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上海市宝山区新进青年党员教师论坛(班主任:罗老师)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2011年上海市宝山区新进青年党员教师论坛(班主任:罗老师)

为了方便学习和交流,建立2011年上海市宝山区新进青年党员教师论坛,希望大家可以在这里发表自己的想法,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您没有登录。 请登录注册

暑期批读 第57条 带孩子们做环球“旅行”

+33
上大附中徐沈逸
菊泉学校 左莹芳
大场中学陆乐
通河小学_唐佩珺
华师大宝山实验石慧
刘乾琪
少科站叶梦得
小精灵 王晓维
菊泉学校彭叶飞
上大附校陈思思
上大附中实验学校张晶
上海市天馨学校 马佳音
华师大宝山实验陆瑶
共富实验学校倪晓寒
杨泰实验苏伊文
通河新村小学张雯霞
宝钢新世纪石燕
华师大宝山实验陈晨
大华一幼 戴忆蓉
大华一幼 陈婷
admin孙利明
共富实验学校唐怡宁
大华二小郑玲
沈佼姣
教师进修学院沈亦璋
华师大宝山实验王莹
培智 张晓琳
宝虹小学沈旭佳
宝林四小宋惠娟
宝虹朱蕾
杨泰实验朱晓溪
淞谊中学 谢穹
和衷小学杨静
37 posters

到页面 : 1, 2  下一步

向下  留言 [第1页/共2页]

和衷小学杨静



Very Happy 

淞谊中学 谢穹



57、带孩子们做环球“旅行”
小学教师应当努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他们由认识家乡的田野和树林而逐渐扩大到了解祖国以至全世界的自然界和生活。
我的孩子们早在一年级就很清楚地知道,地球是一个围绕着太阳旋转的巨大的球体,它有时以这一面,有时以另一面对着太阳,所以在同一个时间,地球上的各个地区里既有炎热的夏天,又有严寒的冬天,有的地方是白昼,有的地方是黑夜。从二年级起,我们开始做环球“旅行”。孩子们坐在校园里用植物的藤蔓搭成的“绿色教室”里。他们面前放置着一个很大的地球仪,它被人工制作的“太阳”照射着。“地球”绕着“太阳”转,“月亮”又绕着“地球”转。我对他们说:“孩子们,你们看,这儿是我们祖国的广大国土。我们居住在离祖国西部边界不远的地方,现在让我们向东,作一次长途的旅行。我们将在一些城市和村镇停留,看看人们是怎样生活的。”然后我讲到在我们的“旅途”上遇到的田野、河流、居民点的情况,一边讲,一边演示图片和幻灯片。
已经傍晚了,我们不知不觉地“旅行”了2个小时,可是只“走”了不到100公里。孩子们心情迫切地期待着下一次继续“旅行”的日子。
……又是城市和乡村、森林和河流、建筑物和古代文物,但是“旅行”并不感到单调乏味,因为儿童在我们祖国的每一块地方都能看到新的、独特的东西。“旅行”了几天以后,我们已经接近了伏尔加河,看见了许多水电站,还在沿伏尔加河的辽阔的草原上跟放牧人会见。孩子们屏声息气地听着关于决定人类命运的斯大林格勒大战的故事。如果不是成千上万的英雄们在这里拼死战斗,那么我们今天就不可能在这个教室里学习。应当从小就引导孩子们关心全人类的命运。
孩子们一天天地深入我们祖国的大地,在他们的面前不断地展开新的景象:这里是有着无限的地下宝藏的乌拉尔,这里是神秘莫测的原始森林,这里是汹涌奔腾的西伯利亚的河流……然后我们坐上轮船,渡过贝加尔湖,欣赏着群山和森林,在篝火旁边过夜……我们再往前行,孩子们面前展现出远东的无尽宝藏,再往前就是大海了。我们坐上远洋轮,东渡库页岛,然后到达千岛群岛——这儿是我们祖国的白昼开始的地方。我们的“旅行”大约用了3个月时间,平均每天行程100公里。我们见到40多个民族的人,结识了许多优秀的人物——农民、建筑工、矿工、渔夫和地质工作者。他们都在劳动,为的是我们生活得更好。孩子们产生了对祖国的自豪感。
后来我们又到祖国的北方、西方、南方去做过几次“旅行”。我们在旅途中度过了整整一年(二年级)。“祖国”这个词在儿童的意识里不再是空洞的了,而是充满了鲜明的景象,激发了他们对祖国人民的英勇劳动的自豪感。
我们也出发到国外去“旅行”。我提出的目的是向儿童指出地球上各个地方的自然界的多样性和美,讲述世界各国人民的生活和劳动中一切美好的东西,激发儿童对各国人民的文化、艺术、现在和过去的情况的兴趣,说明世界上正在进行着的善与恶的斗争。在这些“旅行”中,直观性起着更大的作用,因为必须创造条件,使儿童形成关于遥远的国度和在我们这里看不到的自然界的表象。
起初,我们到全年都是夏天的国度里去。孩子们一天天地了解埃及、印度、锡兰、印度尼西亚的自然界、人民的生活习俗、劳动和文化,——他们听讲关于这些国家的故事,看记录影片等。孩子们好像真的置身于笔挺的棕榈树下,感受到赤道上的炙人的炎热和大雨后的凉爽,观察着劳动人民的生活。到金字塔之国——埃及去的“旅行”,特别使儿童感到津津有味。
然后,我们到邻近各国去“旅行”,我们到了斯堪的纳维亚、中欧各国、土耳其、伊朗、阿富汗、日本。我们又以同样的方式到了南美洲、加拿大和美国,到了澳大利亚和北极。在做环球“旅行”的时候,孩子们看到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生活得幸福。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那里存在着人压迫人、饥饿和贫困的现象。在孩子们的意识里,形成着关于产生这类不良现象的原因——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的观念。孩子们逐渐地认识到:世界上正进行着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之间的尖锐的、不可调和的斗争。我力求使我的学生们关心那些至今还在被剥削者所奴役的劳动人民的疾苦,关心至今还没有获得自由的整个人民的疾苦。
在孩子们的面前逐渐开阔起来的世界,不应当仅仅是些海洋、大陆和岛屿,是些没有见过的植物和动物,是北极的极光和赤道的永夏,而首先应当是人,是人们为了幸福的未来而进行的劳动和斗争,是人类对于幸福和公平的世代相传的理想,而这个理想在已经消灭了人压迫人的国家里正在变为现实。孩子们进入这个世界,不应当仅仅是些无动于衷的旁观者,只知道什么地方有什么东西,只会讲述一番,而应当是非常关切人类命运的人。
在进行国内和国外的“旅行”活动时,要防止一种偏向——就是“喂给”儿童过量的知识和印象。列夫•托尔斯泰曾经给教小孩子的教师建议说:“你们要防止过分热衷于(特别是外国为儿童出版的书籍里)给儿童讲述科学所探知的非同寻常的结果,譬如地球、太阳有多少重量啊,太阳是由什么物质构成的啊,树木和人体是怎样由细胞组成的啊,人们发明了哪些新奇的机器啊,等等。”这位伟大的作家和教育家解释自己的建议说:单纯讲研究成果会对学生起有害的作用,会使他们养成轻信言词的习惯。自从作家写出这些话以后,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世界发生了难以辨认的变化,科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且小孩子的眼界也不同以往了。但是,托尔斯泰的建议,在今天也还没有失去它的价值。对于年龄幼小的孩子讲述事物时,不要用过多的信息使他们震惊。



该建议与“直观性”感受血脉相连。多数情况下,学生仍习惯感性认识世界。在一些较多运用感性认知的课堂上,学生的积极性和注意力得到比较好的发展。就目前教育状况而言,“带孩子们做环球‘旅行’”在地理、语文、历史或其他综合性课程中比较容易实现。但教师需要做大量备课工作。
如语文。教材中的“域外风情”“风俗世情”等单元即可作为此类素材加以开发。在文本解读过程中,带领学生感知不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思想,不一样的生活

3暑期批读 第57条 带孩子们做环球“旅行” Empty 57、带孩子们做环球“旅行” 周六 七月 20, 2013 8:14 am

杨泰实验朱晓溪

杨泰实验朱晓溪

小学教师应当努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他们由认识家乡的田野和树林而逐渐扩大到了解祖国以至全世界的自然界和生活。
我的孩子们早在一年级就很清楚地知道,地球是一个围绕着太阳旋转的巨大的球体,它有时以这一面,有时以另一面对着太阳,所以在同一个时间,地球上的各个地区里既有炎热的夏天,又有严寒的冬天,有的地方是白昼,有的地方是黑夜。从二年级起,我们开始做环球“旅行”。孩子们坐在校园里用植物的藤蔓搭成的“绿色教室”里。他们面前放置着一个很大的地球仪,它被人工制作的“太阳”照射着。“地球”绕着“太阳”转,“月亮”又绕着“地球”转。我对他们说:“孩子们,你们看,这儿是我们祖国的广大国土。我们居住在离祖国西部边界不远的地方,现在让我们向东,作一次长途的旅行。我们将在一些城市和村镇停留,看看人们是怎样生活的。”然后我讲到在我们的“旅途”上遇到的田野、河流、居民点的情况,一边讲,一边演示图片和幻灯片。
已经傍晚了,我们不知不觉地“旅行”了2个小时,可是只“走”了不到100公里。孩子们心情迫切地期待着下一次继续“旅行”的日子。
……又是城市和乡村、森林和河流、建筑物和古代文物,但是“旅行”并不感到单调乏味,因为儿童在我们祖国的每一块地方都能看到新的、独特的东西。“旅行”了几天以后,我们已经接近了伏尔加河,看见了许多水电站,还在沿伏尔加河的辽阔的草原上跟放牧人会见。孩子们屏声息气地听着关于决定人类命运的斯大林格勒大战的故事。如果不是成千上万的英雄们在这里拼死战斗,那么我们今天就不可能在这个教室里学习。应当从小就引导孩子们关心全人类的命运。
孩子们一天天地深入我们祖国的大地,在他们的面前不断地展开新的景象:这里是有着无限的地下宝藏的乌拉尔,这里是神秘莫测的原始森林,这里是汹涌奔腾的西伯利亚的河流……然后我们坐上轮船,渡过贝加尔湖,欣赏着群山和森林,在篝火旁边过夜……我们再往前行,孩子们面前展现出远东的无尽宝藏,再往前就是大海了。我们坐上远洋轮,东渡库页岛,然后到达千岛群岛——这儿是我们祖国的白昼开始的地方。我们的“旅行”大约用了3个月时间,平均每天行程100公里。我们见到40多个民族的人,结识了许多优秀的人物——农民、建筑工、矿工、渔夫和地质工作者。他们都在劳动,为的是我们生活得更好。孩子们产生了对祖国的自豪感。
后来我们又到祖国的北方、西方、南方去做过几次“旅行”。我们在旅途中度过了整整一年(二年级)。“祖国”这个词在儿童的意识里不再是空洞的了,而是充满了鲜明的景象,激发了他们对祖国人民的英勇劳动的自豪感。
我们也出发到国外去“旅行”。我提出的目的是向儿童指出地球上各个地方的自然界的多样性和美,讲述世界各国人民的生活和劳动中一切美好的东西,激发儿童对各国人民的文化、艺术、现在和过去的情况的兴趣,说明世界上正在进行着的善与恶的斗争。在这些“旅行”中,直观性起着更大的作用,因为必须创造条件,使儿童形成关于遥远的国度和在我们这里看不到的自然界的表象。
起初,我们到全年都是夏天的国度里去。孩子们一天天地了解埃及、印度、锡兰、印度尼西亚的自然界、人民的生活习俗、劳动和文化,——他们听讲关于这些国家的故事,看记录影片等。孩子们好像真的置身于笔挺的棕榈树下,感受到赤道上的炙人的炎热和大雨后的凉爽,观察着劳动人民的生活。到金字塔之国——埃及去的“旅行”,特别使儿童感到津津有味。
然后,我们到邻近各国去“旅行”,我们到了斯堪的纳维亚、中欧各国、土耳其、伊朗、阿富汗、日本。我们又以同样的方式到了南美洲、加拿大和美国,到了澳大利亚和北极。在做环球“旅行”的时候,孩子们看到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生活得幸福。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那里存在着人压迫人、饥饿和贫困的现象。在孩子们的意识里,形成着关于产生这类不良现象的原因——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的观念。孩子们逐渐地认识到:世界上正进行着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之间的尖锐的、不可调和的斗争。我力求使我的学生们关心那些至今还在被剥削者所奴役的劳动人民的疾苦,关心至今还没有获得自由的整个人民的疾苦。
在孩子们的面前逐渐开阔起来的世界,不应当仅仅是些海洋、大陆和岛屿,是些没有见过的植物和动物,是北极的极光和赤道的永夏,而首先应当是人,是人们为了幸福的未来而进行的劳动和斗争,是人类对于幸福和公平的世代相传的理想,而这个理想在已经消灭了人压迫人的国家里正在变为现实。孩子们进入这个世界,不应当仅仅是些无动于衷的旁观者,只知道什么地方有什么东西,只会讲述一番,而应当是非常关切人类命运的人。
在进行国内和国外的“旅行”活动时,要防止一种偏向——就是“喂给”儿童过量的知识和印象。列夫•托尔斯泰曾经给教小孩子的教师建议说:“你们要防止过分热衷于(特别是外国为儿童出版的书籍里)给儿童讲述科学所探知的非同寻常的结果,譬如地球、太阳有多少重量啊,太阳是由什么物质构成的啊,树木和人体是怎样由细胞组成的啊,人们发明了哪些新奇的机器啊,等等。”这位伟大的作家和教育家解释自己的建议说:单纯讲研究成果会对学生起有害的作用,会使他们养成轻信言词的习惯。自从作家写出这些话以后,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世界发生了难以辨认的变化,科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且小孩子的眼界也不同以往了。但是,托尔斯泰的建议,在今天也还没有失去它的价值。对于年龄幼小的孩子讲述事物时,不要用过多的信息使他们震惊。
总批:这是有一篇非常抒情的建议。古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虽然这句话并不绝对,但是,行万里路而获得的实际经验和经历的确是孩子们宝贵的知识。
但是在课堂上我们不能总是带着孩子真的旅行,所以动用我们的经验和孩子们一起旅游。
在课堂上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的设备给孩子们更加直观的旅行故事。不仅如此,我们要让我们的教学内容与此关联,学生是非常喜欢能让他们获得收获的老师的。

和衷小学杨静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57、带孩子们做环球“旅行”
   小学教师应当努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他们由认识家乡的田野和树林而逐渐扩大到了解祖国以至全世界的自然界和生活。   
我的孩子们早在一年级就很清楚地知道,地球是一个围绕着太阳旋转的巨大的球体,它有时以这一面,有时以另一面对着太阳,所以在同一个时间,地球上的各个地区里既有炎热的夏天,又有严寒的冬天,有的地方是白昼,有的地方是黑夜。从二年级起,我们开始做环球“旅行”。孩子们坐在校园里用植物的藤蔓搭成的“绿色教室”里。他们面前放置着一个很大的地球仪,它被人工制作的“太阳”照射着。“地球”绕着“太阳”转,“月亮”又绕着“地球”转。我对他们说:“孩子们,你们看,这儿是我们祖国的广大国土。我们居住在离祖国西部边界不远的地方,现在让我们向东,作一次长途的旅行。我们将在一些城市和村镇停留,看看人们是怎样生活的。”然后我讲到在我们的“旅途”上遇到的田野、河流、居民点的情况,一边讲,一边演示图片和幻灯片。
   已经傍晚了,我们不知不觉地“旅行”了2个小时,可是只“走”了不到100公里。孩子们心情迫切地期待着下一次继续“旅行”的日子。
   ……又是城市和乡村、森林和河流、建筑物和古代文物,但是“旅行”并不感到单调乏味,因为儿童在我们祖国的每一块地方都能看到新的、独特的东西。“旅行”了几天以后,我们已经接近了伏尔加河,看见了许多水电站,还在沿伏尔加河的辽阔的草原上跟放牧人会见。孩子们屏声息气地听着关于决定人类命运的斯大林格勒大战的故事。如果不是成千上万的英雄们在这里拼死战斗,那么我们今天就不可能在这个教室里学习。应当从小就引导孩子们关心全人类的命运。
   孩子们一天天地深入我们祖国的大地,在他们的面前不断地展开新的景象:这里是有着无限的地下宝藏的乌拉尔,这里是神秘莫测的原始森林,这里是汹涌奔腾的西伯利亚的河流……然后我们坐上轮船,渡过贝加尔湖,欣赏着群山和森林,在篝火旁边过夜……我们再往前行,孩子们面前展现出远东的无尽宝藏,再往前就是大海了。我们坐上远洋轮,东渡库页岛,然后到达千岛群岛——这儿是我们祖国的白昼开始的地方。我们的“旅行”大约用了3个月时间,平均每天行程100公里。我们见到40多个民族的人,结识了许多优秀的人物——农民、建筑工、矿工、渔夫和地质工作者。他们都在劳动,为的是我们生活得更好。孩子们产生了对祖国的自豪感。
   后来我们又到祖国的北方、西方、南方去做过几次“旅行”。我们在旅途中度过了整整一年(二年级)。“祖国”这个词在儿童的意识里不再是空洞的了,而是充满了鲜明的景象,激发了他们对祖国人民的英勇劳动的自豪感。
   我们也出发到国外去“旅行”。我提出的目的是向儿童指出地球上各个地方的自然界的多样性和美,讲述世界各国人民的生活和劳动中一切美好的东西,激发儿童对各国人民的文化、艺术、现在和过去的情况的兴趣,说明世界上正在进行着的善与恶的斗争。在这些“旅行”中,直观性起着更大的作用,因为必须创造条件,使儿童形成关于遥远的国度和在我们这里看不到的自然界的表象。
   起初,我们到全年都是夏天的国度里去。孩子们一天天地了解埃及、印度、锡兰、印度尼西亚的自然界、人民的生活习俗、劳动和文化,——他们听讲关于这些国家的故事,看记录影片等。孩子们好像真的置身于笔挺的棕榈树下,感受到赤道上的炙人的炎热和大雨后的凉爽,观察着劳动人民的生活。到金字塔之国——埃及去的“旅行”,特别使儿童感到津津有味。
   然后,我们到邻近各国去“旅行”,我们到了斯堪的纳维亚、中欧各国、土耳其、伊朗、阿富汗、日本。我们又以同样的方式到了南美洲、加拿大和美国,到了澳大利亚和北极。在做环球“旅行”的时候,孩子们看到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生活得幸福。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那里存在着人压迫人、饥饿和贫困的现象。在孩子们的意识里,形成着关于产生这类不良现象的原因——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的观念。孩子们逐渐地认识到:世界上正进行着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之间的尖锐的、不可调和的斗争。我力求使我的学生们关心那些至今还在被剥削者所奴役的劳动人民的疾苦,关心至今还没有获得自由的整个人民的疾苦。
   在孩子们的面前逐渐开阔起来的世界,不应当仅仅是些海洋、大陆和岛屿,是些没有见过的植物和动物,是北极的极光和赤道的永夏,而首先应当是人,是人们为了幸福的未来而进行的劳动和斗争,是人类对于幸福和公平的世代相传的理想,而这个理想在已经消灭了人压迫人的国家里正在变为现实。孩子们进入这个世界,不应当仅仅是些无动于衷的旁观者,只知道什么地方有什么东西,只会讲述一番,而应当是非常关切人类命运的人。
   在进行国内和国外的“旅行”活动时,要防止一种偏向——就是“喂给”儿童过量的知识和印象。列夫·托尔斯泰曾经给教小孩子的教师建议说:“你们要防止过分热衷于(特别是外国为儿童出版的书籍里)给儿童讲述科学所探知的非同寻常的结果,譬如地球、太阳有多少重量啊,太阳是由什么物质构成的啊,树木和人体是怎样由细胞组成的啊,人们发明了哪些新奇的机器啊,等等。”这位伟大的作家和教育家解释自己的建议说:单纯讲研究成果会对学生起有害的作用,会使他们养成轻信言词的习惯。自从作家写出这些话以后,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世界发生了难以辨认的变化,科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且小孩子的眼界也不同以往了。但是,托尔斯泰的建议,在今天也还没有失去它的价值。对于年龄幼小的孩子讲述事物时,不要用过多的信息使他们震惊。教师很重要的一项任务是拓宽孩子的视野,不仅仅局限于教育课本上的知识,教会他们认识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从而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当然,这也有前提,就是首先教师要具备各个方面的知识,不管是人文,科学,地理,物理,时事政治都需要有涉略,这样才能够带领孩子们做环球旅行。   

