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上海市宝山区新进青年党员教师论坛(班主任:罗老师)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2011年上海市宝山区新进青年党员教师论坛(班主任:罗老师)

为了方便学习和交流,建立2011年上海市宝山区新进青年党员教师论坛,希望大家可以在这里发表自己的想法,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您没有登录。 请登录注册

暑期批读 第55条 逐步养成儿童从事紧张的创造性脑力劳动的习惯

+33
上大附中徐沈逸
菊泉学校 左莹芳
大场中学陆乐
通河小学_唐佩珺
华师大宝山实验石慧
刘乾琪
上大附校陈思思
上大附中实验学校张晶
上海市天馨学校 马佳音
华师大宝山实验陆瑶
共富实验学校倪晓寒
大华一幼 戴忆蓉
杨泰实验苏伊文
通河新村小学张雯霞
共富实验学校唐怡宁
华师大宝山实验陈晨
大华一幼 陈婷
菊泉学校彭叶飞
admin孙利明
宝钢新世纪石燕
大华二小郑玲
沈佼姣
少科站叶梦得
小精灵 王晓维
华师大宝山实验王莹
教师进修学院沈亦璋
培智 张晓琳
宝虹小学沈旭佳
宝虹朱蕾
宝林四小宋惠娟
杨泰实验朱晓溪
淞谊中学 谢穹
和衷小学杨静
37 posters

到页面 : 上一页  1, 2

向下  留言 [第2页/共2页]

上海市天馨学校 马佳音



55、逐步养成儿童从事紧张的创造性脑力劳动的习惯
很重要的一点是:儿童在入学以前,是处在大自然、游戏、美、音乐、幻想、创造的一个迷人世界的包围之中。当他们入学以后,我们切不可总是把他们关在教室里,跟那个世界相隔绝。在学校生活的最初几个月和头几年里,学习不应当变成学生活动的单一项目。只有当教师把儿童以前有过的那些欢乐慷慨地向他们敞开的时候,儿童才能热爱学校。当然,这并不是说:要使学习迁就玩乐,故意把学习变得很轻松;而是只要儿童不感到学习枯燥就行了。应当逐步地训练儿童去从事人生最主要的事业——从事严肃的、刻苦而持久的劳动,这种劳动没有紧张的思考是不可能的。 (我一开始在教学的时候,会使学生的学习迁就玩乐,故意把学习变得很轻松,想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但是教学效果却不佳.)
我认为,重要的教育任务在于渐渐地养成儿童从事紧张的、创造性的脑力劳动的习惯。儿童应当学会在某一特定的时间摆脱周围的一切,以便集中精力去达到教师或他自己所提出的目标。要努力做到使儿童养成这种专心致志的习惯。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脑力劳动才可能成为儿童喜爱的事情。小学的任务就是逐渐地使儿童养成不仅在体力劳动中而且在脑力劳动中克服困难的习惯。应当使儿童懂得脑力劳动的真正的本质,那就是:要努力地开动脑筋,要深入地钻到事物、事实、现象的各种各样的复杂而微妙的关系、细节和矛盾中去。无论如何不要让学生感到一切都轻而易举,不知道什么叫做困难。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要同时培养脑力劳动的素养和自我纪律。智育是精神生活的领域之一,在这个领域里,教育者的作用是跟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意志的培养,就是从自己向自己提出目标、集中智慧的努力、思考和理解以及进行自我监督开始的。我认为,重要的教育任务就在于:正好要在脑力劳动中使学生感到什么叫做困难。
(也就是说要培养孩子们的意志力,知道学习中有困难,并且有信心去克服困难.)
如果儿童在学习中感到一切都很容易,那么惭渐地就会养成懒于思考的习惯,这会使人堕入歧途,使他形成一种对待生活的轻浮态度。说来也很奇怪,如果学习过程不能在儿童面前设置一些能够克服的困难,那么这种懒于思考的习惯倒是多半先在那些有能力的学生身上滋长起来的。而且,懒于思考的习惯,又多半在低年级就养成了:有能力的儿童很轻易地掌握了对别的儿童来说要付出一定的紧张的脑力劳动的东西之后,他实际上就无事可干了。不要让学生无所事事,这也是一项特殊的教育任务。 (我会有一种想法,尽量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使得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看来一味的给学生提供方便,也不一定会有助于他们的学习.)
逐渐地训练刚入学的儿童习惯于在教室里上课,这是进行完满的劳动教育、德育、体育和智育的必要条件。在教室里上课是从事脑力劳动的最有利的环境,但是应当逐渐地训练儿童习惯于这种环境。对低年级学生的教学的特点也正在于此。如果一开学就马上强制他们每天在教室里学习4个小时,那么这种在将来对他们从事脑力劳动很有利的环境,反而会损害儿童的健康。在开学后的最初几周里,我逐渐地引导孩子们进入新的生活。在九月里,我们每天待在教室里的时间不超过40分钟,十月里不超过2小时。这些时间是用来学习识字和算术的。其余的2个小时,我们都在户外度过。孩子们急不可耐地期待着“真正的上课”——他们是这样称呼在教室里的学习的。我很高兴看到孩子们有这种愿望,同时在心里自言自语:“孩子们啊,你们哪里知道,此刻跟你们同年龄的孩子,正在气闷的教室里累得精疲力竭,一心盼望着下课的铃声呢……”
在教室里,我们读识字课本,画圈圈和杠杠,学写字母,自编和解答应用题,——这一切都是逐渐地渗入孩子们的多方面的精神生活的,不会以其形式单调使他们感到疲倦。我们不是按照识字课本把同一样东西连读许多遍;既然孩子们都把字母学会了,我就用多种多样的积极活动的方式训练他们的阅读技巧。孩子们口编关于自然界的“小作文”,并把它们写下来(这种“小作文”,就是写一两句话,如在参观果园后,学生写道:“苹果重重的,垂向地面”;“绿叶中间挂着红红的苹果”;“春天开的是白花,秋天长成了金黄色的苹果”。)这样做,大大促进了阅读能力的发展,要比照着识字课本把同一篇课文读许多遍好多了。
在课堂上使学习的形式多样化,可以说是教育学上的“窍门”之一。经验证明,在一年级刚开学的时候,不应当有“纯粹的”阅读课、写字课或算术课。形式单调会使儿童很快感到疲劳。当儿童刚刚开始感到疲劳的时候,我就马上变换作业形式。图画是使作业多样化的有力手段。譬如,我看到,阅读开始使儿童疲倦了,我就说:“孩子们,打开图画册,让我们把刚才读过的童话故事画出来。”于是,刚刚流露出来的疲劳的征兆消失了,孩子们眼睛里发出欢乐的光芒,单调的活动被创造性的活动取代了……在算术课上也有类似的情况,当我觉察出孩子们理解应用题的条件有困难时,我就求助于这种创造性的劳动——画图。孩子们把应用题再读一遍,然后把它“画”出来。在这以前似乎是莫名其妙的那些依存关系,变得容易理解了。听讲听得太久也会使儿童疲劳。我一发现孩子们的目光黯淡了,就赶紧把讲述的东西来个“收场”,不再继续下去,而开始让他们画画。
(使得课堂形式多样化,有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我们每星期出去参观或旅行一次,在参观时编写带图画的小作文。孩子们把个人的见闻和感受画下来,在画的下面写上一两句话,这就是“带图画的小作文”。孩子们在教室里读这些小作文,这样做给了他们很大的满足。编写小作文是一种训练儿童在将来从事持久的、紧张的脑力劳动的极好手段。早在一年级,特别是在二年级,我就力求给每个学生布置个别作业,希望他把作业做到底。这一点对于培养脑力劳动的纪律非常重要。
放学以后,孩子们回家休息。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防止儿童在上课时过分疲劳,但他们在上完课以后毕竟还是很累的,所以一定要休息。多年的经验使我深信:一般来说,在下半天,不应当让学生再从事跟学校里同样紧张的脑力劳动。特别是不能允许学龄初期的儿童负担过重。如果在学校里从事了3、4个小时的脑力劳动以后,在家里还要强迫儿童再像学校里那样紧张地用脑,那么儿童很快就会被搞得精疲力竭了。
当然不布置家庭作业也不行。应当教给儿童进行用脑的努力,集中注意力。但是这一点应当首先在课堂上来做,逐步地训练学生独立从事脑力劳动的习惯。要儿童学会注意力集中、专心致志地工作是很不容易的。有经验的教师能够“拴住”儿童的注意,吸引他们听自己的讲述、讲解和叙述,但他们不是靠采取什么特别的措施,而是靠讲课的内容。在学龄初期组织学生脑力劳动的技巧,就在于当儿童注意地听讲、记忆和思考的时候,使他们不觉得自己是在用力,是在强制自己注意听讲、记忆和思考。如果教师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儿童会把所有引起兴趣的特别是引起惊奇的东西,都保持在记忆里。为什么我班上的孩子们能这么容易地记住字母,学会读和写呢?因为没有在他们面前提出一定要做到这一点的目的。因为每一个字母对儿童来说,都是一种引起惊奇感的鲜明形象的体现。假如我每天都给予学前儿童 “一份儿知识”——指给他一个字母并要求他记住,那是不会有任何收效的。当然,这并不是说要把目的对儿童隐藏起来。在教他们的时候,要使他们觉察不出你的目的,这样能够减轻脑力劳动。而做到这一点,却远不是像乍看起来那么容易的。在学龄初期这个阶段,特别是在一年级,儿童确实是不会专心致志的。教师应当去把握儿童的注意力,去利用心理学上所说的不随意注意。
有些教师认为,能在课堂上造成一种使儿童“经常处于智力紧张状态的气氛”,就是自己的成功。初看起来,他们采用的那些方法能够造成一种积极的脑力劳动的假象:作业的花样像万花筒似的不停地变换,儿童集中注意地听着教师的每一句话,教室里笼罩着一片紧张的寂静。但是,这一切付出了多么大的代价,而所得到的结果又是如何呢?不断地使足力气来集中注意力,不让任何一点东西疏忽过去,——而这个年龄期的儿童还不善于约束自己的注意力,其结果只能是使儿童精疲力竭,使神经易于激动,使整个神经系统过于疲劳。所谓“在课堂上不浪费1分钟”、“没有一时一刻不在进行积极的脑力劳动”,——可能在教育人这件精雕细刻的工作中,再没有比这种做法更为有害的了。教师在工作中抱定这样的宗旨,那就简直意味着要把儿童的精力全部榨出来。在上完这种“高效率的”课以后,儿童回到家里已经疲惫不堪了。他很容易激动和发怒。本该让他好好地休息,可是还有许多家庭作业等待着他。儿童只要朝那装着课本和练习本的书包望上一眼,就感到厌恶。  (但是,学生厌恶学习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啊,我们也没有能力一下子就改变这样的现状.)
难怪学校里常常发生违反纪律的现象,它表现为学生对教师和同学的态度粗暴,无礼地对待别人所提的意见,结果引起许多冲突。因为儿童的神经在课堂上已经紧张到了极点,再说教师也并不是电子计算机。所以并不奇怪,儿童在放学回家后常常心情郁闷,不愿说话,对一切都冷漠,或者相反,他们处于一种病态的极易发怒的状态。  (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不,决不应当用这样的代价来达到使儿童集中注意、专心听讲和积极用脑。应当不断地使儿童的精力得到补给。这种补给的源泉就是:去观察周围世界的事物和现象,到大自然中去活动,读一些有趣的书(这里所说的读书,是出于儿童求知的愿望,而不是为了怕老师提问),举行参观旅行等。学习应当跟多方面的智力和体力活动密切结合起来,使这些活动能激发儿童的鲜明、动人的情感,使周围世界像一部有趣的书,诱使儿童很愿意去读这部书。除了到自然界去旅行和游戏以外,体力劳动能为儿童的智力和体力的发展提供广阔的余地。经验证明,体力劳动对小孩子来说,不仅是获得一定的技能和技巧,也不仅是进行道德教育,而且还是一个广阔无垠地、惊人地、丰富的思想的世界。这个世界激发着儿童的道德的、智力的、审美的情感,如果没有这些情感,那么认识世界(包括学习)就是不可能的。正是在体力劳动的过程中,形成着学生的极重要的智慧品质:好奇心、钻研精神、思考的灵活性、鲜明的想像力等。学校的极为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教会学生运用知识。正是在低年级,由于学生的脑力劳动的性质偏重于掌握越来越多的技能和技巧,才产生了把知识变成僵死的负担的危险性。如果只是掌握了这些技能和技巧,而不把它们运用于实践,那么学习就会渐渐地离开儿童的精神生活的领域,跟他们的兴趣和爱好脱离开来了。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教师就要设法使每一个儿童创造性地运用自己的技能和技巧。如果用思考、情感、创造、游戏的光芒来照亮儿童的学习,那么学习对儿童来说是可以成为一件有趣的、引人入胜的事情的。
(我刚踏上教育岗位的时候,总觉得自己身上有一种使命,我要真正减轻学生们的学习压力和学习负担,使得每一个孩子在快乐轻松的状态下学会知识,爱上学习.也许是因为自己的懵懂无知,抑或是自己缺乏经验,要做到这一点谈何容易啊?我布置了尽量少的作业,降低了题目的难度,原本以为孩子们会爱上学习,主动去提高自己的成绩.可是,事与愿违,教学效果很不理想.看到苏翁的这条建议之后,我才明白,教师需要让学生体会到学习中的困难,并且去培养孩子们的信心去克服这些困难,这对于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都是有很大帮助的,并且可以为孩子们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克服各种困难打下基础.)

27暑期批读 第55条 逐步养成儿童从事紧张的创造性脑力劳动的习惯 - 页 2 Empty 《给教师的建议》第55条 周四 八月 15, 2013 4:53 pm

上大附中实验学校张晶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55、逐步养成儿童从事紧张的创造性脑力劳动的习惯
很重要的一点是:儿童在入学以前,是处在大自然、游戏、美、音乐、幻想、创造的一个迷人世界的包围之中。当他们入学以后,我们切不可总是把他们关在教室里,跟那个世界相隔绝。在学校生活的最初几个月和头几年里,学习不应当变成学生活动的单一项目。只有当教师把儿童以前有过的那些欢乐慷慨地向他们敞开的时候,儿童才能热爱学校。当然,这并不是说:要使学习迁就玩乐,故意把学习变得很轻松;而是只要儿童不感到学习枯燥就行了。应当逐步地训练儿童去从事人生最主要的事业——从事严肃的、刻苦而持久的劳动,这种劳动没有紧张的思考是不可能的。 【也就是我们要做好过渡工作,切不可让学生感觉到学习是一件很苦的事。】
我认为,重要的教育任务在于渐渐地养成儿童从事紧张的、创造性的脑力劳动的习惯。儿童应当学会在某一特定的时间摆脱周围的一切,以便集中精力去达到教师或他自己所提出的目标。要努力做到使儿童养成这种专心致志的习惯。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脑力劳动才可能成为儿童喜爱的事情。小学的任务就是逐渐地使儿童养成不仅在体力劳动中而且在脑力劳动中克服困难的习惯。应当使儿童懂得脑力劳动的真正的本质,那就是:要努力地开动脑筋,要深入地钻到事物、事实、现象的各种各样的复杂而微妙的关系、细节和矛盾中去。无论如何不要让学生感到一切都轻而易举,不知道什么叫做困难。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要同时培养脑力劳动的素养和自我纪律。智育是精神生活的领域之一,在这个领域里,教育者的作用是跟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意志的培养,就是从自己向自己提出目标、集中智慧的努力、思考和理解以及进行自我监督开始的。我认为,重要的教育任务就在于:正好要在脑力劳动中使学生感到什么叫做困难。
如果儿童在学习中感到一切都很容易,那么惭渐地就会养成懒于思考的习惯,这会使人堕入歧途,使他形成一种对待生活的轻浮态度。说来也很奇怪,如果学习过程不能在儿童面前设置一些能够克服的困难,那么这种懒于思考的习惯倒是多半先在那些有能力的学生身上滋长起来的。【那如果学生主动排斥动脑筋呢?】而且,懒于思考的习惯,又多半在低年级就养成了:有能力的儿童很轻易地掌握了对别的儿童来说要付出一定的紧张的脑力劳动的东西之后,他实际上就无事可干了。【这点我非常同意。】不要让学生无所事事,这也是一项特殊的教育任务。
逐渐地训练刚入学的儿童习惯于在教室里上课,这是进行完满的劳动教育、德育、体育和智育的必要条件。在教室里上课是从事脑力劳动的最有利的环境,但是应当逐渐地训练儿童习惯于这种环境。对低年级学生的教学的特点也正在于此。如果一开学就马上强制他们每天在教室里学习4个小时,那么这种在将来对他们从事脑力劳动很有利的环境,反而会损害儿童的健康。【也正是为了孩子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一年级的学生会在开学前提前进行学前教育。】在开学后的最初几周里,我逐渐地引导孩子们进入新的生活。在九月里,我们每天待在教室里的时间不超过40分钟,十月里不超过2小时。这些时间是用来学习识字和算术的。其余的2个小时,我们都在户外度过。孩子们急不可耐地期待着“真正的上课”——他们是这样称呼在教室里的学习的。我很高兴看到孩子们有这种愿望,同时在心里自言自语:“孩子们啊,你们哪里知道,此刻跟你们同年龄的孩子,正在气闷的教室里累得精疲力竭,一心盼望着下课的铃声呢……”
在教室里,我们读识字课本,画圈圈和杠杠,学写字母,自编和解答应用题,——这一切都是逐渐地渗入孩子们的多方面的精神生活的,不会以其形式单调使他们感到疲倦。我们不是按照识字课本把同一样东西连读许多遍;既然孩子们都把字母学会了,我就用多种多样的积极活动的方式训练他们的阅读技巧。孩子们口编关于自然界的“小作文”,并把它们写下来(这种“小作文”,就是写一两句话,如在参观果园后,学生写道:“苹果重重的,垂向地面”;“绿叶中间挂着红红的苹果”;“春天开的是白花,秋天长成了金黄色的苹果”。)这样做,大大促进了阅读能力的发展,要比照着识字课本把同一篇课文读许多遍好多了。 【学生们有更直观的印象,更真切的感受】
在课堂上使学习的形式多样化,可以说是教育学上的“窍门”之一。经验证明,在一年级刚开学的时候,不应当有“纯粹的”阅读课、写字课或算术课。形式单调会使儿童很快感到疲劳。当儿童刚刚开始感到疲劳的时候,我就马上变换作业形式。图画是使作业多样化的有力手段。譬如,我看到,阅读开始使儿童疲倦了,我就说:“孩子们,打开图画册,让我们把刚才读过的童话故事画出来。”于是,刚刚流露出来的疲劳的征兆消失了,孩子们眼睛里发出欢乐的光芒,单调的活动被创造性的活动取代了……在算术课上也有类似的情况,当我觉察出孩子们理解应用题的条件有困难时,我就求助于这种创造性的劳动——画图。孩子们把应用题再读一遍,然后把它“画”出来。在这以前似乎是莫名其妙的那些依存关系,变得容易理解了。听讲听得太久也会使儿童疲劳。我一发现孩子们的目光黯淡了,就赶紧把讲述的东西来个“收场”,不再继续下去,而开始让他们画画。
我们每星期出去参观或旅行一次,在参观时编写带图画的小作文。孩子们把个人的见闻和感受画下来,在画的下面写上一两句话,这就是“带图画的小作文”。孩子们在教室里读这些小作文,这样做给了他们很大的满足。编写小作文是一种训练儿童在将来从事持久的、紧张的脑力劳动的极好手段。早在一年级,特别是在二年级,我就力求给每个学生布置个别作业,希望他把作业做到底。【但现在的孩子们的普遍现象是出去玩没有问题,一说有作业就开始偷懒】这一点对于培养脑力劳动的纪律非常重要。
放学以后,孩子们回家休息。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防止儿童在上课时过分疲劳,但他们在上完课以后毕竟还是很累的,所以一定要休息。多年的经验使我深信:一般来说,在下半天,不应当让学生再从事跟学校里同样紧张的脑力劳动。特别是不能允许学龄初期的儿童负担过重。如果在学校里从事了3、4个小时的脑力劳动以后,在家里还要强迫儿童再像学校里那样紧张地用脑,那么儿童很快就会被搞得精疲力竭了。【现在的学习风气就是这样,所以现在的孩子越来越讨厌学习。】
当然不布置家庭作业也不行。应当教给儿童进行用脑的努力,集中注意力。但是这一点应当首先在课堂上来做,逐步地训练学生独立从事脑力劳动的习惯。要儿童学会注意力集中、专心致志地工作是很不容易的。有经验的教师能够“拴住”儿童的注意,吸引他们听自己的讲述、讲解和叙述,但他们不是靠采取什么特别的措施,而是靠讲课的内容。在学龄初期组织学生脑力劳动的技巧,就在于当儿童注意地听讲、记忆和思考的时候,使他们不觉得自己是在用力,是在强制自己注意听讲、记忆和思考。如果教师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儿童会把所有引起兴趣的特别是引起惊奇的东西,都保持在记忆里。为什么我班上的孩子们能这么容易地记住字母,学会读和写呢?因为没有在他们面前提出一定要做到这一点的目的。因为每一个字母对儿童来说,都是一种引起惊奇感的鲜明形象的体现。假如我每天都给予学前儿童 “一份儿知识”——指给他一个字母并要求他记住,那是不会有任何收效的。当然,这并不是说要把目的对儿童隐藏起来。在教他们的时候,要使他们觉察不出你的目的,这样能够减轻脑力劳动。而做到这一点,却远不是像乍看起来那么容易的。在学龄初期这个阶段,特别是在一年级,儿童确实是不会专心致志的。教师应当去把握儿童的注意力,去利用心理学上所说的不随意注意。
有些教师认为,能在课堂上造成一种使儿童“经常处于智力紧张状态的气氛”,就是自己的成功。初看起来,他们采用的那些方法能够造成一种积极的脑力劳动的假象:作业的花样像万花筒似的不停地变换,儿童集中注意地听着教师的每一句话,教室里笼罩着一片紧张的寂静。但是,这一切付出了多么大的代价,而所得到的结果又是如何呢?不断地使足力气来集中注意力,不让任何一点东西疏忽过去,——而这个年龄期的儿童还不善于约束自己的注意力,其结果只能是使儿童精疲力竭,使神经易于激动,使整个神经系统过于疲劳。所谓“在课堂上不浪费1分钟”、“没有一时一刻不在进行积极的脑力劳动”,——可能在教育人这件精雕细刻的工作中,再没有比这种做法更为有害的了。教师在工作中抱定这样的宗旨,那就简直意味着要把儿童的精力全部榨出来。在上完这种“高效率的”课以后,儿童回到家里已经疲惫不堪了。他很容易激动和发怒。本该让他好好地休息,可是还有许多家庭作业等待着他。儿童只要朝那装着课本和练习本的书包望上一眼,就感到厌恶。
难怪学校里常常发生违反纪律的现象,它表现为学生对教师和同学的态度粗暴,无礼地对待别人所提的意见,结果引起许多冲突。因为儿童的神经在课堂上已经紧张到了极点,再说教师也并不是电子计算机。所以并不奇怪,儿童在放学回家后常常心情郁闷,不愿说话,对一切都冷漠,或者相反,他们处于一种病态的极易发怒的状态。
不,决不应当用这样的代价来达到使儿童集中注意、专心听讲和积极用脑。应当不断地使儿童的精力得到补给。这种补给的源泉就是:去观察周围世界的事物和现象,到大自然中去活动,读一些有趣的书(这里所说的读书,是出于儿童求知的愿望,而不是为了怕老师提问),举行参观旅行等【这是一个好方法,但在现在的课堂中实践时会有一定的困难。】学习应当跟多方面的智力和体力活动密切结合起来,使这些活动能激发儿童的鲜明、动人的情感,使周围世界像一部有趣的书,诱使儿童很愿意去读这部书。除了到自然界去旅行和游戏以外,体力劳动能为儿童的智力和体力的发展提供广阔的余地。经验证明,体力劳动对小孩子来说,不仅是获得一定的技能和技巧,也不仅是进行道德教育,而且还是一个广阔无垠地、惊人地、丰富的思想的世界。这个世界激发着儿童的道德的、智力的、审美的情感,如果没有这些情感,那么认识世界(包括学习)就是不可能的。正是在体力劳动的过程中,形成着学生的极重要的智慧品质:好奇心、钻研精神、思考的灵活性、鲜明的想像力等。【非常同意,所以发展学生要德智体美劳同时进行。】学校的极为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教会学生运用知识。正是在低年级,由于学生的脑力劳动的性质偏重于掌握越来越多的技能和技巧,才产生了把知识变成僵死的负担的危险性。如果只是掌握了这些技能和技巧,而不把它们运用于实践,那么学习就会渐渐地离开儿童的精神生活的领域,跟他们的兴趣和爱好脱离开来了。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教师就要设法使每一个儿童创造性地运用自己的技能和技巧。如果用思考、情感、创造、游戏的光芒来照亮儿童的学习,那么学习对儿童来说是可以成为一件有趣的、引人入胜的事情的。
【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只要一说到学习就头疼,但与学习无关的事他们都很积极,而且都完成得很出色。或许真的是我们在小学的时候给学生的负担太重,没有做好过渡工作。现在如果我们要挽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我们应该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呢?变化教学的方式是一个办法,除此之外呢?有没有其他的办法呢?因为学生已经习惯了小学老师的多种不同教学方式,所以到了初中,加上学习内容的枯燥,知识点越来越难,学生会对学习感到越来越头痛,进而出现厌学的情绪,就算改变教学方法,我觉得也是治标不治本。况且学生还面临着升学考的压力,如果不学习,我们老师急,学生更急,这样对学生的学习更加不利。也许我们真的应该放慢脚步,带学生多走出课堂,还给他们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这样或许更好。】

