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上海市宝山区新进青年党员教师论坛(班主任:罗老师)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2011年上海市宝山区新进青年党员教师论坛(班主任:罗老师)

为了方便学习和交流,建立2011年上海市宝山区新进青年党员教师论坛,希望大家可以在这里发表自己的想法,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您没有登录。 请登录注册

班主任罗老师的推荐系列^-^

向下  留言 [第1页/共1页]

1班主任罗老师的推荐系列^-^ Empty 班主任罗老师的推荐系列^-^ 周一 四月 16, 2012 8:02 am

教师进修学院沈亦璋

教师进修学院沈亦璋

关于教师读书的几个问题
一、关于读书时间现在的实际情况是,各地的学校差不多一个样。尽管搞了这么多年的素质教育,但是,教学环境(主要指软环境)基本上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分数的压力基本上没有减轻,教师基本上没有自由支配的时间,读书学习基本上没有形成教师素质提升的自觉行动。这就是我的“四个基本估计”。教师有时候加班加点,多不是读书,而是搞教学突击,为分数而疲于奔命。有些学校自习都安排课,老师都要靠班。纵然是假期教师要么参加进修学习,要么参加组织的集体培训。一天下来,精疲力尽,再读书,难!当然,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仍不乏捧书阅读者,或进修,或解乏,或自娱。我们应该客观的承认,见缝插针总能有些时间读书,但是,“54号文件”、对弈、电脑游戏、聊天等的诱惑力却能使人乐此不疲。读书意识是个大问题。
     二、关于读书内容只要你到学校就会发现,教师案头摆的书,多以教学参考资料、进修教材居多。再者就是上面规定阅读的教育理论读本。这几年不少地方都在搞“每年一本书”活动,甚至还要用考试来督促,但是,实事求是的评价,这样的书读得都比较糟糕。必需明确一个道理,教师需要教育理论,但是,教师如果仅仅读教育理论是不够的!教师想自己读的书,一般都要放在宿舍、或者家中。这样的书如果摆上办公桌案,在不少学校会落个不务正业之嫌。假如你正在读“闲书”一旦被领导看见,你包准会体验到作小偷的感觉。
     三、关于读书方式现在教师的读书方式发展为两个极端:一是仍然死抱传统的书面阅读形式。这种人以年龄偏大的教师居多。这些人一般缺乏计算机操作能力,对网络阅读缺乏体验。他们甚至挺感兴趣收集网络阅读的弊端,极力维护书面阅读的“法定”位置。二是一群网络族,到网上一冲浪,就把书面阅读丢在“浪”里了。好多人网络阅读都缺乏必要的定位,尤其缺乏对“书”的定位。经常上网,但不一定经常读书。当然,上网不一定非要读书,但是,作为一个教师必须有网上读书的意识,注意知识的系统学习。我的操作是,自觉的注意书面阅读和网络阅读的结合。书面阅读和网络阅读交叉进行,不管是对健康的调节,还是心情的调解都有好处。譬如,春节前后我读的纸书有《重读尼采》、《重读弗洛伊德》、《世界教育名著通览》等,网络阅读的站点及书目有《新浪读书》专栏刘墉的系列图书《创造超越的人生》、《成长是一种美丽的疼痛》,:[美]埃文斯著,郑春蕾等译的《不要控制我》等。人民网《读书》,新华网《读书》,也经常浏览。超星数字图书馆,3年来每年一张读书卡,50万图书任意选读,且具有ocr文字识别功能,尤其是自动读书笔记存储功能给我带来了便捷轻松的体验。
    四、关于读书的建议
     1、要明确读书学习的意义,增加读书学习的紧迫感。现在教育的竞争日趋激烈,学历差距逐步缩小,将来教师之间的竞争,主要取决于谁学习的速度快。现代版的游戏规则是“快鱼吃慢鱼”。学习速度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必然被淘汰。学习是生存的需要。生命因读书而精彩!
    2、既要“厚古”又要“博今”,尤其以“博今”为主。首先,我要郑重的声明,我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现在的情况是,言必称圣贤,文必称经典,厚古博今已成风尚。语文教师少有人读当下的文学作品,数学教师少有人了解当代数学的发展,理化教师少有人了解时代科普。教师的脚如果站在历史的轨迹上,教学便不会有时代的气息。历史永远不会割断,前人的经验我们当然要“拿来”,但是,用昨天的思想领导今天的革命往往难以奏效。读时代是我们的使命!
    3、文科教师要“理化”,理科教师要“文化”。这里的“理”和“文”都具有动词的性质。当今时代知识的综合化是大趋势。长期以来,教师普遍形成了学科壁垒,阅读面也囿于学科的狭小范围之内,文理分野会形成人格的畸形发展。我作为一个语文教师,近年来就特别重视学习数学知识,特别注意学习科普知识。这样一来,在我的文章和报告中增加了许多“理”的色彩。个人知识的横向超越会提升人的思维品质。 4、有条件的教师要开发外语原著阅读。外语原著阅读是制约外语教师素质提高的重要因素。不少外语教师不读外语原著,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别只会读课文,读点原汁原味的外语原著给学生听听,那种感觉才叫“爽”!

2班主任罗老师的推荐系列^-^ Empty 回复: 班主任罗老师的推荐系列^-^ 周一 四月 16, 2012 8:04 am

教师进修学院沈亦璋

教师进修学院沈亦璋

教师读书现状与热点分析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教师的素质不断提高,教师读书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从全国各地教师购书情况分析,我国教师读书开始从着重阅读教案、教参、练习题集、考试指导方面图书转向重视阅读教育理论方面图书,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 青睐教育名家名著。各级各类教师对古今中外教育名家名著表现出极大兴趣,这一类图书也几乎常年畅销。如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等已经重印数次,仍然备受欢迎。这类图书对提高教师的教育素养大有助益。 关注教育科研方法类图书。过去,教育科研似乎只是专业研究人员或高校学者们的专利。现在的中小学教师越来越注重开展教育科研,他们已经充分认识到开展教育科研不仅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且有利于教师更新知识、激发创新意识、发展创新能力,以适应时代需求,因此像《教育科研技能训练指导》、《怎样写教学论文》、《教师如何做质的研究》等教育科研方法方面的图书,也随之呈现出越来越受欢迎的趋势。 热衷对课堂教学具有较强指导作用,操作性也比较强的学科教育理论图书。高校教师及专业教育科研人员对介绍国外教育发展动态、教育改革、教育思想的图书极其关注,而广大中小学教师则热衷于探讨当今基础教育改革和既有一定的理论深度、操作性又比较强的图书。如《中国教育问题报告》、《WTO与中国教育》、《怎样听课评课》、《说课艺术》、《新课程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等,理论联系实际,指导性和借鉴性比较强,很受中小学教师欢迎。
     当前,广大教师的读书热点主要集中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面,教育理念方面:新一轮课程改革给广大教师以极大挑战,因为课程改革不仅仅是教材的改变,更是教育观念的变革。一定的教育观念决定一定的教育行为,改变教育观念已成为教育改革的关键,广大教师也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教育理念方面的图书,尤其是体现新课程教育理念的图书因此备受关注,像《国际教育新理念》、《教育新理念》等,从出版到现在始终是销售的热点图书。 课程与教学论方面:新课程改革涉及到课程结构的改革,课程管理制度的改革,课程实施与教学的改革,评价体系的改革等等,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广大教师对课程与教学论方面图书的需求也增强了,他们急于认识、理解新课程,因此对这方面的图书也表现了普遍的热情,如《走进新课程》、《研究型课程》、《探究教学的学习与辅导》等备受教师欢迎。 新课程评价方面:新课程评价方式、评价内容、评价体系等是引导教师教学行为的关键,评价改革也是新课程改革的难点。因此关于新课程评价方面的图书是目前教师最感兴趣和最需要的图书,如《教学中的测验与评价》、《有效的学生评价》、《新课程与评价改革》等成为抢手货。
     对教师读书的几点建议:
     1.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实际,有选择地阅读一些提高教师自身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教育理论图书。课程改革要改变原来重知识、轻能力的倾向,改变学科本位、门类过多、缺乏整合的状况,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改变原来的评价方式等,教育的重心已不再是教给学生固有的知识,而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教师只有及时地跳出学科本位思想的束缚,汲取最新科研成果,才能适应新课程教育教学的需要和教育发展的需要。像《教学方法——现代化的研究》、《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等图书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对广大教师都具有极大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2.多读一些真正提升自身内在修养的图书。新课程反映了社会对教师工作的质的需求,教师必须随着新课程所建立的学习方式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而教学方式的变化是由教育观念决定的,因此,广大教师应尽快提高专业化水平,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加强对优秀教育理论著作的学习。像各种教案、教参类的图书应该看,但不能形成依赖。有的教师看教案类图书,不是参考、学习、借鉴,而是照抄、照搬,图方便,这不但不能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反而有害。而像《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教会学生思维》、《师生沟通的艺术》这样的图书则能使教师受益终身。 
     3.学校应该为广大教师提供良好的读书条件。从目前教师购书情况看,绝大部分是学校集团购买或由课题经费报销。影响教师个人出资购书的因素固然很多,但现在中小学图书馆普遍缺乏教师用书的状况的确应该尽早改善,切实加强图书馆建设,为广大教师提供能拓展视野,丰富知识结构的教育理论图书。

