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上海市宝山区新进青年党员教师论坛(班主任:罗老师)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2011年上海市宝山区新进青年党员教师论坛(班主任:罗老师)

为了方便学习和交流,建立2011年上海市宝山区新进青年党员教师论坛,希望大家可以在这里发表自己的想法,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您没有登录。 请登录注册

暑期批读 第49条 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工具

+33
杨泰实验学校 杨莙
菊泉学校 左莹芳
大场中学陆乐
通河小学_唐佩珺
刘乾琪
上大附校陈思思
上大附中实验学校张晶
上海市天馨学校 马佳音
共富实验学校倪晓寒
杨泰实验苏伊文
通河新村小学张雯霞
大华一幼 戴忆蓉
菊泉学校彭叶飞
大华一幼 陈婷
admin孙利明
宝钢新世纪石燕
大华二小郑玲
沈佼姣
华师大宝山实验陈晨
华师大宝山实验石慧
少科站叶梦得
小精灵 王晓维
华师大宝山实验陆瑶
共富实验学校唐怡宁
华师大宝山实验王莹
教师进修学院沈亦璋
培智 张晓琳
宝虹小学沈旭佳
宝林四小宋惠娟
宝虹朱蕾
杨泰实验朱晓溪
淞谊中学 谢穹
和衷小学杨静
37 posters

到页面 : 1, 2  下一步

向下  留言 [第1页/共2页]

和衷小学杨静



Very Happy 

2暑期批读 第49条 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工具 Empty 批读 周日 七月 14, 2013 6:40 am

和衷小学杨静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49、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工具
   我们天天都在说:必须为深刻的、牢固的知识而斗争。但是知识这个概念是很广泛的,如果我们仔细地观察一下,儿童们在做些什么、想些什么、说些什么、议论些什么,那么就会得出结论:知识这个概念,我们赋予它以很广泛的含义,它确实包含着各种各样的内容。有关于周围世界的规律性的知识,也有儿童借助它们而能够进行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如果仔细地研究一下学生在小学里做些什么,那么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小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教会儿童使用工具,一个人在他的一生中就是借助这个工具去掌握知识的。谁也不会否认,在小学里,儿童在自己的一般发展上会得到很大的进展,会认识大量的有关周围世界的规律性。但是,在我看来,小学的主要任务,毕竟还是教会儿童学习。【不是还有习惯的培养么。。。】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的情况又是如何呢?在小学里,我们不敢大胆地把工具交到学生手里,而没有完善地掌握这种工具,就无法设想儿童的智力生活和全面发展。可是到了五年级,教师却要求学生能迅速地、运用自如地使用这种工具,教师甚至不考虑这种工具处于何种状态,忘记了这种工具还是需要继续磨利和调整的,他没有看到个别学生手上的工具已经折断,因而已经无法继续学习下去。教师还是只顾把一批批新材料接连不断地堆到学生的机床上,要求他:快点加工,别偷懒,使劲干! 【在我的教学工作中,我也有这样的问题。无论在课堂上还是有工作要让孩子们去做的时候,我常常不敢放开手,生怕孩子们绕远路,很多父母亦是如此,长此以往,孩子们“摔跤”倒是不“摔”了,可是,也失去了一些犯错的机会,失去了长大的机会。】   
这是一种什么工具呢?这种工具装有5把“刀”——即5种技能:读、写、算、观察(周围世界的现象)、表达(自己所见、所做、所想和所观察而得到的思想)。……五至七年级的许多学生的知识水平差和进行无效的努力,其主要原因正是缺乏运用这5把“刀”的应有的能力,这五种最重要的技能合起来,就构成一个总的技能,即:会不会学习。
   ……五至七年级的各科教师(地理、历史、自然、物理、化学、数学教师),在去(小学)检查学生的学习技能时,发现许多学生(甚至很多学生)在掌握阅读技巧方面,达不到自觉地领会教材的程度。原来,使这些教师深为惊讶的是,某些学生之所以不会解答算术应用题,正是由于他们不会把题目流利地、有理解地读出来。
   令人发愁的是,在许多学生身上,阅读没有变成一种半自动化的过程。我们看到,许多儿童在读某一段课文时,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在阅读过程本身去了:儿童全身紧张,脸上冒汗,生怕把哪一个词读错,他碰到多音节的词就读得“结结巴巴”,实质上不能把这些词作为统一的整体来感知。他已经没有剩余的精力去理解所读的东西的含义,他的智慧的全部力量都消耗在阅读过程的本身上去了。可是如果只看这个过程(阅读技巧)本身,那么表面上看来倒是令人满意的。正是这种表面上的“一切顺利”把小学教师们弄迷惑了。
   我们把全体教师召集起来讨论学生的阅读能力问题。讨论得很热烈,引起了激烈的争论。物理教师说:“既然学生还不会阅读,不懂他所读的东西的意思,怎么能够使他把我的物理学好呢?应当把学生的阅读技巧提高到这样的程度,使他没有想到自己是在阅读。只有这样,我们前面所说的工具,才能在他手里运用起来。”……我们到小学各年级去听课。……大家发现:在小学的阅读课上,实际上读得很少,而关于阅读、关于所读的东西的谈话倒很多。阅读常常是被各种各样的“教育性谈话”、“教育性因素”所取代了。低年级教师克服了这种缺点。他们开始研究和计算:儿童在课堂上和家里究竟读了多少东西,以及应当读多少东西,才能完善地掌握这种技能。 【很多孩子的阅读是非常机械化的,尤其是应试教育当道的今天,现在孩子们不仅仅是为了阅读而阅读,大部分的时候他们是为了完成阅读后面的题目,因此,他们甚至不去读文章,直接看看题目再去文章中找答案。这样一来,很多阅读篇目想要训练孩子们的阅读能力,也就难以达到该有的效果了。】   
……我们全体教师已经花了15年时间,研究如何使学生在小学里完善地掌握阅读技能,以及如何在中学里再使这项技能得到发展和提高。多年的观察使我们得出下列结论:要使儿童学会有表情地、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使他做到在读的时候并没有想到他是在读,那么,他就必须在小学期间朗读过200小时以上,并且小声地默读过2000小时以上(都包括在课堂上和在家里的时间在内)。教师应当把这项工作在时间上分配好,而校长则应当检查教师是如何指导每一个学生的个人阅读的。
   对于学生顺利地学习所必不可少的其他几种技能,我们全体教师也确立了同样重要的教育信念。我们在分析中年级和高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时,发现学生对书写技巧还没有掌握到这样的程度,就是也要使书写成为一种半自动化的过程:在记录什么材料时,使学生不再去考虑每一个字母、每一个音节、每一个词怎样写法,不再考虑写这个词的时候要遵循什么语法规则。我们发现,五至八年级的学生(甚至包括高年级的学生)中,还有许多人把全部精力花费在书写过程本身上,而至于所写的东西究竟是什么意思,他们是顾不上去思考的。
   怎样才能使书写成为一种半自动化的过程,怎样才能使学生在书写的时候,把主要的精力用在理解所写的东西的意思上,而不是用在考虑怎样写法呢?……几位小学教师研究了书写过程,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早在二年级的时候,就应当使儿童的手的小肌肉达到这样的训练程度,即在写字的时候能够手不发抖,不需要进行特别的意志努力就能正确地写出字母来。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有一定数量的练习,为了使学生学会足够迅速、准确而无错误地书写,为了使书写成为劳动的手段和工具,而不是劳动的最终目的,那么学生在小学期间就应当在练习簿里写过不少于1400—1500页。我们认为,要做到这一点,单是完成语法和算术作业的书写是不够的。于是教师们开始布置一些专门训练书写技巧和书写速度的作业。而到了四年级,就已经教给儿童靠听觉来感知教师所讲的东西,并要求他们一边听讲一边写笔记了。
 【将书写变成工具的基础之一就是这些字词对于孩子们已经非常熟悉了,就像“一”“大”这样的字一样,不需要动脑筋就能直接表现在书面上,因此,要真正让孩子拥有书写这项工具,一二年级的字词教学就是基础,是重中之重。】  

淞谊中学 谢穹



49、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工具
我们天天都在说:必须为深刻的、牢固的知识而斗争。但是知识这个概念是很广泛的,如果我们仔细地观察一下,儿童们在做些什么、想些什么、说些什么、议论些什么,那么就会得出结论:知识这个概念,我们赋予它以很广泛的含义,它确实包含着各种各样的内容。有关于周围世界的规律性的知识,也有儿童借助它们而能够进行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如果仔细地研究一下学生在小学里做些什么,那么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小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教会儿童使用工具,一个人在他的一生中就是借助这个工具去掌握知识的。谁也不会否认,在小学里,儿童在自己的一般发展上会得到很大的进展,会认识大量的有关周围世界的规律性。但是,在我看来,小学的主要任务,毕竟还是教会儿童学习。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的情况又是如何呢?在小学里,我们不敢大胆地把工具交到学生手里,而没有完善地掌握这种工具,就无法设想儿童的智力生活和全面发展。可是到了五年级,教师却要求学生能迅速地、运用自如地使用这种工具,教师甚至不考虑这种工具处于何种状态,忘记了这种工具还是需要继续磨利和调整的,他没有看到个别学生手上的工具已经折断,因而已经无法继续学习下去。教师还是只顾把一批批新材料接连不断地堆到学生的机床上,要求他:快点加工,别偷懒,使劲干!
这是一种什么工具呢?这种工具装有5把“刀”——即5种技能:读、写、算、观察(周围世界的现象)、表达(自己所见、所做、所想和所观察而得到的思想)。……五至七年级的许多学生的知识水平差和进行无效的努力,其主要原因正是缺乏运用这5把“刀”的应有的能力,这五种最重要的技能合起来,就构成一个总的技能,即:会不会学习。
……五至七年级的各科教师(地理、历史、自然、物理、化学、数学教师),在去(小学)检查学生的学习技能时,发现许多学生(甚至很多学生)在掌握阅读技巧方面,达不到自觉地领会教材的程度。原来,使这些教师深为惊讶的是,某些学生之所以不会解答算术应用题,正是由于他们不会把题目流利地、有理解地读出来。
令人发愁的是,在许多学生身上,阅读没有变成一种半自动化的过程。我们看到,许多儿童在读某一段课文时,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在阅读过程本身去了:儿童全身紧张,脸上冒汗,生怕把哪一个词读错,他碰到多音节的词就读得“结结巴巴”,实质上不能把这些词作为统一的整体来感知。他已经没有剩余的精力去理解所读的东西的含义,他的智慧的全部力量都消耗在阅读过程的本身上去了。可是如果只看这个过程(阅读技巧)本身,那么表面上看来倒是令人满意的。正是这种表面上的“一切顺利”把小学教师们弄迷惑了。
我们把全体教师召集起来讨论学生的阅读能力问题。讨论得很热烈,引起了激烈的争论。物理教师说:“既然学生还不会阅读,不懂他所读的东西的意思,怎么能够使他把我的物理学好呢?应当把学生的阅读技巧提高到这样的程度,使他没有想到自己是在阅读。只有这样,我们前面所说的工具,才能在他手里运用起来。”……我们到小学各年级去听课。……大家发现:在小学的阅读课上,实际上读得很少,而关于阅读、关于所读的东西的谈话倒很多。阅读常常是被各种各样的“教育性谈话”、“教育性因素”所取代了。低年级教师克服了这种缺点。他们开始研究和计算:儿童在课堂上和家里究竟读了多少东西,以及应当读多少东西,才能完善地掌握这种技能。
……我们全体教师已经花了15年时间,研究如何使学生在小学里完善地掌握阅读技能,以及如何在中学里再使这项技能得到发展和提高。多年的观察使我们得出下列结论:要使儿童学会有表情地、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使他做到在读的时候并没有想到他是在读,那么,他就必须在小学期间朗读过200小时以上,并且小声地默读过2000小时以上(都包括在课堂上和在家里的时间在内)。教师应当把这项工作在时间上分配好,而校长则应当检查教师是如何指导每一个学生的个人阅读的。
对于学生顺利地学习所必不可少的其他几种技能,我们全体教师也确立了同样重要的教育信念。我们在分析中年级和高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时,发现学生对书写技巧还没有掌握到这样的程度,就是也要使书写成为一种半自动化的过程:在记录什么材料时,使学生不再去考虑每一个字母、每一个音节、每一个词怎样写法,不再考虑写这个词的时候要遵循什么语法规则。我们发现,五至八年级的学生(甚至包括高年级的学生)中,还有许多人把全部精力花费在书写过程本身上,而至于所写的东西究竟是什么意思,他们是顾不上去思考的。
怎样才能使书写成为一种半自动化的过程,怎样才能使学生在书写的时候,把主要的精力用在理解所写的东西的意思上,而不是用在考虑怎样写法呢?……几位小学教师研究了书写过程,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早在二年级的时候,就应当使儿童的手的小肌肉达到这样的训练程度,即在写字的时候能够手不发抖,不需要进行特别的意志努力就能正确地写出字母来。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有一定数量的练习,为了使学生学会足够迅速、准确而无错误地书写,为了使书写成为劳动的手段和工具,而不是劳动的最终目的,那么学生在小学期间就应当在练习簿里写过不少于1400—1500页。我们认为,要做到这一点,单是完成语法和算术作业的书写是不够的。于是教师们开始布置一些专门训练书写技巧和书写速度的作业。而到了四年级,就已经教给儿童靠听觉来感知教师所讲的东西,并要求他们一边听讲一边写笔记了。


就语文学科而言,我想要将学习工具定义为:书、纸、笔以及双手、大脑。以作文课为例,会使用“工具”的学生可以满场奋笔疾书,圈点批画;不会使用的学生可能听听笑笑,一节课就这么过去了。
其实,这还是一个“意识”问题。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使用“工具”的意识。不需要现代化电子设备,只需要最简单的基本道具,加上高思维度的大脑和勤于书写的双手

4暑期批读 第49条 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工具 Empty 49、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工具 周六 七月 20, 2013 8:11 am

杨泰实验朱晓溪

杨泰实验朱晓溪

我们天天都在说:必须为深刻的、牢固的知识而斗争。但是知识这个概念是很广泛的,如果我们仔细地观察一下,儿童们在做些什么、想些什么、说些什么、议论些什么,那么就会得出结论:知识这个概念,我们赋予它以很广泛的含义,它确实包含着各种各样的内容。有关于周围世界的规律性的知识,也有儿童借助它们而能够进行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如果仔细地研究一下学生在小学里做些什么,那么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小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教会儿童使用工具,一个人在他的一生中就是借助这个工具去掌握知识的。谁也不会否认,在小学里,儿童在自己的一般发展上会得到很大的进展,会认识大量的有关周围世界的规律性。但是,在我看来,小学的主要任务,毕竟还是教会儿童学习。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的情况又是如何呢?在小学里,我们不敢大胆地把工具交到学生手里,而没有完善地掌握这种工具,就无法设想儿童的智力生活和全面发展。可是到了五年级,教师却要求学生能迅速地、运用自如地使用这种工具,教师甚至不考虑这种工具处于何种状态,忘记了这种工具还是需要继续磨利和调整的,他没有看到个别学生手上的工具已经折断,因而已经无法继续学习下去。教师还是只顾把一批批新材料接连不断地堆到学生的机床上,要求他:快点加工,别偷懒,使劲干!
这是一种什么工具呢?这种工具装有5把“刀”——即5种技能:读、写、算、观察(周围世界的现象)、表达(自己所见、所做、所想和所观察而得到的思想)。……五至七年级的许多学生的知识水平差和进行无效的努力,其主要原因正是缺乏运用这5把“刀”的应有的能力,这五种最重要的技能合起来,就构成一个总的技能,即:会不会学习。(暑期三天集中培训中,第一天下午听了一节杜郎口模式的数学课,惊叹于那位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我想这些学习大约应经掌握了学习的工具,而这样一堂精彩的自主的课堂是需要时间练就的,我相信刚开始孩子们一定学得非常慢,才会有现在超级清晰的表达能力。)
……五至七年级的各科教师(地理、历史、自然、物理、化学、数学教师),在去(小学)检查学生的学习技能时,发现许多学生(甚至很多学生)在掌握阅读技巧方面,达不到自觉地领会教材的程度。原来,使这些教师深为惊讶的是,某些学生之所以不会解答算术应用题,正是由于他们不会把题目流利地、有理解地读出来。
令人发愁的是,在许多学生身上,阅读没有变成一种半自动化的过程。我们看到,许多儿童在读某一段课文时,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在阅读过程本身去了:儿童全身紧张,脸上冒汗,生怕把哪一个词读错,他碰到多音节的词就读得“结结巴巴”,实质上不能把这些词作为统一的整体来感知。他已经没有剩余的精力去理解所读的东西的含义,他的智慧的全部力量都消耗在阅读过程的本身上去了。可是如果只看这个过程(阅读技巧)本身,那么表面上看来倒是令人满意的。正是这种表面上的“一切顺利”把小学教师们弄迷惑了。 (这些大概就是我们所说的学习的基础。那么对于初中的我们该怎么办呢?基础的薄弱和繁重的学业真真是一对大矛盾,很多初中老师都焦头烂额。)
我们把全体教师召集起来讨论学生的阅读能力问题。讨论得很热烈,引起了激烈的争论。物理教师说:“既然学生还不会阅读,不懂他所读的东西的意思,怎么能够使他把我的物理学好呢?应当把学生的阅读技巧提高到这样的程度,使他没有想到自己是在阅读。只有这样,我们前面所说的工具,才能在他手里运用起来。”……我们到小学各年级去听课。……大家发现:在小学的阅读课上,实际上读得很少,而关于阅读、关于所读的东西的谈话倒很多。阅读常常是被各种各样的“教育性谈话”、“教育性因素”所取代了。低年级教师克服了这种缺点。他们开始研究和计算:儿童在课堂上和家里究竟读了多少东西,以及应当读多少东西,才能完善地掌握这种技能。
……我们全体教师已经花了15年时间,研究如何使学生在小学里完善地掌握阅读技能,以及如何在中学里再使这项技能得到发展和提高。多年的观察使我们得出下列结论:要使儿童学会有表情地、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使他做到在读的时候并没有想到他是在读,那么,他就必须在小学期间朗读过200小时以上,并且小声地默读过2000小时以上(都包括在课堂上和在家里的时间在内)。教师应当把这项工作在时间上分配好,而校长则应当检查教师是如何指导每一个学生的个人阅读的。
对于学生顺利地学习所必不可少的其他几种技能,我们全体教师也确立了同样重要的教育信念。我们在分析中年级和高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时,发现学生对书写技巧还没有掌握到这样的程度,就是也要使书写成为一种半自动化的过程:在记录什么材料时,使学生不再去考虑每一个字母、每一个音节、每一个词怎样写法,不再考虑写这个词的时候要遵循什么语法规则。我们发现,五至八年级的学生(甚至包括高年级的学生)中,还有许多人把全部精力花费在书写过程本身上,而至于所写的东西究竟是什么意思,他们是顾不上去思考的。
怎样才能使书写成为一种半自动化的过程,怎样才能使学生在书写的时候,把主要的精力用在理解所写的东西的意思上,而不是用在考虑怎样写法呢?……几位小学教师研究了书写过程,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早在二年级的时候,就应当使儿童的手的小肌肉达到这样的训练程度,即在写字的时候能够手不发抖,不需要进行特别的意志努力就能正确地写出字母来。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有一定数量的练习,为了使学生学会足够迅速、准确而无错误地书写,为了使书写成为劳动的手段和工具,而不是劳动的最终目的,那么学生在小学期间就应当在练习簿里写过不少于1400—1500页。我们认为,要做到这一点,单是完成语法和算术作业的书写是不够的。于是教师们开始布置一些专门训练书写技巧和书写速度的作业。而到了四年级,就已经教给儿童靠听觉来感知教师所讲的东西,并要求他们一边听讲一边写笔记了。
总批:从科学会考的错别字以及难看字来分析,很显然,很多孩子没有打好基础,阅读和书写都没有娴熟,这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每每看着苏翁的建议,心中的无奈更甚,难道科学课上我还要让孩子们练字吗?我曾在讲练习的时候会提到一些汉字的结构是与其含义有关系的,但是我也不能面面俱到啊。有些也许我们理解可以去做到,可是有些该怎么办呢?即便有一些我们知道,但是真正实际中,我们又不能完全按照这样的去做,因为有太多的无奈。