28暑期批读 第55条 逐步养成儿童从事紧张的创造性脑力劳动的习惯 - 页 2 Empty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周四 八月 15, 2013 7:36 pm

上大附校陈思思

上大附校陈思思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55、逐步养成儿童从事紧张的创造性脑力劳动的习惯
很重要的一点是:儿童在入学以前,是处在大自然、游戏、美、音乐、幻想、创造的一个迷人世界的包围之中。当他们入学以后,我们切不可总是把他们关在教室里,跟那个世界相隔绝。在学校生活的最初几个月和头几年里,学习不应当变成学生活动的单一项目。只有当教师把儿童以前有过的那些欢乐慷慨地向他们敞开的时候,儿童才能热爱学校。当然,这并不是说:要使学习迁就玩乐,故意把学习变得很轻松;而是只要儿童不感到学习枯燥就行了。应当逐步地训练儿童去从事人生最主要的事业——从事严肃的、刻苦而持久的劳动,这种劳动没有紧张的思考是不可能的。(在我们的教室就可以看到两种现象,一种是一些同学在课余时间认真地思考,即使有的同学在教室吵闹,但他仍能专心地思考;另一种同学是坐不下来,思考一会儿,觉得思考不出,就说说话,在教室内走一走等。这两种学生一种就是尝到了思考的快乐,养成了专心思考的习惯。另种学生他们并没有尝到思考的快乐,也没有养成专心思考的习惯。)
我认为,重要的教育任务在于渐渐地养成儿童从事紧张的、创造性的脑力劳动的习惯。儿童应当学会在某一特定的时间摆脱周围的一切,以便集中精力去达到教师或他自己所提出的目标。要努力做到使儿童养成这种专心致志的习惯。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脑力劳动才可能成为儿童喜爱的事情。小学的任务就是逐渐地使儿童养成不仅在体力劳动中而且在脑力劳动中克服困难的习惯。应当使儿童懂得脑力劳动的真正的本质,那就是:要努力地开动脑筋,要深入地钻到事物、事实、现象的各种各样的复杂而微妙的关系、细节和矛盾中去。无论如何不要让学生感到一切都轻而易举,不知道什么叫做困难。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要同时培养脑力劳动的素养和自我纪律。智育是精神生活的领域之一,在这个领域里,教育者的作用是跟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意志的培养,就是从自己向自己提出目标、集中智慧的努力、思考和理解以及进行自我监督开始的。我认为,重要的教育任务就在于:正好要在脑力劳动中使学生感到什么叫做困难。
如果儿童在学习中感到一切都很容易,那么惭渐地就会养成懒于思考的习惯,这会使人堕入歧途,使他形成一种对待生活的轻浮态度。说来也很奇怪,如果学习过程不能在儿童面前设置一些能够克服的困难,那么这种懒于思考的习惯倒是多半先在那些有能力的学生身上滋长起来的。而且,懒于思考的习惯,又多半在低年级就养成了:有能力的儿童很轻易地掌握了对别的儿童来说要付出一定的紧张的脑力劳动的东西之后,他实际上就无事可干了。不要让学生无所事事,这也是一项特殊的教育任务。
逐渐地训练刚入学的儿童习惯于在教室里上课,这是进行完满的劳动教育、德育、体育和智育的必要条件。在教室里上课是从事脑力劳动的最有利的环境,但是应当逐渐地训练儿童习惯于这种环境。对低年级学生的教学的特点也正在于此。如果一开学就马上强制他们每天在教室里学习4个小时,那么这种在将来对他们从事脑力劳动很有利的环境,反而会损害儿童的健康。在开学后的最初几周里,我逐渐地引导孩子们进入新的生活。在九月里,我们每天待在教室里的时间不超过40分钟,十月里不超过2小时。这些时间是用来学习识字和算术的。其余的2个小时,我们都在户外度过。孩子们急不可耐地期待着“真正的上课”——他们是这样称呼在教室里的学习的。我很高兴看到孩子们有这种愿望,同时在心里自言自语:“孩子们啊,你们哪里知道,此刻跟你们同年龄的孩子,正在气闷的教室里累得精疲力竭,一心盼望着下课的铃声呢……”
在教室里,我们读识字课本,画圈圈和杠杠,学写字母,自编和解答应用题,——这一切都是逐渐地渗入孩子们的多方面的精神生活的,不会以其形式单调使他们感到疲倦。我们不是按照识字课本把同一样东西连读许多遍;既然孩子们都把字母学会了,我就用多种多样的积极活动的方式训练他们的阅读技巧。孩子们口编关于自然界的“小作文”,并把它们写下来(这种“小作文”,就是写一两句话,如在参观果园后,学生写道:“苹果重重的,垂向地面”;“绿叶中间挂着红红的苹果”;“春天开的是白花,秋天长成了金黄色的苹果”。)这样做,大大促进了阅读能力的发展,要比照着识字课本把同一篇课文读许多遍好多了。
在课堂上使学习的形式多样化,可以说是教育学上的“窍门”之一。经验证明,在一年级刚开学的时候,不应当有“纯粹的”阅读课、写字课或算术课。形式单调会使儿童很快感到疲劳。当儿童刚刚开始感到疲劳的时候,我就马上变换作业形式。图画是使作业多样化的有力手段。譬如,我看到,阅读开始使儿童疲倦了,我就说:“孩子们,打开图画册,让我们把刚才读过的童话故事画出来。”于是,刚刚流露出来的疲劳的征兆消失了,孩子们眼睛里发出欢乐的光芒,单调的活动被创造性的活动取代了……在算术课上也有类似的情况,当我觉察出孩子们理解应用题的条件有困难时,我就求助于这种创造性的劳动——画图。孩子们把应用题再读一遍,然后把它“画”出来。在这以前似乎是莫名其妙的那些依存关系,变得容易理解了。听讲听得太久也会使儿童疲劳。我一发现孩子们的目光黯淡了,就赶紧把讲述的东西来个“收场”,不再继续下去,而开始让他们画画。
我们每星期出去参观或旅行一次,在参观时编写带图画的小作文。孩子们把个人的见闻和感受画下来,在画的下面写上一两句话,这就是“带图画的小作文”。孩子们在教室里读这些小作文,这样做给了他们很大的满足。编写小作文是一种训练儿童在将来从事持久的、紧张的脑力劳动的极好手段。早在一年级,特别是在二年级,我就力求给每个学生布置个别作业,希望他把作业做到底。这一点对于培养脑力劳动的纪律非常重要。
放学以后,孩子们回家休息。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防止儿童在上课时过分疲劳,但他们在上完课以后毕竟还是很累的,所以一定要休息。多年的经验使我深信:一般来说,在下半天,不应当让学生再从事跟学校里同样紧张的脑力劳动。特别是不能允许学龄初期的儿童负担过重。如果在学校里从事了3、4个小时的脑力劳动以后,在家里还要强迫儿童再像学校里那样紧张地用脑,那么儿童很快就会被搞得精疲力竭了。
当然不布置家庭作业也不行。应当教给儿童进行用脑的努力,集中注意力。但是这一点应当首先在课堂上来做,逐步地训练学生独立从事脑力劳动的习惯。要儿童学会注意力集中、专心致志地工作是很不容易的。有经验的教师能够“拴住”儿童的注意,吸引他们听自己的讲述、讲解和叙述,但他们不是靠采取什么特别的措施,而是靠讲课的内容。在学龄初期组织学生脑力劳动的技巧,就在于当儿童注意地听讲、记忆和思考的时候,使他们不觉得自己是在用力,是在强制自己注意听讲、记忆和思考。如果教师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儿童会把所有引起兴趣的特别是引起惊奇的东西,都保持在记忆里。为什么我班上的孩子们能这么容易地记住字母,学会读和写呢?因为没有在他们面前提出一定要做到这一点的目的。因为每一个字母对儿童来说,都是一种引起惊奇感的鲜明形象的体现。假如我每天都给予学前儿童 “一份儿知识”——指给他一个字母并要求他记住,那是不会有任何收效的。当然,这并不是说要把目的对儿童隐藏起来。在教他们的时候,要使他们觉察不出你的目的,这样能够减轻脑力劳动。而做到这一点,却远不是像乍看起来那么容易的。在学龄初期这个阶段,特别是在一年级,儿童确实是不会专心致志的。教师应当去把握儿童的注意力,去利用心理学上所说的不随意注意。
有些教师认为,能在课堂上造成一种使儿童“经常处于智力紧张状态的气氛”,就是自己的成功。初看起来,他们采用的那些方法能够造成一种积极的脑力劳动的假象:作业的花样像万花筒似的不停地变换,儿童集中注意地听着教师的每一句话,教室里笼罩着一片紧张的寂静。但是,这一切付出了多么大的代价,而所得到的结果又是如何呢?不断地使足力气来集中注意力,不让任何一点东西疏忽过去,——而这个年龄期的儿童还不善于约束自己的注意力,其结果只能是使儿童精疲力竭,使神经易于激动,使整个神经系统过于疲劳。所谓“在课堂上不浪费1分钟”、“没有一时一刻不在进行积极的脑力劳动”,——可能在教育人这件精雕细刻的工作中,再没有比这种做法更为有害的了。教师在工作中抱定这样的宗旨,那就简直意味着要把儿童的精力全部榨出来。在上完这种“高效率的”课以后,儿童回到家里已经疲惫不堪了。他很容易激动和发怒。本该让他好好地休息,可是还有许多家庭作业等待着他。儿童只要朝那装着课本和练习本的书包望上一眼,就感到厌恶。
难怪学校里常常发生违反纪律的现象,它表现为学生对教师和同学的态度粗暴,无礼地对待别人所提的意见,结果引起许多冲突。因为儿童的神经在课堂上已经紧张到了极点,再说教师也并不是电子计算机。所以并不奇怪,儿童在放学回家后常常心情郁闷,不愿说话,对一切都冷漠,或者相反,他们处于一种病态的极易发怒的状态。
不,决不应当用这样的代价来达到使儿童集中注意、专心听讲和积极用脑。应当不断地使儿童的精力得到补给。这种补给的源泉就是:去观察周围世界的事物和现象,到大自然中去活动,读一些有趣的书(这里所说的读书,是出于儿童求知的愿望,而不是为了怕老师提问),举行参观旅行等。学习应当跟多方面的智力和体力活动密切结合起来,使这些活动能激发儿童的鲜明、动人的情感,使周围世界像一部有趣的书,诱使儿童很愿意去读这部书。除了到自然界去旅行和游戏以外,体力劳动能为儿童的智力和体力的发展提供广阔的余地。经验证明,体力劳动对小孩子来说,不仅是获得一定的技能和技巧,也不仅是进行道德教育,而且还是一个广阔无垠地、惊人地、丰富的思想的世界。这个世界激发着儿童的道德的、智力的、审美的情感,如果没有这些情感,那么认识世界(包括学习)就是不可能的。正是在体力劳动的过程中,形成着学生的极重要的智慧品质:好奇心、钻研精神、思考的灵活性、鲜明的想像力等。学校的极为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教会学生运用知识。正是在低年级,由于学生的脑力劳动的性质偏重于掌握越来越多的技能和技巧,才产生了把知识变成僵死的负担的危险性。如果只是掌握了这些技能和技巧,而不把它们运用于实践,那么学习就会渐渐地离开儿童的精神生活的领域,跟他们的兴趣和爱好脱离开来了。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教师就要设法使每一个儿童创造性地运用自己的技能和技巧。如果用思考、情感、创造、游戏的光芒来照亮儿童的学习,那么学习对儿童来说是可以成为一件有趣的、引人入胜的事情的。
批注:智育是精神生活的领域之一,在这个领域里,教育者的作用是跟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意志的培养,就是从自己向自己提出目标、集中智慧的努力、思考和理解以及进行自我监督开始的。我认为,重要的教育任务就在于:正好要在脑力劳动中使学生感到什么叫做困难。