3班主任罗老师的推荐系列^-^ Empty 回复: 班主任罗老师的推荐系列^-^ 周一 四月 16, 2012 8:05 am

教师进修学院沈亦璋

教师进修学院沈亦璋

今天,我们应当怎样做教师? ——我的教育札记
卢志文
  今天,我们应当怎样做教师?我无数次拷问自己。然而,我终究没能就这个题目完成一篇我满意的论文,于是只能奉上这些思考的片段,作出我浅陋的回答。
  重塑理想 享受教育幸福
◆“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乐于***、勤于探索、勇于创新是新世纪优秀教师的必备品性,三者缺一不可。
◆教师是一种使人类和自己都会变得更加美好的职业。教师不应当仅是蜡烛,垂泪到天明,燃烧着自己,照亮了别人。教师以其创造性的劳动去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并在创造性的劳动中,享受因过程本身而带来的自身生命力焕发的欢乐。教师在为事业***的过程中,其生命和才智也不断获得更新和发展。教师在为孩子操劳的过程中,也享受着教育的快乐和幸福。因此,教师应当是朝霞祥云,映红天空、照亮人间的同时又展示了自身的美丽与绚烂。
◆面对鲜花般可爱的孩子,我们的疲惫不复存在,我们的沮丧烟消云散,我们的心境永远年轻。
  ◆“以校为家,爱生若子,推己及人”能做到这三点,其人品已足可以为人师。
  ◆教孩子三年,要为孩子想三十年。我们为未来培养人才,眼睛不能光盯着现在。“面向未来,领先时代”的教育理念是教师成功的前提。
◆当学生精神不振时,你能使他们振作;当学生过度兴奋时,你能使他们平静;当学生茫无头绪时,你能给他们启迪;当学生自惭形秽时,你能给他们自信……你能从学生的眼睛里读出愿望,你能从学生的话语中发现创造,你能从学生的细微处察觉变化,你能让学生在自得时明白错误……你能使学生觉得你的精神脉膊与他们一起欢跳,你能使学生的争论擦出思维的火花,你能使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和谐的欢愉和发现的惊喜……那么,你已经在享受着教育的快乐和幸福了!
◆我们常说要为孩子塑造灵魂,我们是怎样塑造自己的灵魂的呢?我们常说要为孩子设计人生,我们为自己设计了怎样的人生呢?我们抱怨孩子没有理想缺少抱负,我们自己有没有得过且过呢?
 ◆让我们先去喜欢学生,那么我们投射在学生身上的光芒会转成百倍,反射到我们身上。所谓“爱人者,人恒爱之”,对教师更是如此。教师职业的最大乐趣,我以为就是我们付出的每一点爱,都获得了百倍的回报。
  ◆教师的职业动力无非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内在的主体驱动力,一是外在的导向驱动力。作为管理者,人们往往着眼于外在的导向驱动,实际上内在的主体能动才是“内因”。煅造理想信念、定位职业形象、塑造高尚人格、修炼教育智慧、点燃理论灵性、张扬情感能力是唤醒教师内在驱动力的根本途径。
  ◆为了孩子明天的幸福,我们的老师常常让学生生活在今天的痛苦之中,为什么不能让孩子今天就享受到幸福呢?教育应当是一种享受,无论对于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学习应当是一件乐事,无论对于老师还是学生。为了孩子明天的幸福,让我们首先从关注孩子们今天的幸福做起吧! 再铸师魂 走进学生心灵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请你记住,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教育不能“目中无人”,教师要细心地关注每一个幼小生命内心体验的微妙情感,保护孩子的自尊与自信,为他们扬起远航的风帆。应试教育将以树人育人为宗旨的教育沦为一种知识的传播与训练,忽视了人的价值、情感和地位。这是教育的悲哀,也是社会和民族的悲哀。
 ◆爱是一种非常美好的人生情感,像花,开出来,美丽别人,自己也结果实,为何要藏在心底?很多老师把心底对孩子满腔的爱都凝成板着的面孔和严厉的目光,以致于孩子并不知道老师心中还有爱,这样的老师不仅苦了学生,也亏了自己。爱既然是一朵花,就要让她“绽放”。
 ◆“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师爱”是为师之“魂”。教育的全部秘诀就是一个字——“爱”,“爱”每一个孩子,让孩子们在被爱中学会“爱”,学会做人。当一个教师把自己的生命和***倾泻到其职业心态中,便会在其举手投足,一颦一蹙之间充溢着深厚真诚的“师爱”。这样的教师就会让学生对其产生超乎寻常的向心力和信赖感,就会让学生在其灵魂深处生发一种高度自觉的内驱力和自策力,就会赢得学生的心理认同与由衷敬佩。从这个意义上说,合格教师的第一要素,不是他的专业水平和教学基本功,而是他的生命之爱、民主思想和人文情怀。
◆“师规”只管学生眼前,“师爱”影响孩子一生。
◆教师的社会良知和教育爱心是其职业最起码的精神底子。
◆爱是什么?爱就是让你爱的人喜欢自己、尊重自己、肯定自己。我们都说爱学生,我们让学生喜欢自己、看重自己、肯定自己了吗?
  ◆面对困境中的孩子,有时候我们不必提供什么有用的帮助,我们耐心倾听,不给压力,没有要求,充满关怀的眼神与温暖的言语支持,却往往能释放他们的压力,唤醒他们的信心,使他们笑面人生,鼓起勇气重新面对自己的问题。
 ◆礼貌是幸福之门的一块敲门砖。用微笑面对别人,同时也会收获别人的微笑,尊重他人,同时也被他人尊重——生命就会在这种双向认同的过程中得以延伸,人生也因此变得厚重起来。我们跟孩子打招呼,孩子在被尊重的过程中找到了自我,获得了自信,学会了感激,他们会努力让自己以一个受尊重的个体融入社群。我们,不要总是等着孩子说“老师好”,热情并主动地跟孩子打招呼吧!要知道,这时你给孩子的是比具体的知识和题目重要得多的东西。礼貌是人与人之间沟通与理解的桥梁,是对双方人生价值的提示。礼貌反映的不仅仅是一种道德涵养,更是一种人生态度。我们教孩子懂礼貌,与别人热情得体地打招呼,其意义远不止于礼貌本身。一个能热情得体地与别人打招呼的人,必然是一个心态健康的人,一个以积极的生活态度融入这个社会的人,一个懂得快乐并能享受人生的人。
 ◆斯霞有关于教育的“三品论”:“德育不好是危险品,智育不好是次品,身体不好是废品”。“斯”言不谬。不过我认为应当再加上一句:“心理不健康是易碎品”。因为身心两健才是真正的健康,对那些稍遇挫折便寻短见的人,高尚的品德,聪明的头脑,强健的体魄又有什么意义呢?让我们走进学生的心灵,像关注学业那样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吧!
◆温暖的太阳比凛冽的寒风更容易使人脱去外套。宽容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有时,它比严厉更有效。宽容是对心田的滋润,严厉是对心灵的挤压。
◆无个性即无人才。“独立的人格,独特的人性,独创的精神”是孩子们未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素质。教育不需要“克隆”,学校不能成为生物工厂,靠生产出一批又一批无个性、无特长的“标准件”学生过日子。
◆“爱是出发点,严是主策略。”教师要把握好“严”与“爱”的辨证法。
◆教育当以人为本。然而,人总是时代的人,环境的人,个体的人。说教之所以无用,是因为它始终以抽象的人为对象。
◆教师要以“四真”赢得学生,而不是用教师权威压服学生。“四真”即:“真情实感,真抓实干,真才实学,真知灼见。”教师要深入到学生当中去,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那种想当然的猜测和武断地下结论最易伤害孩子纯洁的心灵。用心灵来赢得心灵,这既是教育的条件,也是教育的本身,教师只有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给孩子真诚的爱,教育才能有的放矢。
◆学校无小事,教师无小节。通过“小事”、“小节”渗透的教育,往往是富有影响力的教育,这种不露痕迹的教育又常常是最能入脑入心的教育。教师影响学生应当像磁棒靠近指南针,通过特定的教育“场”,使其转动,而不是用手去直接拔动指南针使其偏转。教师是春雨,“润物细无声”式的教育才是教育的化境。导弹可以摧毁庞大的建筑,“小节”却能滋润荒芜的心田;军事家喜欢轰轰烈烈,排山倒海,教育家却偏爱细微末节,润物无声!
◆教育讲究潜移默化,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好形式。然而,我们看到很多老师在活动之初,总要阐述一下活动的意义,有些是画蛇添足,有些反而降低了活动本身的教育作用。又是“培养”,又是“激发”,又是“树立”,又是“促进”,实际上这些话说给学生听往往没有用,倒是有意在说给领导听。这反而给孩子树立了不好的榜样。要知道:教育的目的越隐蔽,教育的效果才越好!
◆教师要能与学生朋友般地交流感情:让心灵体心灵,用尊重赢得尊重,在被爱中学会爱……
◆每一个孩子都有能力学习,他们对学习有着天生的兴趣,是不当的教育方式扼杀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有时教育并不是要我们去在学生身上建设什么,如果我们能小心冀冀地呵护好孩子的自尊心和好奇心,不去伤害他们,教育已经成功了大半。
◆学生的潜能是气体——你给其多大空间,他就有多大的体积;学生的个性是晶体——他们各有自己独特而美丽的晶型,强迫他们按照你的意志去塑形是不会有好结果的;学生的身心是液体——压力过大,他便会从你意想不到的地方撑破容器。
◆稍微留心一下,我们便会发现,如今我们身上的全部长处都是当年老师曾经夸奖过的地方;我们身上的大部分不足亦都曾是老师当年就批评过的;我们至今还没有信心涉足的领域,大都是我们当年初次涉猎,遭遇失败被他人抱怨或嘲笑的地方。
 ◆四十年代,清华校长梅贻琦就对当时只重“知”的灌输,忽视“情”与“志”的培养的教育现实提出批评,认为“习艺愈勤去修养愈远”。如今几十年过去了,我们的教育在这条歧路上却越走越远,不能不令人心痛。“正心、壮志、强能”是人才成长的必备条件,三者缺一不可。如今,我们的教育丢掉了“正心”、“壮志”两个重要的环节,整天让学生钻在题海里,甚至连“强能”都谈不上,又如何能够培养高素质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终身学习 重组素质结构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是说的演员;“用一生去准备一堂课”,这是说的教师。
 ◆博则易浅,综则易滥,专则易涩。教师,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要能做到博而不浅,综而不滥,专而不涩,方可以入良师之列。
 ◆教师的教学不能光追求给学生“满分”,还要让学生“满意”,使学生“满足”。
 ◆“教”不等于“懂”,“懂”不等于“会”,“会”不等于“通”。由“教”到“懂”需要“学”,由“懂”到“会”需要“习”,而由“会”到“通”则离不开“悟”。当我们用大量的作业填满孩子所有空闲的时候,老师和孩子的两只眼睛都盯在了分数上,哪里还来得及“悟”呢?这岂不是师生共同的悲哀?!
◆教师要学习管理学。凡是步入高妙教育境界的教师,其教学管理亦必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人们重视名教师的教学经验,却很少从管理学的角度挖掘其教育成功的秘决,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教学管理也是这样。艺术化的教学管理,不在于用外在的硬性规定去制约学生的学习行为,而是从学生内在的因素着眼激发其求知求真的欲望,从而唤醒其情意力量,使他们进入自觉、高效地自我管理和自主发展的良性轨道,达到“不需要管”的高妙境界。“教是为了不教”的观念已经被很多老师接受,但“管是为了不管”的意识却远远没有被老师们所认同。明代大教育家王明阳曾说:“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学生的这种“自不能已”的境界,也就是“不需要教”,“不需要管”的境界,亦即教育的高妙境界。
◆没有人能够将自己没有的东西献给别人,南郭先生永远做不了教师,所以才有那句“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的名言。然而在新世纪的门槛上,我们还需要对这“一桶水”进行更深刻的反思:首先,我们有没有一桶水?几年前,十几年前甚至几十年前的“一桶水”,经过这么长时间不断地倒给学生,加之“跑冒滴漏”,到底还剩多少?知识的遗忘率和其增长率一样是非常惊人的,难道我们就准备守着这半桶水进入21世纪?第二,科学、文化飞速发展的今天,仅有一桶水够不够?第三,你那已有的一桶水水质如何?是活水还是腐水。第四,有了一桶水是否一定能倒满学生的“一杯水”?我们有没有卖油翁的本领?不掌握教育科学即便有了“一缸水”也不一定能倒满学生的那“一杯”。第五,同样倒给学生一杯水,我们所付出的劳动,所花费的时间一样吗?有没有效率的问题,我们是:“高投入低产出”,还是“低投入高产出”?第六,教学仅是倒水的过程吗?学生的“一杯水”一定得由教师倒吗?我们是教学生学会取水,还是教学生等着倒水?我们的学生有汲水的本领吗?教师,只有不断充实丰富自己,不断研究探索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
◆我非常喜爱周恩来的一副楹联:“从无字句处读书,与有肝胆人共事”。读书求知固然为题中应有之意,重要还在能参透以文章为形式的世道人心。有字之书须与无字之书轮转来读,方不致成为“书呆子”,培养孩子之“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更不是读几本死书所能达到的了,正所谓:会教书把死书教活,不会教书把活人教死。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重在得法,贵有新法”。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有较多的自主性,学校要营造自由的学术气氛和宽松的教学环境,形成教书不拘一格,育人各得其法的局面,教师应求实创新、博采众长,以形成自己的教学思路及风格。把活人教死。
◆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但如何运用值得思考。多媒体进课堂,欣喜的同时也让我看到了隐忧:老师们挖空心思把自然规律用最直观、最形象的手段推到学生面前,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这种由于多媒体介入而产生的教学“低幼化”倾向对培养儿童的抽象思维非常不利。再者,自然界的规律隐藏在纷繁复杂的现象之中,并不象多媒体课件演示的那样直观、单纯、简明。这种直载了当地揭示规律、给出结论,忽视知识发生的过程,本是教学的大忌,不能因为其披着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外衣,就予以认可。

