫雷什中学,和工作、学习中的苏霍姆林斯基亲密接触,并与之促膝长谈。因此,尽管是一篇小说,但它还是能够比较忠实地再现了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人生。而且,由于它是艺术地再现苏霍姆林斯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更具有感染力,可读性更强,人物形象更加丰满。苏霍姆林斯基深信,要当好一名校长,就必须一天也不脱离学生和教学。他明确地提出了口号:到学生中去,到课堂中去,到教师中去。他身为校长,还兼了一个班的班主任,从一年级一直跟到该班学生毕业。他全身心地热爱学生,殷切地期望他们每个人,都成为优秀的公民。他愉快地同学生一起活动,一起学习,探索各年龄阶段学生的个性、心理和精神生活的发展规律。经他长时间直接观察的学生达三千七百多人,他还为每个学生写了观察记录。他坚持在教学第一线工作,担任一门课程(语文、物理或历史等学科)的教学,像其他教师一样批改学生的作业。他把帮助和培养教师,看作自己的主要任务之一。他每天都要花两个小时去听课,对所听的每一节课都要进行分析,在连续听了十几节课后进行整体剖析。他为青年教师上公开课,与他们谈话,要求他们多写多读学术性文章;要求教师关心学生的成长,了解学生精神世界的发展和精神生活。他把全校教师团结成一个优秀的教师集体,这是帕夫雷什中学取得成功的有力的保证。帕夫雷什中学原本是一所极普通的农村学校,由于苏霍姆林斯基不懈地进行教育改革和试验,使之不仅成为苏联的优秀学校,而且被看作当代世界著名的实验学校之一。  苏霍姆林斯基数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地工作,把全部心血倾注到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上。他在工作岗位上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并获得了博士学位。他以帕夫雷什中学为实验基地,同时也广泛研究其他学校的经验,孜孜不倦地钻研教育理论,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研究教育的新问题,提出自己的新观点并做出新的理论概括。他全面探讨了普通教育的各个领域,提出了使青少年全面和谐发展的理论。苏霍姆林斯基主张个性和谐发展,尊重孩子,信任孩子,他用心灵去塑造心灵的思想是教育思想宝库中的瑰宝。苏霍姆林斯基是千万教师的偶像。如果说,在这之前,我们对他的崇拜是因为经常听到他的名字,而肃然起敬,那么,我们还希望在更多的了解他之后,于崇拜之上多些亲切。  

教师进修学院沈亦璋

教师进修学院沈亦璋

第一小组 罗泾中学 陆郁新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朱光潜
我推荐的阅读书目是《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书中从12个不同的角度给予青年人思考,每每拜读,即会让我扶额许久。
《谈读书篇》——虽说“书非借不能读也”,对我来说,我更喜欢看自己买的书,这是种拥有的感觉,因为我花了钱买了它,所以它更有价值,所以我时常发现自己买的书更好看,事实上我爱的不是书,而是拥有书的感觉,这是不够的。
《谈动》篇——“朋友,我们都不过是自然的奴隶,要征服自然,只得服从自然。”
说到人与自然,应该是很和谐的状态,然而仅从天气来看,就恰恰相反。不谈风花雪月,就说我们自己,人是有感情的,无论你是不是个细腻敏感的人,你会有很多不快乐,就像自然的种种不可抗力,你会埋怨吗,就像埋怨今天下雨一样,可是有用吗,为什么不换个角度呢,雨天比晴天更浪漫,世界上那么多人,你可以和另一个人同撑一把伞,无论他是谁,都是一种缘分,如果不能改变雨滴,那就享受吧,享受水的滋润,风的拥抱,你会觉得,下雨也挺好的。我们的不快乐,是不是自己给的呢?
《谈多元宇宙》篇——说到“宇宙”,下意识体会到哲学的意味,这里谈到“恋爱的宇宙”和“道德的宇宙”,说两者不能兼得,发生矛盾时,一切以“道德至上”。
恋爱,其实是人最本性的一面,从小到大我们都没有上过一堂课叫“如何恋爱”,但到了一定的年龄,大家都“学有所成”。而道德呢,我们一直被教育“怎么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同时也一直告诉别人“这样做是不道德的”,原来“道德”是后天的,是用来自我约束的,约束的是什么,是我们作为人的本性,它比法律更有力,更能让人产生愧疚、自责、悔恨。不仅恋爱如此,其他事情也皆然,都要有一个标杆。原来做人就是这样,选择正确的方式做事和做正确的事,你选哪个呢?我想大环境告诉我,做正确的事更重要。
也许我更爱思考,即使不善言辞,但思考给我带来的力量是无限的,让我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更懂得把握。初读本书,感想三两,即时记录,以备后阅。
最后,希望我的阅读推荐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师进修学院沈亦璋