刘乾琪



   很重要的一点是:儿童在入学以前,是处在大自然、游戏、美、音乐、幻想、创造的一个迷人世界的包围之中。【现在的孩子是在电子产品的包围中】当他们入学以后,我们切不可总是把他们关在教室里,跟那个世界相隔绝。在学校生活的最初几个月和头几年里,学习不应当变成学生活动的单一项目。只有当教师把儿童以前有过的那些欢乐慷慨地向他们敞开的时候,儿童才能热爱学校。【有一对美国的双胞胎妹妹,回上海就一直念着美国幼儿园的老师和小朋友么。而国内教育,每天有多少小朋友哭着去幼儿园,又有多少小朋友因为可以请假一天而乐不思蜀】当然,这并不是说:要使学习迁就玩乐,故意把学习变得很轻松;而是只要儿童不感到学习枯燥就行了。应当逐步地训练儿童去从事人生最主要的事业——从事严肃的、刻苦而持久的劳动,这种劳动没有紧张的思考是不可能的。
   我认为,重要的教育任务在于渐渐地养成儿童从事紧张的、创造性的脑力劳动的习惯。儿童应当学会在某一特定的时间摆脱周围的一切,以便集中精力去达到教师或他自己所提出的目标。要努力做到使儿童养成这种专心致志的习惯。【注意力和毅力的培养对于学生来说很重要】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脑力劳动才可能成为儿童喜爱的事情。小学的任务就是逐渐地使儿童养成不仅在体力劳动中而且在脑力劳动中克服困难的习惯。应当使儿童懂得脑力劳动的真正的本质,那就是:要努力地开动脑筋,要深入地钻到事物、事实、现象的各种各样的复杂而微妙的关系、细节和矛盾中去。无论如何不要让学生感到一切都轻而易举,不知道什么叫做困难。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要同时培养脑力劳动的素养和自我纪律。智育是精神生活的领域之一,在这个领域里,教育者的作用是跟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意志的培养,就是从自己向自己提出目标、集中智慧的努力、思考和理解以及进行自我监督开始的。我认为,重要的教育任务就在于:正好要在脑力劳动中使学生感到什么叫做困难。
   如果儿童在学习中感到一切都很容易,那么惭渐地就会养成懒于思考的习惯,这会使人堕入歧途,使他形成一种对待生活的轻浮态度。【教师有时候会因为错误低估学生智力水平而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有益降低难度】说来也很奇怪,如果学习过程不能在儿童面前设置一些能够克服的困难,那么这种懒于思考的习惯倒是多半先在那些有能力的学生身上滋长起来的。而且,懒于思考的习惯,又多半在低年级就养成了:有能力的儿童很轻易地掌握了对别的儿童来说要付出一定的紧张的脑力劳动的东西之后,他实际上就无事可干了。不要让学生无所事事,这也是一项特殊的教育任务。
   逐渐地训练刚入学的儿童习惯于在教室里上课,这是进行完满的劳动教育、德育、体育和智育的必要条件。在教室里上课是从事脑力劳动的最有利的环境,但是应当逐渐地训练儿童习惯于这种环境。对低年级学生的教学的特点也正在于此。如果一开学就马上强制他们每天在教室里学习4个小时,那么这种在将来对他们从事脑力劳动很有利的环境,反而会损害儿童的健康。【国内教育又何止是四小时。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就是靠着老师吹胡子瞪眼训练得来的】在开学后的最初几周里,我逐渐地引导孩子们进入新的生活。在九月里,我们每天待在教室里的时间不超过40分钟,十月里不超过2小时。这些时间是用来学习识字和算术的。其余的2个小时,我们都在户外度过。孩子们急不可耐地期待着“真正的上课”——他们是这样称呼在教室里的学习的。我很高兴看到孩子们有这种愿望,同时在心里自言自语:“孩子们啊,你们哪里知道,此刻跟你们同年龄的孩子,正在气闷的教室里累得精疲力竭,一心盼望着下课的铃声呢……”
   在教室里,我们读识字课本,画圈圈和杠杠,学写字母,自编和解答应用题,——这一切都是逐渐地渗入孩子们的多方面的精神生活的,不会以其形式单调使他们感到疲倦。我们不是按照识字课本把同一样东西连读许多遍;既然孩子们都把字母学会了,我就用多种多样的积极活动的方式训练他们的阅读技巧。孩子们口编关于自然界的“小作文”,并把它们写下来(这种“小作文”,就是写一两句话,如在参观果园后,学生写道:“苹果重重的,垂向地面”;“绿叶中间挂着红红的苹果”;“春天开的是白花,秋天长成了金黄色的苹果”。)这样做,大大促进了阅读能力的发展,要比照着识字课本把同一篇课文读许多遍好多了。
   在课堂上使学习的形式多样化,可以说是教育学上的“窍门”之一。经验证明,在一年级刚开学的时候,不应当有“纯粹的”阅读课、写字课或算术课。形式单调会使儿童很快感到疲劳。当儿童刚刚开始感到疲劳的时候,我就马上变换作业形式。图画是使作业多样化的有力手段。譬如,我看到,阅读开始使儿童疲倦了,我就说:“孩子们,打开图画册,让我们把刚才读过的童话故事画出来。”于是,刚刚流露出来的疲劳的征兆消失了,孩子们眼睛里发出欢乐的光芒,单调的活动被创造性的活动取代了……在算术课上也有类似的情况,当我觉察出孩子们理解应用题的条件有困难时,我就求助于这种创造性的劳动——画图。孩子们把应用题再读一遍,然后把它“画”出来。在这以前似乎是莫名其妙的那些依存关系,变得容易理解了。听讲听得太久也会使儿童疲劳。我一发现孩子们的目光黯淡了,就赶紧把讲述的东西来个“收场”,不再继续下去,而开始让他们画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转变教学方式】
   我们每星期出去参观或旅行一次,在参观时编写带图画的小作文。孩子们把个人的见闻和感受画下来,在画的下面写上一两句话,这就是“带图画的小作文”。孩子们在教室里读这些小作文,这样做给了他们很大的满足。编写小作文是一种训练儿童在将来从事持久的、紧张的脑力劳动的极好手段。早在一年级,特别是在二年级,我就力求给每个学生布置个别作业,希望他把作业做到底。这一点对于培养脑力劳动的纪律非常重要。
   放学以后,孩子们回家休息。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防止儿童在上课时过分疲劳,但他们在上完课以后毕竟还是很累的,所以一定要休息。多年的经验使我深信:一般来说,在下半天,不应当让学生再从事跟学校里同样紧张的脑力劳动。特别是不能允许学龄初期的儿童负担过重。如果在学校里从事了3、4个小时的脑力劳动以后,在家里还要强迫儿童再像学校里那样紧张地用脑,那么儿童很快就会被搞得精疲力竭了。
   当然不布置家庭作业也不行。应当教给儿童进行用脑的努力,集中注意力。但是这一点应当首先在课堂上来做,逐步地训练学生独立从事脑力劳动的习惯。要儿童学会注意力集中、专心致志地工作是很不容易的。有经验的教师能够“拴住”儿童的注意,吸引他们听自己的讲述、讲解和叙述,但他们不是靠采取什么特别的措施,而是靠讲课的内容。在学龄初期组织学生脑力劳动的技巧,就在于当儿童注意地听讲、记忆和思考的时候,使他们不觉得自己是在用力,是在强制自己注意听讲、记忆和思考。如果教师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儿童会把所有引起兴趣的特别是引起惊奇的东西,都保持在记忆里。为什么我班上的孩子们能这么容易地记住字母,学会读和写呢?因为没有在他们面前提出一定要做到这一点的目的。因为每一个字母对儿童来说,都是一种引起惊奇感的鲜明形象的体现。假如我每天都给予学前儿童 “一份儿知识”——指给他一个字母并要求他记住,那是不会有任何收效的。当然,这并不是说要把目的对儿童隐藏起来。在教他们的时候,要使他们觉察不出你的目的,这样能够减轻脑力劳动。而做到这一点,却远不是像乍看起来那么容易的。在学龄初期这个阶段,特别是在一年级,儿童确实是不会专心致志的。教师应当去把握儿童的注意力,去利用心理学上所说的不随意注意。
   有些教师认为,能在课堂上造成一种使儿童“经常处于智力紧张状态的气氛”,就是自己的成功。初看起来,他们采用的那些方法能够造成一种积极的脑力劳动的假象:作业的花样像万花筒似的不停地变换,儿童集中注意地听着教师的每一句话,教室里笼罩着一片紧张的寂静。但是,这一切付出了多么大的代价,而所得到的结果又是如何呢?不断地使足力气来集中注意力,不让任何一点东西疏忽过去,——而这个年龄期的儿童还不善于约束自己的注意力,其结果只能是使儿童精疲力竭,使神经易于激动,使整个神经系统过于疲劳。所谓“在课堂上不浪费1分钟”、“没有一时一刻不在进行积极的脑力劳动”,——可能在教育人这件精雕细刻的工作中,再没有比这种做法更为有害的了。教师在工作中抱定这样的宗旨,那就简直意味着要把儿童的精力全部榨出来。在上完这种“高效率的”课以后,儿童回到家里已经疲惫不堪了。他很容易激动和发怒。本该让他好好地休息,可是还有许多家庭作业等待着他。儿童只要朝那装着课本和练习本的书包望上一眼,就感到厌恶。
   难怪学校里常常发生违反纪律的现象,它表现为学生对教师和同学的态度粗暴,无礼地对待别人所提的意见,结果引起许多冲突。因为儿童的神经在课堂上已经紧张到了极点,再说教师也并不是电子计算机。所以并不奇怪,儿童在放学回家后常常心情郁闷,不愿说话,对一切都冷漠,或者相反,他们处于一种病态的极易发怒的状态。
   不,决不应当用这样的代价来达到使儿童集中注意、专心听讲和积极用脑。应当不断地使儿童的精力得到补给。这种补给的源泉就是:去观察周围世界的事物和现象,到大自然中去活动,读一些有趣的书(这里所说的读书,是出于儿童求知的愿望,而不是为了怕老师提问),举行参观旅行等。学习应当跟多方面的智力和体力活动密切结合起来,使这些活动能激发儿童的鲜明、动人的情感,使周围世界像一部有趣的书,诱使儿童很愿意去读这部书。除了到自然界去旅行和游戏以外,体力劳动能为儿童的智力和体力的发展提供广阔的余地。经验证明,体力劳动对小孩子来说,不仅是获得一定的技能和技巧,也不仅是进行道德教育,而且还是一个广阔无垠地、惊人地、丰富的思想的世界。这个世界激发着儿童的道德的、智力的、审美的情感,如果没有这些情感,那么认识世界(包括学习)就是不可能的。正是在体力劳动的过程中,形成着学生的极重要的智慧品质:好奇心、钻研精神、思考的灵活性、鲜明的想像力等。学校的极为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教会学生运用知识。正是在低年级,由于学生的脑力劳动的性质偏重于掌握越来越多的技能和技巧,才产生了把知识变成僵死的负担的危险性。如果只是掌握了这些技能和技巧,而不把它们运用于实践,那么学习就会渐渐地离开儿童的精神生活的领域,跟他们的兴趣和爱好脱离开来了。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教师就要设法使每一个儿童创造性地运用自己的技能和技巧。如果用思考、情感、创造、游戏的光芒来照亮儿童的学习,那么学习对儿童来说是可以成为一件有趣的、引人入胜的事情的。【知识不是负担,知识应该是力量】
   

30暑期批读 第55条 逐步养成儿童从事紧张的创造性脑力劳动的习惯 - 页 2 Empty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周三 八月 21, 2013 11:42 am

华师大宝山实验石慧




55、逐步养成儿童从事紧张的创造性脑力劳动的习惯
很重要的一点是:儿童在入学以前,是处在大自然、游戏、美、音乐、幻想、创造的一个迷人世界的包围之中。当他们入学以后,我们切不可总是把他们关在教室里,跟那个世界相隔绝。在学校生活的最初几个月和头几年里,学习不应当变成学生活动的单一项目。只有当教师把儿童以前有过的那些欢乐慷慨地向他们敞开的时候,儿童才能热爱学校。当然,这并不是说:要使学习迁就玩乐,故意把学习变得很轻松;而是只要儿童不感到学习枯燥就行了。应当逐步地训练儿童去从事人生最主要的事业——从事严肃的、刻苦而持久的劳动,这种劳动没有紧张的思考是不可能的。
我认为,重要的教育任务在于渐渐地养成儿童从事紧张的、创造性的脑力劳动的习惯。儿童应当学会在某一特定的时间摆脱周围的一切,以便集中精力去达到教师或他自己所提出的目标。要努力做到使儿童养成这种专心致志的习惯。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脑力劳动才可能成为儿童喜爱的事情。小学的任务就是逐渐地使儿童养成不仅在体力劳动中而且在脑力劳动中克服困难的习惯。应当使儿童懂得脑力劳动的真正的本质,那就是:要努力地开动脑筋,要深入地钻到事物、事实、现象的各种各样的复杂而微妙的关系、细节和矛盾中去。无论如何不要让学生感到一切都轻而易举,不知道什么叫做困难。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要同时培养脑力劳动的素养和自我纪律。智育是精神生活的领域之一,在这个领域里,教育者的作用是跟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意志的培养,就是从自己向自己提出目标、集中智慧的努力、思考和理解以及进行自我监督开始的。我认为,重要的教育任务就在于:正好要在脑力劳动中使学生感到什么叫做困难。
如果儿童在学习中感到一切都很容易,那么惭渐地就会养成懒于思考的习惯,这会使人堕入歧途,使他形成一种对待生活的轻浮态度。说来也很奇怪,如果学习过程不能在儿童面前设置一些能够克服的困难,那么这种懒于思考的习惯倒是多半先在那些有能力的学生身上滋长起来的。而且,懒于思考的习惯,又多半在低年级就养成了:有能力的儿童很轻易地掌握了对别的儿童来说要付出一定的紧张的脑力劳动的东西之后,他实际上就无事可干了。不要让学生无所事事,这也是一项特殊的教育任务。
逐渐地训练刚入学的儿童习惯于在教室里上课,这是进行完满的劳动教育、德育、体育和智育的必要条件。在教室里上课是从事脑力劳动的最有利的环境,但是应当逐渐地训练儿童习惯于这种环境。对低年级学生的教学的特点也正在于此。如果一开学就马上强制他们每天在教室里学习4个小时,那么这种在将来对他们从事脑力劳动很有利的环境,反而会损害儿童的健康。在开学后的最初几周里,我逐渐地引导孩子们进入新的生活。在九月里,我们每天待在教室里的时间不超过40分钟,十月里不超过2小时。这些时间是用来学习识字和算术的。其余的2个小时,我们都在户外度过。孩子们急不可耐地期待着“真正的上课”——他们是这样称呼在教室里的学习的。我很高兴看到孩子们有这种愿望,同时在心里自言自语:“孩子们啊,你们哪里知道,此刻跟你们同年龄的孩子,正在气闷的教室里累得精疲力竭,一心盼望着下课的铃声呢……”
在教室里,我们读识字课本,画圈圈和杠杠,学写字母,自编和解答应用题,——这一切都是逐渐地渗入孩子们的多方面的精神生活的,不会以其形式单调使他们感到疲倦。我们不是按照识字课本把同一样东西连读许多遍;既然孩子们都把字母学会了,我就用多种多样的积极活动的方式训练他们的阅读技巧。孩子们口编关于自然界的“小作文”,并把它们写下来(这种“小作文”,就是写一两句话,如在参观果园后,学生写道:“苹果重重的,垂向地面”;“绿叶中间挂着红红的苹果”;“春天开的是白花,秋天长成了金黄色的苹果”。)这样做,大大促进了阅读能力的发展,要比照着识字课本把同一篇课文读许多遍好多了。
在课堂上使学习的形式多样化,可以说是教育学上的“窍门”之一。经验证明,在一年级刚开学的时候,不应当有“纯粹的”阅读课、写字课或算术课。形式单调会使儿童很快感到疲劳。当儿童刚刚开始感到疲劳的时候,我就马上变换作业形式。图画是使作业多样化的有力手段。譬如,我看到,阅读开始使儿童疲倦了,我就说:“孩子们,打开图画册,让我们把刚才读过的童话故事画出来。”于是,刚刚流露出来的疲劳的征兆消失了,孩子们眼睛里发出欢乐的光芒,单调的活动被创造性的活动取代了……在算术课上也有类似的情况,当我觉察出孩子们理解应用题的条件有困难时,我就求助于这种创造性的劳动——画图。孩子们把应用题再读一遍,然后把它“画”出来。在这以前似乎是莫名其妙的那些依存关系,变得容易理解了。听讲听得太久也会使儿童疲劳。我一发现孩子们的目光黯淡了,就赶紧把讲述的东西来个“收场”,不再继续下去,而开始让他们画画。
我们每星期出去参观或旅行一次,在参观时编写带图画的小作文。孩子们把个人的见闻和感受画下来,在画的下面写上一两句话,这就是“带图画的小作文”。孩子们在教室里读这些小作文,这样做给了他们很大的满足。编写小作文是一种训练儿童在将来从事持久的、紧张的脑力劳动的极好手段。早在一年级,特别是在二年级,我就力求给每个学生布置个别作业,希望他把作业做到底。这一点对于培养脑力劳动的纪律非常重要。
放学以后,孩子们回家休息。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防止儿童在上课时过分疲劳,但他们在上完课以后毕竟还是很累的,所以一定要休息。多年的经验使我深信:一般来说,在下半天,不应当让学生再从事跟学校里同样紧张的脑力劳动。特别是不能允许学龄初期的儿童负担过重。如果在学校里从事了3、4个小时的脑力劳动以后,在家里还要强迫儿童再像学校里那样紧张地用脑,那么儿童很快就会被搞得精疲力竭了。
当然不布置家庭作业也不行。应当教给儿童进行用脑的努力,集中注意力。但是这一点应当首先在课堂上来做,逐步地训练学生独立从事脑力劳动的习惯。要儿童学会注意力集中、专心致志地工作是很不容易的。有经验的教师能够“拴住”儿童的注意,吸引他们听自己的讲述、讲解和叙述,但他们不是靠采取什么特别的措施,而是靠讲课的内容。在学龄初期组织学生脑力劳动的技巧,就在于当儿童注意地听讲、记忆和思考的时候,使他们不觉得自己是在用力,是在强制自己注意听讲、记忆和思考。如果教师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儿童会把所有引起兴趣的特别是引起惊奇的东西,都保持在记忆里。为什么我班上的孩子们能这么容易地记住字母,学会读和写呢?因为没有在他们面前提出一定要做到这一点的目的。因为每一个字母对儿童来说,都是一种引起惊奇感的鲜明形象的体现。假如我每天都给予学前儿童 “一份儿知识”——指给他一个字母并要求他记住,那是不会有任何收效的。当然,这并不是说要把目的对儿童隐藏起来。在教他们的时候,要使他们觉察不出你的目的,这样能够减轻脑力劳动。而做到这一点,却远不是像乍看起来那么容易的。在学龄初期这个阶段,特别是在一年级,儿童确实是不会专心致志的。教师应当去把握儿童的注意力,去利用心理学上所说的不随意注意。
有些教师认为,能在课堂上造成一种使儿童“经常处于智力紧张状态的气氛”,就是自己的成功。初看起来,他们采用的那些方法能够造成一种积极的脑力劳动的假象:作业的花样像万花筒似的不停地变换,儿童集中注意地听着教师的每一句话,教室里笼罩着一片紧张的寂静。但是,这一切付出了多么大的代价,而所得到的结果又是如何呢?不断地使足力气来集中注意力,不让任何一点东西疏忽过去,——而这个年龄期的儿童还不善于约束自己的注意力,其结果只能是使儿童精疲力竭,使神经易于激动,使整个神经系统过于疲劳。所谓“在课堂上不浪费1分钟”、“没有一时一刻不在进行积极的脑力劳动”,——可能在教育人这件精雕细刻的工作中,再没有比这种做法更为有害的了。教师在工作中抱定这样的宗旨,那就简直意味着要把儿童的精力全部榨出来。在上完这种“高效率的”课以后,儿童回到家里已经疲惫不堪了。他很容易激动和发怒。本该让他好好地休息,可是还有许多家庭作业等待着他。儿童只要朝那装着课本和练习本的书包望上一眼,就感到厌恶。
难怪学校里常常发生违反纪律的现象,它表现为学生对教师和同学的态度粗暴,无礼地对待别人所提的意见,结果引起许多冲突。因为儿童的神经在课堂上已经紧张到了极点,再说教师也并不是电子计算机。所以并不奇怪,儿童在放学回家后常常心情郁闷,不愿说话,对一切都冷漠,或者相反,他们处于一种病态的极易发怒的状态。
不,决不应当用这样的代价来达到使儿童集中注意、专心听讲和积极用脑。应当不断地使儿童的精力得到补给。这种补给的源泉就是:去观察周围世界的事物和现象,到大自然中去活动,读一些有趣的书(这里所说的读书,是出于儿童求知的愿望,而不是为了怕老师提问),举行参观旅行等。学习应当跟多方面的智力和体力活动密切结合起来,使这些活动能激发儿童的鲜明、动人的情感,使周围世界像一部有趣的书,诱使儿童很愿意去读这部书。除了到自然界去旅行和游戏以外,体力劳动能为儿童的智力和体力的发展提供广阔的余地。经验证明,体力劳动对小孩子来说,不仅是获得一定的技能和技巧,也不仅是进行道德教育,而且还是一个广阔无垠地、惊人地、丰富的思想的世界。这个世界激发着儿童的道德的、智力的、审美的情感,如果没有这些情感,那么认识世界(包括学习)就是不可能的。正是在体力劳动的过程中,形成着学生的极重要的智慧品质:好奇心、钻研精神、思考的灵活性、鲜明的想像力等。学校的极为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教会学生运用知识。正是在低年级,由于学生的脑力劳动的性质偏重于掌握越来越多的技能和技巧,才产生了把知识变成僵死的负担的危险性。如果只是掌握了这些技能和技巧,而不把它们运用于实践,那么学习就会渐渐地离开儿童的精神生活的领域,跟他们的兴趣和爱好脱离开来了。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教师就要设法使每一个儿童创造性地运用自己的技能和技巧。如果用思考、情感、创造、游戏的光芒来照亮儿童的学习,那么学习对儿童来说是可以成为一件有趣的、引人入胜的事情的。
孩子的自觉动脑习惯很重要。如何让孩子学会积极动脑,我想可以巧秒的让他自己动脑做一些简单的事情来训练,当他认真考虑时千万别打断他,当他觉得很难时,时不时的给一点提示,当他得出结果时,不管对与错,先表扬他,让他体会了动脑筋能得到实实在在的收获,慢慢的,他就是真正用脑子去想事情了。有必要和条件时,可以用一些实物性的东西去鼓励。

