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逐步养成儿童从事紧张的创造性脑力劳动的习惯
很重要的一点是:儿童在入学以前,是处在大自然、游戏、美、音乐、幻想、创造的一个迷人世界的包围之中。当他们入学以后,我们切不可总是把他们关在教室里,跟那个世界相隔绝。在学校生活的最初几个月和头几年里,学习不应当变成学生活动的单一项目。只有当教师把儿童以前有过的那些欢乐慷慨地向他们敞开的时候,儿童才能热爱学校。当然,这并不是说:要使学习迁就玩乐,故意把学习变得很轻松;而是只要儿童不感到学习枯燥就行了。应当逐步地训练儿童去从事人生最主要的事业——从事严肃的、刻苦而持久的劳动,这种劳动没有紧张的思考是不可能的。 (我一开始在教学的时候,会使学生的学习迁就玩乐,故意把学习变得很轻松,想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但是教学效果却不佳.)
我认为,重要的教育任务在于渐渐地养成儿童从事紧张的、创造性的脑力劳动的习惯。儿童应当学会在某一特定的时间摆脱周围的一切,以便集中精力去达到教师或他自己所提出的目标。要努力做到使儿童养成这种专心致志的习惯。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脑力劳动才可能成为儿童喜爱的事情。小学的任务就是逐渐地使儿童养成不仅在体力劳动中而且在脑力劳动中克服困难的习惯。应当使儿童懂得脑力劳动的真正的本质,那就是:要努力地开动脑筋,要深入地钻到事物、事实、现象的各种各样的复杂而微妙的关系、细节和矛盾中去。无论如何不要让学生感到一切都轻而易举,不知道什么叫做困难。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要同时培养脑力劳动的素养和自我纪律。智育是精神生活的领域之一,在这个领域里,教育者的作用是跟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意志的培养,就是从自己向自己提出目标、集中智慧的努力、思考和理解以及进行自我监督开始的。我认为,重要的教育任务就在于:正好要在脑力劳动中使学生感到什么叫做困难。
(也就是说要培养孩子们的意志力,知道学习中有困难,并且有信心去克服困难.)
如果儿童在学习中感到一切都很容易,那么惭渐地就会养成懒于思考的习惯,这会使人堕入歧途,使他形成一种对待生活的轻浮态度。说来也很奇怪,如果学习过程不能在儿童面前设置一些能够克服的困难,那么这种懒于思考的习惯倒是多半先在那些有能力的学生身上滋长起来的。而且,懒于思考的习惯,又多半在低年级就养成了:有能力的儿童很轻易地掌握了对别的儿童来说要付出一定的紧张的脑力劳动的东西之后,他实际上就无事可干了。不要让学生无所事事,这也是一项特殊的教育任务。 (我会有一种想法,尽量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使得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看来一味的给学生提供方便,也不一定会有助于他们的学习.)
逐渐地训练刚入学的儿童习惯于在教室里上课,这是进行完满的劳动教育、德育、体育和智育的必要条件。在教室里上课是从事脑力劳动的最有利的环境,但是应当逐渐地训练儿童习惯于这种环境。对低年级学生的教学的特点也正在于此。如果一开学就马上强制他们每天在教室里学习4个小时,那么这种在将来对他们从事脑力劳动很有利的环境,反而会损害儿童的健康。在开学后的最初几周里,我逐渐地引导孩子们进入新的生活。在九月里,我们每天待在教室里的时间不超过40分钟,十月里不超过2小时。这些时间是用来学习识字和算术的。其余的2个小时,我们都在户外度过。孩子们急不可耐地期待着“真正的上课”——他们是这样称呼在教室里的学习的。我很高兴看到孩子们有这种愿望,同时在心里自言自语:“孩子们啊,你们哪里知道,此刻跟你们同年龄的孩子,正在气闷的教室里累得精疲力竭,一心盼望着下课的铃声呢……”
