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上海市宝山区新进青年党员教师论坛(班主任:罗老师)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2011年上海市宝山区新进青年党员教师论坛(班主任:罗老师)

为了方便学习和交流,建立2011年上海市宝山区新进青年党员教师论坛,希望大家可以在这里发表自己的想法,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您没有登录。 请登录注册

74、学生应当掌握的最重要的技能和技巧

+38
刘乾琪
杨行中学 万芬
罗泾中学陆郁新
顾村中学周蓓
杨行中学胡真
宝山区成人教师进修学校 钱佳
上大附校陈思思
大华一幼 戴忆蓉
大华一幼 陈婷
菊泉学校 左莹芳
华师大宝山实验王莹
淞谊中学 谢穹
宝林四小宋惠娟
天馨学校陆文骏
三中心郁轶婷
杨泰实验朱晓溪
共富实验学校倪晓寒
大场中学陆乐
宝钢新世纪石燕
大华二小郑玲
上大附中徐沈逸
培智 张晓琳
华师大宝山实验陆瑶
大场镇小学 成琦
月浦实验赵婧
沈佼姣
教师进修学院沈亦璋
密山幼儿园 张杰
菊泉学校彭叶飞
和衷小学杨静
宝虹朱蕾
进修学院钱婷婷
华师大宝山实验陈晨
宝虹小学沈旭佳
共富实验学校唐怡宁
华师大宝山实验石慧
admin孙利明
上海市天馨学校 马佳音
42 posters

到页面 : 1, 2  下一步

向下  留言 [第1页/共2页]

上海市天馨学校 马佳音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74、学生应当掌握的最重要的技能和技巧
我在20年前曾提出一个目标,即规定出:学生在什么时候,在第几学年,第几学季,应当达到一定的教养水平和阶段,应当掌握最重要的技能和技巧,掌握最重要的概括(规则、结论、公式、定律),并且牢固地掌握到永远不再忘记的程度。我分析了通常称为中等教育的内容里所包含的全套知识、技能和技巧,好像看到了教养、智力发展和信念的活的血肉依附在上面的那个“骨架”,或骨干。这个骨架就是一些实际技能和技巧,没有它们就不可能设想有教学过程。这就是学习的技能:观察周围世界的现象,思考,表达出自己关于所见、所做、所想的思想,阅读,书写等技能。一个学生要在学校里学习10年,为了能够顺利地掌握知识,他不应当在这10年里都在学习读和写,而应当在一个离开始学习时比较近,而离毕业时又比较远的阶段上就学会读和写。掌握这些技能(特别是读的技能)的阶段离开始学习的时候越近,学生学习起来就越容易,他感到负担过重的可能性就越小。学校教学的弊病经常在于,一个人在上学的整整10年里都在学习读和写,但是因为他同时还得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所以其结果是他既没有学好读和写,又没有掌握好系统的科学知识。
我把学生在l0年内应当掌握的最重要的技能和技巧按一个竖式排列出来,其结果如下:
1.会观察周围世界的现象。
2.会思考——即会类比、比较、对比,找出不懂的东西;能提出疑问。
3.会表达关于自己所见、所观察、所做、所想的事情的思想。
4.能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阅读。
5.能流利地、足够迅速地和正确地书写。
6.能区分出所读的东西的逻辑上完整的各部分,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性。
7.能找到有关所要了解的问题的书。
8.能在书中找到有关问题的材料。
9.能在阅读过程中对所读的东西进行初步的逻辑分析。
10.能听教师的讲解并能同时把教师讲述的内容简要地记录下来。
11 能阅读课文并能同时听懂教师关于如何理解课文和各个逻辑组成部分的指示。
12.会写作文——即能把自己在周围所看到、观察到的事物叙述清楚。 (我自己在做学生的时候,好像没有非常系统地在这几方面学习,掌握这几方面的技能。)
通过对各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的观察和研究,我规定出掌握每一项技能的时间:在什么时候,在几年级(个别情况下还定出在第几学期、第几学季),这条技能必须达到符合要求的程度。只要粗略地看一下这张表,就会使人感到担忧。平时学生和教师所遇到的某些困难,其根源一下子就昭然若揭了。这些困难中的某几条简直成了绊脚石。
例如,这张表里有两条技能: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阅读的技能,和区分出所读的东西的逻辑上完整的各部分,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性的技能。
事实上,学生直到七、八年级才掌握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阅读的技能。奇怪的是,对文学阅读提出的任务之一,竟是要求学生掌握读的技能……但是早在三年级特别是四年级,已经向学生提出了新的目标:学会区分出所读的东西的逻辑上完整的各部分……这真是奇怪的事:儿童还没有学会读,就已经要求他对所读的东西进行逻辑分析了。学生实际上到五年级还不会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读(所谓流利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读,这就意味着在读的时候不去考虑读的过程,而考虑所读的东西的意思),但是对他提出的主要学习任务之一,已经是要求他对历史、地理、生物教科书的课文进行逻辑分析了。
该怎么办呢?在学生没有扎实地掌握有关的技能以前,不要给他布置比较复杂的学习任务吗?那么这就意味着,譬如在历史教科书方面,当学生还没有学会读(达到会分析的读所要求的程度)的时候,就不要给他布置家庭作业吗?但这样做又是不行的,这样会把学习的年限拖到15年。由此可见,学生必须更早地掌握最常用的技能,即掌握复杂的技能和总的来说掌握知识都要依靠的那些技能。当学生还没有学会流利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读,即在读的时候不必考虑读的过程的时候,书籍对他来说就不可能成为知识的源泉。
很明显,在这张表上,掌握技能和技巧的曲线应当是另一种样子。只有学生学会了流利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读的时候,才能谈到区分所读的东西的逻辑上完整的部分的技能。如果学生没有学会读,他的功课就不会及格,学习对于他就不会成为有趣的、有创造性的事。(所以,可以灵活应变,按照学生实际掌握的情况再来决定下一步学生应该学会的技能。)
再往后,学生在读的技能的发展上还应当再提高一步:要学会同时读和思考,不仅思考所读的东西的内容,而且要思考别的东西,如教师的指示、自己对所读的东西的看法等。这种技能到七年级就很需要了,它在八至十年级的创造性脑力劳动中将得到更加广泛的运用。如果学生还不会区分所读的东西中的逻辑上完整的部分,特别是如果他还没有充分掌握迅速阅读的技能时,那么他能不能在阅读课文的同时又听懂教师关于怎样阅读课文的指示呢?但是在实践中,这种现象是随处可见的:学生还不会进行逻辑分析,但是他已经有必要做到一边阅读一边从所读的内容中抽象出结论来了。
现在,我们全体教师从这张教学过程的表上看出这种互不配合、次序混乱的毛病来了。还有一些其他的怪现象也都暴露出来了。谁也不能肯定地说出,学生究竟应当在什么时候、在哪一学年,学会流利地、足够迅速地和正确地把教师口授的东西写下来(没有遗漏和错误地写下来),才能使他学会一边听教师讲解,一边把教师的思想和讲述的内容简要地记下来。实践中的情况是:学生在上学的整整10年时间里,都在学习迅速地书写。在三、四年级,学生距离掌握这条技能还很远,他怎么能学会写作文呢?可是在三年级特别是在四年级,已经要求学生了:把你所见到的东西写成作文。
至于思考的技能,把几个客体、事物、现象进行类比、比较、对比的技能,找出不懂的东西的技能,以及提出疑问的技能又是怎样的呢?不掌握这些技能,根本就无法学习。然而有谁以及在什么地方进行专门的工作来教给儿童思考呢?是不是每一位小学教师都有一本专门的练习簿,年复一年地把一些思维练习积累下来呢?实际上,这方面是毫无所有。一切都模糊不清:据说,反正教师在每一节课上都要教学生思考的……儿童不会解答应用题,难道不是因为谁也不负责教他思考吗?