4班主任罗老师的推荐系列^-^ Empty 回复: 班主任罗老师的推荐系列^-^ 周一 四月 16, 2012 8:06 am

教师进修学院沈亦璋

教师进修学院沈亦璋

论读书与学习:学要胜古人 书要反复读

毛润之是个终生与书为伴的人,他热爱学习热爱读书无人能比。毛润之曾说:“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自少年时代起,毛润之就善于挤时间看书学习。长沙求学时期他勤学苦读,革命战争年代他利用战争空隙争分夺秒地研读,社会主义建设时代更加嗜读。毛润之的故居中南海就像个书天书地,居室的书架上摆满了书,办公桌、饭桌、茶几上到处都是书,床上除躺卧的位置外也全都被书占领,连厕所里也摆放着书。为了读书,毛润之把一切能利用的时间都用上了。他利用上厕所的时间,把宋代淳熙本《昭明文选》等书断断续续地看完了。外出开会或视察工作时,毛润之也总是带着几箱子书。直到重病临终之前,毛润之也未放弃对书本的钟爱。在1976年9月7日至8日下午的弥留之际,毛润之仍在坚持看文件、读书。据医疗护理记录,8日这一天毛润之看文件、看书共11次,达2小时50分钟。其中有一次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看了7分钟的书,他又昏过去了。10多个小时后,毛润之在书香味中离世了。      毛润之孜孜不倦地读书学习,是他成为伟人、作出丰功伟绩的先决条件之一。在数十年的读书生涯中,毛润之积累了渊博的学识,也有着丰富的学习经验。毛润之常常论及读书与学习,其相关思想非常丰富。毛润之是怎样论读书与学习的呢?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方面。      一、学要胜古人。在毛润之早年所作的《讲堂录》中,曾有这样的记载:“才不胜今人,不足以为才;学不胜古人,不足以为学。”在现实中,毛润之也确实是才胜今人,学胜古人。从青年时代起,毛润之就立志探寻宇宙的大本大源,想读尽天下书。从1920年开始,毛润之到北京第一次接触到马克思主义的书刊后,就开始潜心钻研,不断积累这方面的知识,并完成世界观的转变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同时,他依据中国国情灵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于革命实践,并在这一过程中创立了伟大的思想理论体系——毛润之思想。毛润之思想把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提升到了一个新水平。并且,毛润之军事思想是继孙子兵法后中国军事思想史上的一个高峰。同时,毛润之在哲学、诗词、书法等方面也都达到了很高的造诣。      二、积学贵有恒。毛润之在长沙求学时期曾立言以身心之修养、学问之研求为主,用功读书,持之以恒。他写过一副自勉联:“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化用明代学者胡居仁所撰的对联)。这副对联体现了毛润之对积学贵有恒精神的称道。毛润之之所以成就为哲学家,是他终生注意研习哲学的结果。例如在延安时期,已是中国***主席的毛润之,在读艾思奇的《哲学与生活》一书时,曾亲笔作了3000余字的摘录,还致信艾思奇虚心求教。      三、书要反复读。毛润之提倡读书要“三复四温”。在日常生活中,毛润之对喜欢读的书,一遍又一遍地研读,一次又一次地加深理解。每读一遍书,他习惯在封页上画上一个圈。从中南海故居保留下来的书籍中,可以看到许多书的封页上画有四、五个圈。有些书,页面上留有红、蓝、黑各色笔迹的圈划批注,这是毛润之不同时期反复阅读留下的手迹。一些重要的马列著作、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党史类以及文学类的著作,他更是反复研读。如《联共(布)历史简明教程》、李达的《社会学大纲》,他都读了10遍以上。对于《红楼梦》,毛润之读得更仔细,并且至少读过10种不同版本。      四、广收博览。读书广收博览是毛润之一贯提倡和践行的。毛润之在给秘书林克的信中曾这样说:“钻到看书看报看刊物中去,广收博览,于你我都有益。”这句话其实也是毛润之的经验之谈。他自己的读书范围就十分广泛,从社会科学到自然科学,从西方社会科学名著到马列主义著作,从古代作品到近人新作,总之,哲学、宗教、政治、经济、军事、文学、历史、地理、自然科学、科学技术等方面的书籍以及各种报刊杂志,都在毛润之的涉猎范围。
五、系统钻研。毛润之提倡博览群书,同时又提倡认真研究、系统掌握书本知识。对于马列主义,毛润之更是号召系统研究。他曾指出:一切有相当研究能力的***员,都要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理论。他还强调:“从担负主要领导责任的观点上说,如果我们党有一百个至二百个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志,就会大大地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量,并加速我们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工作。”      六、勤动笔墨。勤动笔墨是毛润之读书时的一大特点。毛润之在读书时常常在书页上圈圈点点,勾勾划划,留下自己的心得或评论。在湖南一师求学期间研读德国伦理学家泡尔生的《伦理学原理》时,毛润之就曾在书页上写有12000字的读书批注。在领导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毛润之为钻研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所读过的哲学教材书页上都留下了许多阅读符号,如横线、竖线、斜线、波浪线、三角、方框、圈、点、勾、叉及问号等。此外,毛润之在读书时,还细心地改正了原书中一些排错的文字和标点符号。在建国以后,毛润之读书时作批注亦不少。      七、学思结合。毛润之这一主张与孔子的名言“学而不思则罔”一致。青年时期毛润之就曾批评学而不思的陋习。他说:“吾国二千年之学者,皆可谓之学而不思。”与这种陋习相反,毛润之在读书时善于独立思考。尤其是在读历史书的时候,毛润之把所读之书放置在一个恰当的历史背景中,注意把握所读之书形成的时代特点、社会条件和作者的成书条件、写作动机、指导思想和目的,弄通读透书的内容。他以自己特殊的价值取向,从书中鉴取历史兴亡之道,通过品评历代政事,臧否人物,吸取经验教训,悟出自己所需的为政方略,并在同古人的对话中激发出自己的新思想、新观念。      八、不闭门求学。毛润之主张,求学要结合社会的实际,不但要读有字之书,还要读无字之书。他在《讲堂录》中写道:“闭门求学,其学无用。欲从天下万事万物而学之,则汗漫九垓,遍游四宇尚已。”他赞赏古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治学之道。正是为了践行开门求学原则,毛润之在湖南一师读书期间曾利用假期考察湖南农村。北伐战争期间,毛润之于1927年专程赴湖南考察湘潭、长沙等五县的农民运动,并写出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正是在广泛和深入调查农村的基础上,毛润之提出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九、学离不开问。毛润之认为学习不仅要善于读死的书本,还要善于读“活”的书本。他主张学孔夫子的“每事问”。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毛润之批评许多领导者,一接任新的工作就喜欢宣布政见,一遇到困难就叹气、恼火,而不知到自己的“工作范围的各部分各地方去走走,学个孔夫子的‘每事问’”。他在《〈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中说:要了解情况,“第一是眼睛向下,不要只是昂首望天。没有眼睛向下的兴趣和决心,是一辈子也不会真正懂得中国的事情的”。      十、要善于挤和钻。毛润之在延安在职干部教育动员大会上讲话时曾说:学习可以想法子解决。一个法子叫做“挤”,用“挤”来对付忙。好比木匠师傅钉一个钉子到木头上,这就是向木头“挤”,木头让了步。另一个办法叫做“钻”,如木匠钻木头一样地“钻”进去。看不懂的东西我们不要怕,就用“钻”来对付。毛润之是“挤”和“钻”精神的提倡者,更是实行这种精神的模范。青年时期他曾在路灯下看书,甚至躲在厕所里看书。建国后他日理万机,工作十分繁忙,但仍利用饭前饭后、节假日、旅途间隙读书。1975年,毛润之的眼睛做手术后,视力有所恢复,又开始了大量阅读,有时竟然一天读上十几个小时,甚至躺在床上量血压时仍手不释卷。      十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毛润之曾说:“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事实上,毛润之对学而不厌和诲人不倦这两者都作出了表率。学而不厌首先表现在毛润之长年坚持阅读马恩列著作及许多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哲学、军事、文学、史学等专著。毛润之同时是诲人不倦的导师。无论是在湖南一师附小任教,还是在红军大学、抗日军政大学和中央党校讲课,毛润之都能深入浅出,讲得非常生动、活泼,且循循善诱。      十二、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毛润之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行家,他明确指出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毛润之曾明确指出:“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毛润之不仅把理论与实践比作箭与靶的关系,更把对理论的应用或实践本身看作是更重要的学习,故他提倡在实践中学习。