在教室里,我们读识字课本,画圈圈和杠杠,学写字母,自编和解答应用题,——这一切都是逐渐地渗入孩子们的多方面的精神生活的,不会以其形式单调使他们感到疲倦。我们不是按照识字课本把同一样东西连读许多遍;既然孩子们都把字母学会了,我就用多种多样的积极活动的方式训练他们的阅读技巧。孩子们口编关于自然界的“小作文”,并把它们写下来(这种“小作文”,就是写一两句话,如在参观果园后,学生写道:“苹果重重的,垂向地面”;“绿叶中间挂着红红的苹果”;“春天开的是白花,秋天长成了金黄色的苹果”。)这样做,大大促进了阅读能力的发展,要比照着识字课本把同一篇课文读许多遍好多了。
在课堂上使学习的形式多样化,可以说是教育学上的“窍门”之一。经验证明,在一年级刚开学的时候,不应当有“纯粹的”阅读课、写字课或算术课。形式单调会使儿童很快感到疲劳。当儿童刚刚开始感到疲劳的时候,我就马上变换作业形式。图画是使作业多样化的有力手段。譬如,我看到,阅读开始使儿童疲倦了,我就说:“孩子们,打开图画册,让我们把刚才读过的童话故事画出来。”于是,刚刚流露出来的疲劳的征兆消失了,孩子们眼睛里发出欢乐的光芒,单调的活动被创造性的活动取代了……在算术课上也有类似的情况,当我觉察出孩子们理解应用题的条件有困难时,我就求助于这种创造性的劳动——画图。孩子们把应用题再读一遍,然后把它“画”出来。在这以前似乎是莫名其妙的那些依存关系,变得容易理解了。听讲听得太久也会使儿童疲劳。我一发现孩子们的目光黯淡了,就赶紧把讲述的东西来个“收场”,不再继续下去,而开始让他们画画。
(使得课堂形式多样化,有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我们每星期出去参观或旅行一次,在参观时编写带图画的小作文。孩子们把个人的见闻和感受画下来,在画的下面写上一两句话,这就是“带图画的小作文”。孩子们在教室里读这些小作文,这样做给了他们很大的满足。编写小作文是一种训练儿童在将来从事持久的、紧张的脑力劳动的极好手段。早在一年级,特别是在二年级,我就力求给每个学生布置个别作业,希望他把作业做到底。这一点对于培养脑力劳动的纪律非常重要。
放学以后,孩子们回家休息。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防止儿童在上课时过分疲劳,但他们在上完课以后毕竟还是很累的,所以一定要休息。多年的经验使我深信:一般来说,在下半天,不应当让学生再从事跟学校里同样紧张的脑力劳动。特别是不能允许学龄初期的儿童负担过重。如果在学校里从事了3、4个小时的脑力劳动以后,在家里还要强迫儿童再像学校里那样紧张地用脑,那么儿童很快就会被搞得精疲力竭了。
当然不布置家庭作业也不行。应当教给儿童进行用脑的努力,集中注意力。但是这一点应当首先在课堂上来做,逐步地训练学生独立从事脑力劳动的习惯。要儿童学会注意力集中、专心致志地工作是很不容易的。有经验的教师能够“拴住”儿童的注意,吸引他们听自己的讲述、讲解和叙述,但他们不是靠采取什么特别的措施,而是靠讲课的内容。在学龄初期组织学生脑力劳动的技巧,就在于当儿童注意地听讲、记忆和思考的时候,使他们不觉得自己是在用力,是在强制自己注意听讲、记忆和思考。如果教师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儿童会把所有引起兴趣的特别是引起惊奇的东西,都保持在记忆里。为什么我班上的孩子们能这么容易地记住字母,学会读和写呢?因为没有在他们面前提出一定要做到这一点的目的。因为每一个字母对儿童来说,都是一种引起惊奇感的鲜明形象的体现。假如我每天都给予学前儿童 “一份儿知识”——指给他一个字母并要求他记住,那是不会有任何收效的。当然,这并不是说要把目的对儿童隐藏起来。在教他们的时候,要使他们觉察不出你的目的,这样能够减轻脑力劳动。而做到这一点,却远不是像乍看起来那么容易的。在学龄初期这个阶段,特别是在一年级,儿童确实是不会专心致志的。教师应当去把握儿童的注意力,去利用心理学上所说的不随意注意。