宝虹朱蕾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57、带孩子们做环球“旅行”
小学教师应当努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他们由认识家乡的田野和树林而逐渐扩大到了解祖国以至全世界的自然界和生活。
我的孩子们早在一年级就很清楚地知道,地球是一个围绕着太阳旋转的巨大的球体,它有时以这一面,有时以另一面对着太阳,所以在同一个时间,地球上的各个地区里既有炎热的夏天,又有严寒的冬天,有的地方是白昼,有的地方是黑夜。从二年级起,我们开始做环球“旅行”。孩子们坐在校园里用植物的藤蔓搭成的“绿色教室”里。他们面前放置着一个很大的地球仪,它被人工制作的“太阳”照射着。“地球”绕着“太阳”转,“月亮”又绕着“地球”转。我对他们说:“孩子们,你们看,这儿是我们祖国的广大国土。我们居住在离祖国西部边界不远的地方,现在让我们向东,作一次长途的旅行。我们将在一些城市和村镇停留,看看人们是怎样生活的。”然后我讲到在我们的“旅途”上遇到的田野、河流、居民点的情况,一边讲,一边演示图片和幻灯片。
已经傍晚了,我们不知不觉地“旅行”了2个小时,可是只“走”了不到100公里。孩子们心情迫切地期待着下一次继续“旅行”的日子。
……又是城市和乡村、森林和河流、建筑物和古代文物,但是“旅行”并不感到单调乏味,因为儿童在我们祖国的每一块地方都能看到新的、独特的东西。“旅行”了几天以后,我们已经接近了伏尔加河,看见了许多水电站,还在沿伏尔加河的辽阔的草原上跟放牧人会见。孩子们屏声息气地听着关于决定人类命运的斯大林格勒大战的故事。如果不是成千上万的英雄们在这里拼死战斗,那么我们今天就不可能在这个教室里学习。应当从小就引导孩子们关心全人类的命运。
孩子们一天天地深入我们祖国的大地,在他们的面前不断地展开新的景象:这里是有着无限的地下宝藏的乌拉尔,这里是神秘莫测的原始森林,这里是汹涌奔腾的西伯利亚的河流……然后我们坐上轮船,渡过贝加尔湖,欣赏着群山和森林,在篝火旁边过夜……我们再往前行,孩子们面前展现出远东的无尽宝藏,再往前就是大海了。我们坐上远洋轮,东渡库页岛,然后到达千岛群岛——这儿是我们祖国的白昼开始的地方。我们的“旅行”大约用了3个月时间,平均每天行程100公里。我们见到40多个民族的人,结识了许多优秀的人物——农民、建筑工、矿工、渔夫和地质工作者。他们都在劳动,为的是我们生活得更好。孩子们产生了对祖国的自豪感。
后来我们又到祖国的北方、西方、南方去做过几次“旅行”。我们在旅途中度过了整整一年(二年级)。“祖国”这个词在儿童的意识里不再是空洞的了,而是充满了鲜明的景象,激发了他们对祖国人民的英勇劳动的自豪感。
我们也出发到国外去“旅行”。我提出的目的是向儿童指出地球上各个地方的自然界的多样性和美,讲述世界各国人民的生活和劳动中一切美好的东西,激发儿童对各国人民的文化、艺术、现在和过去的情况的兴趣,说明世界上正在进行着的善与恶的斗争。在这些“旅行”中,直观性起着更大的作用,因为必须创造条件,使儿童形成关于遥远的国度和在我们这里看不到的自然界的表象。
起初,我们到全年都是夏天的国度里去。孩子们一天天地了解埃及、印度、锡兰、印度尼西亚的自然界、人民的生活习俗、劳动和文化,——他们听讲关于这些国家的故事,看记录影片等。孩子们好像真的置身于笔挺的棕榈树下,感受到赤道上的炙人的炎热和大雨后的凉爽,观察着劳动人民的生活。到金字塔之国——埃及去的“旅行”,特别使儿童感到津津有味。
然后,我们到邻近各国去“旅行”,我们到了斯堪的纳维亚、中欧各国、土耳其、伊朗、阿富汗、日本。我们又以同样的方式到了南美洲、加拿大和美国,到了澳大利亚和北极。在做环球“旅行”的时候,孩子们看到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生活得幸福。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那里存在着人压迫人、饥饿和贫困的现象。在孩子们的意识里,形成着关于产生这类不良现象的原因——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的观念。孩子们逐渐地认识到:世界上正进行着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之间的尖锐的、不可调和的斗争。我力求使我的学生们关心那些至今还在被剥削者所奴役的劳动人民的疾苦,关心至今还没有获得自由的整个人民的疾苦。
在孩子们的面前逐渐开阔起来的世界,不应当仅仅是些海洋、大陆和岛屿,是些没有见过的植物和动物,是北极的极光和赤道的永夏,而首先应当是人,是人们为了幸福的未来而进行的劳动和斗争,是人类对于幸福和公平的世代相传的理想,而这个理想在已经消灭了人压迫人的国家里正在变为现实。孩子们进入这个世界,不应当仅仅是些无动于衷的旁观者,只知道什么地方有什么东西,只会讲述一番,而应当是非常关切人类命运的人。
在进行国内和国外的“旅行”活动时,要防止一种偏向——就是“喂给”儿童过量的知识和印象。列夫•托尔斯泰曾经给教小孩子的教师建议说:“你们要防止过分热衷于(特别是外国为儿童出版的书籍里)给儿童讲述科学所探知的非同寻常的结果,譬如地球、太阳有多少重量啊,太阳是由什么物质构成的啊,树木和人体是怎样由细胞组成的啊,人们发明了哪些新奇的机器啊,等等。”这位伟大的作家和教育家解释自己的建议说:单纯讲研究成果会对学生起有害的作用,会使他们养成轻信言词的习惯。自从作家写出这些话以后,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世界发生了难以辨认的变化,科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且小孩子的眼界也不同以往了。但是,托尔斯泰的建议,在今天也还没有失去它的价值。对于年龄幼小的孩子讲述事物时,不要用过多的信息使他们震惊。
总评:
每一次旅行,如同一次心灵的洗礼,这样的旅行看似简单,实际闪耀着教育的智慧,在一天天的旅行中,孩子们从小就开始认识自己的国度,关注自己的国度,祖国在孩子们心中不再是一个空洞的词汇。字里行间渗透着教育的智慧,“润物细无声”的教育艺术令人震撼。苏老正是用这样看似简单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着教育,当学生还不知道什么是祖国的时候,而祖国已经深深地实实在在融入了学生的血液。我想这是“旅行”的根本,也是我们教学的德育目标,我想教师不仅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兼顾两者,这样才是我们课堂教学所得到的最佳效果。

宝林四小宋惠娟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57、带孩子们做环球“旅行”
 小学教师应当努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他们由认识家乡的田野和树林而逐渐扩大到了解祖国以至全世界的自然界和生活。
 我的孩子们早在一年级就很清楚地知道,地球是一个围绕着太阳旋转的巨大的球体,它有时以这一面,有时以另一面对着太阳,所以在同一个时间,地球上的各个地区里既有炎热的夏天,又有严寒的冬天,有的地方是白昼,有的地方是黑夜。从二年级起,我们开始做环球“旅行”。孩子们坐在校园里用植物的藤蔓搭成的“绿色教室”里。他们面前放置着一个很大的地球仪,它被人工制作的“太阳”照射着。“地球”绕着“太阳”转,“月亮”又绕着“地球”转。我对他们说:“孩子们,你们看,这儿是我们祖国的广大国土。我们居住在离祖国西部边界不远的地方,现在让我们向东,作一次长途的旅行。我们将在一些城市和村镇停留,看看人们是怎样生活的。”然后我讲到在我们的“旅途”上遇到的田野、河流、居民点的情况,一边讲,一边演示图片和幻灯片。
 已经傍晚了,我们不知不觉地“旅行”了2个小时,可是只“走”了不到100公里。孩子们心情迫切地期待着下一次继续“旅行”的日子。
 ……又是城市和乡村、森林和河流、建筑物和古代文物,但是“旅行”并不感到单调乏味,因为儿童在我们祖国的每一块地方都能看到新的、独特的东西。“旅行”了几天以后,我们已经接近了伏尔加河,看见了许多水电站,还在沿伏尔加河的辽阔的草原上跟放牧人会见。孩子们屏声息气地听着关于决定人类命运的斯大林格勒大战的故事。如果不是成千上万的英雄们在这里拼死战斗,那么我们今天就不可能在这个教室里学习。应当从小就引导孩子们关心全人类的命运。
 孩子们一天天地深入我们祖国的大地,在他们的面前不断地展开新的景象:这里是有着无限的地下宝藏的乌拉尔,这里是神秘莫测的原始森林,这里是汹涌奔腾的西伯利亚的河流……然后我们坐上轮船,渡过贝加尔湖,欣赏着群山和森林,在篝火旁边过夜……我们再往前行,孩子们面前展现出远东的无尽宝藏,再往前就是大海了。我们坐上远洋轮,东渡库页岛,然后到达千岛群岛——这儿是我们祖国的白昼开始的地方。我们的“旅行”大约用了3个月时间,平均每天行程100公里。我们见到40多个民族的人,结识了许多优秀的人物——农民、建筑工、矿工、渔夫和地质工作者。他们都在劳动,为的是我们生活得更好。孩子们产生了对祖国的自豪感。
 后来我们又到祖国的北方、西方、南方去做过几次“旅行”。我们在旅途中度过了整整一年(二年级)。“祖国”这个词在儿童的意识里不再是空洞的了,而是充满了鲜明的景象,激发了他们对祖国人民的英勇劳动的自豪感。 【在我们的孩子眼里,“祖国”这个词语是比较空洞的,热爱祖国的也是比较抽象的。】
 我们也出发到国外去“旅行”。我提出的目的是向儿童指出地球上各个地方的自然界的多样性和美,讲述世界各国人民的生活和劳动中一切美好的东西,激发儿童对各国人民的文化、艺术、现在和过去的情况的兴趣,说明世界上正在进行着的善与恶的斗争。在这些“旅行”中,直观性起着更大的作用,因为必须创造条件,使儿童形成关于遥远的国度和在我们这里看不到的自然界的表象。
 起初,我们到全年都是夏天的国度里去。孩子们一天天地了解埃及、印度、锡兰、印度尼西亚的自然界、人民的生活习俗、劳动和文化,——他们听讲关于这些国家的故事,看记录影片等。孩子们好像真的置身于笔挺的棕榈树下,感受到赤道上的炙人的炎热和大雨后的凉爽,观察着劳动人民的生活。到金字塔之国——埃及去的“旅行”,特别使儿童感到津津有味。
 然后,我们到邻近各国去“旅行”,我们到了斯堪的纳维亚、中欧各国、土耳其、伊朗、阿富汗、日本。我们又以同样的方式到了南美洲、加拿大和美国,到了澳大利亚和北极。在做环球“旅行”的时候,孩子们看到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生活得幸福。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那里存在着人压迫人、饥饿和贫困的现象。在孩子们的意识里,形成着关于产生这类不良现象的原因——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的观念。孩子们逐渐地认识到:世界上正进行着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之间的尖锐的、不可调和的斗争。我力求使我的学生们关心那些至今还在被剥削者所奴役的劳动人民的疾苦,关心至今还没有获得自由的整个人民的疾苦。
 在孩子们的面前逐渐开阔起来的世界,不应当仅仅是些海洋、大陆和岛屿,是些没有见过的植物和动物,是北极的极光和赤道的永夏,而首先应当是人,是人们为了幸福的未来而进行的劳动和斗争,是人类对于幸福和公平的世代相传的理想,而这个理想在已经消灭了人压迫人的国家里正在变为现实。孩子们进入这个世界,不应当仅仅是些无动于衷的旁观者,只知道什么地方有什么东西,只会讲述一番,而应当是非常关切人类命运的人。
 在进行国内和国外的“旅行”活动时,要防止一种偏向——就是“喂给”儿童过量的知识和印象。列夫·托尔斯泰曾经孩子的教师建议说:“你们要防止过分热衷于(特别是外国为儿童出版的书籍里)给儿童讲述科学所探知的非同寻常的结果,譬如地球、太阳有多少重量啊,太阳是由什么物质构成的啊,树木和人体是怎样由细胞组成的啊,人们发明了哪些新奇的机器啊,等等。”这位伟大的作家和教育家解释自己的建议说:单纯讲研究成果会对学生起有害的作用,会使他们养成轻信言词的习惯。自从作家写出这些话以后,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世界发生了难以辨认的变化,科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且小孩子的眼界也不同以往了。但是,托尔斯泰的建议,在今天也还没有失去它的价值。对于年龄幼小的孩子讲述事物时,不要用过多的信息使他们震惊。
【像讲故事般的让孩子认识了解世界,学生感到非常的感兴趣,但在我们的教学中,很少能腾出时间来让孩子认识世界,了解历史,这是一大教学的遗憾。】[b style="mso-bidi-font-weight: normal"]

[/b]

7暑期批读 第57条 带孩子们做环球“旅行” Empty 57、带孩子们做环球“旅行” 周四 七月 25, 2013 3:37 pm

宝虹小学沈旭佳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57、带孩子们做环球“旅行”
小学教师应当努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他们由认识家乡的田野和树林而逐渐扩大到了解祖国以至全世界的自然界和生活。【要引导学生广泛学习,不仅要在阅读中拓宽知识面,还要带学生走出教室,与实践相结合,增长见识】我的孩子们早在一年级就很清楚地知道,地球是一个围绕着太阳旋转的巨大的球体,它有时以这一面,有时以另一面对着太阳,所以在同一个时间,地球上的各个地区里既有炎热的夏天,又有严寒的冬天,有的地方是白昼,有的地方是黑夜。从二年级起,我们开始做环球“旅行”。孩子们坐在校园里用植物的藤蔓搭成的“绿色教室”里。他们面前放置着一个很大的地球仪,它被人工制作的“太阳”照射着。“地球”绕着“太阳”转,“月亮”又绕着“地球”转。我对他们说:“孩子们,你们看,这儿是我们祖国的广大国土。我们居住在离祖国西部边界不远的地方,现在让我们向东,作一次长途的旅行。我们将在一些城市和村镇停留,看看人们是怎样生活的。”然后我讲到在我们的“旅途”上遇到的田野、河流、居民点的情况,一边讲,一边演示图片和幻灯片。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方式让人羡慕,,“游”遍祖国大地后,“祖国”这个词在孩子们的心中变得鲜明与生动,然而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常常无法做到如此的鲜明形象,更显得苍白无力。】
已经傍晚了,我们不知不觉地“旅行”了2个小时,可是只“走”了不到100公里。孩子们心情迫切地期待着下一次继续“旅行”的日子。
……又是城市和乡村、森林和河流、建筑物和古代文物,但是“旅行”并不感到单调乏味,因为儿童在我们祖国的每一块地方都能看到新的、独特的东西。“旅行”了几天以后,我们已经接近了伏尔加河,看见了许多水电站,还在沿伏尔加河的辽阔的草原上跟放牧人会见。孩子们屏声息气地听着关于决定人类命运的斯大林格勒大战的故事。如果不是成千上万的英雄们在这里拼死战斗,那么我们今天就不可能在这个教室里学习。应当从小就引导孩子们关心全人类的命运。
孩子们一天天地深入我们祖国的大地,在他们的面前不断地展开新的景象:这里是有着无限的地下宝藏的乌拉尔,这里是神秘莫测的原始森林,这里是汹涌奔腾的西伯利亚的河流……然后我们坐上轮船,渡过贝加尔湖,欣赏着群山和森林,在篝火旁边过夜……我们再往前行,孩子们面前展现出远东的无尽宝藏,再往前就是大海了。我们坐上远洋轮,东渡库页岛,然后到达千岛群岛——这儿是我们祖国的白昼开始的地方。我们的“旅行”大约用了3个月时间,平均每天行程100公里。我们见到40多个民族的人,结识了许多优秀的人物——农民、建筑工、矿工、渔夫和地质工作者。他们都在劳动,为的是我们生活得更好。孩子们产生了对祖国的自豪感。
后来我们又到祖国的北方、西方、南方去做过几次“旅行”。我们在旅途中度过了整整一年(二年级)。“祖国”这个词在儿童的意识里不再是空洞的了,而是充满了鲜明的景象,激发了他们对祖国人民的英勇劳动的自豪感。
我们也出发到国外去“旅行”。我提出的目的是向儿童指出地球上各个地方的自然界的多样性和美,讲述世界各国人民的生活和劳动中一切美好的东西,激发儿童对各国人民的文化、艺术、现在和过去的情况的兴趣,说明世界上正在进行着的善与恶的斗争。在这些“旅行”中,直观性起着更大的作用,因为必须创造条件,使儿童形成关于遥远的国度和在我们这里看不到的自然界的表象。
起初,我们到全年都是夏天的国度里去。孩子们一天天地了解埃及、印度、锡兰、印度尼西亚的自然界、人民的生活习俗、劳动和文化,——他们听讲关于这些国家的故事,看记录影片等。孩子们好像真的置身于笔挺的棕榈树下,感受到赤道上的炙人的炎热和大雨后的凉爽,观察着劳动人民的生活。到金字塔之国——埃及去的“旅行”,特别使儿童感到津津有味。
然后,我们到邻近各国去“旅行”,我们到了斯堪的纳维亚、中欧各国、土耳其、伊朗、阿富汗、日本。我们又以同样的方式到了南美洲、加拿大和美国,到了澳大利亚和北极。在做环球“旅行”的时候,孩子们看到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生活得幸福。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那里存在着人压迫人、饥饿和贫困的现象。在孩子们的意识里,形成着关于产生这类不良现象的原因——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的观念。孩子们逐渐地认识到:世界上正进行着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之间的尖锐的、不可调和的斗争。我力求使我的学生们关心那些至今还在被剥削者所奴役的劳动人民的疾苦,关心至今还没有获得自由的整个人民的疾苦。
在孩子们的面前逐渐开阔起来的世界,不应当仅仅是些海洋、大陆和岛屿,是些没有见过的植物和动物,是北极的极光和赤道的永夏,而首先应当是人,是人们为了幸福的未来而进行的劳动和斗争,是人类对于幸福和公平的世代相传的理想,而这个理想在已经消灭了人压迫人的国家里正在变为现实。孩子们进入这个世界,不应当仅仅是些无动于衷的旁观者,只知道什么地方有什么东西,只会讲述一番,而应当是非常关切人类命运的人。
在进行国内和国外的“旅行”活动时,要防止一种偏向——就是“喂给”儿童过量的知识和印象。列夫•托尔斯泰曾经给教小孩子的教师建议说:“你们要防止过分热衷于(特别是外国为儿童出版的书籍里)给儿童讲述科学所探知的非同寻常的结果,譬如地球、太阳有多少重量啊,太阳是由什么物质构成的啊,树木和人体是怎样由细胞组成的啊,人们发明了哪些新奇的机器啊,等等。”这位伟大的作家和教育家解释自己的建议说:单纯讲研究成果会对学生起有害的作用,会使他们养成轻信言词的习惯。自从作家写出这些话以后,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世界发生了难以辨认的变化,科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且小孩子的眼界也不同以往了。但是,托尔斯泰的建议,在今天也还没有失去它的价值。对于年龄幼小的孩子讲述事物时,不要用过多的信息使他们震惊。
总评:
带孩子们做环球“旅行”,当然我们不是真的带学生到各地旅行(我们也没这个条件),但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图片,并做简单的介绍,让学生通过客观的条件去了解一些全国各地甚至是全世界各地的风俗、特色。这样的“旅行”看似简单,却透射着教育的智慧。同时,教师还必须要有渊博的知识,要“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我们可以通过不断的阅读来充实自己,满足各类学生对于不同知识的渴望。