5班主任罗老师的推荐系列^-^ Empty 回复: 班主任罗老师的推荐系列^-^ 周一 四月 16, 2012 8:07 am

教师进修学院沈亦璋

教师进修学院沈亦璋

培养小学生积极阅读的习惯的实践与研究
柳杨
       终身学习是知识经济社会的显著特点之一,终身学习的能力是现代社会公民必备的一项能力。良好的阅读习惯与阅读能力是终身学习的基础,应当从小培养。广泛的阅读不仅可以丰富人的知识,开阔人的视野,而且可以开启人的智慧,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培养人的审美品质。关于读书的重要性,先贤哲人皆有独到的体验与精辟的论述: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高尔基说:“富有真理的书是万能的钥匙,什么幸福的门用它都可以打开。” 歌德说:“读一本好的书,就是和高尚的人谈话。” 儿童时期是人生的启蒙阶段,打好人生的底色,夯实知识的基础,为以后的发展提供广阔的智力背景,是儿童教育的重要任务。世界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诸多教育论著中不止一次论及到阅读对儿童发展的重要作用:“学生的第一件爱好就应当喜爱读书。” “书籍也是一种学校,应当教会每一个学生怎样在书籍的世界里旅游。” “学生学习越感到困难,他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阅读:正像敏感度差的照相底片需要长时间的曝光一样,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的头脑也需要科学知识之光给以更鲜明、更长久的照耀。” “不要补课,也不要靠没完没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正是这一点在‘学习困难’的学生的脑力劳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
    既然阅读如此重要,现在小学生的阅读状况如何呢?我们经调查发现,有相当多的学生还没有培养起积极阅读的兴趣,不具有经常阅读的习惯。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1、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严重地被应试教育束缚了思想,考什么就教什么,考什么就练什么,一切围绕考试转,师生陷入汪洋题海。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任务被视为可有可无因而被置之一边,还有的老师甚至认为课外阅读与学习无益因而公然反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某杂志社就课外阅读情况对50个城市作了调查,结果赞成学生应当阅读部分优秀课外书的老师仅占30.9%,认为课外阅读与学生无益的占7.9%,认为课外阅读本身无碍,但学生不宜在学习阶段为此分心的竟占61.2%。从家庭的角度来看,应试教育也使得家长只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而一般不会积极地去为学生创造阅读的条件。在不少家长的观念里,课外阅读也被认为是看“闲书”,是对学习无益的事情,不少学生因为课外阅读一些文学作品而受到家长的批评或指责。
    2、可供学生独立支配的时间太少虽然教育部几次出台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措施,但由于目前以考试为主的选拔人才的体制没有变,以分数为主的学习评价方式没有变,再加上偏颇的人才观念以及由于目前工作竞争压力而导致的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等原因,总的来看,这些措施还没起到应有的作用。目前,我们国家小学生的课业负担仍然偏重,可供小学生独立支配的时间相对较少。
    3、电视等媒体的冲击以电视为主的现代信息媒体以其传播信息的形象性、生动性、快捷性和丰富性,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获取愉乐的主要途径,这使得人们用于阅读的时间大大减少。电视媒体对儿童的文本阅读也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4、小学生难以接触到适合自己阅读的优秀读物受应试教育和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成人提供给学生的读物多以各种作文选及各种练习册为主,深受学生喜爱的各种优秀的儿童读物很难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
     5、来自于学校语文教育的弊端抑制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以肢解、分析为主的阅读教学模式,破坏了文章的整体美;以考查抽象分析能力为主的阅读测试,影响了学生阅读的自信心。学校语文教育的弊端抑制了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6、纯功利化的阅读观挫伤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一些教师把学生的阅读目的指向好词好句的积累,指向为写作服务,在布置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时候,总是与词语的摘抄与读后感的写作联系在一起。摘抄词句和写读后感带给学生的心理压力挫伤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7、没有形成一套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完整体系虽然有些教师和学校意识到阅读对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性,对学生一生发展的重要性,但由于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无论是对课外阅读的指导还是对课外阅读的评价,无论是对课外读物的选择,还是对实课内外阅读的互动研究等,都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没有系统的理论作指导,使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形成效率大打折扣。无论是从提高民族的文化素养来说,还是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来说,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都应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
     新近颁布的《试用修订版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和《语文课程标准》,都特别关注课外阅读,关注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并明确规定了小学阶段的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50万字的任务。如何培养小学生积极阅读的习惯,我们认为应该着力研究以下几个基本问题:一、关于小学生低中高不同阶段阅读兴趣的研究;二、小学生不同阶段课外阅读有效指导方式的研究;三、小学生课外阅读有效评价的研究;四、不断强化小学生阅读兴趣的研究等。围绕以上问题,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与实践:
    1、更新观念,积极创造培养学生读书兴趣的条件,营造利于学生阅读的氛围培养学生积极的阅读兴趣与主动阅读的习惯,首先要转变观念,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为此,我们一方面组织教师深入学习讨论,使老师们认识到阅读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意义,转变教师的思想观念;另一方面,我们通过家长学校在家长中广泛宣传,使家长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转变家长的观念。同时,学校为学生精选上万册儿童精品读物。为了使学生有足够的书可读,为了方便学生阅读,学校在班级内建起了图书架,每班书架存书在200册左右。并倡导学生把自己家庭的读物带到班级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换,倡导平行班级之间定期交换,同时,学校还积极建议家长在家庭为学生设置小书柜、小书架,建设家庭阅览室,并倡议家长与学生一分享阅读的乐趣。
    2、开设大阅读课学生的阅读兴趣不会自发地形成,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培养。我校以学生有效注意的时间为依据,把每节课的教学时间由原来的四十分钟压缩为三十分钟,整合富裕的时间开设大阅读课。低年级为两课时连上,中高年级为三课时连上。鉴于低年级学生受识字数量的限制,不具备独立阅读的能力,因此,低年级以“听读”(听教师读或者听录音)、“视读”(观看精选的深受儿童喜欢的音像资料)为主。开展“听读”、“视读”,一是克服了文字障碍,使学生尽早“阅读”;二是从小就培养、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中年级初步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以教师指导下的阅读为主。高年级则完全具备了独立阅读能力,以独立阅读为主。在中高年级,我们还定期开设好书推荐课,教师向学生推荐,学生之间相互推荐。
     3、改革阅读教学,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爱语文语文,靠的是以生动的形象感染人,以深厚的情感温润人,以深刻的哲理折服人,而传统阅读教学,违背语文教育规律,违背学生的认知规律,违背语言能力的习得规律,从最初的一讲到底到后来的一问到底再到近来的一练到底,无不是破坏了文章的整体美,无不是置学生于被动的地位,因此影响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针对此,我们以《试用修订版小语文教学大纲》和《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大力开展阅读教学改革实验,构建感悟型语文教学体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还语文以情趣和魅力。“感悟型”阅读教学体系的建立,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并使得这种兴趣迁移到课外阅读上来。
     4、有效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增加可供学生独立支配的时间据我们调查,学生的课余时间,主要用来完成各科教师布置的旨在巩固课堂所学知识的书面作业,可供学生独立支配的时间不多。因此,不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学生就无法进行自由的课外阅读。我们分析了学生的家庭作业,多以对课堂知识的巩固、复习为主。而这些知识,如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完全可以在课堂上掌握住的。为此,我们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着手,研究课堂教学结构,重组课堂教学形式,改变知识的呈现方式,提高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增强教师教学的艺术性,增强学生学习的情趣性。优化了的课堂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把学生从繁琐的课业中解脱出来,为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提供了时间的保障。
     5、大力开展语文研究性阅读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有时就课文中涉及的某一问题会产生强烈的进一步深入探究的动机。例如学完《太阳》一文之后,学生在了解了太阳的大小、温度、离地球距离的远近以及和人类密切的关系等知识以后,他们还很想知道太阳黑子、太阳黑洞、臭氧层等是怎么回事,他们渴望能读到更多的关于太阳的文章,渴望了解更多的关于太阳的知识;学习《卢沟桥的狮子》之后,课文中关于“七七事变”的简略叙述,必然会激起他们去进一步详细了解这一历史事件的欲望;学习《爬山虎的脚》之后,学生肯定会对“奇妙的植物的脚”这一课题感兴趣,他们肯定会积极地查阅资料、实地考察,通过多种途径去了解更多的奇妙的植物的脚。我们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实验,较好地实现了课内外阅读的有机结合,形成了良好的课内外阅读的互动,使课内外阅读互为补充,相互促进,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促进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6 、让学生享受读书的乐趣习惯是的动作的自动化。动作在向习惯转化的过程中需要动力的支持,这动力主要是成功的体验,主要是成功的体验所带给学生的自信。激发维持学生读书的兴趣,我们不搞硬性规定,而从学生的心理需要出发,定期组织读书交流会、故事会、演讲比赛,定期组织开展语文课外知识竞赛。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既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才华的舞台,又大大激发了学生的阅读热情。 经过为期一年的初步研究与实践,学生的阅读兴趣有了很大的提高,并初步具有了经常性阅读的习惯。阅读兴趣的提高与经常性阅读习惯的形成,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大大改善了部分学生的精神状态,因外广泛的课外阅读丰富了他们的知识,培养了他们的审美品质,增强了他们的基础学力,使他们获得了自信。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培养学生经常性阅读的习惯,不仅需要学校创设学生阅读的条件,同时也需要社会大环境的支持,需要家庭阅读环境的支持。就学校来说,既要提高教师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自觉性,也需要相关的制度做保证。
     总之,培养学生经常性阅读的习惯,是一项系统工程,这项工程的诸多方面都有待进行深入的研究。