离开观察周围世界现象的技能和表达思想的技能(这两种技能是紧密联系的),教学过程也是不可思议的。但是奇怪的是,我们没有见过任何培养这些技能的工作体系。儿童没有专门地(在专门的课上)学习怎样观察周围世界的现象,没有一个教师能够肯定地说:我已经完成了培养这项技能的工作,我的学生已经学会觉察事物、现象、事件的主要的、本质的属性。实际生活表明,无论就哪一项技能来说(没有这些技能就无法顺利地学习),都说不出在教学过程的某一阶段上是已经掌握了,都不敢说:到这里为止,掌握这项技能的工作已告结束。有一个时期,我感到自己好像是在黑暗里摸索:教育过程实质上是在自流自发地进行的,我去听一些课,无非是为了有点事可做而已。不,这种情况不应当再继续下去了。我跟一些最有经验的教师一起,分析了教学大纲,估量了学生的力量和可能性,把表达某一种技能的实质的每一个概念的范围和含义弄准确(这一点十分重要),并且考虑了这一概念与另一概念的依存关系。最后,我们确定了在教学过程的哪些点上应当完成对每一种技能的掌握。例如,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阅读的技能,应当让学生在第三学年第一学期末的时候掌握好。以后,关于阅读技巧、读的技能的问题就不必再淡了,否则就会打乱对教学过程的全盘的领导。从第三学年第一学期起(跟掌握读的技能平行进行),开始掌握区分逻辑上完整部分的技能。掌握这一技能的第一阶段在四年级末完成,其第二阶段在六年级末完成。就在这时,即在掌握区分所读东西的逻辑上完整的部分的技能趋于完成的时期,让学生开始掌握中学阶段一种比较复杂的技能:学生在阅读的同时,不仅要思考所读东西的内容,而且要在思想上对它进行初步的逻辑分析。 (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阅读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
掌握流利书写技能的第一阶段在二年级完成,第二阶段在四年级完成。到四年级末的时候,每一个学生应当做到书写迅速、字体稳定,把书写技能掌握到这样完善的程度,以致学生在书写过程中不必再考虑单个字母的写法,而把精力用在思考所写的东西的内容和含义上面去。在第四学年的第二学期,开始掌握一边听教师的讲解,同时把思想内容记录下来的技能。这一技能的掌握,要求在第六学年末完成。
掌握写作文的技能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预备阶段,在掌握流利书写技能的第一阶段完成后开始,即从第三学年初开始。第二阶段在第四学年第二学期开始,在六年级时完成。
在掌握一个个的技能时,必须实现相互结合的原则:当掌握一种技能正在完成时,就开始掌握另一种技能。新的、较复杂的技能是建立在不太复杂的技能的牢固基础上的。 (不同技能结合在一起,学生的技能才可以更灵活的运用,才不会单一地使用一种技能。)
在弄清楚各项技能的顺序性、相互依存性和衔接性的情况以后,我们就开始在实践中来实现这种设想。上表所列的一整套技能,实质上就成了教师们对自己和相互之间的要求。对于学校领导人来说,这个体系就成了管理教育过程的一个大纲。
我们按照这个教学过程的逻辑本身所提示的技能和知识的体系进行工作,已经有20多年了。每一位教师,在对某项技能的实质有了明确的认识以后,就去寻求掌握这项技能的具体途径。例如,经验已经证明,为了掌握流利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读的技能,就必须进行一定范围(数量)的练习,就必须使学生朗读多少页书,否则是不会有任何效果的。对一个学生来说,练习的数量是这么些,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练习的数量又有所不同。为了掌握思考(类比、比较、对比)的技能,必须明确地规定出思考题的数量。为了掌握观察周围世界现象的技能,我们形成了一套到自然界里去上课的体系:让学生去观察自然现象,讲述他们所看到的东西。
根据技能和知识的体系来领导教学过程,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为了更清楚地看出这种优越性,让我们来谈谈这个体系的第二部分——知识体系。我们分析了教学大纲和学生的脑力劳动情况,明确规定了教养和脑力劳动内容的骨架(骨干)——就是指学生必须牢固地保持在记忆里的那些基本知识,他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动用记忆这个知识的仓库。我们分别就每一门学科规定了那些必须永远牢记、不再回头“补课”的规则、概念,公式、法则和其他概括性的原理。这些东西之所以要牢固地识记并保持在记忆里,首先是因为在脑力劳动中要经常地用到它们。用形象的话来说,它们是随手要用的万能的工具,没有它们就无法走进知识的工厂里去。
就语法来说,这就是首先要牢固地记住最低限度的正写法词汇量。我们从词典和语法教科书里挑选出2000个正写法的词,这些词包含了所有最重要的正写法规则。学生在小学4年里掌握1500个词的写法,在五、六年级再掌握500个词的写法。最低限度正写法词汇量是教师的硬性规定的大纲。教师把掌握这些词的时间加以分配,布置一些相应的练习,并且研究学生的个人作业的情况。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如果一个学生到了六年级末的时候,牢固地、永远不忘地记住了2000个包含了最重要的语法规则在内的正写法的词,如果这种识记是在有理解地研究规则的背景下进行的,那么这个学生的读写就已经过关,他的语法知识和书写技能就变成了他的学习工具。记住必要的东西——这是预防学生在中年级和高年级时负担过重的极其重要的条件。这种识记和保持能把学生的智慧力量解放出来,以便去完成创造性的学习任务。
就算术来说,要牢记乘法表。学生要在第二学年的第四学季,把这项概括性的东西永远牢记不忘。学生还要把100以内的算术运算的各种可能的组合牢牢记住(例如,学生要不假思索地说出83—69等于几,并且永远牢记)。在三年级,学生应当记住1000以内的算术运算的各种组合。
在代数方面,要牢牢记住乘法公式。学生应在六年级的学年末记熟它们。此外还有坐标制、整除性标志、方程公式、对数函数、导函数、积分、三角函数、复数等。对于每一部分,都明确规定要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所要记住的东西,并指明在什么时候记住。
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最低限度的知识,把它们永远牢记和保持在记忆里,教师就必须周密地进行备课,恰当地分配练习的时间。为了使学生牢记最低限度的正写法词汇,俄语教师就要周密考虑整个学年以至好几年的词汇默写作业。在每一节课上,让学生抄下和复习几个词的正写法。每一个学生都随身带着抄词用的正写法词汇本,回家后复习这些抄下来的词。在一年期间,每个词都能复习好几遍,同时也联想到有关的语法规则。 (认真备课的重要性,一定要坚持,偶尔一两次认真备课也是没有多大用处的,贵在坚持,这是我对自己说的。这样,学生才可以永远牢记某些知识点。)
如果教养的“骨架”(即学生必须永远牢记的知识和技能)是稳固的,那么学校的整个“楼房”也是稳固的。在通过表格反映出来的知识体系里,我们只列入了那些必须牢记和保持在记忆里的东西。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是为了在必须识记和记忆的东西跟那些只要理解而不需识记的东西之间,划一条明确的界限。如果一个学生想把全部的东西都记住,那他是什么也得不到的,他甚至连那些必须识记和保持在记忆里的东西也记不住。缺少这个教养的牢固的“骨架”,常常是学校工作中最严重的缺点之一。
(看到这么多技能,好想马上都教会给学生。但是,我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就像苏翁在建议中说的,我们需要一步一步来,不能急于求成,而且,我们要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并不是说几年级必须学会阅读,几年级必须提高表达能力,几年级必须学会如何记录教师所教授的内容。我们要看学生在某个程度掌握了什么,然后再进行下一步技能的教授。所以,我对自己说,不能急于求成,要看学生的实际情况再)