宝虹朱蕾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49、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工具
我们天天都在说:必须为深刻的、牢固的知识而斗争。但是知识这个概念是很广泛的,如果我们仔细地观察一下,儿童们在做些什么、想些什么、说些什么、议论些什么,那么就会得出结论:知识这个概念,我们赋予它以很广泛的含义,它确实包含着各种各样的内容。有关于周围世界的规律性的知识,也有儿童借助它们而能够进行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如果仔细地研究一下学生在小学里做些什么,那么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小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教会儿童使用工具,一个人在他的一生中就是借助这个工具去掌握知识的。谁也不会否认,在小学里,儿童在自己的一般发展上会得到很大的进展,会认识大量的有关周围世界的规律性。但是,在我看来,小学的主要任务,毕竟还是教会儿童学习。(方法比知识点更重要)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的情况又是如何呢?在小学里,我们不敢大胆地把工具交到学生手里,而没有完善地掌握这种工具,就无法设想儿童的智力生活和全面发展。可是到了五年级,教师却要求学生能迅速地、运用自如地使用这种工具,教师甚至不考虑这种工具处于何种状态,忘记了这种工具还是需要继续磨利和调整的,他没有看到个别学生手上的工具已经折断,因而已经无法继续学习下去。教师还是只顾把一批批新材料接连不断地堆到学生的机床上,要求他:快点加工,别偷懒,使劲干! (就像语文学科,三年级要开始写作文,但是如果一二年级没有打下基础,一下让学生写文章,是不可能的。)
这是一种什么工具呢?这种工具装有5把“刀”——即5种技能:读、写、算、观察(周围世界的现象)、表达(自己所见、所做、所想和所观察而得到的思想)。……五至七年级的许多学生的知识水平差和进行无效的努力,其主要原因正是缺乏运用这5把“刀”的应有的能力,这五种最重要的技能合起来,就构成一个总的技能,即:会不会学习。
……五至七年级的各科教师(地理、历史、自然、物理、化学、数学教师),在去(小学)检查学生的学习技能时,发现许多学生(甚至很多学生)在掌握阅读技巧方面,达不到自觉地领会教材的程度。原来,使这些教师深为惊讶的是,某些学生之所以不会解答算术应用题,正是由于他们不会把题目流利地、有理解地读出来。
令人发愁的是,在许多学生身上,阅读没有变成一种半自动化的过程。我们看到,许多儿童在读某一段课文时,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在阅读过程本身去了:儿童全身紧张,脸上冒汗,生怕把哪一个词读错,他碰到多音节的词就读得“结结巴巴”,实质上不能把这些词作为统一的整体来感知。他已经没有剩余的精力去理解所读的东西的含义,他的智慧的全部力量都消耗在阅读过程的本身上去了。可是如果只看这个过程(阅读技巧)本身,那么表面上看来倒是令人满意的。正是这种表面上的“一切顺利”把小学教师们弄迷惑了。(有时,学生只是为了完成老师的要求而去读,阅读并没有产生什么思考)
我们把全体教师召集起来讨论学生的阅读能力问题。讨论得很热烈,引起了激烈的争论。物理教师说:“既然学生还不会阅读,不懂他所读的东西的意思,怎么能够使他把我的物理学好呢?应当把学生的阅读技巧提高到这样的程度,使他没有想到自己是在阅读。只有这样,我们前面所说的工具,才能在他手里运用起来。”……我们到小学各年级去听课。……大家发现:在小学的阅读课上,实际上读得很少,而关于阅读、关于所读的东西的谈话倒很多。阅读常常是被各种各样的“教育性谈话”、“教育性因素”所取代了。低年级教师克服了这种缺点。他们开始研究和计算:儿童在课堂上和家里究竟读了多少东西,以及应当读多少东西,才能完善地掌握这种技能。
……我们全体教师已经花了15年时间,研究如何使学生在小学里完善地掌握阅读技能,以及如何在中学里再使这项技能得到发展和提高。多年的观察使我们得出下列结论:要使儿童学会有表情地、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使他做到在读的时候并没有想到他是在读,那么,他就必须在小学期间朗读过200小时以上,并且小声地默读过2000小时以上(都包括在课堂上和在家里的时间在内)。教师应当把这项工作在时间上分配好,而校长则应当检查教师是如何指导每一个学生的个人阅读的。
对于学生顺利地学习所必不可少的其他几种技能,我们全体教师也确立了同样重要的教育信念。我们在分析中年级和高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时,发现学生对书写技巧还没有掌握到这样的程度,就是也要使书写成为一种半自动化的过程:在记录什么材料时,使学生不再去考虑每一个字母、每一个音节、每一个词怎样写法,不再考虑写这个词的时候要遵循什么语法规则。我们发现,五至八年级的学生(甚至包括高年级的学生)中,还有许多人把全部精力花费在书写过程本身上,而至于所写的东西究竟是什么意思,他们是顾不上去思考的。
怎样才能使书写成为一种半自动化的过程,怎样才能使学生在书写的时候,把主要的精力用在理解所写的东西的意思上,而不是用在考虑怎样写法呢?……几位小学教师研究了书写过程,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早在二年级的时候,就应当使儿童的手的小肌肉达到这样的训练程度,即在写字的时候能够手不发抖,不需要进行特别的意志努力就能正确地写出字母来。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有一定数量的练习,为了使学生学会足够迅速、准确而无错误地书写,为了使书写成为劳动的手段和工具,而不是劳动的最终目的,那么学生在小学期间就应当在练习簿里写过不少于1400—1500页。我们认为,要做到这一点,单是完成语法和算术作业的书写是不够的。于是教师们开始布置一些专门训练书写技巧和书写速度的作业。而到了四年级,就已经教给儿童靠听觉来感知教师所讲的东西,并要求他们一边听讲一边写笔记了。
总评:
小学的教学并不像我想象的那么简单,有很多在我看来很简单的技能,当我教给学生后,却发现效果并不理想。例如,一年级要求学生学会查字典,经过一年的练习,还是有个别学生的速度很慢,只有十名左右的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辨别用什么方法查,并且迅速完成。因此,对于个别学生还是要多指导,发现问题,才能改变。

宝林四小宋惠娟



[size=18]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49、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工具
 我们天天都在说:必须为深刻的、牢固的知识而斗争。但是知识这个概念是很广泛的,如果我们仔细地观察一下,儿童们在做些什么、想些什么、说些什么、议论些什么,那么就会得出结论:知识这个概念,我们赋予它以很广泛的含义,它确实包含着各种各样的内容。有关于周围世界的规律性的知识,也有儿童借助它们而能够进行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如果仔细地研究一下学生在小学里做些什么,那么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小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教会儿童使用工具,一个人在他的一生中就是借助这个工具去掌握知识的。谁也不会否认,在小学里,儿童在自己的一般发展上会得到很大的进展,会认识大量的有关周围世界的规律性。但是,在我看来,小学的主要任务,毕竟还是教会儿童学习。 【教会学生的学习的技能将会帮助其学习在学校外更多的知识,必将有益其一生。】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的情况又是如何呢?在小学里,我们不敢大胆地把工具交到学生手里,而没有完善地掌握这种工具,就无法设想儿童的智力生活和全面发展。可是到了五年级,教师却要求学生能迅速地、运用自如地使用这种工具,教师甚至不考虑这种工具处于何种状态,忘记了这种工具还是需要继续磨利和调整的,他没有看到个别学生手上的工具已经折断,因而已经无法继续学习下去。教师还是只顾把一批批新材料接连不断地堆到学生的机床上,要求他:快点加工,别偷懒,使劲干!
 这是一种什么工具呢?这种工具装有5把“刀”——即5种技能:读、写、算、观察(周围世界的现象)、表达(自己所见、所做、所想和所观察而得到的思想)。……五至七年级的许多学生的知识水平差和进行无效的努力,其主要原因正是缺乏运用这5把“刀”的应有的能力,这五种最重要的技能合起来,就构成一个总的技能,即:会不会学习。 【这是问题的关键】
……五至七年级的各科教师(地理、历史、自然、物理、化学、数学教师),在去(小学)检查学生的学习技能时,发现许多学生(甚至很多学生)在掌握阅读技巧方面,达不到自觉地领会教材的程度。原来,使这些教师深为惊讶的是,某些学生之所以不会解答算术应用题,正是由于他们不会把题目流利地、有理解地读出来。 【一般语文理解能力差的孩子书数学解题能力就差。】
 人发愁的是,在许多学生身上,阅读没有变成一种半自动化的过程。我们看到,许多儿童在读某一段课文时,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在阅读过程本身去了:儿童全身紧张,脸上冒汗,生怕把哪一个词读错,他碰到多音节的词就读得“结结巴巴”,实质上不能把这些词作为统一的整体来感知。他已经没有剩余的精力去理解所读的东西的含义,他的智慧的全部力量都消耗在阅读过程的本身上去了。可是如果只看这个过程(阅读技巧)本身,那么表面上看来倒是令人满意的。正是这种表面上的“一切顺利”把小学教师们弄迷惑了。 【班中的很多后进生阅读时就是这样,一点不流畅。】
 我们把全体教师召集起来讨论学生的阅读能力问题。讨论得很热烈,引起了激烈的争论。物理教师说:“既然学生还不会阅读,不懂他所读的东西的意思,怎么能够使他把我的物理学好呢?应当把学生的阅读技巧提高到这样的程度,使他没有想到自己是在阅读。只有这样,我们前面所说的工具,才能在他手里运用起来。”……我们到小学各年级去听课。……大家发现:在小学的阅读课上,实际上读得很少,而关于阅读、关于所读的东西的谈话倒很多。阅读常常是被各种各样的“教育性谈话”、“教育性因素”所取代了。低年级教师克服了这种缺点。他们开始研究和计算:儿童在课堂上和家里究竟读了多少东西,以及应当读多少东西,才能完善地掌握这种技能。
 ……我们全体教师已经花了15年时间,研究如何使学生在小学里完善地掌握阅读技能,以及如何在中学里再使这项技能得到发展和提高。多年的观察使我们得出下列结论:要使儿童学会有表情地、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使他做到在读的时候并没有想到他是在读,那么,他就必须在小学期间朗读过200小时以上,并且小声地默读过2000小时以上(都包括在课堂上和在家里的时间在内)。教师应当把这项工作在时间上分配好,而校长则应当检查教师是如何指导每一个学生的个人阅读的。 【阅读能力的培养就是要多读,持续不断地多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也是这个道理吧。】
 对于学生顺利地学习所必不可少的其他几种技能,我们全体教师也确立了同样重要的教育信念。我们在分析中年级和高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时,发现学生对书写技巧还没有掌握到这样的程度,就是也要使书写成为一种半自动化的过程:在记录什么材料时,使学生不再去考虑每一个字母、每一个音节、每一个词怎样写法,不再考虑写这个词的时候要遵循什么语法规则。我们发现,五至八年级的学生(甚至包括高年级的学生)中,还有许多人把全部精力花费在书写过程本身上,而至于所写的东西究竟是什么意思,他们是顾不上去思考的。 【这就是书写能力问题,“听”和“写”没有完全的结合在一起。】
怎样才能使书写成为一种半自动化的过程,怎样才能使学生在书写的时候,把主要的精力用在理解所写的东西的意思上,而不是用在考虑怎样写法呢?……几位小学教师研究了书写过程,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早在二年级的时候,就应当使儿童的手的小肌肉达到这样的训练程度,即在写字的时候能够手不发抖,不需要进行特别的意志努力就能正确地写出字母来。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有一定数量的练习,为了使学生学会足够迅速、准确而无错误地书写,为了使书写成为劳动的手段和工具,而不是劳动的最终目的,那么学生在小学期间就应当在练习簿里写过不少于1400—1500页。我们认为,要做到这一点,单是完成语法和算术作业的书写是不够的。于是教师们开始布置一些专门训练书写技巧和书写速度的作业。而到了四年级,就已经教给儿童靠听觉来感知教师所讲的东西,并要求他们一边听讲一边写笔记了。
【听写能力和阅读能力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必须掌握的两项技能,也是需要教师持续不断进行训练的重要能力,学生只有多读才会思考,多想才会有思考、有质量的书写,教学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学生能力的培养是我们所要重点关心的问题。】[b style="mso-bidi-font-weight: normal"][color=#ff0000][font=宋体][/size]
[/font][/color][/b]

7暑期批读 第49条 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工具 Empty 49、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工具 周四 七月 25, 2013 3:29 pm

宝虹小学沈旭佳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49、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工具
我们天天都在说:必须为深刻的、牢固的知识而斗争。但是知识这个概念是很广泛的,如果我们仔细地观察一下,儿童们在做些什么、想些什么、说些什么、议论些什么,那么就会得出结论:知识这个概念,我们赋予它以很广泛的含义,它确实包含着各种各样的内容。有关于周围世界的规律性的知识,也有儿童借助它们而能够进行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如果仔细地研究一下学生在小学里做些什么,那么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小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教会儿童使用工具,一个人在他的一生中就是借助这个工具去掌握知识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让学生常能得鱼,那我们就得给学生以“渔”,否则,走出校门的学生不能适应、解决不断出现的问题。】谁也不会否认,在小学里,儿童在自己的一般发展上会得到很大的进展,会认识大量的有关周围世界的规律性。但是,在我看来,小学的主要任务,毕竟还是教会儿童学习。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的情况又是如何呢?在小学里,我们不敢大胆地把工具交到学生手里,而没有完善地掌握这种工具,就无法设想儿童的智力生活和全面发展。可是到了五年级,教师却要求学生能迅速地、运用自如地使用这种工具,教师甚至不考虑这种工具处于何种状态,忘记了这种工具还是需要继续磨利和调整的,他没有看到个别学生手上的工具已经折断,因而已经无法继续学习下去。教师还是只顾把一批批新材料接连不断地堆到学生的机床上,要求他:快点加工,别偷懒,使劲干! 【教了2年高年级的数学,非常能够体会到文中出现的这个现象,由于中途接班级,对于学生工具的掌握没有很好的了解,有些工具并没有真正认识清楚就被我逼着去熟练运用,效果自然不是很好。】这是一种什么工具呢?这种工具装有5把“刀”——即5种技能:读、写、算、观察(周围世界的现象)、表达(自己所见、所做、所想和所观察而得到的思想)。【每一个学段都有学生应达到的能力水平以及各个基本技能的侧重点,通过练习一定要让每个达到应达到的水平,只有这样对他今后的学习才会有帮助】……五至七年级的许多学生的知识水平差和进行无效的努力,其主要原因正是缺乏运用这5把“刀”的应有的能力,这五种最重要的技能合起来,就构成一个总的技能,即:会不会学习。
……五至七年级的各科教师(地理、历史、自然、物理、化学、数学教师),在去(小学)检查学生的学习技能时,发现许多学生(甚至很多学生)在掌握阅读技巧方面,达不到自觉地领会教材的程度。原来,使这些教师深为惊讶的是,某些学生之所以不会解答算术应用题,正是由于他们不会把题目流利地、有理解地读出来。
令人发愁的是,在许多学生身上,阅读没有变成一种半自动化的过程。我们看到,许多儿童在读某一段课文时,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在阅读过程本身去了:儿童全身紧张,脸上冒汗,生怕把哪一个词读错,他碰到多音节的词就读得“结结巴巴”,实质上不能把这些词作为统一的整体来感知。他已经没有剩余的精力去理解所读的东西的含义,他的智慧的全部力量都消耗在阅读过程的本身上去了。可是如果只看这个过程(阅读技巧)本身,那么表面上看来倒是令人满意的。正是这种表面上的“一切顺利”把小学教师们弄迷惑了。
我们把全体教师召集起来讨论学生的阅读能力问题。讨论得很热烈,引起了激烈的争论。物理教师说:“既然学生还不会阅读,不懂他所读的东西的意思,怎么能够使他把我的物理学好呢?应当把学生的阅读技巧提高到这样的程度,使他没有想到自己是在阅读。只有这样,我们前面所说的工具,才能在他手里运用起来。”【阅读的重要性也体现在数学学科中,在数学应用题这一块尤为明显,很多学生到了高年级数学学习时成绩有明显的下降,主要十分也是在文字题上,一是由于知识点难度有所提高,而是因为学生不能主动阅读题目,也就不能更好的理解题目的意思。】……我们到小学各年级去听课。……大家发现:在小学的阅读课上,实际上读得很少,而关于阅读、关于所读的东西的谈话倒很多。阅读常常是被各种各样的“教育性谈话”、“教育性因素”所取代了。低年级教师克服了这种缺点。他们开始研究和计算:儿童在课堂上和家里究竟读了多少东西,以及应当读多少东西,才能完善地掌握这种技能。
……我们全体教师已经花了15年时间,研究如何使学生在小学里完善地掌握阅读技能,以及如何在中学里再使这项技能得到发展和提高。多年的观察使我们得出下列结论:要使儿童学会有表情地、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使他做到在读的时候并没有想到他是在读,那么,他就必须在小学期间朗读过200小时以上,并且小声地默读过2000小时以上(都包括在课堂上和在家里的时间在内)。教师应当把这项工作在时间上分配好,而校长则应当检查教师是如何指导每一个学生的个人阅读的。
对于学生顺利地学习所必不可少的其他几种技能,我们全体教师也确立了同样重要的教育信念。我们在分析中年级和高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时,发现学生对书写技巧还没有掌握到这样的程度,就是也要使书写成为一种半自动化的过程:在记录什么材料时,使学生不再去考虑每一个字母、每一个音节、每一个词怎样写法,不再考虑写这个词的时候要遵循什么语法规则。我们发现,五至八年级的学生(甚至包括高年级的学生)中,还有许多人把全部精力花费在书写过程本身上,而至于所写的东西究竟是什么意思,他们是顾不上去思考的。
怎样才能使书写成为一种半自动化的过程,怎样才能使学生在书写的时候,把主要的精力用在理解所写的东西的意思上,而不是用在考虑怎样写法呢?……几位小学教师研究了书写过程,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早在二年级的时候,就应当使儿童的手的小肌肉达到这样的训练程度,即在写字的时候能够手不发抖,不需要进行特别的意志努力就能正确地写出字母来。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有一定数量的练习,为了使学生学会足够迅速、准确而无错误地书写,为了使书写成为劳动的手段和工具,而不是劳动的最终目的,那么学生在小学期间就应当在练习簿里写过不少于1400—1500页。我们认为,要做到这一点,单是完成语法和算术作业的书写是不够的。于是教师们开始布置一些专门训练书写技巧和书写速度的作业。而到了四年级,就已经教给儿童靠听觉来感知教师所讲的东西,并要求他们一边听讲一边写笔记了。
总评:
“教会”这两个字,不是教会知识而是教会孩子学习的方法,掌握学习的各种技能。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小学的主要任务,是教会儿童学习。儿童学会学习的工具主要有:读、写、算、观察、表达。但还是有学生没有掌握好这些工具呢,主要是老师把这些工具当作知识来教了,学生认识这些工具,却不会使用。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多提供一些实践的机会,让学生练习使用这些工具。