6班主任罗老师的推荐系列^-^ Empty 回复: 班主任罗老师的推荐系列^-^ 周一 四月 16, 2012 8:08 am

教师进修学院沈亦璋

教师进修学院沈亦璋

书生高万祥
高万祥简介:江苏省张家港高级中学董事长校长兼书记,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苏州市首届名校长,苏州市首批教育科研学术带头人。苏州大学中文系毕业。高万祥一直担任高中语文教学工作,积极进行“学会思考、学会表达、学会发展”生活化创造性作文教改实验,积极倡导人文性大语文教育改革。编著出版《议论文写作技巧》、《高中生学习指导》、《向四十五分钟要效益》、《语文读写新法》等书籍,语文教学专著有《语文的诗意》。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教育文章、散文、随笔共170多篇,计二百万字左右。他的语文教学应呼唤诗意的回归的观点在语文界引起很大反响。
     走进高万祥先生的办公室,你会觉得置身在一个书城里。这便很容易让人想起钱钟书的一句话:坐拥书城,虽南面帝不与易也。 宽敞的办公室里,光线充足,很适宜读书。北面一堵墙,书橱壁立,大师们站立成一排,主人高万祥每天都要与他们会晤一番。用高万祥自己的话说,是拜谒大师。这里有文学、哲学、社会学、教育学、经济学等书籍。只要你是一个有心人,你会看到,这书橱里装满了思想的声音。你当然也能通过这些橱中的书,掂出主人的品位与境界。李镇西在一篇文章里写过高万祥先生家里的书房:“……他的书房已经没有了墙,因为所有的墙面都已经被书橱覆盖,从地面一直高到天花板。填满这书橱中层层空间的,是李白、杜甫、莎士比亚、巴尔扎克、卢梭、鲁迅、老舍,还有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叶圣陶……我这里即兴所列举的人名远远不能穷尽万祥所有的全部著作的作者——应该说,他的书橱里,几乎陈列着人类古今中外文明的思想精华。万祥踌躇满志地在自己的书橱前走过,宛如一个拥有百万精兵的将军,而他的每一个‘士兵’,几乎都是人类的思想大师。我实在羡慕万祥,因为我真正感到,他的确是站在巨人肩上。”紧靠着这一排敞亮而雅致的书橱,在东窗之下,是一组长条柜,上面摆放着各种教育杂志与报纸,除了这一类报刊,你还会看到几种文学名刊。柜子里不用说还是书。向南,紧靠着这一条长柜,在高万祥先生的办公桌后是两个小书橱,里面立满了资料和书籍。其中有一个柜子是专门存放他自己的文章与作品。高万祥对自己的文章作品很为爱护,他将自己写的哪怕是再小的豆腐块也精心复印出来或者剪贴后放在这里。这两个更为精致的小书橱里,还有他的朋友黄玉峰写给他的书法作品——龚自珍的《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旁边是2001年9月参加纪念于漪从教五十周年时获赠的纪念品——一个景德镇的小瓷盘子,中间是于漪老师的头像。高万祥先生的办公桌是大型的,上面堆放的还是书:《我有一个梦想》(马丁·路德·金)、《狱中书简》([德]朋霍费尔)、《阅读大师》(马原)、《压伤的芦苇》(余杰)、《真相与自白》(戈尔巴乔夫回忆录)、《挪威的森林》(村上春树)、《美国人民的历史》(霍华德·津恩)、《人的宗教》(休斯顿·史密斯)、《行者无疆》(余秋雨)等等。这些书有的是新近买的,有的是在手头上正在读的,还有的是写文章要参考的。这是个充满书籍的空间。
     高万祥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教师要多一点书卷气,少一点烟酒味。他还说,书是最好的美容化妆品。看来我们只能再对这句话发挥一下,充满书籍的空间是美丽的。 再加上一盆摆放在南窗下的君子兰,整个空间便诗意无限了。 办公桌对面的西墙壁上,是几幅书法名家的作品。遒劲有力的书法作品上,写着的是陶行知与苏霍姆林斯基的语录。 老百姓把孩子送进你学校,便在不知不觉中把整个家庭交托给了学校。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陶行知 学校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去,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 ——苏霍姆林斯基 这其实只是一个中学语文教师的办公场所,是一个中学校长决断学校大事的地方。但你完全可以认为这其实也是一个学者的书斋。
      高万祥是一个颇有风度的人,张家港高级中学的校园网上有他的照片。与我熟悉的人看了后,告诉我说,你们那个校长很不错,是一个很有气质的人,是一个让人一见便很难忘的人。高万祥的气质是很儒雅的。白净的脸上,戴着一副眼镜。高万祥看上去甚至可以说有点美。用高万祥自己的话说,他有着很好的美容品。那就是书。 高万祥时常会想起在苏州读大学的岁月,那时候,他渴望教书,渴望当一名作家。和许多同龄人一样,因为有过很多没有书的日子,因此,大学四年,不敢稍有懈怠,一有时间就泡在书里。从那时候,他便在同学中有一个雅号:书虫! 确实,高万祥是一个书生、书痴、书虫。他到今天还保留着从大学便开始的良好的剪贴的习惯,是他崇敬的作家的文章每见必收。 《人民教育》、《语文学习》、《中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教育研究》、《教育参考》、《随笔》、《书屋》、《南风窗》、《萌芽》、《山西文学》……这些杂志,每当新一期发来,他总是爱不释书,摩挲再三…… 你如果做一个有心人,从高万祥先生的办公室出来,不出校长室大门,继续向北走,你会发现,小型会议室里面还有一间房子。这是高万祥先生用来休息的地方。一般来说,在很多学校是用不着这样一个房间的。纵使有,肯定也只是摆设,校长大人不会在这里休息多少时间的。可是在张家港高级中学,这一个小房间却是高万祥先生常住的地方。他常常因为办公到很晚时间,司机已经先回了,他便只好在这个房间里过夜。 当然,在这间小屋里,陪伴着他的仍是四壁书橱。有一次我们一起去南京,我问过他,你有没有和爱人女儿在一起的时间?他笑着说,有是有的,到了星期天,我就请她们到步行街吃饭。其他时间呢?我问。什么其他时间?高万祥看着我,有点不明白的样子。我倒是明白了,他与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就是那几顿饭的功夫。 在我写作本文的这两天,高万祥病了,听说是感冒,还很重。我以为他已经回家让爱人侍候去了,可是,办公室的人告诉我,没有,他就在那个小房间里歇着哩!在这个小房间里歇着!病了,已经到了躺下的地步,可是却还要在他的学校里听琅琅书声!莫非那书声是治病的良药?人生自是有情痴!
     二高万祥先生曾对我讲起过一则往事,那是在1999年暑假,他去黑龙江参加一个全国性的语文学术会议。当他刚刚站在黑龙江省委党校会议报到处的时候,突然旁边的一位中年男子冲着他说:“你姓高,叫高万祥吧?”高万祥惊讶不已。那个中年男人忙自我介绍说,他是黑龙江省某地农村的一位语文老师,因为常在杂志上读到他的文章看到他的照片,所以一下子便把他认出来了。高万祥望着他那认真又有些虔诚的样子,内心油然而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感觉,也更觉这么多年来的追求是那么地值得! 熟悉高万祥的人都知道,他是在追随名师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他对语文圈子里哪怕小有成就的人都怀着一种激赏与虔诚。我看到他在面对一个个来应聘的语文教师时的那种激动。而对语文名师,他的那种仰慕、追求与虔诚就更加让人感动了。
     1995年,江苏省教研室推荐高万祥去成都参加了全国中语会第六届年会。高万祥第一次参加全国性的高层次学术活动,见到了一个个心仪已久的名家名师,拓宽视野欣喜激动之余,一个久蛰内心的想法很清晰地跳了出来:要读天下书,交全国友。从此他真的开始了追随语文名师的语文之旅…… 他在《语文的诗意》这本书里向我们讲述了他追随名师的点点历程。 1998年8月党中央国务院邀请全国著名科学家和优秀教师代表赴北戴河疗养,江总书记等中央政治局七常委亲自接见了他们。教育界代表中有一些耳熟能详的名人大师如魏书生、李吉林,北大校长陈佳洱等。令高万祥十分吃惊而引起关注的是,其中吉林第一实验小学青年女教师窦桂梅,年仅32岁,已是语文特级教师,并获省师德标兵,全国评选课一等奖,吉林省中小学语文教改四典型之一等一系列殊荣。后来,他在《人民教育》1999年第2期又读到她的文章《敢向教材发难的学生们》。 九九年第三期的《人民教育》又在“新星舞台”栏目推出一组文章,有窦老师自己的论文和她的教案,还有专家的评述报道。高万祥拜读再三,倾慕不已。随即给她写了封短信,并随寄自己近年发表的一些文章。从此两人开始了长达至今的神交。一个小学名师,一个中学特级教师,一南一北,开始了共同的语文精神之旅。而对于漪、魏书生、黄玉峰、李镇西等名师,高万祥则更是紧密联系,时时请教交流。 高万祥认识于漪老师是通过《语文学习》主编范守纲老师的介绍。那是1996年,于漪教师在范守纲的陪同下来到当时的张家港市第一中学讲学。从这以后高万祥便与于漪老师交往不断。2000年4月14日下午,高万祥带着张家港“语文沙龙”一行8人专程去上海拜见于漪老师。那一天下午,于漪与“语文沙龙”的老师从参加教育部语文教学大纲修订研讨活动开始谈起,谈古说今,纵横捭阖。于老师那虚怀若谷的智者之言和一个优秀教育家的声音,在高万祥和他的“语文沙龙”成员的心中深深难忘。 多年来,只要一有机会到上海,高万祥总要去拜见如他母亲一般的于老师。于漪老师对这位语文英才也爱护有加。2001年9月,在于漪老师从教五十周年纪念日就要到来之时,《语文学习》准备发一组这方面的文章,特约高万祥写一篇。高万祥很快写就《凤鸣朝阳》,还特地去陶都宜兴为她选择制作了一份纪念礼品——陶质盆状工艺品。上面,一只美丽的金凤凰光彩照人。在高万祥的心中,这正是于老师从教50载人生古稀却依然凤鸣朝阳英气勃发的形象写照。于漪老师欣闻高万祥的大作《语文的诗意》付梓,特地为这本书写了序言。于漪老师的序言写在大号稿纸上,字斟句酌,一丝不苟,令人感动。
     高万祥与魏书生相识在1998年11月1日。那天下午魏书生在张家港的演讲一结束,便跳下主席台,赶赴另一个演讲地点。高万祥亲自送魏书生到上海虹桥机场,在机场,高万祥抓住吃饭中间的点滴时间请魏书生老师在送他的三本书上签名留念。高万祥想让魏书生这遥远的偶像连同他的著作实实在在地留存在他的教育空间里。魏书生那平平淡淡的伟大者、真真切切的教育家的形象,给了高万祥很大的启发与感悟。他从大彻大怪的魏书生身上体会到了教育家的真品质。