admin孙利明

admin孙利明
Admin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我在20年前曾提出一个目标,即规定出:学生在什么时候,在第几学年,第几学季,应当达到一定的教养水平和阶段,应当掌握最重要的技能和技巧,掌握最重要的概括(规则、结论、公式、定律),并且牢固地掌握到永远不再忘记的程度。我分析了通常称为中等教育的内容里所包含的全套知识、技能和技巧,好像看到了教养、智力发展和信念的活的血肉依附在上面的那个“骨架”,或骨干。这个骨架就是一些实际技能和技巧,没有它们就不可能设想有教学过程。这就是学习的技能:观察周围世界的现象,思考,表达出自己关于所见、所做、所想的思想,阅读,书写等技能。一个学生要在学校里学习10年,为了能够顺利地掌握知识,他不应当在这10年里都在学习读和写,而应当在一个离开始学习时比较近,而离毕业时又比较远的阶段上就学会读和写。掌握这些技能(特别是读的技能)的阶段离开始学习的时候越近,学生学习起来就越容易,他感到负担过重的可能性就越小。学校教学的弊病经常在于,一个人在上学的整整10年里都在学习读和写,但是因为他同时还得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所以其结果是他既没有学好读和写,又没有掌握好系统的科学知识。
我把学生在l0年内应当掌握的最重要的技能和技巧按一个竖式排列出来,其结果如下:
1.会观察周围世界的现象。
2.会思考——即会类比、比较、对比,找出不懂的东西;能提出疑问。
3.会表达关于自己所见、所观察、所做、所想的事情的思想。
4.能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阅读。
5.能流利地、足够迅速地和正确地书写。
6.能区分出所读的东西的逻辑上完整的各部分,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性。
7.能找到有关所要了解的问题的书。
8.能在书中找到有关问题的材料。
9.能在阅读过程中对所读的东西进行初步的逻辑分析。
10.能听教师的讲解并能同时把教师讲述的内容简要地记录下来。
11 能阅读课文并能同时听懂教师关于如何理解课文和各个逻辑组成部分的指示。
12.会写作文——即能把自己在周围所看到、观察到的事物叙述清楚。
通过对各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的观察和研究,我规定出掌握每一项技能的时间:在什么时候,在几年级(个别情况下还定出在第几学期、第几学季),这条技能必须达到符合要求的程度。只要粗略地看一下这张表,就会使人感到担忧。平时学生和教师所遇到的某些困难,其根源一下子就昭然若揭了。这些困难中的某几条简直成了绊脚石。
例如,这张表里有两条技能: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阅读的技能,和区分出所读的东西的逻辑上完整的各部分,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性的技能。
事实上,学生直到七、八年级才掌握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阅读的技能。奇怪的是,对文学阅读提出的任务之一,竟是要求学生掌握读的技能……但是早在三年级特别是四年级,已经向学生提出了新的目标:学会区分出所读的东西的逻辑上完整的各部分……这真是奇怪的事:儿童还没有学会读,就已经要求他对所读的东西进行逻辑分析了。学生实际上到五年级还不会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读(所谓流利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读,这就意味着在读的时候不去考虑读的过程,而考虑所读的东西的意思),但是对他提出的主要学习任务之一,已经是要求他对历史、地理、生物教科书的课文进行逻辑分析了。
该怎么办呢?在学生没有扎实地掌握有关的技能以前,不要给他布置比较复杂的学习任务吗?那么这就意味着,譬如在历史教科书方面,当学生还没有学会读(达到会分析的读所要求的程度)的时候,就不要给他布置家庭作业吗?但这样做又是不行的,这样会把学习的年限拖到15年。由此可见,学生必须更早地掌握最常用的技能,即掌握复杂的技能和总的来说掌握知识都要依靠的那些技能。当学生还没有学会流利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读,即在读的时候不必考虑读的过程的时候,书籍对他来说就不可能成为知识的源泉。
很明显,在这张表上,掌握技能和技巧的曲线应当是另一种样子。只有学生学会了流利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读的时候,才能谈到区分所读的东西的逻辑上完整的部分的技能。如果学生没有学会读,他的功课就不会及格,学习对于他就不会成为有趣的、有创造性的事。
再往后,学生在读的技能的发展上还应当再提高一步:要学会同时读和思考,不仅思考所读的东西的内容,而且要思考别的东西,如教师的指示、自己对所读的东西的看法等。这种技能到七年级就很需要了,它在八至十年级的创造性脑力劳动中将得到更加广泛的运用。如果学生还不会区分所读的东西中的逻辑上完整的部分,特别是如果他还没有充分掌握迅速阅读的技能时,那么他能不能在阅读课文的同时又听懂教师关于怎样阅读课文的指示呢?但是在实践中,这种现象是随处可见的:学生还不会进行逻辑分析,但是他已经有必要做到一边阅读一边从所读的内容中抽象出结论来了。
现在,我们全体教师从这张教学过程的表上看出这种互不配合、次序混乱的毛病来了。还有一些其他的怪现象也都暴露出来了。谁也不能肯定地说出,学生究竟应当在什么时候、在哪一学年,学会流利地、足够迅速地和正确地把教师口授的东西写下来(没有遗漏和错误地写下来),才能使他学会一边听教师讲解,一边把教师的思想和讲述的内容简要地记下来。实践中的情况是:学生在上学的整整10年时间里,都在学习迅速地书写。在三、四年级,学生距离掌握这条技能还很远,他怎么能学会写作文呢?可是在三年级特别是在四年级,已经要求学生了:把你所见到的东西写成作文。
至于思考的技能,把几个客体、事物、现象进行类比、比较、对比的技能,找出不懂的东西的技能,以及提出疑问的技能又是怎样的呢?不掌握这些技能,根本就无法学习。然而有谁以及在什么地方进行专门的工作来教给儿童思考呢?是不是每一位小学教师都有一本专门的练习簿,年复一年地把一些思维练习积累下来呢?实际上,这方面是毫无所有。一切都模糊不清:据说,反正教师在每一节课上都要教学生思考的……儿童不会解答应用题,难道不是因为谁也不负责教他思考吗?
离开观察周围世界现象的技能和表达思想的技能(这两种技能是紧密联系的),教学过程也是不可思议的。但是奇怪的是,我们没有见过任何培养这些技能的工作体系。儿童没有专门地(在专门的课上)学习怎样观察周围世界的现象,没有一个教师能够肯定地说:我已经完成了培养这项技能的工作,我的学生已经学会觉察事物、现象、事件的主要的、本质的属性。实际生活表明,无论就哪一项技能来说(没有这些技能就无法顺利地学习),都说不出在教学过程的某一阶段上是已经掌握了,都不敢说:到这里为止,掌握这项技能的工作已告结束。有一个时期,我感到自己好像是在黑暗里摸索:教育过程实质上是在自流自发地进行的,我去听一些课,无非是为了有点事可做而已。不,这种情况不应当再继续下去了。我跟一些最有经验的教师一起,分析了教学大纲,估量了学生的力量和可能性,把表达某一种技能的实质的每一个概念的范围和含义弄准确(这一点十分重要),并且考虑了这一概念与另一概念的依存关系。最后,我们确定了在教学过程的哪些点上应当完成对每一种技能的掌握。例如,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阅读的技能,应当让学生在第三学年第一学期末的时候掌握好。以后,关于阅读技巧、读的技能的问题就不必再淡了,否则就会打乱对教学过程的全盘的领导。从第三学年第一学期起(跟掌握读的技能平行进行),开始掌握区分逻辑上完整部分的技能。掌握这一技能的第一阶段在四年级末完成,其第二阶段在六年级末完成。就在这时,即在掌握区分所读东西的逻辑上完整的部分的技能趋于完成的时期,让学生开始掌握中学阶段一种比较复杂的技能:学生在阅读的同时,不仅要思考所读东西的内容,而且要在思想上对它进行初步的逻辑分析。