8暑期批读 第57条 带孩子们做环球“旅行” Empty 57、带孩子们做环球“旅行” 周五 七月 26, 2013 7:42 am

培智 张晓琳



57、带孩子们做环球“旅行”
小学教师应当努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他们由认识家乡的田野和树林而逐渐扩大到了解祖国以至全世界的自然界和生活。
我的孩子们早在一年级就很清楚地知道,地球是一个围绕着太阳旋转的巨大的球体,它有时以这一面,有时以另一面对着太阳,所以在同一个时间,地球上的各个地区里既有炎热的夏天,又有严寒的冬天,有的地方是白昼,有的地方是黑夜。从二年级起,我们开始做环球“旅行”。孩子们坐在校园里用植物的藤蔓搭成的“绿色教室”里。他们面前放置着一个很大的地球仪,它被人工制作的“太阳”照射着。“地球”绕着“太阳”转,“月亮”又绕着“地球”转。我对他们说:“孩子们,你们看,这儿是我们祖国的广大国土。我们居住在离祖国西部边界不远的地方,现在让我们向东,作一次长途的旅行。我们将在一些城市和村镇停留,看看人们是怎样生活的。”然后我讲到在我们的“旅途”上遇到的田野、河流、居民点的情况,一边讲,一边演示图片和幻灯片。
已经傍晚了,我们不知不觉地“旅行”了2个小时,可是只“走”了不到100公里。孩子们心情迫切地期待着下一次继续“旅行”的日子。
……又是城市和乡村、森林和河流、建筑物和古代文物,但是“旅行”并不感到单调乏味,因为儿童在我们祖国的每一块地方都能看到新的、独特的东西。“旅行”了几天以后,我们已经接近了伏尔加河,看见了许多水电站,还在沿伏尔加河的辽阔的草原上跟放牧人会见。孩子们屏声息气地听着关于决定人类命运的斯大林格勒大战的故事。如果不是成千上万的英雄们在这里拼死战斗,那么我们今天就不可能在这个教室里学习。应当从小就引导孩子们关心全人类的命运。
孩子们一天天地深入我们祖国的大地,在他们的面前不断地展开新的景象:这里是有着无限的地下宝藏的乌拉尔,这里是神秘莫测的原始森林,这里是汹涌奔腾的西伯利亚的河流……然后我们坐上轮船,渡过贝加尔湖,欣赏着群山和森林,在篝火旁边过夜……我们再往前行,孩子们面前展现出远东的无尽宝藏,再往前就是大海了。我们坐上远洋轮,东渡库页岛,然后到达千岛群岛——这儿是我们祖国的白昼开始的地方。我们的“旅行”大约用了3个月时间,平均每天行程100公里。我们见到40多个民族的人,结识了许多优秀的人物——农民、建筑工、矿工、渔夫和地质工作者。他们都在劳动,为的是我们生活得更好。孩子们产生了对祖国的自豪感。
后来我们又到祖国的北方、西方、南方去做过几次“旅行”。我们在旅途中度过了整整一年(二年级)。“祖国”这个词在儿童的意识里不再是空洞的了,而是充满了鲜明的景象,激发了他们对祖国人民的英勇劳动的自豪感。
我们也出发到国外去“旅行”。我提出的目的是向儿童指出地球上各个地方的自然界的多样性和美,讲述世界各国人民的生活和劳动中一切美好的东西,激发儿童对各国人民的文化、艺术、现在和过去的情况的兴趣,说明世界上正在进行着的善与恶的斗争。在这些“旅行”中,直观性起着更大的作用,因为必须创造条件,使儿童形成关于遥远的国度和在我们这里看不到的自然界的表象。
起初,我们到全年都是夏天的国度里去。孩子们一天天地了解埃及、印度、锡兰、印度尼西亚的自然界、人民的生活习俗、劳动和文化,——他们听讲关于这些国家的故事,看记录影片等。孩子们好像真的置身于笔挺的棕榈树下,感受到赤道上的炙人的炎热和大雨后的凉爽,观察着劳动人民的生活。到金字塔之国——埃及去的“旅行”,特别使儿童感到津津有味。
然后,我们到邻近各国去“旅行”,我们到了斯堪的纳维亚、中欧各国、土耳其、伊朗、阿富汗、日本。我们又以同样的方式到了南美洲、加拿大和美国,到了澳大利亚和北极。在做环球“旅行”的时候,孩子们看到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生活得幸福。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那里存在着人压迫人、饥饿和贫困的现象。在孩子们的意识里,形成着关于产生这类不良现象的原因——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的观念。孩子们逐渐地认识到:世界上正进行着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之间的尖锐的、不可调和的斗争。我力求使我的学生们关心那些至今还在被剥削者所奴役的劳动人民的疾苦,关心至今还没有获得自由的整个人民的疾苦。
在孩子们的面前逐渐开阔起来的世界,不应当仅仅是些海洋、大陆和岛屿,是些没有见过的植物和动物,是北极的极光和赤道的永夏,而首先应当是人,是人们为了幸福的未来而进行的劳动和斗争,是人类对于幸福和公平的世代相传的理想,而这个理想在已经消灭了人压迫人的国家里正在变为现实。孩子们进入这个世界,不应当仅仅是些无动于衷的旁观者,只知道什么地方有什么东西,只会讲述一番,而应当是非常关切人类命运的人。
在进行国内和国外的“旅行”活动时,要防止一种偏向——就是“喂给”儿童过量的知识和印象。列夫•托尔斯泰曾经给教小孩子的教师建议说:“你们要防止过分热衷于(特别是外国为儿童出版的书籍里)给儿童讲述科学所探知的非同寻常的结果,譬如地球、太阳有多少重量啊,太阳是由什么物质构成的啊,树木和人体是怎样由细胞组成的啊,人们发明了哪些新奇的机器啊,等等。”这位伟大的作家和教育家解释自己的建议说:单纯讲研究成果会对学生起有害的作用,会使他们养成轻信言词的习惯。自从作家写出这些话以后,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世界发生了难以辨认的变化,科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且小孩子的眼界也不同以往了。但是,托尔斯泰的建议,在今天也还没有失去它的价值。对于年龄幼小的孩子讲述事物时,不要用过多的信息使他们震惊。
总评:
苏霍姆林斯基说小学教师应当努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是他们由认识家乡的田野和树林而逐渐扩大到了解祖国以至全世界的自然界和生活。作者描述了他如何带领儿童“旅游”世界,我为自己的孤陋寡闻而感到羞涩,作为教师,甚至感到了惶恐!在课堂中引领孩子周游世界,欣赏世界各地的自然风光、游览风格迥异的名胜古迹、感受不同民族的人文风情、体会不同层次人民的幸福与忧愁……孩子们看到了美好的一面,同时,孩子们看到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生活得幸福,世界有的国家还有压迫、贫困、饥饿。这样的“旅行”能扩大孩子的知识面,但我们的教师又有几人能带领学生进行这样的“旅行”呢?甚至带领孩子在国内“旅行”都做不到,所以羞愧与惶恐。教师自己不扩充知识,如何引领孩子扩充知识呢?教师们,拿起书本!扩充自己的知识,也带领你的孩子到全世界“旅行”一次吧!

9暑期批读 第57条 带孩子们做环球“旅行” Empty 57、带孩子们做环球“旅行” 周一 七月 29, 2013 12:50 pm

华师大宝山实验王莹

华师大宝山实验王莹

57、带孩子们做环球“旅行”
小学教师应当努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他们由认识家乡的田野和树林而逐渐扩大到了解祖国以至全世界的自然界和生活。
我的孩子们早在一年级就很清楚地知道,地球是一个围绕着太阳旋转的巨大的球体,它有时以这一面,有时以另一面对着太阳,所以在同一个时间,地球上的各个地区里既有炎热的夏天,又有严寒的冬天,有的地方是白昼,有的地方是黑夜。从二年级起,我们开始做环球“旅行”。孩子们坐在校园里用植物的藤蔓搭成的“绿色教室”里。他们面前放置着一个很大的地球仪,它被人工制作的“太阳”照射着。“地球”绕着“太阳”转,“月亮”又绕着“地球”转。我对他们说:“孩子们,你们看,这儿是我们祖国的广大国土。我们居住在离祖国西部边界不远的地方,现在让我们向东,作一次长途的旅行。我们将在一些城市和村镇停留,看看人们是怎样生活的。”然后我讲到在我们的“旅途”上遇到的田野、河流、居民点的情况,一边讲,一边演示图片和幻灯片。
已经傍晚了,我们不知不觉地“旅行”了2个小时,可是只“走”了不到100公里。孩子们心情迫切地期待着下一次继续“旅行”的日子。
……又是城市和乡村、森林和河流、建筑物和古代文物,但是“旅行”并不感到单调乏味,因为儿童在我们祖国的每一块地方都能看到新的、独特的东西。“旅行”了几天以后,我们已经接近了伏尔加河,看见了许多水电站,还在沿伏尔加河的辽阔的草原上跟放牧人会见。孩子们屏声息气地听着关于决定人类命运的斯大林格勒大战的故事。如果不是成千上万的英雄们在这里拼死战斗,那么我们今天就不可能在这个教室里学习。应当从小就引导孩子们关心全人类的命运。
孩子们一天天地深入我们祖国的大地,在他们的面前不断地展开新的景象:这里是有着无限的地下宝藏的乌拉尔,这里是神秘莫测的原始森林,这里是汹涌奔腾的西伯利亚的河流……然后我们坐上轮船,渡过贝加尔湖,欣赏着群山和森林,在篝火旁边过夜……我们再往前行,孩子们面前展现出远东的无尽宝藏,再往前就是大海了。我们坐上远洋轮,东渡库页岛,然后到达千岛群岛——这儿是我们祖国的白昼开始的地方。我们的“旅行”大约用了3个月时间,平均每天行程100公里。我们见到40多个民族的人,结识了许多优秀的人物——农民、建筑工、矿工、渔夫和地质工作者。他们都在劳动,为的是我们生活得更好。孩子们产生了对祖国的自豪感。
后来我们又到祖国的北方、西方、南方去做过几次“旅行”。我们在旅途中度过了整整一年(二年级)。“祖国”这个词在儿童的意识里不再是空洞的了,而是充满了鲜明的景象,激发了他们对祖国人民的英勇劳动的自豪感。
我们也出发到国外去“旅行”。我提出的目的是向儿童指出地球上各个地方的自然界的多样性和美,讲述世界各国人民的生活和劳动中一切美好的东西,激发儿童对各国人民的文化、艺术、现在和过去的情况的兴趣,说明世界上正在进行着的善与恶的斗争。在这些“旅行”中,直观性起着更大的作用,因为必须创造条件,使儿童形成关于遥远的国度和在我们这里看不到的自然界的表象。
起初,我们到全年都是夏天的国度里去。孩子们一天天地了解埃及、印度、锡兰、印度尼西亚的自然界、人民的生活习俗、劳动和文化,——他们听讲关于这些国家的故事,看记录影片等。孩子们好像真的置身于笔挺的棕榈树下,感受到赤道上的炙人的炎热和大雨后的凉爽,观察着劳动人民的生活。到金字塔之国——埃及去的“旅行”,特别使儿童感到津津有味。
然后,我们到邻近各国去“旅行”,我们到了斯堪的纳维亚、中欧各国、土耳其、伊朗、阿富汗、日本。我们又以同样的方式到了南美洲、加拿大和美国,到了澳大利亚和北极。在做环球“旅行”的时候,孩子们看到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生活得幸福。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那里存在着人压迫人、饥饿和贫困的现象。在孩子们的意识里,形成着关于产生这类不良现象的原因——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的观念。孩子们逐渐地认识到:世界上正进行着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之间的尖锐的、不可调和的斗争。我力求使我的学生们关心那些至今还在被剥削者所奴役的劳动人民的疾苦,关心至今还没有获得自由的整个人民的疾苦。
在孩子们的面前逐渐开阔起来的世界,不应当仅仅是些海洋、大陆和岛屿,是些没有见过的植物和动物,是北极的极光和赤道的永夏,而首先应当是人,是人们为了幸福的未来而进行的劳动和斗争,是人类对于幸福和公平的世代相传的理想,而这个理想在已经消灭了人压迫人的国家里正在变为现实。孩子们进入这个世界,不应当仅仅是些无动于衷的旁观者,只知道什么地方有什么东西,只会讲述一番,而应当是非常关切人类命运的人。
在进行国内和国外的“旅行”活动时,要防止一种偏向——就是“喂给”儿童过量的知识和印象。列夫•托尔斯泰曾经给教小孩子的教师建议说:“你们要防止过分热衷于(特别是外国为儿童出版的书籍里)给儿童讲述科学所探知的非同寻常的结果,譬如地球、太阳有多少重量啊,太阳是由什么物质构成的啊,树木和人体是怎样由细胞组成的啊,人们发明了哪些新奇的机器啊,等等。”这位伟大的作家和教育家解释自己的建议说:单纯讲研究成果会对学生起有害的作用,会使他们养成轻信言词的习惯。自从作家写出这些话以后,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世界发生了难以辨认的变化,科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且小孩子的眼界也不同以往了。但是,托尔斯泰的建议,在今天也还没有失去它的价值。对于年龄幼小的孩子讲述事物时,不要用过多的信息使他们震惊。
批注:人们常说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知识面的扩大不仅仅应该是课本上的,更应该包括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了解社会生活等很多方面。这里的“旅行”虽不是真正的旅行,但却是和旅行有同样效果的理解知识的过程。
这样的旅行对孩子们来说真的是很有吸引力的,在老师的引领下,他们学习了知识,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情操,真的是很有情境的教学啊。
在旅行中,孩子们不是像在课堂那样枯燥的接受了死记硬背的知识,而是有情境的,有前因后果的,还有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内的的教育。是不容易遗忘的。
我们也经常会发现孩子在小的时候,他们并不喜欢读那些科普性很强的读物,连我们成人都很难耐下心去阅读,何况孩子,所以不要逼着他们读这些,我们应该采取灵活的恰当的,顺应他们心理接受的规律去给他们介绍一些知识,就像旅行一样,在旅行中,没有太重的负担,没有过多的压力,去探寻宇宙的奥秘。

教师进修学院沈亦璋

教师进修学院沈亦璋


小学教师应当努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他们由认识家乡的田野和树林而逐渐扩大到了解祖国以至全世界的自然界和生活【老师有义务扩大孩子的视野】。 

我的孩子们早在一年级就很清楚地知道,地球是一个围绕着太阳旋转的巨大的球体,它有时以这一面,有时以另一面对着太阳,所以在同一个时间,地球上的各个地区里既有炎热的夏天,又有严寒的冬天,有的地方是白昼,有的地方是黑夜。从二年级起,我们开始做环球“旅行”。孩子们坐在校园里用植物的藤蔓搭成的“绿色教室”里。他们面前放置着一个很大的地球仪,它被人工制作的“太阳”照射着。“地球”绕着“太阳”转,“月亮”又绕着“地球”转。我对他们说:“孩子们,你们看,这儿是我们祖国的广大国土。我们居住在离祖国西部边界不远的地方,现在让我们向东,作一次长途的旅行。我们将在一些城市和村镇停留,看看人们是怎样生活的。”然后我讲到在我们的“旅途”上遇到的田野、河流、居民点的情况,一边讲,一边演示图片和幻灯片。 

已经傍晚了,我们不知不觉地“旅行”了2个小时,可是只“走”了不到100公里。孩子们心情迫切地期待着下一次继续“旅行”的日子。 

……又是城市和乡村、森林和河流、建筑物和古代文物,但是“旅行”并不感到单调乏味,因为儿童在我们祖国的每一块地方都能看到新的、独特的东西【要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就要满足其求知欲,让他们有新的知识去学习】。“旅行”了几天以后,我们已经接近了伏尔加河,看见了许多水电站,还在沿伏尔加河的辽阔的草原上跟放牧人会见。孩子们屏声息气地听着关于决定人类命运的斯大林格勒大战的故事。如果不是成千上万的英雄们在这里拼死战斗,那么我们今天就不可能在这个教室里学习。应当从小就引导孩子们关心全人类的命运【不只是要进行知识的教授,更是要进行人格的教育】

孩子们一天天地深入我们祖国的大地,在他们的面前不断地展开新的景象:这里是有着无限的地下宝藏的乌拉尔,这里是神秘莫测的原始森林,这里是汹涌奔腾的西伯利亚的河流……然后我们坐上轮船,渡过贝加尔湖,欣赏着群山和森林,在篝火旁边过夜……我们再往前行,孩子们面前展现出远东的无尽宝藏,再往前就是大海了。我们坐上远洋轮,东渡库页岛,然后到达千岛群岛——这儿是我们祖国的白昼开始的地方。我们的“旅行”大约用了3个月时间,平均每天行程100公里。我们见到40多个民族的人,结识了许多优秀的人物——农民、建筑工、矿工、渔夫和地质工作者。他们都在劳动,为的是我们生活得更好。孩子们产生了对祖国的自豪感【这样的环球旅行,是真正的让孩子们感受到不同的人文地理,了解不同的风貌,而不只是教科书上死板的文字图画】。 

后来我们又到祖国的北方、西方、南方去做过几次“旅行”。我们在旅途中度过了整整一年(二年级)。“祖国”这个词在儿童的意识里不再是空洞的了,而是充满了鲜明的景象,激发了他们对祖国人民的英勇劳动的自豪感【成功的教育!】。 

我们也出发到国外去“旅行”。我提出的目的是向儿童指出地球上各个地方的自然界的多样性和美,讲述世界各国人民的生活和劳动中一切美好的东西,激发儿童对各国人民的文化、艺术、现在和过去的情况的兴趣,说明世界上正在进行着的善与恶的斗争。在这些“旅行”中,直观性起着更大的作用,因为必须创造条件,使儿童形成关于遥远的国度和在我们这里看不到的自然界的表象【直观性的教育,如若运用的好,可以产生非常好的影响,只是对于年轻教师仍是较难把握。展示到何种程度,发散到何种程度,都是需要好好把握的】。 

起初,我们到全年都是夏天的国度里去。孩子们一天天地了解埃及、印度、锡兰、印度尼西亚的自然界、人民的生活习俗、劳动和文化,——他们听讲关于这些国家的故事,看记录影片等。孩子们好像真的置身于笔挺的棕榈树下,感受到赤道上的炙人的炎热和大雨后的凉爽,观察着劳动人民的生活。到金字塔之国——埃及去的“旅行”,特别使儿童感到津津有味。 

然后,我们到邻近各国去“旅行”,我们到了斯堪的纳维亚、中欧各国、土耳其、伊朗、阿富汗、日本。我们又以同样的方式到了南美洲、加拿大和美国,到了澳大利亚和北极。在做环球“旅行”的时候,孩子们看到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生活得幸福。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那里存在着人压迫人、饥饿和贫困的现象。在孩子们的意识里,形成着关于产生这类不良现象的原因——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的观念。孩子们逐渐地认识到:世界上正进行着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之间的尖锐的、不可调和的斗争。我力求使我的学生们关心那些至今还在被剥削者所奴役的劳动人民的疾苦,关心至今还没有获得自由的整个人民的疾苦。 

在孩子们的面前逐渐开阔起来的世界,不应当仅仅是些海洋、大陆和岛屿,是些没有见过的植物和动物,是北极的极光和赤道的永夏,而首先应当是人【深入人心的人文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怎会不优秀!】,是人们为了幸福的未来而进行的劳动和斗争,是人类对于幸福和公平的世代相传的理想,而这个理想在已经消灭了人压迫人的国家里正在变为现实。孩子们进入这个世界,不应当仅仅是些无动于衷的旁观者,只知道什么地方有什么东西,只会讲述一番,而应当是非常关切人类命运的人。 

在进行国内和国外的“旅行”活动时,要防止一种偏向——就是“喂给”儿童过量的知识和印象。列夫·托尔斯泰曾经给教小孩子的教师建议说:“你们要防止过分热衷于(特别是外国为儿童出版的书籍里)给儿童讲述科学所探知的非同寻常的结果,譬如地球、太阳有多少重量啊,太阳是由什么物质构成的啊,树木和人体是怎样由细胞组成的啊,人们发明了哪些新奇的机器啊,等等。”这位伟大的作家和教育家解释自己的建议说:单纯讲研究成果会对学生起有害的作用,会使他们养成轻信言词的习惯。自从作家写出这些话以后,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世界发生了难以辨认的变化,科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且小孩子的眼界也不同以往了。但是,托尔斯泰的建议,在今天也还没有失去它的价值。对于年龄幼小的孩子讲述事物时,不要用过多的信息使他们震惊。

总批注:在这一条建议中,苏老所描述的教学方式让人心驰神往,我相信任何一个学生在他的讲解中,在他所带领的环球旅行中都会感受到一个非常精彩奇妙的世界,一个让他们想更加探索,非常热爱的世界。

 在下个学期中,我将会兼任一些科学课,虽然是副科,但是这样的课程我想可以让孩子们学到更多的一些小知识、小常识。苏老的课时带孩子们环游世界,那我的课能不能让孩子们感受科学的奇妙呢?这是我所期待的。