     在高万祥的身上,很难说没有叛逆的东西。从一个人的朋友,可以看见一个人的品位。这样一位名师,他还有一个“离经叛道”的朋友——复旦大学附中的语文特级教师黄玉峰。黄玉峰爱书,高万祥也爱书,高万祥认为黄玉峰本身就是一部内涵丰富的书,一本语文教学圈内人士必读的书目,这一位五十多岁、貌不惊人的语文教师屡屡在语文界做出惊人举动。李镇西称黄玉峰为“五四”青年,这称法实在是贴切、精妙。黄玉峰的身上有着“入骨”的“士可杀不可辱”的秉性,而且这一秉性正应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句老话,而这也恰恰是文人的骨气、书生的意气。没有这么一点骨气,没有这么一点韧劲,是做不了大事,也出不了成就的。高万祥深深折服于黄玉峰的学问与人品。 1999年《中国青年报》曾以《语文教学的叛徒》一文对玉峰先生进行了长篇报道。“叛徒”这一称谓,也许是对黄玉峰多年来从事语文教改的最高奖赏。高万祥从心里敬重这位“叛徒”。高万祥深深地知道,中小学语文教学,沉疴重重。学生“营养”不良,教师镣铐加身,家长百般抱怨,社会纷纷指责。对于传统的语文教学,人们在悲愤之余,已见怪不怪。坐而论道,口诛笔伐毕竟解决不了什么问题,于事无补,正如钱理群教授所说,“破”重要,但“立”更为重要。“立”才是建设性的,开拓性的。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作为职业来讲,这是一种特殊的职业,要成为一名成功的语文教师,没有自己的思想,肯定不行,但只有思想感情,也肯定不行;没有实干精神,肯定不行,但只有实干,也肯定不行。在语文教学这块园地里,黄玉峰这个“叛徒”是多么地难得一见啊!正因为有这种灵犀相通,高万祥认真地写出了一篇长文:《解读黄玉峰》。先是发表在《语文教学通讯》上,不久便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心全文复印刊登出来。
      高万祥是个有心人。《中学语文教学》97年第7期上获“圣陶杯”全国一等奖的论文《民主·科学·个性》精采亮丽,不同凡响,作者李镇西。从此他开始在报刊上留心这个人的名字。在98年12月1日的《中国教育报》上,高万祥又发现了他的《追随苏霍姆林斯基》一文。接着在《文汇读书周报》见到一篇介绍和评论《爱心与教育》的文章。高万祥立即通过《中学语文教学》编辑张蕾老师和李镇西取得了联系。不久,便收到了从千里之外发来的80本《爱心与教育》。从此他开始了与李镇西的神交。99年8月,高万祥代张家港市教委将李镇西邀来为全市中小学校长作了一场精彩报告。两人虽然素昧平生却一见如故,谈得甚为投机,彼此颇生得一知己之感。在天津的全国中语会第七届年会期间,两人再度重逢。李镇西的一本新著《从批判走向建设》又将两人的心紧紧地拴在一起……高万祥与李镇西因文而结缘,因思想而结缘,因同爱陶行知和苏霍姆林斯基而结缘,因共同的教育理念——爱心教育、民主教育而结缘……而李镇西对这位语文界的名师,也是倾慕不已。2001年第8期的《教师之友》上,李镇西饱蘸着***,向全国同行介绍了高万祥和他的“语文沙龙”——《语文沙龙——一本杂志和一群语文教师》。在写到高万祥时,李老师称高万祥为“书虫”。 还有洪宗礼、吴非、韩军……他们都被高万祥视为师友。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高万祥有这样一些朋友,难怪他的语文理念是那么地与众不同,那么地富有诗意。当年齐白石对弟子们说,像我者死。郭沫若说:得人之似,失己之真。高万祥,其实也是语文教坛上一个少见的叛逆者啊!
      三高万祥爱文学,特别爱好诗歌。从屈子行吟到李白对月,从莎士比亚的十四行到普希金太阳般耀眼的诗句,从郭小川战士的情怀到舒婷那么多情的双桅船,从裴多菲的坚贞到雪莱的雄烈,诗滋润了高万祥的爱心,培育了高万祥的正义情感和批判眼光,同样,诗歌也给了他诗意般的语文人生和教育追求。 高万祥热爱语文教学,他就从诗意化的教学开始了他的创造性语文教学活动。因为受了诗的影响,因为在希腊语中,“诗人”乃创造者之意。但很长时间以来,他一直很为迷惘,为什么我们的中小学语文教育如此长久地远离了诗歌和诗意?语文教学中诗的失落和诗意的苍白,是现代高科技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还是当代教育集中表现出一种不可思议的急功近利的色彩?抑或是中国教育现代化发展长河中必然要出现这样一段逆流? 因而,求“闻达”的“功利”色彩和存诗意的浪漫气息,便在高万祥的语文教育过程中和谐地统一着。这一复杂的情怀,这一在应试教学的氛围中坚定执着不忍割舍也割舍不下的语文的诗意追求,在高万祥这么多年的教育生涯里扭结成一道痛苦而又悲壮的风景线。他始终没有放弃那种语文教学中诗意的追求。 诗滋润了高万祥的爱心,培育了他的正义之心和批判情怀,使他有了诗意般的人生和追求。他把他的语文教学专著定名为《语文的诗意》,因为在他看来,诗的本质是创造,“语文的诗意”便是语文的创造。语文要奏响学生心中诗的琴弦,使他们的求知欲、好奇心、活跃的智慧和鲜明的想象得到发展。在语文面前,每一个学生就其天性来说都应该是诗人。鲜明的思想、生动的语言、丰富的创造这三根支柱是语文学科也是学生精神生活和智力发展的全部内容。语文教师应该是一个“种诗”的人。让学生诗意地栖息,这是高万祥在语文教学上的追求,也是高万祥的人生和社会理想。 高万祥一直醉心于语文诗意的追求。也因此,他的作文教学摆脱了匠气,生活气息扑面而来。他的生活化作文教改和他的“作文餐厅”建设已颇有成效。《我行,你也行》、《作文大课堂:社会——学校——生活》、《让作文成为培育智慧的生命活动》、《作文教学要注重热爱生命的情感培养》等70多篇正式发表的文章正是他这方面的思考结晶。 高万祥每天在关注着或做着的“生活化创造性”作文教改实验,他认为这是他“人生最神圣的行为”。他时时在寻找着一种让学生都愿意写乐于写的作文方式。多年的实践,使他的学生摆脱了作文的痛苦。在他的作文课堂里,同学们再也不会一提到作文就痛苦不堪。每次,他们或激动或兴奋或高兴,都希望能在高万祥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写出自己的故事自己的情感自己的思想。一周一次,作文成了同学们的一种期盼一种欲望。偶而,有一次听说本周“作文暂停”,大家便群起而攻之,还颇有点要“造反”“起义”的味道呢。 在《语文的诗意》一书里,他将自己多年的“经营”实践和理性思考择其要端真诚托出,是非好歹留给读者评判,予取予舍也都留给读者。区别于物质和世俗的餐饮行业,他的作文餐厅以“精神训练”为主,而且没有岗位的分工和角色的区别——烹调的厨师、品尝的顾客、经营的“老板”、评点的专家,什么身份都应该集于一身。
       为了在全校推进以作文教学为核心的高中语文教学改革,2000年秋季开始他组织并主持了张家港高级中学“语文人文教育理论和实践”的课题实验工作。要克服目前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见“知”见“能”见“分”不见“人”的应试弊端,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和人格,使高中语文教学成为集语言能力、文化修养、思维品性、心理素质、智慧灵气和人格道德于一体的综合性教育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用语文走遍天下的人文素养和语言能力,成为终身可持续发展的优秀公民。一位前来应聘的语文老师说:“张家港高级中学的语文课题实验方案令我耳目一新,我好像在一片沙漠中看到了一块绿洲,如茫茫夜行中看到了一簇希望的火苗……” 他利用职务上的方便,为学生的超量阅读自主阅读创造良好条件。从新校首届高一开始每周开2节阅读课,同时试行《张家港高级中学学生必读书目 》考核毕业制度,每天在夜自修最后时间全校统一开设“日记课”……高万祥的用意就是引导学生把写作放在自由写作私人写作这种最真实最深厚的生活基础上。 而对全体语文老师,高万祥也提出要求:在3年内认真读完《张家港高级中学教师必读书目》中60%以上的书籍,必须自费订阅3种以上语文方面的报纸杂志,并经常保持广泛阅读,人人有围绕总课题的具体研究课题,在认真备课基础上,人人撰写“教后笔记”或“教育手记”,一学期总量须在1万字左右。教龄不满5年的青年教师坚持写“下水作文”,一学期不少于15篇。他还聘请钱理群、巢宗琪、朱永新、曹文轩、王尚文、于漪、陈钟梁、陆志平、成尚荣、范守纲、谷公胜等国内知名专家担任课题顾问和青年教师的导师。他倡导学校实行奖励制度,凡教师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论文,学生作品获奖或发表,给予稿费等额奖励。高万祥说,他自信永远是一个“学习型”的教师。他的所作所为,都可说无愧于书生称号。生命的河流奔向了教改的大海,美丽的青春因为读书思考实践而更加辉煌。高万祥自己对自己作这样的总结。
      96年以来,高万祥先后被评为苏州市首届名校长、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 更高兴和欣慰的是,他获得了学生的爱戴。“您教了我一年半的语文,我对那段日子到现在还记忆犹新。进入大学,没有语文课了,使我更加想念高中时的语文课。如果有可能,我愿意再去听您的课。我是您学生中的一个,虽然我不是最出色的,但愿我们的师生情谊天长地久。”这是九八届高三(1)班仇迎春同学从南京医科大学寄来的贺卡赠言。高万祥只教过这个学生一年多一点时间,想不到这个学生还深深地想念着他。 95届高中毕业的沈冰同学从新加坡回来度假,特地来看望她的老师高万祥。师生相聚,海阔天空,其言无究,其乐无比。她在高一时,高万祥只教了她们班一个学期,那年春节以后学校安排高万祥去顶一位高三老师的课了。然而,师生情谊却日久弥深。沈冰说:“高老师,我的生活,我的思想受你的影响太大了。我总感到,我这辈子会自觉不自觉地按着你替我设计的模式发展。”在2000年11月开始的中央电视台主持人选拔赛中,作为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她以总分第二的骄人成绩脱颖而出。2001年3月9日,在这次“荣事达”杯大赛颁奖晚会上,面对记者的现场采访,这位现在已经很名气的央视主持人动情不已,说,她最忘不了的是她中学时代的语文老师高万祥…… 有这种情感滋润的人是幸福的,有这种情感收获的人就永远有事业的追求。高万祥,实在是一个很让人羡慕的语文名师。
      书生高万祥,语文界一道富有诗意的风景线!