通河小学_唐佩珺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55、逐步养成儿童从事紧张的创造性脑力劳动的习惯
很重要的一点是:儿童在入学以前,是处在大自然、游戏、美、音乐、幻想、创造的一个迷人世界的包围之中。当他们入学以后,我们切不可总是把他们关在教室里,跟那个世界相隔绝。在学校生活的最初几个月和头几年里,学习不应当变成学生活动的单一项目。只有当教师把儿童以前有过的那些欢乐慷慨地向他们敞开的时候,儿童才能热爱学校。当然,这并不是说:要使学习迁就玩乐,故意把学习变得很轻松;而是只要儿童不感到学习枯燥就行了。应当逐步地训练儿童去从事人生最主要的事业——从事严肃的、刻苦而持久的劳动,这种劳动没有紧张的思考是不可能的。
我认为,重要的教育任务在于渐渐地养成儿童从事紧张的、创造性的脑力劳动的习惯。儿童应当学会在某一特定的时间摆脱周围的一切,以便集中精力去达到教师或他自己所提出的目标。要努力做到使儿童养成这种专心致志的习惯。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脑力劳动才可能成为儿童喜爱的事情。小学的任务就是逐渐地使儿童养成不仅在体力劳动中而且在脑力劳动中克服困难的习惯。应当使儿童懂得脑力劳动的真正的本质,那就是:要努力地开动脑筋,要深入地钻到事物、事实、现象的各种各样的复杂而微妙的关系、细节和矛盾中去。无论如何不要让学生感到一切都轻而易举,不知道什么叫做困难。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要同时培养脑力劳动的素养和自我纪律。智育是精神生活的领域之一,在这个领域里,教育者的作用是跟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意志的培养,就是从自己向自己提出目标、集中智慧的努力、思考和理解以及进行自我监督开始的。我认为,重要的教育任务就在于:正好要在脑力劳动中使学生感到什么叫做困难。
如果儿童在学习中感到一切都很容易,那么惭渐地就会养成懒于思考的习惯,这会使人堕入歧途,使他形成一种对待生活的轻浮态度。说来也很奇怪,如果学习过程不能在儿童面前设置一些能够克服的困难,那么这种懒于思考的习惯倒是多半先在那些有能力的学生身上滋长起来的。而且,懒于思考的习惯,又多半在低年级就养成了:有能力的儿童很轻易地掌握了对别的儿童来说要付出一定的紧张的脑力劳动的东西之后,他实际上就无事可干了。不要让学生无所事事,这也是一项特殊的教育任务。
逐渐地训练刚入学的儿童习惯于在教室里上课,这是进行完满的劳动教育、德育、体育和智育的必要条件。在教室里上课是从事脑力劳动的最有利的环境,但是应当逐渐地训练儿童习惯于这种环境。对低年级学生的教学的特点也正在于此。如果一开学就马上强制他们每天在教室里学习4个小时,那么这种在将来对他们从事脑力劳动很有利的环境,反而会损害儿童的健康。在开学后的最初几周里,我逐渐地引导孩子们进入新的生活。在九月里,我们每天待在教室里的时间不超过40分钟,十月里不超过2小时。这些时间是用来学习识字和算术的。其余的2个小时,我们都在户外度过。孩子们急不可耐地期待着“真正的上课”——他们是这样称呼在教室里的学习的。我很高兴看到孩子们有这种愿望,同时在心里自言自语:“孩子们啊,你们哪里知道,此刻跟你们同年龄的孩子,正在气闷的教室里累得精疲力竭,一心盼望着下课的铃声呢……”
在教室里,我们读识字课本,画圈圈和杠杠,学写字母,自编和解答应用题,——这一切都是逐渐地渗入孩子们的多方面的精神生活的,不会以其形式单调使他们感到疲倦。我们不是按照识字课本把同一样东西连读许多遍;既然孩子们都把字母学会了,我就用多种多样的积极活动的方式训练他们的阅读技巧。孩子们口编关于自然界的“小作文”,并把它们写下来(这种“小作文”,就是写一两句话,如在参观果园后,学生写道:“苹果重重的,垂向地面”;“绿叶中间挂着红红的苹果”;“春天开的是白花,秋天长成了金黄色的苹果”。)这样做,大大促进了阅读能力的发展,要比照着识字课本把同一篇课文读许多遍好多了。
在课堂上使学习的形式多样化,可以说是教育学上的“窍门”之一。经验证明,在一年级刚开学的时候,不应当有“纯粹的”阅读课、写字课或算术课。形式单调会使儿童很快感到疲劳。当儿童刚刚开始感到疲劳的时候,我就马上变换作业形式。图画是使作业多样化的有力手段。譬如,我看到,阅读开始使儿童疲倦了,我就说:“孩子们,打开图画册,让我们把刚才读过的童话故事画出来。”于是,刚刚流露出来的疲劳的征兆消失了,孩子们眼睛里发出欢乐的光芒,单调的活动被创造性的活动取代了……在算术课上也有类似的情况,当我觉察出孩子们理解应用题的条件有困难时,我就求助于这种创造性的劳动——画图。孩子们把应用题再读一遍,然后把它“画”出来。在这以前似乎是莫名其妙的那些依存关系,变得容易理解了。听讲听得太久也会使儿童疲劳。我一发现孩子们的目光黯淡了,就赶紧把讲述的东西来个“收场”,不再继续下去,而开始让他们画画。
我们每星期出去参观或旅行一次,在参观时编写带图画的小作文。孩子们把个人的见闻和感受画下来,在画的下面写上一两句话,这就是“带图画的小作文”。孩子们在教室里读这些小作文,这样做给了他们很大的满足。编写小作文是一种训练儿童在将来从事持久的、紧张的脑力劳动的极好手段。早在一年级,特别是在二年级,我就力求给每个学生布置个别作业,希望他把作业做到底。这一点对于培养脑力劳动的纪律非常重要。
放学以后,孩子们回家休息。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防止儿童在上课时过分疲劳,但他们在上完课以后毕竟还是很累的,所以一定要休息。多年的经验使我深信:一般来说,在下半天,不应当让学生再从事跟学校里同样紧张的脑力劳动。特别是不能允许学龄初期的儿童负担过重。如果在学校里从事了3、4个小时的脑力劳动以后,在家里还要强迫儿童再像学校里那样紧张地用脑,那么儿童很快就会被搞得精疲力竭了。
当然不布置家庭作业也不行。应当教给儿童进行用脑的努力,集中注意力。但是这一点应当首先在课堂上来做,逐步地训练学生独立从事脑力劳动的习惯。要儿童学会注意力集中、专心致志地工作是很不容易的。有经验的教师能够“拴住”儿童的注意,吸引他们听自己的讲述、讲解和叙述,但他们不是靠采取什么特别的措施,而是靠讲课的内容。在学龄初期组织学生脑力劳动的技巧,就在于当儿童注意地听讲、记忆和思考的时候,使他们不觉得自己是在用力,是在强制自己注意听讲、记忆和思考。如果教师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儿童会把所有引起兴趣的特别是引起惊奇的东西,都保持在记忆里。为什么我班上的孩子们能这么容易地记住字母,学会读和写呢?因为没有在他们面前提出一定要做到这一点的目的。因为每一个字母对儿童来说,都是一种引起惊奇感的鲜明形象的体现。假如我每天都给予学前儿童 “一份儿知识”——指给他一个字母并要求他记住,那是不会有任何收效的。当然,这并不是说要把目的对儿童隐藏起来。在教他们的时候,要使他们觉察不出你的目的,这样能够减轻脑力劳动。而做到这一点,却远不是像乍看起来那么容易的。在学龄初期这个阶段,特别是在一年级,儿童确实是不会专心致志的。教师应当去把握儿童的注意力,去利用心理学上所说的不随意注意。
有些教师认为,能在课堂上造成一种使儿童“经常处于智力紧张状态的气氛”,就是自己的成功。初看起来,他们采用的那些方法能够造成一种积极的脑力劳动的假象:作业的花样像万花筒似的不停地变换,儿童集中注意地听着教师的每一句话,教室里笼罩着一片紧张的寂静。但是,这一切付出了多么大的代价,而所得到的结果又是如何呢?不断地使足力气来集中注意力,不让任何一点东西疏忽过去,——而这个年龄期的儿童还不善于约束自己的注意力,其结果只能是使儿童精疲力竭,使神经易于激动,使整个神经系统过于疲劳。所谓“在课堂上不浪费1分钟”、“没有一时一刻不在进行积极的脑力劳动”,——可能在教育人这件精雕细刻的工作中,再没有比这种做法更为有害的了。教师在工作中抱定这样的宗旨,那就简直意味着要把儿童的精力全部榨出来。在上完这种“高效率的”课以后,儿童回到家里已经疲惫不堪了。他很容易激动和发怒。本该让他好好地休息,可是还有许多家庭作业等待着他。儿童只要朝那装着课本和练习本的书包望上一眼,就感到厌恶。
难怪学校里常常发生违反纪律的现象,它表现为学生对教师和同学的态度粗暴,无礼地对待别人所提的意见,结果引起许多冲突。因为儿童的神经在课堂上已经紧张到了极点,再说教师也并不是电子计算机。所以并不奇怪,儿童在放学回家后常常心情郁闷,不愿说话,对一切都冷漠,或者相反,他们处于一种病态的极易发怒的状态。 批注:有效解决问题的手段跟多是从学生的心理出发,矫正学生的思维,而不是一味的强加于学生,否则适得其反。
不,决不应当用这样的代价来达到使儿童集中注意、专心听讲和积极用脑。应当不断地使儿童的精力得到补给。这种补给的源泉就是:去观察周围世界的事物和现象,到大自然中去活动,读一些有趣的书(这里所说的读书,是出于儿童求知的愿望,而不是为了怕老师提问),举行参观旅行等。学习应当跟多方面的智力和体力活动密切结合起来,使这些活动能激发儿童的鲜明、动人的情感,使周围世界像一部有趣的书,诱使儿童很愿意去读这部书。除了到自然界去旅行和游戏以外,体力劳动能为儿童的智力和体力的发展提供广阔的余地。经验证明,体力劳动对小孩子来说,不仅是获得一定的技能和技巧,也不仅是进行道德教育,而且还是一个广阔无垠地、惊人地、丰富的思想的世界。这个世界激发着儿童的道德的、智力的、审美的情感,如果没有这些情感,那么认识世界(包括学习)就是不可能的。正是在体力劳动的过程中,形成着学生的极重要的智慧品质:好奇心、钻研精神、思考的灵活性、鲜明的想像力等。学校的极为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教会学生运用知识。正是在低年级,由于学生的脑力劳动的性质偏重于掌握越来越多的技能和技巧,才产生了把知识变成僵死的负担的危险性。如果只是掌握了这些技能和技巧,而不把它们运用于实践,那么学习就会渐渐地离开儿童的精神生活的领域,跟他们的兴趣和爱好脱离开来了。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教师就要设法使每一个儿童创造性地运用自己的技能和技巧。如果用思考、情感、创造、游戏的光芒来照亮儿童的学习,那么学习对儿童来说是可以成为一件有趣的、引人入胜的事情的。
总批:
惰性与兴趣是学习过程中的两个相斥并存的特点存在与学生的思想意识中。惰性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意识,减退学习热情,久而久之,恶性循环。克服惰性的方法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养成学习的自觉意识,化被动为主动,通过坚持不懈,形成思维模式,不知不觉克服惰性意识。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帮助学生学好这门学科的必不可少的催化剂,兴趣的培养可能是学生的内在意识,同时也可以教师通过教学方法手段加以培养,从而调动学生积极性。两者共存但是之间的分配可以通过外在施力进行调节,克服更多的惰性,培养更多的兴趣,从而得到教学的最优化。

大场中学陆乐



   55、逐步养成儿童从事紧张的创造性脑力劳动的习惯
   很重要的一点是:儿童在入学以前,是处在大自然、游戏、美、音乐、幻想、创造的一个迷人世界的包围之中。当他们入学以后,我们切不可总是把他们关在教室里,跟那个世界相隔绝。在学校生活的最初几个月和头几年里,学习不应当变成学生活动的单一项目。只有当教师把儿童以前有过的那些欢乐慷慨地向他们敞开的时候,儿童才能热爱学校。当然,这并不是说:要使学习迁就玩乐,故意把学习变得很轻松;而是只要儿童不感到学习枯燥就行了。应当逐步地训练儿童去从事人生最主要的事业——从事严肃的、刻苦而持久的劳动,这种劳动没有紧张的思考是不可能的。
   我认为,重要的教育任务在于渐渐地养成儿童从事紧张的、创造性的脑力劳动的习惯。儿童应当学会在某一特定的时间摆脱周围的一切,以便集中精力去达到教师或他自己所提出的目标。要努力做到使儿童养成这种专心致志的习惯。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脑力劳动才可能成为儿童喜爱的事情。小学的任务就是逐渐地使儿童养成不仅在体力劳动中而且在脑力劳动中克服困难的习惯。应当使儿童懂得脑力劳动的真正的本质,那就是:要努力地开动脑筋,要深入地钻到事物、事实、现象的各种各样的复杂而微妙的关系、细节和矛盾中去。无论如何不要让学生感到一切都轻而易举,不知道什么叫做困难。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要同时培养脑力劳动的素养和自我纪律。智育是精神生活的领域之一,在这个领域里,教育者的作用是跟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意志的培养,就是从自己向自己提出目标、集中智慧的努力、思考和理解以及进行自我监督开始的。我认为,重要的教育任务就在于:正好要在脑力劳动中使学生感到什么叫做困难。
   如果儿童在学习中感到一切都很容易,那么惭渐地就会养成懒于思考的习惯,这会使人堕入歧途,使他形成一种对待生活的轻浮态度。说来也很奇怪,如果学习过程不能在儿童面前设置一些能够克服的困难,那么这种懒于思考的习惯倒是多半先在那些有能力的学生身上滋长起来的。而且,懒于思考的习惯,又多半在低年级就养成了:有能力的儿童很轻易地掌握了对别的儿童来说要付出一定的紧张的脑力劳动的东西之后,他实际上就无事可干了。不要让学生无所事事,这也是一项特殊的教育任务。
   逐渐地训练刚入学的儿童习惯于在教室里上课,这是进行完满的劳动教育、德育、体育和智育的必要条件。在教室里上课是从事脑力劳动的最有利的环境,但是应当逐渐地训练儿童习惯于这种环境。对低年级学生的教学的特点也正在于此。如果一开学就马上强制他们每天在教室里学习4个小时,那么这种在将来对他们从事脑力劳动很有利的环境,反而会损害儿童的健康。在开学后的最初几周里,我逐渐地引导孩子们进入新的生活。在九月里,我们每天待在教室里的时间不超过40分钟,十月里不超过2小时。这些时间是用来学习识字和算术的。其余的2个小时,我们都在户外度过。孩子们急不可耐地期待着“真正的上课”——他们是这样称呼在教室里的学习的。我很高兴看到孩子们有这种愿望,同时在心里自言自语:“孩子们啊,你们哪里知道,此刻跟你们同年龄的孩子,正在气闷的教室里累得精疲力竭,一心盼望着下课的铃声呢……”
   在教室里,我们读识字课本,画圈圈和杠杠,学写字母,自编和解答应用题,——这一切都是逐渐地渗入孩子们的多方面的精神生活的,不会以其形式单调使他们感到疲倦。我们不是按照识字课本把同一样东西连读许多遍;既然孩子们都把字母学会了,我就用多种多样的积极活动的方式训练他们的阅读技巧。孩子们口编关于自然界的“小作文”,并把它们写下来(这种“小作文”,就是写一两句话,如在参观果园后,学生写道:“苹果重重的,垂向地面”;“绿叶中间挂着红红的苹果”;“春天开的是白花,秋天长成了金黄色的苹果”。)这样做,大大促进了阅读能力的发展,要比照着识字课本把同一篇课文读许多遍好多了。
   在课堂上使学习的形式多样化,可以说是教育学上的“窍门”之一。经验证明,在一年级刚开学的时候,不应当有“纯粹的”阅读课、写字课或算术课。形式单调会使儿童很快感到疲劳。当儿童刚刚开始感到疲劳的时候,我就马上变换作业形式。图画是使作业多样化的有力手段。譬如,我看到,阅读开始使儿童疲倦了,我就说:“孩子们,打开图画册,让我们把刚才读过的童话故事画出来。”于是,刚刚流露出来的疲劳的征兆消失了,孩子们眼睛里发出欢乐的光芒,单调的活动被创造性的活动取代了……在算术课上也有类似的情况,当我觉察出孩子们理解应用题的条件有困难时,我就求助于这种创造性的劳动——画图。孩子们把应用题再读一遍,然后把它“画”出来。在这以前似乎是莫名其妙的那些依存关系,变得容易理解了。听讲听得太久也会使儿童疲劳。我一发现孩子们的目光黯淡了,就赶紧把讲述的东西来个“收场”,不再继续下去,而开始让他们画画。
   我们每星期出去参观或旅行一次,在参观时编写带图画的小作文。孩子们把个人的见闻和感受画下来,在画的下面写上一两句话,这就是“带图画的小作文”。孩子们在教室里读这些小作文,这样做给了他们很大的满足。编写小作文是一种训练儿童在将来从事持久的、紧张的脑力劳动的极好手段。早在一年级,特别是在二年级,我就力求给每个学生布置个别作业,希望他把作业做到底。这一点对于培养脑力劳动的纪律非常重要。
   放学以后,孩子们回家休息。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防止儿童在上课时过分疲劳,但他们在上完课以后毕竟还是很累的,所以一定要休息。多年的经验使我深信:一般来说,在下半天,不应当让学生再从事跟学校里同样紧张的脑力劳动。特别是不能允许学龄初期的儿童负担过重。如果在学校里从事了3、4个小时的脑力劳动以后,在家里还要强迫儿童再像学校里那样紧张地用脑,那么儿童很快就会被搞得精疲力竭了。
   当然不布置家庭作业也不行。应当教给儿童进行用脑的努力,集中注意力。但是这一点应当首先在课堂上来做,逐步地训练学生独立从事脑力劳动的习惯。要儿童学会注意力集中、专心致志地工作是很不容易的。有经验的教师能够“拴住”儿童的注意,吸引他们听自己的讲述、讲解和叙述,但他们不是靠采取什么特别的措施,而是靠讲课的内容。在学龄初期组织学生脑力劳动的技巧,就在于当儿童注意地听讲、记忆和思考的时候,使他们不觉得自己是在用力,是在强制自己注意听讲、记忆和思考。如果教师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儿童会把所有引起兴趣的特别是引起惊奇的东西,都保持在记忆里。为什么我班上的孩子们能这么容易地记住字母,学会读和写呢?因为没有在他们面前提出一定要做到这一点的目的。因为每一个字母对儿童来说,都是一种引起惊奇感的鲜明形象的体现。假如我每天都给予学前儿童 “一份儿知识”——指给他一个字母并要求他记住,那是不会有任何收效的。当然,这并不是说要把目的对儿童隐藏起来。在教他们的时候,要使他们觉察不出你的目的,这样能够减轻脑力劳动。而做到这一点,却远不是像乍看起来那么容易的。在学龄初期这个阶段,特别是在一年级,儿童确实是不会专心致志的。教师应当去把握儿童的注意力,去利用心理学上所说的不随意注意。
   有些教师认为,能在课堂上造成一种使儿童“经常处于智力紧张状态的气氛”,就是自己的成功。初看起来,他们采用的那些方法能够造成一种积极的脑力劳动的假象:作业的花样像万花筒似的不停地变换,儿童集中注意地听着教师的每一句话,教室里笼罩着一片紧张的寂静。但是,这一切付出了多么大的代价,而所得到的结果又是如何呢?不断地使足力气来集中注意力,不让任何一点东西疏忽过去,——而这个年龄期的儿童还不善于约束自己的注意力,其结果只能是使儿童精疲力竭,使神经易于激动,使整个神经系统过于疲劳。所谓“在课堂上不浪费1分钟”、“没有一时一刻不在进行积极的脑力劳动”,——可能在教育人这件精雕细刻的工作中,再没有比这种做法更为有害的了。教师在工作中抱定这样的宗旨,那就简直意味着要把儿童的精力全部榨出来。在上完这种“高效率的”课以后,儿童回到家里已经疲惫不堪了。他很容易激动和发怒。本该让他好好地休息,可是还有许多家庭作业等待着他。儿童只要朝那装着课本和练习本的书包望上一眼,就感到厌恶。
   难怪学校里常常发生违反纪律的现象,它表现为学生对教师和同学的态度粗暴,无礼地对待别人所提的意见,结果引起许多冲突。因为儿童的神经在课堂上已经紧张到了极点,再说教师也并不是电子计算机。所以并不奇怪,儿童在放学回家后常常心情郁闷,不愿说话,对一切都冷漠,或者相反,他们处于一种病态的极易发怒的状态。
   不,决不应当用这样的代价来达到使儿童集中注意、专心听讲和积极用脑。应当不断地使儿童的精力得到补给。这种补给的源泉就是:去观察周围世界的事物和现象,到大自然中去活动,读一些有趣的书(这里所说的读书,是出于儿童求知的愿望,而不是为了怕老师提问),举行参观旅行等。学习应当跟多方面的智力和体力活动密切结合起来,使这些活动能激发儿童的鲜明、动人的情感,使周围世界像一部有趣的书,诱使儿童很愿意去读这部书。除了到自然界去旅行和游戏以外,体力劳动能为儿童的智力和体力的发展提供广阔的余地。经验证明,体力劳动对小孩子来说,不仅是获得一定的技能和技巧,也不仅是进行道德教育,而且还是一个广阔无垠地、惊人地、丰富的思想的世界。这个世界激发着儿童的道德的、智力的、审美的情感,如果没有这些情感,那么认识世界(包括学习)就是不可能的。正是在体力劳动的过程中,形成着学生的极重要的智慧品质:好奇心、钻研精神、思考的灵活性、鲜明的想像力等。学校的极为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教会学生运用知识。正是在低年级,由于学生的脑力劳动的性质偏重于掌握越来越多的技能和技巧,才产生了把知识变成僵死的负担的危险性。如果只是掌握了这些技能和技巧,而不把它们运用于实践,那么学习就会渐渐地离开儿童的精神生活的领域,跟他们的兴趣和爱好脱离开来了。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教师就要设法使每一个儿童创造性地运用自己的技能和技巧。如果用思考、情感、创造、游戏的光芒来照亮儿童的学习,那么学习对儿童来说是可以成为一件有趣的、引人入胜的事情的。