掌握流利书写技能的第一阶段在二年级完成,第二阶段在四年级完成。到四年级末的时候,每一个学生应当做到书写迅速、字体稳定,把书写技能掌握到这样完善的程度,以致学生在书写过程中不必再考虑单个字母的写法,而把精力用在思考所写的东西的内容和含义上面去。在第四学年的第二学期,开始掌握一边听教师的讲解,同时把思想内容记录下来的技能。这一技能的掌握,要求在第六学年末完成。
掌握写作文的技能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预备阶段,在掌握流利书写技能的第一阶段完成后开始,即从第三学年初开始。第二阶段在第四学年第二学期开始,在六年级时完成。
在掌握一个个的技能时,必须实现相互结合的原则:当掌握一种技能正在完成时,就开始掌握另一种技能。新的、较复杂的技能是建立在不太复杂的技能的牢固基础上的。
在弄清楚各项技能的顺序性、相互依存性和衔接性的情况以后,我们就开始在实践中来实现这种设想。上表所列的一整套技能,实质上就成了教师们对自己和相互之间的要求。对于学校领导人来说,这个体系就成了管理教育过程的一个大纲。
我们按照这个教学过程的逻辑本身所提示的技能和知识的体系进行工作,已经有20多年了。每一位教师,在对某项技能的实质有了明确的认识以后,就去寻求掌握这项技能的具体途径。例如,经验已经证明,为了掌握流利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读的技能,就必须进行一定范围(数量)的练习,就必须使学生朗读多少页书,否则是不会有任何效果的。对一个学生来说,练习的数量是这么些,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练习的数量又有所不同。为了掌握思考(类比、比较、对比)的技能,必须明确地规定出思考题的数量。为了掌握观察周围世界现象的技能,我们形成了一套到自然界里去上课的体系:让学生去观察自然现象,讲述他们所看到的东西。
根据技能和知识的体系来领导教学过程,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为了更清楚地看出这种优越性,让我们来谈谈这个体系的第二部分——知识体系。我们分析了教学大纲和学生的脑力劳动情况,明确规定了教养和脑力劳动内容的骨架(骨干)——就是指学生必须牢固地保持在记忆里的那些基本知识,他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动用记忆这个知识的仓库。我们分别就每一门学科规定了那些必须永远牢记、不再回头“补课”的规则、概念,公式、法则和其他概括性的原理。这些东西之所以要牢固地识记并保持在记忆里,首先是因为在脑力劳动中要经常地用到它们。用形象的话来说,它们是随手要用的万能的工具,没有它们就无法走进知识的工厂里去。
就语法来说,这就是首先要牢固地记住最低限度的正写法词汇量。我们从词典和语法教科书里挑选出2000个正写法的词,这些词包含了所有最重要的正写法规则。学生在小学4年里掌握1500个词的写法,在五、六年级再掌握500个词的写法。最低限度正写法词汇量是教师的硬性规定的大纲。教师把掌握这些词的时间加以分配,布置一些相应的练习,并且研究学生的个人作业的情况。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如果一个学生到了六年级末的时候,牢固地、永远不忘地记住了2000个包含了最重要的语法规则在内的正写法的词,如果这种识记是在有理解地研究规则的背景下进行的,那么这个学生的读写就已经过关,他的语法知识和书写技能就变成了他的学习工具。记住必要的东西——这是预防学生在中年级和高年级时负担过重的极其重要的条件。这种识记和保持能把学生的智慧力量解放出来,以便去完成创造性的学习任务。
就算术来说,要牢记乘法表。学生要在第二学年的第四学季,把这项概括性的东西永远牢记不忘。学生还要把100以内的算术运算的各种可能的组合牢牢记住(例如,学生要不假思索地说出83—69等于几,并且永远牢记)。在三年级,学生应当记住1000以内的算术运算的各种组合。
在代数方面,要牢牢记住乘法公式。学生应在六年级的学年末记熟它们。此外还有坐标制、整除性标志、方程公式、对数函数、导函数、积分、三角函数、复数等。对于每一部分,都明确规定要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所要记住的东西,并指明在什么时候记住。
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最低限度的知识,把它们永远牢记和保持在记忆里,教师就必须周密地进行备课,恰当地分配练习的时间。为了使学生牢记最低限度的正写法词汇,俄语教师就要周密考虑整个学年以至好几年的词汇默写作业。在每一节课上,让学生抄下和复习几个词的正写法。每一个学生都随身带着抄词用的正写法词汇本,回家后复习这些抄下来的词。在一年期间,每个词都能复习好几遍,同时也联想到有关的语法规则。
如果教养的“骨架”(即学生必须永远牢记的知识和技能)是稳固的,那么学校的整个“楼房”也是稳固的。在通过表格反映出来的知识体系里,我们只列入了那些必须牢记和保持在记忆里的东西。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是为了在必须识记和记忆的东西跟那些只要理解而不需识记的东西之间,划一条明确的界限。如果一个学生想把全部的东西都记住,那他是什么也得不到的,他甚至连那些必须识记和保持在记忆里的东西也记不住。缺少这个教养的牢固的“骨架”,常常是学校工作中最严重的缺点之一。
【记得之前读过一篇中学数学的文章,这篇文章详细阐述了学生通过中学的学习,数学应该掌握哪些技能和技巧以及通过怎么样的方式掌握这些技能和技巧:
中学数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猜想能力和证明能力,这三大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漫长而又有趣的过程,只有自己经历了整个过程,才能从中体会到更多的快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学好中学数学的两大基石。以下从四方面进行说明:
一、学习方面:
1、课前能有一个很好的预习,课后及时复习巩固,认真完成课后作业。
2、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不能有畏难情绪,要相信自己。对于每周布置的作业即使碰到有困难,解决不了的,也要留有一定思路在试题中,以便老师分析你思路中的漏洞,从而有针对性的帮你解答。
二、做题方面:
1、不做偏题、怪题。多看典型题,多思解题策略。任何性质的考试,都以基础题、中难题、难度题三类组成。“先做会,求全对;稳做中等题,一分不浪费;最后攻难题,胜算求相对”。
2、一些小的学习习惯方面的培养:做题前要认真读题,计算要细心,字迹要工整清晰。
3、解题时注意对题干的理解,学会一些好的解题技巧,基础知识都能熟练的掌握。
4、提升对题目的理解能力和把握能力。
5、注重对一些综合性强的题目重点训练突破,提高综合运算速度及正确性。
三、重视数学思想和方法:
要想学好中学数学,必须掌握一定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中学数学学习要重点掌握的的数学思想有以下几个:集合与对应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运动思想,转化思想,变换思想。有了数学思想以后,还要掌握具体的方法,比如:换元、待定系数、数学归纳法、分析法、综合法、反证法等等。在具体的方法中,常用的有:观察与实验,联想与类比,比较与分类,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一般与特殊,有限与无限,抽象与概括等。解数学题时,也要注意解题思维策略问题,经常要思考:选择什么角度来进入,应遵循什么原则性的东西。
四、建立数学纠错本:
建立数学纠错本是提高数学成绩的一个比较好的方法。把平时容易出现错误的知识或推理记载下来,以防再犯。争取做到:找错、析错、改错、防错。达到:能从反面入手深入理解正确东西;能由果朔因把错误原因弄个水落石出、以便对症下药;解答问题完整、推理严密。】

