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应当怎样做教师? ——我的教育札记
卢志文
今天,我们应当怎样做教师?我无数次拷问自己。然而,我终究没能就这个题目完成一篇我满意的论文,于是只能奉上这些思考的片段,作出我浅陋的回答。
重塑理想 享受教育幸福
◆“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乐于***、勤于探索、勇于创新是新世纪优秀教师的必备品性,三者缺一不可。
◆教师是一种使人类和自己都会变得更加美好的职业。教师不应当仅是蜡烛,垂泪到天明,燃烧着自己,照亮了别人。教师以其创造性的劳动去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并在创造性的劳动中,享受因过程本身而带来的自身生命力焕发的欢乐。教师在为事业***的过程中,其生命和才智也不断获得更新和发展。教师在为孩子操劳的过程中,也享受着教育的快乐和幸福。因此,教师应当是朝霞祥云,映红天空、照亮人间的同时又展示了自身的美丽与绚烂。
◆面对鲜花般可爱的孩子,我们的疲惫不复存在,我们的沮丧烟消云散,我们的心境永远年轻。
◆“以校为家,爱生若子,推己及人”能做到这三点,其人品已足可以为人师。
◆教孩子三年,要为孩子想三十年。我们为未来培养人才,眼睛不能光盯着现在。“面向未来,领先时代”的教育理念是教师成功的前提。
◆当学生精神不振时,你能使他们振作;当学生过度兴奋时,你能使他们平静;当学生茫无头绪时,你能给他们启迪;当学生自惭形秽时,你能给他们自信……你能从学生的眼睛里读出愿望,你能从学生的话语中发现创造,你能从学生的细微处察觉变化,你能让学生在自得时明白错误……你能使学生觉得你的精神脉膊与他们一起欢跳,你能使学生的争论擦出思维的火花,你能使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和谐的欢愉和发现的惊喜……那么,你已经在享受着教育的快乐和幸福了!
◆我们常说要为孩子塑造灵魂,我们是怎样塑造自己的灵魂的呢?我们常说要为孩子设计人生,我们为自己设计了怎样的人生呢?我们抱怨孩子没有理想缺少抱负,我们自己有没有得过且过呢?
◆让我们先去喜欢学生,那么我们投射在学生身上的光芒会转成百倍,反射到我们身上。所谓“爱人者,人恒爱之”,对教师更是如此。教师职业的最大乐趣,我以为就是我们付出的每一点爱,都获得了百倍的回报。
◆教师的职业动力无非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内在的主体驱动力,一是外在的导向驱动力。作为管理者,人们往往着眼于外在的导向驱动,实际上内在的主体能动才是“内因”。煅造理想信念、定位职业形象、塑造高尚人格、修炼教育智慧、点燃理论灵性、张扬情感能力是唤醒教师内在驱动力的根本途径。
◆为了孩子明天的幸福,我们的老师常常让学生生活在今天的痛苦之中,为什么不能让孩子今天就享受到幸福呢?教育应当是一种享受,无论对于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学习应当是一件乐事,无论对于老师还是学生。为了孩子明天的幸福,让我们首先从关注孩子们今天的幸福做起吧! 再铸师魂 走进学生心灵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请你记住,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教育不能“目中无人”,教师要细心地关注每一个幼小生命内心体验的微妙情感,保护孩子的自尊与自信,为他们扬起远航的风帆。应试教育将以树人育人为宗旨的教育沦为一种知识的传播与训练,忽视了人的价值、情感和地位。这是教育的悲哀,也是社会和民族的悲哀。
◆爱是一种非常美好的人生情感,像花,开出来,美丽别人,自己也结果实,为何要藏在心底?很多老师把心底对孩子满腔的爱都凝成板着的面孔和严厉的目光,以致于孩子并不知道老师心中还有爱,这样的老师不仅苦了学生,也亏了自己。爱既然是一朵花,就要让她“绽放”。
◆“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师爱”是为师之“魂”。教育的全部秘诀就是一个字——“爱”,“爱”每一个孩子,让孩子们在被爱中学会“爱”,学会做人。当一个教师把自己的生命和***倾泻到其职业心态中,便会在其举手投足,一颦一蹙之间充溢着深厚真诚的“师爱”。这样的教师就会让学生对其产生超乎寻常的向心力和信赖感,就会让学生在其灵魂深处生发一种高度自觉的内驱力和自策力,就会赢得学生的心理认同与由衷敬佩。从这个意义上说,合格教师的第一要素,不是他的专业水平和教学基本功,而是他的生命之爱、民主思想和人文情怀。
◆“师规”只管学生眼前,“师爱”影响孩子一生。
◆教师的社会良知和教育爱心是其职业最起码的精神底子。
◆爱是什么?爱就是让你爱的人喜欢自己、尊重自己、肯定自己。我们都说爱学生,我们让学生喜欢自己、看重自己、肯定自己了吗?