8暑期批读 第49条 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工具 Empty 49、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工具 周五 七月 26, 2013 7:40 am

培智 张晓琳



49、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工具
我们天天都在说:必须为深刻的、牢固的知识而斗争。但是知识这个概念是很广泛的,如果我们仔细地观察一下,儿童们在做些什么、想些什么、说些什么、议论些什么,那么就会得出结论:知识这个概念,我们赋予它以很广泛的含义,它确实包含着各种各样的内容。有关于周围世界的规律性的知识,也有儿童借助它们而能够进行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如果仔细地研究一下学生在小学里做些什么,那么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小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教会儿童使用工具,一个人在他的一生中就是借助这个工具去掌握知识的。谁也不会否认,在小学里,儿童在自己的一般发展上会得到很大的进展,会认识大量的有关周围世界的规律性。但是,在我看来,小学的主要任务,毕竟还是教会儿童学习。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的情况又是如何呢?在小学里,我们不敢大胆地把工具交到学生手里,而没有完善地掌握这种工具,就无法设想儿童的智力生活和全面发展。可是到了五年级,教师却要求学生能迅速地、运用自如地使用这种工具,教师甚至不考虑这种工具处于何种状态,忘记了这种工具还是需要继续磨利和调整的,他没有看到个别学生手上的工具已经折断,因而已经无法继续学习下去。教师还是只顾把一批批新材料接连不断地堆到学生的机床上,要求他:快点加工,别偷懒,使劲干!
这是一种什么工具呢?这种工具装有5把“刀”——即5种技能:读、写、算、观察(周围世界的现象)、表达(自己所见、所做、所想和所观察而得到的思想)。……五至七年级的许多学生的知识水平差和进行无效的努力,其主要原因正是缺乏运用这5把“刀”的应有的能力,这五种最重要的技能合起来,就构成一个总的技能,即:会不会学习。
……五至七年级的各科教师(地理、历史、自然、物理、化学、数学教师),在去(小学)检查学生的学习技能时,发现许多学生(甚至很多学生)在掌握阅读技巧方面,达不到自觉地领会教材的程度。原来,使这些教师深为惊讶的是,某些学生之所以不会解答算术应用题,正是由于他们不会把题目流利地、有理解地读出来。
令人发愁的是,在许多学生身上,阅读没有变成一种半自动化的过程。我们看到,许多儿童在读某一段课文时,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在阅读过程本身去了:儿童全身紧张,脸上冒汗,生怕把哪一个词读错,他碰到多音节的词就读得“结结巴巴”,实质上不能把这些词作为统一的整体来感知。他已经没有剩余的精力去理解所读的东西的含义,他的智慧的全部力量都消耗在阅读过程的本身上去了。可是如果只看这个过程(阅读技巧)本身,那么表面上看来倒是令人满意的。正是这种表面上的“一切顺利”把小学教师们弄迷惑了。
我们把全体教师召集起来讨论学生的阅读能力问题。讨论得很热烈,引起了激烈的争论。物理教师说:“既然学生还不会阅读,不懂他所读的东西的意思,怎么能够使他把我的物理学好呢?应当把学生的阅读技巧提高到这样的程度,使他没有想到自己是在阅读。只有这样,我们前面所说的工具,才能在他手里运用起来。”……我们到小学各年级去听课。……大家发现:在小学的阅读课上,实际上读得很少,而关于阅读、关于所读的东西的谈话倒很多。阅读常常是被各种各样的“教育性谈话”、“教育性因素”所取代了。低年级教师克服了这种缺点。他们开始研究和计算:儿童在课堂上和家里究竟读了多少东西,以及应当读多少东西,才能完善地掌握这种技能。
……我们全体教师已经花了15年时间,研究如何使学生在小学里完善地掌握阅读技能,以及如何在中学里再使这项技能得到发展和提高。多年的观察使我们得出下列结论:要使儿童学会有表情地、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使他做到在读的时候并没有想到他是在读,那么,他就必须在小学期间朗读过200小时以上,并且小声地默读过2000小时以上(都包括在课堂上和在家里的时间在内)。教师应当把这项工作在时间上分配好,而校长则应当检查教师是如何指导每一个学生的个人阅读的。
对于学生顺利地学习所必不可少的其他几种技能,我们全体教师也确立了同样重要的教育信念。我们在分析中年级和高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时,发现学生对书写技巧还没有掌握到这样的程度,就是也要使书写成为一种半自动化的过程:在记录什么材料时,使学生不再去考虑每一个字母、每一个音节、每一个词怎样写法,不再考虑写这个词的时候要遵循什么语法规则。我们发现,五至八年级的学生(甚至包括高年级的学生)中,还有许多人把全部精力花费在书写过程本身上,而至于所写的东西究竟是什么意思,他们是顾不上去思考的。
怎样才能使书写成为一种半自动化的过程,怎样才能使学生在书写的时候,把主要的精力用在理解所写的东西的意思上,而不是用在考虑怎样写法呢?……几位小学教师研究了书写过程,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早在二年级的时候,就应当使儿童的手的小肌肉达到这样的训练程度,即在写字的时候能够手不发抖,不需要进行特别的意志努力就能正确地写出字母来。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有一定数量的练习,为了使学生学会足够迅速、准确而无错误地书写,为了使书写成为劳动的手段和工具,而不是劳动的最终目的,那么学生在小学期间就应当在练习簿里写过不少于1400—1500页。我们认为,要做到这一点,单是完成语法和算术作业的书写是不够的。于是教师们开始布置一些专门训练书写技巧和书写速度的作业。而到了四年级,就已经教给儿童靠听觉来感知教师所讲的东西,并要求他们一边听讲一边写笔记了。
总评:
读了这条建议让我想起了这样一个小故事,它讲的是一个人拿着钝钝的刀在砍树,怎么也不能把树砍倒。路过的人问他在干什么,他还振振有词地说:“我在砍树呀!我一定要把这棵树砍倒!”路过的人说:“如果把刀磨得锋利些,你就能很快砍倒这棵树了。”故事中的这个人就是我们的学生,他手里拿的刀就是学习的工具,也就是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我们的学生只有熟练掌握学习的工具,才能理解所学知识,才能拥有攻克难关的勇气和信心,才能最终掌握住所学知识。磨刀不误砍柴工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吧。教育真的是一门精细化的工作,稍不注意就会扼杀学生的天性,阻碍学生的积极主动发展。试想,假如鸟儿的双翼已经折断,它还能振翅飞翔吗?假如鸟儿的羽翼还未丰满,它也能负重飞翔吗?我们教师的教育目的就是要循序渐进地教会学生完全掌握住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方能将大量的学习任务堆积给他们,要求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创造出最佳的作品。此时,这里的“使劲干”就是巧干,而不是傻干、蛮干。

教师进修学院沈亦璋

教师进修学院沈亦璋


我们天天都在说:必须为深刻的、牢固的知识而斗争。但是知识这个概念是很广泛的,如果我们仔细地观察一下,儿童们在做些什么、想些什么、说些什么、议论些什么,那么就会得出结论:知识这个概念,我们赋予它以很广泛的含义,它确实包含着各种各样的内容。有关于周围世界的规律性的知识,也有儿童借助它们而能够进行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如果仔细地研究一下学生在小学里做些什么,那么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小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教会儿童使用工具,一个人在他的一生中就是借助这个工具去掌握知识的。谁也不会否认,在小学里,儿童在自己的一般发展上会得到很大的进展,会认识大量的有关周围世界的规律性。但是,在我看来,小学的主要任务,毕竟还是教会儿童学习【不只是小学吧,这个应该是所有的学校教育的目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的情况又是如何呢?在小学里,我们不敢大胆地把工具交到学生手里,而没有完善地掌握这种工具,就无法设想儿童的智力生活和全面发展【要把这种工具交给学生,就要了解我们的学生究竟其有没有自己学习的能力,其自己学习的能力有多少。我相信,我们的学生是有自己学习的能力的,那如何更好发展这种自我学习的能力,是要我们教师探究的地方。】。可是到了五年级,教师却要求学生能迅速地、运用自如地使用这种工具,教师甚至不考虑这种工具处于何种状态,忘记了这种工具还是需要继续磨利和调整的,他没有看到个别学生手上的工具已经折断,因而已经无法继续学习下去。教师还是只顾把一批批新材料接连不断地堆到学生的机床上,要求他:快点加工,别偷懒,使劲干! 

这是一种什么工具呢?这种工具装有5把“刀”——即5种技能:读、写、算、观察(周围世界的现象)、表达(自己所见、所做、所想和所观察而得到的思想)。……五至七年级的许多学生的知识水平差和进行无效的努力,其主要原因正是缺乏运用这5把“刀”的应有的能力,这五种最重要的技能合起来,就构成一个总的技能,即:会不会学习【比喻得非常形象】。 

……五至七年级的各科教师(地理、历史、自然、物理、化学、数学教师),在去(小学)检查学生的学习技能时,发现许多学生(甚至很多学生)在掌握阅读技巧方面,达不到自觉地领会教材的程度。原来,使这些教师深为惊讶的是,某些学生之所以不会解答算术应用题,正是由于他们不会把题目流利地、有理解地读出来。 

令人发愁的是,在许多学生身上,阅读没有变成一种半自动化的过程。我们看到,许多儿童在读某一段课文时,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在阅读过程本身去了:儿童全身紧张,脸上冒汗,生怕把哪一个词读错,他碰到多音节的词就读得“结结巴巴”,实质上不能把这些词作为统一的整体来感知。他已经没有剩余的精力去理解所读的东西的含义,他的智慧的全部力量都消耗在阅读过程的本身上去了。可是如果只看这个过程(阅读技巧)本身,那么表面上看来倒是令人满意的。正是这种表面上的“一切顺利”把小学教师们弄迷惑了【这又回归到基础的问题上了。在通读苏老的建议中,发现苏老相当比例的建议是针对低年龄段儿童的教师,苏老相当重视低年级学生学习基础的培养。确实,基础的扎实与否关系着未来的发展。可是,高年级的老师或者中学的老师们面对着基础已然不那么扎实的学生时该怎么办呢?】。 

我们把全体教师召集起来讨论学生的阅读能力问题。讨论得很热烈,引起了激烈的争论。物理教师说:“既然学生还不会阅读,不懂他所读的东西的意思,怎么能够使他把我的物理学好呢?应当把学生的阅读技巧提高到这样的程度,使他没有想到自己是在阅读。只有这样,我们前面所说的工具,才能在他手里运用起来。”……我们到小学各年级去听课。……大家发现:在小学的阅读课上,实际上读得很少,而关于阅读、关于所读的东西的谈话倒很多。阅读常常是被各种各样的“教育性谈话”、“教育性因素”所取代了。低年级教师克服了这种缺点。他们开始研究和计算:儿童在课堂上和家里究竟读了多少东西,以及应当读多少东西,才能完善地掌握这种技能。 

……我们全体教师已经花了15年时间,研究如何使学生在小学里完善地掌握阅读技能,以及如何在中学里再使这项技能得到发展和提高。多年的观察使我们得出下列结论:要使儿童学会有表情地、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使他做到在读的时候并没有想到他是在读,那么,他就必须在小学期间朗读过200小时以上,并且小声地默读过2000小时以上(都包括在课堂上和在家里的时间在内)。教师应当把这项工作在时间上分配好,而校长则应当检查教师是如何指导每一个学生的个人阅读的【研究成果!值得实践学习!】。 

对于学生顺利地学习所必不可少的其他几种技能,我们全体教师也确立了同样重要的教育信念。我们在分析中年级和高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时,发现学生对书写技巧还没有掌握到这样的程度,就是也要使书写成为一种半自动化的过程:在记录什么材料时,使学生不再去考虑每一个字母、每一个音节、每一个词怎样写法,不再考虑写这个词的时候要遵循什么语法规则。我们发现,五至八年级的学生(甚至包括高年级的学生)中,还有许多人把全部精力花费在书写过程本身上,而至于所写的东西究竟是什么意思,他们是顾不上去思考的。 

怎样才能使书写成为一种半自动化的过程,怎样才能使学生在书写的时候,把主要的精力用在理解所写的东西的意思上,而不是用在考虑怎样写法呢?……几位小学教师研究了书写过程,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早在二年级的时候,就应当使儿童的手的小肌肉达到这样的训练程度,即在写字的时候能够手不发抖,不需要进行特别的意志努力就能正确地写出字母来。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有一定数量的练习,为了使学生学会足够迅速、准确而无错误地书写,为了使书写成为劳动的手段和工具,而不是劳动的最终目的,那么学生在小学期间就应当在练习簿里写过不少于1400—1500页。我们认为,要做到这一点,单是完成语法和算术作业的书写是不够的。于是教师们开始布置一些专门训练书写技巧和书写速度的作业。而到了四年级,就已经教给儿童靠听觉来感知教师所讲的东西,并要求他们一边听讲一边写笔记了。

总批注:在这条建议中,苏老给出了很多实践操作性的建议,也给出了他们的研究成果。苏老一直重视学生思考力的培养的,但是这条建议中亦可以看出,思考力的培养不是空中楼阁,而是要建立在扎实的基础上的,而这种基础就是学生工具中的“五把刀”——读、写、算、观察、表达,而这其中又以读与写最为基础。读、写是需要在低年级时便牢固打好的基础,而这基础的夯实离不开训练的积累。但这训练的积累不是盲目的题海战术,不是盲目地越多练习越好,训练的程度亦是有着科学的范围的,这是我们教师需要时刻记住和研究的内容。

 

10暑期批读 第49条 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工具 Empty 49、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工具 周一 七月 29, 2013 11:20 am

华师大宝山实验王莹

华师大宝山实验王莹

49、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工具
我们天天都在说:必须为深刻的、牢固的知识而斗争。但是知识这个概念是很广泛的,如果我们仔细地观察一下,儿童们在做些什么、想些什么、说些什么、议论些什么,那么就会得出结论:知识这个概念,我们赋予它以很广泛的含义,它确实包含着各种各样的内容。有关于周围世界的规律性的知识,也有儿童借助它们而能够进行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如果仔细地研究一下学生在小学里做些什么,那么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小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教会儿童使用工具,一个人在他的一生中就是借助这个工具去掌握知识的。谁也不会否认,在小学里,儿童在自己的一般发展上会得到很大的进展,会认识大量的有关周围世界的规律性。但是,在我看来,小学的主要任务,毕竟还是教会儿童学习。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的情况又是如何呢?在小学里,我们不敢大胆地把工具交到学生手里,而没有完善地掌握这种工具,就无法设想儿童的智力生活和全面发展。可是到了五年级,教师却要求学生能迅速地、运用自如地使用这种工具,教师甚至不考虑这种工具处于何种状态,忘记了这种工具还是需要继续磨利和调整的,他没有看到个别学生手上的工具已经折断,因而已经无法继续学习下去。教师还是只顾把一批批新材料接连不断地堆到学生的机床上,要求他:快点加工,别偷懒,使劲干!
这是一种什么工具呢?这种工具装有5把“刀”——即5种技能:读、写、算、观察(周围世界的现象)、表达(自己所见、所做、所想和所观察而得到的思想)。……五至七年级的许多学生的知识水平差和进行无效的努力,其主要原因正是缺乏运用这5把“刀”的应有的能力,这五种最重要的技能合起来,就构成一个总的技能,即:会不会学习。
……五至七年级的各科教师(地理、历史、自然、物理、化学、数学教师),在去(小学)检查学生的学习技能时,发现许多学生(甚至很多学生)在掌握阅读技巧方面,达不到自觉地领会教材的程度。原来,使这些教师深为惊讶的是,某些学生之所以不会解答算术应用题,正是由于他们不会把题目流利地、有理解地读出来。
令人发愁的是,在许多学生身上,阅读没有变成一种半自动化的过程。我们看到,许多儿童在读某一段课文时,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在阅读过程本身去了:儿童全身紧张,脸上冒汗,生怕把哪一个词读错,他碰到多音节的词就读得“结结巴巴”,实质上不能把这些词作为统一的整体来感知。他已经没有剩余的精力去理解所读的东西的含义,他的智慧的全部力量都消耗在阅读过程的本身上去了。可是如果只看这个过程(阅读技巧)本身,那么表面上看来倒是令人满意的。正是这种表面上的“一切顺利”把小学教师们弄迷惑了。
我们把全体教师召集起来讨论学生的阅读能力问题。讨论得很热烈,引起了激烈的争论。物理教师说:“既然学生还不会阅读,不懂他所读的东西的意思,怎么能够使他把我的物理学好呢?应当把学生的阅读技巧提高到这样的程度,使他没有想到自己是在阅读。只有这样,我们前面所说的工具,才能在他手里运用起来。”……我们到小学各年级去听课。……大家发现:在小学的阅读课上,实际上读得很少,而关于阅读、关于所读的东西的谈话倒很多。阅读常常是被各种各样的“教育性谈话”、“教育性因素”所取代了。低年级教师克服了这种缺点。他们开始研究和计算:儿童在课堂上和家里究竟读了多少东西,以及应当读多少东西,才能完善地掌握这种技能。
……我们全体教师已经花了15年时间,研究如何使学生在小学里完善地掌握阅读技能,以及如何在中学里再使这项技能得到发展和提高。多年的观察使我们得出下列结论:要使儿童学会有表情地、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使他做到在读的时候并没有想到他是在读,那么,他就必须在小学期间朗读过200小时以上,并且小声地默读过2000小时以上(都包括在课堂上和在家里的时间在内)。教师应当把这项工作在时间上分配好,而校长则应当检查教师是如何指导每一个学生的个人阅读的。
对于学生顺利地学习所必不可少的其他几种技能,我们全体教师也确立了同样重要的教育信念。我们在分析中年级和高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时,发现学生对书写技巧还没有掌握到这样的程度,就是也要使书写成为一种半自动化的过程:在记录什么材料时,使学生不再去考虑每一个字母、每一个音节、每一个词怎样写法,不再考虑写这个词的时候要遵循什么语法规则。我们发现,五至八年级的学生(甚至包括高年级的学生)中,还有许多人把全部精力花费在书写过程本身上,而至于所写的东西究竟是什么意思,他们是顾不上去思考的。
怎样才能使书写成为一种半自动化的过程,怎样才能使学生在书写的时候,把主要的精力用在理解所写的东西的意思上,而不是用在考虑怎样写法呢?……几位小学教师研究了书写过程,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早在二年级的时候,就应当使儿童的手的小肌肉达到这样的训练程度,即在写字的时候能够手不发抖,不需要进行特别的意志努力就能正确地写出字母来。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有一定数量的练习,为了使学生学会足够迅速、准确而无错误地书写,为了使书写成为劳动的手段和工具,而不是劳动的最终目的,那么学生在小学期间就应当在练习簿里写过不少于1400—1500页。我们认为,要做到这一点,单是完成语法和算术作业的书写是不够的。于是教师们开始布置一些专门训练书写技巧和书写速度的作业。而到了四年级,就已经教给儿童靠听觉来感知教师所讲的东西,并要求他们一边听讲一边写笔记了。
批注:知识的复杂性、多样性,决定了人的一生中要获取许许多多、方方面面的知识,尤其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因此,一个人只有学会了使用学习的工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我们要上战场,没有武器怎么打仗?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任务,小学阶段就是先准备好打仗的武器——学习的工具。读完此条建议,我在思考,做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我能做些什么?我该怎样来培养学生的这些技能,为他们以后的学习排忧解难呢?让学生大量阅读,不要去挤、占学生的时间。给学生提供合适的读物,让学生多阅读语文方面的书籍。不要只为做题而做题,让学生学会读题审题,一可以培养学生的书写速度,二可以培养学生边写边思考的能力。让学生学会记笔记。