沈佼姣

沈佼姣

   57、带孩子们做环球“旅行”
   小学教师应当努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他们由认识家乡的田野和树林而逐渐扩大到了解祖国以至全世界的自然界和生活。 (我觉得小学阶段应该培养学生基本的技能、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有就是对保护及培养他们的兴趣)
   我的孩子们早在一年级就很清楚地知道,地球是一个围绕着太阳旋转的巨大的球体,它有时以这一面,有时以另一面对着太阳,所以在同一个时间,地球上的各个地区里既有炎热的夏天,又有严寒的冬天,有的地方是白昼,有的地方是黑夜。从二年级起,我们开始做环球“旅行”。孩子们坐在校园里用植物的藤蔓搭成的“绿色教室”里。他们面前放置着一个很大的地球仪,它被人工制作的“太阳”照射着。“地球”绕着“太阳”转,“月亮”又绕着“地球”转。我对他们说:“孩子们,你们看,这儿是我们祖国的广大国土。我们居住在离祖国西部边界不远的地方,现在让我们向东,作一次长途的旅行。我们将在一些城市和村镇停留,看看人们是怎样生活的。”然后我讲到在我们的“旅途”上遇到的田野、河流、居民点的情况,一边讲,一边演示图片和幻灯片。
   已经傍晚了,我们不知不觉地“旅行”了2个小时,可是只“走”了不到100公里。孩子们心情迫切地期待着下一次继续“旅行”的日子。
   ……又是城市和乡村、森林和河流、建筑物和古代文物,但是“旅行”并不感到单调乏味,因为儿童在我们祖国的每一块地方都能看到新的、独特的东西。“旅行”了几天以后,我们已经接近了伏尔加河,看见了许多水电站,还在沿伏尔加河的辽阔的草原上跟放牧人会见。孩子们屏声息气地听着关于决定人类命运的斯大林格勒大战的故事。如果不是成千上万的英雄们在这里拼死战斗,那么我们今天就不可能在这个教室里学习。应当从小就引导孩子们关心全人类的命运。
   孩子们一天天地深入我们祖国的大地,在他们的面前不断地展开新的景象:这里是有着无限的地下宝藏的乌拉尔,这里是神秘莫测的原始森林,这里是汹涌奔腾的西伯利亚的河流……然后我们坐上轮船,渡过贝加尔湖,欣赏着群山和森林,在篝火旁边过夜……我们再往前行,孩子们面前展现出远东的无尽宝藏,再往前就是大海了。我们坐上远洋轮,东渡库页岛,然后到达千岛群岛——这儿是我们祖国的白昼开始的地方。我们的“旅行”大约用了3个月时间,平均每天行程100公里。我们见到40多个民族的人,结识了许多优秀的人物——农民、建筑工、矿工、渔夫和地质工作者。他们都在劳动,为的是我们生活得更好。孩子们产生了对祖国的自豪感。
   后来我们又到祖国的北方、西方、南方去做过几次“旅行”。我们在旅途中度过了整整一年(二年级)。“祖国”这个词在儿童的意识里不再是空洞的了,而是充满了鲜明的景象,激发了他们对祖国人民的英勇劳动的自豪感。
   我们也出发到国外去“旅行”。我提出的目的是向儿童指出地球上各个地方的自然界的多样性和美,讲述世界各国人民的生活和劳动中一切美好的东西,激发儿童对各国人民的文化、艺术、现在和过去的情况的兴趣,说明世界上正在进行着的善与恶的斗争。在这些“旅行”中,直观性起着更大的作用,因为必须创造条件,使儿童形成关于遥远的国度和在我们这里看不到的自然界的表象。
   起初,我们到全年都是夏天的国度里去。孩子们一天天地了解埃及、印度、锡兰、印度尼西亚的自然界、人民的生活习俗、劳动和文化,——他们听讲关于这些国家的故事,看记录影片等。孩子们好像真的置身于笔挺的棕榈树下,感受到赤道上的炙人的炎热和大雨后的凉爽,观察着劳动人民的生活。到金字塔之国——埃及去的“旅行”,特别使儿童感到津津有味。
   然后,我们到邻近各国去“旅行”,我们到了斯堪的纳维亚、中欧各国、土耳其、伊朗、阿富汗、日本。我们又以同样的方式到了南美洲、加拿大和美国,到了澳大利亚和北极。在做环球“旅行”的时候,孩子们看到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生活得幸福。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那里存在着人压迫人、饥饿和贫困的现象。在孩子们的意识里,形成着关于产生这类不良现象的原因——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的观念。孩子们逐渐地认识到:世界上正进行着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之间的尖锐的、不可调和的斗争。我力求使我的学生们关心那些至今还在被剥削者所奴役的劳动人民的疾苦,关心至今还没有获得自由的整个人民的疾苦。
   在孩子们的面前逐渐开阔起来的世界,不应当仅仅是些海洋、大陆和岛屿,是些没有见过的植物和动物,是北极的极光和赤道的永夏,而首先应当是人,是人们为了幸福的未来而进行的劳动和斗争,是人类对于幸福和公平的世代相传的理想,而这个理想在已经消灭了人压迫人的国家里正在变为现实。孩子们进入这个世界,不应当仅仅是些无动于衷的旁观者,只知道什么地方有什么东西,只会讲述一番,而应当是非常关切人类命运的人。
   在进行国内和国外的“旅行”活动时,要防止一种偏向——就是“喂给”儿童过量的知识和印象。列夫·托尔斯泰曾经给教小孩子的教师建议说:“你们要防止过分热衷于(特别是外国为儿童出版的书籍里)给儿童讲述科学所探知的非同寻常的结果,譬如地球、太阳有多少重量啊,太阳是由什么物质构成的啊,树木和人体是怎样由细胞组成的啊,人们发明了哪些新奇的机器啊,等等。”这位伟大的作家和教育家解释自己的建议说:单纯讲研究成果会对学生起有害的作用,会使他们养成轻信言词的习惯。自从作家写出这些话以后,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世界发生了难以辨认的变化,科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且小孩子的眼界也不同以往了。但是,托尔斯泰的建议,在今天也还没有失去它的价值。对于年龄幼小的孩子讲述事物时,不要用过多的信息使他们震惊。
   小结:我们在拓宽孩子视野方面确实还有很多工作可以做,总的来说就是让各门学科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地理、历史、音乐、语文等等可以让学生感受感性的美,而数学、物理化学等又让学生感受到思维的美、逻辑的美,只有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世界是如此丰富奇妙,才能让他们更有兴趣在其中遨游。

12暑期批读 第57条 带孩子们做环球“旅行” Empty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57 周一 八月 05, 2013 11:45 am

大华二小郑玲

大华二小郑玲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57
57、带孩子们做环球“旅行”
小学教师应当努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他们由认识家乡的田野和树林而逐渐扩大到了解祖国以至全世界的自然界和生活。 【作为班主任,每逢寒暑假我总是让孩子们制作一份电脑小报关于自己的寒暑假生活。第一我可以通过电脑小报更加了解孩子们的喜好;第二通过孩子们和家长的各种互动增进他们之间的感情;第三还可以让孩子们练习一下电脑操作。作用数不胜数啊~当然最重要的是让孩子们走出家门,多观察这个世界,多感受这个世界的美好。】
我的孩子们早在一年级就很清楚地知道,地球是一个围绕着太阳旋转的巨大的球体,它有时以这一面,有时以另一面对着太阳,所以在同一个时间,地球上的各个地区里既有炎热的夏天,又有严寒的冬天,有的地方是白昼,有的地方是黑夜。【现在的学生的家庭教育比以前好多了,大部分孩子在幼儿园通过家长的灌输能了解许多,再加上自然科学课能懂得更多。】从二年级起,我们开始做环球“旅行”。孩子们坐在校园里用植物的藤蔓搭成的“绿色教室”里。他们面前放置着一个很大的地球仪,它被人工制作的“太阳”照射着。“地球”绕着“太阳”转,“月亮”又绕着“地球”转。我对他们说:“孩子们,你们看,这儿是我们祖国的广大国土。我们居住在离祖国西部边界不远的地方,现在让我们向东,作一次长途的旅行。我们将在一些城市和村镇停留,看看人们是怎样生活的。”然后我讲到在我们的“旅途”上遇到的田野、河流、居民点的情况,一边讲,一边演示图片和幻灯片。
已经傍晚了,我们不知不觉地“旅行”了2个小时,可是只“走”了不到100公里。孩子们心情迫切地期待着下一次继续“旅行”的日子。
……又是城市和乡村、森林和河流、建筑物和古代文物,但是“旅行”并不感到单调乏味,因为儿童在我们祖国的每一块地方都能看到新的、独特的东西。“旅行”了几天以后,我们已经接近了伏尔加河,看见了许多水电站,还在沿伏尔加河的辽阔的草原上跟放牧人会见。孩子们屏声息气地听着关于决定人类命运的斯大林格勒大战的故事。如果不是成千上万的英雄们在这里拼死战斗,那么我们今天就不可能在这个教室里学习。应当从小就引导孩子们关心全人类的命运。
孩子们一天天地深入我们祖国的大地,在他们的面前不断地展开新的景象:这里是有着无限的地下宝藏的乌拉尔,这里是神秘莫测的原始森林,这里是汹涌奔腾的西伯利亚的河流……然后我们坐上轮船,渡过贝加尔湖,欣赏着群山和森林,在篝火旁边过夜……我们再往前行,孩子们面前展现出远东的无尽宝藏,再往前就是大海了。我们坐上远洋轮,东渡库页岛,然后到达千岛群岛——这儿是我们祖国的白昼开始的地方。我们的“旅行”大约用了3个月时间,平均每天行程100公里。我们见到40多个民族的人,结识了许多优秀的人物——农民、建筑工、矿工、渔夫和地质工作者。他们都在劳动,为的是我们生活得更好。孩子们产生了对祖国的自豪感。 【将学习有效融入生活,没有压力,没有负担,只有收获。】
后来我们又到祖国的北方、西方、南方去做过几次“旅行”。我们在旅途中度过了整整一年(二年级)。“祖国”这个词在儿童的意识里不再是空洞的了,而是充满了鲜明的景象,激发了他们对祖国人民的英勇劳动的自豪感。 【在学习中,情感教育也非常重要!】
我们也出发到国外去“旅行”。我提出的目的是向儿童指出地球上各个地方的自然界的多样性和美,讲述世界各国人民的生活和劳动中一切美好的东西,激发儿童对各国人民的文化、艺术、现在和过去的情况的兴趣,说明世界上正在进行着的善与恶的斗争。在这些“旅行”中,直观性起着更大的作用,因为必须创造条件,使儿童形成关于遥远的国度和在我们这里看不到的自然界的表象。
起初,我们到全年都是夏天的国度里去。孩子们一天天地了解埃及、印度、锡兰、印度尼西亚的自然界、人民的生活习俗、劳动和文化,——他们听讲关于这些国家的故事,看记录影片等。孩子们好像真的置身于笔挺的棕榈树下,感受到赤道上的炙人的炎热和大雨后的凉爽,观察着劳动人民的生活。到金字塔之国——埃及去的“旅行”,特别使儿童感到津津有味。
然后,我们到邻近各国去“旅行”,我们到了斯堪的纳维亚、中欧各国、土耳其、伊朗、阿富汗、日本。我们又以同样的方式到了南美洲、加拿大和美国,到了澳大利亚和北极。在做环球“旅行”的时候,孩子们看到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生活得幸福。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那里存在着人压迫人、饥饿和贫困的现象。在孩子们的意识里,形成着关于产生这类不良现象的原因——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的观念。孩子们逐渐地认识到:世界上正进行着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之间的尖锐的、不可调和的斗争。我力求使我的学生们关心那些至今还在被剥削者所奴役的劳动人民的疾苦,关心至今还没有获得自由的整个人民的疾苦。
在孩子们的面前逐渐开阔起来的世界,不应当仅仅是些海洋、大陆和岛屿,是些没有见过的植物和动物,是北极的极光和赤道的永夏,而首先应当是人,是人们为了幸福的未来而进行的劳动和斗争,是人类对于幸福和公平的世代相传的理想,而这个理想在已经消灭了人压迫人的国家里正在变为现实。孩子们进入这个世界,不应当仅仅是些无动于衷的旁观者,只知道什么地方有什么东西,只会讲述一番,而应当是非常关切人类命运的人。
在进行国内和国外的“旅行”活动时,要防止一种偏向——就是“喂给”儿童过量的知识和印象。列夫•托尔斯泰曾经给教小孩子的教师建议说:“你们要防止过分热衷于(特别是外国为儿童出版的书籍里)给儿童讲述科学所探知的非同寻常的结果,譬如地球、太阳有多少重量啊,太阳是由什么物质构成的啊,树木和人体是怎样由细胞组成的啊,人们发明了哪些新奇的机器啊,等等。”这位伟大的作家和教育家解释自己的建议说:单纯讲研究成果会对学生起有害的作用,会使他们养成轻信言词的习惯。自从作家写出这些话以后,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世界发生了难以辨认的变化,科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且小孩子的眼界也不同以往了。但是,托尔斯泰的建议,在今天也还没有失去它的价值。对于年龄幼小的孩子讲述事物时,不要用过多的信息使他们震惊。
总批:
这样的教学方式非常开放,也可以提高孩子们对于学习的兴趣,孩子们的学习方式不再单一、枯燥。在学习中,让孩子们不断有惊喜发生是多么令人高兴的事啊!

13暑期批读 第57条 带孩子们做环球“旅行” Empty 57、带孩子们做环球“旅行” 周三 八月 07, 2013 8:58 am

共富实验学校唐怡宁

共富实验学校唐怡宁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57、带孩子们做环球“旅行”
小学教师应当努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他们由认识家乡的田野和树林而逐渐扩大到了解祖国以至全世界的自然界和生活。
我的孩子们早在一年级就很清楚地知道,地球是一个围绕着太阳旋转的巨大的球体,它有时以这一面,有时以另一面对着太阳,所以在同一个时间,地球上的各个地区里既有炎热的夏天,又有严寒的冬天,有的地方是白昼,有的地方是黑夜。从二年级起,我们开始做环球“旅行”。孩子们坐在校园里用植物的藤蔓搭成的“绿色教室”里。他们面前放置着一个很大的地球仪,它被人工制作的“太阳”照射着。“地球”绕着“太阳”转,“月亮”又绕着“地球”转。我对他们说:“孩子们,你们看,这儿是我们祖国的广大国土。我们居住在离祖国西部边界不远的地方,现在让我们向东,作一次长途的旅行。我们将在一些城市和村镇停留,看看人们是怎样生活的。”然后我讲到在我们的“旅途”上遇到的田野、河流、居民点的情况,一边讲,一边演示图片和幻灯片。【这是一个十分创意的“环球游”,我们的孩子缺乏创新的意识,其中很大一部分因为他们对世界了解的不够多,没有走出家门看看外面的天地。】
已经傍晚了,我们不知不觉地“旅行”了2个小时,可是只“走”了不到100公里。孩子们心情迫切地期待着下一次继续“旅行”的日子。
……又是城市和乡村、森林和河流、建筑物和古代文物,但是“旅行”并不感到单调乏味,因为儿童在我们祖国的每一块地方都能看到新的、独特的东西。“旅行”了几天以后,我们已经接近了伏尔加河,看见了许多水电站,还在沿伏尔加河的辽阔的草原上跟放牧人会见。孩子们屏声息气地听着关于决定人类命运的斯大林格勒大战的故事。如果不是成千上万的英雄们在这里拼死战斗,那么我们今天就不可能在这个教室里学习。应当从小就引导孩子们关心全人类的命运。
孩子们一天天地深入我们祖国的大地,在他们的面前不断地展开新的景象:这里是有着无限的地下宝藏的乌拉尔,这里是神秘莫测的原始森林,这里是汹涌奔腾的西伯利亚的河流……然后我们坐上轮船,渡过贝加尔湖,欣赏着群山和森林,在篝火旁边过夜……我们再往前行,孩子们面前展现出远东的无尽宝藏,再往前就是大海了。我们坐上远洋轮,东渡库页岛,然后到达千岛群岛——这儿是我们祖国的白昼开始的地方。我们的“旅行”大约用了3个月时间,平均每天行程100公里。我们见到40多个民族的人,结识了许多优秀的人物——农民、建筑工、矿工、渔夫和地质工作者。他们都在劳动,为的是我们生活得更好。孩子们产生了对祖国的自豪感。
后来我们又到祖国的北方、西方、南方去做过几次“旅行”。我们在旅途中度过了整整一年(二年级)。“祖国”这个词在儿童的意识里不再是空洞的了,而是充满了鲜明的景象,激发了他们对祖国人民的英勇劳动的自豪感。
我们也出发到国外去“旅行”。我提出的目的是向儿童指出地球上各个地方的自然界的多样性和美,讲述世界各国人民的生活和劳动中一切美好的东西,激发儿童对各国人民的文化、艺术、现在和过去的情况的兴趣,说明世界上正在进行着的善与恶的斗争。在这些“旅行”中,直观性起着更大的作用,因为必须创造条件,使儿童形成关于遥远的国度和在我们这里看不到的自然界的表象。
起初,我们到全年都是夏天的国度里去。孩子们一天天地了解埃及、印度、锡兰、印度尼西亚的自然界、人民的生活习俗、劳动和文化,——他们听讲关于这些国家的故事,看记录影片等。孩子们好像真的置身于笔挺的棕榈树下,感受到赤道上的炙人的炎热和大雨后的凉爽,观察着劳动人民的生活。到金字塔之国——埃及去的“旅行”,特别使儿童感到津津有味。
然后,我们到邻近各国去“旅行”,我们到了斯堪的纳维亚、中欧各国、土耳其、伊朗、阿富汗、日本。我们又以同样的方式到了南美洲、加拿大和美国,到了澳大利亚和北极。在做环球“旅行”的时候,孩子们看到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生活得幸福。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那里存在着人压迫人、饥饿和贫困的现象。在孩子们的意识里,形成着关于产生这类不良现象的原因——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的观念。孩子们逐渐地认识到:世界上正进行着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之间的尖锐的、不可调和的斗争。我力求使我的学生们关心那些至今还在被剥削者所奴役的劳动人民的疾苦,关心至今还没有获得自由的整个人民的疾苦。
在孩子们的面前逐渐开阔起来的世界,不应当仅仅是些海洋、大陆和岛屿,是些没有见过的植物和动物,是北极的极光和赤道的永夏,而首先应当是人,是人们为了幸福的未来而进行的劳动和斗争,是人类对于幸福和公平的世代相传的理想,而这个理想在已经消灭了人压迫人的国家里正在变为现实。孩子们进入这个世界,不应当仅仅是些无动于衷的旁观者,只知道什么地方有什么东西,只会讲述一番,而应当是非常关切人类命运的人。
在进行国内和国外的“旅行”活动时,要防止一种偏向——就是“喂给”儿童过量的知识和印象。列夫•托尔斯泰曾经给教小孩子的教师建议说:“你们要防止过分热衷于(特别是外国为儿童出版的书籍里)给儿童讲述科学所探知的非同寻常的结果,譬如地球、太阳有多少重量啊,太阳是由什么物质构成的啊,树木和人体是怎样由细胞组成的啊,人们发明了哪些新奇的机器啊,等等。”这位伟大的作家和教育家解释自己的建议说:单纯讲研究成果会对学生起有害的作用,会使他们养成轻信言词的习惯。自从作家写出这些话以后,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世界发生了难以辨认的变化,科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且小孩子的眼界也不同以往了。但是,托尔斯泰的建议,在今天也还没有失去它的价值。对于年龄幼小的孩子讲述事物时,不要用过多的信息使他们震惊。
【总批:孩子们对一切未见过的事物十分的好奇,我发现对于国外风景像南极风光,威尼斯等等这些生活中不常看到的风景,他们十分的喜欢。有时候听得入迷,我们何不抓住这一特点,带孩子们去看看。苏翁的方法很是有创意,不用走出教室,老师通过多媒体和语言交流带孩子们发现“新大陆”这一过程中不久在给孩子们增长知识么,我觉得可以应用于我们的课堂中。】

admin孙利明

admin孙利明
Admin



 [b style="line-height: 150%; text-indent: 32.15pt;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b]
57、带孩子们做环球“旅行”
小学教师应当努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他们由认识家乡的田野和树林而逐渐扩大到了解祖国以至全世界的自然界和生活。