(我们一直提倡快乐教学,确实学习本身事件快乐的事,但我们也不能否认学习是需要大量脑力劳动的。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的大脑是在不断运作的。不断的获取知识、笑话知识、运用知识。学习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尽快某些时候他是件快乐的事。有些时候,我们过分注重学习的“快乐性”,然后给了学生们一种错觉“学习是件轻松的事”,这种概念使得他们在年级提升时,并没有做好高强度脑力劳动的准备,某种程度上也使得我们的智力开发落后于我们的知识积累。在年级的提升过程中,我们应该使学生渐渐习惯学习是件紧张而复杂的事情,毕竟当他们踏入社会,会面对许多高强度的脑力劳动,这些都是他们在学校中学习不到的。)

菊泉学校 左莹芳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55、逐步养成儿童从事紧张的创造性脑力劳动的习惯
   很重要的一点是:儿童在入学以前,是处在大自然、游戏、美、音乐、幻想、创造的一个迷人世界的包围之中。当他们入学以后,我们切不可总是把他们关在教室里,跟那个世界相隔绝。在学校生活的最初几个月和头几年里,学习不应当变成学生活动的单一项目。只有当教师把儿童以前有过的那些欢乐慷慨地向他们敞开的时候,儿童才能热爱学校。当然,这并不是说:要使学习迁就玩乐,故意把学习变得很轻松;而是只要儿童不感到学习枯燥就行了。应当逐步地训练儿童去从事人生最主要的事业——从事严肃的、刻苦而持久的劳动,这种劳动没有紧张的思考是不可能的。【往往我们可能处于两个极端,要么步子迈地太大,让学生一下子适应学校的生活,要么对学生要求过低了。】
   我认为,重要的教育任务在于渐渐地养成儿童从事紧张的、创造性的脑力劳动的习惯。儿童应当学会在某一特定的时间摆脱周围的一切,以便集中精力去达到教师或他自己所提出的目标。要努力做到使儿童养成这种专心致志的习惯。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脑力劳动才可能成为儿童喜爱的事情。小学的任务就是逐渐地使儿童养成不仅在体力劳动中而且在脑力劳动中克服困难的习惯。应当使儿童懂得脑力劳动的真正的本质,那就是:要努力地开动脑筋,要深入地钻到事物、事实、现象的各种各样的复杂而微妙的关系、细节和矛盾中去。无论如何不要让学生感到一切都轻而易举,不知道什么叫做困难。【要让儿童在学习中感到有新的东西可以获得,换而言之就是思维上有所发展。】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要同时培养脑力劳动的素养和自我纪律。智育是精神生活的领域之一,在这个领域里,教育者的作用是跟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意志的培养,就是从自己向自己提出目标、集中智慧的努力、思考和理解以及进行自我监督开始的。【现在更多的是老师对学生要求的,学生自觉性不够,所以我们对学生的意志培养还不够。】我认为,重要的教育任务就在于:正好要在脑力劳动中使学生感到什么叫做困难。
   如果儿童在学习中感到一切都很容易,那么惭渐地就会养成懒于思考的习惯,这会使人堕入歧途,使他形成一种对待生活的轻浮态度。说来也很奇怪,如果学习过程不能在儿童面前设置一些能够克服的困难,那么这种懒于思考的习惯倒是多半先在那些有能力的学生身上滋长起来的。【确实如此。我们经常发现聪明的孩子在掌握了课堂的基本知识之后就变得无所事事了,课堂习惯也会变差,交头接耳的情况居多。】而且,懒于思考的习惯,又多半在低年级就养成了:有能力的儿童很轻易地掌握了对别的儿童来说要付出一定的紧张的脑力劳动的东西之后,他实际上就无事可干了。不要让学生无所事事,这也是一项特殊的教育任务。 【同意。要让优秀的孩子也能“吃得饱”。】
   逐渐地训练刚入学的儿童习惯于在教室里上课,这是进行完满的劳动教育、德育、体育和智育的必要条件。在教室里上课是从事脑力劳动的最有利的环境,但是应当逐渐地训练儿童习惯于这种环境。对低年级学生的教学的特点也正在于此。如果一开学就马上强制他们每天在教室里学习4个小时,那么这种在将来对他们从事脑力劳动很有利的环境,反而会损害儿童的健康。在开学后的最初几周里,我逐渐地引导孩子们进入新的生活。在九月里,我们每天待在教室里的时间不超过40分钟,十月里不超过2小时。这些时间是用来学习识字和算术的。其余的2个小时,我们都在户外度过。孩子们急不可耐地期待着“真正的上课”——他们是这样称呼在教室里的学习的。我很高兴看到孩子们有这种愿望,同时在心里自言自语:“孩子们啊,你们哪里知道,此刻跟你们同年龄的孩子,正在气闷的教室里累得精疲力竭,一心盼望着下课的铃声呢……”
   在教室里,我们读识字课本,画圈圈和杠杠,学写字母,自编和解答应用题,——这一切都是逐渐地渗入孩子们的多方面的精神生活的,不会以其形式单调使他们感到疲倦。我们不是按照识字课本把同一样东西连读许多遍;既然孩子们都把字母学会了,我就用多种多样的积极活动的方式训练他们的阅读技巧。【知识可以以不同的面貌展现出来。平时给孩子们设置的作业也应该如此,让孩子们充分地体会知识面貌的千变万化和本质上的殊途同归。】孩子们口编关于自然界的“小作文”,并把它们写下来(这种“小作文”,就是写一两句话,如在参观果园后,学生写道:“苹果重重的,垂向地面”;“绿叶中间挂着红红的苹果”;“春天开的是白花,秋天长成了金黄色的苹果”。)这样做,大大促进了阅读能力的发展,要比照着识字课本把同一篇课文读许多遍好多了。
   在课堂上使学习的形式多样化,可以说是教育学上的“窍门”之一。经验证明,在一年级刚开学的时候,不应当有“纯粹的”阅读课、写字课或算术课。形式单调会使儿童很快感到疲劳。当儿童刚刚开始感到疲劳的时候,我就马上变换作业形式。图画是使作业多样化的有力手段。譬如,我看到,阅读开始使儿童疲倦了,我就说:“孩子们,打开图画册,让我们把刚才读过的童话故事画出来。”于是,刚刚流露出来的疲劳的征兆消失了,孩子们眼睛里发出欢乐的光芒,单调的活动被创造性的活动取代了……【这个方法很好。】在算术课上也有类似的情况,当我觉察出孩子们理解应用题的条件有困难时,我就求助于这种创造性的劳动——画图。孩子们把应用题再读一遍,然后把它“画”出来。在这以前似乎是莫名其妙的那些依存关系,变得容易理解了。听讲听得太久也会使儿童疲劳。我一发现孩子们的目光黯淡了,就赶紧把讲述的东西来个“收场”,不再继续下去,而开始让他们画画。 【所以,我们上课前老师应当充分预设好课堂的情况,并且课堂上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及时调整,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课中备课。】
   我们每星期出去参观或旅行一次,在参观时编写带图画的小作文。孩子们把个人的见闻和感受画下来,在画的下面写上一两句话,这就是“带图画的小作文”。孩子们在教室里读这些小作文,这样做给了他们很大的满足。编写小作文是一种训练儿童在将来从事持久的、紧张的脑力劳动的极好手段。早在一年级,特别是在二年级,我就力求给每个学生布置个别作业,希望他把作业做到底。这一点对于培养脑力劳动的纪律非常重要。
   放学以后,孩子们回家休息。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防止儿童在上课时过分疲劳,但他们在上完课以后毕竟还是很累的,所以一定要休息。多年的经验使我深信:一般来说,在下半天,不应当让学生再从事跟学校里同样紧张的脑力劳动。特别是不能允许学龄初期的儿童负担过重。如果在学校里从事了3、4个小时的脑力劳动以后,在家里还要强迫儿童再像学校里那样紧张地用脑,那么儿童很快就会被搞得精疲力竭了。【在学校里会发现一个怪相,就是下课的时候很安静,学生在认真地完成各项作业,而上课的时候学生反而会精神涣散、注意力不集中、违法纪律等等。可能就是长时间的脑力劳动使得学生太紧张了无法集中。】
   当然不布置家庭作业也不行。应当教给儿童进行用脑的努力,集中注意力。但是这一点应当首先在课堂上来做,逐步地训练学生独立从事脑力劳动的习惯。要儿童学会注意力集中、专心致志地工作是很不容易的。有经验的教师能够“拴住”儿童的注意,吸引他们听自己的讲述、讲解和叙述,但他们不是靠采取什么特别的措施,而是靠讲课的内容。在学龄初期组织学生脑力劳动的技巧,就在于当儿童注意地听讲、记忆和思考的时候,使他们不觉得自己是在用力,是在强制自己注意听讲、记忆和思考。如果教师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儿童会把所有引起兴趣的特别是引起惊奇的东西,都保持在记忆里。为什么我班上的孩子们能这么容易地记住字母,学会读和写呢?因为没有在他们面前提出一定要做到这一点的目的。因为每一个字母对儿童来说,都是一种引起惊奇感的鲜明形象的体现。假如我每天都给予学前儿童 “一份儿知识”——指给他一个字母并要求他记住,那是不会有任何收效的。当然,这并不是说要把目的对儿童隐藏起来。在教他们的时候,要使他们觉察不出你的目的,这样能够减轻脑力劳动。而做到这一点,却远不是像乍看起来那么容易的。在学龄初期这个阶段,特别是在一年级,儿童确实是不会专心致志的。教师应当去把握儿童的注意力,去利用心理学上所说的不随意注意。【颇有润物细无声的境界。想起了我们每次上课最后会让学生说一说这节课获得了什么知识,很多学生都是看着板书念一遍,久而久之自己就失去了总结的能力。其实对每个学生来说,对于学习知识的疑惑点是不同的,课堂上的教学能够给自己解惑,那就是这节课你获得的东西,所以可能和老师所列举的重点是不同的。】
   有些教师认为,能在课堂上造成一种使儿童“经常处于智力紧张状态的气氛”,就是自己的成功。初看起来,他们采用的那些方法能够造成一种积极的脑力劳动的假象:作业的花样像万花筒似的不停地变换,儿童集中注意地听着教师的每一句话,教室里笼罩着一片紧张的寂静。但是,这一切付出了多么大的代价,而所得到的结果又是如何呢?不断地使足力气来集中注意力,不让任何一点东西疏忽过去,——而这个年龄期的儿童还不善于约束自己的注意力,其结果只能是使儿童精疲力竭,使神经易于激动,使整个神经系统过于疲劳。所谓“在课堂上不浪费1分钟”、“没有一时一刻不在进行积极的脑力劳动”,——可能在教育人这件精雕细刻的工作中,再没有比这种做法更为有害的了。教师在工作中抱定这样的宗旨,那就简直意味着要把儿童的精力全部榨出来。在上完这种“高效率的”课以后,儿童回到家里已经疲惫不堪了。他很容易激动和发怒。本该让他好好地休息,可是还有许多家庭作业等待着他。儿童只要朝那装着课本和练习本的书包望上一眼,就感到厌恶。
   难怪学校里常常发生违反纪律的现象,它表现为学生对教师和同学的态度粗暴,无礼地对待别人所提的意见,结果引起许多冲突。因为儿童的神经在课堂上已经紧张到了极点,再说教师也并不是电子计算机。所以并不奇怪,儿童在放学回家后常常心情郁闷,不愿说话,对一切都冷漠,或者相反,他们处于一种病态的极易发怒的状态。
   不,决不应当用这样的代价来达到使儿童集中注意、专心听讲和积极用脑。应当不断地使儿童的精力得到补给。这种补给的源泉就是:去观察周围世界的事物和现象,到大自然中去活动,读一些有趣的书(这里所说的读书,是出于儿童求知的愿望,而不是为了怕老师提问),举行参观旅行等。学习应当跟多方面的智力和体力活动密切结合起来,使这些活动能激发儿童的鲜明、动人的情感,使周围世界像一部有趣的书,诱使儿童很愿意去读这部书。【学习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周围的世界,这个世界里的事物,这些事物之间的关系等等,最终让我们提高生存的能力,也更热爱自己的生活。可是生活中我的却是在向“高智商”的方向培养人才,却出现了更多的“低情商”。】除了到自然界去旅行和游戏以外,体力劳动能为儿童的智力和体力的发展提供广阔的余地。经验证明,体力劳动对小孩子来说,不仅是获得一定的技能和技巧,也不仅是进行道德教育,而且还是一个广阔无垠地、惊人地、丰富的思想的世界。这个世界激发着儿童的道德的、智力的、审美的情感,如果没有这些情感,那么认识世界(包括学习)就是不可能的。正是在体力劳动的过程中,形成着学生的极重要的智慧品质:好奇心、钻研精神、思考的灵活性、鲜明的想像力等。学校的极为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教会学生运用知识。正是在低年级,由于学生的脑力劳动的性质偏重于掌握越来越多的技能和技巧,才产生了把知识变成僵死的负担的危险性。如果只是掌握了这些技能和技巧,而不把它们运用于实践,那么学习就会渐渐地离开儿童的精神生活的领域,跟他们的兴趣和爱好脱离开来了。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教师就要设法使每一个儿童创造性地运用自己的技能和技巧。如果用思考、情感、创造、游戏的光芒来照亮儿童的学习,那么学习对儿童来说是可以成为一件有趣的、引人入胜的事情的。
   【总批:新教师总是面临一个问题,就是课堂纪律。而课堂纪律差的原因是很难把握的,很多时候我们会觉得是自己备课的内容、教育方法太为枯燥。前年我教学的五年级有一个班级的学生纪律就比较差,我的师傅就给了我加快课堂节奏的建议,当时我不太理解,但是今天看了苏翁这条建议之后,我似乎懂了,根本的原因是我设置的课堂没有将学生的脑力劳动分配好。如果“节奏”不好,即使你在课堂里加入再多引起学生注意力的游戏,也是形势上博得一笑而已,对学生来说真正学到知识是没有帮助的。所以课堂也要疏密有致,适合所教学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而调整。】