11暑期批读 第49条 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工具 Empty 49、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工具 周五 八月 02, 2013 8:58 am

共富实验学校唐怡宁

共富实验学校唐怡宁

49、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工具
我们天天都在说:必须为深刻的、牢固的知识而斗争。但是知识这个概念是很广泛的,如果我们仔细地观察一下,儿童们在做些什么、想些什么、说些什么、议论些什么,那么就会得出结论:知识这个概念,我们赋予它以很广泛的含义,它确实包含着各种各样的内容。有关于周围世界的规律性的知识,也有儿童借助它们而能够进行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如果仔细地研究一下学生在小学里做些什么,那么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小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教会儿童使用工具,一个人在他的一生中就是借助这个工具去掌握知识的。谁也不会否认,在小学里,儿童在自己的一般发展上会得到很大的进展,会认识大量的有关周围世界的规律性。但是,在我看来,小学的主要任务,毕竟还是教会儿童学习。【作为小学老师教授孩子会学习的确更重要,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什么都是新鲜,各种知识对于他们来说都是第一次遇到。但是不在于他们学到了多少,而是是不是掌握学习的方法。】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的情况又是如何呢?在小学里,我们不敢大胆地把工具交到学生手里,而没有完善地掌握这种工具,就无法设想儿童的智力生活和全面发展。可是到了五年级,教师却要求学生能迅速地、运用自如地使用这种工具,教师甚至不考虑这种工具处于何种状态,忘记了这种工具还是需要继续磨利和调整的,他没有看到个别学生手上的工具已经折断,因而已经无法继续学习下去。教师还是只顾把一批批新材料接连不断地堆到学生的机床上,要求他:快点加工,别偷懒,使劲干!
这是一种什么工具呢?这种工具装有5把“刀”——即5种技能:读、写、算、观察(周围世界的现象)、表达(自己所见、所做、所想和所观察而得到的思想)。……五至七年级的许多学生的知识水平差和进行无效的努力,其主要原因正是缺乏运用这5把“刀”的应有的能力,这五种最重要的技能合起来,就构成一个总的技能,即:会不会学习。【 我想到现在我们的语文课堂重视的就是听说读写,这四大技能,而拓展开便是苏翁所说的五把“刀”。我认为苏翁所说的五把刀更为详尽,比如观察,我们课堂上似乎对于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培养得还不够。】
……五至七年级的各科教师(地理、历史、自然、物理、化学、数学教师),在去(小学)检查学生的学习技能时,发现许多学生(甚至很多学生)在掌握阅读技巧方面,达不到自觉地领会教材的程度。原来,使这些教师深为惊讶的是,某些学生之所以不会解答算术应用题,正是由于他们不会把题目流利地、有理解地读出来。 【孩子们缺乏的是一种耐心,一种解题、读书的方法。】
令人发愁的是,在许多学生身上,阅读没有变成一种半自动化的过程。我们看到,许多儿童在读某一段课文时,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在阅读过程本身去了:儿童全身紧张,脸上冒汗,生怕把哪一个词读错,他碰到多音节的词就读得“结结巴巴”,实质上不能把这些词作为统一的整体来感知。他已经没有剩余的精力去理解所读的东西的含义,他的智慧的全部力量都消耗在阅读过程的本身上去了。可是如果只看这个过程(阅读技巧)本身,那么表面上看来倒是令人满意的。正是这种表面上的“一切顺利”把小学教师们弄迷惑了。
我们把全体教师召集起来讨论学生的阅读能力问题。讨论得很热烈,引起了激烈的争论。物理教师说:“既然学生还不会阅读,不懂他所读的东西的意思,怎么能够使他把我的物理学好呢?应当把学生的阅读技巧提高到这样的程度,使他没有想到自己是在阅读。只有这样,我们前面所说的工具,才能在他手里运用起来。”……我们到小学各年级去听课。……大家发现:在小学的阅读课上,实际上读得很少,而关于阅读、关于所读的东西的谈话倒很多。阅读常常是被各种各样的“教育性谈话”、“教育性因素”所取代了。低年级教师克服了这种缺点。他们开始研究和计算:儿童在课堂上和家里究竟读了多少东西,以及应当读多少东西,才能完善地掌握这种技能。
……我们全体教师已经花了15年时间,研究如何使学生在小学里完善地掌握阅读技能,以及如何在中学里再使这项技能得到发展和提高。多年的观察使我们得出下列结论:要使儿童学会有表情地、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使他做到在读的时候并没有想到他是在读,那么,他就必须在小学期间朗读过200小时以上,并且小声地默读过2000小时以上(都包括在课堂上和在家里的时间在内)。教师应当把这项工作在时间上分配好,而校长则应当检查教师是如何指导每一个学生的个人阅读的。【阅读能力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一项基本技能,因为我发现阅读好的孩子,无论是做题还是对题目的理解都会比较好。但是我们给予孩子们阅读的时间实在是太少了,所以在下个学期虽然孩子们到了三年级一个中高年级的时段,我还是希望能给孩子们每天预留一节课的时间进行阅读,并加在回家作业中。】
对于学生顺利地学习所必不可少的其他几种技能,我们全体教师也确立了同样重要的教育信念。我们在分析中年级和高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时,发现学生对书写技巧还没有掌握到这样的程度,就是也要使书写成为一种半自动化的过程:在记录什么材料时,使学生不再去考虑每一个字母、每一个音节、每一个词怎样写法,不再考虑写这个词的时候要遵循什么语法规则。我们发现,五至八年级的学生(甚至包括高年级的学生)中,还有许多人把全部精力花费在书写过程本身上,而至于所写的东西究竟是什么意思,他们是顾不上去思考的。
怎样才能使书写成为一种半自动化的过程,怎样才能使学生在书写的时候,把主要的精力用在理解所写的东西的意思上,而不是用在考虑怎样写法呢?……几位小学教师研究了书写过程,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早在二年级的时候,就应当使儿童的手的小肌肉达到这样的训练程度,即在写字的时候能够手不发抖,不需要进行特别的意志努力就能正确地写出字母来。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有一定数量的练习,为了使学生学会足够迅速、准确而无错误地书写,为了使书写成为劳动的手段和工具,而不是劳动的最终目的,那么学生在小学期间就应当在练习簿里写过不少于1400—1500页。我们认为,要做到这一点,单是完成语法和算术作业的书写是不够的。于是教师们开始布置一些专门训练书写技巧和书写速度的作业。而到了四年级,就已经教给儿童靠听觉来感知教师所讲的东西,并要求他们一边听讲一边写笔记了。
【总批:对于孩子们的学习方法这里举出了五把刀,我认为在这些技能中,我们对孩子们的阅读能力和观察能力缺乏锻炼。我们把太多的精力放在了孩子们写、做题上,而对于孩子的阅读时间实在是太少了。所以我也希望在下学期的调整中可以给孩子们多一些自由阅读的时间,并且让他们自己觉得爱读书。暑假中我给孩子们推荐了《经典阅读》,其中就介绍了不少好书。】

12暑期批读 第49条 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工具 Empty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49 周五 八月 02, 2013 10:13 am

华师大宝山实验陆瑶




49、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工具
我们天天都在说:必须为深刻的、牢固的知识而斗争。但是知识这个概念是很广泛的,如果我们仔细地观察一下,儿童们在做些什么、想些什么、说些什么、议论些什么,那么就会得出结论:知识这个概念,我们赋予它以很广泛的含义,它确实包含着各种各样的内容。有关于周围世界的规律性的知识,也有儿童借助它们而能够进行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如果仔细地研究一下学生在小学里做些什么,那么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小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教会儿童使用工具,一个人在他的一生中就是借助这个工具去掌握知识的。谁也不会否认,在小学里,儿童在自己的一般发展上会得到很大的进展,会认识大量的有关周围世界的规律性。但是,在我看来,小学的主要任务,毕竟还是教会儿童学习。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的情况又是如何呢?在小学里,我们不敢大胆地把工具交到学生手里,而没有完善地掌握这种工具,就无法设想儿童的智力生活和全面发展。可是到了五年级,教师却要求学生能迅速地、运用自如地使用这种工具,教师甚至不考虑这种工具处于何种状态,忘记了这种工具还是需要继续磨利和调整的,他没有看到个别学生手上的工具已经折断,因而已经无法继续学习下去。教师还是只顾把一批批新材料接连不断地堆到学生的机床上,要求他:快点加工,别偷懒,使劲干!
这是一种什么工具呢?这种工具装有5把“刀”——即5种技能:读、写、算、观察(周围世界的现象)、表达(自己所见、所做、所想和所观察而得到的思想)。……五至七年级的许多学生的知识水平差和进行无效的努力,其主要原因正是缺乏运用这5把“刀”的应有的能力,这五种最重要的技能合起来,就构成一个总的技能,即:会不会学习。
……五至七年级的各科教师(地理、历史、自然、物理、化学、数学教师),在去(小学)检查学生的学习技能时,发现许多学生(甚至很多学生)在掌握阅读技巧方面,达不到自觉地领会教材的程度。原来,使这些教师深为惊讶的是,某些学生之所以不会解答算术应用题,正是由于他们不会把题目流利地、有理解地读出来。
令人发愁的是,在许多学生身上,阅读没有变成一种半自动化的过程。我们看到,许多儿童在读某一段课文时,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在阅读过程本身去了:儿童全身紧张,脸上冒汗,生怕把哪一个词读错,他碰到多音节的词就读得“结结巴巴”,实质上不能把这些词作为统一的整体来感知。他已经没有剩余的精力去理解所读的东西的含义,他的智慧的全部力量都消耗在阅读过程的本身上去了。可是如果只看这个过程(阅读技巧)本身,那么表面上看来倒是令人满意的。正是这种表面上的“一切顺利”把小学教师们弄迷惑了。
我们把全体教师召集起来讨论学生的阅读能力问题。讨论得很热烈,引起了激烈的争论。物理教师说:“既然学生还不会阅读,不懂他所读的东西的意思,怎么能够使他把我的物理学好呢?应当把学生的阅读技巧提高到这样的程度,使他没有想到自己是在阅读。只有这样,我们前面所说的工具,才能在他手里运用起来。”……我们到小学各年级去听课。……大家发现:在小学的阅读课上,实际上读得很少,而关于阅读、关于所读的东西的谈话倒很多。阅读常常是被各种各样的“教育性谈话”、“教育性因素”所取代了。低年级教师克服了这种缺点。他们开始研究和计算:儿童在课堂上和家里究竟读了多少东西,以及应当读多少东西,才能完善地掌握这种技能。
……我们全体教师已经花了15年时间,研究如何使学生在小学里完善地掌握阅读技能,以及如何在中学里再使这项技能得到发展和提高。多年的观察使我们得出下列结论:要使儿童学会有表情地、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使他做到在读的时候并没有想到他是在读,那么,他就必须在小学期间朗读过200小时以上,并且小声地默读过2000小时以上(都包括在课堂上和在家里的时间在内)。教师应当把这项工作在时间上分配好,而校长则应当检查教师是如何指导每一个学生的个人阅读的。
对于学生顺利地学习所必不可少的其他几种技能,我们全体教师也确立了同样重要的教育信念。我们在分析中年级和高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时,发现学生对书写技巧还没有掌握到这样的程度,就是也要使书写成为一种半自动化的过程:在记录什么材料时,使学生不再去考虑每一个字母、每一个音节、每一个词怎样写法,不再考虑写这个词的时候要遵循什么语法规则。我们发现,五至八年级的学生(甚至包括高年级的学生)中,还有许多人把全部精力花费在书写过程本身上,而至于所写的东西究竟是什么意思,他们是顾不上去思考的。
怎样才能使书写成为一种半自动化的过程,怎样才能使学生在书写的时候,把主要的精力用在理解所写的东西的意思上,而不是用在考虑怎样写法呢?……几位小学教师研究了书写过程,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早在二年级的时候,就应当使儿童的手的小肌肉达到这样的训练程度,即在写字的时候能够手不发抖,不需要进行特别的意志努力就能正确地写出字母来。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有一定数量的练习,为了使学生学会足够迅速、准确而无错误地书写,为了使书写成为劳动的手段和工具,而不是劳动的最终目的,那么学生在小学期间就应当在练习簿里写过不少于1400—1500页。我们认为,要做到这一点,单是完成语法和算术作业的书写是不够的。于是教师们开始布置一些专门训练书写技巧和书写速度的作业。而到了四年级,就已经教给儿童靠听觉来感知教师所讲的东西,并要求他们一边听讲一边写笔记了。

总批:
读了这篇建议,我十分认同,因为我教了两年五年级英语,明显感觉到,五年级的部分学生的阅读与书写速度赶不上其他同学更加无法完成我的教学任务,久而久之,学习成为他们最大的负担,上课听不懂,作业完成不了,恶性循环,学习也会越来越差。知识的习得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能力的培养也是,所以,在低年级时如果没有以让学生掌握学习工具为主要教学目标,知识完成教学知识,这样到高年级突然能力提高会产生障碍,所以,我认为每个年龄阶段每个学习阶段都应该有应该达到的能力水平,这样日后的学习才能循序可持续。

13暑期批读 第49条 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工具 Empty 49、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工具 周六 八月 03, 2013 7:11 am

小精灵 王晓维



我们天天都在说:必须为深刻的、牢固的知识而斗争。但是知识这个概念是很广泛的,如果我们仔细地观察一下,儿童们在做些什么、想些什么、说些什么、议论些什么,那么就会得出结论:知识这个概念,我们赋予它以很广泛的含义,它确实包含着各种各样的内容。有关于周围世界的规律性的知识,也有儿童借助它们而能够进行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如果仔细地研究一下学生在小学里做些什么,那么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小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教会儿童使用工具,一个人在他的一生中就是借助这个工具去掌握知识的。谁也不会否认,在小学里,儿童在自己的一般发展上会得到很大的进展,会认识大量的有关周围世界的规律性。但是,在我看来,小学的主要任务,毕竟还是教会儿童学习。(有时候我会想,儿童在幼儿园期间真正的任务是什么?是学到多少知识还是什么。随着逐渐阅读苏霍姆林斯基的这本书,我发现不应该去过度地追究学生究竟在幼儿园期间学到了多少知识、解出来多少道题目或是学会了多少音标。我们更应该将学习的一种精神一种方法传授给他们。我们要想尽办法让他们觉得学习知识的必要性,要让他们自己发现多少知识是他们自己都会要去不断努力得到的。在这期间,他们不仅能得到这些知识,更能体会学习的快乐。)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的情况又是如何呢?在小学里,我们不敢大胆地把工具交到学生手里,而没有完善地掌握这种工具,就无法设想儿童的智力生活和全面发展。可是到了五年级,教师却要求学生能迅速地、运用自如地使用这种工具,教师甚至不考虑这种工具处于何种状态,忘记了这种工具还是需要继续磨利和调整的,他没有看到个别学生手上的工具已经折断,因而已经无法继续学习下去。教师还是只顾把一批批新材料接连不断地堆到学生的机床上,要求他:快点加工,别偷懒,使劲干!
这是一种什么工具呢?这种工具装有5把“刀”——即5种技能:读、写、算、观察(周围世界的现象)、表达(自己所见、所做、所想和所观察而得到的思想)。……五至七年级的许多学生的知识水平差和进行无效的努力,其主要原因正是缺乏运用这5把“刀”的应有的能力,这五种最重要的技能合起来,就构成一个总的技能,即:会不会学习。
……五至七年级的各科教师(地理、历史、自然、物理、化学、数学教师),在去(小学)检查学生的学习技能时,发现许多学生(甚至很多学生)在掌握阅读技巧方面,达不到自觉地领会教材的程度。原来,使这些教师深为惊讶的是,某些学生之所以不会解答算术应用题,正是由于他们不会把题目流利地、有理解地读出来。
令人发愁的是,在许多学生身上,阅读没有变成一种半自动化的过程。我们看到,许多儿童在读某一段课文时,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在阅读过程本身去了:儿童全身紧张,脸上冒汗,生怕把哪一个词读错,他碰到多音节的词就读得“结结巴巴”,实质上不能把这些词作为统一的整体来感知。他已经没有剩余的精力去理解所读的东西的含义,他的智慧的全部力量都消耗在阅读过程的本身上去了。可是如果只看这个过程(阅读技巧)本身,那么表面上看来倒是令人满意的。正是这种表面上的“一切顺利”把小学教师们弄迷惑了。
我们把全体教师召集起来讨论学生的阅读能力问题。讨论得很热烈,引起了激烈的争论。物理教师说:“既然学生还不会阅读,不懂他所读的东西的意思,怎么能够使他把我的物理学好呢?应当把学生的阅读技巧提高到这样的程度,使他没有想到自己是在阅读。只有这样,我们前面所说的工具,才能在他手里运用起来。”……我们到小学各年级去听课。……大家发现:在小学的阅读课上,实际上读得很少,而关于阅读、关于所读的东西的谈话倒很多。阅读常常是被各种各样的“教育性谈话”、“教育性因素”所取代了。低年级教师克服了这种缺点。他们开始研究和计算:儿童在课堂上和家里究竟读了多少东西,以及应当读多少东西,才能完善地掌握这种技能。
……我们全体教师已经花了15年时间,研究如何使学生在小学里完善地掌握阅读技能,以及如何在中学里再使这项技能得到发展和提高。多年的观察使我们得出下列结论:要使儿童学会有表情地、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使他做到在读的时候并没有想到他是在读,那么,他就必须在小学期间朗读过200小时以上,并且小声地默读过2000小时以上(都包括在课堂上和在家里的时间在内)。教师应当把这项工作在时间上分配好,而校长则应当检查教师是如何指导每一个学生的个人阅读的。
对于学生顺利地学习所必不可少的其他几种技能,我们全体教师也确立了同样重要的教育信念。我们在分析中年级和高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时,发现学生对书写技巧还没有掌握到这样的程度,就是也要使书写成为一种半自动化的过程:在记录什么材料时,使学生不再去考虑每一个字母、每一个音节、每一个词怎样写法,不再考虑写这个词的时候要遵循什么语法规则。我们发现,五至八年级的学生(甚至包括高年级的学生)中,还有许多人把全部精力花费在书写过程本身上,而至于所写的东西究竟是什么意思,他们是顾不上去思考的。
怎样才能使书写成为一种半自动化的过程,怎样才能使学生在书写的时候,把主要的精力用在理解所写的东西的意思上,而不是用在考虑怎样写法呢?……几位小学教师研究了书写过程,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早在二年级的时候,就应当使儿童的手的小肌肉达到这样的训练程度,即在写字的时候能够手不发抖,不需要进行特别的意志努力就能正确地写出字母来。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有一定数量的练习,为了使学生学会足够迅速、准确而无错误地书写,为了使书写成为劳动的手段和工具,而不是劳动的最终目的,那么学生在小学期间就应当在练习簿里写过不少于1400—1500页。我们认为,要做到这一点,单是完成语法和算术作业的书写是不够的。于是教师们开始布置一些专门训练书写技巧和书写速度的作业。而到了四年级,就已经教给儿童靠听觉来感知教师所讲的东西,并要求他们一边听讲一边写笔记了。
(无论是读、写、算、观察还是表达,这五种基本技能都直接影响到了孩子们学习的好坏。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果我们想孩子们获得优良的成绩,我们就要教会他们先将他们的工具打造的锋利无比。当然,这也不是口头上说说的,作为幼儿教师,我就要从孩子的幼儿时代开始把关,不急于教会他们多少知识,而是更多地告诉他们获取知识的方法和工具。)