教师进修学院沈亦璋

第四小组 大华二小 郑玲
《窗边的小豆豆》

作者:日本 黑柳彻子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窗边的小豆豆》是日本著名作家、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黑柳彻子的一部代表作,作品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跌宕的情节,没有刻意的遮掩,作者用朴实的文风讲述了自己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描述了一所让人无限向往的学校——巴学园,一位让人无限崇拜的老师——小林宗作校长,还有一个曾让普通学校的老师无比头疼的孩子——小豆豆。《窗边的小豆豆》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小时候的一段读书经历。
小豆豆,她上课不停地翻弄课桌盖,喜欢站在窗边不顾老师的讲课与宣传艺人打招呼;她在美术课不按老师的要求画太阳旗,而画起了各式军舰旗还画到了桌子上;她明明被罚站了却还刨根问底:“老师,我被罚站了,为什么呢?我做了什么坏事吗?”;她令正规学校所有老师都头痛;她最终因淘气,在小学一年级就被校方勒令退学。看到这里,我不禁吓了一跳。小学一年级就被退学啊,这太厉害了吧!可是作为一名新教师的我,想一想,如果我的班级中也出现了这样的孩子,我会不会也像这些老师一般认为小豆豆是一名问题学生呢?我不得不说实话,的确如此。可是当我继续读下去之后,看到了小林宗作老师的教导方式,我惭愧万分。
不过,幸运的是,她转学后的学校,简直就是一个“天堂”。
巴学园,废弃的电车就是教室。没有固定的座位,每天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心情和方便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座位。没有固定的课表,从第一节课开始,老师就把当天要上的所有的课和每一节课所要学习的所有问题点,满满地写在黑板上,然后,孩子们就根据自己最喜欢的那门课开始学。如果孩子们在上午就把一天的课学完,在下午,他们就可以出学校散步,在散步之余,学习到更多。这些都是出自于校长小林宗作老师的想法。
小林宗作老师对学生的爱是真诚的,那种爱不是无原则的溺爱,也不是望子成龙般急切的爱,是发自内心的,时时处处为孩子们着想的爱。这种爱体现在了他让每个孩子在午饭时带上“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这种奇特的表达方式上;这种爱流露在了他打破吃饭不能说话的传统,让孩子们饭前讲故事,以保证孩子们怀着愉悦的心情来用餐;这种爱更体现在了他望着熊熊的战火燃烧着他的校园时,他却对着他的儿子说:“下次,我们要办个怎样的学校?”小林宗作的这份爱,比大火还要热烈。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个极富爱心的老师,才能培养出如此富有爱心的学生,让这把爱的火种传递下去,用爱的春雨去浇灌爱的种子,用爱的火花去照亮爱的心灵。
当我认为,小豆豆能在快乐的度过她的童年时,战争的烽火无情的来临了。从飞机上落下的数枚燃烧弹烧掉了那快乐的巴学园;那孩子们最喜欢的巴学园;那小林校长心血的巴学园。我本以为,故事的结局会是:巴学园的孩子们和老师,抱在一起痛哭流涕。可是,我错了。小林校长只是很平静的说“噢,下一次,我们办一个什么样的学校呢?”
是啊,大火只是烧毁了巴学园,却没有烧毁小林校长那颗热爱教育的心。在小林宗作老师的身上我看到了一名真正的伟大的教育家的风范,也看到了他是如何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的。
虽然整本书并没有非常华丽的辞藻,但是每一个情节都把我的心填的满满的,平淡中才见真情,平淡中才悟出了真理。虽然这是一本大家可能都读过的书,但我仍然推荐大家再读一读,再品一品,比起那些深奥难懂的理论书籍,像《窗边的小豆豆》这样朴实的书籍更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希望可以和大家共同探讨,共同进步。