http://danyuanluntan.365d.info

华师大宝山实验石慧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74、学生应当掌握的最重要的技能和技巧
我在20年前曾提出一个目标,即规定出:学生在什么时候,在第几学年,第几学季,应当达到一定的教养水平和阶段,应当掌握最重要的技能和技巧,掌握最重要的概括(规则、结论、公式、定律),并且牢固地掌握到永远不再忘记的程度。我分析了通常称为中等教育的内容里所包含的全套知识、技能和技巧,好像看到了教养、智力发展和信念的活的血肉依附在上面的那个“骨架”,或骨干。这个骨架就是一些实际技能和技巧,没有它们就不可能设想有教学过程。这就是学习的技能:观察周围世界的现象,思考,表达出自己关于所见、所做、所想的思想,阅读,书写等技能。一个学生要在学校里学习10年,为了能够顺利地掌握知识,他不应当在这10年里都在学习读和写,而应当在一个离开始学习时比较近,而离毕业时又比较远的阶段上就学会读和写。掌握这些技能(特别是读的技能)的阶段离开始学习的时候越近,学生学习起来就越容易,他感到负担过重的可能性就越小。学校教学的弊病经常在于,一个人在上学的整整10年里都在学习读和写,但是因为他同时还得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所以其结果是他既没有学好读和写,又没有掌握好系统的科学知识。
我把学生在l0年内应当掌握的最重要的技能和技巧按一个竖式排列出来,其结果如下:
1.会观察周围世界的现象。
2.会思考——即会类比、比较、对比,找出不懂的东西;能提出疑问。
3.会表达关于自己所见、所观察、所做、所想的事情的思想。
4.能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阅读。
5.能流利地、足够迅速地和正确地书写。
6.能区分出所读的东西的逻辑上完整的各部分,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性。
7.能找到有关所要了解的问题的书。
8.能在书中找到有关问题的材料。
9.能在阅读过程中对所读的东西进行初步的逻辑分析。
10.能听教师的讲解并能同时把教师讲述的内容简要地记录下来。
11 能阅读课文并能同时听懂教师关于如何理解课文和各个逻辑组成部分的指示。
12.会写作文——即能把自己在周围所看到、观察到的事物叙述清楚。
通过对各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的观察和研究,我规定出掌握每一项技能的时间:在什么时候,在几年级(个别情况下还定出在第几学期、第几学季),这条技能必须达到符合要求的程度。只要粗略地看一下这张表,就会使人感到担忧。平时学生和教师所遇到的某些困难,其根源一下子就昭然若揭了。这些困难中的某几条简直成了绊脚石。
例如,这张表里有两条技能: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阅读的技能,和区分出所读的东西的逻辑上完整的各部分,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性的技能。
事实上,学生直到七、八年级才掌握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阅读的技能。奇怪的是,对文学阅读提出的任务之一,竟是要求学生掌握读的技能……但是早在三年级特别是四年级,已经向学生提出了新的目标:学会区分出所读的东西的逻辑上完整的各部分……这真是奇怪的事:儿童还没有学会读,就已经要求他对所读的东西进行逻辑分析了。学生实际上到五年级还不会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读(所谓流利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读,这就意味着在读的时候不去考虑读的过程,而考虑所读的东西的意思),但是对他提出的主要学习任务之一,已经是要求他对历史、地理、生物教科书的课文进行逻辑分析了。
该怎么办呢?在学生没有扎实地掌握有关的技能以前,不要给他布置比较复杂的学习任务吗?那么这就意味着,譬如在历史教科书方面,当学生还没有学会读(达到会分析的读所要求的程度)的时候,就不要给他布置家庭作业吗?但这样做又是不行的,这样会把学习的年限拖到15年。由此可见,学生必须更早地掌握最常用的技能,即掌握复杂的技能和总的来说掌握知识都要依靠的那些技能。当学生还没有学会流利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读,即在读的时候不必考虑读的过程的时候,书籍对他来说就不可能成为知识的源泉。
很明显,在这张表上,掌握技能和技巧的曲线应当是另一种样子。只有学生学会了流利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读的时候,才能谈到区分所读的东西的逻辑上完整的部分的技能。如果学生没有学会读,他的功课就不会及格,学习对于他就不会成为有趣的、有创造性的事。
再往后,学生在读的技能的发展上还应当再提高一步:要学会同时读和思考,不仅思考所读的东西的内容,而且要思考别的东西,如教师的指示、自己对所读的东西的看法等。这种技能到七年级就很需要了,它在八至十年级的创造性脑力劳动中将得到更加广泛的运用。如果学生还不会区分所读的东西中的逻辑上完整的部分,特别是如果他还没有充分掌握迅速阅读的技能时,那么他能不能在阅读课文的同时又听懂教师关于怎样阅读课文的指示呢?但是在实践中,这种现象是随处可见的:学生还不会进行逻辑分析,但是他已经有必要做到一边阅读一边从所读的内容中抽象出结论来了。
现在,我们全体教师从这张教学过程的表上看出这种互不配合、次序混乱的毛病来了。还有一些其他的怪现象也都暴露出来了。谁也不能肯定地说出,学生究竟应当在什么时候、在哪一学年,学会流利地、足够迅速地和正确地把教师口授的东西写下来(没有遗漏和错误地写下来),才能使他学会一边听教师讲解,一边把教师的思想和讲述的内容简要地记下来。实践中的情况是:学生在上学的整整10年时间里,都在学习迅速地书写。在三、四年级,学生距离掌握这条技能还很远,他怎么能学会写作文呢?可是在三年级特别是在四年级,已经要求学生了:把你所见到的东西写成作文。
至于思考的技能,把几个客体、事物、现象进行类比、比较、对比的技能,找出不懂的东西的技能,以及提出疑问的技能又是怎样的呢?不掌握这些技能,根本就无法学习。然而有谁以及在什么地方进行专门的工作来教给儿童思考呢?是不是每一位小学教师都有一本专门的练习簿,年复一年地把一些思维练习积累下来呢?实际上,这方面是毫无所有。一切都模糊不清:据说,反正教师在每一节课上都要教学生思考的……儿童不会解答应用题,难道不是因为谁也不负责教他思考吗?
离开观察周围世界现象的技能和表达思想的技能(这两种技能是紧密联系的),教学过程也是不可思议的。但是奇怪的是,我们没有见过任何培养这些技能的工作体系。儿童没有专门地(在专门的课上)学习怎样观察周围世界的现象,没有一个教师能够肯定地说:我已经完成了培养这项技能的工作,我的学生已经学会觉察事物、现象、事件的主要的、本质的属性。实际生活表明,无论就哪一项技能来说(没有这些技能就无法顺利地学习),都说不出在教学过程的某一阶段上是已经掌握了,都不敢说:到这里为止,掌握这项技能的工作已告结束。有一个时期,我感到自己好像是在黑暗里摸索:教育过程实质上是在自流自发地进行的,我去听一些课,无非是为了有点事可做而已。不,这种情况不应当再继续下去了。我跟一些最有经验的教师一起,分析了教学大纲,估量了学生的力量和可能性,把表达某一种技能的实质的每一个概念的范围和含义弄准确(这一点十分重要),并且考虑了这一概念与另一概念的依存关系。最后,我们确定了在教学过程的哪些点上应当完成对每一种技能的掌握。例如,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阅读的技能,应当让学生在第三学年第一学期末的时候掌握好。以后,关于阅读技巧、读的技能的问题就不必再淡了,否则就会打乱对教学过程的全盘的领导。从第三学年第一学期起(跟掌握读的技能平行进行),开始掌握区分逻辑上完整部分的技能。掌握这一技能的第一阶段在四年级末完成,其第二阶段在六年级末完成。就在这时,即在掌握区分所读东西的逻辑上完整的部分的技能趋于完成的时期,让学生开始掌握中学阶段一种比较复杂的技能:学生在阅读的同时,不仅要思考所读东西的内容,而且要在思想上对它进行初步的逻辑分析。
掌握流利书写技能的第一阶段在二年级完成,第二阶段在四年级完成。到四年级末的时候,每一个学生应当做到书写迅速、字体稳定,把书写技能掌握到这样完善的程度,以致学生在书写过程中不必再考虑单个字母的写法,而把精力用在思考所写的东西的内容和含义上面去。在第四学年的第二学期,开始掌握一边听教师的讲解,同时把思想内容记录下来的技能。这一技能的掌握,要求在第六学年末完成。
掌握写作文的技能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预备阶段,在掌握流利书写技能的第一阶段完成后开始,即从第三学年初开始。第二阶段在第四学年第二学期开始,在六年级时完成。
在掌握一个个的技能时,必须实现相互结合的原则:当掌握一种技能正在完成时,就开始掌握另一种技能。新的、较复杂的技能是建立在不太复杂的技能的牢固基础上的。
在弄清楚各项技能的顺序性、相互依存性和衔接性的情况以后,我们就开始在实践中来实现这种设想。上表所列的一整套技能,实质上就成了教师们对自己和相互之间的要求。对于学校领导人来说,这个体系就成了管理教育过程的一个大纲。
我们按照这个教学过程的逻辑本身所提示的技能和知识的体系进行工作,已经有20多年了。每一位教师,在对某项技能的实质有了明确的认识以后,就去寻求掌握这项技能的具体途径。例如,经验已经证明,为了掌握流利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读的技能,就必须进行一定范围(数量)的练习,就必须使学生朗读多少页书,否则是不会有任何效果的。对一个学生来说,练习的数量是这么些,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练习的数量又有所不同。为了掌握思考(类比、比较、对比)的技能,必须明确地规定出思考题的数量。为了掌握观察周围世界现象的技能,我们形成了一套到自然界里去上课的体系:让学生去观察自然现象,讲述他们所看到的东西。
根据技能和知识的体系来领导教学过程,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为了更清楚地看出这种优越性,让我们来谈谈这个体系的第二部分——知识体系。我们分析了教学大纲和学生的脑力劳动情况,明确规定了教养和脑力劳动内容的骨架(骨干)——就是指学生必须牢固地保持在记忆里的那些基本知识,他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动用记忆这个知识的仓库。我们分别就每一门学科规定了那些必须永远牢记、不再回头“补课”的规则、概念,公式、法则和其他概括性的原理。这些东西之所以要牢固地识记并保持在记忆里,首先是因为在脑力劳动中要经常地用到它们。用形象的话来说,它们是随手要用的万能的工具,没有它们就无法走进知识的工厂里去。
就语法来说,这就是首先要牢固地记住最低限度的正写法词汇量。我们从词典和语法教科书里挑选出2000个正写法的词,这些词包含了所有最重要的正写法规则。学生在小学4年里掌握1500个词的写法,在五、六年级再掌握500个词的写法。最低限度正写法词汇量是教师的硬性规定的大纲。教师把掌握这些词的时间加以分配,布置一些相应的练习,并且研究学生的个人作业的情况。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如果一个学生到了六年级末的时候,牢固地、永远不忘地记住了2000个包含了最重要的语法规则在内的正写法的词,如果这种识记是在有理解地研究规则的背景下进行的,那么这个学生的读写就已经过关,他的语法知识和书写技能就变成了他的学习工具。记住必要的东西——这是预防学生在中年级和高年级时负担过重的极其重要的条件。这种识记和保持能把学生的智慧力量解放出来,以便去完成创造性的学习任务。
就算术来说,要牢记乘法表。学生要在第二学年的第四学季,把这项概括性的东西永远牢记不忘。学生还要把100以内的算术运算的各种可能的组合牢牢记住(例如,学生要不假思索地说出83—69等于几,并且永远牢记)。在三年级,学生应当记住1000以内的算术运算的各种组合。
在代数方面,要牢牢记住乘法公式。学生应在六年级的学年末记熟它们。此外还有坐标制、整除性标志、方程公式、对数函数、导函数、积分、三角函数、复数等。对于每一部分,都明确规定要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所要记住的东西,并指明在什么时候记住。
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最低限度的知识,把它们永远牢记和保持在记忆里,教师就必须周密地进行备课,恰当地分配练习的时间。为了使学生牢记最低限度的正写法词汇,俄语教师就要周密考虑整个学年以至好几年的词汇默写作业。在每一节课上,让学生抄下和复习几个词的正写法。每一个学生都随身带着抄词用的正写法词汇本,回家后复习这些抄下来的词。在一年期间,每个词都能复习好几遍,同时也联想到有关的语法规则。
如果教养的“骨架”(即学生必须永远牢记的知识和技能)是稳固的,那么学校的整个“楼房”也是稳固的。在通过表格反映出来的知识体系里,我们只列入了那些必须牢记和保持在记忆里的东西。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是为了在必须识记和记忆的东西跟那些只要理解而不需识记的东西之间,划一条明确的界限。如果一个学生想把全部的东西都记住,那他是什么也得不到的,他甚至连那些必须识记和保持在记忆里的东西也记不住。缺少这个教养的牢固的“骨架”,常常是学校工作中最严重的缺点之一。
英语语法繁琐、枯燥这是很多学生都会抱怨的事情,英语学习中,英语语法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而学生们之所会觉得语法难,英语语法麻烦,究其原因是学生们并没有做到“活”。所谓的“活”就是“活学活用”我们必须经过大量的练习与实践。英语语法的真正掌握,关键在于能否“活用”,即在实际运用中做到准确、地道、流畅,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学生们在日常的学习中多加练习。