我的孩子们早在一年级就很清楚地知道,地球是一个围绕着太阳旋转的巨大的球体,它有时以这一面,有时以另一面对着太阳,所以在同一个时间,地球上的各个地区里既有炎热的夏天,又有严寒的冬天,有的地方是白昼,有的地方是黑夜。从二年级起,我们开始做环球“旅行”。孩子们坐在校园里用植物的藤蔓搭成的“绿色教室”里。他们面前放置着一个很大的地球仪,它被人工制作的“太阳”照射着。“地球”绕着“太阳”转,“月亮”又绕着“地球”转。我对他们说:“孩子们,你们看,这儿是我们祖国的广大国土。我们居住在离祖国西部边界不远的地方,现在让我们向东,作一次长途的旅行。我们将在一些城市和村镇停留,看看人们是怎样生活的。”然后我讲到在我们的“旅途”上遇到的田野、河流、居民点的情况,一边讲,一边演示图片和幻灯片。


已经傍晚了,我们不知不觉地“旅行”了2个小时,可是只“走”了不到100公里。孩子们心情迫切地期待着下一次继续“旅行”的日子。


……又是城市和乡村、森林和河流、建筑物和古代文物,但是“旅行”并不感到单调乏味,因为儿童在我们祖国的每一块地方都能看到新的、独特的东西。“旅行”了几天以后,我们已经接近了伏尔加河,看见了许多水电站,还在沿伏尔加河的辽阔的草原上跟放牧人会见。孩子们屏声息气地听着关于决定人类命运的斯大林格勒大战的故事。如果不是成千上万的英雄们在这里拼死战斗,那么我们今天就不可能在这个教室里学习。应当从小就引导孩子们关心全人类的命运。


孩子们一天天地深入我们祖国的大地,在他们的面前不断地展开新的景象:这里是有着无限的地下宝藏的乌拉尔,这里是神秘莫测的原始森林,这里是汹涌奔腾的西伯利亚的河流……然后我们坐上轮船,渡过贝加尔湖,欣赏着群山和森林,在篝火旁边过夜……我们再往前行,孩子们面前展现出远东的无尽宝藏,再往前就是大海了。我们坐上远洋轮,东渡库页岛,然后到达千岛群岛——这儿是我们祖国的白昼开始的地方。我们的“旅行”大约用了3个月时间,平均每天行程100公里。我们见到40多个民族的人,结识了许多优秀的人物——农民、建筑工、矿工、渔夫和地质工作者。他们都在劳动,为的是我们生活得更好。孩子们产生了对祖国的自豪感。


后来我们又到祖国的北方、西方、南方去做过几次“旅行”。我们在旅途中度过了整整一年(二年级)。“祖国”这个词在儿童的意识里不再是空洞的了,而是充满了鲜明的景象,激发了他们对祖国人民的英勇劳动的自豪感。


我们也出发到国外去“旅行”。我提出的目的是向儿童指出地球上各个地方的自然界的多样性和美,讲述世界各国人民的生活和劳动中一切美好的东西,激发儿童对各国人民的文化、艺术、现在和过去的情况的兴趣,说明世界上正在进行着的善与恶的斗争。在这些“旅行”中,直观性起着更大的作用,因为必须创造条件,使儿童形成关于遥远的国度和在我们这里看不到的自然界的表象。


起初,我们到全年都是夏天的国度里去。孩子们一天天地了解埃及、印度、锡兰、印度尼西亚的自然界、人民的生活习俗、劳动和文化,——他们听讲关于这些国家的故事,看记录影片等。孩子们好像真的置身于笔挺的棕榈树下,感受到赤道上的炙人的炎热和大雨后的凉爽,观察着劳动人民的生活。到金字塔之国——埃及去的“旅行”,特别使儿童感到津津有味。


然后,我们到邻近各国去“旅行”,我们到了斯堪的纳维亚、中欧各国、土耳其、伊朗、阿富汗、日本。我们又以同样的方式到了南美洲、加拿大和美国,到了澳大利亚和北极。在做环球“旅行”的时候,孩子们看到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生活得幸福。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那里存在着人压迫人、饥饿和贫困的现象。在孩子们的意识里,形成着关于产生这类不良现象的原因——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的观念。孩子们逐渐地认识到:世界上正进行着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之间的尖锐的、不可调和的斗争。我力求使我的学生们关心那些至今还在被剥削者所奴役的劳动人民的疾苦,关心至今还没有获得自由的整个人民的疾苦。


在孩子们的面前逐渐开阔起来的世界,不应当仅仅是些海洋、大陆和岛屿,是些没有见过的植物和动物,是北极的极光和赤道的永夏,而首先应当是人,是人们为了幸福的未来而进行的劳动和斗争,是人类对于幸福和公平的世代相传的理想,而这个理想在已经消灭了人压迫人的国家里正在变为现实。孩子们进入这个世界,不应当仅仅是些无动于衷的旁观者,只知道什么地方有什么东西,只会讲述一番,而应当是非常关切人类命运的人。


在进行国内和国外的“旅行”活动时,要防止一种偏向——就是“喂给”儿童过量的知识和印象。列夫·托尔斯泰曾经给教小孩子的教师建议说:“你们要防止过分热衷于(特别是外国为儿童出版的书籍里)给儿童讲述科学所探知的非同寻常的结果,譬如地球、太阳有多少重量啊,太阳是由什么物质构成的啊,树木和人体是怎样由细胞组成的啊,人们发明了哪些新奇的机器啊,等等。”这位伟大的作家和教育家解释自己的建议说:单纯讲研究成果会对学生起有害的作用,会使他们养成轻信言词的习惯。自从作家写出这些话以后,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世界发生了难以辨认的变化,科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且小孩子的眼界也不同以往了。但是,托尔斯泰的建议,在今天也还没有失去它的价值。对于年龄幼小的孩子讲述事物时,不要用过多的信息使他们震惊。
每个学期学校都安排学生春游或者秋游,目的就是让学生去看看大自然,去感受大自然,放松一下心情。记得今年4月份学校组织学生去共青森林公园,到了之后,我本以为学生会结伴在公园里走走,欣赏一下公园美丽的景色,可恰恰相反,学生都坐在商店前面买东西吃,玩自己手中的游戏,或者在玩一些公园的游乐设施。难道现在的学生不喜欢大自然还是作为班主任的我没有引导好学生?

http://danyuanluntan.365d.info

大华一幼 陈婷



   57、带孩子们做环球“旅行”
   小学教师应当努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他们由认识家乡的田野和树林而逐渐扩大到了解祖国以至全世界的自然界和生活。
   我的孩子们早在一年级就很清楚地知道,地球是一个围绕着太阳旋转的巨大的球体,它有时以这一面,有时以另一面对着太阳,所以在同一个时间,地球上的各个地区里既有炎热的夏天,又有严寒的冬天,有的地方是白昼,有的地方是黑夜。从二年级起,我们开始做环球“旅行”。孩子们坐在校园里用植物的藤蔓搭成的“绿色教室”里。他们面前放置着一个很大的地球仪,它被人工制作的“太阳”照射着。“地球”绕着“太阳”转,“月亮”又绕着“地球”转。我对他们说:“孩子们,你们看,这儿是我们祖国的广大国土。我们居住在离祖国西部边界不远的地方,现在让我们向东,作一次长途的旅行。我们将在一些城市和村镇停留,看看人们是怎样生活的。”然后我讲到在我们的“旅途”上遇到的田野、河流、居民点的情况,一边讲,一边演示图片和幻灯片。
   已经傍晚了,我们不知不觉地“旅行”了2个小时,可是只“走”了不到100公里。孩子们心情迫切地期待着下一次继续“旅行”的日子。
   ……又是城市和乡村、森林和河流、建筑物和古代文物,但是“旅行”并不感到单调乏味,因为儿童在我们祖国的每一块地方都能看到新的、独特的东西。“旅行”了几天以后,我们已经接近了伏尔加河,看见了许多水电站,还在沿伏尔加河的辽阔的草原上跟放牧人会见。孩子们屏声息气地听着关于决定人类命运的斯大林格勒大战的故事。如果不是成千上万的英雄们在这里拼死战斗,那么我们今天就不可能在这个教室里学习。应当从小就引导孩子们关心全人类的命运。
   孩子们一天天地深入我们祖国的大地,在他们的面前不断地展开新的景象:这里是有着无限的地下宝藏的乌拉尔,这里是神秘莫测的原始森林,这里是汹涌奔腾的西伯利亚的河流……然后我们坐上轮船,渡过贝加尔湖,欣赏着群山和森林,在篝火旁边过夜……我们再往前行,孩子们面前展现出远东的无尽宝藏,再往前就是大海了。我们坐上远洋轮,东渡库页岛,然后到达千岛群岛——这儿是我们祖国的白昼开始的地方。我们的“旅行”大约用了3个月时间,平均每天行程100公里。我们见到40多个民族的人,结识了许多优秀的人物——农民、建筑工、矿工、渔夫和地质工作者。他们都在劳动,为的是我们生活得更好。孩子们产生了对祖国的自豪感。
   后来我们又到祖国的北方、西方、南方去做过几次“旅行”。我们在旅途中度过了整整一年(二年级)。“祖国”这个词在儿童的意识里不再是空洞的了,而是充满了鲜明的景象,激发了他们对祖国人民的英勇劳动的自豪感。
   我们也出发到国外去“旅行”。我提出的目的是向儿童指出地球上各个地方的自然界的多样性和美,讲述世界各国人民的生活和劳动中一切美好的东西,激发儿童对各国人民的文化、艺术、现在和过去的情况的兴趣,说明世界上正在进行着的善与恶的斗争。在这些“旅行”中,直观性起着更大的作用,因为必须创造条件,使儿童形成关于遥远的国度和在我们这里看不到的自然界的表象。
   起初,我们到全年都是夏天的国度里去。孩子们一天天地了解埃及、印度、锡兰、印度尼西亚的自然界、人民的生活习俗、劳动和文化,——他们听讲关于这些国家的故事,看记录影片等。孩子们好像真的置身于笔挺的棕榈树下,感受到赤道上的炙人的炎热和大雨后的凉爽,观察着劳动人民的生活。到金字塔之国——埃及去的“旅行”,特别使儿童感到津津有味。
   然后,我们到邻近各国去“旅行”,我们到了斯堪的纳维亚、中欧各国、土耳其、伊朗、阿富汗、日本。我们又以同样的方式到了南美洲、加拿大和美国,到了澳大利亚和北极。在做环球“旅行”的时候,孩子们看到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生活得幸福。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那里存在着人压迫人、饥饿和贫困的现象。在孩子们的意识里,形成着关于产生这类不良现象的原因——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的观念。孩子们逐渐地认识到:世界上正进行着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之间的尖锐的、不可调和的斗争。我力求使我的学生们关心那些至今还在被剥削者所奴役的劳动人民的疾苦,关心至今还没有获得自由的整个人民的疾苦。
   在孩子们的面前逐渐开阔起来的世界,不应当仅仅是些海洋、大陆和岛屿,是些没有见过的植物和动物,是北极的极光和赤道的永夏,而首先应当是人,是人们为了幸福的未来而进行的劳动和斗争,是人类对于幸福和公平的世代相传的理想,而这个理想在已经消灭了人压迫人的国家里正在变为现实。孩子们进入这个世界,不应当仅仅是些无动于衷的旁观者,只知道什么地方有什么东西,只会讲述一番,而应当是非常关切人类命运的人。
   在进行国内和国外的“旅行”活动时,要防止一种偏向——就是“喂给”儿童过量的知识和印象。列夫·托尔斯泰曾经给教小孩子的教师建议说:“你们要防止过分热衷于(特别是外国为儿童出版的书籍里)给儿童讲述科学所探知的非同寻常的结果,譬如地球、太阳有多少重量啊,太阳是由什么物质构成的啊,树木和人体是怎样由细胞组成的啊,人们发明了哪些新奇的机器啊,等等。”这位伟大的作家和教育家解释自己的建议说:单纯讲研究成果会对学生起有害的作用,会使他们养成轻信言词的习惯。自从作家写出这些话以后,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世界发生了难以辨认的变化,科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且小孩子的眼界也不同以往了。但是,托尔斯泰的建议,在今天也还没有失去它的价值。对于年龄幼小的孩子讲述事物时,不要用过多的信息使他们震惊。
   
总批:如今教育确实已经将注重书本知识的教学重点逐步向学习书本外的内容,接受新事物,培养对新事物的观察力转移。但是,孩子们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也被规定了,必须学会多少,必须知道哪些。主求结果,不注重过程,这样无异于填鸭教学,也就毫无意义了。“单纯讲研究成果会对学生起有害的作用,会使他们养成轻信言词的习惯。”没有了思考的过程,如同机器一样,输入即可所得,得到的结果还有什么意义呢?

16暑期批读 第57条 带孩子们做环球“旅行” Empty 大华一幼 戴忆蓉 周日 八月 11, 2013 5:01 am

大华一幼 戴忆蓉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57、带孩子们做环球“旅行”
小学教师应当努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他们由认识家乡的田野和树林而逐渐扩大到了解祖国以至全世界的自然界和生活。
我的孩子们早在一年级就很清楚地知道,地球是一个围绕着太阳旋转的巨大的球体,它有时以这一面,有时以另一面对着太阳,所以在同一个时间,地球上的各个地区里既有炎热的夏天,又有严寒的冬天,有的地方是白昼,有的地方是黑夜。【当然这些知识在幼儿园里我们也有所涉及,只是孩子究竟能理解多少我们无法掌握。不过知识层面的记忆他们还是掌握的很好的。】从二年级起,我们开始做环球“旅行”。孩子们坐在校园里用植物的藤蔓搭成的“绿色教室”里。他们面前放置着一个很大的地球仪,它被人工制作的“太阳”照射着。“地球”绕着“太阳”转,“月亮”又绕着“地球”转。我对他们说:“孩子们,你们看,这儿是我们祖国的广大国土。我们居住在离祖国西部边界不远的地方,现在让我们向东,作一次长途的旅行。我们将在一些城市和村镇停留,看看人们是怎样生活的。”然后我讲到在我们的“旅途”上遇到的田野、河流、居民点的情况,一边讲,一边演示图片和幻灯片。
已经傍晚了,我们不知不觉地“旅行”了2个小时,可是只“走”了不到100公里。孩子们心情迫切地期待着下一次继续“旅行”的日子。
……又是城市和乡村、森林和河流、建筑物和古代文物,但是“旅行”并不感到单调乏味,因为儿童在我们祖国的每一块地方都能看到新的、独特的东西。“旅行”了几天以后,我们已经接近了伏尔加河,看见了许多水电站,还在沿伏尔加河的辽阔的草原上跟放牧人会见。孩子们屏声息气地听着关于决定人类命运的斯大林格勒大战的故事。如果不是成千上万的英雄们在这里拼死战斗,那么我们今天就不可能在这个教室里学习。应当从小就引导孩子们关心全人类的命运。【教师给孩子多大的天空多宽广的海洋,孩子就会有多宽的眼界。孩子对于新潮的事物总是充满着好奇,即便只是听我说,他们也会睁大着眼镜好奇地急迫地盯着我看,渴望我继续讲下去。】
孩子们一天天地深入我们祖国的大地,在他们的面前不断地展开新的景象:这里是有着无限的地下宝藏的乌拉尔,这里是神秘莫测的原始森林,这里是汹涌奔腾的西伯利亚的河流……然后我们坐上轮船,渡过贝加尔湖,欣赏着群山和森林,在篝火旁边过夜……我们再往前行,孩子们面前展现出远东的无尽宝藏,再往前就是大海了。我们坐上远洋轮,东渡库页岛,然后到达千岛群岛——这儿是我们祖国的白昼开始的地方。我们的“旅行”大约用了3个月时间,平均每天行程100公里。我们见到40多个民族的人,结识了许多优秀的人物——农民、建筑工、矿工、渔夫和地质工作者。他们都在劳动,为的是我们生活得更好。孩子们产生了对祖国的自豪感。
后来我们又到祖国的北方、西方、南方去做过几次“旅行”。我们在旅途中度过了整整一年(二年级)。“祖国”这个词在儿童的意识里不再是空洞的了,而是充满了鲜明的景象,激发了他们对祖国人民的英勇劳动的自豪感。
我们也出发到国外去“旅行”。我提出的目的是向儿童指出地球上各个地方的自然界的多样性和美,讲述世界各国人民的生活和劳动中一切美好的东西,激发儿童对各国人民的文化、艺术、现在和过去的情况的兴趣,说明世界上正在进行着的善与恶的斗争。在这些“旅行”中,直观性起着更大的作用,因为必须创造条件,使儿童形成关于遥远的国度和在我们这里看不到的自然界的表象。
起初,我们到全年都是夏天的国度里去。孩子们一天天地了解埃及、印度、锡兰、印度尼西亚的自然界、人民的生活习俗、劳动和文化,——他们听讲关于这些国家的故事,看记录影片等。孩子们好像真的置身于笔挺的棕榈树下,感受到赤道上的炙人的炎热和大雨后的凉爽,观察着劳动人民的生活。到金字塔之国——埃及去的“旅行”,特别使儿童感到津津有味。
然后,我们到邻近各国去“旅行”,我们到了斯堪的纳维亚、中欧各国、土耳其、伊朗、阿富汗、日本。我们又以同样的方式到了南美洲、加拿大和美国,到了澳大利亚和北极。在做环球“旅行”的时候,孩子们看到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生活得幸福。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那里存在着人压迫人、饥饿和贫困的现象。在孩子们的意识里,形成着关于产生这类不良现象的原因——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的观念。孩子们逐渐地认识到:世界上正进行着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之间的尖锐的、不可调和的斗争。我力求使我的学生们关心那些至今还在被剥削者所奴役的劳动人民的疾苦,关心至今还没有获得自由的整个人民的疾苦。
在孩子们的面前逐渐开阔起来的世界,不应当仅仅是些海洋、大陆和岛屿,是些没有见过的植物和动物,是北极的极光和赤道的永夏,而首先应当是人,是人们为了幸福的未来而进行的劳动和斗争,是人类对于幸福和公平的世代相传的理想,而这个理想在已经消灭了人压迫人的国家里正在变为现实。孩子们进入这个世界,不应当仅仅是些无动于衷的旁观者,只知道什么地方有什么东西,只会讲述一番,而应当是非常关切人类命运的人。
在进行国内和国外的“旅行”活动时,要防止一种偏向——就是“喂给”儿童过量的知识和印象。列夫•托尔斯泰曾经给教小孩子的教师建议说:“你们要防止过分热衷于(特别是外国为儿童出版的书籍里)给儿童讲述科学所探知的非同寻常的结果,譬如地球、太阳有多少重量啊,太阳是由什么物质构成的啊,树木和人体是怎样由细胞组成的啊,人们发明了哪些新奇的机器啊,等等。”这位伟大的作家和教育家解释自己的建议说:单纯讲研究成果会对学生起有害的作用,会使他们养成轻信言词的习惯。自从作家写出这些话以后,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世界发生了难以辨认的变化,科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且小孩子的眼界也不同以往了。但是,托尔斯泰的建议,在今天也还没有失去它的价值。对于年龄幼小的孩子讲述事物时,不要用过多的信息使他们震惊。
思考:
当孩子的眼界被我们打开,那么他可能会迫不及待期待下一次的精神之旅。逐渐地他不在满足于书本上的知识,他会开始探索,开始自己去阅读。
如果一个博览群书的孩子和一个只学书本上知识的孩子相比,那么他们之间的不同可能很明显。我喜欢这个标题,也喜欢给我教的孩子们讲述一些中国以外的知识。我想一个孩子的眼界可能也影响着他们的心胸吧。