14暑期批读 第49条 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工具 Empty 49、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工具 周六 八月 03, 2013 7:13 am

少科站叶梦得



我们天天都在说:必须为深刻的、牢固的知识而斗争。但是知识这个概念是很广泛的,如果我们仔细地观察一下,儿童们在做些什么、想些什么、说些什么、议论些什么,那么就会得出结论:知识这个概念,我们赋予它以很广泛的含义,它确实包含着各种各样的内容。有关于周围世界的规律性的知识,也有儿童借助它们而能够进行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如果仔细地研究一下学生在小学里做些什么,那么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小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教会儿童使用工具,一个人在他的一生中就是借助这个工具去掌握知识的。谁也不会否认,在小学里,儿童在自己的一般发展上会得到很大的进展,会认识大量的有关周围世界的规律性。但是,在我看来,小学的主要任务,毕竟还是教会儿童学习。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的情况又是如何呢?在小学里,我们不敢大胆地把工具交到学生手里,而没有完善地掌握这种工具,就无法设想儿童的智力生活和全面发展。可是到了五年级,教师却要求学生能迅速地、运用自如地使用这种工具,教师甚至不考虑这种工具处于何种状态,忘记了这种工具还是需要继续磨利和调整的,他没有看到个别学生手上的工具已经折断,因而已经无法继续学习下去。教师还是只顾把一批批新材料接连不断地堆到学生的机床上,要求他:快点加工,别偷懒,使劲干!
这是一种什么工具呢?这种工具装有5把“刀”——即5种技能:读、写、算、观察(周围世界的现象)、表达(自己所见、所做、所想和所观察而得到的思想)。……五至七年级的许多学生的知识水平差和进行无效的努力,其主要原因正是缺乏运用这5把“刀”的应有的能力,这五种最重要的技能合起来,就构成一个总的技能,即:会不会学习。
……五至七年级的各科教师(地理、历史、自然、物理、化学、数学教师),在去(小学)检查学生的学习技能时,发现许多学生(甚至很多学生)在掌握阅读技巧方面,达不到自觉地领会教材的程度。原来,使这些教师深为惊讶的是,某些学生之所以不会解答算术应用题,正是由于他们不会把题目流利地、有理解地读出来。
令人发愁的是,在许多学生身上,阅读没有变成一种半自动化的过程。我们看到,许多儿童在读某一段课文时,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在阅读过程本身去了:儿童全身紧张,脸上冒汗,生怕把哪一个词读错,他碰到多音节的词就读得“结结巴巴”,实质上不能把这些词作为统一的整体来感知。他已经没有剩余的精力去理解所读的东西的含义,他的智慧的全部力量都消耗在阅读过程的本身上去了。可是如果只看这个过程(阅读技巧)本身,那么表面上看来倒是令人满意的。正是这种表面上的“一切顺利”把小学教师们弄迷惑了。
我们把全体教师召集起来讨论学生的阅读能力问题。讨论得很热烈,引起了激烈的争论。物理教师说:“既然学生还不会阅读,不懂他所读的东西的意思,怎么能够使他把我的物理学好呢?应当把学生的阅读技巧提高到这样的程度,使他没有想到自己是在阅读。只有这样,我们前面所说的工具,才能在他手里运用起来。”……我们到小学各年级去听课。……大家发现:在小学的阅读课上,实际上读得很少,而关于阅读、关于所读的东西的谈话倒很多。阅读常常是被各种各样的“教育性谈话”、“教育性因素”所取代了。低年级教师克服了这种缺点。他们开始研究和计算:儿童在课堂上和家里究竟读了多少东西,以及应当读多少东西,才能完善地掌握这种技能。
……我们全体教师已经花了15年时间,研究如何使学生在小学里完善地掌握阅读技能,以及如何在中学里再使这项技能得到发展和提高。多年的观察使我们得出下列结论:要使儿童学会有表情地、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使他做到在读的时候并没有想到他是在读,那么,他就必须在小学期间朗读过200小时以上,并且小声地默读过2000小时以上(都包括在课堂上和在家里的时间在内)。教师应当把这项工作在时间上分配好,而校长则应当检查教师是如何指导每一个学生的个人阅读的。(读、写、算、观察、表达是学习最基本的五种工具。文中主要提到了学生的读,发现了学生往往在没有训练好“读”的能力的时候会产生很多的问题,甚至无法理解题目。同时在阅读课的时候又缺乏足够的阅读时间,这便造成对孩子的极大影响。因此我们就要在读上面下工夫。同样的,对于其他四种“工具”也需要足够的训练,作为学习的基本工具,他们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且在日常的学习中都需要不断改进和更正的。)
对于学生顺利地学习所必不可少的其他几种技能,我们全体教师也确立了同样重要的教育信念。我们在分析中年级和高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时,发现学生对书写技巧还没有掌握到这样的程度,就是也要使书写成为一种半自动化的过程:在记录什么材料时,使学生不再去考虑每一个字母、每一个音节、每一个词怎样写法,不再考虑写这个词的时候要遵循什么语法规则。我们发现,五至八年级的学生(甚至包括高年级的学生)中,还有许多人把全部精力花费在书写过程本身上,而至于所写的东西究竟是什么意思,他们是顾不上去思考的。
怎样才能使书写成为一种半自动化的过程,怎样才能使学生在书写的时候,把主要的精力用在理解所写的东西的意思上,而不是用在考虑怎样写法呢?……几位小学教师研究了书写过程,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早在二年级的时候,就应当使儿童的手的小肌肉达到这样的训练程度,即在写字的时候能够手不发抖,不需要进行特别的意志努力就能正确地写出字母来。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有一定数量的练习,为了使学生学会足够迅速、准确而无错误地书写,为了使书写成为劳动的手段和工具,而不是劳动的最终目的,那么学生在小学期间就应当在练习簿里写过不少于1400—1500页。我们认为,要做到这一点,单是完成语法和算术作业的书写是不够的。于是教师们开始布置一些专门训练书写技巧和书写速度的作业。而到了四年级,就已经教给儿童靠听觉来感知教师所讲的东西,并要求他们一边听讲一边写笔记了。

15暑期批读 第49条 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工具 Empty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周六 八月 03, 2013 9:41 am

华师大宝山实验石慧




49、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工具
我们天天都在说:必须为深刻的、牢固的知识而斗争。但是知识这个概念是很广泛的,如果我们仔细地观察一下,儿童们在做些什么、想些什么、说些什么、议论些什么,那么就会得出结论:知识这个概念,我们赋予它以很广泛的含义,它确实包含着各种各样的内容。有关于周围世界的规律性的知识,也有儿童借助它们而能够进行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如果仔细地研究一下学生在小学里做些什么,那么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小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教会儿童使用工具,一个人在他的一生中就是借助这个工具去掌握知识的。谁也不会否认,在小学里,儿童在自己的一般发展上会得到很大的进展,会认识大量的有关周围世界的规律性。但是,在我看来,小学的主要任务,毕竟还是教会儿童学习。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的情况又是如何呢?在小学里,我们不敢大胆地把工具交到学生手里,而没有完善地掌握这种工具,就无法设想儿童的智力生活和全面发展。可是到了五年级,教师却要求学生能迅速地、运用自如地使用这种工具,教师甚至不考虑这种工具处于何种状态,忘记了这种工具还是需要继续磨利和调整的,他没有看到个别学生手上的工具已经折断,因而已经无法继续学习下去。教师还是只顾把一批批新材料接连不断地堆到学生的机床上,要求他:快点加工,别偷懒,使劲干!
这是一种什么工具呢?这种工具装有5把“刀”——即5种技能:读、写、算、观察(周围世界的现象)、表达(自己所见、所做、所想和所观察而得到的思想)。……五至七年级的许多学生的知识水平差和进行无效的努力,其主要原因正是缺乏运用这5把“刀”的应有的能力,这五种最重要的技能合起来,就构成一个总的技能,即:会不会学习。
……五至七年级的各科教师(地理、历史、自然、物理、化学、数学教师),在去(小学)检查学生的学习技能时,发现许多学生(甚至很多学生)在掌握阅读技巧方面,达不到自觉地领会教材的程度。原来,使这些教师深为惊讶的是,某些学生之所以不会解答算术应用题,正是由于他们不会把题目流利地、有理解地读出来。
令人发愁的是,在许多学生身上,阅读没有变成一种半自动化的过程。我们看到,许多儿童在读某一段课文时,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在阅读过程本身去了:儿童全身紧张,脸上冒汗,生怕把哪一个词读错,他碰到多音节的词就读得“结结巴巴”,实质上不能把这些词作为统一的整体来感知。他已经没有剩余的精力去理解所读的东西的含义,他的智慧的全部力量都消耗在阅读过程的本身上去了。可是如果只看这个过程(阅读技巧)本身,那么表面上看来倒是令人满意的。正是这种表面上的“一切顺利”把小学教师们弄迷惑了。
我们把全体教师召集起来讨论学生的阅读能力问题。讨论得很热烈,引起了激烈的争论。物理教师说:“既然学生还不会阅读,不懂他所读的东西的意思,怎么能够使他把我的物理学好呢?应当把学生的阅读技巧提高到这样的程度,使他没有想到自己是在阅读。只有这样,我们前面所说的工具,才能在他手里运用起来。”……我们到小学各年级去听课。……大家发现:在小学的阅读课上,实际上读得很少,而关于阅读、关于所读的东西的谈话倒很多。阅读常常是被各种各样的“教育性谈话”、“教育性因素”所取代了。低年级教师克服了这种缺点。他们开始研究和计算:儿童在课堂上和家里究竟读了多少东西,以及应当读多少东西,才能完善地掌握这种技能。
……我们全体教师已经花了15年时间,研究如何使学生在小学里完善地掌握阅读技能,以及如何在中学里再使这项技能得到发展和提高。多年的观察使我们得出下列结论:要使儿童学会有表情地、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使他做到在读的时候并没有想到他是在读,那么,他就必须在小学期间朗读过200小时以上,并且小声地默读过2000小时以上(都包括在课堂上和在家里的时间在内)。教师应当把这项工作在时间上分配好,而校长则应当检查教师是如何指导每一个学生的个人阅读的。
对于学生顺利地学习所必不可少的其他几种技能,我们全体教师也确立了同样重要的教育信念。我们在分析中年级和高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时,发现学生对书写技巧还没有掌握到这样的程度,就是也要使书写成为一种半自动化的过程:在记录什么材料时,使学生不再去考虑每一个字母、每一个音节、每一个词怎样写法,不再考虑写这个词的时候要遵循什么语法规则。我们发现,五至八年级的学生(甚至包括高年级的学生)中,还有许多人把全部精力花费在书写过程本身上,而至于所写的东西究竟是什么意思,他们是顾不上去思考的。
怎样才能使书写成为一种半自动化的过程,怎样才能使学生在书写的时候,把主要的精力用在理解所写的东西的意思上,而不是用在考虑怎样写法呢?……几位小学教师研究了书写过程,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早在二年级的时候,就应当使儿童的手的小肌肉达到这样的训练程度,即在写字的时候能够手不发抖,不需要进行特别的意志努力就能正确地写出字母来。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有一定数量的练习,为了使学生学会足够迅速、准确而无错误地书写,为了使书写成为劳动的手段和工具,而不是劳动的最终目的,那么学生在小学期间就应当在练习簿里写过不少于1400—1500页。我们认为,要做到这一点,单是完成语法和算术作业的书写是不够的。于是教师们开始布置一些专门训练书写技巧和书写速度的作业。而到了四年级,就已经教给儿童靠听觉来感知教师所讲的东西,并要求他们一边听讲一边写笔记了。
把孩子的注意力和时间往学习上引,让学习成为快乐的游戏。如果能把学习变成一种快乐的游戏,孩子当然愿意去,读书本是一件枯燥无味的事,怎样变成快乐的事情呢。刚才我们说到把学习变成一种游戏,游戏必有它们游戏规则,这个规则我们称它,赏识教育。孩子们在学校中最需要得到老师的爱、赞扬、鼓励。老师要留心观孩子的每一点进步,人家都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特别是对于学习差的孩子更要多表扬,哪怕是微小的进步也要给以表扬。例如你想你的学生字写得好,你就称赞他字写的好,你可以这么说,你和他一样大时,字没有你写的好,你真是一个天才,长大后可当书法家,然后你和他一起逛书店买一本他喜欢的字贴回来,让他自己去练字的劲头就会越来越大,字就会写的越来越好。你想要他多读些书,你就不断的夸他喜欢读书,以后一定是一个什么什么样的人,然后利用休息时间和他逛书店买书,这些都是在无意识在强化孩子的学习。

16暑期批读 第49条 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工具 Empty 49 周日 八月 04, 2013 10:43 am

华师大宝山实验陈晨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49、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工具
我们天天都在说:必须为深刻的、牢固的知识而斗争。但是知识这个概念是很广泛的,如果我们仔细地观察一下,儿童们在做些什么、想些什么、说些什么、议论些什么,那么就会得出结论:知识这个概念,我们赋予它以很广泛的含义,它确实包含着各种各样的内容。有关于周围世界的规律性的知识,也有儿童借助它们而能够进行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如果仔细地研究一下学生在小学里做些什么,那么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小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教会儿童使用工具,一个人在他的一生中就是借助这个工具去掌握知识的。谁也不会否认,在小学里,儿童在自己的一般发展上会得到很大的进展,会认识大量的有关周围世界的规律性。但是,在我看来,小学的主要任务,毕竟还是教会儿童学习。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的情况又是如何呢?在小学里,我们不敢大胆地把工具交到学生手里,而没有完善地掌握这种工具,就无法设想儿童的智力生活和全面发展。可是到了五年级,教师却要求学生能迅速地、运用自如地使用这种工具,教师甚至不考虑这种工具处于何种状态,忘记了这种工具还是需要继续磨利和调整的,他没有看到个别学生手上的工具已经折断,因而已经无法继续学习下去。教师还是只顾把一批批新材料接连不断地堆到学生的机床上,要求他:快点加工,别偷懒,使劲干!
这是一种什么工具呢?这种工具装有5把“刀”——即5种技能:读、写、算、观察(周围世界的现象)、表达(自己所见、所做、所想和所观察而得到的思想)。……五至七年级的许多学生的知识水平差和进行无效的努力,其主要原因正是缺乏运用这5把“刀”的应有的能力,这五种最重要的技能合起来,就构成一个总的技能,即:会不会学习。
……五至七年级的各科教师(地理、历史、自然、物理、化学、数学教师),在去(小学)检查学生的学习技能时,发现许多学生(甚至很多学生)在掌握阅读技巧方面,达不到自觉地领会教材的程度。原来,使这些教师深为惊讶的是,某些学生之所以不会解答算术应用题,正是由于他们不会把题目流利地、有理解地读出来。
令人发愁的是,在许多学生身上,阅读没有变成一种半自动化的过程。我们看到,许多儿童在读某一段课文时,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在阅读过程本身去了:儿童全身紧张,脸上冒汗,生怕把哪一个词读错,他碰到多音节的词就读得“结结巴巴”,实质上不能把这些词作为统一的整体来感知。他已经没有剩余的精力去理解所读的东西的含义,他的智慧的全部力量都消耗在阅读过程的本身上去了。可是如果只看这个过程(阅读技巧)本身,那么表面上看来倒是令人满意的。正是这种表面上的“一切顺利”把小学教师们弄迷惑了。
我们把全体教师召集起来讨论学生的阅读能力问题。讨论得很热烈,引起了激烈的争论。物理教师说:“既然学生还不会阅读,不懂他所读的东西的意思,怎么能够使他把我的物理学好呢?应当把学生的阅读技巧提高到这样的程度,使他没有想到自己是在阅读。只有这样,我们前面所说的工具,才能在他手里运用起来。”……我们到小学各年级去听课。……大家发现:在小学的阅读课上,实际上读得很少,而关于阅读、关于所读的东西的谈话倒很多。阅读常常是被各种各样的“教育性谈话”、“教育性因素”所取代了。低年级教师克服了这种缺点。他们开始研究和计算:儿童在课堂上和家里究竟读了多少东西,以及应当读多少东西,才能完善地掌握这种技能。
……我们全体教师已经花了15年时间,研究如何使学生在小学里完善地掌握阅读技能,以及如何在中学里再使这项技能得到发展和提高。多年的观察使我们得出下列结论:要使儿童学会有表情地、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使他做到在读的时候并没有想到他是在读,那么,他就必须在小学期间朗读过200小时以上,并且小声地默读过2000小时以上(都包括在课堂上和在家里的时间在内)。教师应当把这项工作在时间上分配好,而校长则应当检查教师是如何指导每一个学生的个人阅读的。
对于学生顺利地学习所必不可少的其他几种技能,我们全体教师也确立了同样重要的教育信念。我们在分析中年级和高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时,发现学生对书写技巧还没有掌握到这样的程度,就是也要使书写成为一种半自动化的过程:在记录什么材料时,使学生不再去考虑每一个字母、每一个音节、每一个词怎样写法,不再考虑写这个词的时候要遵循什么语法规则。我们发现,五至八年级的学生(甚至包括高年级的学生)中,还有许多人把全部精力花费在书写过程本身上,而至于所写的东西究竟是什么意思,他们是顾不上去思考的。
怎样才能使书写成为一种半自动化的过程,怎样才能使学生在书写的时候,把主要的精力用在理解所写的东西的意思上,而不是用在考虑怎样写法呢?……几位小学教师研究了书写过程,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早在二年级的时候,就应当使儿童的手的小肌肉达到这样的训练程度,即在写字的时候能够手不发抖,不需要进行特别的意志努力就能正确地写出字母来。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有一定数量的练习,为了使学生学会足够迅速、准确而无错误地书写,为了使书写成为劳动的手段和工具,而不是劳动的最终目的,那么学生在小学期间就应当在练习簿里写过不少于1400—1500页。我们认为,要做到这一点,单是完成语法和算术作业的书写是不够的。于是教师们开始布置一些专门训练书写技巧和书写速度的作业。而到了四年级,就已经教给儿童靠听觉来感知教师所讲的东西,并要求他们一边听讲一边写笔记了。
要让学生掌握工具的方法,首先要找到哪些工具是重点,其次怎样能够掌握在手?而小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教会儿童使用工具,即教会他们学习。那么这是一种什么工具呢?苏霍姆林斯基说这种工具装有5把“刀”——即5种技能:读、写、算、观察(周围世界的现象)、表达(自己所见、所做、所想和所观察而得到的思想)。然后运用大量的练习去巩固,直到他们完全掌握。这不禁让我开始思考,这些技能除了一个“算”是数学练习之外,其余都是语文学习中的重点,那么为了让学生完全掌握好大多数工具,是不是应该先全力投入语文的学习(配合简单的运算),然后再慢慢学习数学,最后英语呢?这样才是比较合理的学习方式。现在孩子从一年级开始就要学习两门语言,这已经是一种负担,若是语文的理解能力、阅读能力还未有,那么怎样才能学习其他的呢?