共富实验学校唐怡宁

共富实验学校唐怡宁

我在20年前曾提出一个目标,即规定出:学生在什么时候,在第几学年,第几学季,应当达到一定的教养水平和阶段,应当掌握最重要的技能和技巧,掌握最重要的概括(规则、结论、公式、定律),并且牢固地掌握到永远不再忘记的程度。我分析了通常称为中等教育的内容里所包含的全套知识、技能和技巧,好像看到了教养、智力发展和信念的活的血肉依附在上面的那个“骨架”,或骨干。这个骨架就是一些实际技能和技巧,没有它们就不可能设想有教学过程。这就是学习的技能:观察周围世界的现象,思考,表达出自己关于所见、所做、所想的思想,阅读,书写等技能。一个学生要在学校里学习10年,为了能够顺利地掌握知识,他不应当在这10年里都在学习读和写,而应当在一个离开始学习时比较近,而离毕业时又比较远的阶段上就学会读和写。掌握这些技能(特别是读的技能)的阶段离开始学习的时候越近,学生学习起来就越容易,他感到负担过重的可能性就越小。学校教学的弊病经常在于,一个人在上学的整整10年里都在学习读和写,但是因为他同时还得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所以其结果是他既没有学好读和写,又没有掌握好系统的科学知识。
我把学生在l0年内应当掌握的最重要的技能和技巧按一个竖式排列出来,其结果如下:
1.会观察周围世界的现象。
2.会思考——即会类比、比较、对比,找出不懂的东西;能提出疑问。
3.会表达关于自己所见、所观察、所做、所想的事情的思想。
4.能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阅读。
5.能流利地、足够迅速地和正确地书写。
6.能区分出所读的东西的逻辑上完整的各部分,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性。
7.能找到有关所要了解的问题的书。
8.能在书中找到有关问题的材料。
9.能在阅读过程中对所读的东西进行初步的逻辑分析。
10.能听教师的讲解并能同时把教师讲述的内容简要地记录下来。
11 能阅读课文并能同时听懂教师关于如何理解课文和各个逻辑组成部分的指示。
12.会写作文——即能把自己在周围所看到、观察到的事物叙述清楚。
【 15条要求从基础到提高,逐渐深化一点点对孩子提高要求,这些也是我们对孩子们从一年到高年级的要求,我想教育还是相同的,不管是多年前苏翁还是现在的教改,都是从孩子的素质教育着手。】
通过对各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的观察和研究,我规定出掌握每一项技能的时间:在什么时候,在几年级(个别情况下还定出在第几学期、第几学季),这条技能必须达到符合要求的程度。只要粗略地看一下这张表,就会使人感到担忧。平时学生和教师所遇到的某些困难,其根源一下子就昭然若揭了。这些困难中的某几条简直成了绊脚石。
例如,这张表里有两条技能: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阅读的技能,和区分出所读的东西的逻辑上完整的各部分,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性的技能。
事实上,学生直到七、八年级才掌握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阅读的技能。奇怪的是,对文学阅读提出的任务之一,竟是要求学生掌握读的技能……但是早在三年级特别是四年级,已经向学生提出了新的目标:学会区分出所读的东西的逻辑上完整的各部分……这真是奇怪的事:儿童还没有学会读,就已经要求他对所读的东西进行逻辑分析了。学生实际上到五年级还不会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读(所谓流利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读,这就意味着在读的时候不去考虑读的过程,而考虑所读的东西的意思),但是对他提出的主要学习任务之一,已经是要求他对历史、地理、生物教科书的课文进行逻辑分析了。
该怎么办呢?在学生没有扎实地掌握有关的技能以前,不要给他布置比较复杂的学习任务吗?那么这就意味着,譬如在历史教科书方面,当学生还没有学会读(达到会分析的读所要求的程度)的时候,就不要给他布置家庭作业吗?但这样做又是不行的,这样会把学习的年限拖到15年。由此可见,学生必须更早地掌握最常用的技能,即掌握复杂的技能和总的来说掌握知识都要依靠的那些技能。当学生还没有学会流利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读,即在读的时候不必考虑读的过程的时候,书籍对他来说就不可能成为知识的源泉。
很明显,在这张表上,掌握技能和技巧的曲线应当是另一种样子。只有学生学会了流利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读的时候,才能谈到区分所读的东西的逻辑上完整的部分的技能。如果学生没有学会读,他的功课就不会及格,学习对于他就不会成为有趣的、有创造性的事。【是否可以理解为,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孩子们取得好成绩的保证。】
再往后,学生在读的技能的发展上还应当再提高一步:要学会同时读和思考,不仅思考所读的东西的内容,而且要思考别的东西,如教师的指示、自己对所读的东西的看法等。这种技能到七年级就很需要了,它在八至十年级的创造性脑力劳动中将得到更加广泛的运用。如果学生还不会区分所读的东西中的逻辑上完整的部分,特别是如果他还没有充分掌握迅速阅读的技能时,那么他能不能在阅读课文的同时又听懂教师关于怎样阅读课文的指示呢?但是在实践中,这种现象是随处可见的:学生还不会进行逻辑分析,但是他已经有必要做到一边阅读一边从所读的内容中抽象出结论来了。
现在,我们全体教师从这张教学过程的表上看出这种互不配合、次序混乱的毛病来了。还有一些其他的怪现象也都暴露出来了。谁也不能肯定地说出,学生究竟应当在什么时候、在哪一学年,学会流利地、足够迅速地和正确地把教师口授的东西写下来(没有遗漏和错误地写下来),才能使他学会一边听教师讲解,一边把教师的思想和讲述的内容简要地记下来。实践中的情况是:学生在上学的整整10年时间里,都在学习迅速地书写。在三、四年级,学生距离掌握这条技能还很远,他怎么能学会写作文呢?可是在三年级特别是在四年级,已经要求学生了:把你所见到的东西写成作文。
至于思考的技能,把几个客体、事物、现象进行类比、比较、对比的技能,找出不懂的东西的技能,以及提出疑问的技能又是怎样的呢?不掌握这些技能,根本就无法学习。然而有谁以及在什么地方进行专门的工作来教给儿童思考呢?是不是每一位小学教师都有一本专门的练习簿,年复一年地把一些思维练习积累下来呢?实际上,这方面是毫无所有。一切都模糊不清:据说,反正教师在每一节课上都要教学生思考的……儿童不会解答应用题,难道不是因为谁也不负责教他思考吗?