上大附中徐沈逸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55、逐步养成儿童从事紧张的创造性脑力劳动的习惯
很重要的一点是:儿童在入学以前,是处在大自然、游戏、美、音乐、幻想、创造的一个迷人世界的包围之中。当他们入学以后,我们切不可总是把他们关在教室里,跟那个世界相隔绝。在学校生活的最初几个月和头几年里,学习不应当变成学生活动的单一项目。只有当教师把儿童以前有过的那些欢乐慷慨地向他们敞开的时候,儿童才能热爱学校。当然,这并不是说:要使学习迁就玩乐,故意把学习变得很轻松;而是只要儿童不感到学习枯燥就行了。应当逐步地训练儿童去从事人生最主要的事业——从事严肃的、刻苦而持久的劳动,这种劳动没有紧张的思考是不可能的。 【苏氏在这里用的是循序渐进的办法,适合儿童的生长。】
我认为,重要的教育任务在于渐渐地养成儿童从事紧张的、创造性的脑力劳动的习惯。儿童应当学会在某一特定的时间摆脱周围的一切,以便集中精力去达到教师或他自己所提出的目标。要努力做到使儿童养成这种专心致志的习惯。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脑力劳动才可能成为儿童喜爱的事情。小学的任务就是逐渐地使儿童养成不仅在体力劳动中而且在脑力劳动中克服困难的习惯。应当使儿童懂得脑力劳动的真正的本质,那就是:要努力地开动脑筋,要深入地钻到事物、事实、现象的各种各样的复杂而微妙的关系、细节和矛盾中去。无论如何不要让学生感到一切都轻而易举,不知道什么叫做困难。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要同时培养脑力劳动的素养和自我纪律。智育是精神生活的领域之一,在这个领域里,教育者的作用是跟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意志的培养,就是从自己向自己提出目标、集中智慧的努力、思考和理解以及进行自我监督开始的。我认为,重要的教育任务就在于:正好要在脑力劳动中使学生感到什么叫做困难。 【其实这里的“度”很难把握,要让学生感到什么叫做困难,可是如果太难的话,会让他们丧失学习的兴趣。】
如果儿童在学习中感到一切都很容易,那么惭渐地就会养成懒于思考的习惯,这会使人堕入歧途,使他形成一种对待生活的轻浮态度。说来也很奇怪,如果学习过程不能在儿童面前设置一些能够克服的困难,那么这种懒于思考的习惯倒是多半先在那些有能力的学生身上滋长起来的。而且,懒于思考的习惯,又多半在低年级就养成了:有能力的儿童很轻易地掌握了对别的儿童来说要付出一定的紧张的脑力劳动的东西之后,他实际上就无事可干了。不要让学生无所事事,这也是一项特殊的教育任务。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的意思是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就会被书本牵着鼻子走,因而失去主见,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即指此意。但是,苏氏想表达的却和孔子有所不同。】
逐渐地训练刚入学的儿童习惯于在教室里上课,这是进行完满的劳动教育、德育、体育和智育的必要条件。在教室里上课是从事脑力劳动的最有利的环境,但是应当逐渐地训练儿童习惯于这种环境。对低年级学生的教学的特点也正在于此。如果一开学就马上强制他们每天在教室里学习4个小时,那么这种在将来对他们从事脑力劳动很有利的环境,反而会损害儿童的健康。在开学后的最初几周里,我逐渐地引导孩子们进入新的生活。在九月里,我们每天待在教室里的时间不超过40分钟,十月里不超过2小时。这些时间是用来学习识字和算术的。其余的2个小时,我们都在户外度过。孩子们急不可耐地期待着“真正的上课”——他们是这样称呼在教室里的学习的。我很高兴看到孩子们有这种愿望,同时在心里自言自语:“孩子们啊,你们哪里知道,此刻跟你们同年龄的孩子,正在气闷的教室里累得精疲力竭,一心盼望着下课的铃声呢……” 【当我看到这里,我真的很想建议那些教一年级的老师应该这样做。】
在教室里,我们读识字课本,画圈圈和杠杠,学写字母,自编和解答应用题,——这一切都是逐渐地渗入孩子们的多方面的精神生活的,不会以其形式单调使他们感到疲倦。我们不是按照识字课本把同一样东西连读许多遍;既然孩子们都把字母学会了,我就用多种多样的积极活动的方式训练他们的阅读技巧。孩子们口编关于自然界的“小作文”,并把它们写下来(这种“小作文”,就是写一两句话,如在参观果园后,学生写道:“苹果重重的,垂向地面”;“绿叶中间挂着红红的苹果”;“春天开的是白花,秋天长成了金黄色的苹果”。)这样做,大大促进了阅读能力的发展,要比照着识字课本把同一篇课文读许多遍好多了。 【自然是一种更好的识字课本。为什么我们不能学学苏氏呢?】
在课堂上使学习的形式多样化,可以说是教育学上的“窍门”之一。经验证明,在一年级刚开学的时候,不应当有“纯粹的”阅读课、写字课或算术课。形式单调会使儿童很快感到疲劳。当儿童刚刚开始感到疲劳的时候,我就马上变换作业形式。图画是使作业多样化的有力手段。譬如,我看到,阅读开始使儿童疲倦了,我就说:“孩子们,打开图画册,让我们把刚才读过的童话故事画出来。”于是,刚刚流露出来的疲劳的征兆消失了,孩子们眼睛里发出欢乐的光芒,单调的活动被创造性的活动取代了……在算术课上也有类似的情况,当我觉察出孩子们理解应用题的条件有困难时,我就求助于这种创造性的劳动——画图。孩子们把应用题再读一遍,然后把它“画”出来。在这以前似乎是莫名其妙的那些依存关系,变得容易理解了。听讲听得太久也会使儿童疲劳。我一发现孩子们的目光黯淡了,就赶紧把讲述的东西来个“收场”,不再继续下去,而开始让他们画画。 【我们会要求学生做读书笔记。但是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画画也是一种读书笔记。】
我们每星期出去参观或旅行一次,在参观时编写带图画的小作文。孩子们把个人的见闻和感受画下来,在画的下面写上一两句话,这就是“带图画的小作文”。孩子们在教室里读这些小作文,这样做给了他们很大的满足。编写小作文是一种训练儿童在将来从事持久的、紧张的脑力劳动的极好手段。早在一年级,特别是在二年级,我就力求给每个学生布置个别作业,希望他把作业做到底。这一点对于培养脑力劳动的纪律非常重要。 【我觉得现在的学生那么多,总是对于因材施教有心无力。现在看到苏氏能够做到给每个学生布置个别作业,我觉得我也不能老是用很多理由搪塞。】
放学以后,孩子们回家休息。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防止儿童在上课时过分疲劳,但他们在上完课以后毕竟还是很累的,所以一定要休息。多年的经验使我深信:一般来说,在下半天,不应当让学生再从事跟学校里同样紧张的脑力劳动。特别是不能允许学龄初期的儿童负担过重。如果在学校里从事了3、4个小时的脑力劳动以后,在家里还要强迫儿童再像学校里那样紧张地用脑,那么儿童很快就会被搞得精疲力竭了。 【中国的孩子从小就压力过大,被逼从事各种脑力劳动。】
当然不布置家庭作业也不行。应当教给儿童进行用脑的努力,集中注意力。但是这一点应当首先在课堂上来做,逐步地训练学生独立从事脑力劳动的习惯。要儿童学会注意力集中、专心致志地工作是很不容易的。有经验的教师能够“拴住”儿童的注意,吸引他们听自己的讲述、讲解和叙述,但他们不是靠采取什么特别的措施,而是靠讲课的内容。在学龄初期组织学生脑力劳动的技巧,就在于当儿童注意地听讲、记忆和思考的时候,使他们不觉得自己是在用力,是在强制自己注意听讲、记忆和思考。如果教师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儿童会把所有引起兴趣的特别是引起惊奇的东西,都保持在记忆里。为什么我班上的孩子们能这么容易地记住字母,学会读和写呢?因为没有在他们面前提出一定要做到这一点的目的。因为每一个字母对儿童来说,都是一种引起惊奇感的鲜明形象的体现。假如我每天都给予学前儿童 “一份儿知识”——指给他一个字母并要求他记住,那是不会有任何收效的。当然,这并不是说要把目的对儿童隐藏起来。在教他们的时候,要使他们觉察不出你的目的,这样能够减轻脑力劳动。而做到这一点,却远不是像乍看起来那么容易的。在学龄初期这个阶段,特别是在一年级,儿童确实是不会专心致志的。教师应当去把握儿童的注意力,去利用心理学上所说的不随意注意。【苏氏又有专门一章论述如何让儿童集中注意力。】
有些教师认为,能在课堂上造成一种使儿童“经常处于智力紧张状态的气氛”,就是自己的成功。初看起来,他们采用的那些方法能够造成一种积极的脑力劳动的假象:作业的花样像万花筒似的不停地变换,儿童集中注意地听着教师的每一句话,教室里笼罩着一片紧张的寂静。但是,这一切付出了多么大的代价,而所得到的结果又是如何呢?不断地使足力气来集中注意力,不让任何一点东西疏忽过去,——而这个年龄期的儿童还不善于约束自己的注意力,其结果只能是使儿童精疲力竭,使神经易于激动,使整个神经系统过于疲劳。所谓“在课堂上不浪费1分钟”、“没有一时一刻不在进行积极的脑力劳动”,——可能在教育人这件精雕细刻的工作中,再没有比这种做法更为有害的了。教师在工作中抱定这样的宗旨,那就简直意味着要把儿童的精力全部榨出来。在上完这种“高效率的”课以后,儿童回到家里已经疲惫不堪了。他很容易激动和发怒。本该让他好好地休息,可是还有许多家庭作业等待着他。儿童只要朝那装着课本和练习本的书包望上一眼,就感到厌恶。 【不能让学生讨厌学习。我高中时的历史老师总是说放假不要布置作业,后来我真的也喜欢上了历史。】
难怪学校里常常发生违反纪律的现象,它表现为学生对教师和同学的态度粗暴,无礼地对待别人所提的意见,结果引起许多冲突。因为儿童的神经在课堂上已经紧张到了极点,再说教师也并不是电子计算机。所以并不奇怪,儿童在放学回家后常常心情郁闷,不愿说话,对一切都冷漠,或者相反,他们处于一种病态的极易发怒的状态。 【学校里发生违纪现象倒也不一定是因为这个原因。有时候是因为我们定了太多的规定,所以学生就会有去违反的快感。】
不,决不应当用这样的代价来达到使儿童集中注意、专心听讲和积极用脑。应当不断地使儿童的精力得到补给。这种补给的源泉就是:去观察周围世界的事物和现象,到大自然中去活动,读一些有趣的书(这里所说的读书,是出于儿童求知的愿望,而不是为了怕老师提问),举行参观旅行等。学习应当跟多方面的智力和体力活动密切结合起来,使这些活动能激发儿童的鲜明、动人的情感,使周围世界像一部有趣的书,诱使儿童很愿意去读这部书。除了到自然界去旅行和游戏以外,体力劳动能为儿童的智力和体力的发展提供广阔的余地。经验证明,体力劳动对小孩子来说,不仅是获得一定的技能和技巧,也不仅是进行道德教育,而且还是一个广阔无垠地、惊人地、丰富的思想的世界。这个世界激发着儿童的道德的、智力的、审美的情感,如果没有这些情感,那么认识世界(包括学习)就是不可能的。正是在体力劳动的过程中,形成着学生的极重要的智慧品质:好奇心、钻研精神、思考的灵活性、鲜明的想像力等。学校的极为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教会学生运用知识。正是在低年级,由于学生的脑力劳动的性质偏重于掌握越来越多的技能和技巧,才产生了把知识变成僵死的负担的危险性。如果只是掌握了这些技能和技巧,而不把它们运用于实践,那么学习就会渐渐地离开儿童的精神生活的领域,跟他们的兴趣和爱好脱离开来了。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教师就要设法使每一个儿童创造性地运用自己的技能和技巧。如果用思考、情感、创造、游戏的光芒来照亮儿童的学习,那么学习对儿童来说是可以成为一件有趣的、引人入胜的事情的。
总评:
我有一个同学就是教一年级的,有时候和她交谈也就知道了一年级孩子的一些事。
她说,当一年级的班主任很辛苦。因为要每天都陪着学生,一整天都呆在教室。让我们来看看苏氏是怎么做的?“我们每天待在教室里的时间不超过40分钟,十月里不超过2小时。这些时间是用来学习识字和算术的。其余的2个小时,我们都在户外度过。”
苏氏的这个做法显然更科学。这则建议的标题“逐步养成儿童从事紧张的创造性脑力劳动的习惯”中最关键的是“逐步养成”,我们不能因为急于一时而违反人的天性。

杨泰实验学校 杨莙



很重要的一点是:儿童在入学以前,是处在大自然、游戏、美、音乐、幻想、创造的一个迷人世界的包围之中。当他们入学以后,我们切不可总是把他们关在教室里,跟那个世界相隔绝。在学校生活的最初几个月和头几年里,学习不应当变成学生活动的单一项目。只有当教师把儿童以前有过的那些欢乐慷慨地向他们敞开的时候,儿童才能热爱学校。当然,这并不是说:要使学习迁就玩乐,故意把学习变得很轻松;而是只要儿童不感到学习枯燥就行了。应当逐步地训练儿童去从事人生最主要的事业——从事严肃的、刻苦而持久的劳动,这种劳动没有紧张的思考是不可能的[要培养学生乐学的精神,特别是学生在小学阶段教师一定要尝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保护其求知的欲望]。 我认为,重要的教育任务在于渐渐地养成儿童从事紧张的、创造性的脑力劳动的习惯[我认为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成功的一半,在教学初期老师不需要向孩子灌输过多的知识,要把有效的学习习惯在潜移默化中教给学生。]。儿童应当学会在某一特定的时间摆脱周围的一切,以便集中精力去达到教师或他自己所提出的目标。要努力做到使儿童养成这种专心致志的习惯。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脑力劳动才可能成为儿童喜爱的事情。小学的任务就是逐渐地使儿童养成不仅在体力劳动中而且在脑力劳动中克服困难的习惯[养成迎难而上的习惯也是一种良好的精神品质]。应当使儿童懂得脑力劳动的真正的本质,那就是:要努力地开动脑筋,要深入地钻到事物、事实、现象的各种各样的复杂而微妙的关系、细节和矛盾中去[可是在我们现实的教育过程中,时常碰到这样的学生,常把“我不会”,“我不知道”作为口头禅,对于学习已然没有了任何的积极性,不知道面对这样的学生该怎么做?]。无论如何不要让学生感到一切都轻而易举,不知道什么叫做困难。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要同时培养脑力劳动的素养和自我纪律。智育是精神生活的领域之一,在这个领域里,教育者的作用是跟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意志的培养,就是从自己向自己提出目标、集中智慧的努力、思考和理解以及进行自我监督开始的。我认为,重要的教育任务就在于:正好要在脑力劳动中使学生感到什么叫做困难。
如果儿童在学习中感到一切都很容易,那么惭渐地就会养成懒于思考的习惯,这会使人堕入歧途,使他形成一种对待生活的轻浮态度[那么如何能做到不让学生感到学习轻而易举,又不至于完全难倒学生呢?这就需要老师的教育智慧了]。说来也很奇怪,如果学习过程不能在儿童面前设置一些能够克服的困难,那么这种懒于思考的习惯倒是多半先在那些有能力的学生身上滋长起来的[设置能够克服的障碍时关键词,既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是无法逾越的障碍,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就需要掌握一定的度了]。而且,懒于思考的习惯,又多半在低年级就养成了:有能力的儿童很轻易地掌握了对别的儿童来说要付出一定的紧张的脑力劳动的东西之后,他实际上就无事可干了。不要让学生无所事事,这也是一项特殊的教育任务。
逐渐地训练刚入学的儿童习惯于在教室里上课,这是进行完满的劳动教育、德育、体育和智育的必要条件。在教室里上课是从事脑力劳动的最有利的环境,但是应当逐渐地训练儿童习惯于这种环境。对低年级学生的教学的特点也正在于此。如果一开学就马上强制他们每天在教室里学习4个小时,那么这种在将来对他们从事脑力劳动很有利的环境,反而会损害儿童的健康。在开学后的最初几周里,我逐渐地引导孩子们进入新的生活。在九月里,我们每天待在教室里的时间不超过40分钟,十月里不超过2小时[学生适应教育环境也是需要一定过程的,这位老师就用了循序渐进的方法,让学生的学习的初期不至于产生厌烦情绪]。这些时间是用来学习识字和算术的。其余的2个小时,我们都在户外度过。孩子们急不可耐地期待着“真正的上课”——他们是这样称呼在教室里的学习的。我很高兴看到孩子们有这种愿望,同时在心里自言自语:“孩子们啊,你们哪里知道,此刻跟你们同年龄的孩子,正在气闷的教室里累得精疲力竭,一心盼望着下课的铃声呢……”
在教室里,我们读识字课本,画圈圈和杠杠,学写字母,自编和解答应用题,——这一切都是逐渐地渗入孩子们的多方面的精神生活的,不会以其形式单调使他们感到疲倦。我们不是按照识字课本把同一样东西连读许多遍;既然孩子们都把字母学会了,我就用多种多样的积极活动的方式训练他们的阅读技巧。孩子们口编关于自然界的“小作文”,并把它们写下来(这种“小作文”,就是写一两句话,如在参观果园后,学生写道:“苹果重重的,垂向地面”;“绿叶中间挂着红红的苹果”;“春天开的是白花,秋天长成了金黄色的苹果”。)这样做,大大促进了阅读能力的发展,要比照着识字课本把同一篇课文读许多遍好多了。[因此可见智慧的教师会变换不同的教学方法来达到相同的教育目的] 在课堂上使学习的形式多样化,可以说是教育学上的“窍门”之一。经验证明,在一年级刚开学的时候,不应当有“纯粹的”阅读课、写字课或算术课。形式单调会使儿童很快感到疲劳。当儿童刚刚开始感到疲劳的时候,我就马上变换作业形式。图画是使作业多样化的有力手段。譬如,我看到,阅读开始使儿童疲倦了,我就说:“孩子们,打开图画册,让我们把刚才读过的童话故事画出来。”于是,刚刚流露出来的疲劳的征兆消失了,孩子们眼睛里发出欢乐的光芒,单调的活动被创造性的活动取代了……在算术课上也有类似的情况,当我觉察出孩子们理解应用题的条件有困难时,我就求助于这种创造性的劳动——画图。孩子们把应用题再读一遍,然后把它“画”出来。在这以前似乎是莫名其妙的那些依存关系,变得容易理解了。听讲听得太久也会使儿童疲劳。我一发现孩子们的目光黯淡了,就赶紧把讲述的东西来个“收场”,不再继续下去,而开始让他们画画。[在课堂中,教师除了需要把注意力放在所教的知识上时,也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动态从而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活动。] 我们每星期出去参观或旅行一次,在参观时编写带图画的小作文。孩子们把个人的见闻和感受画下来,在画的下面写上一两句话,这就是“带图画的小作文”。孩子们在教室里读这些小作文,这样做给了他们很大的满足。编写小作文是一种训练儿童在将来从事持久的、紧张的脑力劳动的极好手段。早在一年级,特别是在二年级,我就力求给每个学生布置个别作业,希望他把作业做到底。这一点对于培养脑力劳动的纪律非常重要。
放学以后,孩子们回家休息。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防止儿童在上课时过分疲劳,但他们在上完课以后毕竟还是很累的,所以一定要休息。多年的经验使我深信:一般来说,在下半天,不应当让学生再从事跟学校里同样紧张的脑力劳动。特别是不能允许学龄初期的儿童负担过重。如果在学校里从事了3、4个小时的脑力劳动以后,在家里还要强迫儿童再像学校里那样紧张地用脑,那么儿童很快就会被搞得精疲力竭了。
当然不布置家庭作业也不行。应当教给儿童进行用脑的努力,集中注意力。但是这一点应当首先在课堂上来做,逐步地训练学生独立从事脑力劳动的习惯。要儿童学会注意力集中、专心致志地工作是很不容易的。有经验的教师能够“拴住”儿童的注意,吸引他们听自己的讲述、讲解和叙述,但他们不是靠采取什么特别的措施,而是靠讲课的内容。在学龄初期组织学生脑力劳动的技巧,就在于当儿童注意地听讲、记忆和思考的时候,使他们不觉得自己是在用力,是在强制自己注意听讲、记忆和思考。如果教师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儿童会把所有引起兴趣的特别是引起惊奇的东西,都保持在记忆里[这种无意识的接受过程实际上是相对来说最持久的记忆过程]。为什么我班上的孩子们能这么容易地记住字母,学会读和写呢?因为没有在他们面前提出一定要做到这一点的目的。因为每一个字母对儿童来说,都是一种引起惊奇感的鲜明形象的体现。假如我每天都给予学前儿童 “一份儿知识”——指给他一个字母并要求他记住,那是不会有任何收效的。当然,这并不是说要把目的对儿童隐藏起来。在教他们的时候,要使他们觉察不出你的目的,这样能够减轻脑力劳动。而做到这一点,却远不是像乍看起来那么容易的。在学龄初期这个阶段,特别是在一年级,儿童确实是不会专心致志的。教师应当去把握儿童的注意力,去利用心理学上所说的不随意注意。
有些教师认为,能在课堂上造成一种使儿童“经常处于智力紧张状态的气氛”,就是自己的成功。初看起来,他们采用的那些方法能够造成一种积极的脑力劳动的假象:作业的花样像万花筒似的不停地变换,儿童集中注意地听着教师的每一句话,教室里笼罩着一片紧张的寂静。但是,这一切付出了多么大的代价,而所得到的结果又是如何呢?不断地使足力气来集中注意力,不让任何一点东西疏忽过去,——而这个年龄期的儿童还不善于约束自己的注意力,其结果只能是使儿童精疲力竭,使神经易于激动,使整个神经系统过于疲劳[其实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作为我们成人来说在很疲劳的状态下再进行一定的脑力工作,我们一定会觉得力不从心,那就更不要说儿童了,如果能进行换位思考就能体会坐在教室里高度紧张地从事脑力活动的孩子是有多辛苦了。]。所谓“在课堂上不浪费1分钟”、“没有一时一刻不在进行积极的脑力劳动”,——可能在教育人这件精雕细刻的工作中,再没有比这种做法更为有害的了。教师在工作中抱定这样的宗旨,那就简直意味着要把儿童的精力全部榨出来。在上完这种“高效率的”课以后,儿童回到家里已经疲惫不堪了。他很容易激动和发怒。本该让他好好地休息,可是还有许多家庭作业等待着他。儿童只要朝那装着课本和练习本的书包望上一眼,就感到厌恶。
难怪学校里常常发生违反纪律的现象,它表现为学生对教师和同学的态度粗暴,无礼地对待别人所提的意见,结果引起许多冲突。因为儿童的神经在课堂上已经紧张到了极点,再说教师也并不是电子计算机。所以并不奇怪,儿童在放学回家后常常心情郁闷,不愿说话,对一切都冷漠,或者相反,他们处于一种病态的极易发怒的状态[如果一个孩子真变成这样,那么我们的教育已经离失败不远了,因此这教学过程中,让孩子从事脑力劳动也要掌握一定的度]。
不,决不应当用这样的代价来达到使儿童集中注意、专心听讲和积极用脑。应当不断地使儿童的精力得到补给。这种补给的源泉就是:去观察周围世界的事物和现象,到大自然中去活动,读一些有趣的书(这里所说的读书,是出于儿童求知的愿望,而不是为了怕老师提问),举行参观旅行等。学习应当跟多方面的智力和体力活动密切结合起来,使这些活动能激发儿童的鲜明、动人的情感,使周围世界像一部有趣的书,诱使儿童很愿意去读这部书[在学习的初期我们一定要为孩子的将来考虑,让他们对学习的热情保持地久一些再久一些]。除了到自然界去旅行和游戏以外,体力劳动能为儿童的智力和体力的发展提供广阔的余地。经验证明,体力劳动对小孩子来说,不仅是获得一定的技能和技巧,也不仅是进行道德教育,而且还是一个广阔无垠地、惊人地、丰富的思想的世界。这个世界激发着儿童的道德的、智力的、审美的情感,如果没有这些情感,那么认识世界(包括学习)就是不可能的。正是在体力劳动的过程中,形成着学生的极重要的智慧品质:好奇心、钻研精神、思考的灵活性、鲜明的想像力等。学校的极为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教会学生运用知识。正是在低年级,由于学生的脑力劳动的性质偏重于掌握越来越多的技能和技巧,才产生了把知识变成僵死的负担的危险性。如果只是掌握了这些技能和技巧,而不把它们运用于实践,那么学习就会渐渐地离开儿童的精神生活的领域,跟他们的兴趣和爱好脱离开来了[这和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的教育观有着非常相似的地方,教育来源于实践也是为实践服务的]。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教师就要设法使每一个儿童创造性地运用自己的技能和技巧。如果用思考、情感、创造、游戏的光芒来照亮儿童的学习,那么学习对儿童来说是可以成为一件有趣的、引人入胜的事情的。