有些教师认为,能在课堂上造成一种使儿童“经常处于智力紧张状态的气氛”,就是自己的成功。初看起来,他们采用的那些方法能够造成一种积极的脑力劳动的假象:作业的花样像万花筒似的不停地变换,儿童集中注意地听着教师的每一句话,教室里笼罩着一片紧张的寂静。但是,这一切付出了多么大的代价,而所得到的结果又是如何呢?不断地使足力气来集中注意力,不让任何一点东西疏忽过去,——而这个年龄期的儿童还不善于约束自己的注意力,其结果只能是使儿童精疲力竭,使神经易于激动,使整个神经系统过于疲劳。所谓“在课堂上不浪费1分钟”、“没有一时一刻不在进行积极的脑力劳动”,——可能在教育人这件精雕细刻的工作中,再没有比这种做法更为有害的了。教师在工作中抱定这样的宗旨,那就简直意味着要把儿童的精力全部榨出来。在上完这种“高效率的”课以后,儿童回到家里已经疲惫不堪了。他很容易激动和发怒。本该让他好好地休息,可是还有许多家庭作业等待着他。儿童只要朝那装着课本和练习本的书包望上一眼,就感到厌恶。 (但是,学生厌恶学习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啊,我们也没有能力一下子就改变这样的现状.)
难怪学校里常常发生违反纪律的现象,它表现为学生对教师和同学的态度粗暴,无礼地对待别人所提的意见,结果引起许多冲突。因为儿童的神经在课堂上已经紧张到了极点,再说教师也并不是电子计算机。所以并不奇怪,儿童在放学回家后常常心情郁闷,不愿说话,对一切都冷漠,或者相反,他们处于一种病态的极易发怒的状态。 (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不,决不应当用这样的代价来达到使儿童集中注意、专心听讲和积极用脑。应当不断地使儿童的精力得到补给。这种补给的源泉就是:去观察周围世界的事物和现象,到大自然中去活动,读一些有趣的书(这里所说的读书,是出于儿童求知的愿望,而不是为了怕老师提问),举行参观旅行等。学习应当跟多方面的智力和体力活动密切结合起来,使这些活动能激发儿童的鲜明、动人的情感,使周围世界像一部有趣的书,诱使儿童很愿意去读这部书。除了到自然界去旅行和游戏以外,体力劳动能为儿童的智力和体力的发展提供广阔的余地。经验证明,体力劳动对小孩子来说,不仅是获得一定的技能和技巧,也不仅是进行道德教育,而且还是一个广阔无垠地、惊人地、丰富的思想的世界。这个世界激发着儿童的道德的、智力的、审美的情感,如果没有这些情感,那么认识世界(包括学习)就是不可能的。正是在体力劳动的过程中,形成着学生的极重要的智慧品质:好奇心、钻研精神、思考的灵活性、鲜明的想像力等。学校的极为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教会学生运用知识。正是在低年级,由于学生的脑力劳动的性质偏重于掌握越来越多的技能和技巧,才产生了把知识变成僵死的负担的危险性。如果只是掌握了这些技能和技巧,而不把它们运用于实践,那么学习就会渐渐地离开儿童的精神生活的领域,跟他们的兴趣和爱好脱离开来了。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教师就要设法使每一个儿童创造性地运用自己的技能和技巧。如果用思考、情感、创造、游戏的光芒来照亮儿童的学习,那么学习对儿童来说是可以成为一件有趣的、引人入胜的事情的。
(我刚踏上教育岗位的时候,总觉得自己身上有一种使命,我要真正减轻学生们的学习压力和学习负担,使得每一个孩子在快乐轻松的状态下学会知识,爱上学习.也许是因为自己的懵懂无知,抑或是自己缺乏经验,要做到这一点谈何容易啊?我布置了尽量少的作业,降低了题目的难度,原本以为孩子们会爱上学习,主动去提高自己的成绩.可是,事与愿违,教学效果很不理想.看到苏翁的这条建议之后,我才明白,教师需要让学生体会到学习中的困难,并且去培养孩子们的信心去克服这些困难,这对于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都是有很大帮助的,并且可以为孩子们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克服各种困难打下基础.)