◆面对困境中的孩子,有时候我们不必提供什么有用的帮助,我们耐心倾听,不给压力,没有要求,充满关怀的眼神与温暖的言语支持,却往往能释放他们的压力,唤醒他们的信心,使他们笑面人生,鼓起勇气重新面对自己的问题。
◆礼貌是幸福之门的一块敲门砖。用微笑面对别人,同时也会收获别人的微笑,尊重他人,同时也被他人尊重——生命就会在这种双向认同的过程中得以延伸,人生也因此变得厚重起来。我们跟孩子打招呼,孩子在被尊重的过程中找到了自我,获得了自信,学会了感激,他们会努力让自己以一个受尊重的个体融入社群。我们,不要总是等着孩子说“老师好”,热情并主动地跟孩子打招呼吧!要知道,这时你给孩子的是比具体的知识和题目重要得多的东西。礼貌是人与人之间沟通与理解的桥梁,是对双方人生价值的提示。礼貌反映的不仅仅是一种道德涵养,更是一种人生态度。我们教孩子懂礼貌,与别人热情得体地打招呼,其意义远不止于礼貌本身。一个能热情得体地与别人打招呼的人,必然是一个心态健康的人,一个以积极的生活态度融入这个社会的人,一个懂得快乐并能享受人生的人。
◆斯霞有关于教育的“三品论”:“德育不好是危险品,智育不好是次品,身体不好是废品”。“斯”言不谬。不过我认为应当再加上一句:“心理不健康是易碎品”。因为身心两健才是真正的健康,对那些稍遇挫折便寻短见的人,高尚的品德,聪明的头脑,强健的体魄又有什么意义呢?让我们走进学生的心灵,像关注学业那样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吧!
◆温暖的太阳比凛冽的寒风更容易使人脱去外套。宽容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有时,它比严厉更有效。宽容是对心田的滋润,严厉是对心灵的挤压。
◆无个性即无人才。“独立的人格,独特的人性,独创的精神”是孩子们未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素质。教育不需要“克隆”,学校不能成为生物工厂,靠生产出一批又一批无个性、无特长的“标准件”学生过日子。
◆“爱是出发点,严是主策略。”教师要把握好“严”与“爱”的辨证法。
◆教育当以人为本。然而,人总是时代的人,环境的人,个体的人。说教之所以无用,是因为它始终以抽象的人为对象。
◆教师要以“四真”赢得学生,而不是用教师权威压服学生。“四真”即:“真情实感,真抓实干,真才实学,真知灼见。”教师要深入到学生当中去,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那种想当然的猜测和武断地下结论最易伤害孩子纯洁的心灵。用心灵来赢得心灵,这既是教育的条件,也是教育的本身,教师只有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给孩子真诚的爱,教育才能有的放矢。
◆学校无小事,教师无小节。通过“小事”、“小节”渗透的教育,往往是富有影响力的教育,这种不露痕迹的教育又常常是最能入脑入心的教育。教师影响学生应当像磁棒靠近指南针,通过特定的教育“场”,使其转动,而不是用手去直接拔动指南针使其偏转。教师是春雨,“润物细无声”式的教育才是教育的化境。导弹可以摧毁庞大的建筑,“小节”却能滋润荒芜的心田;军事家喜欢轰轰烈烈,排山倒海,教育家却偏爱细微末节,润物无声!
◆教育讲究潜移默化,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好形式。然而,我们看到很多老师在活动之初,总要阐述一下活动的意义,有些是画蛇添足,有些反而降低了活动本身的教育作用。又是“培养”,又是“激发”,又是“树立”,又是“促进”,实际上这些话说给学生听往往没有用,倒是有意在说给领导听。这反而给孩子树立了不好的榜样。要知道:教育的目的越隐蔽,教育的效果才越好!