教师进修学院沈亦璋

教师进修学院沈亦璋

第一组宝山区成人教师进修学校 钱佳
《纪念白求恩》

作者:***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简介1939年11月12日,白求恩在医治伤员时被感染,在河河北唐县不幸逝世;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仍怀着崇敬的心情,想念着***。***得知白求恩牺牲的消息后,非常悲痛。12月1日为延延安各界追悼白求恩的大会,亲笔写了挽词:“学习白求恩同志的国际精神,学习他的牺牲精神,责任心与工作热忱。”12月21日,***为八路军政治部、卫生部于1940年出版的《诺尔曼·白求恩纪念册》撰写《学习白求恩》一文(建国后编入《***选集》第二卷时,题目改为《纪念白求恩》),高度赞扬了白求恩的共产主义,国际主义精神,号召每一个***员向他学习。

《纪念白求恩》读后感
白求恩是我从小就认识的一位伟大的医生。小时候在语文课上我们就学习过关于白求恩的文章,那时候我就知道白求恩是一个伟人,不惜放弃个人利益,甚至为了中国的革命事业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可以说,在我们鲜红的五星红旗下有着白求恩的热情血液。
但是在读了***所写的《纪念白求恩》之后,我对白求恩又有了全新的认识。在书中最令我感动的画面是感动我的是有一次白求恩医生在驻地发现一个小男孩有兔唇,他就想法找到家长,说服家长让他为男孩做个整形手术。虽然孩子的豁嘴缝合手术很简单。几天后就拆了线。那个兔唇的小男孩一下子就变成了漂亮的孩子。可以看到白求恩是一个多么细心又充满爱心的人,不论对方富贵还是贫穷,他都会竭尽全力的帮助他人。白求恩医生关心病人、爱护病人,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故事。不论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白求恩医生从来不拒绝病人,只要发现病人,从不放过治疗的机会。无论在炮火纷飞的战场还是在寻常百姓家里。白求恩医生在百姓的眼中,就如在世华佗,拯救人民于水火之中。
伟大的毛主席曾经高度赞扬白求恩医生,称其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可以说白求恩对于这样的赞扬时当之无愧的,他不愧为我们的楷模。
然而在飞速发展的今天白求恩是否还和从前一样具有学习意义呢?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在我国涌现出了孔繁森、徐虎等一大批新时期的英雄楷模,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白求恩精神的延续,看到了白求恩精神的发杨光大。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也有一些人经不住考验,抵不住灯红酒绿的诱惑,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错位,淡漠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成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俘虏,成了时代的落伍者。这使我想起了一句名言:“有些人活着,却已经死了;有些人死了,却仍然活着。” 为谁活着?怎样活着?归根到底是由世界观决定的。有不同的世界观,就会有不同的人生观,不同的价值观。在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如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那些新时期的楷模已经用他们的行动作了明确的回答。
我作为一名中学教师,就应该向白求恩学习,学习那种勇于***,将人民的利益放在个人利益至上,真正做到能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也要向他学习做一个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也许在和平的今天,我们并不需要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献出自己的生命。但是,我们更加需要从工作中做起,从身边的点点滴滴的小事情做起。
在拥挤的车厢,给需要帮助的人让个座;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毫不犹豫的帮忙;正如在学雷锋的日子里,大家所倡导的“随手公益”一样,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种种小事,都可以化作为为人民服务的力量。古有云: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做一件好事容易,但是要天天做好事就不容易。我们不仅仅要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还要将白求恩的精神融化到实际的工作生活中去。要以高尚纯粹的道德理念来约束自己,不要被花花绿绿的大千世界迷失了方向。