离开观察周围世界现象的技能和表达思想的技能(这两种技能是紧密联系的),教学过程也是不可思议的。但是奇怪的是,我们没有见过任何培养这些技能的工作体系。儿童没有专门地(在专门的课上)学习怎样观察周围世界的现象,没有一个教师能够肯定地说:我已经完成了培养这项技能的工作,我的学生已经学会觉察事物、现象、事件的主要的、本质的属性。实际生活表明,无论就哪一项技能来说(没有这些技能就无法顺利地学习),都说不出在教学过程的某一阶段上是已经掌握了,都不敢说:到这里为止,掌握这项技能的工作已告结束。有一个时期,我感到自己好像是在黑暗里摸索:教育过程实质上是在自流自发地进行的,我去听一些课,无非是为了有点事可做而已。不,这种情况不应当再继续下去了。我跟一些最有经验的教师一起,分析了教学大纲,估量了学生的力量和可能性,把表达某一种技能的实质的每一个概念的范围和含义弄准确(这一点十分重要),并且考虑了这一概念与另一概念的依存关系。最后,我们确定了在教学过程的哪些点上应当完成对每一种技能的掌握。例如,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阅读的技能,应当让学生在第三学年第一学期末的时候掌握好。以后,关于阅读技巧、读的技能的问题就不必再淡了,否则就会打乱对教学过程的全盘的领导。从第三学年第一学期起(跟掌握读的技能平行进行),开始掌握区分逻辑上完整部分的技能。掌握这一技能的第一阶段在四年级末完成,其第二阶段在六年级末完成。就在这时,即在掌握区分所读东西的逻辑上完整的部分的技能趋于完成的时期,让学生开始掌握中学阶段一种比较复杂的技能:学生在阅读的同时,不仅要思考所读东西的内容,而且要在思想上对它进行初步的逻辑分析。
掌握流利书写技能的第一阶段在二年级完成,第二阶段在四年级完成。到四年级末的时候,每一个学生应当做到书写迅速、字体稳定,把书写技能掌握到这样完善的程度,以致学生在书写过程中不必再考虑单个字母的写法,而把精力用在思考所写的东西的内容和含义上面去。在第四学年的第二学期,开始掌握一边听教师的讲解,同时把思想内容记录下来的技能。这一技能的掌握,要求在第六学年末完成。【这里我发现,每一个阶段孩子们的要求不同,这对我们教学上的安排有一定的指导,不是一味的提前教育就是对孩子们好,适当的提高难度可以,但是对于孩子本身发展而言不可拔得太高。】
掌握写作文的技能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预备阶段,在掌握流利书写技能的第一阶段完成后开始,即从第三学年初开始。第二阶段在第四学年第二学期开始,在六年级时完成。【作文是一项漫长的训练,低年级只需要孩子们把句子写通畅就可以了,但是我也看见我周围的同事教孩子们背作文,默写作文,虽然孩子们的作文能力有所提高,可是作文的练习对于孩子们来说压力太大。所以我在最后还是决定不给他们过多的压力,文通即可。】
在掌握一个个的技能时,必须实现相互结合的原则:当掌握一种技能正在完成时,就开始掌握另一种技能。新的、较复杂的技能是建立在不太复杂的技能的牢固基础上的。
在弄清楚各项技能的顺序性、相互依存性和衔接性的情况以后,我们就开始在实践中来实现这种设想。上表所列的一整套技能,实质上就成了教师们对自己和相互之间的要求。对于学校领导人来说,这个体系就成了管理教育过程的一个大纲。
我们按照这个教学过程的逻辑本身所提示的技能和知识的体系进行工作,已经有20多年了。每一位教师,在对某项技能的实质有了明确的认识以后,就去寻求掌握这项技能的具体途径。例如,经验已经证明,为了掌握流利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读的技能,就必须进行一定范围(数量)的练习,就必须使学生朗读多少页书,否则是不会有任何效果的。对一个学生来说,练习的数量是这么些,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练习的数量又有所不同。为了掌握思考(类比、比较、对比)的技能,必须明确地规定出思考题的数量。为了掌握观察周围世界现象的技能,我们形成了一套到自然界里去上课的体系:让学生去观察自然现象,讲述他们所看到的东西。
根据技能和知识的体系来领导教学过程,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为了更清楚地看出这种优越性,让我们来谈谈这个体系的第二部分——知识体系。我们分析了教学大纲和学生的脑力劳动情况,明确规定了教养和脑力劳动内容的骨架(骨干)——就是指学生必须牢固地保持在记忆里的那些基本知识,他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动用记忆这个知识的仓库。我们分别就每一门学科规定了那些必须永远牢记、不再回头“补课”的规则、概念,公式、法则和其他概括性的原理。这些东西之所以要牢固地识记并保持在记忆里,首先是因为在脑力劳动中要经常地用到它们。用形象的话来说,它们是随手要用的万能的工具,没有它们就无法走进知识的工厂里去。
就语法来说,这就是首先要牢固地记住最低限度的正写法词汇量。我们从词典和语法教科书里挑选出2000个正写法的词,这些词包含了所有最重要的正写法规则。学生在小学4年里掌握1500个词的写法,在五、六年级再掌握500个词的写法。最低限度正写法词汇量是教师的硬性规定的大纲。教师把掌握这些词的时间加以分配,布置一些相应的练习,并且研究学生的个人作业的情况。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如果一个学生到了六年级末的时候,牢固地、永远不忘地记住了2000个包含了最重要的语法规则在内的正写法的词,如果这种识记是在有理解地研究规则的背景下进行的,那么这个学生的读写就已经过关,他的语法知识和书写技能就变成了他的学习工具。记住必要的东西——这是预防学生在中年级和高年级时负担过重的极其重要的条件。这种识记和保持能把学生的智慧力量解放出来,以便去完成创造性的学习任务。
就算术来说,要牢记乘法表。学生要在第二学年的第四学季,把这项概括性的东西永远牢记不忘。学生还要把100以内的算术运算的各种可能的组合牢牢记住(例如,学生要不假思索地说出83—69等于几,并且永远牢记)。在三年级,学生应当记住1000以内的算术运算的各种组合。
在代数方面,要牢牢记住乘法公式。学生应在六年级的学年末记熟它们。此外还有坐标制、整除性标志、方程公式、对数函数、导函数、积分、三角函数、复数等。对于每一部分,都明确规定要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所要记住的东西,并指明在什么时候记住。
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最低限度的知识,把它们永远牢记和保持在记忆里,教师就必须周密地进行备课,恰当地分配练习的时间。为了使学生牢记最低限度的正写法词汇,俄语教师就要周密考虑整个学年以至好几年的词汇默写作业。在每一节课上,让学生抄下和复习几个词的正写法。每一个学生都随身带着抄词用的正写法词汇本,回家后复习这些抄下来的词。在一年期间,每个词都能复习好几遍,同时也联想到有关的语法规则。
如果教养的“骨架”(即学生必须永远牢记的知识和技能)是稳固的,那么学校的整个“楼房”也是稳固的。在通过表格反映出来的知识体系里,我们只列入了那些必须牢记和保持在记忆里的东西。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是为了在必须识记和记忆的东西跟那些只要理解而不需识记的东西之间,划一条明确的界限。如果一个学生想把全部的东西都记住,那他是什么也得不到的,他甚至连那些必须识记和保持在记忆里的东西也记不住。缺少这个教养的牢固的“骨架”,常常是学校工作中最严重的缺点之一。
【总批:这一章节中我看见了孩子大致的发展规律,我们对他们每一阶段的要求都应该有所不同,并且不能一味求成,要逐渐地提高要求。学习毕竟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漫长的开始,小学阶段只是他们学习的基础。不能过多、过难地要求他们,记得前段时间听了薛峰老师的报告,他就明确指出要给孩子适当的难度,不可以过多地增加难度,也不能过分地降低要求,所以如何把握这个度,我们要有一杆秤,需要我慢慢摸索。】