17暑期批读 第57条 带孩子们做环球“旅行” Empty 57 周一 八月 12, 2013 7:49 am

华师大宝山实验陈晨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57、带孩子们做环球“旅行”
小学教师应当努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他们由认识家乡的田野和树林而逐渐扩大到了解祖国以至全世界的自然界和生活。
我的孩子们早在一年级就很清楚地知道,地球是一个围绕着太阳旋转的巨大的球体,它有时以这一面,有时以另一面对着太阳,所以在同一个时间,地球上的各个地区里既有炎热的夏天,又有严寒的冬天,有的地方是白昼,有的地方是黑夜。从二年级起,我们开始做环球“旅行”。孩子们坐在校园里用植物的藤蔓搭成的“绿色教室”里。他们面前放置着一个很大的地球仪,它被人工制作的“太阳”照射着。“地球”绕着“太阳”转,“月亮”又绕着“地球”转。我对他们说:“孩子们,你们看,这儿是我们祖国的广大国土。我们居住在离祖国西部边界不远的地方,现在让我们向东,作一次长途的旅行。我们将在一些城市和村镇停留,看看人们是怎样生活的。”然后我讲到在我们的“旅途”上遇到的田野、河流、居民点的情况,一边讲,一边演示图片和幻灯片。
已经傍晚了,我们不知不觉地“旅行”了2个小时,可是只“走”了不到100公里。孩子们心情迫切地期待着下一次继续“旅行”的日子。
……又是城市和乡村、森林和河流、建筑物和古代文物,但是“旅行”并不感到单调乏味,因为儿童在我们祖国的每一块地方都能看到新的、独特的东西。“旅行”了几天以后,我们已经接近了伏尔加河,看见了许多水电站,还在沿伏尔加河的辽阔的草原上跟放牧人会见。孩子们屏声息气地听着关于决定人类命运的斯大林格勒大战的故事。如果不是成千上万的英雄们在这里拼死战斗,那么我们今天就不可能在这个教室里学习。应当从小就引导孩子们关心全人类的命运。
孩子们一天天地深入我们祖国的大地,在他们的面前不断地展开新的景象:这里是有着无限的地下宝藏的乌拉尔,这里是神秘莫测的原始森林,这里是汹涌奔腾的西伯利亚的河流……然后我们坐上轮船,渡过贝加尔湖,欣赏着群山和森林,在篝火旁边过夜……我们再往前行,孩子们面前展现出远东的无尽宝藏,再往前就是大海了。我们坐上远洋轮,东渡库页岛,然后到达千岛群岛——这儿是我们祖国的白昼开始的地方。我们的“旅行”大约用了3个月时间,平均每天行程100公里。我们见到40多个民族的人,结识了许多优秀的人物——农民、建筑工、矿工、渔夫和地质工作者。他们都在劳动,为的是我们生活得更好。孩子们产生了对祖国的自豪感。
后来我们又到祖国的北方、西方、南方去做过几次“旅行”。我们在旅途中度过了整整一年(二年级)。“祖国”这个词在儿童的意识里不再是空洞的了,而是充满了鲜明的景象,激发了他们对祖国人民的英勇劳动的自豪感。
我们也出发到国外去“旅行”。我提出的目的是向儿童指出地球上各个地方的自然界的多样性和美,讲述世界各国人民的生活和劳动中一切美好的东西,激发儿童对各国人民的文化、艺术、现在和过去的情况的兴趣,说明世界上正在进行着的善与恶的斗争。在这些“旅行”中,直观性起着更大的作用,因为必须创造条件,使儿童形成关于遥远的国度和在我们这里看不到的自然界的表象。
起初,我们到全年都是夏天的国度里去。孩子们一天天地了解埃及、印度、锡兰、印度尼西亚的自然界、人民的生活习俗、劳动和文化,——他们听讲关于这些国家的故事,看记录影片等。孩子们好像真的置身于笔挺的棕榈树下,感受到赤道上的炙人的炎热和大雨后的凉爽,观察着劳动人民的生活。到金字塔之国——埃及去的“旅行”,特别使儿童感到津津有味。
然后,我们到邻近各国去“旅行”,我们到了斯堪的纳维亚、中欧各国、土耳其、伊朗、阿富汗、日本。我们又以同样的方式到了南美洲、加拿大和美国,到了澳大利亚和北极。在做环球“旅行”的时候,孩子们看到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生活得幸福。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那里存在着人压迫人、饥饿和贫困的现象。在孩子们的意识里,形成着关于产生这类不良现象的原因——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的观念。孩子们逐渐地认识到:世界上正进行着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之间的尖锐的、不可调和的斗争。我力求使我的学生们关心那些至今还在被剥削者所奴役的劳动人民的疾苦,关心至今还没有获得自由的整个人民的疾苦。
在孩子们的面前逐渐开阔起来的世界,不应当仅仅是些海洋、大陆和岛屿,是些没有见过的植物和动物,是北极的极光和赤道的永夏,而首先应当是人,是人们为了幸福的未来而进行的劳动和斗争,是人类对于幸福和公平的世代相传的理想,而这个理想在已经消灭了人压迫人的国家里正在变为现实。孩子们进入这个世界,不应当仅仅是些无动于衷的旁观者,只知道什么地方有什么东西,只会讲述一番,而应当是非常关切人类命运的人。
在进行国内和国外的“旅行”活动时,要防止一种偏向——就是“喂给”儿童过量的知识和印象。列夫•托尔斯泰曾经给教小孩子的教师建议说:“你们要防止过分热衷于(特别是外国为儿童出版的书籍里)给儿童讲述科学所探知的非同寻常的结果,譬如地球、太阳有多少重量啊,太阳是由什么物质构成的啊,树木和人体是怎样由细胞组成的啊,人们发明了哪些新奇的机器啊,等等。”这位伟大的作家和教育家解释自己的建议说:单纯讲研究成果会对学生起有害的作用,会使他们养成轻信言词的习惯。自从作家写出这些话以后,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世界发生了难以辨认的变化,科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且小孩子的眼界也不同以往了。但是,托尔斯泰的建议,在今天也还没有失去它的价值。对于年龄幼小的孩子讲述事物时,不要用过多的信息使他们震惊。
孩子的知识面越广,学习起来就方便,这不仅是一种信息的搜集,更是一种常识性的补给。现在很多应试教育中会出现许多常识性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仅是在课本上学到的,需要在平时的接触,或者家长老师的对话中介绍而得知。例如小兔子有4只脚,一副羽毛拍是指两个羽毛拍这这些词的运用不一定语文课上会重点教,却往往在数学应用题中不期然而然的出现,数学老师也不能面面俱到这些常识性的问题,因此,孩子一定要学会积累各方面的知识,老师要善于扩大知识面,补充各方面的信息,不一定是本学科知识,这样他们才能学得更好。

宝钢新世纪石燕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57、带孩子们做环球“旅行”
小学教师应当努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他们由认识家乡的田野和树林而逐渐扩大到了解祖国以至全世界的自然界和生活。【知识不是局限的,越是获得多的知识,学生越是渴求继续获得更多的知识。】
我的孩子们早在一年级就很清楚地知道,地球是一个围绕着太阳旋转的巨大的球体,它有时以这一面,有时以另一面对着太阳,所以在同一个时间,地球上的各个地区里既有炎热的夏天,又有严寒的冬天,有的地方是白昼,有的地方是黑夜。从二年级起,我们开始做环球“旅行”。孩子们坐在校园里用植物的藤蔓搭成的“绿色教室”里。他们面前放置着一个很大的地球仪,它被人工制作的“太阳”照射着。“地球”绕着“太阳”转,“月亮”又绕着“地球”转。我对他们说:“孩子们,你们看,这儿是我们祖国的广大国土。我们居住在离祖国西部边界不远的地方,现在让我们向东,作一次长途的旅行。我们将在一些城市和村镇停留,看看人们是怎样生活的。”然后我讲到在我们的“旅途”上遇到的田野、河流、居民点的情况,一边讲,一边演示图片和幻灯片。【如此的知识讲授是自然、贴切、有连贯性的,学生也乐于接受。】 已经傍晚了,我们不知不觉地“旅行”了2个小时,可是只“走”了不到100公里。孩子们心情迫切地期待着下一次继续“旅行”的日子。
……又是城市和乡村、森林和河流、建筑物和古代文物,但是“旅行”并不感到单调乏味,因为儿童在我们祖国的每一块地方都能看到新的、独特的东西。“旅行”了几天以后,我们已经接近了伏尔加河,看见了许多水电站,还在沿伏尔加河的辽阔的草原上跟放牧人会见。孩子们屏声息气地听着关于决定人类命运的斯大林格勒大战的故事。如果不是成千上万的英雄们在这里拼死战斗,那么我们今天就不可能在这个教室里学习。应当从小就引导孩子们关心全人类的命运。
孩子们一天天地深入我们祖国的大地,在他们的面前不断地展开新的景象:这里是有着无限的地下宝藏的乌拉尔,这里是神秘莫测的原始森林,这里是汹涌奔腾的西伯利亚的河流……然后我们坐上轮船,渡过贝加尔湖,欣赏着群山和森林,在篝火旁边过夜……我们再往前行,孩子们面前展现出远东的无尽宝藏,再往前就是大海了。我们坐上远洋轮,东渡库页岛,然后到达千岛群岛——这儿是我们祖国的白昼开始的地方。我们的“旅行”大约用了3个月时间,平均每天行程100公里。我们见到40多个民族的人,结识了许多优秀的人物——农民、建筑工、矿工、渔夫和地质工作者。他们都在劳动,为的是我们生活得更好。孩子们产生了对祖国的自豪感。
后来我们又到祖国的北方、西方、南方去做过几次“旅行”。我们在旅途中度过了整整一年(二年级)。“祖国”这个词在儿童的意识里不再是空洞的了,而是充满了鲜明的景象,激发了他们对祖国人民的英勇劳动的自豪感。
我们也出发到国外去“旅行”。我提出的目的是向儿童指出地球上各个地方的自然界的多样性和美,讲述世界各国人民的生活和劳动中一切美好的东西,激发儿童对各国人民的文化、艺术、现在和过去的情况的兴趣,说明世界上正在进行着的善与恶的斗争。在这些“旅行”中,直观性起着更大的作用,因为必须创造条件,使儿童形成关于遥远的国度和在我们这里看不到的自然界的表象。
起初,我们到全年都是夏天的国度里去。孩子们一天天地了解埃及、印度、锡兰、印度尼西亚的自然界、人民的生活习俗、劳动和文化,——他们听讲关于这些国家的故事,看记录影片等。孩子们好像真的置身于笔挺的棕榈树下,感受到赤道上的炙人的炎热和大雨后的凉爽,观察着劳动人民的生活。到金字塔之国——埃及去的“旅行”,特别使儿童感到津津有味。
然后,我们到邻近各国去“旅行”,我们到了斯堪的纳维亚、中欧各国、土耳其、伊朗、阿富汗、日本。我们又以同样的方式到了南美洲、加拿大和美国,到了澳大利亚和北极。在做环球“旅行”的时候,孩子们看到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生活得幸福。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那里存在着人压迫人、饥饿和贫困的现象。在孩子们的意识里,形成着关于产生这类不良现象的原因——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的观念。孩子们逐渐地认识到:世界上正进行着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之间的尖锐的、不可调和的斗争。我力求使我的学生们关心那些至今还在被剥削者所奴役的劳动人民的疾苦,关心至今还没有获得自由的整个人民的疾苦。【让孩子看正面的东西也要看负面的东西,让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丰富起来。】 在孩子们的面前逐渐开阔起来的世界,不应当仅仅是些海洋、大陆和岛屿,是些没有见过的植物和动物,是北极的极光和赤道的永夏,而首先应当是人,是人们为了幸福的未来而进行的劳动和斗争,是人类对于幸福和公平的世代相传的理想,而这个理想在已经消灭了人压迫人的国家里正在变为现实。孩子们进入这个世界,不应当仅仅是些无动于衷的旁观者,只知道什么地方有什么东西,只会讲述一番,而应当是非常关切人类命运的人。【最近流行的话题,中国梦。要让孩子们有自己的理想。】 在进行国内和国外的“旅行”活动时,要防止一种偏向——就是“喂给”儿童过量的知识和印象。列夫•托尔斯泰曾经给教小孩子的教师建议说:“你们要防止过分热衷于(特别是外国为儿童出版的书籍里)给儿童讲述科学所探知的非同寻常的结果,譬如地球、太阳有多少重量啊,太阳是由什么物质构成的啊,树木和人体是怎样由细胞组成的啊,人们发明了哪些新奇的机器啊,等等。”这位伟大的作家和教育家解释自己的建议说:单纯讲研究成果会对学生起有害的作用,会使他们养成轻信言词的习惯。自从作家写出这些话以后,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世界发生了难以辨认的变化,科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且小孩子的眼界也不同以往了。但是,托尔斯泰的建议,在今天也还没有失去它的价值。对于年龄幼小的孩子讲述事物时,不要用过多的信息使他们震惊。
低学龄段的小朋友在学习新制度过程中有很奇妙的特点,教师和家长如果引导得好,那就会形成巨大的渴求知识的力量。但是一不小心,也会让孩子失去耐心或兴趣。我们的世界不是完美无缺的,应该让孩子们看到各种各样的现象,从中找到正确的价值观,获得正能量。“旅游式”的教学更适合学习,但是现在我们大多数时候的教学太局限了,教师强加给学生的信息太多了。

19暑期批读 第57条 带孩子们做环球“旅行” Empty 57、带孩子们做环球“旅行” 周一 八月 12, 2013 4:28 pm

通河新村小学张雯霞

通河新村小学张雯霞

小学教师应当努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他们由认识家乡的田野和树林而逐渐扩大到了解祖国以至全世界的自然界和生活。
我的孩子们早在一年级就很清楚地知道,地球是一个围绕着太阳旋转的巨大的球体,它有时以这一面,有时以另一面对着太阳,所以在同一个时间,地球上的各个地区里既有炎热的夏天,又有严寒的冬天,有的地方是白昼,有的地方是黑夜。从二年级起,我们开始做环球“旅行”。孩子们坐在校园里用植物的藤蔓搭成的“绿色教室”里。他们面前放置着一个很大的地球仪,它被人工制作的“太阳”照射着。“地球”绕着“太阳”转,“月亮”又绕着“地球”转。我对他们说:“孩子们,你们看,这儿是我们祖国的广大国土。我们居住在离祖国西部边界不远的地方,现在让我们向东,作一次长途的旅行。我们将在一些城市和村镇停留,看看人们是怎样生活的。”然后我讲到在我们的“旅途”上遇到的田野、河流、居民点的情况,一边讲,一边演示图片和幻灯片。
已经傍晚了,我们不知不觉地“旅行”了2个小时,可是只“走”了不到100公里。孩子们心情迫切地期待着下一次继续“旅行”的日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式新颖。】
……又是城市和乡村、森林和河流、建筑物和古代文物,但是“旅行”并不感到单调乏味,因为儿童在我们祖国的每一块地方都能看到新的、独特的东西。“旅行”了几天以后,我们已经接近了伏尔加河,看见了许多水电站,还在沿伏尔加河的辽阔的草原上跟放牧人会见。孩子们屏声息气地听着关于决定人类命运的斯大林格勒大战的故事。如果不是成千上万的英雄们在这里拼死战斗,那么我们今天就不可能在这个教室里学习。应当从小就引导孩子们关心全人类的命运。【很顺其自然地潜移默化地将道德教育融入其中,孩子对其也会印象深刻的。】
孩子们一天天地深入我们祖国的大地,在他们的面前不断地展开新的景象:这里是有着无限的地下宝藏的乌拉尔,这里是神秘莫测的原始森林,这里是汹涌奔腾的西伯利亚的河流……然后我们坐上轮船,渡过贝加尔湖,欣赏着群山和森林,在篝火旁边过夜……我们再往前行,孩子们面前展现出远东的无尽宝藏,再往前就是大海了。我们坐上远洋轮,东渡库页岛,然后到达千岛群岛——这儿是我们祖国的白昼开始的地方。我们的“旅行”大约用了3个月时间,平均每天行程100公里。我们见到40多个民族的人,结识了许多优秀的人物——农民、建筑工、矿工、渔夫和地质工作者。他们都在劳动,为的是我们生活得更好。孩子们产生了对祖国的自豪感。【用实际行动感染学生,培养学生的爱国热忱。】
后来我们又到祖国的北方、西方、南方去做过几次“旅行”。我们在旅途中度过了整整一年(二年级)。“祖国”这个词在儿童的意识里不再是空洞的了,而是充满了鲜明的景象,激发了他们对祖国人民的英勇劳动的自豪感。【苏翁通过各种文化的介绍,让学生认识到了祖国各地的风土人情,让祖国这个词语在学生的头脑中活了起来,大了起来。想想我们经常通过学习课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让学生了解祖国,但这毕竟是单调的,枯燥的。】
我们也出发到国外去“旅行”。我提出的目的是向儿童指出地球上各个地方的自然界的多样性和美,讲述世界各国人民的生活和劳动中一切美好的东西,激发儿童对各国人民的文化、艺术、现在和过去的情况的兴趣,说明世界上正在进行着的善与恶的斗争。在这些“旅行”中,直观性起着更大的作用,因为必须创造条件,使儿童形成关于遥远的国度和在我们这里看不到的自然界的表象。【我们的学生被拘泥于教室中,我们的学生也迫切需要跳出井口,了解外面的精彩世界。】
起初,我们到全年都是夏天的国度里去。孩子们一天天地了解埃及、印度、锡兰、印度尼西亚的自然界、人民的生活习俗、劳动和文化,——他们听讲关于这些国家的故事,看记录影片等。孩子们好像真的置身于笔挺的棕榈树下,感受到赤道上的炙人的炎热和大雨后的凉爽,观察着劳动人民的生活。到金字塔之国——埃及去的“旅行”,特别使儿童感到津津有味。【创设情境的方法。】
然后,我们到邻近各国去“旅行”,我们到了斯堪的纳维亚、中欧各国、土耳其、伊朗、阿富汗、日本。我们又以同样的方式到了南美洲、加拿大和美国,到了澳大利亚和北极。在做环球“旅行”的时候,孩子们看到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生活得幸福。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那里存在着人压迫人、饥饿和贫困的现象。在孩子们的意识里,形成着关于产生这类不良现象的原因——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的观念。孩子们逐渐地认识到:世界上正进行着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之间的尖锐的、不可调和的斗争。我力求使我的学生们关心那些至今还在被剥削者所奴役的劳动人民的疾苦,关心至今还没有获得自由的整个人民的疾苦。【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孩子们的面前逐渐开阔起来的世界,不应当仅仅是些海洋、大陆和岛屿,是些没有见过的植物和动物,是北极的极光和赤道的永夏,而首先应当是人,是人们为了幸福的未来而进行的劳动和斗争,是人类对于幸福和公平的世代相传的理想,而这个理想在已经消灭了人压迫人的国家里正在变为现实。孩子们进入这个世界,不应当仅仅是些无动于衷的旁观者,只知道什么地方有什么东西,只会讲述一番,而应当是非常关切人类命运的人。【这让我想到了,我们进行的社会实践虽然也在带领学生了解周围的世界,但是偏重于了解风景名胜之类的,忽略了最重要的人。】
在进行国内和国外的“旅行”活动时,要防止一种偏向——就是“喂给”儿童过量的知识和印象。列夫•托尔斯泰曾经给教小孩子的教师建议说:“你们要防止过分热衷于(特别是外国为儿童出版的书籍里)给儿童讲述科学所探知的非同寻常的结果,譬如地球、太阳有多少重量啊,太阳是由什么物质构成的啊,树木和人体是怎样由细胞组成的啊,人们发明了哪些新奇的机器啊,等等。”【带领学生旅行的时候,应防止过量知识的传授。应带领学生轻松地了解世界,感受世界。】这位伟大的作家和教育家解释自己的建议说:单纯讲研究成果会对学生起有害的作用,会使他们养成轻信言词的习惯。自从作家写出这些话以后,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世界发生了难以辨认的变化,科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且小孩子的眼界也不同以往了。但是,托尔斯泰的建议,在今天也还没有失去它的价值。对于年龄幼小的孩子讲述事物时,不要用过多的信息使他们震惊。

总批:
苏翁多次提到,不应该把学生局限在教室里,那样毕竟只是学死书,死学书,学生很难通过学习获得更多的知识。而带领学生进行环球“旅行”正是让学生获得更多知识,开阔视野的最好方法。把学生带到自然,把学生引领到世界去旅行,这需要我们小学教师不断地去努力。
每个学期学校里举行的实践活动都可以成为孩子走出教室获取知识的途径,我们应该把握这些机会,而不是让孩子纯粹地离开教室。