总批:
我想这条建议中最关键的词是逐步养成,让学生能够养成从事紧张的脑力劳动的习惯不是能够一蹴而就的,作为教师的我们一定要耐得住性子,千万不要犯了拔苗助长的错误。我们可以发现刚入学的孩子并不能完全集中注意力在课堂上,时常会被其他事物给吸引住,我们要试着去理解这是孩子的天性,并非是故意要跟老师作对的行为。那么如何让学生的注意力能够长期地集中到学习上呢,我们也要试着去遵循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不能操之过急。

月浦实验赵婧



55、逐步养成儿童从事紧张的创造性脑力劳动的习惯
很重要的一点是:儿童在入学以前,是处在大自然、游戏、美、音乐、幻想、创造的一个迷人世界的包围之中。当他们入学以后,我们切不可总是把他们关在教室里,跟那个世界相隔绝。在学校生活的最初几个月和头几年里,学习不应当变成学生活动的单一项目。只有当教师把儿童以前有过的那些欢乐慷慨地向他们敞开的时候,儿童才能热爱学校。当然,这并不是说:要使学习迁就玩乐,故意把学习变得很轻松;而是只要儿童不感到学习枯燥就行了。应当逐步地训练儿童去从事人生最主要的事业——从事严肃的、刻苦而持久的劳动,这种劳动没有紧张的思考是不可能的。
我认为,重要的教育任务在于渐渐地养成儿童从事紧张的、创造性的脑力劳动的习惯。儿童应当学会在某一特定的时间摆脱周围的一切,以便集中精力去达到教师或他自己所提出的目标。要努力做到使儿童养成这种专心致志的习惯。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脑力劳动才可能成为儿童喜爱的事情。小学的任务就是逐渐地使儿童养成不仅在体力劳动中而且在脑力劳动中克服困难的习惯。应当使儿童懂得脑力劳动的真正的本质,那就是:要努力地开动脑筋,要深入地钻到事物、事实、现象的各种各样的复杂而微妙的关系、细节和矛盾中去。无论如何不要让学生感到一切都轻而易举,不知道什么叫做困难。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要同时培养脑力劳动的素养和自我纪律。智育是精神生活的领域之一,在这个领域里,教育者的作用是跟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意志的培养,就是从自己向自己提出目标、集中智慧的努力、思考和理解以及进行自我监督开始的。我认为,重要的教育任务就在于:正好要在脑力劳动中使学生感到什么叫做困难。
如果儿童在学习中感到一切都很容易,那么惭渐地就会养成懒于思考的习惯,这会使人堕入歧途,使他形成一种对待生活的轻浮态度。【所以在平时的上课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的重难点,逐步设置梯度,使学生能够品尝到由学习带来的自信与挑战】说来也很奇怪,如果学习过程不能在儿童面前设置一些能够克服的困难,那么这种懒于思考的习惯倒是多半先在那些有能力的学生身上滋长起来的。而且,懒于思考的习惯,又多半在低年级就养成了:有能力的儿童很轻易地掌握了对别的儿童来说要付出一定的紧张的脑力劳动的东西之后,他实际上就无事可干了。不要让学生无所事事,这也是一项特殊的教育任务。
逐渐地训练刚入学的儿童习惯于在教室里上课,这是进行完满的劳动教育、德育、体育和智育的必要条件。在教室里上课是从事脑力劳动的最有利的环境,但是应当逐渐地训练儿童习惯于这种环境。对低年级学生的教学的特点也正在于此。如果一开学就马上强制他们每天在教室里学习4个小时,那么这种在将来对他们从事脑力劳动很有利的环境,反而会损害儿童的健康。在开学后的最初几周里,我逐渐地引导孩子们进入新的生活。在九月里,我们每天待在教室里的时间不超过40分钟,十月里不超过2小时。这些时间是用来学习识字和算术的。其余的2个小时,我们都在户外度过。孩子们急不可耐地期待着“真正的上课”——他们是这样称呼在教室里的学习的。我很高兴看到孩子们有这种愿望,同时在心里自言自语:“孩子们啊,你们哪里知道,此刻跟你们同年龄的孩子,正在气闷的教室里累得精疲力竭,一心盼望着下课的铃声呢……”
在教室里,我们读识字课本,画圈圈和杠杠,学写字母,自编和解答应用题,——这一切都是逐渐地渗入孩子们的多方面的精神生活的,不会以其形式单调使他们感到疲倦。我们不是按照识字课本把同一样东西连读许多遍;既然孩子们都把字母学会了,我就用多种多样的积极活动的方式训练他们的阅读技巧。孩子们口编关于自然界的“小作文”,并把它们写下来(这种“小作文”,就是写一两句话,如在参观果园后,学生写道:“苹果重重的,垂向地面”;“绿叶中间挂着红红的苹果”;“春天开的是白花,秋天长成了金黄色的苹果”。)这样做,大大促进了阅读能力的发展,要比照着识字课本把同一篇课文读许多遍好多了。
在课堂上使学习的形式多样化,可以说是教育学上的“窍门”之一。经验证明,在一年级刚开学的时候,不应当有“纯粹的”阅读课、写字课或算术课。形式单调会使儿童很快感到疲劳。当儿童刚刚开始感到疲劳的时候,我就马上变换作业形式。图画是使作业多样化的有力手段。譬如,我看到,阅读开始使儿童疲倦了,我就说:“孩子们,打开图画册,让我们把刚才读过的童话故事画出来。”于是,刚刚流露出来的疲劳的征兆消失了,孩子们眼睛里发出欢乐的光芒,单调的活动被创造性的活动取代了……在算术课上也有类似的情况,当我觉察出孩子们理解应用题的条件有困难时,我就求助于这种创造性的劳动——画图。孩子们把应用题再读一遍,然后把它“画”出来。在这以前似乎是莫名其妙的那些依存关系,变得容易理解了。听讲听得太久也会使儿童疲劳。我一发现孩子们的目光黯淡了,就赶紧把讲述的东西来个“收场”,不再继续下去,而开始让他们画画。
我们每星期出去参观或旅行一次,在参观时编写带图画的小作文。孩子们把个人的见闻和感受画下来,在画的下面写上一两句话,这就是“带图画的小作文”。孩子们在教室里读这些小作文,这样做给了他们很大的满足。编写小作文是一种训练儿童在将来从事持久的、紧张的脑力劳动的极好手段。早在一年级,特别是在二年级,我就力求给每个学生布置个别作业,希望他把作业做到底。这一点对于培养脑力劳动的纪律非常重要。
放学以后,孩子们回家休息。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防止儿童在上课时过分疲劳,但他们在上完课以后毕竟还是很累的,所以一定要休息。多年的经验使我深信:一般来说,在下半天,不应当让学生再从事跟学校里同样紧张的脑力劳动。特别是不能允许学龄初期的儿童负担过重。如果在学校里从事了3、4个小时的脑力劳动以后,在家里还要强迫儿童再像学校里那样紧张地用脑,那么儿童很快就会被搞得精疲力竭了。
当然不布置家庭作业也不行。应当教给儿童进行用脑的努力,集中注意力。但是这一点应当首先在课堂上来做,逐步地训练学生独立从事脑力劳动的习惯。要儿童学会注意力集中、专心致志地工作是很不容易的。有经验的教师能够“拴住”儿童的注意,吸引他们听自己的讲述、讲解和叙述,但他们不是靠采取什么特别的措施,而是靠讲课的内容。在学龄初期组织学生脑力劳动的技巧,就在于当儿童注意地听讲、记忆和思考的时候,使他们不觉得自己是在用力,是在强制自己注意听讲、记忆和思考。如果教师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儿童会把所有引起兴趣的特别是引起惊奇的东西,都保持在记忆里。为什么我班上的孩子们能这么容易地记住字母,学会读和写呢?因为没有在他们面前提出一定要做到这一点的目的。因为每一个字母对儿童来说,都是一种引起惊奇感的鲜明形象的体现。假如我每天都给予学前儿童 “一份儿知识”——指给他一个字母并要求他记住,那是不会有任何收效的。当然,这并不是说要把目的对儿童隐藏起来。在教他们的时候,要使他们觉察不出你的目的,这样能够减轻脑力劳动。而做到这一点,却远不是像乍看起来那么容易的。在学龄初期这个阶段,特别是在一年级,儿童确实是不会专心致志的。教师应当去把握儿童的注意力,去利用心理学上所说的不随意注意。 【关于布置家庭作业这一问题,在之前的一条建议中已经批读过,虽然理论上可行,但是实际上操作起来有些难度】有些教师认为,能在课堂上造成一种使儿童“经常处于智力紧张状态的气氛”,就是自己的成功。初看起来,他们采用的那些方法能够造成一种积极的脑力劳动的假象:作业的花样像万花筒似的不停地变换,儿童集中注意地听着教师的每一句话,教室里笼罩着一片紧张的寂静。但是,这一切付出了多么大的代价,而所得到的结果又是如何呢?不断地使足力气来集中注意力,不让任何一点东西疏忽过去,——而这个年龄期的儿童还不善于约束自己的注意力,其结果只能是使儿童精疲力竭,使神经易于激动,使整个神经系统过于疲劳。所谓“在课堂上不浪费1分钟”、“没有一时一刻不在进行积极的脑力劳动”,——可能在教育人这件精雕细刻的工作中,再没有比这种做法更为有害的了。教师在工作中抱定这样的宗旨,那就简直意味着要把儿童的精力全部榨出来。在上完这种“高效率的”课以后,儿童回到家里已经疲惫不堪了。他很容易激动和发怒。本该让他好好地休息,可是还有许多家庭作业等待着他。儿童只要朝那装着课本和练习本的书包望上一眼,就感到厌恶。
难怪学校里常常发生违反纪律的现象,它表现为学生对教师和同学的态度粗暴,无礼地对待别人所提的意见,结果引起许多冲突。因为儿童的神经在课堂上已经紧张到了极点,再说教师也并不是电子计算机。所以并不奇怪,儿童在放学回家后常常心情郁闷,不愿说话,对一切都冷漠,或者相反,他们处于一种病态的极易发怒的状态。
不,决不应当用这样的代价来达到使儿童集中注意、专心听讲和积极用脑。应当不断地使儿童的精力得到补给。这种补给的源泉就是:去观察周围世界的事物和现象,到大自然中去活动,读一些有趣的书(这里所说的读书,是出于儿童求知的愿望,而不是为了怕老师提问),举行参观旅行等。学习应当跟多方面的智力和体力活动密切结合起来,使这些活动能激发儿童的鲜明、动人的情感,使周围世界像一部有趣的书,诱使儿童很愿意去读这部书。除了到自然界去旅行和游戏以外,体力劳动能为儿童的智力和体力的发展提供广阔的余地。经验证明,体力劳动对小孩子来说,不仅是获得一定的技能和技巧,也不仅是进行道德教育,而且还是一个广阔无垠地、惊人地、丰富的思想的世界。这个世界激发着儿童的道德的、智力的、审美的情感,如果没有这些情感,那么认识世界(包括学习)就是不可能的。正是在体力劳动的过程中,形成着学生的极重要的智慧品质:好奇心、钻研精神、思考的灵活性、鲜明的想像力等。学校的极为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教会学生运用知识。正是在低年级,由于学生的脑力劳动的性质偏重于掌握越来越多的技能和技巧,才产生了把知识变成僵死的负担的危险性。如果只是掌握了这些技能和技巧,而不把它们运用于实践,那么学习就会渐渐地离开儿童的精神生活的领域,跟他们的兴趣和爱好脱离开来了。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教师就要设法使每一个儿童创造性地运用自己的技能和技巧。如果用思考、情感、创造、游戏的光芒来照亮儿童的学习,那么学习对儿童来说是可以成为一件有趣的、引人入胜的事情的。

总批:学生是需要鼓励的,更是需要挑战的,只有对他们而言有些许难度的知识,才会引起他们的兴趣。因此,作为教师而言,好的课堂是吸引学生的唯一标准,怎样让学生能够复习学过的知识,怎样让学生利用已知的知识牵引到新的知识学习上,怎样通过自己的思维去逐渐掌握新的知识?这需要教师在课下花大量的时间钻研