7班主任罗老师的推荐系列^-^ Empty 回复: 班主任罗老师的推荐系列^-^ 周一 四月 16, 2012 8:10 am

教师进修学院沈亦璋

教师进修学院沈亦璋

与书为友
李镇西
     严格地说,我并不具备当一名好老师的先天条件,但我似乎天生就有阅读的习惯。从教19年来,正是这个良好的习惯逐步增强了我做一名合格语文老师的素质。
  我最早接触的书当然大多是文学作品。所以一踏上讲台,“文学”便成了我***给学生最初的礼物。刚工作的第一周,我特意“挤”出一节语文课给学生们读王蒙的长篇小说《青春万岁》。从那以后,我坚持每学期给学生读一部长篇名著:《爱的教育》、《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烈火金刚》、《红岩》、《青春之歌》、《平凡的世界》、《悲惨世界》……当初,我显然没有像现在这样明确意识到课外文学作品对语文教学的意义,只是自然而然地把我个人的文学爱好迁移到了语文课上,并“传染”给了学生;但我的历届学生每每回忆起他们的中学时代,往往会提起我为他们朗读文学作品时那令人心潮澎湃、回肠荡气的时光。我可以自豪地说,凡是在我班度过中学时光的学生,除了学习《语文》教材上的课文外,几年之中,他们还通过我接触了大量的中外文学名著或当代最鲜活的人文书籍。就这样,从课内到课外,我给学生打开了一扇又一扇文学的窗口、文明的窗口、文化的窗口,本来容量有限的语文课在他们眼前变成了一片辽阔而绚丽的世界!
  19年前,我在语文课上打开《青春万岁》第一页开始给学生朗读时,我远没想到这么多的“意义”;然而,我当初已经明显地感到,学生不但喜欢上我的语文课,而且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也想我一样爱上了文学。 
  当然,如果仅仅凭对文学的兴趣是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的。语文教育既然是一项事业,它就还必须靠科学的理论来指导。写到这里,我不得不再次提到三位杰出教育家的名字:陶行知、苏霍姆林斯基、叶圣陶。 
 对这三位教育家,我以前是不甚了解的。在大学,我对陶行知和叶圣陶仅仅是知道他们的名字;而对苏霍姆林斯基,则闻所未闻。当我有了一定教育实践体会后,读到他们的著作,很容易被教育家的***与思想打动。我首先是被三位教育论著的行文风格和语言特色所吸引。无论是中国的陶行知、叶圣陶还是苏联的苏霍姆林斯基,他们的语言朴素亲切,而又不乏文学性。总之,他们的书“好懂” ——在读了许多枯燥、晦涩的教育理论著作之后,读到他们的著作,真是说不出的亲切,大有相见恨晚之感。和一般的“教育家”不同,陶行知、苏霍姆林斯基和叶圣陶不是以“学者”或“研究家”的身份去冷峻、“客观”、孤立地研究教育和教学,而是充满真诚的人道主义情怀,把自己的一腔***洒向每一位学生。他们深情的目光首先对准的是一个个人的心灵而不只是具体的教学环节或手段,他们所关注的始终是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的发展。这就使他们的教育境界远远超过了一般侧重于研究教育技术的“教育家”,而使教育真正进入了人的心灵的宇宙。  他们的感情真挚而充沛,他们的思想朴素而深刻,他们的语言平易而精彩。可以说,这三位教育家是我教育事业真正的启蒙者。  
     我从陶行知著作中读了“真教育”三个字。“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 他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教人求真”、“学做真人”、“解放儿童的创造力”等等教育思想与实践都是“真教育”这棵根深叶茂的大树上结出的硕果。这些精辟的观点直接影响了我的语文教育改革。 
 在苏霍姆林斯基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体系中,闪耀着一个大写的“人”字。以前我教育的视点更多的只是停留在教学的某些具体环节上;而现在,苏霍姆林斯基这位30年代就投身共产主义事业的老布尔什维克却告诉我:“教育,这首先是人学!”我开始自觉地从人性的角度来审视我的学生和我的教育。
  叶圣陶先生给我最深刻的教诲是:“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这是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精髓。这一思想精髓过去、现在和今后都将影响着我的语文教育实践。完全可以这样说,我语文教改的每一粒萌芽无不滋润着来自叶老语文教育思想的养料。  
  无论是80年代中期的“以思维训练为中心,以口语训练为突破口,促进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提高”,还是90年代初期的“变应试语文为生活语文”,一直到最近的“语文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养”,近20年来,在我走过的教育探索的路上,始终沐浴着三位教育家“民主、科学、个性”的思想光芒。虽然三位教育家的著作中从未出现过“素质教育”四个字,但在我的心目中,他们堪称素质教育的先知先觉者和先行者! 
   随着阅读面的扩大,我的视野也在扩大。前不久,我写了一组读书随笔:《从谭嗣同到胡耀邦》、《面对张志新同志的遗像》、《郭小川的悲剧》……不少朋友读了以后感到不解:“你教语文的,想那么多干啥?”我回答:“我认为,教语文不能就语文论语文,要从教育的高度看语文;搞教育不能就教育谈教育,要从社会的高度看教育。”他们问我是什么开始有这种“想法”的,我说:“是80年代中期。”  我至今怀念80年代那“万类霜天竟自由”的人文学术氛围。正是那样一个宽松的氛围中,我读了大量的人文学术著作:《宽容》、《异端的权利》、《自我实现的人》、《中国思想史论》、《文化的冲突与抉择》、《第三次浪潮》、《六大观念:真、善、美、自由、平等、正义》、《民主和专制的社会起源》、《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心灵的探寻》等等。这些著作的观点我不一定都能理解,或者即使理解了也不一定都赞同,但这些著作不仅开阔了我的思想视野,更主要的是,它们让我越来越明确地意识到自己的身份:“我是一名知识分子!”从那时候,我就提醒自己,尽管我也许一辈子都只是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但这不妨碍我在三尺讲台上通过语文教育传播人类文化精华,以行使一个知识分子推动社会进步的神圣使命。 
 再后来,我又读《顾准选集》,读《遇罗克:回忆与怀念》,读《风雨中的雕像》,读《殉道者》,读邵燕祥,读余秋雨,读王小波,读徐友渔……这些阅读不但赋予我独立思考的信念,而且让我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俯瞰语文教育。我越来越不愿意把自己当作文章学、修辞学、语言学、考试学的分析家甚至只是教材与教参的熟练操作者,而首先是文明的传播者、思想的启迪者、人生的导航者。这些阅读对语文教学并非没有关联,相反它能直接让语文课变得丰满而更有深度。比如《城市季风》会使我从京派文化和海派文化的角度理解中学语文教材中老舍、郁达夫、夏衍、巴金乃至叶圣陶、朱自清等人的作品;《东方诗魂——屈原与中国传统文化》使我能够比较准确地把握《涉江》中体现出来的屈原个性和屈原精神;而《青楼文学与中国文化》则让我更加全面而深刻地认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情绪蕴含和人生哲理……  
 1998年5月,我在天津上了一堂公开课《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我不但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本身,还结合课文内容和时代发展给他们讲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和当代中国社会主义运动的生命力,给他们推荐《马克思的青年时代》、《回忆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秘史》、《马克思的自白》等书。课后许多老师评价我这堂课知识丰富、视野开阔,有着思想的***和情感的火焰。有一位老师问我备这篇课文花了多少时间,我说:“花了16年。”   
     当时,我想到了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讲的一件事:一个在学校工作了三十三年的历史教师上了一堂非常出色的观摩课,邻校的一位教师问他:“你的每一句话都具有巨大的思想威力。请问,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堂课?可能不止一小时吧?”那位教师回答说:“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一般地说,每堂课我都准备了一辈子。但是,直接针对这个课题的准备,则花了约十五分钟。”苏霍姆林斯基评论说,这一回答稍稍打开了教学技艺的一项奥秘,这种“一辈子”的准备,就是“阅读”。
  是的,阅读,不停地阅读,这应该是每位语文教师乃至所有教师教育生命的体现方式。 
    现在,我暂时脱离了中学教学,而来到了苏州大学攻读教育哲学博士。有人对此不解:“你怎么想到还要去读博士呢?难道你不想做教师了吗?”我说:“不,恰恰相反——我想有更集中的时间多读些书,因为我还要做教师。”