教师进修学院沈亦璋

教师进修学院沈亦璋

第二组 杨行中学 胡真
《大话方言》

作者: 易中天
出版社: 上海文化出版社
出版年: 2006-7

书评:

人能够说话,是一种幸福。因为有了语言,人们才能表达各种微妙的意义。但是要把话说好,也是不容易的。每一种语言的背后,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比如英文里的称谓就相比中文里要简单的多。这是因为中国是一个熟人社会,在熟人社会里讲究长幼辈分各种关系,陌生人则是所谓的“外人”。透过语言,我们可以找到一个社会发展历程的蛛丝马迹。
《大话方言》是易中天教授一部别具特色的语言力作。本书讲的是中国各地的方言。每一种方言都有属于自己的历史,或喜或悲。在书中,易中天对中国各地方言文化进行全面考察,并以其一贯风趣诙谐的笔调进行阐释,追溯方言起源,娓娓道来,展现方言特色。读起来新奇有趣,增长不少知识。我们的学生,有很多来自五湖四海,他们带着各种乡音,正努力融入新的环境。了解一些他们的知识,可以让我们对这些学生更理解,更包容。

教师进修学院沈亦璋

教师进修学院沈亦璋

第三组 华师大宝山实验 石慧
《朗读者》

作者: [德] 本哈德·施林克译者: 钱定平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出版年: 2009-2
2010年初春的一个下午,在网上搜索电影时,因为被奥斯卡奖和女主角凯特.温斯莱特这两个关键词吸引着,我观看了电影《生死朗读》,当时虽然有些情节还不甚理解,但确实莫名地深深地被震撼和感动了。于是,费尽周折买来了原著《朗读者》,几遍阅读以后,以我的阅历和理解能力,还是不能完全理解作品的主旨,有点云山雾罩的感觉。但是不得不承认,每一次的阅读都伴随着一种单纯的感动,心灵的震撼和许多的迷惘与困惑,这种阅读体验是前所未有的。有几次的阅读,我尝试着什么也不去多想,随它而去,只是沉浸在这种朴素的阅读所带给我的感动之中。
《朗读者》故事的叙事语言纯净清澈,严谨缜密,很有德国人的民族个性。翻译者是北京大学及复旦研究院出身的作家钱定平,阅读中能时时品味出他非常深厚的语言功底,翻译者在这样的外文小说里很多处妙用唐诗宋词的佳句,那么贴切而富有韵味和***。比如米夏在多年后回忆和汉娜的灵肉际会的感受时,就用了一句李商隐《锦瑟》里的“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年已惘然”;那句“家乡不到十年间,鱼鸟今应怪我还”;米夏和汉娜热恋时,他写的情诗“与君同心,两心相互来占有;与君同衾,两情相互来占有;与君同死,人生相互来占有;与君分诀,各自东西不回首”。我读出了和《诗经》里“冬雷阵阵夏雨雪”一样味道的铮铮誓言。
《朗读者》里面的很多情节都是前设机关,后埋伏笔,读了多遍后我才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故事的情节慢慢清晰:15岁的中学生米夏在家养病时偶然认识了公共汽车售票员36岁的汉娜。汉娜身上的新鲜气味迷乱了情窦初开的少年,他们成了一对很特别的老少情人——类似于母与子的那种情人。他和她差不多每天幽会,常规的节目就是先一起用清水沐浴,然后米夏为汉娜朗读经典名著,然后做爱,直到有一天汉娜忽然消失。两人再度重逢时,米夏已是法庭实习生,汉娜则成了曾经的纳粹战犯。汉娜宁愿让米夏困惑也不愿泄露自己的秘密:她曾是纳粹时期集中营的女看守。战后她隐姓埋名,不断更换自己的居住地。而她之所以选择纳粹女看守职业,是为掩藏她不识字的秘密。在被判终身监禁后,汉娜仍忘不了那段难忘的老少恋情,而婚姻失败的米夏继续为监狱中的汉娜寄去他用心朗读的磁带,但鬼使神差的是米夏竟然没有再给汉娜寄去只字片言。而汉娜却在狱中脱盲,学会了读和写。有时还为米夏捎出一些写着话语的纸条。最后,当米夏决定接提前结束刑期的汉娜出狱时,他在和汉娜将要重逢的那个天色微明的清晨见到的,只是汉娜自杀身亡的躯体……
我慢慢读出了施林克为我们叙述的这个感人至深,幽婉隽永的故事的意味。正如曹文轩在序中所言“作品一直以一个超出所有元素在牵引着我们,这就是感动!”我感动着15岁的涉世未深的少年和一个饱经沧桑的36岁中年女性之间的令人不可思议的恋情,我竟觉得他们的爱情如此美好,令人感动!这确实是不可思议!还有一份感动就是米夏一直在为汉娜朗读,从15岁一直到她做牢也没有间断过,那些《战争与和平》《阴谋与爱情》等世界名著里的华彩乐章经过米夏声情并茂的朗诵而使大墙内外的他们心与心的交流虽远在天边又近在咫尺,似乎这种状态可以就一直让它持续下去,绵绵无尽。  
我又读出了别的意味!我读出了尊严——汉娜的尊严:她为了不让别人知道自己是文盲,而不惜失去了升职的机会而去当了不需要写字的集中营看守;她为了掩盖自己的文盲,而失掉了当司机的好工作,而且还失去了自己心爱的“小家伙”;她在法庭上为了掩盖自己的文盲,而失去了为自己辩护的机会,而被判以重刑……我不仅为她惋惜,她是个固执得有些不可爱的女人,为了自己的尊严,失去了本不该失去的一切,走入一条不归路。我还是不明白,为什么她这么自尊的人不能早一点“脱盲”,而要用一个比一个大的谎言中走完自己的一生呢?
合上书,掩卷长思,我终于明白,是那个社会环境,纳粹统治下的那代人都失去了人性,没有了尊严,人们在懵懵懂懂中卷入战争的洪流,稀里糊涂地就成了纳粹分子,而且有些人又稀里糊涂地成了战后新一代审判的对象,汉娜就是这样一个悲剧人物!她和米夏的母子恋情也是那个时代畸形的产物,爱将战后的米夏们卷入上一代汉娜们的罪责之中。原来施林克想告诉通过米夏和汉娜,告诉我们“第三帝国是如何在那些一起参与了建设和维护它的人身上打上了烙印,如何给世界和战后一代留下印记,它又造成了什么样的罪责感。”我终于明白了施林克这段话的意思,终于豁然开朗!真佩服这位德国作家思考的深度和反思历史使命感。