37暑期批读 第55条 逐步养成儿童从事紧张的创造性脑力劳动的习惯 - 页 2 Empty 《给教师的建议》55 周一 九月 02, 2013 11:13 am

进修学院钱婷婷



55、逐步养成儿童从事紧张的创造性脑力劳动的习惯
很重要的一点是:儿童在入学以前,是处在大自然、游戏、美、音乐、幻想、创造的一个迷人世界的包围之中。当他们入学以后,我们切不可总是把他们关在教室里,跟那个世界相隔绝。在学校生活的最初几个月和头几年里,学习不应当变成学生活动的单一项目。只有当教师把儿童以前有过的那些欢乐慷慨地向他们敞开的时候,儿童才能热爱学校。当然,这并不是说:要使学习迁就玩乐,故意把学习变得很轻松;而是只要儿童不感到学习枯燥就行了。应当逐步地训练儿童去从事人生最主要的事业——从事严肃的、刻苦而持久的劳动,这种劳动没有紧张的思考是不可能的。 【进入小学总是有一个适应的时期,一开始可以将玩乐和学习结合在一起,但是慢慢地要培养孩子一种艰苦的学习能力,比如学习抗逆力、自发的学习动力等。】
我认为,重要的教育任务在于渐渐地养成儿童从事紧张的、创造性的脑力劳动的习惯。儿童应当学会在某一特定的时间摆脱周围的一切,以便集中精力去达到教师或他自己所提出的目标。要努力做到使儿童养成这种专心致志的习惯。【也就是培养儿童的专注力,不仅是在课堂上抓住儿童的注意力,更是要在课堂外,让孩子自己也能有自控能力。】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脑力劳动才可能成为儿童喜爱的事情。小学的任务就是逐渐地使儿童养成不仅在体力劳动中而且在脑力劳动中克服困难的习惯。应当使儿童懂得脑力劳动的真正的本质,那就是:要努力地开动脑筋,要深入地钻到事物、事实、现象的各种各样的复杂而微妙的关系、细节和矛盾中去。无论如何不要让学生感到一切都轻而易举,不知道什么叫做困难。【这就涉及到儿童抗逆力的培养了。因为如果孩子不知道什么叫做困难,觉得一切都轻而易举,那么他一定会在碰到困难的时候没有克服困难的毅力,就退缩了。】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要同时培养脑力劳动的素养和自我纪律。智育是精神生活的领域之一,在这个领域里,教育者的作用是跟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意志的培养,就是从自己向自己提出目标、集中智慧的努力、思考和理解以及进行自我监督开始的。我认为,重要的教育任务就在于:正好要在脑力劳动中使学生感到什么叫做困难。
如果儿童在学习中感到一切都很容易,那么惭渐地就会养成懒于思考的习惯,这会使人堕入歧途,使他形成一种对待生活的轻浮态度。说来也很奇怪,如果学习过程不能在儿童面前设置一些能够克服的困难,那么这种懒于思考的习惯倒是多半先在那些有能力的学生身上滋长起来的。而且,懒于思考的习惯,又多半在低年级就养成了:有能力的儿童很轻易地掌握了对别的儿童来说要付出一定的紧张的脑力劳动的东西之后,他实际上就无事可干了。不要让学生无所事事,这也是一项特殊的教育任务。 【懒于思考对于学一个学习者来说是致命的。】
逐渐地训练刚入学的儿童习惯于在教室里上课,这是进行完满的劳动教育、德育、体育和智育的必要条件。在教室里上课是从事脑力劳动的最有利的环境,但是应当逐渐地训练儿童习惯于这种环境。对低年级学生的教学的特点也正在于此。如果一开学就马上强制他们每天在教室里学习4个小时,那么这种在将来对他们从事脑力劳动很有利的环境,反而会损害儿童的健康。在开学后的最初几周里,我逐渐地引导孩子们进入新的生活。在九月里,我们每天待在教室里的时间不超过40分钟,十月里不超过2小时。这些时间是用来学习识字和算术的。其余的2个小时,我们都在户外度过。孩子们急不可耐地期待着“真正的上课”——他们是这样称呼在教室里的学习的。我很高兴看到孩子们有这种愿望,同时在心里自言自语:“孩子们啊,你们哪里知道,此刻跟你们同年龄的孩子,正在气闷的教室里累得精疲力竭,一心盼望着下课的铃声呢……” 【这里有两点很重要:1、“逐渐”引导孩子进入新生活;2、“逐渐”训练刚入学的儿童习惯于在教室里上课。苏翁非常了解儿童智力发展的规律,一再劝诫我们违背儿童的发展规律是不可行的。】
在教室里,我们读识字课本,画圈圈和杠杠,学写字母,自编和解答应用题,——这一切都是逐渐地渗入孩子们的多方面的精神生活的,不会以其形式单调使他们感到疲倦。我们不是按照识字课本把同一样东西连读许多遍;既然孩子们都把字母学会了,我就用多种多样的积极活动的方式训练他们的阅读技巧。孩子们口编关于自然界的“小作文”,并把它们写下来(这种“小作文”,就是写一两句话,如在参观果园后,学生写道:“苹果重重的,垂向地面”;“绿叶中间挂着红红的苹果”;“春天开的是白花,秋天长成了金黄色的苹果”。)这样做,大大促进了阅读能力的发展,要比照着识字课本把同一篇课文读许多遍好多了。
在课堂上使学习的形式多样化,可以说是教育学上的“窍门”之一。经验证明,在一年级刚开学的时候,不应当有“纯粹的”阅读课、写字课或算术课。形式单调会使儿童很快感到疲劳。当儿童刚刚开始感到疲劳的时候,我就马上变换作业形式。图画是使作业多样化的有力手段。譬如,我看到,阅读开始使儿童疲倦了,我就说:“孩子们,打开图画册,让我们把刚才读过的童话故事画出来。”于是,刚刚流露出来的疲劳的征兆消失了,孩子们眼睛里发出欢乐的光芒,单调的活动被创造性的活动取代了……在算术课上也有类似的情况,当我觉察出孩子们理解应用题的条件有困难时,我就求助于这种创造性的劳动——画图。孩子们把应用题再读一遍,然后把它“画”出来。在这以前似乎是莫名其妙的那些依存关系,变得容易理解了。听讲听得太久也会使儿童疲劳。我一发现孩子们的目光黯淡了,就赶紧把讲述的东西来个“收场”,不再继续下去,而开始让他们画画。 【没错,一年级新生入学正是“做规矩”的时候,但是这种“做规矩”也要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可以是多样的形式,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孩子们所接受。】
我们每星期出去参观或旅行一次,在参观时编写带图画的小作文。孩子们把个人的见闻和感受画下来,在画的下面写上一两句话,这就是“带图画的小作文”。孩子们在教室里读这些小作文,这样做给了他们很大的满足。编写小作文是一种训练儿童在将来从事持久的、紧张的脑力劳动的极好手段。早在一年级,特别是在二年级,我就力求给每个学生布置个别作业,希望他把作业做到底。这一点对于培养脑力劳动的纪律非常重要。
放学以后,孩子们回家休息。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防止儿童在上课时过分疲劳,但他们在上完课以后毕竟还是很累的,所以一定要休息。多年的经验使我深信:一般来说,在下半天,不应当让学生再从事跟学校里同样紧张的脑力劳动。特别是不能允许学龄初期的儿童负担过重。如果在学校里从事了3、4个小时的脑力劳动以后,在家里还要强迫儿童再像学校里那样紧张地用脑,那么儿童很快就会被搞得精疲力竭了。 【在训练孩子逐步养成从事紧张的创造性脑力劳动的习惯的同时,也要注意张弛有度,他们毕竟只是一年级的新生。】
当然不布置家庭作业也不行。应当教给儿童进行用脑的努力,集中注意力。但是这一点应当首先在课堂上来做,逐步地训练学生独立从事脑力劳动的习惯。要儿童学会注意力集中、专心致志地工作是很不容易的。有经验的教师能够“拴住”儿童的注意,吸引他们听自己的讲述、讲解和叙述,但他们不是靠采取什么特别的措施,而是靠讲课的内容。在学龄初期组织学生脑力劳动的技巧,就在于当儿童注意地听讲、记忆和思考的时候,使他们不觉得自己是在用力,是在强制自己注意听讲、记忆和思考。如果教师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儿童会把所有引起兴趣的特别是引起惊奇的东西,都保持在记忆里。为什么我班上的孩子们能这么容易地记住字母,学会读和写呢?因为没有在他们面前提出一定要做到这一点的目的。因为每一个字母对儿童来说,都是一种引起惊奇感的鲜明形象的体现。假如我每天都给予学前儿童 “一份儿知识”——指给他一个字母并要求他记住,那是不会有任何收效的。当然,这并不是说要把目的对儿童隐藏起来。在教他们的时候,要使他们觉察不出你的目的,这样能够减轻脑力劳动。而做到这一点,却远不是像乍看起来那么容易的。在学龄初期这个阶段,特别是在一年级,儿童确实是不会专心致志的。教师应当去把握儿童的注意力,去利用心理学上所说的不随意注意。
有些教师认为,能在课堂上造成一种使儿童“经常处于智力紧张状态的气氛”,就是自己的成功。初看起来,他们采用的那些方法能够造成一种积极的脑力劳动的假象:作业的花样像万花筒似的不停地变换,儿童集中注意地听着教师的每一句话,教室里笼罩着一片紧张的寂静。但是,这一切付出了多么大的代价,而所得到的结果又是如何呢?不断地使足力气来集中注意力,不让任何一点东西疏忽过去,——而这个年龄期的儿童还不善于约束自己的注意力,其结果只能是使儿童精疲力竭,使神经易于激动,使整个神经系统过于疲劳。所谓“在课堂上不浪费1分钟”、“没有一时一刻不在进行积极的脑力劳动”,——可能在教育人这件精雕细刻的工作中,再没有比这种做法更为有害的了。教师在工作中抱定这样的宗旨,那就简直意味着要把儿童的精力全部榨出来。在上完这种“高效率的”课以后,儿童回到家里已经疲惫不堪了。他很容易激动和发怒。本该让他好好地休息,可是还有许多家庭作业等待着他。儿童只要朝那装着课本和练习本的书包望上一眼,就感到厌恶。 【如果有些教师认为,能在课堂上造成一种使儿童“经常处于智力紧张状态的气氛”,就是自己的成功,那就大错特错了,这样的做法不仅不是老师的成功,反而是失败,这样做会毁了孩子对于学习的兴趣,对其终身的学习都是不利的。】
难怪学校里常常发生违反纪律的现象,它表现为学生对教师和同学的态度粗暴,无礼地对待别人所提的意见,结果引起许多冲突。因为儿童的神经在课堂上已经紧张到了极点,再说教师也并不是电子计算机。所以并不奇怪,儿童在放学回家后常常心情郁闷,不愿说话,对一切都冷漠,或者相反,他们处于一种病态的极易发怒的状态。 【这也就是为什么有的孩子一回家就脾气很差,对着家长大发雷霆,在家里摔书摔东西,正是因为在学校压力过大,过于紧张,缺乏很好的调节,或者“受了气”,影响了情绪的道理。】
不,决不应当用这样的代价来达到使儿童集中注意、专心听讲和积极用脑。应当不断地使儿童的精力得到补给。这种补给的源泉就是:去观察周围世界的事物和现象,到大自然中去活动,读一些有趣的书(这里所说的读书,是出于儿童求知的愿望,而不是为了怕老师提问),举行参观旅行等。学习应当跟多方面的智力和体力活动密切结合起来,使这些活动能激发儿童的鲜明、动人的情感,使周围世界像一部有趣的书,诱使儿童很愿意去读这部书。除了到自然界去旅行和游戏以外,体力劳动能为儿童的智力和体力的发展提供广阔的余地。经验证明,体力劳动对小孩子来说,不仅是获得一定的技能和技巧,也不仅是进行道德教育,而且还是一个广阔无垠地、惊人地、丰富的思想的世界。这个世界激发着儿童的道德的、智力的、审美的情感,如果没有这些情感,那么认识世界(包括学习)就是不可能的。正是在体力劳动的过程中,形成着学生的极重要的智慧品质:好奇心、钻研精神、思考的灵活性、鲜明的想像力等。学校的极为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教会学生运用知识。正是在低年级,由于学生的脑力劳动的性质偏重于掌握越来越多的技能和技巧,才产生了把知识变成僵死的负担的危险性。如果只是掌握了这些技能和技巧,而不把它们运用于实践,那么学习就会渐渐地离开儿童的精神生活的领域,跟他们的兴趣和爱好脱离开来了。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教师就要设法使每一个儿童创造性地运用自己的技能和技巧。如果用思考、情感、创造、游戏的光芒来照亮儿童的学习,那么学习对儿童来说是可以成为一件有趣的、引人入胜的事情的。
【总批】:
如何帮助孩子在学校里更好地用脑,逐步养成他们从事紧张的创造性脑力劳动的习惯,苏翁说了这么多道理,贯穿其中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张弛有度。
而且教师要再学习中给儿童布置一点困难,如果儿童在学习中感到一切都很容易,那么惭渐地就会养成懒于思考的习惯,这会使人堕入歧途,使他形成一种对待生活的轻浮态度。抗逆力可以认为是个体在逆境中利用各种资源克服困难,达到良好适应的潜能。这里涉及到儿童学习抗逆力的培养问题,这对儿童的人格形成有很重要的影响。

大场镇小学 成琦

大场镇小学 成琦

55、逐步养成儿童从事紧张的创造性脑力劳动的习惯
很重要的一点是:儿童在入学以前,是处在大自然、游戏、美、音乐、幻想、创造的一个迷人世界的包围之中。当他们入学以后,我们切不可总是把他们关在教室里,跟那个世界相隔绝。在学校生活的最初几个月和头几年里,学习不应当变成学生活动的单一项目。只有当教师把儿童以前有过的那些欢乐慷慨地向他们敞开的时候,儿童才能热爱学校。当然,这并不是说:要使学习迁就玩乐,故意把学习变得很轻松;而是只要儿童不感到学习枯燥就行了。应当逐步地训练儿童去从事人生最主要的事业——从事严肃的、刻苦而持久的劳动,这种劳动没有紧张的思考是不可能的。【思考是非常重要的,激发孩子的兴趣,让孩子喜欢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我认为,重要的教育任务在于渐渐地养成儿童从事紧张的、创造性的脑力劳动的习惯。儿童应当学会在某一特定的时间摆脱周围的一切,以便集中精力去达到教师或他自己所提出的目标。要努力做到使儿童养成这种专心致志的习惯。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脑力劳动才可能成为儿童喜爱的事情。小学的任务就是逐渐地使儿童养成不仅在体力劳动中而且在脑力劳动中克服困难的习惯。应当使儿童懂得脑力劳动的真正的本质,那就是:要努力地开动脑筋,要深入地钻到事物、事实、现象的各种各样的复杂而微妙的关系、细节和矛盾中去。无论如何不要让学生感到一切都轻而易举,不知道什么叫做困难。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要同时培养脑力劳动的素养和自我纪律。智育是精神生活的领域之一,在这个领域里,教育者的作用是跟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意志的培养,就是从自己向自己提出目标、集中智慧的努力、思考和理解以及进行自我监督开始的。我认为,重要的教育任务就在于:正好要在脑力劳动中使学生感到什么叫做困难。
如果儿童在学习中感到一切都很容易,那么惭渐地就会养成懒于思考的习惯,这会使人堕入歧途,使他形成一种对待生活的轻浮态度。说来也很奇怪,如果学习过程不能在儿童面前设置一些能够克服的困难,那么这种懒于思考的习惯倒是多半先在那些有能力的学生身上滋长起来的。而且,懒于思考的习惯,又多半在低年级就养成了:有能力的儿童很轻易地掌握了对别的儿童来说要付出一定的紧张的脑力劳动的东西之后,他实际上就无事可干了。不要让学生无所事事,这也是一项特殊的教育任务。【我们可以发现刚入学的孩子并不能完全集中注意力在课堂上,时常会被其他事物给吸引住,我们要试着去理解这是孩子的天性,并非是故意要跟老师作对的行为。】
逐渐地训练刚入学的儿童习惯于在教室里上课,这是进行完满的劳动教育、德育、体育和智育的必要条件。在教室里上课是从事脑力劳动的最有利的环境,但是应当逐渐地训练儿童习惯于这种环境。对低年级学生的教学的特点也正在于此。如果一开学就马上强制他们每天在教室里学习4个小时,那么这种在将来对他们从事脑力劳动很有利的环境,反而会损害儿童的健康。在开学后的最初几周里,我逐渐地引导孩子们进入新的生活。在九月里,我们每天待在教室里的时间不超过40分钟,十月里不超过2小时。这些时间是用来学习识字和算术的。其余的2个小时,我们都在户外度过。孩子们急不可耐地期待着“真正的上课”——他们是这样称呼在教室里的学习的。我很高兴看到孩子们有这种愿望,同时在心里自言自语:“孩子们啊,你们哪里知道,此刻跟你们同年龄的孩子,正在气闷的教室里累得精疲力竭,一心盼望着下课的铃声呢……”
在教室里,我们读识字课本,画圈圈和杠杠,学写字母,自编和解答应用题,——这一切都是逐渐地渗入孩子们的多方面的精神生活的,不会以其形式单调使他们感到疲倦。我们不是按照识字课本把同一样东西连读许多遍;既然孩子们都把字母学会了,我就用多种多样的积极活动的方式训练他们的阅读技巧。孩子们口编关于自然界的“小作文”,并把它们写下来(这种“小作文”,就是写一两句话,如在参观果园后,学生写道:“苹果重重的,垂向地面”;“绿叶中间挂着红红的苹果”;“春天开的是白花,秋天长成了金黄色的苹果”。)这样做,大大促进了阅读能力的发展,要比照着识字课本把同一篇课文读许多遍好多了。 在课堂上使学习的形式多样化,可以说是教育学上的“窍门”之一。经验证明,在一年级刚开学的时候,不应当有“纯粹的”阅读课、写字课或算术课。形式单调会使儿童很快感到疲劳。当儿童刚刚开始感到疲劳的时候,我就马上变换作业形式。图画是使作业多样化的有力手段。譬如,我看到,阅读开始使儿童疲倦了,我就说:“孩子们,打开图画册,让我们把刚才读过的童话故事画出来。”于是,刚刚流露出来的疲劳的征兆消失了,孩子们眼睛里发出欢乐的光芒,单调的活动被创造性的活动取代了……在算术课上也有类似的情况,当我觉察出孩子们理解应用题的条件有困难时,我就求助于这种创造性的劳动——画图。孩子们把应用题再读一遍,然后把它“画”出来。在这以前似乎是莫名其妙的那些依存关系,变得容易理解了。听讲听得太久也会使儿童疲劳。我一发现孩子们的目光黯淡了,就赶紧把讲述的东西来个“收场”,不再继续下去,而开始让他们画画。我们每星期出去参观或旅行一次,在参观时编写带图画的小作文。孩子们把个人的见闻和感受画下来,在画的下面写上一两句话,这就是“带图画的小作文”。孩子们在教室里读这些小作文,这样做给了他们很大的满足。编写小作文是一种训练儿童在将来从事持久的、紧张的脑力劳动的极好手段。早在一年级,特别是在二年级,我就力求给每个学生布置个别作业,希望他把作业做到底。这一点对于培养脑力劳动的纪律非常重要。
放学以后,孩子们回家休息。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防止儿童在上课时过分疲劳,但他们在上完课以后毕竟还是很累的,所以一定要休息。多年的经验使我深信:一般来说,在下半天,不应当让学生再从事跟学校里同样紧张的脑力劳动。特别是不能允许学龄初期的儿童负担过重。如果在学校里从事了3、4个小时的脑力劳动以后,在家里还要强迫儿童再像学校里那样紧张地用脑,那么儿童很快就会被搞得精疲力竭了。【我们也要试着去遵循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不能操之过急。】
当然不布置家庭作业也不行。应当教给儿童进行用脑的努力,集中注意力。但是这一点应当首先在课堂上来做,逐步地训练学生独立从事脑力劳动的习惯。要儿童学会注意力集中、专心致志地工作是很不容易的。有经验的教师能够“拴住”儿童的注意,吸引他们听自己的讲述、讲解和叙述,但他们不是靠采取什么特别的措施,而是靠讲课的内容。在学龄初期组织学生脑力劳动的技巧,就在于当儿童注意地听讲、记忆和思考的时候,使他们不觉得自己是在用力,是在强制自己注意听讲、记忆和思考。如果教师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儿童会把所有引起兴趣的特别是引起惊奇的东西,都保持在记忆里。为什么我班上的孩子们能这么容易地记住字母,学会读和写呢?因为没有在他们面前提出一定要做到这一点的目的。因为每一个字母对儿童来说,都是一种引起惊奇感的鲜明形象的体现。假如我每天都给予学前儿童 “一份儿知识”——指给他一个字母并要求他记住,那是不会有任何收效的。当然,这并不是说要把目的对儿童隐藏起来。在教他们的时候,要使他们觉察不出你的目的,这样能够减轻脑力劳动。而做到这一点,却远不是像乍看起来那么容易的。在学龄初期这个阶段,特别是在一年级,儿童确实是不会专心致志的。教师应当去把握儿童的注意力,去利用心理学上所说的不随意注意。
有些教师认为,能在课堂上造成一种使儿童“经常处于智力紧张状态的气氛”,就是自己的成功。初看起来,他们采用的那些方法能够造成一种积极的脑力劳动的假象:作业的花样像万花筒似的不停地变换,儿童集中注意地听着教师的每一句话,教室里笼罩着一片紧张的寂静。但是,这一切付出了多么大的代价,而所得到的结果又是如何呢?不断地使足力气来集中注意力,不让任何一点东西疏忽过去,——而这个年龄期的儿童还不善于约束自己的注意力,其结果只能是使儿童精疲力竭,使神经易于激动,使整个神经系统过于疲劳。谓“在课堂上不浪费1分钟”、“没有一时一刻不在进行积极的脑力劳动”,——可能在教育人这件精雕细刻的工作中,再没有比这种做法更为有害的了。教师在工作中抱定这样的宗旨,那就简直意味着要把儿童的精力全部榨出来。在上完这种“高效率的”课以后,儿童回到家里已经疲惫不堪了。他很容易激动和发怒。本该让他好好地休息,可是还有许多家庭作业等待着他。儿童只要朝那装着课本和练习本的书包望上一眼,就感到厌恶。【让学生能够养成从事紧张的脑力劳动的习惯不是能够一蹴而就的,作为教师的我们一定要耐得住性子,千万不要犯了拔苗助长的错误。】
难怪学校里常常发生违反纪律的现象,它表现为学生对教师和同学的态度粗暴,无礼地对待别人所提的意见,结果引起许多冲突。因为儿童的神经在课堂上已经紧张到了极点,再说教师也并不是电子计算机。所以并不奇怪,儿童在放学回家后常常心情郁闷,不愿说话,对一切都冷漠,或者相反,他们处于一种病态的极易发怒的状态。
不,决不应当用这样的代价来达到使儿童集中注意、专心听讲和积极用脑。应当不断地使儿童的精力得到补给。这种补给的源泉就是:去观察周围世界的事物和现象,到大自然中去活动,读一些有趣的书(这里所说的读书,是出于儿童求知的愿望,而不是为了怕老师提问),举行参观旅行等。学习应当跟多方面的智力和体力活动密切结合起来,使这些活动能激发儿童的鲜明、动人的情感,使周围世界像一部有趣的书,诱使儿童很愿意去读这部书。除了到自然界去旅行和游戏以外,体力劳动能为儿童的智力和体力的发展提供广阔的余地。经验证明,体力劳动对小孩子来说,不仅是获得一定的技能和技巧,也不仅是进行道德教育,而且还是一个广阔无垠地、惊人地、丰富的思想的世界。这个世界激发着儿童的道德的、智力的、审美的情感,如果没有这些情感,那么认识世界(包括学习)就是不可能的。正是在体力劳动的过程中,形成着学生的极重要的智慧品质:好奇心、钻研精神、思考的灵活性、鲜明的想像力等。学校的极为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教会学生运用知识。正是在低年级,由于学生的脑力劳动的性质偏重于掌握越来越多的技能和技巧,才产生了把知识变成僵死的负担的危险性。如果只是掌握了这些技能和技巧,而不把它们运用于实践,那么学习就会渐渐地离开儿童的精神生活的领域,跟他们的兴趣和爱好脱离开来了。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教师就要设法使每一个儿童创造性地运用自己的技能和技巧。如果用思考、情感、创造、游戏的光芒来照亮儿童的学习,那么学习对儿童来说是可以成为一件有趣的、引人入胜的事情的。
【总批:学习是紧张的,是需要大脑高速运转的,这种紧张不是来源于害怕犯错,害怕答不出题,而是紧张在它必须一环扣一环地思考问题,一环接着一环地解决问题,发展思维。儿童必须要有外力试压才能有这股推力催使他们进入到脑速运转的脑力活动。老师要做的就是耐下性子,激发学生兴趣,做一位明智的领路人。】

返回页首  留言 [第2页/共2页]

到页面 : 上一页  1, 2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