◆教师要能与学生朋友般地交流感情:让心灵体心灵,用尊重赢得尊重,在被爱中学会爱……
◆每一个孩子都有能力学习,他们对学习有着天生的兴趣,是不当的教育方式扼杀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有时教育并不是要我们去在学生身上建设什么,如果我们能小心冀冀地呵护好孩子的自尊心和好奇心,不去伤害他们,教育已经成功了大半。
◆学生的潜能是气体——你给其多大空间,他就有多大的体积;学生的个性是晶体——他们各有自己独特而美丽的晶型,强迫他们按照你的意志去塑形是不会有好结果的;学生的身心是液体——压力过大,他便会从你意想不到的地方撑破容器。
◆稍微留心一下,我们便会发现,如今我们身上的全部长处都是当年老师曾经夸奖过的地方;我们身上的大部分不足亦都曾是老师当年就批评过的;我们至今还没有信心涉足的领域,大都是我们当年初次涉猎,遭遇失败被他人抱怨或嘲笑的地方。
◆四十年代,清华校长梅贻琦就对当时只重“知”的灌输,忽视“情”与“志”的培养的教育现实提出批评,认为“习艺愈勤去修养愈远”。如今几十年过去了,我们的教育在这条歧路上却越走越远,不能不令人心痛。“正心、壮志、强能”是人才成长的必备条件,三者缺一不可。如今,我们的教育丢掉了“正心”、“壮志”两个重要的环节,整天让学生钻在题海里,甚至连“强能”都谈不上,又如何能够培养高素质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终身学习 重组素质结构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是说的演员;“用一生去准备一堂课”,这是说的教师。
◆博则易浅,综则易滥,专则易涩。教师,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要能做到博而不浅,综而不滥,专而不涩,方可以入良师之列。
◆教师的教学不能光追求给学生“满分”,还要让学生“满意”,使学生“满足”。
◆“教”不等于“懂”,“懂”不等于“会”,“会”不等于“通”。由“教”到“懂”需要“学”,由“懂”到“会”需要“习”,而由“会”到“通”则离不开“悟”。当我们用大量的作业填满孩子所有空闲的时候,老师和孩子的两只眼睛都盯在了分数上,哪里还来得及“悟”呢?这岂不是师生共同的悲哀?!
◆教师要学习管理学。凡是步入高妙教育境界的教师,其教学管理亦必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人们重视名教师的教学经验,却很少从管理学的角度挖掘其教育成功的秘决,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教学管理也是这样。艺术化的教学管理,不在于用外在的硬性规定去制约学生的学习行为,而是从学生内在的因素着眼激发其求知求真的欲望,从而唤醒其情意力量,使他们进入自觉、高效地自我管理和自主发展的良性轨道,达到“不需要管”的高妙境界。“教是为了不教”的观念已经被很多老师接受,但“管是为了不管”的意识却远远没有被老师们所认同。明代大教育家王明阳曾说:“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学生的这种“自不能已”的境界,也就是“不需要教”,“不需要管”的境界,亦即教育的高妙境界。
◆没有人能够将自己没有的东西献给别人,南郭先生永远做不了教师,所以才有那句“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的名言。然而在新世纪的门槛上,我们还需要对这“一桶水”进行更深刻的反思:首先,我们有没有一桶水?几年前,十几年前甚至几十年前的“一桶水”,经过这么长时间不断地倒给学生,加之“跑冒滴漏”,到底还剩多少?知识的遗忘率和其增长率一样是非常惊人的,难道我们就准备守着这半桶水进入21世纪?第二,科学、文化飞速发展的今天,仅有一桶水够不够?第三,你那已有的一桶水水质如何?是活水还是腐水。第四,有了一桶水是否一定能倒满学生的“一杯水”?我们有没有卖油翁的本领?不掌握教育科学即便有了“一缸水”也不一定能倒满学生的那“一杯”。第五,同样倒给学生一杯水,我们所付出的劳动,所花费的时间一样吗?有没有效率的问题,我们是:“高投入低产出”,还是“低投入高产出”?第六,教学仅是倒水的过程吗?学生的“一杯水”一定得由教师倒吗?我们是教学生学会取水,还是教学生等着倒水?我们的学生有汲水的本领吗?教师,只有不断充实丰富自己,不断研究探索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
◆我非常喜爱周恩来的一副楹联:“从无字句处读书,与有肝胆人共事”。读书求知固然为题中应有之意,重要还在能参透以文章为形式的世道人心。有字之书须与无字之书轮转来读,方不致成为“书呆子”,培养孩子之“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更不是读几本死书所能达到的了,正所谓:会教书把死书教活,不会教书把活人教死。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重在得法,贵有新法”。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有较多的自主性,学校要营造自由的学术气氛和宽松的教学环境,形成教书不拘一格,育人各得其法的局面,教师应求实创新、博采众长,以形成自己的教学思路及风格。把活人教死。
◆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但如何运用值得思考。多媒体进课堂,欣喜的同时也让我看到了隐忧:老师们挖空心思把自然规律用最直观、最形象的手段推到学生面前,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这种由于多媒体介入而产生的教学“低幼化”倾向对培养儿童的抽象思维非常不利。再者,自然界的规律隐藏在纷繁复杂的现象之中,并不象多媒体课件演示的那样直观、单纯、简明。这种直载了当地揭示规律、给出结论,忽视知识发生的过程,本是教学的大忌,不能因为其披着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外衣,就予以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