教师进修学院沈亦璋

教师进修学院沈亦璋

第四小组 大华小学 戴祺
《触摸教师的精神世界》

魏双锋 张高峰 编著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人是精神和现实的统一,现实对人的影响不可避免地波及精神领域,而精神领域的动静也会在现实中得到体现。教师作为这个世界中具有特殊身份的人,其精神世界更值得人们关注。因为,教师精神世界是什么样的情况,将直接导致其身后那一群孩子的精神世界是怎样的境地。本书共分八篇,分别是:教育哲学篇、科学篇、艺术篇、心理篇、情感篇、智慧篇、书香篇和环境篇。其中,教育哲学篇以理论知识为主,让我们这些新教师充分地认识了教育的意义,并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另外七篇则均是独立成篇的小文章,其中旁征博引,例证详实,或引人思考,或让人感动,几乎每篇都会给我带来心灵上的震撼。其中我最自觉受益最大的是智慧篇,基本都由生动的案例故事构成,每个故事背后都蕴藏着深刻的教育智慧,让人一次次的沉浸其中,接受心灵的洗礼与启迪。读罢本书,个中感受正如书后作者所言:教师的精神世界应该是一个多姿多彩且富有活力与创造力的园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供给孩子们除了知识以外的另一种粮食。我想我正朝着这个方向努力迈进。

返回页首  留言 [第2页/共3页]

到页面 : 上一页  1, 2, 3  下一步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