很重要的一点是:儿童在入学以前,是处在大自然、游戏、美、音乐、幻想、创造的一个迷人世界的包围之中。当他们入学以后,我们切不可总是把他们关在教室里,跟那个世界相隔绝。在学校生活的最初几个月和头几年里,学习不应当变成学生活动的单一项目。只有当教师把儿童以前有过的那些欢乐慷慨地向他们敞开的时候,儿童才能热爱学校。当然,这并不是说:要使学习迁就玩乐,故意把学习变得很轻松;而是只要儿童不感到学习枯燥就行了。应当逐步地训练儿童去从事人生最主要的事业——从事严肃的、刻苦而持久的劳动,这种劳动没有紧张的思考是不可能的。 (我一开始在教学的时候,会使学生的学习迁就玩乐,故意把学习变得很轻松,想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但是教学效果却不佳.)
我认为,重要的教育任务在于渐渐地养成儿童从事紧张的、创造性的脑力劳动的习惯。儿童应当学会在某一特定的时间摆脱周围的一切,以便集中精力去达到教师或他自己所提出的目标。要努力做到使儿童养成这种专心致志的习惯。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脑力劳动才可能成为儿童喜爱的事情。小学的任务就是逐渐地使儿童养成不仅在体力劳动中而且在脑力劳动中克服困难的习惯。应当使儿童懂得脑力劳动的真正的本质,那就是:要努力地开动脑筋,要深入地钻到事物、事实、现象的各种各样的复杂而微妙的关系、细节和矛盾中去。无论如何不要让学生感到一切都轻而易举,不知道什么叫做困难。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要同时培养脑力劳动的素养和自我纪律。智育是精神生活的领域之一,在这个领域里,教育者的作用是跟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意志的培养,就是从自己向自己提出目标、集中智慧的努力、思考和理解以及进行自我监督开始的。我认为,重要的教育任务就在于:正好要在脑力劳动中使学生感到什么叫做困难。
(也就是说要培养孩子们的意志力,知道学习中有困难,并且有信心去克服困难.)
如果儿童在学习中感到一切都很容易,那么惭渐地就会养成懒于思考的习惯,这会使人堕入歧途,使他形成一种对待生活的轻浮态度。说来也很奇怪,如果学习过程不能在儿童面前设置一些能够克服的困难,那么这种懒于思考的习惯倒是多半先在那些有能力的学生身上滋长起来的。而且,懒于思考的习惯,又多半在低年级就养成了:有能力的儿童很轻易地掌握了对别的儿童来说要付出一定的紧张的脑力劳动的东西之后,他实际上就无事可干了。不要让学生无所事事,这也是一项特殊的教育任务。 (我会有一种想法,尽量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使得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看来一味的给学生提供方便,也不一定会有助于他们的学习.)
逐渐地训练刚入学的儿童习惯于在教室里上课,这是进行完满的劳动教育、德育、体育和智育的必要条件。在教室里上课是从事脑力劳动的最有利的环境,但是应当逐渐地训练儿童习惯于这种环境。对低年级学生的教学的特点也正在于此。如果一开学就马上强制他们每天在教室里学习4个小时,那么这种在将来对他们从事脑力劳动很有利的环境,反而会损害儿童的健康。在开学后的最初几周里,我逐渐地引导孩子们进入新的生活。在九月里,我们每天待在教室里的时间不超过40分钟,十月里不超过2小时。这些时间是用来学习识字和算术的。其余的2个小时,我们都在户外度过。孩子们急不可耐地期待着“真正的上课”——他们是这样称呼在教室里的学习的。我很高兴看到孩子们有这种愿望,同时在心里自言自语:“孩子们啊,你们哪里知道,此刻跟你们同年龄的孩子,正在气闷的教室里累得精疲力竭,一心盼望着下课的铃声呢……”