沈佼姣

沈佼姣

   49、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工具
   我们天天都在说:必须为深刻的、牢固的知识而斗争。但是知识这个概念是很广泛的,如果我们仔细地观察一下,儿童们在做些什么、想些什么、说些什么、议论些什么,那么就会得出结论:知识这个概念,我们赋予它以很广泛的含义,它确实包含着各种各样的内容。有关于周围世界的规律性的知识,也有儿童借助它们而能够进行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如果仔细地研究一下学生在小学里做些什么,那么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小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教会儿童使用工具,一个人在他的一生中就是借助这个工具去掌握知识的。谁也不会否认,在小学里,儿童在自己的一般发展上会得到很大的进展,会认识大量的有关周围世界的规律性。但是,在我看来,小学的主要任务,毕竟还是教会儿童学习。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的情况又是如何呢?在小学里,我们不敢大胆地把工具交到学生手里,而没有完善地掌握这种工具,就无法设想儿童的智力生活和全面发展。可是到了五年级,教师却要求学生能迅速地、运用自如地使用这种工具,教师甚至不考虑这种工具处于何种状态,忘记了这种工具还是需要继续磨利和调整的,他没有看到个别学生手上的工具已经折断,因而已经无法继续学习下去。教师还是只顾把一批批新材料接连不断地堆到学生的机床上,要求他:快点加工,别偷懒,使劲干!
   这是一种什么工具呢?这种工具装有5把“刀”——即5种技能:读、写、算、观察(周围世界的现象)、表达(自己所见、所做、所想和所观察而得到的思想)。……五至七年级的许多学生的知识水平差和进行无效的努力,其主要原因正是缺乏运用这5把“刀”的应有的能力,这五种最重要的技能合起来,就构成一个总的技能,即:会不会学习。 (确实基础阶段的教师应该花更多时间在这些技能的掌握上,这对他们之后的学习都是非常重要的)
   ……五至七年级的各科教师(地理、历史、自然、物理、化学、数学教师),在去(小学)检查学生的学习技能时,发现许多学生(甚至很多学生)在掌握阅读技巧方面,达不到自觉地领会教材的程度。原来,使这些教师深为惊讶的是,某些学生之所以不会解答算术应用题,正是由于他们不会把题目流利地、有理解地读出来。 (阅读的技能、阅读的理解对任何学科都是非常重要的)
   令人发愁的是,在许多学生身上,阅读没有变成一种半自动化的过程。我们看到,许多儿童在读某一段课文时,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在阅读过程本身去了:儿童全身紧张,脸上冒汗,生怕把哪一个词读错,他碰到多音节的词就读得“结结巴巴”,实质上不能把这些词作为统一的整体来感知。他已经没有剩余的精力去理解所读的东西的含义,他的智慧的全部力量都消耗在阅读过程的本身上去了。可是如果只看这个过程(阅读技巧)本身,那么表面上看来倒是令人满意的。正是这种表面上的“一切顺利”把小学教师们弄迷惑了。
   我们把全体教师召集起来讨论学生的阅读能力问题。讨论得很热烈,引起了激烈的争论。物理教师说:“既然学生还不会阅读,不懂他所读的东西的意思,怎么能够使他把我的物理学好呢?应当把学生的阅读技巧提高到这样的程度,使他没有想到自己是在阅读。只有这样,我们前面所说的工具,才能在他手里运用起来。”……我们到小学各年级去听课。……大家发现:在小学的阅读课上,实际上读得很少,而关于阅读、关于所读的东西的谈话倒很多。阅读常常是被各种各样的“教育性谈话”、“教育性因素”所取代了。低年级教师克服了这种缺点。他们开始研究和计算:儿童在课堂上和家里究竟读了多少东西,以及应当读多少东西,才能完善地掌握这种技能。 (我们很多时候关注是否读的流畅比较多,但是我觉得这个是按年级的,低年级可能比较重要表达的流畅,高年级应该要注意在阅读的过程中兼顾理解)
   ……我们全体教师已经花了15年时间,研究如何使学生在小学里完善地掌握阅读技能,以及如何在中学里再使这项技能得到发展和提高。多年的观察使我们得出下列结论:要使儿童学会有表情地、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使他做到在读的时候并没有想到他是在读,那么,他就必须在小学期间朗读过200小时以上,并且小声地默读过2000小时以上(都包括在课堂上和在家里的时间在内)。教师应当把这项工作在时间上分配好,而校长则应当检查教师是如何指导每一个学生的个人阅读的。 (大量的阅读必不可省)
   对于学生顺利地学习所必不可少的其他几种技能,我们全体教师也确立了同样重要的教育信念。我们在分析中年级和高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时,发现学生对书写技巧还没有掌握到这样的程度,就是也要使书写成为一种半自动化的过程:在记录什么材料时,使学生不再去考虑每一个字母、每一个音节、每一个词怎样写法,不再考虑写这个词的时候要遵循什么语法规则。我们发现,五至八年级的学生(甚至包括高年级的学生)中,还有许多人把全部精力花费在书写过程本身上,而至于所写的东西究竟是什么意思,他们是顾不上去思考的。
   怎样才能使书写成为一种半自动化的过程,怎样才能使学生在书写的时候,把主要的精力用在理解所写的东西的意思上,而不是用在考虑怎样写法呢?……几位小学教师研究了书写过程,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早在二年级的时候,就应当使儿童的手的小肌肉达到这样的训练程度,即在写字的时候能够手不发抖,不需要进行特别的意志努力就能正确地写出字母来。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有一定数量的练习,为了使学生学会足够迅速、准确而无错误地书写,为了使书写成为劳动的手段和工具,而不是劳动的最终目的,那么学生在小学期间就应当在练习簿里写过不少于1400—1500页。我们认为,要做到这一点,单是完成语法和算术作业的书写是不够的。于是教师们开始布置一些专门训练书写技巧和书写速度的作业。而到了四年级,就已经教给儿童靠听觉来感知教师所讲的东西,并要求他们一边听讲一边写笔记了。
   小结:这些技能看似简单,但却是至关重要,而且就我现在的初中教学来看,很多学生还是没有良好地掌握阅读的技能,他们读完也说不出讲了什么,重点是什么,怎么去理解。所以我觉得在基础阶段的教学中,不单要有培养这种技能的意识,还要肯花时间下功夫,让学生至少完成多少的阅读量,达到怎样的阅读水平等等,都应该值得关注

18暑期批读 第49条 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工具 Empty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49 周一 八月 05, 2013 3:00 pm

大华二小郑玲

大华二小郑玲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49
49、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工具
我们天天都在说:必须为深刻的、牢固的知识而斗争。但是知识这个概念是很广泛的,如果我们仔细地观察一下,儿童们在做些什么、想些什么、说些什么、议论些什么,那么就会得出结论:知识这个概念,我们赋予它以很广泛的含义,它确实包含着各种各样的内容。有关于周围世界的规律性的知识,也有儿童借助它们而能够进行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如果仔细地研究一下学生在小学里做些什么,那么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小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教会儿童使用工具,一个人在他的一生中就是借助这个工具去掌握知识的。谁也不会否认,在小学里,儿童在自己的一般发展上会得到很大的进展,会认识大量的有关周围世界的规律性。但是,在我看来,小学的主要任务,毕竟还是教会儿童学习。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的情况又是如何呢?在小学里,我们不敢大胆地把工具交到学生手里,而没有完善地掌握这种工具,就无法设想儿童的智力生活和全面发展。可是到了五年级,教师却要求学生能迅速地、运用自如地使用这种工具,教师甚至不考虑这种工具处于何种状态,忘记了这种工具还是需要继续磨利和调整的,他没有看到个别学生手上的工具已经折断,因而已经无法继续学习下去。教师还是只顾把一批批新材料接连不断地堆到学生的机床上,要求他:快点加工,别偷懒,使劲干!
这是一种什么工具呢?这种工具装有5把“刀”——即5种技能:读、写、算、观察(周围世界的现象)、表达(自己所见、所做、所想和所观察而得到的思想)。……五至七年级的许多学生的知识水平差和进行无效的努力,其主要原因正是缺乏运用这5把“刀”的应有的能力,这五种最重要的技能合起来,就构成一个总的技能,即:会不会学习。 【分析的很透彻也很在理,作为一名教师一定会铭记于心。是不是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多看、多读、多听、多写、多想” ?】
……五至七年级的各科教师(地理、历史、自然、物理、化学、数学教师),在去(小学)检查学生的学习技能时,发现许多学生(甚至很多学生)在掌握阅读技巧方面,达不到自觉地领会教材的程度。原来,使这些教师深为惊讶的是,某些学生之所以不会解答算术应用题,正是由于他们不会把题目流利地、有理解地读出来。 【作为数学教师就深有感触了,特别是碰到应用题,很多孩子列不出算式就是由于阅读能力欠缺所导致的。如果经过老师对题目的分析和解读,很多孩子就能解答了,看来“多读”是非常必要的。】
令人发愁的是,在许多学生身上,阅读没有变成一种半自动化的过程。我们看到,许多儿童在读某一段课文时,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在阅读过程本身去了:儿童全身紧张,脸上冒汗,生怕把哪一个词读错,他碰到多音节的词就读得“结结巴巴”,实质上不能把这些词作为统一的整体来感知。他已经没有剩余的精力去理解所读的东西的含义,他的智慧的全部力量都消耗在阅读过程的本身上去了。可是如果只看这个过程(阅读技巧)本身,那么表面上看来倒是令人满意的。正是这种表面上的“一切顺利”把小学教师们弄迷惑了。
我们把全体教师召集起来讨论学生的阅读能力问题。讨论得很热烈,引起了激烈的争论。物理教师说:“既然学生还不会阅读,不懂他所读的东西的意思,怎么能够使他把我的物理学好呢?应当把学生的阅读技巧提高到这样的程度,使他没有想到自己是在阅读。只有这样,我们前面所说的工具,才能在他手里运用起来。”……我们到小学各年级去听课。……大家发现:在小学的阅读课上,实际上读得很少,而关于阅读、关于所读的东西的谈话倒很多。阅读常常是被各种各样的“教育性谈话”、“教育性因素”所取代了。低年级教师克服了这种缺点。他们开始研究和计算:儿童在课堂上和家里究竟读了多少东西,以及应当读多少东西,才能完善地掌握这种技能。
……我们全体教师已经花了15年时间,研究如何使学生在小学里完善地掌握阅读技能,以及如何在中学里再使这项技能得到发展和提高。多年的观察使我们得出下列结论:要使儿童学会有表情地、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使他做到在读的时候并没有想到他是在读,那么,他就必须在小学期间朗读过200小时以上,并且小声地默读过2000小时以上(都包括在课堂上和在家里的时间在内)。教师应当把这项工作在时间上分配好,而校长则应当检查教师是如何指导每一个学生的个人阅读的。
对于学生顺利地学习所必不可少的其他几种技能,我们全体教师也确立了同样重要的教育信念。我们在分析中年级和高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时,发现学生对书写技巧还没有掌握到这样的程度,就是也要使书写成为一种半自动化的过程:在记录什么材料时,使学生不再去考虑每一个字母、每一个音节、每一个词怎样写法,不再考虑写这个词的时候要遵循什么语法规则。我们发现,五至八年级的学生(甚至包括高年级的学生)中,还有许多人把全部精力花费在书写过程本身上,而至于所写的东西究竟是什么意思,他们是顾不上去思考的。
怎样才能使书写成为一种半自动化的过程,怎样才能使学生在书写的时候,把主要的精力用在理解所写的东西的意思上,而不是用在考虑怎样写法呢?……几位小学教师研究了书写过程,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早在二年级的时候,就应当使儿童的手的小肌肉达到这样的训练程度,即在写字的时候能够手不发抖,不需要进行特别的意志努力就能正确地写出字母来。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有一定数量的练习,为了使学生学会足够迅速、准确而无错误地书写,为了使书写成为劳动的手段和工具,而不是劳动的最终目的,那么学生在小学期间就应当在练习簿里写过不少于1400—1500页。我们认为,要做到这一点,单是完成语法和算术作业的书写是不够的。于是教师们开始布置一些专门训练书写技巧和书写速度的作业。而到了四年级,就已经教给儿童靠听觉来感知教师所讲的东西,并要求他们一边听讲一边写笔记了。
总批:
建议中提到的5把“刀”,即5种技能:读、写、算、观察(周围世界的现象)、表达(自己所见、所做、所想和所观察而得到的思想),令我印象深刻。回顾自己以往的教学,有些我做到了,而有些我也忽略了。比如“读”,有时在数学教学中往往会忽略,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尽量多给学生时间让学生进行“读”的练习。当这五者相结合,我想学生会学的更加轻松和愉快吧。

宝钢新世纪石燕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49、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工具
我们天天都在说:必须为深刻的、牢固的知识而斗争。但是知识这个概念是很广泛的,如果我们仔细地观察一下,儿童们在做些什么、想些什么、说些什么、议论些什么,那么就会得出结论:知识这个概念,我们赋予它以很广泛的含义,它确实包含着各种各样的内容。有关于周围世界的规律性的知识,也有儿童借助它们而能够进行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如果仔细地研究一下学生在小学里做些什么,那么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小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教会儿童使用工具,一个人在他的一生中就是借助这个工具去掌握知识的。谁也不会否认,在小学里,儿童在自己的一般发展上会得到很大的进展,会认识大量的有关周围世界的规律性。但是,在我看来,小学的主要任务,毕竟还是教会儿童学习。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的情况又是如何呢?在小学里,我们不敢大胆地把工具交到学生手里,而没有完善地掌握这种工具,就无法设想儿童的智力生活和全面发展。可是到了五年级,教师却要求学生能迅速地、运用自如地使用这种工具,教师甚至不考虑这种工具处于何种状态,忘记了这种工具还是需要继续磨利和调整的,他没有看到个别学生手上的工具已经折断,因而已经无法继续学习下去。教师还是只顾把一批批新材料接连不断地堆到学生的机床上,要求他:快点加工,别偷懒,使劲干!【小学阶段主要学习学习方法,教师如果能注重过程、看轻结果的话,无法继续学习下去的现象就会少一点了吧。】 这是一种什么工具呢?这种工具装有5把“刀”——即5种技能:读、写、算、观察(周围世界的现象)、表达(自己所见、所做、所想和所观察而得到的思想)。……五至七年级的许多学生的知识水平差和进行无效的努力,其主要原因正是缺乏运用这5把“刀”的应有的能力,这五种最重要的技能合起来,就构成一个总的技能,即:会不会学习。
……五至七年级的各科教师(地理、历史、自然、物理、化学、数学教师),在去(小学)检查学生的学习技能时,发现许多学生(甚至很多学生)在掌握阅读技巧方面,达不到自觉地领会教材的程度。原来,使这些教师深为惊讶的是,某些学生之所以不会解答算术应用题,正是由于他们不会把题目流利地、有理解地读出来【读与思考不能同时进行的学生学习成绩明显差。】。 令人发愁的是,在许多学生身上,阅读没有变成一种半自动化的过程。我们看到,许多儿童在读某一段课文时,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在阅读过程本身去了:儿童全身紧张,脸上冒汗,生怕把哪一个词读错,他碰到多音节的词就读得“结结巴巴”,实质上不能把这些词作为统一的整体来感知。他已经没有剩余的精力去理解所读的东西的含义,他的智慧的全部力量都消耗在阅读过程的本身上去了。可是如果只看这个过程(阅读技巧)本身,那么表面上看来倒是令人满意的。正是这种表面上的“一切顺利”把小学教师们弄迷惑了。
我们把全体教师召集起来讨论学生的阅读能力问题。讨论得很热烈,引起了激烈的争论。物理教师说:“既然学生还不会阅读,不懂他所读的东西的意思,怎么能够使他把我的物理学好呢?应当把学生的阅读技巧提高到这样的程度,使他没有想到自己是在阅读。只有这样,我们前面所说的工具,才能在他手里运用起来。”……我们到小学各年级去听课。……大家发现:在小学的阅读课上,实际上读得很少,而关于阅读、关于所读的东西的谈话倒很多。阅读常常是被各种各样的“教育性谈话”、“教育性因素”所取代了。低年级教师克服了这种缺点。他们开始研究和计算:儿童在课堂上和家里究竟读了多少东西,以及应当读多少东西,才能完善地掌握这种技能。【学校里有个年轻的老师,经过她的教室,经常能听到班级朗朗的读书声,从学生的朗读声中可以听出学生享受的感觉,而事实上她的班级语文成绩就非常好,所以注重朗读有效果。】 ……我们全体教师已经花了15年时间,研究如何使学生在小学里完善地掌握阅读技能,以及如何在中学里再使这项技能得到发展和提高。多年的观察使我们得出下列结论:要使儿童学会有表情地、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使他做到在读的时候并没有想到他是在读,那么,他就必须在小学期间朗读过200小时以上,并且小声地默读过2000小时以上(都包括在课堂上和在家里的时间在内)。教师应当把这项工作在时间上分配好,而校长则应当检查教师是如何指导每一个学生的个人阅读的。
对于学生顺利地学习所必不可少的其他几种技能,我们全体教师也确立了同样重要的教育信念。我们在分析中年级和高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时,发现学生对书写技巧还没有掌握到这样的程度,就是也要使书写成为一种半自动化的过程:在记录什么材料时,使学生不再去考虑每一个字母、每一个音节、每一个词怎样写法,不再考虑写这个词的时候要遵循什么语法规则。我们发现,五至八年级的学生(甚至包括高年级的学生)中,还有许多人把全部精力花费在书写过程本身上,而至于所写的东西究竟是什么意思,他们是顾不上去思考的。
怎样才能使书写成为一种半自动化的过程,怎样才能使学生在书写的时候,把主要的精力用在理解所写的东西的意思上,而不是用在考虑怎样写法呢?……几位小学教师研究了书写过程,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早在二年级的时候,就应当使儿童的手的小肌肉达到这样的训练程度,即在写字的时候能够手不发抖,不需要进行特别的意志努力就能正确地写出字母来。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有一定数量的练习,为了使学生学会足够迅速、准确而无错误地书写,为了使书写成为劳动的手段和工具,而不是劳动的最终目的,那么学生在小学期间就应当在练习簿里写过不少于1400—1500页。我们认为,要做到这一点,单是完成语法和算术作业的书写是不够的。于是教师们开始布置一些专门训练书写技巧和书写速度的作业。而到了四年级,就已经教给儿童靠听觉来感知教师所讲的东西,并要求他们一边听讲一边写笔记了。
 
当知道了小学阶段必不可少的五项技能之后:读、写、算、观察(周围世界的现象)、表达(自己所见、所做、所想和所观察而得到的思想),教师就该展开行之有效的培养方法,期间需要调整和练习。读和写是五项技能中最基础的两项,需要量化的练习。了解到这一点之后教师与家长就不要操之过急,因为这些能力不是一蹴而就,通过时间的积累,这些能力可以慢慢培养起来。

admin孙利明

admin孙利明
Admin



 [b style="line-height: 150%; text-indent: 32.15pt;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b]
49、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工具
我们天天都在说:必须为深刻的、牢固的知识而斗争。但是知识这个概念是很广泛的,如果我们仔细地观察一下,儿童们在做些什么、想些什么、说些什么、议论些什么,那么就会得出结论:知识这个概念,我们赋予它以很广泛的含义,它确实包含着各种各样的内容。有关于周围世界的规律性的知识,也有儿童借助它们而能够进行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如果仔细地研究一下学生在小学里做些什么,那么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小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教会儿童使用工具,一个人在他的一生中就是借助这个工具去掌握知识的。谁也不会否认,在小学里,儿童在自己的一般发展上会得到很大的进展,会认识大量的有关周围世界的规律性。但是,在我看来,小学的主要任务,毕竟还是教会儿童学习。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的情况又是如何呢?在小学里,我们不敢大胆地把工具交到学生手里,而没有完善地掌握这种工具,就无法设想儿童的智力生活和全面发展。可是到了五年级,教师却要求学生能迅速地、运用自如地使用这种工具,教师甚至不考虑这种工具处于何种状态,忘记了这种工具还是需要继续磨利和调整的,他没有看到个别学生手上的工具已经折断,因而已经无法继续学习下去。教师还是只顾把一批批新材料接连不断地堆到学生的机床上,要求他:快点加工,别偷懒,使劲干!