20暑期批读 第57条 带孩子们做环球“旅行” Empty 57、带孩子们做环球“旅行” 周一 八月 12, 2013 7:43 pm

杨泰实验苏伊文



57、带孩子们做环球“旅行”
小学教师应当努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他们由认识家乡的田野和树林而逐渐扩大到了解祖国以至全世界的自然界和生活。
我的孩子们早在一年级就很清楚地知道,地球是一个围绕着太阳旋转的巨大的球体,它有时以这一面,有时以另一面对着太阳,所以在同一个时间,地球上的各个地区里既有炎热的夏天,又有严寒的冬天,有的地方是白昼,有的地方是黑夜。从二年级起,我们开始做环球“旅行”。孩子们坐在校园里用植物的藤蔓搭成的“绿色教室”里。他们面前放置着一个很大的地球仪,它被人工制作的“太阳”照射着。“地球”绕着“太阳”转,“月亮”又绕着“地球”转。我对他们说:“孩子们,你们看,这儿是我们祖国的广大国土。我们居住在离祖国西部边界不远的地方,现在让我们向东,作一次长途的旅行。我们将在一些城市和村镇停留,看看人们是怎样生活的。”然后我讲到在我们的“旅途”上遇到的田野、河流、居民点的情况,一边讲,一边演示图片和幻灯片。(不只是单单只讲书本上的知识,通过带着他们旅行这件事,让学生也感受到学校教育他们也要参与进去。也是学生感兴趣的模式,让学生感受到新鲜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已经傍晚了,我们不知不觉地“旅行”了2个小时,可是只“走”了不到100公里。孩子们心情迫切地期待着下一次继续“旅行”的日子。
……又是城市和乡村、森林和河流、建筑物和古代文物,但是“旅行”并不感到单调乏味,因为儿童在我们祖国的每一块地方都能看到新的、独特的东西。“旅行”了几天以后,我们已经接近了伏尔加河,看见了许多水电站,还在沿伏尔加河的辽阔的草原上跟放牧人会见。孩子们屏声息气地听着关于决定人类命运的斯大林格勒大战的故事。(学生的印象对及其的深刻)如果不是成千上万的英雄们在这里拼死战斗,那么我们今天就不可能在这个教室里学习。应当从小就引导孩子们关心全人类的命运。(在教授知识的同时也给学生上了一节有意义的德育课,真正的实现了把德育融入到了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孩子们一天天地深入我们祖国的大地,在他们的面前不断地展开新的景象:这里是有着无限的地下宝藏的乌拉尔,这里是神秘莫测的原始森林,这里是汹涌奔腾的西伯利亚的河流……然后我们坐上轮船,渡过贝加尔湖,欣赏着群山和森林,在篝火旁边过夜……我们再往前行,孩子们面前展现出远东的无尽宝藏,再往前就是大海了。我们坐上远洋轮,东渡库页岛,然后到达千岛群岛——这儿是我们祖国的白昼开始的地方。我们的“旅行”大约用了3个月时间,平均每天行程100公里。我们见到40多个民族的人,结识了许多优秀的人物——农民、建筑工、矿工、渔夫和地质工作者。他们都在劳动,为的是我们生活得更好。孩子们产生了对祖国的自豪感。(这让我突然感觉到平时好的教学模式是通过教师的不断研究找出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并且能够吸引到自己的学生把学习兴趣提升。但是要做到这个程度不仅要求教师在平时的备课过程中多花心思,同时也要求教师要多阅读一些相关书籍提升自己的思想知识面和手段)
后来我们又到祖国的北方、西方、南方去做过几次“旅行”。我们在旅途中度过了整整一年(二年级)。“祖国”这个词在儿童的意识里不再是空洞的了,而是充满了鲜明的景象,激发了他们对祖国人民的英勇劳动的自豪感。
我们也出发到国外去“旅行”。我提出的目的是向儿童指出地球上各个地方的自然界的多样性和美,讲述世界各国人民的生活和劳动中一切美好的东西,激发儿童对各国人民的文化、艺术、现在和过去的情况的兴趣,说明世界上正在进行着的善与恶的斗争。在这些“旅行”中,直观性起着更大的作用,因为必须创造条件,使儿童形成关于遥远的国度和在我们这里看不到的自然界的表象。 (这种形式的教学我想肯定能够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
起初,我们到全年都是夏天的国度里去。孩子们一天天地了解埃及、印度、锡兰、印度尼西亚的自然界、人民的生活习俗、劳动和文化,——他们听讲关于这些国家的故事,看记录影片等。孩子们好像真的置身于笔挺的棕榈树下,感受到赤道上的炙人的炎热和大雨后的凉爽,观察着劳动人民的生活。到金字塔之国——埃及去的“旅行”,特别使儿童感到津津有味。
然后,我们到邻近各国去“旅行”,我们到了斯堪的纳维亚、中欧各国、土耳其、伊朗、阿富汗、日本。我们又以同样的方式到了南美洲、加拿大和美国,到了澳大利亚和北极。在做环球“旅行”的时候,孩子们看到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生活得幸福。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那里存在着人压迫人、饥饿和贫困的现象。在孩子们的意识里,形成着关于产生这类不良现象的原因——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的观念。孩子们逐渐地认识到:世界上正进行着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之间的尖锐的、不可调和的斗争。我力求使我的学生们关心那些至今还在被剥削者所奴役的劳动人民的疾苦,关心至今还没有获得自由的整个人民的疾苦。(这样的教育让学生能从心底里产生对弱势群体的帮助和从自身散发出正能量)
在孩子们的面前逐渐开阔起来的世界,不应当仅仅是些海洋、大陆和岛屿,是些没有见过的植物和动物,是北极的极光和赤道的永夏,而首先应当是人,是人们为了幸福的未来而进行的劳动和斗争,是人类对于幸福和公平的世代相传的理想,而这个理想在已经消灭了人压迫人的国家里正在变为现实。孩子们进入这个世界,不应当仅仅是些无动于衷的旁观者,只知道什么地方有什么东西,只会讲述一番,而应当是非常关切人类命运的人。
在进行国内和国外的“旅行”活动时,要防止一种偏向——就是“喂给”儿童过量的知识和印象。(填鸭式教学)列夫•托尔斯泰曾经给教小孩子的教师建议说:“你们要防止过分热衷于(特别是外国为儿童出版的书籍里)给儿童讲述科学所探知的非同寻常的结果,譬如地球、太阳有多少重量啊,太阳是由什么物质构成的啊,树木和人体是怎样由细胞组成的啊,人们发明了哪些新奇的机器啊,等等。”这位伟大的作家和教育家解释自己的建议说:单纯讲研究成果会对学生起有害的作用,会使他们养成轻信言词的习惯。自从作家写出这些话以后,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世界发生了难以辨认的变化,科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且小孩子的眼界也不同以往了。但是,托尔斯泰的建议,在今天也还没有失去它的价值。对于年龄幼小的孩子讲述事物时,不要用过多的信息使他们震惊。(理论与实践必须结合在一起,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和发现)

21暑期批读 第57条 带孩子们做环球“旅行” Empty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57 周二 八月 13, 2013 4:41 pm

共富实验学校倪晓寒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57、带孩子们做环球“旅行”
小学教师应当努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他们由认识家乡的田野和树林而逐渐扩大到了解祖国以至全世界的自然界和生活。
我的孩子们早在一年级就很清楚地知道,地球是一个围绕着太阳旋转的巨大的球体,它有时以这一面,有时以另一面对着太阳,所以在同一个时间,地球上的各个地区里既有炎热的夏天,又有严寒的冬天,有的地方是白昼,有的地方是黑夜。从二年级起,我们开始做环球“旅行”。孩子们坐在校园里用植物的藤蔓搭成的“绿色教室”里。他们面前放置着一个很大的地球仪,它被人工制作的“太阳”照射着。“地球”绕着“太阳”转,“月亮”又绕着“地球”转。我对他们说:“孩子们,你们看,这儿是我们祖国的广大国土。我们居住在离祖国西部边界不远的地方,现在让我们向东,作一次长途的旅行。我们将在一些城市和村镇停留,看看人们是怎样生活的。”然后我讲到在我们的“旅途”上遇到的田野、河流、居民点的情况,一边讲,一边演示图片和幻灯片。
已经傍晚了,我们不知不觉地“旅行”了2个小时,可是只“走”了不到100公里。孩子们心情迫切地期待着下一次继续“旅行”的日子。 (这样如电视剧般的“旅行”,我想孩子们一定会在每个星期的这个时候有所期待吧)
……又是城市和乡村、森林和河流、建筑物和古代文物,但是“旅行”并不感到单调乏味,因为儿童在我们祖国的每一块地方都能看到新的、独特的东西。“旅行”了几天以后,我们已经接近了伏尔加河,看见了许多水电站,还在沿伏尔加河的辽阔的草原上跟放牧人会见。孩子们屏声息气地听着关于决定人类命运的斯大林格勒大战的故事。如果不是成千上万的英雄们在这里拼死战斗,那么我们今天就不可能在这个教室里学习。应当从小就引导孩子们关心全人类的命运。(一边“旅行”一边给孩子们灌输知识,感觉孩子们在玩中学,这样会对学习更加有兴趣)
孩子们一天天地深入我们祖国的大地,在他们的面前不断地展开新的景象:这里是有着无限的地下宝藏的乌拉尔,这里是神秘莫测的原始森林,这里是汹涌奔腾的西伯利亚的河流……然后我们坐上轮船,渡过贝加尔湖,欣赏着群山和森林,在篝火旁边过夜……我们再往前行,孩子们面前展现出远东的无尽宝藏,再往前就是大海了。我们坐上远洋轮,东渡库页岛,然后到达千岛群岛——这儿是我们祖国的白昼开始的地方。我们的“旅行”大约用了3个月时间,平均每天行程100公里。我们见到40多个民族的人,结识了许多优秀的人物——农民、建筑工、矿工、渔夫和地质工作者。他们都在劳动,为的是我们生活得更好。孩子们产生了对祖国的自豪感。
后来我们又到祖国的北方、西方、南方去做过几次“旅行”。我们在旅途中度过了整整一年(二年级)。“祖国”这个词在儿童的意识里不再是空洞的了,而是充满了鲜明的景象,激发了他们对祖国人民的英勇劳动的自豪感。
我们也出发到国外去“旅行”。我提出的目的是向儿童指出地球上各个地方的自然界的多样性和美,讲述世界各国人民的生活和劳动中一切美好的东西,激发儿童对各国人民的文化、艺术、现在和过去的情况的兴趣,说明世界上正在进行着的善与恶的斗争。在这些“旅行”中,直观性起着更大的作用,因为必须创造条件,使儿童形成关于遥远的国度和在我们这里看不到的自然界的表象。
起初,我们到全年都是夏天的国度里去。孩子们一天天地了解埃及、印度、锡兰、印度尼西亚的自然界、人民的生活习俗、劳动和文化,——他们听讲关于这些国家的故事,看记录影片等。孩子们好像真的置身于笔挺的棕榈树下,感受到赤道上的炙人的炎热和大雨后的凉爽,观察着劳动人民的生活。到金字塔之国——埃及去的“旅行”,特别使儿童感到津津有味。(以一个主题词从而引发的各种思考,这样很有利于培养孩子们的发散性思维,还能在这些过程中拓宽孩子们的知识面,了解各种风俗习惯)
然后,我们到邻近各国去“旅行”,我们到了斯堪的纳维亚、中欧各国、土耳其、伊朗、阿富汗、日本。我们又以同样的方式到了南美洲、加拿大和美国,到了澳大利亚和北极。在做环球“旅行”的时候,孩子们看到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生活得幸福。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那里存在着人压迫人、饥饿和贫困的现象。在孩子们的意识里,形成着关于产生这类不良现象的原因——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的观念。孩子们逐渐地认识到:世界上正进行着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之间的尖锐的、不可调和的斗争。我力求使我的学生们关心那些至今还在被剥削者所奴役的劳动人民的疾苦,关心至今还没有获得自由的整个人民的疾苦。
在孩子们的面前逐渐开阔起来的世界,不应当仅仅是些海洋、大陆和岛屿,是些没有见过的植物和动物,是北极的极光和赤道的永夏,而首先应当是人,是人们为了幸福的未来而进行的劳动和斗争,是人类对于幸福和公平的世代相传的理想,而这个理想在已经消灭了人压迫人的国家里正在变为现实。孩子们进入这个世界,不应当仅仅是些无动于衷的旁观者,只知道什么地方有什么东西,只会讲述一番,而应当是非常关切人类命运的人。
在进行国内和国外的“旅行”活动时,要防止一种偏向——就是“喂给”儿童过量的知识和印象。列夫•托尔斯泰曾经给教小孩子的教师建议说:“你们要防止过分热衷于(特别是外国为儿童出版的书籍里)给儿童讲述科学所探知的非同寻常的结果,譬如地球、太阳有多少重量啊,太阳是由什么物质构成的啊,树木和人体是怎样由细胞组成的啊,人们发明了哪些新奇的机器啊,等等。”这位伟大的作家和教育家解释自己的建议说:单纯讲研究成果会对学生起有害的作用,会使他们养成轻信言词的习惯。自从作家写出这些话以后,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世界发生了难以辨认的变化,科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且小孩子的眼界也不同以往了。但是,托尔斯泰的建议,在今天也还没有失去它的价值。对于年龄幼小的孩子讲述事物时,不要用过多的信息使他们震惊。
总批:原来拓宽孩子们的知识面不仅可以通过阅读,还可以通过文中所诉的方式来进行。比如我现在在上一节自然课,我想如果我在自然课上一味的讲解这颗植物各部分的名称肯定会使孩子觉得乏味,但是如果我也试着去介绍这颗植物(除了它各部分的名称)生活习性,开什么花,结什么果,有多少它的“亲戚”,是不是孩子们会更感兴趣呢?我想可以在接下来的教学生活中可以去尝试。

22暑期批读 第57条 带孩子们做环球“旅行” Empty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57 周三 八月 14, 2013 11:38 am

华师大宝山实验陆瑶




57、带孩子们做环球“旅行”
小学教师应当努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他们由认识家乡的田野和树林而逐渐扩大到了解祖国以至全世界的自然界和生活。
我的孩子们早在一年级就很清楚地知道,地球是一个围绕着太阳旋转的巨大的球体,它有时以这一面,有时以另一面对着太阳,所以在同一个时间,地球上的各个地区里既有炎热的夏天,又有严寒的冬天,有的地方是白昼,有的地方是黑夜。从二年级起,我们开始做环球“旅行”。孩子们坐在校园里用植物的藤蔓搭成的“绿色教室”里。他们面前放置着一个很大的地球仪,它被人工制作的“太阳”照射着。“地球”绕着“太阳”转,“月亮”又绕着“地球”转。我对他们说:“孩子们,你们看,这儿是我们祖国的广大国土。我们居住在离祖国西部边界不远的地方,现在让我们向东,作一次长途的旅行。我们将在一些城市和村镇停留,看看人们是怎样生活的。”然后我讲到在我们的“旅途”上遇到的田野、河流、居民点的情况,一边讲,一边演示图片和幻灯片。
已经傍晚了,我们不知不觉地“旅行”了2个小时,可是只“走”了不到100公里。孩子们心情迫切地期待着下一次继续“旅行”的日子。
……又是城市和乡村、森林和河流、建筑物和古代文物,但是“旅行”并不感到单调乏味,因为儿童在我们祖国的每一块地方都能看到新的、独特的东西。“旅行”了几天以后,我们已经接近了伏尔加河,看见了许多水电站,还在沿伏尔加河的辽阔的草原上跟放牧人会见。孩子们屏声息气地听着关于决定人类命运的斯大林格勒大战的故事。如果不是成千上万的英雄们在这里拼死战斗,那么我们今天就不可能在这个教室里学习。应当从小就引导孩子们关心全人类的命运。
孩子们一天天地深入我们祖国的大地,在他们的面前不断地展开新的景象:这里是有着无限的地下宝藏的乌拉尔,这里是神秘莫测的原始森林,这里是汹涌奔腾的西伯利亚的河流……然后我们坐上轮船,渡过贝加尔湖,欣赏着群山和森林,在篝火旁边过夜……我们再往前行,孩子们面前展现出远东的无尽宝藏,再往前就是大海了。我们坐上远洋轮,东渡库页岛,然后到达千岛群岛——这儿是我们祖国的白昼开始的地方。我们的“旅行”大约用了3个月时间,平均每天行程100公里。我们见到40多个民族的人,结识了许多优秀的人物——农民、建筑工、矿工、渔夫和地质工作者。他们都在劳动,为的是我们生活得更好。孩子们产生了对祖国的自豪感。
后来我们又到祖国的北方、西方、南方去做过几次“旅行”。我们在旅途中度过了整整一年(二年级)。“祖国”这个词在儿童的意识里不再是空洞的了,而是充满了鲜明的景象,激发了他们对祖国人民的英勇劳动的自豪感。
我们也出发到国外去“旅行”。我提出的目的是向儿童指出地球上各个地方的自然界的多样性和美,讲述世界各国人民的生活和劳动中一切美好的东西,激发儿童对各国人民的文化、艺术、现在和过去的情况的兴趣,说明世界上正在进行着的善与恶的斗争。在这些“旅行”中,直观性起着更大的作用,因为必须创造条件,使儿童形成关于遥远的国度和在我们这里看不到的自然界的表象。
起初,我们到全年都是夏天的国度里去。孩子们一天天地了解埃及、印度、锡兰、印度尼西亚的自然界、人民的生活习俗、劳动和文化,——他们听讲关于这些国家的故事,看记录影片等。孩子们好像真的置身于笔挺的棕榈树下,感受到赤道上的炙人的炎热和大雨后的凉爽,观察着劳动人民的生活。到金字塔之国——埃及去的“旅行”,特别使儿童感到津津有味。
然后,我们到邻近各国去“旅行”,我们到了斯堪的纳维亚、中欧各国、土耳其、伊朗、阿富汗、日本。我们又以同样的方式到了南美洲、加拿大和美国,到了澳大利亚和北极。在做环球“旅行”的时候,孩子们看到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生活得幸福。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那里存在着人压迫人、饥饿和贫困的现象。在孩子们的意识里,形成着关于产生这类不良现象的原因——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的观念。孩子们逐渐地认识到:世界上正进行着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之间的尖锐的、不可调和的斗争。我力求使我的学生们关心那些至今还在被剥削者所奴役的劳动人民的疾苦,关心至今还没有获得自由的整个人民的疾苦。
在孩子们的面前逐渐开阔起来的世界,不应当仅仅是些海洋、大陆和岛屿,是些没有见过的植物和动物,是北极的极光和赤道的永夏,而首先应当是人,是人们为了幸福的未来而进行的劳动和斗争,是人类对于幸福和公平的世代相传的理想,而这个理想在已经消灭了人压迫人的国家里正在变为现实。孩子们进入这个世界,不应当仅仅是些无动于衷的旁观者,只知道什么地方有什么东西,只会讲述一番,而应当是非常关切人类命运的人。
在进行国内和国外的“旅行”活动时,要防止一种偏向——就是“喂给”儿童过量的知识和印象。列夫•托尔斯泰曾经给教小孩子的教师建议说:“你们要防止过分热衷于(特别是外国为儿童出版的书籍里)给儿童讲述科学所探知的非同寻常的结果,譬如地球、太阳有多少重量啊,太阳是由什么物质构成的啊,树木和人体是怎样由细胞组成的啊,人们发明了哪些新奇的机器啊,等等。”这位伟大的作家和教育家解释自己的建议说:单纯讲研究成果会对学生起有害的作用,会使他们养成轻信言词的习惯。自从作家写出这些话以后,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世界发生了难以辨认的变化,科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且小孩子的眼界也不同以往了。但是,托尔斯泰的建议,在今天也还没有失去它的价值。对于年龄幼小的孩子讲述事物时,不要用过多的信息使他们震惊。


总批:
读了这篇建议,我十分认同,作为一名小学老师,我们教授的知识并不像中学大学那样理论化,我们的只是更多的是十分贴近生活的。还记得在去年教授五年级英语的时候,讲到了the UK,题目中出现了British/Britain,于是学生开始困惑了都解释为英国,有什么不同吗?于是我开始和他们讲述英国是由4个部分组成,所以叫英联邦共和国the United Kingdom,小朋友们都听的津津有味,之后我又从网上查找了一些英国领土与称谓的短片,在课后放给他们看,从他们聚精会神的表情中我就知道,这样的学习内容是他们喜欢的,是他们感兴趣的,这样的学习效果也是很好的。至此之后,凡是讲到英国,小朋友们都有了概念。

23暑期批读 第57条 带孩子们做环球“旅行” Empty 57、带孩子们做环球“旅行” 周四 八月 15, 2013 3:08 am

上海市天馨学校 马佳音



57、带孩子们做环球“旅行”