在教室里,我们读识字课本,画圈圈和杠杠,学写字母,自编和解答应用题,——这一切都是逐渐地渗入孩子们的多方面的精神生活的,不会以其形式单调使他们感到疲倦。我们不是按照识字课本把同一样东西连读许多遍;既然孩子们都把字母学会了,我就用多种多样的积极活动的方式训练他们的阅读技巧。孩子们口编关于自然界的“小作文”,并把它们写下来(这种“小作文”,就是写一两句话,如在参观果园后,学生写道:“苹果重重的,垂向地面”;“绿叶中间挂着红红的苹果”;“春天开的是白花,秋天长成了金黄色的苹果”。)这样做,大大促进了阅读能力的发展,要比照着识字课本把同一篇课文读许多遍好多了。
在课堂上使学习的形式多样化,可以说是教育学上的“窍门”之一。经验证明,在一年级刚开学的时候,不应当有“纯粹的”阅读课、写字课或算术课。形式单调会使儿童很快感到疲劳。当儿童刚刚开始感到疲劳的时候,我就马上变换作业形式。图画是使作业多样化的有力手段。譬如,我看到,阅读开始使儿童疲倦了,我就说:“孩子们,打开图画册,让我们把刚才读过的童话故事画出来。”于是,刚刚流露出来的疲劳的征兆消失了,孩子们眼睛里发出欢乐的光芒,单调的活动被创造性的活动取代了……在算术课上也有类似的情况,当我觉察出孩子们理解应用题的条件有困难时,我就求助于这种创造性的劳动——画图。孩子们把应用题再读一遍,然后把它“画”出来。在这以前似乎是莫名其妙的那些依存关系,变得容易理解了。听讲听得太久也会使儿童疲劳。我一发现孩子们的目光黯淡了,就赶紧把讲述的东西来个“收场”,不再继续下去,而开始让他们画画。
(使得课堂形式多样化,有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我们每星期出去参观或旅行一次,在参观时编写带图画的小作文。孩子们把个人的见闻和感受画下来,在画的下面写上一两句话,这就是“带图画的小作文”。孩子们在教室里读这些小作文,这样做给了他们很大的满足。编写小作文是一种训练儿童在将来从事持久的、紧张的脑力劳动的极好手段。早在一年级,特别是在二年级,我就力求给每个学生布置个别作业,希望他把作业做到底。这一点对于培养脑力劳动的纪律非常重要。
放学以后,孩子们回家休息。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防止儿童在上课时过分疲劳,但他们在上完课以后毕竟还是很累的,所以一定要休息。多年的经验使我深信:一般来说,在下半天,不应当让学生再从事跟学校里同样紧张的脑力劳动。特别是不能允许学龄初期的儿童负担过重。如果在学校里从事了3、4个小时的脑力劳动以后,在家里还要强迫儿童再像学校里那样紧张地用脑,那么儿童很快就会被搞得精疲力竭了。
当然不布置家庭作业也不行。应当教给儿童进行用脑的努力,集中注意力。但是这一点应当首先在课堂上来做,逐步地训练学生独立从事脑力劳动的习惯。要儿童学会注意力集中、专心致志地工作是很不容易的。有经验的教师能够“拴住”儿童的注意,吸引他们听自己的讲述、讲解和叙述,但他们不是靠采取什么特别的措施,而是靠讲课的内容。在学龄初期组织学生脑力劳动的技巧,就在于当儿童注意地听讲、记忆和思考的时候,使他们不觉得自己是在用力,是在强制自己注意听讲、记忆和思考。如果教师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儿童会把所有引起兴趣的特别是引起惊奇的东西,都保持在记忆里。为什么我班上的孩子们能这么容易地记住字母,学会读和写呢?因为没有在他们面前提出一定要做到这一点的目的。因为每一个字母对儿童来说,都是一种引起惊奇感的鲜明形象的体现。假如我每天都给予学前儿童 “一份儿知识”——指给他一个字母并要求他记住,那是不会有任何收效的。当然,这并不是说要把目的对儿童隐藏起来。在教他们的时候,要使他们觉察不出你的目的,这样能够减轻脑力劳动。而做到这一点,却远不是像乍看起来那么容易的。在学龄初期这个阶段,特别是在一年级,儿童确实是不会专心致志的。教师应当去把握儿童的注意力,去利用心理学上所说的不随意注意。