8班主任罗老师的推荐系列^-^ Empty 回复: 班主任罗老师的推荐系列^-^ 周一 四月 16, 2012 8:11 am

教师进修学院沈亦璋

教师进修学院沈亦璋

语文:留住教育的诗意
最近,语文课堂教学诗意的话题,再度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许多优秀的语文教师,从不同的角度以相同的赤诚,述说着“语文的诗意”对现代语文课堂教学的本体意义。正如“诗意的栖居”(海德格尔语)传达出所有远离农业文明而心怀往昔的文化人对自然和牧歌难以割舍的精神皈依;“对于传统,语文教师的心头总怀着掐不灭的红豆般晶莹的幽思”,深刻地折射出当前语文界虽身陷困惑与浮躁,但对真善美依然掩不住眷恋的一缕理想之光。
●语文,需要诗意的陪伴…… ○可是,这种热切的呼唤甚至呐喊,在当前坚硬的语文实践平台上,除了赢得一些掌声外,叫好并不叫座。这类文章的繁荣,倒从侧面证实:诗意确实正从当前中学语文教学的课堂上渐行渐远。 ●诗的国度的母语教学,失去诗情诗意诗韵,让人吃惊,痛惜是可以理解的。我觉得更重要的,恐怕还在我们如何去正视并深刻分析这种现状产生的内在原因。仅仅登高一呼以“引起疗效的注意”,做得恐怕远远不够。 ○是啊!客观分析诗意叫好并不叫座的真正原因,才是当务之急。圈内目前对此的认识应该说还是粗线条的。有人脏水一泼,将一切简单归咎于我国当前评估体制的僵化、教学模式的保守、语文教师不作为的惰性上去;还有人病急乱投医,倡议进一步加大中学文言诗文的阅读量(大家有个定向思维:古典的东西就是诗意的东西,回归往昔,就是回归诗意),这些其实没有找到当前语文俚俗化的根本症结,语文传统意义上的诗意仍将不可避免地走向式微。
 ●这就要求我们转换思考问题的角度。我首先赞同你对选文问题的看法,一味加大古典诗文在教材中的比重,不是良策。应该承认,选进教材的,确实都是文质兼美的一些经典佳作。这些精约优美、含义深沉、闪烁着人类精神之光的文字,经教师重锤敲打、反复诵读、旁征博引,是能品出“三月不知肉味”的读书意境的;学生含英咀华,口齿留香,既长精神,又深学养,在理论上也是大有裨益的。只是,相对于学生中的大多数而言,相对目前中学生的实际理解力而言,这些文章未免太多也太艰深了,其中某些深长的意味,如果教师人生中机缘不巧,阅历不够,可能也终生难以彻悟。我总觉得,现在高中每本教材安排三个单元的文言,有点营养过剩。
  ○不仅营养过剩,这里面还有个消化不良的问题。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品评古今词的境界,有“隔”与“不隔”之分:“格韵高绝,然如雾里看花,终隔一层”;“语语都在眼前,便是不隔”。他谈的是仅同一文明背景下读者之与文字的感受。捧着一叠农业文明时代的代表性文字,如今十六、七岁大多中学生,到底有什么感觉?真是既有文明背景之隔、文言白话之隔,更有审美经验和人生阅历之隔。记得我读高中时,去一所离家几十里的学校寄宿,长夜孤灯,每当读到与乡愁有关的文字,总是理解得快、记得久,像“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读一遍就记住十几年,因为深广地感知着“愁”,对与愁相关的“忧”以及写人“灰色感觉”的文字也特别敏感,一读即了然于胸,对李白等人的豪情却始终不甚了了,胡乱理解,读坏了不少好诗好文。常有人说,人类的情感是可以跨时空共通的,可是没有必要的生活基础,少的何只三分切肤之痛!教师面对文言诗文,或许可凭丰富的想象与先贤、大师对话,讲得天花乱坠,但学生不能,广大农村地区的孩子更不能。我的学生大多数不喜欢上文言课,我分析,除了自己讲读不得法外,主要还是他们现有的生活经验跟不上,与文本之间缺乏精神共鸣。
 ●这是当前中小学语文的真实现状。有的东西其实完全可以放到学生稍后一段人生去体味的。遗憾的是我们的教育对终身学习没信心,总以为经典的东西越早埋下越好。我们这些做师长更常常越俎代庖,以长者意、编者意、教者意,一厢情愿地将自己喜欢可孩子怎么也弄不懂的好东西,硬塞进教材、课堂,并告诫他们“好好背,以后有用”,不知道这种生吞活剥到底是帮孩子还是整孩子?如果文言真的那么有生命力,为何会在新文化运动中被淘汰。我总在思考,即使传统诗文中所蕴含的某些真理性认识对现代学生的精神成长必不可少,是不是可以通过另外的途径来实现?真的没有优秀的白话文本可以代替它们吗?
○你还别说,在这点上,传统的东西独一无二,你还真无法代替。继承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语文教育工作者尤其责无旁贷,我们可不能搅一个历史虚无主义的大帽子戴上!只是我们当前谈挽留的语文“诗意”,是否要从现代意义上重新赋予所谓的“诗意”以新的解释?诗是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的一种艺术,它不能脱离现实的生活土壤而生存。我们传统意义上所讲的“诗意”,刚才已经说了,更多的是基于农业文明背景之上的一种美,这种美充满了理想主义的特质,节奏是悠长缓慢的,精神趣味是完全中国化的,如同国画、京剧和中医给人的感受。可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业文明甚至信息文明对传统文明替代可谓越来越充分,人们尤其是孩子相较于前一代人,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都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随着世界范围内审美趣味向快捷和趋同方向的发展,那种牧歌式的咏叹和抒怀,对现在的许多人而言,已成为一种精神奢侈。也许有人说,青年学生正处在一个“诗的年龄”,是进行诗化教育的极好时机,“青春不应在语文课上缺席”,然而目前学生所理解并***关注的那个 “诗意”,并不一定是我们语文课上反复渲染的那种意境,而是由电视、音乐、网络、足球等现代焦点所营造的一种氛围。你可以说这就叫“垮掉的一代”、“世风不古”,但语文不能无视这一点,语文无视这一点,不是学生的不可造就,而是语文自身的狭隘。














9班主任罗老师的推荐系列^-^ Empty 回复: 班主任罗老师的推荐系列^-^ 周一 四月 16, 2012 8:29 am

教师进修学院沈亦璋

教师进修学院沈亦璋

班主任罗老师的推荐系列^-^ 151238ne64ezr6zdlnlvvl
班主任罗老师的推荐系列^-^ 151022o3vj4dpz9pyy9tti

10班主任罗老师的推荐系列^-^ Empty 回复: 班主任罗老师的推荐系列^-^ 周一 四月 16, 2012 10:21 am

教师进修学院沈亦璋

教师进修学院沈亦璋

班主任罗老师的推荐系列^-^ 151931apdliq1dcnnqzdlw
班主任罗老师的推荐系列^-^ 151946ch4i4hq622hpgvzk

11班主任罗老师的推荐系列^-^ Empty 回复: 班主任罗老师的推荐系列^-^ 周一 四月 16, 2012 10:22 am

教师进修学院沈亦璋

教师进修学院沈亦璋

班主任罗老师的推荐系列^-^ 152008fhn3uhhffnhhfuuh
班主任罗老师的推荐系列^-^ 152022sryr7frko5hir7pt

返回页首  留言 [第1页/共1页]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