小学教师应当努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他们由认识家乡的田野和树林而逐渐扩大到了解祖国以至全世界的自然界和生活。 (扩大孩子们的知识面,多见见世面.)
我的孩子们早在一年级就很清楚地知道,地球是一个围绕着太阳旋转的巨大的球体,它有时以这一面,有时以另一面对着太阳,所以在同一个时间,地球上的各个地区里既有炎热的夏天,又有严寒的冬天,有的地方是白昼,有的地方是黑夜。从二年级起,我们开始做环球“旅行”。孩子们坐在校园里用植物的藤蔓搭成的“绿色教室”里。他们面前放置着一个很大的地球仪,它被人工制作的“太阳”照射着。“地球”绕着“太阳”转,“月亮”又绕着“地球”转。我对他们说:“孩子们,你们看,这儿是我们祖国的广大国土。我们居住在离祖国西部边界不远的地方,现在让我们向东,作一次长途的旅行。我们将在一些城市和村镇停留,看看人们是怎样生活的。”然后我讲到在我们的“旅途”上遇到的田野、河流、居民点的情况,一边讲,一边演示图片和幻灯片。 (生动活泼的讲课,通过直观的教学,学生更容易掌握知识.)
已经傍晚了,我们不知不觉地“旅行”了2个小时,可是只“走”了不到100公里。孩子们心情迫切地期待着下一次继续“旅行”的日子。
……又是城市和乡村、森林和河流、建筑物和古代文物,但是“旅行”并不感到单调乏味,因为儿童在我们祖国的每一块地方都能看到新的、独特的东西。“旅行”了几天以后,我们已经接近了伏尔加河,看见了许多水电站,还在沿伏尔加河的辽阔的草原上跟放牧人会见。孩子们屏声息气地听着关于决定人类命运的斯大林格勒大战的故事。如果不是成千上万的英雄们在这里拼死战斗,那么我们今天就不可能在这个教室里学习。应当从小就引导孩子们关心全人类的命运。
(培养孩子们关心他人的好品质,学会心系他人.)
孩子们一天天地深入我们祖国的大地,在他们的面前不断地展开新的景象:这里是有着无限的地下宝藏的乌拉尔,这里是神秘莫测的原始森林,这里是汹涌奔腾的西伯利亚的河流……然后我们坐上轮船,渡过贝加尔湖,欣赏着群山和森林,在篝火旁边过夜……我们再往前行,孩子们面前展现出远东的无尽宝藏,再往前就是大海了。我们坐上远洋轮,东渡库页岛,然后到达千岛群岛——这儿是我们祖国的白昼开始的地方。我们的“旅行”大约用了3个月时间,平均每天行程100公里。我们见到40多个民族的人,结识了许多优秀的人物——农民、建筑工、矿工、渔夫和地质工作者。他们都在劳动,为的是我们生活得更好。孩子们产生了对祖国的自豪感。 (培养孩子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
后来我们又到祖国的北方、西方、南方去做过几次“旅行”。我们在旅途中度过了整整一年(二年级)。“祖国”这个词在儿童的意识里不再是空洞的了,而是充满了鲜明的景象,激发了他们对祖国人民的英勇劳动的自豪感。
我们也出发到国外去“旅行”。我提出的目的是向儿童指出地球上各个地方的自然界的多样性和美,讲述世界各国人民的生活和劳动中一切美好的东西,激发儿童对各国人民的文化、艺术、现在和过去的情况的兴趣,说明世界上正在进行着的善与恶的斗争。在这些“旅行”中,直观性起着更大的作用,因为必须创造条件,使儿童形成关于遥远的国度和在我们这里看不到的自然界的表象。 (在国内旅行完之后,我们走出了国门,来到了更为广阔的天地.)
起初,我们到全年都是夏天的国度里去。孩子们一天天地了解埃及、印度、锡兰、印度尼西亚的自然界、人民的生活习俗、劳动和文化,——他们听讲关于这些国家的故事,看记录影片等。孩子们好像真的置身于笔挺的棕榈树下,感受到赤道上的炙人的炎热和大雨后的凉爽,观察着劳动人民的生活。到金字塔之国——埃及去的“旅行”,特别使儿童感到津津有味。
然后,我们到邻近各国去“旅行”,我们到了斯堪的纳维亚、中欧各国、土耳其、伊朗、阿富汗、日本。我们又以同样的方式到了南美洲、加拿大和美国,到了澳大利亚和北极。在做环球“旅行”的时候,孩子们看到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生活得幸福。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那里存在着人压迫人、饥饿和贫困的现象。在孩子们的意识里,形成着关于产生这类不良现象的原因——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的观念。孩子们逐渐地认识到:世界上正进行着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之间的尖锐的、不可调和的斗争。我力求使我的学生们关心那些至今还在被剥削者所奴役的劳动人民的疾苦,关心至今还没有获得自由的整个人民的疾苦。 (让孩子们了解到世界各地的实际情况,还有很多人民在饱受着疾苦,激发孩子们的国际主义精神.)
在孩子们的面前逐渐开阔起来的世界,不应当仅仅是些海洋、大陆和岛屿,是些没有见过的植物和动物,是北极的极光和赤道的永夏,而首先应当是人,是人们为了幸福的未来而进行的劳动和斗争,是人类对于幸福和公平的世代相传的理想,而这个理想在已经消灭了人压迫人的国家里正在变为现实。孩子们进入这个世界,不应当仅仅是些无动于衷的旁观者,只知道什么地方有什么东西,只会讲述一番,而应当是非常关切人类命运的人。
在进行国内和国外的“旅行”活动时,要防止一种偏向——就是“喂给”儿童过量的知识和印象。列夫•托尔斯泰曾经给教小孩子的教师建议说:“你们要防止过分热衷于(特别是外国为儿童出版的书籍里)给儿童讲述科学所探知的非同寻常的结果,譬如地球、太阳有多少重量啊,太阳是由什么物质构成的啊,树木和人体是怎样由细胞组成的啊,人们发明了哪些新奇的机器啊,等等。”这位伟大的作家和教育家解释自己的建议说:单纯讲研究成果会对学生起有害的作用,会使他们养成轻信言词的习惯。自从作家写出这些话以后,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世界发生了难以辨认的变化,科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且小孩子的眼界也不同以往了。但是,托尔斯泰的建议,在今天也还没有失去它的价值。对于年龄幼小的孩子讲述事物时,不要用过多的信息使他们震惊。
(通过直观的教学,不拘泥于课本上单调的知识,扩大孩子们的知识面,使得孩子们了解身边的实际情况,国内和国外的大事和小事,了解不同名族不同人民的生活境遇,培养孩子们的爱国情感和国际主义精神,而不是成为单单精通课本知识的"书呆子"。使得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心系他人,成为心中有国家的人,才是我们教育的根本,是我们的强国之本。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科状元,学科满分的 “人才”充斥着我们的眼球,但是在这些人才中,有多少是无私的,为人着想的好公民呢?)

24暑期批读 第57条 带孩子们做环球“旅行” Empty 《给教师的建议》第57条 周四 八月 15, 2013 4:49 pm

上大附中实验学校张晶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57、带孩子们做环球“旅行”
小学教师应当努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他们由认识家乡的田野和树林而逐渐扩大到了解祖国以至全世界的自然界和生活。
我的孩子们早在一年级就很清楚地知道,地球是一个围绕着太阳旋转的巨大的球体,它有时以这一面,有时以另一面对着太阳,所以在同一个时间,地球上的各个地区里既有炎热的夏天,又有严寒的冬天,有的地方是白昼,有的地方是黑夜。从二年级起,我们开始做环球“旅行”。孩子们坐在校园里用植物的藤蔓搭成的“绿色教室”里。他们面前放置着一个很大的地球仪,它被人工制作的“太阳”照射着。“地球”绕着“太阳”转,“月亮”又绕着“地球”转。我对他们说:“孩子们,你们看,这儿是我们祖国的广大国土。我们居住在离祖国西部边界不远的地方,现在让我们向东,作一次长途的旅行。我们将在一些城市和村镇停留,看看人们是怎样生活的。”然后我讲到在我们的“旅途”上遇到的田野、河流、居民点的情况,一边讲,一边演示图片和幻灯片。 【这是学生们最喜欢的教学方法之一,有图,有讲解,有演示,会给学生们很直观的印象】
已经傍晚了,我们不知不觉地“旅行”了2个小时,可是只“走”了不到100公里。孩子们心情迫切地期待着下一次继续“旅行”的日子。
……又是城市和乡村、森林和河流、建筑物和古代文物,但是“旅行”并不感到单调乏味,因为儿童在我们祖国的每一块地方都能看到新的、独特的东西。“旅行”了几天以后,我们已经接近了伏尔加河,看见了许多水电站,还在沿伏尔加河的辽阔的草原上跟放牧人会见。孩子们屏声息气地听着关于决定人类命运的斯大林格勒大战的故事。如果不是成千上万的英雄们在这里拼死战斗,那么我们今天就不可能在这个教室里学习。应当从小就引导孩子们关心全人类的命运。【我觉得孩子们应该从小学开始就开拓视野,这样对他们的后续学习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孩子们一天天地深入我们祖国的大地,在他们的面前不断地展开新的景象:这里是有着无限的地下宝藏的乌拉尔,这里是神秘莫测的原始森林,这里是汹涌奔腾的西伯利亚的河流……然后我们坐上轮船,渡过贝加尔湖,欣赏着群山和森林,在篝火旁边过夜……我们再往前行,孩子们面前展现出远东的无尽宝藏,再往前就是大海了。我们坐上远洋轮,东渡库页岛,然后到达千岛群岛——这儿是我们祖国的白昼开始的地方。我们的“旅行”大约用了3个月时间,平均每天行程100公里。我们见到40多个民族的人,结识了许多优秀的人物——农民、建筑工、矿工、渔夫和地质工作者。他们都在劳动,为的是我们生活得更好。孩子们产生了对祖国的自豪感。 【在带领孩子们做环球旅行的同时,教师也必须具有一定的素质和文化底蕴,否则很难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
后来我们又到祖国的北方、西方、南方去做过几次“旅行”。我们在旅途中度过了整整一年(二年级)。“祖国”这个词在儿童的意识里不再是空洞的了,而是充满了鲜明的景象,激发了他们对祖国人民的英勇劳动的自豪感。
我们也出发到国外去“旅行”。我提出的目的是向儿童指出地球上各个地方的自然界的多样性和美,讲述世界各国人民的生活和劳动中一切美好的东西,激发儿童对各国人民的文化、艺术、现在和过去的情况的兴趣,说明世界上正在进行着的善与恶的斗争。在这些“旅行”中,直观性起着更大的作用,因为必须创造条件,使儿童形成关于遥远的国度和在我们这里看不到的自然界的表象。
起初,我们到全年都是夏天的国度里去。孩子们一天天地了解埃及、印度、锡兰、印度尼西亚的自然界、人民的生活习俗、劳动和文化,——他们听讲关于这些国家的故事,看记录影片等。孩子们好像真的置身于笔挺的棕榈树下,感受到赤道上的炙人的炎热和大雨后的凉爽,观察着劳动人民的生活。到金字塔之国——埃及去的“旅行”,特别使儿童感到津津有味。
然后,我们到邻近各国去“旅行”,我们到了斯堪的纳维亚、中欧各国、土耳其、伊朗、阿富汗、日本。我们又以同样的方式到了南美洲、加拿大和美国,到了澳大利亚和北极。在做环球“旅行”的时候,孩子们看到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生活得幸福。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那里存在着人压迫人、饥饿和贫困的现象。在孩子们的意识里,形成着关于产生这类不良现象的原因——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的观念。孩子们逐渐地认识到:世界上正进行着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之间的尖锐的、不可调和的斗争。我力求使我的学生们关心那些至今还在被剥削者所奴役的劳动人民的疾苦,关心至今还没有获得自由的整个人民的疾苦。 【这一系列的做法都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们建立他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在孩子们的面前逐渐开阔起来的世界,不应当仅仅是些海洋、大陆和岛屿,是些没有见过的植物和动物,是北极的极光和赤道的永夏,而首先应当是人,是人们为了幸福的未来而进行的劳动和斗争,是人类对于幸福和公平的世代相传的理想,而这个理想在已经消灭了人压迫人的国家里正在变为现实。孩子们进入这个世界,不应当仅仅是些无动于衷的旁观者,只知道什么地方有什么东西,只会讲述一番,而应当是非常关切人类命运的人。
在进行国内和国外的“旅行”活动时,要防止一种偏向——就是“喂给”儿童过量的知识和印象。列夫•托尔斯泰曾经给教小孩子的教师建议说:“你们要防止过分热衷于(特别是外国为儿童出版的书籍里)给儿童讲述科学所探知的非同寻常的结果,譬如地球、太阳有多少重量啊,太阳是由什么物质构成的啊,树木和人体是怎样由细胞组成的啊,人们发明了哪些新奇的机器啊,等等。”这位伟大的作家和教育家解释自己的建议说:单纯讲研究成果会对学生起有害的作用,会使他们养成轻信言词的习惯。自从作家写出这些话以后,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世界发生了难以辨认的变化,科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且小孩子的眼界也不同以往了。但是,托尔斯泰的建议,在今天也还没有失去它的价值。对于年龄幼小的孩子讲述事物时,不要用过多的信息使他们震惊。
【我一直觉得孩子一定要从小开始开拓视野,看的多,听的多,才会想的多。这样,在新的知识出现的时候,他们才会产生联想,在自己的记忆中留下痕迹,记得更牢。这条建议让我更坚信了我这一看法。我觉得带孩子们做环球旅行的方法不仅让孩子们知道了世界上各个国家的风俗习惯,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们建立世界观和价值观。这是我们现在教学中一直追求的:在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也就是情感目标的达成。当然,在教孩子们知识的同时,除了进行直观教学外,我们还要注重孩子们自身的创新意识,鼓励孩子们多思考、多提问,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寻找答案,体验其中的过程,这样的学习会让孩子学得更轻松。我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也问过很多学生,为什么我讲得知识点我可以很清楚地说出我是在什么时候,怎么讲这个知识点的,而你们却听不进呢?后来发现通过自己实践而得到的知识,再经过自己的头脑思考后叙述出来的内容是印象最深刻的,所以我觉得课堂上,我们应该把更多的机会给孩子们,尽管可能他们说得不是特别精确、具体,但是我们必须耐心地引导他们意识到哪里不足之处。这样,他们才会不断进步。】

25暑期批读 第57条 带孩子们做环球“旅行” Empty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周四 八月 15, 2013 7:48 pm

上大附校陈思思

上大附校陈思思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57、带孩子们做环球“旅行”
小学教师应当努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他们由认识家乡的田野和树林而逐渐扩大到了解祖国以至全世界的自然界和生活。
我的孩子们早在一年级就很清楚地知道,地球是一个围绕着太阳旋转的巨大的球体,它有时以这一面,有时以另一面对着太阳,所以在同一个时间,地球上的各个地区里既有炎热的夏天,又有严寒的冬天,有的地方是白昼,有的地方是黑夜。从二年级起,我们开始做环球“旅行”。孩子们坐在校园里用植物的藤蔓搭成的“绿色教室”里。他们面前放置着一个很大的地球仪,它被人工制作的“太阳”照射着。“地球”绕着“太阳”转,“月亮”又绕着“地球”转。我对他们说:“孩子们,你们看,这儿是我们祖国的广大国土。我们居住在离祖国西部边界不远的地方,现在让我们向东,作一次长途的旅行。我们将在一些城市和村镇停留,看看人们是怎样生活的。”然后我讲到在我们的“旅途”上遇到的田野、河流、居民点的情况,一边讲,一边演示图片和幻灯片。( 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大自然去认识不同季节的变化、特性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让孩子们置身于大自然中去亲身体验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带给他们的不同感受。)
已经傍晚了,我们不知不觉地“旅行”了2个小时,可是只“走”了不到100公里。孩子们心情迫切地期待着下一次继续“旅行”的日子。
……又是城市和乡村、森林和河流、建筑物和古代文物,但是“旅行”并不感到单调乏味,因为儿童在我们祖国的每一块地方都能看到新的、独特的东西。“旅行”了几天以后,我们已经接近了伏尔加河,看见了许多水电站,还在沿伏尔加河的辽阔的草原上跟放牧人会见。孩子们屏声息气地听着关于决定人类命运的斯大林格勒大战的故事。如果不是成千上万的英雄们在这里拼死战斗,那么我们今天就不可能在这个教室里学习。应当从小就引导孩子们关心全人类的命运。
孩子们一天天地深入我们祖国的大地,在他们的面前不断地展开新的景象:这里是有着无限的地下宝藏的乌拉尔,这里是神秘莫测的原始森林,这里是汹涌奔腾的西伯利亚的河流……然后我们坐上轮船,渡过贝加尔湖,欣赏着群山和森林,在篝火旁边过夜……我们再往前行,孩子们面前展现出远东的无尽宝藏,再往前就是大海了。我们坐上远洋轮,东渡库页岛,然后到达千岛群岛——这儿是我们祖国的白昼开始的地方。我们的“旅行”大约用了3个月时间,平均每天行程100公里。我们见到40多个民族的人,结识了许多优秀的人物——农民、建筑工、矿工、渔夫和地质工作者。他们都在劳动,为的是我们生活得更好。孩子们产生了对祖国的自豪感。
后来我们又到祖国的北方、西方、南方去做过几次“旅行”。我们在旅途中度过了整整一年(二年级)。“祖国”这个词在儿童的意识里不再是空洞的了,而是充满了鲜明的景象,激发了他们对祖国人民的英勇劳动的自豪感。
我们也出发到国外去“旅行”。我提出的目的是向儿童指出地球上各个地方的自然界的多样性和美,讲述世界各国人民的生活和劳动中一切美好的东西,激发儿童对各国人民的文化、艺术、现在和过去的情况的兴趣,说明世界上正在进行着的善与恶的斗争。在这些“旅行”中,直观性起着更大的作用,因为必须创造条件,使儿童形成关于遥远的国度和在我们这里看不到的自然界的表象。
起初,我们到全年都是夏天的国度里去。孩子们一天天地了解埃及、印度、锡兰、印度尼西亚的自然界、人民的生活习俗、劳动和文化,——他们听讲关于这些国家的故事,看记录影片等。孩子们好像真的置身于笔挺的棕榈树下,感受到赤道上的炙人的炎热和大雨后的凉爽,观察着劳动人民的生活。到金字塔之国——埃及去的“旅行”,特别使儿童感到津津有味。
然后,我们到邻近各国去“旅行”,我们到了斯堪的纳维亚、中欧各国、土耳其、伊朗、阿富汗、日本。我们又以同样的方式到了南美洲、加拿大和美国,到了澳大利亚和北极。在做环球“旅行”的时候,孩子们看到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生活得幸福。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那里存在着人压迫人、饥饿和贫困的现象。在孩子们的意识里,形成着关于产生这类不良现象的原因——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的观念。孩子们逐渐地认识到:世界上正进行着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之间的尖锐的、不可调和的斗争。我力求使我的学生们关心那些至今还在被剥削者所奴役的劳动人民的疾苦,关心至今还没有获得自由的整个人民的疾苦。
在孩子们的面前逐渐开阔起来的世界,不应当仅仅是些海洋、大陆和岛屿,是些没有见过的植物和动物,是北极的极光和赤道的永夏,而首先应当是人,是人们为了幸福的未来而进行的劳动和斗争,是人类对于幸福和公平的世代相传的理想,而这个理想在已经消灭了人压迫人的国家里正在变为现实。孩子们进入这个世界,不应当仅仅是些无动于衷的旁观者,只知道什么地方有什么东西,只会讲述一番,而应当是非常关切人类命运的人。
在进行国内和国外的“旅行”活动时,要防止一种偏向——就是“喂给”儿童过量的知识和印象。列夫•托尔斯泰曾经给教小孩子的教师建议说:“你们要防止过分热衷于(特别是外国为儿童出版的书籍里)给儿童讲述科学所探知的非同寻常的结果,譬如地球、太阳有多少重量啊,太阳是由什么物质构成的啊,树木和人体是怎样由细胞组成的啊,人们发明了哪些新奇的机器啊,等等。”这位伟大的作家和教育家解释自己的建议说:单纯讲研究成果会对学生起有害的作用,会使他们养成轻信言词的习惯。自从作家写出这些话以后,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世界发生了难以辨认的变化,科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且小孩子的眼界也不同以往了。但是,托尔斯泰的建议,在今天也还没有失去它的价值。对于年龄幼小的孩子讲述事物时,不要用过多的信息使他们震惊。
批注:虽然我们不能像苏老那样带着孩子们做“环球“旅行,但我们可以做到的是,尽我们的所能为孩子创造一切可能创造的机会,多带孩子出去走走,比如春天带孩子们去春游,去踏青;夏天带孩子们去参加夏令营、参加社区活动;秋天带孩子们去秋游;冬天带孩子们堆雪人、打雪仗、赏腊梅花……感受祖国美丽的大好河山。让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快乐而有情趣,引领他们走进知识的海洋。

返回页首  留言 [第1页/共2页]

到页面 : 1, 2  下一步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