有些教师认为,能在课堂上造成一种使儿童“经常处于智力紧张状态的气氛”,就是自己的成功。初看起来,他们采用的那些方法能够造成一种积极的脑力劳动的假象:作业的花样像万花筒似的不停地变换,儿童集中注意地听着教师的每一句话,教室里笼罩着一片紧张的寂静。但是,这一切付出了多么大的代价,而所得到的结果又是如何呢?不断地使足力气来集中注意力,不让任何一点东西疏忽过去,——而这个年龄期的儿童还不善于约束自己的注意力,其结果只能是使儿童精疲力竭,使神经易于激动,使整个神经系统过于疲劳。所谓“在课堂上不浪费1分钟”、“没有一时一刻不在进行积极的脑力劳动”,——可能在教育人这件精雕细刻的工作中,再没有比这种做法更为有害的了。教师在工作中抱定这样的宗旨,那就简直意味着要把儿童的精力全部榨出来。在上完这种“高效率的”课以后,儿童回到家里已经疲惫不堪了。他很容易激动和发怒。本该让他好好地休息,可是还有许多家庭作业等待着他。儿童只要朝那装着课本和练习本的书包望上一眼,就感到厌恶。 (但是,学生厌恶学习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啊,我们也没有能力一下子就改变这样的现状.)
难怪学校里常常发生违反纪律的现象,它表现为学生对教师和同学的态度粗暴,无礼地对待别人所提的意见,结果引起许多冲突。因为儿童的神经在课堂上已经紧张到了极点,再说教师也并不是电子计算机。所以并不奇怪,儿童在放学回家后常常心情郁闷,不愿说话,对一切都冷漠,或者相反,他们处于一种病态的极易发怒的状态。 (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不,决不应当用这样的代价来达到使儿童集中注意、专心听讲和积极用脑。应当不断地使儿童的精力得到补给。这种补给的源泉就是:去观察周围世界的事物和现象,到大自然中去活动,读一些有趣的书(这里所说的读书,是出于儿童求知的愿望,而不是为了怕老师提问),举行参观旅行等。学习应当跟多方面的智力和体力活动密切结合起来,使这些活动能激发儿童的鲜明、动人的情感,使周围世界像一部有趣的书,诱使儿童很愿意去读这部书。除了到自然界去旅行和游戏以外,体力劳动能为儿童的智力和体力的发展提供广阔的余地。经验证明,体力劳动对小孩子来说,不仅是获得一定的技能和技巧,也不仅是进行道德教育,而且还是一个广阔无垠地、惊人地、丰富的思想的世界。这个世界激发着儿童的道德的、智力的、审美的情感,如果没有这些情感,那么认识世界(包括学习)就是不可能的。正是在体力劳动的过程中,形成着学生的极重要的智慧品质:好奇心、钻研精神、思考的灵活性、鲜明的想像力等。学校的极为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教会学生运用知识。正是在低年级,由于学生的脑力劳动的性质偏重于掌握越来越多的技能和技巧,才产生了把知识变成僵死的负担的危险性。如果只是掌握了这些技能和技巧,而不把它们运用于实践,那么学习就会渐渐地离开儿童的精神生活的领域,跟他们的兴趣和爱好脱离开来了。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教师就要设法使每一个儿童创造性地运用自己的技能和技巧。如果用思考、情感、创造、游戏的光芒来照亮儿童的学习,那么学习对儿童来说是可以成为一件有趣的、引人入胜的事情的。
(我刚踏上教育岗位的时候,总觉得自己身上有一种使命,我要真正减轻学生们的学习压力和学习负担,使得每一个孩子在快乐轻松的状态下学会知识,爱上学习.也许是因为自己的懵懂无知,抑或是自己缺乏经验,要做到这一点谈何容易啊?我布置了尽量少的作业,降低了题目的难度,原本以为孩子们会爱上学习,主动去提高自己的成绩.可是,事与愿违,教学效果很不理想.看到苏翁的这条建议之后,我才明白,教师需要让学生体会到学习中的困难,并且去培养孩子们的信心去克服这些困难,这对于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都是有很大帮助的,并且可以为孩子们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克服各种困难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