这是一种什么工具呢?这种工具装有5把“刀”——即5种技能:读、写、算、观察(周围世界的现象)、表达(自己所见、所做、所想和所观察而得到的思想)。……五至七年级的许多学生的知识水平差和进行无效的努力,其主要原因正是缺乏运用这5把“刀”的应有的能力,这五种最重要的技能合起来,就构成一个总的技能,即:会不会学习。


……五至七年级的各科教师(地理、历史、自然、物理、化学、数学教师),在去(小学)检查学生的学习技能时,发现许多学生(甚至很多学生)在掌握阅读技巧方面,达不到自觉地领会教材的程度。原来,使这些教师深为惊讶的是,某些学生之所以不会解答算术应用题,正是由于他们不会把题目流利地、有理解地读出来。


令人发愁的是,在许多学生身上,阅读没有变成一种半自动化的过程。我们看到,许多儿童在读某一段课文时,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在阅读过程本身去了:儿童全身紧张,脸上冒汗,生怕把哪一个词读错,他碰到多音节的词就读得“结结巴巴”,实质上不能把这些词作为统一的整体来感知。他已经没有剩余的精力去理解所读的东西的含义,他的智慧的全部力量都消耗在阅读过程的本身上去了。可是如果只看这个过程(阅读技巧)本身,那么表面上看来倒是令人满意的。正是这种表面上的“一切顺利”把小学教师们弄迷惑了。


我们把全体教师召集起来讨论学生的阅读能力问题。讨论得很热烈,引起了激烈的争论。物理教师说:“既然学生还不会阅读,不懂他所读的东西的意思,怎么能够使他把我的物理学好呢?应当把学生的阅读技巧提高到这样的程度,使他没有想到自己是在阅读。只有这样,我们前面所说的工具,才能在他手里运用起来。”……我们到小学各年级去听课。……大家发现:在小学的阅读课上,实际上读得很少,而关于阅读、关于所读的东西的谈话倒很多。阅读常常是被各种各样的“教育性谈话”、“教育性因素”所取代了。低年级教师克服了这种缺点。他们开始研究和计算:儿童在课堂上和家里究竟读了多少东西,以及应当读多少东西,才能完善地掌握这种技能。


……我们全体教师已经花了15年时间,研究如何使学生在小学里完善地掌握阅读技能,以及如何在中学里再使这项技能得到发展和提高。多年的观察使我们得出下列结论:要使儿童学会有表情地、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使他做到在读的时候并没有想到他是在读,那么,他就必须在小学期间朗读过200小时以上,并且小声地默读过2000小时以上(都包括在课堂上和在家里的时间在内)。教师应当把这项工作在时间上分配好,而校长则应当检查教师是如何指导每一个学生的个人阅读的。


对于学生顺利地学习所必不可少的其他几种技能,我们全体教师也确立了同样重要的教育信念。我们在分析中年级和高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时,发现学生对书写技巧还没有掌握到这样的程度,就是也要使书写成为一种半自动化的过程:在记录什么材料时,使学生不再去考虑每一个字母、每一个音节、每一个词怎样写法,不再考虑写这个词的时候要遵循什么语法规则。我们发现,五至八年级的学生(甚至包括高年级的学生)中,还有许多人把全部精力花费在书写过程本身上,而至于所写的东西究竟是什么意思,他们是顾不上去思考的。


怎样才能使书写成为一种半自动化的过程,怎样才能使学生在书写的时候,把主要的精力用在理解所写的东西的意思上,而不是用在考虑怎样写法呢?……几位小学教师研究了书写过程,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早在二年级的时候,就应当使儿童的手的小肌肉达到这样的训练程度,即在写字的时候能够手不发抖,不需要进行特别的意志努力就能正确地写出字母来。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有一定数量的练习,为了使学生学会足够迅速、准确而无错误地书写,为了使书写成为劳动的手段和工具,而不是劳动的最终目的,那么学生在小学期间就应当在练习簿里写过不少于1400—1500页。我们认为,要做到这一点,单是完成语法和算术作业的书写是不够的。于是教师们开始布置一些专门训练书写技巧和书写速度的作业。而到了四年级,就已经教给儿童靠听觉来感知教师所讲的东西,并要求他们一边听讲一边写笔记了。
这篇文章虽然是写给小学老师的,但是读过之后也深有启发。学生有效学习必须具备的5大能力:读、写、算、观察(周围世界的现象)、表达(自己所见、所做、所想和所观察而得到的思想)。阅读对这5大能力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表情地、流利地、有理解地多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理解力,有表情地、流利地、有理解地多阅读可以帮助一个学生快速的领悟教材,有表情地、流利地、有理解地多阅读可以提高一个学生学习的能力。

http://danyuanluntan.365d.info

大华一幼 陈婷



   49、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工具
   我们天天都在说:必须为深刻的、牢固的知识而斗争。但是知识这个概念是很广泛的,如果我们仔细地观察一下,儿童们在做些什么、想些什么、说些什么、议论些什么,那么就会得出结论:知识这个概念,我们赋予它以很广泛的含义,它确实包含着各种各样的内容。有关于周围世界的规律性的知识,也有儿童借助它们而能够进行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如果仔细地研究一下学生在小学里做些什么,那么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小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教会儿童使用工具,一个人在他的一生中就是借助这个工具去掌握知识的。谁也不会否认,在小学里,儿童在自己的一般发展上会得到很大的进展,会认识大量的有关周围世界的规律性。但是,在我看来,小学的主要任务,毕竟还是教会儿童学习。【教会孩子学习的方法,对他们学习能力的培养。】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的情况又是如何呢?在小学里,我们不敢大胆地把工具交到学生手里,而没有完善地掌握这种工具,就无法设想儿童的智力生活和全面发展。可是到了五年级,教师却要求学生能迅速地、运用自如地使用这种工具,教师甚至不考虑这种工具处于何种状态,忘记了这种工具还是需要继续磨利和调整的,他没有看到个别学生手上的工具已经折断,因而已经无法继续学习下去。教师还是只顾把一批批新材料接连不断地堆到学生的机床上,要求他:快点加工,别偷懒,使劲干!
   这是一种什么工具呢?这种工具装有5把“刀”——即5种技能:读、写、算、观察(周围世界的现象)、表达(自己所见、所做、所想和所观察而得到的思想)。……五至七年级的许多学生的知识水平差和进行无效的努力,其主要原因正是缺乏运用这5把“刀”的应有的能力,这五种最重要的技能合起来,就构成一个总的技能,即:会不会学习。
   ……五至七年级的各科教师(地理、历史、自然、物理、化学、数学教师),在去(小学)检查学生的学习技能时,发现许多学生(甚至很多学生)在掌握阅读技巧方面,达不到自觉地领会教材的程度。原来,使这些教师深为惊讶的是,某些学生之所以不会解答算术应用题,正是由于他们不会把题目流利地、有理解地读出来。 【阅读是基础。如何提高孩子们的阅读能力呢?这需要从小抓起。在学前教育阶段,我们可以通过早期阅读来培养孩子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在活动、游戏、操作中学习阅读,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从而获得积极主动、有效的教学效果。】
   令人发愁的是,在许多学生身上,阅读没有变成一种半自动化的过程。我们看到,许多儿童在读某一段课文时,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在阅读过程本身去了:儿童全身紧张,脸上冒汗,生怕把哪一个词读错,他碰到多音节的词就读得“结结巴巴”,实质上不能把这些词作为统一的整体来感知。他已经没有剩余的精力去理解所读的东西的含义,他的智慧的全部力量都消耗在阅读过程的本身上去了。可是如果只看这个过程(阅读技巧)本身,那么表面上看来倒是令人满意的。正是这种表面上的“一切顺利”把小学教师们弄迷惑了。
   我们把全体教师召集起来讨论学生的阅读能力问题。讨论得很热烈,引起了激烈的争论。物理教师说:“既然学生还不会阅读,不懂他所读的东西的意思,怎么能够使他把我的物理学好呢?应当把学生的阅读技巧提高到这样的程度,使他没有想到自己是在阅读。只有这样,我们前面所说的工具,才能在他手里运用起来。”……我们到小学各年级去听课。……大家发现:在小学的阅读课上,实际上读得很少,而关于阅读、关于所读的东西的谈话倒很多。阅读常常是被各种各样的“教育性谈话”、“教育性因素”所取代了。低年级教师克服了这种缺点。他们开始研究和计算:儿童在课堂上和家里究竟读了多少东西,以及应当读多少东西,才能完善地掌握这种技能。
   ……我们全体教师已经花了15年时间,研究如何使学生在小学里完善地掌握阅读技能,以及如何在中学里再使这项技能得到发展和提高。多年的观察使我们得出下列结论:要使儿童学会有表情地、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使他做到在读的时候并没有想到他是在读,那么,他就必须在小学期间朗读过200小时以上,并且小声地默读过2000小时以上(都包括在课堂上和在家里的时间在内)。教师应当把这项工作在时间上分配好,而校长则应当检查教师是如何指导每一个学生的个人阅读的。
   对于学生顺利地学习所必不可少的其他几种技能,我们全体教师也确立了同样重要的教育信念。我们在分析中年级和高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时,发现学生对书写技巧还没有掌握到这样的程度,就是也要使书写成为一种半自动化的过程:在记录什么材料时,使学生不再去考虑每一个字母、每一个音节、每一个词怎样写法,不再考虑写这个词的时候要遵循什么语法规则。我们发现,五至八年级的学生(甚至包括高年级的学生)中,还有许多人把全部精力花费在书写过程本身上,而至于所写的东西究竟是什么意思,他们是顾不上去思考的。 【孩子需要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从阅读的过程中获得经验知识。对于学前阶段的孩子来说,可以通过阅读来获得有关书写的经验,让他们知道了能够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时,他们就可以用书写方式来解决各种问题。】
   怎样才能使书写成为一种半自动化的过程,怎样才能使学生在书写的时候,把主要的精力用在理解所写的东西的意思上,而不是用在考虑怎样写法呢?……几位小学教师研究了书写过程,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早在二年级的时候,就应当使儿童的手的小肌肉达到这样的训练程度,即在写字的时候能够手不发抖,不需要进行特别的意志努力就能正确地写出字母来。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有一定数量的练习,为了使学生学会足够迅速、准确而无错误地书写,为了使书写成为劳动的手段和工具,而不是劳动的最终目的,那么学生在小学期间就应当在练习簿里写过不少于1400—1500页。我们认为,要做到这一点,单是完成语法和算术作业的书写是不够的。于是教师们开始布置一些专门训练书写技巧和书写速度的作业。而到了四年级,就已经教给儿童靠听觉来感知教师所讲的东西,并要求他们一边听讲一边写笔记了。
   
总批:教会孩子学习,让孩子懂得享受学习的过程,而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只有当孩子们的知识和能力通过自己的体验发生变化时,学习才能称得上是主动的,只有孩子们自己建构的知识才能得到迁移并在实践中运用。
   

菊泉学校彭叶飞



[b style="font-family: '宋体'; color: rgb(255,0,0); font-size: 16pt; font-weight: bold; mso-spacerun: 'yes'"]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b]


[b style="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t; font-weight: bold; mso-spacerun: 'yes'"]49、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工具[/b]


我们天天都在说:必须为深刻的、牢固的知识而斗争。但是知识这个概念是很广泛的,如果我们仔细地观察一下,儿童们在做些什么、想些什么、说些什么、议论些什么,那么就会得出结论:知识这个概念,我们赋予它以很广泛的含义,它确实包含着各种各样的内容。有关于周围世界的规律性的知识,也有儿童借助它们而能够进行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如果仔细地研究一下学生在小学里做些什么,那么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小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教会儿童使用工具,一个人在他的一生中就是借助这个工具去掌握知识的。识字就是阅读的工具,认识了生字,学生就可以终身阅读;阅读又是认识世界、掌握知识的工具,学会了阅读,学生拥有了认识世界、掌握知识的能力。谁也不会否认,在小学里,儿童在自己的一般发展上会得到很大的进展,会认识大量的有关周围世界的规律性。但是,在我看来,小学的主要任务,毕竟还是教会儿童学习。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的情况又是如何呢?在小学里,我们不敢大胆地把工具交到学生手里,而没有完善地掌握这种工具,就无法设想儿童的智力生活和全面发展。可是到了五年级,教师却要求学生能迅速地、运用自如地使用这种工具,教师甚至不考虑这种工具处于何种状态,忘记了这种工具还是需要继续磨利和调整的,他没有看到个别学生手上的工具已经折断,因而已经无法继续学习下去。教师还是只顾把一批批新材料接连不断地堆到学生的机床上,要求他:快点加工,别偷懒,使劲干! 


这是一种什么工具呢?这种工具装有5把“刀”——即5种技能:读、写、算、观察(周围世界的现象)、表达(自己所见、所做、所想和所观察而得到的思想)。……五至七年级的许多学生的知识水平差和进行无效的努力,其主要原因正是缺乏运用这5把“刀”的应有的能力,这五种最重要的技能合起来,就构成一个总的技能,即:会不会学习。 


……五至七年级的各科教师(地理、历史、自然、物理、化学、数学教师),在去(小学)检查学生的学习技能时,发现许多学生(甚至很多学生)在掌握阅读技巧方面,达不到自觉地领会教材的程度。原来,使这些教师深为惊讶的是,某些学生之所以不会解答算术应用题,正是由于他们不会把题目流利地、有理解地读出来。 


令人发愁的是,在许多学生身上,阅读没有变成一种半自动化的过程。我们看到,许多儿童在读某一段课文时,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在阅读过程本身去了:儿童全身紧张,脸上冒汗,生怕把哪一个词读错,他碰到多音节的词就读得“结结巴巴”,实质上不能把这些词作为统一的整体来感知。他已经没有剩余的精力去理解所读的东西的含义,他的智慧的全部力量都消耗在阅读过程的本身上去了。可是如果只看这个过程(阅读技巧)本身,那么表面上看来倒是令人满意的。正是这种表面上的“一切顺利”把小学教师们弄迷惑了。 


我们把全体教师召集起来讨论学生的阅读能力问题。讨论得很热烈,引起了激烈的争论。物理教师说:“既然学生还不会阅读,不懂他所读的东西的意思,怎么能够使他把我的物理学好呢?应当把学生的阅读技巧提高到这样的程度,使他没有想到自己是在阅读。只有这样,我们前面所说的工具,才能在他手里运用起来。”……我们到小学各年级去听课。……大家发现:在小学的阅读课上,实际上读得很少,而关于阅读、关于所读的东西的谈话倒很多。的确如此,如今我们的课堂仍是这样,教师设计各式各样的问题很多,分析文本时间很多,但让学生读的时间却很少。阅读常常是被各种各样的“教育性谈话”、“教育性因素”所取代了。低年级教师克服了这种缺点。他们开始研究和计算:儿童在课堂上和家里究竟读了多少东西,以及应当读多少东西,才能完善地掌握这种技能。 


……我们全体教师已经花了15年时间,研究如何使学生在小学里完善地掌握阅读技能,以及如何在中学里再使这项技能得到发展和提高。多年的观察使我们得出下列结论:要使儿童学会有表情地、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使他做到在读的时候并没有想到他是在读,那么,他就必须在小学期间朗读过200小时以上,并且小声地默读过2000小时以上(都包括在课堂上和在家里的时间在内)。教师应当把这项工作在时间上分配好,而校长则应当检查教师是如何指导每一个学生的个人阅读的。 


对于学生顺利地学习所必不可少的其他几种技能,我们全体教师也确立了同样重要的教育信念。我们在分析中年级和高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时,发现学生对书写技巧还没有掌握到这样的程度,就是也要使书写成为一种半自动化的过程:在记录什么材料时,使学生不再去考虑每一个字母、每一个音节、每一个词怎样写法,不再考虑写这个词的时候要遵循什么语法规则。我们发现,五至八年级的学生(甚至包括高年级的学生)中,还有许多人把全部精力花费在书写过程本身上,而至于所写的东西究竟是什么意思,他们是顾不上去思考的。 


怎样才能使书写成为一种半自动化的过程,怎样才能使学生在书写的时候,把主要的精力用在理解所写的东西的意思上,而不是用在考虑怎样写法呢?……几位小学教师研究了书写过程,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早在二年级的时候,就应当使儿童的手的小肌肉达到这样的训练程度,即在写字的时候能够手不发抖,不需要进行特别的意志努力就能正确地写出字母来。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有一定数量的练习,为了使学生学会足够迅速、准确而无错误地书写,为了使书写成为劳动的手段和工具,而不是劳动的最终目的,那么学生在小学期间就应当在练习簿里写过不少于1400—1500页。我们认为,要做到这一点,单是完成语法和算术作业的书写是不够的。于是教师们开始布置一些专门训练书写技巧和书写速度的作业。而到了四年级,就已经教给儿童靠听觉来感知教师所讲的东西,并要求他们一边听讲一边写笔记了。





总批:本条建议苏氏重点阐述了阅读与书写技能的半自动化训练,对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阅读半自动化的训练。教师必须转变观点,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多读、自读、自悟,而教师只是导,正如:新课程中倡导的以学生为主体。

23暑期批读 第49条 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工具 Empty 大华一幼 戴忆蓉 周日 八月 11, 2013 4:56 am

大华一幼 戴忆蓉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49、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工具
我们天天都在说:必须为深刻的、牢固的知识而斗争。但是知识这个概念是很广泛的,如果我们仔细地观察一下,儿童们在做些什么、想些什么、说些什么、议论些什么,那么就会得出结论:知识这个概念,我们赋予它以很广泛的含义,它确实包含着各种各样的内容。有关于周围世界的规律性的知识,也有儿童借助它们而能够进行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如果仔细地研究一下学生在小学里做些什么,那么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小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教会儿童使用工具,一个人在他的一生中就是借助这个工具去掌握知识的。谁也不会否认,在小学里,儿童在自己的一般发展上会得到很大的进展,会认识大量的有关周围世界的规律性。但是,在我看来,小学的主要任务,毕竟还是教会儿童学习。 【那么幼儿园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应该是比起小学生活更加低一个等级,我想可能是教会孩子如何生活。】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的情况又是如何呢?在小学里,我们不敢大胆地把工具交到学生手里,而没有完善地掌握这种工具,就无法设想儿童的智力生活和全面发展。可是到了五年级,教师却要求学生能迅速地、运用自如地使用这种工具,教师甚至不考虑这种工具处于何种状态,忘记了这种工具还是需要继续磨利和调整的,他没有看到个别学生手上的工具已经折断,因而已经无法继续学习下去。教师还是只顾把一批批新材料接连不断地堆到学生的机床上,要求他:快点加工,别偷懒,使劲干!
这是一种什么工具呢?这种工具装有5把“刀”——即5种技能:读、写、算、观察(周围世界的现象)、表达(自己所见、所做、所想和所观察而得到的思想)。……五至七年级的许多学生的知识水平差和进行无效的努力,其主要原因正是缺乏运用这5把“刀”的应有的能力,这五种最重要的技能合起来,就构成一个总的技能,即:会不会学习。【逐步的掌握技能,孩子需要一个过程。如怎么学会写字,要先学会握笔,而怎么学会握笔要不断的练习,要是教师没有给孩子这个过程这段时间,那么孩子是不会一夜之间就会写字就会执笔的。】
……五至七年级的各科教师(地理、历史、自然、物理、化学、数学教师),在去(小学)检查学生的学习技能时,发现许多学生(甚至很多学生)在掌握阅读技巧方面,达不到自觉地领会教材的程度。原来,使这些教师深为惊讶的是,某些学生之所以不会解答算术应用题,正是由于他们不会把题目流利地、有理解地读出来。 【环环相扣的教育,如果途中换了老师,那么对于孩子来说是个再适应的过程,对于新老师也有一个新认识的过程。】
令人发愁的是,在许多学生身上,阅读没有变成一种半自动化的过程。我们看到,许多儿童在读某一段课文时,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在阅读过程本身去了:儿童全身紧张,脸上冒汗,生怕把哪一个词读错,他碰到多音节的词就读得“结结巴巴”,实质上不能把这些词作为统一的整体来感知。他已经没有剩余的精力去理解所读的东西的含义,他的智慧的全部力量都消耗在阅读过程的本身上去了。可是如果只看这个过程(阅读技巧)本身,那么表面上看来倒是令人满意的。正是这种表面上的“一切顺利”把小学教师们弄迷惑了。
我们把全体教师召集起来讨论学生的阅读能力问题。讨论得很热烈,引起了激烈的争论。物理教师说:“既然学生还不会阅读,不懂他所读的东西的意思,怎么能够使他把我的物理学好呢?应当把学生的阅读技巧提高到这样的程度,使他没有想到自己是在阅读。只有这样,我们前面所说的工具,才能在他手里运用起来。”……我们到小学各年级去听课。……大家发现:在小学的阅读课上,实际上读得很少,而关于阅读、关于所读的东西的谈话倒很多。阅读常常是被各种各样的“教育性谈话”、“教育性因素”所取代了。低年级教师克服了这种缺点。他们开始研究和计算:儿童在课堂上和家里究竟读了多少东西,以及应当读多少东西,才能完善地掌握这种技能。
……我们全体教师已经花了15年时间,研究如何使学生在小学里完善地掌握阅读技能,以及如何在中学里再使这项技能得到发展和提高。多年的观察使我们得出下列结论:要使儿童学会有表情地、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使他做到在读的时候并没有想到他是在读,那么,他就必须在小学期间朗读过200小时以上,并且小声地默读过2000小时以上(都包括在课堂上和在家里的时间在内)。教师应当把这项工作在时间上分配好,而校长则应当检查教师是如何指导每一个学生的个人阅读的。
对于学生顺利地学习所必不可少的其他几种技能,我们全体教师也确立了同样重要的教育信念。我们在分析中年级和高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时,发现学生对书写技巧还没有掌握到这样的程度,就是也要使书写成为一种半自动化的过程:在记录什么材料时,使学生不再去考虑每一个字母、每一个音节、每一个词怎样写法,不再考虑写这个词的时候要遵循什么语法规则。我们发现,五至八年级的学生(甚至包括高年级的学生)中,还有许多人把全部精力花费在书写过程本身上,而至于所写的东西究竟是什么意思,他们是顾不上去思考的。
怎样才能使书写成为一种半自动化的过程,怎样才能使学生在书写的时候,把主要的精力用在理解所写的东西的意思上,而不是用在考虑怎样写法呢?……几位小学教师研究了书写过程,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早在二年级的时候,就应当使儿童的手的小肌肉达到这样的训练程度,即在写字的时候能够手不发抖,不需要进行特别的意志努力就能正确地写出字母来。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有一定数量的练习,为了使学生学会足够迅速、准确而无错误地书写,为了使书写成为劳动的手段和工具,而不是劳动的最终目的,那么学生在小学期间就应当在练习簿里写过不少于1400—1500页。我们认为,要做到这一点,单是完成语法和算术作业的书写是不够的。于是教师们开始布置一些专门训练书写技巧和书写速度的作业。而到了四年级,就已经教给儿童靠听觉来感知教师所讲的东西,并要求他们一边听讲一边写笔记了。
思考:
量变产生质变,不论是文章说到的阅读量还是书写的半自动化的程度,这其中都需要孩子达到一定的量,如进行几百小时的阅读、几百页的练习写,所以孩子才能达到老师所要求的完善地掌握某项技能。
如何想让学生掌握学习的工具,那么教师要先进行这方便的传授和训练。允许孩子有时间来掌握一项他们原本不熟悉的技能,对于小班的幼儿,我允许他们有足够长的时间来练习怎么画画,因为一开始他们连那笔也不会,我必须有足够的耐心去等,可能他们画一根直线也需要一两个礼拜。但是没有关系这是一个正常的过程,我必须要摆正心态。

24暑期批读 第49条 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工具 Empty 大华一幼 戴忆蓉 周日 八月 11, 2013 4:57 am

大华一幼 戴忆蓉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49、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工具
我们天天都在说:必须为深刻的、牢固的知识而斗争。但是知识这个概念是很广泛的,如果我们仔细地观察一下,儿童们在做些什么、想些什么、说些什么、议论些什么,那么就会得出结论:知识这个概念,我们赋予它以很广泛的含义,它确实包含着各种各样的内容。有关于周围世界的规律性的知识,也有儿童借助它们而能够进行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如果仔细地研究一下学生在小学里做些什么,那么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小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教会儿童使用工具,一个人在他的一生中就是借助这个工具去掌握知识的。谁也不会否认,在小学里,儿童在自己的一般发展上会得到很大的进展,会认识大量的有关周围世界的规律性。但是,在我看来,小学的主要任务,毕竟还是教会儿童学习。 【那么幼儿园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应该是比起小学生活更加低一个等级,我想可能是教会孩子如何生活。】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的情况又是如何呢?在小学里,我们不敢大胆地把工具交到学生手里,而没有完善地掌握这种工具,就无法设想儿童的智力生活和全面发展。可是到了五年级,教师却要求学生能迅速地、运用自如地使用这种工具,教师甚至不考虑这种工具处于何种状态,忘记了这种工具还是需要继续磨利和调整的,他没有看到个别学生手上的工具已经折断,因而已经无法继续学习下去。教师还是只顾把一批批新材料接连不断地堆到学生的机床上,要求他:快点加工,别偷懒,使劲干!
这是一种什么工具呢?这种工具装有5把“刀”——即5种技能:读、写、算、观察(周围世界的现象)、表达(自己所见、所做、所想和所观察而得到的思想)。……五至七年级的许多学生的知识水平差和进行无效的努力,其主要原因正是缺乏运用这5把“刀”的应有的能力,这五种最重要的技能合起来,就构成一个总的技能,即:会不会学习。【逐步的掌握技能,孩子需要一个过程。如怎么学会写字,要先学会握笔,而怎么学会握笔要不断的练习,要是教师没有给孩子这个过程这段时间,那么孩子是不会一夜之间就会写字就会执笔的。】
……五至七年级的各科教师(地理、历史、自然、物理、化学、数学教师),在去(小学)检查学生的学习技能时,发现许多学生(甚至很多学生)在掌握阅读技巧方面,达不到自觉地领会教材的程度。原来,使这些教师深为惊讶的是,某些学生之所以不会解答算术应用题,正是由于他们不会把题目流利地、有理解地读出来。 【环环相扣的教育,如果途中换了老师,那么对于孩子来说是个再适应的过程,对于新老师也有一个新认识的过程。】
令人发愁的是,在许多学生身上,阅读没有变成一种半自动化的过程。我们看到,许多儿童在读某一段课文时,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在阅读过程本身去了:儿童全身紧张,脸上冒汗,生怕把哪一个词读错,他碰到多音节的词就读得“结结巴巴”,实质上不能把这些词作为统一的整体来感知。他已经没有剩余的精力去理解所读的东西的含义,他的智慧的全部力量都消耗在阅读过程的本身上去了。可是如果只看这个过程(阅读技巧)本身,那么表面上看来倒是令人满意的。正是这种表面上的“一切顺利”把小学教师们弄迷惑了。
我们把全体教师召集起来讨论学生的阅读能力问题。讨论得很热烈,引起了激烈的争论。物理教师说:“既然学生还不会阅读,不懂他所读的东西的意思,怎么能够使他把我的物理学好呢?应当把学生的阅读技巧提高到这样的程度,使他没有想到自己是在阅读。只有这样,我们前面所说的工具,才能在他手里运用起来。”……我们到小学各年级去听课。……大家发现:在小学的阅读课上,实际上读得很少,而关于阅读、关于所读的东西的谈话倒很多。阅读常常是被各种各样的“教育性谈话”、“教育性因素”所取代了。低年级教师克服了这种缺点。他们开始研究和计算:儿童在课堂上和家里究竟读了多少东西,以及应当读多少东西,才能完善地掌握这种技能。
……我们全体教师已经花了15年时间,研究如何使学生在小学里完善地掌握阅读技能,以及如何在中学里再使这项技能得到发展和提高。多年的观察使我们得出下列结论:要使儿童学会有表情地、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使他做到在读的时候并没有想到他是在读,那么,他就必须在小学期间朗读过200小时以上,并且小声地默读过2000小时以上(都包括在课堂上和在家里的时间在内)。教师应当把这项工作在时间上分配好,而校长则应当检查教师是如何指导每一个学生的个人阅读的。
对于学生顺利地学习所必不可少的其他几种技能,我们全体教师也确立了同样重要的教育信念。我们在分析中年级和高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时,发现学生对书写技巧还没有掌握到这样的程度,就是也要使书写成为一种半自动化的过程:在记录什么材料时,使学生不再去考虑每一个字母、每一个音节、每一个词怎样写法,不再考虑写这个词的时候要遵循什么语法规则。我们发现,五至八年级的学生(甚至包括高年级的学生)中,还有许多人把全部精力花费在书写过程本身上,而至于所写的东西究竟是什么意思,他们是顾不上去思考的。
怎样才能使书写成为一种半自动化的过程,怎样才能使学生在书写的时候,把主要的精力用在理解所写的东西的意思上,而不是用在考虑怎样写法呢?……几位小学教师研究了书写过程,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早在二年级的时候,就应当使儿童的手的小肌肉达到这样的训练程度,即在写字的时候能够手不发抖,不需要进行特别的意志努力就能正确地写出字母来。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有一定数量的练习,为了使学生学会足够迅速、准确而无错误地书写,为了使书写成为劳动的手段和工具,而不是劳动的最终目的,那么学生在小学期间就应当在练习簿里写过不少于1400—1500页。我们认为,要做到这一点,单是完成语法和算术作业的书写是不够的。于是教师们开始布置一些专门训练书写技巧和书写速度的作业。而到了四年级,就已经教给儿童靠听觉来感知教师所讲的东西,并要求他们一边听讲一边写笔记了。
思考:
量变产生质变,不论是文章说到的阅读量还是书写的半自动化的程度,这其中都需要孩子达到一定的量,如进行几百小时的阅读、几百页的练习写,所以孩子才能达到老师所要求的完善地掌握某项技能。
如何想让学生掌握学习的工具,那么教师要先进行这方便的传授和训练。允许孩子有时间来掌握一项他们原本不熟悉的技能,对于小班的幼儿,我允许他们有足够长的时间来练习怎么画画,因为一开始他们连那笔也不会,我必须有足够的耐心去等,可能他们画一根直线也需要一两个礼拜。但是没有关系这是一个正常的过程,我必须要摆正心态。

25暑期批读 第49条 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工具 Empty 49、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工具 周一 八月 12, 2013 4:26 pm

通河新村小学张雯霞

通河新村小学张雯霞

我们天天都在说:必须为深刻的、牢固的知识而斗争。但是知识这个概念是很广泛的,如果我们仔细地观察一下,儿童们在做些什么、想些什么、说些什么、议论些什么,那么就会得出结论:知识这个概念,我们赋予它以很广泛的含义,它确实包含着各种各样的内容。有关于周围世界的规律性的知识,也有儿童借助它们而能够进行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如果仔细地研究一下学生在小学里做些什么,那么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小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教会儿童使用工具,一个人在他的一生中就是借助这个工具去掌握知识的。【识字就是阅读的工具,认识了生字,学生就可以终身阅读;阅读又是认识世界、掌握知识的工具,学会了阅读,学生拥有了认识世界、掌握知识的能力。而我们低年级的语文老师要教孩子的是识字的方法。】谁也不会否认,在小学里,儿童在自己的一般发展上会得到很大的进展,会认识大量的有关周围世界的规律性。但是,在我看来,小学的主要任务,毕竟还是教会儿童学习。【作为语文教师来说,我们应该教给学生的是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不是简单地会写多少字,会做多少题的问题。】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的情况又是如何呢?在小学里,我们不敢大胆地把工具交到学生手里,而没有完善地掌握这种工具,就无法设想儿童的智力生活和全面发展。可是到了五年级,教师却要求学生能迅速地、运用自如地使用这种工具,教师甚至不考虑这种工具处于何种状态,忘记了这种工具还是需要继续磨利和调整的,他没有看到个别学生手上的工具已经折断,因而已经无法继续学习下去。教师还是只顾把一批批新材料接连不断地堆到学生的机床上,要求他:快点加工,别偷懒,使劲干! 【看来低年级时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是多么的重要。】
这是一种什么工具呢?这种工具装有5把“刀”——即5种技能:读、写、算、观察(周围世界的现象)、表达(自己所见、所做、所想和所观察而得到的思想)。……五至七年级的许多学生的知识水平差和进行无效的努力,其主要原因正是缺乏运用这5把“刀”的应有的能力,这五种最重要的技能合起来,就构成一个总的技能,即:会不会学习。
……五至七年级的各科教师(地理、历史、自然、物理、化学、数学教师),在去(小学)检查学生的学习技能时,发现许多学生(甚至很多学生)在掌握阅读技巧方面,达不到自觉地领会教材的程度。原来,使这些教师深为惊讶的是,某些学生之所以不会解答算术应用题,正是由于他们不会把题目流利地、有理解地读出来。【阅读理解是基础,无法读懂题意,就无法正确计算应用题。门门功课都是相通的。】
令人发愁的是,在许多学生身上,阅读没有变成一种半自动化的过程。【目前为止这还是主要取决于孩子的兴趣所在,有些孩子很爱看书,而有些孩子却不喜欢。看来我们老师还没有起到作用,我们应该给孩子推荐书籍,带他们进入阅读的世界。】我们看到,许多儿童在读某一段课文时,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在阅读过程本身去了:儿童全身紧张,脸上冒汗,生怕把哪一个词读错,他碰到多音节的词就读得“结结巴巴”,实质上不能把这些词作为统一的整体来感知。他已经没有剩余的精力去理解所读的东西的含义,他的智慧的全部力量都消耗在阅读过程的本身上去了。可是如果只看这个过程(阅读技巧)本身,那么表面上看来倒是令人满意的。正是这种表面上的“一切顺利”把小学教师们弄迷惑了。【应该让学生读完后,说说读懂了什么。】
我们把全体教师召集起来讨论学生的阅读能力问题。讨论得很热烈,引起了激烈的争论。物理教师说:“既然学生还不会阅读,不懂他所读的东西的意思,怎么能够使他把我的物理学好呢?应当把学生的阅读技巧提高到这样的程度,使他没有想到自己是在阅读。只有这样,我们前面所说的工具,才能在他手里运用起来。”……我们到小学各年级去听课。……大家发现:在小学的阅读课上,实际上读得很少,而关于阅读、关于所读的东西的谈话倒很多。阅读常常是被各种各样的“教育性谈话”、“教育性因素”所取代了。【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一节课上多少都是在讲,在问,在答,可真正读的时间却太少,没有充足的时间去读。】低年级教师克服了这种缺点。他们开始研究和计算:儿童在课堂上和家里究竟读了多少东西,以及应当读多少东西,才能完善地掌握这种技能。
……我们全体教师已经花了15年时间,研究如何使学生在小学里完善地掌握阅读技能,以及如何在中学里再使这项技能得到发展和提高。多年的观察使我们得出下列结论:要使儿童学会有表情地、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使他做到在读的时候并没有想到他是在读,那么,他就必须在小学期间朗读过200小时以上,并且小声地默读过2000小时以上(都包括在课堂上和在家里的时间在内)。教师应当把这项工作在时间上分配好,而校长则应当检查教师是如何指导每一个学生的个人阅读的。【要想掌握阅读技能,必须大量阅读。我要求孩子们每天晚上阅读一篇短文,并且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去标注自己喜欢的内容,为的就是让学生多读书。但是在学校这样的活动还很少。】
对于学生顺利地学习所必不可少的其他几种技能,我们全体教师也确立了同样重要的教育信念。我们在分析中年级和高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时,发现学生对书写技巧还没有掌握到这样的程度,就是也要使书写成为一种半自动化的过程:在记录什么材料时,使学生不再去考虑每一个字母、每一个音节、每一个词怎样写法,不再考虑写这个词的时候要遵循什么语法规则。我们发现,五至八年级的学生(甚至包括高年级的学生)中,还有许多人把全部精力花费在书写过程本身上,而至于所写的东西究竟是什么意思,他们是顾不上去思考的。【回想自己的学习过程,以前上课时真的也就只是将老师讲的呈现的抄下来而不是去考虑。这只是会写字,而不是我们学习意义上的“写”。】
怎样才能使书写成为一种半自动化的过程,怎样才能使学生在书写的时候,把主要的精力用在理解所写的东西的意思上,而不是用在考虑怎样写法呢?……几位小学教师研究了书写过程,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早在二年级的时候,就应当使儿童的手的小肌肉达到这样的训练程度,即在写字的时候能够手不发抖,不需要进行特别的意志努力就能正确地写出字母来。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有一定数量的练习,为了使学生学会足够迅速、准确而无错误地书写,为了使书写成为劳动的手段和工具,而不是劳动的最终目的,那么学生在小学期间就应当在练习簿里写过不少于1400—1500页。我们认为,要做到这一点,单是完成语法和算术作业的书写是不够的。于是教师们开始布置一些专门训练书写技巧和书写速度的作业。【书法课就是专门训练书写技巧的,教学生练字。】而到了四年级,就已经教给儿童靠听觉来感知教师所讲的东西,并要求他们一边听讲一边写笔记了。【苦于有些孩子书写作业速度太慢,却无计可施。会影响到课堂进度的。】

总批:
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中的确存在教师把过多的时间、精力用到分析文本中去,而忽略了学生对文本的自主感悟,忽略了学生阅读能力的训练,整个课堂是教师无休止的分析、讲解,而学生则是一个配角,一个听众。那么苏氏所倡导的必须在小学期间朗读过200小时以上,并且小声默读过2000小时以上,这个训练量在课堂上远远达不到。
因此,教师必须转变观点,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多读、多悟,而教师只是指导。

返回页首  留言 [第1页/共2页]

到页面 : 1, 2  下一步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