宝虹小学沈旭佳



74、学生应当掌握的最重要的技能和技巧
我在20年前曾提出一个目标,即规定出:学生在什么时候,在第几学年,第几学季,应当达到一定的教养水平和阶段,应当掌握最重要的技能和技巧,掌握最重要的概括(规则、结论、公式、定律),并且牢固地掌握到永远不再忘记的程度。【不同年龄段知识技能学习的侧重点应当是不同的,我深感如此,教学时可能出现揠苗助长现象,很多时候并不是学生不努力学,而是他的心理和接受能力没有达到需要的水平,不如将其所在年龄段内的知识掌握牢固再进行相应的拓展。】我分析了通常称为中等教育的内容里所包含的全套知识、技能和技巧,好像看到了教养、智力发展和信念的活的血肉依附在上面的那个“骨架”,或骨干。这个骨架就是一些实际技能和技巧,没有它们就不可能设想有教学过程。这就是学习的技能:观察周围世界的现象,思考,表达出自己关于所见、所做、所想的思想,阅读,书写等技能。一个学生要在学校里学习10年,为了能够顺利地掌握知识,他不应当在这10年里都在学习读和写,而应当在一个离开始学习时比较近,而离毕业时又比较远的阶段上就学会读和写。掌握这些技能(特别是读的技能)的阶段离开始学习的时候越近,学生学习起来就越容易,他感到负担过重的可能性就越小。学校教学的弊病经常在于,一个人在上学的整整10年里都在学习读和写,但是因为他同时还得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所以其结果是他既没有学好读和写,又没有掌握好系统的科学知识。
我把学生在l0年内应当掌握的最重要的技能和技巧按一个竖式排列出来,其结果如下:
1.会观察周围世界的现象。
2.会思考——即会类比、比较、对比,找出不懂的东西;能提出疑问。
【朱棣文说:“在学习中要永远抱着怀疑的态度,去寻找更好的方法,更好的创见,这样才有可能走在别人的前面。”思考、质疑是学习的起点,真正的学习都是从“发问”开始的,没有自己的问题,就永远没有创造。】
3.会表达关于自己所见、所观察、所做、所想的事情的思想。
4.能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阅读。
5.能流利地、足够迅速地和正确地书写。
6.能区分出所读的东西的逻辑上完整的各部分,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性。
7.能找到有关所要了解的问题的书。
8.能在书中找到有关问题的材料。
9.能在阅读过程中对所读的东西进行初步的逻辑分析。
10.能听教师的讲解并能同时把教师讲述的内容简要地记录下来。
11 能阅读课文并能同时听懂教师关于如何理解课文和各个逻辑组成部分的指示。
12.会写作文——即能把自己在周围所看到、观察到的事物叙述清楚。
通过对各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的观察和研究,我规定出掌握每一项技能的时间:在什么时候,在几年级(个别情况下还定出在第几学期、第几学季),这条技能必须达到符合要求的程度。只要粗略地看一下这张表,就会使人感到担忧。平时学生和教师所遇到的某些困难,其根源一下子就昭然若揭了。这些困难中的某几条简直成了绊脚石。
例如,这张表里有两条技能: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阅读的技能,和区分出所读的东西的逻辑上完整的各部分,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性的技能。
事实上,学生直到七、八年级才掌握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阅读的技能。奇怪的是,对文学阅读提出的任务之一,竟是要求学生掌握读的技能……但是早在三年级特别是四年级,已经向学生提出了新的目标:学会区分出所读的东西的逻辑上完整的各部分……这真是奇怪的事:儿童还没有学会读,就已经要求他对所读的东西进行逻辑分析了。学生实际上到五年级还不会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读(所谓流利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读,这就意味着在读的时候不去考虑读的过程,而考虑所读的东西的意思),但是对他提出的主要学习任务之一,已经是要求他对历史、地理、生物教科书的课文进行逻辑分析了。
该怎么办呢?在学生没有扎实地掌握有关的技能以前,不要给他布置比较复杂的学习任务吗?那么这就意味着,譬如在历史教科书方面,当学生还没有学会读(达到会分析的读所要求的程度)的时候,就不要给他布置家庭作业吗?但这样做又是不行的,这样会把学习的年限拖到15年。由此可见,学生必须更早地掌握最常用的技能,即掌握复杂的技能和总的来说掌握知识都要依靠的那些技能。当学生还没有学会流利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读,即在读的时候不必考虑读的过程的时候,书籍对他来说就不可能成为知识的源泉。
很明显,在这张表上,掌握技能和技巧的曲线应当是另一种样子。只有学生学会了流利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读的时候,才能谈到区分所读的东西的逻辑上完整的部分的技能。如果学生没有学会读,他的功课就不会及格,学习对于他就不会成为有趣的、有创造性的事。
再往后,学生在读的技能的发展上还应当再提高一步:要学会同时读和思考,不仅思考所读的东西的内容,而且要思考别的东西,如教师的指示、自己对所读的东西的看法等。这种技能到七年级就很需要了,它在八至十年级的创造性脑力劳动中将得到更加广泛的运用。如果学生还不会区分所读的东西中的逻辑上完整的部分,特别是如果他还没有充分掌握迅速阅读的技能时,那么他能不能在阅读课文的同时又听懂教师关于怎样阅读课文的指示呢?但是在实践中,这种现象是随处可见的:学生还不会进行逻辑分析,但是他已经有必要做到一边阅读一边从所读的内容中抽象出结论来了。
现在,我们全体教师从这张教学过程的表上看出这种互不配合、次序混乱的毛病来了。还有一些其他的怪现象也都暴露出来了。谁也不能肯定地说出,学生究竟应当在什么时候、在哪一学年,学会流利地、足够迅速地和正确地把教师口授的东西写下来(没有遗漏和错误地写下来),才能使他学会一边听教师讲解,一边把教师的思想和讲述的内容简要地记下来。实践中的情况是:学生在上学的整整10年时间里,都在学习迅速地书写。在三、四年级,学生距离掌握这条技能还很远,他怎么能学会写作文呢?可是在三年级特别是在四年级,已经要求学生了:把你所见到的东西写成作文。
至于思考的技能,把几个客体、事物、现象进行类比、比较、对比的技能,找出不懂的东西的技能,以及提出疑问的技能又是怎样的呢?不掌握这些技能,根本就无法学习。然而有谁以及在什么地方进行专门的工作来教给儿童思考呢?是不是每一位小学教师都有一本专门的练习簿,年复一年地把一些思维练习积累下来呢?实际上,这方面是毫无所有。一切都模糊不清:据说,反正教师在每一节课上都要教学生思考的……儿童不会解答应用题,难道不是因为谁也不负责教他思考吗?
离开观察周围世界现象的技能和表达思想的技能(这两种技能是紧密联系的),教学过程也是不可思议的。但是奇怪的是,我们没有见过任何培养这些技能的工作体系。儿童没有专门地(在专门的课上)学习怎样观察周围世界的现象,没有一个教师能够肯定地说:我已经完成了培养这项技能的工作,我的学生已经学会觉察事物、现象、事件的主要的、本质的属性。实际生活表明,无论就哪一项技能来说(没有这些技能就无法顺利地学习),都说不出在教学过程的某一阶段上是已经掌握了,都不敢说:到这里为止,掌握这项技能的工作已告结束。有一个时期,我感到自己好像是在黑暗里摸索:教育过程实质上是在自流自发地进行的,我去听一些课,无非是为了有点事可做而已。不,这种情况不应当再继续下去了。我跟一些最有经验的教师一起,分析了教学大纲,估量了学生的力量和可能性,把表达某一种技能的实质的每一个概念的范围和含义弄准确(这一点十分重要),并且考虑了这一概念与另一概念的依存关系。最后,我们确定了在教学过程的哪些点上应当完成对每一种技能的掌握。例如,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阅读的技能,应当让学生在第三学年第一学期末的时候掌握好。以后,关于阅读技巧、读的技能的问题就不必再淡了,否则就会打乱对教学过程的全盘的领导。从第三学年第一学期起(跟掌握读的技能平行进行),开始掌握区分逻辑上完整部分的技能。掌握这一技能的第一阶段在四年级末完成,其第二阶段在六年级末完成。就在这时,即在掌握区分所读东西的逻辑上完整的部分的技能趋于完成的时期,让学生开始掌握中学阶段一种比较复杂的技能:学生在阅读的同时,不仅要思考所读东西的内容,而且要在思想上对它进行初步的逻辑分析。
掌握流利书写技能的第一阶段在二年级完成,第二阶段在四年级完成。到四年级末的时候,每一个学生应当做到书写迅速、字体稳定,把书写技能掌握到这样完善的程度,以致学生在书写过程中不必再考虑单个字母的写法,而把精力用在思考所写的东西的内容和含义上面去。在第四学年的第二学期,开始掌握一边听教师的讲解,同时把思想内容记录下来的技能。这一技能的掌握,要求在第六学年末完成。
掌握写作文的技能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预备阶段,在掌握流利书写技能的第一阶段完成后开始,即从第三学年初开始。第二阶段在第四学年第二学期开始,在六年级时完成。
在掌握一个个的技能时,必须实现相互结合的原则:当掌握一种技能正在完成时,就开始掌握另一种技能。新的、较复杂的技能是建立在不太复杂的技能的牢固基础上的。
在弄清楚各项技能的顺序性、相互依存性和衔接性的情况以后,我们就开始在实践中来实现这种设想。上表所列的一整套技能,实质上就成了教师们对自己和相互之间的要求。对于学校领导人来说,这个体系就成了管理教育过程的一个大纲。
我们按照这个教学过程的逻辑本身所提示的技能和知识的体系进行工作,已经有20多年了。每一位教师,在对某项技能的实质有了明确的认识以后,就去寻求掌握这项技能的具体途径。例如,经验已经证明,为了掌握流利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读的技能,就必须进行一定范围(数量)的练习,就必须使学生朗读多少页书,否则是不会有任何效果的。对一个学生来说,练习的数量是这么些,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练习的数量又有所不同。为了掌握思考(类比、比较、对比)的技能,必须明确地规定出思考题的数量。为了掌握观察周围世界现象的技能,我们形成了一套到自然界里去上课的体系:让学生去观察自然现象,讲述他们所看到的东西。
根据技能和知识的体系来领导教学过程,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为了更清楚地看出这种优越性,让我们来谈谈这个体系的第二部分——知识体系。我们分析了教学大纲和学生的脑力劳动情况,明确规定了教养和脑力劳动内容的骨架(骨干)——就是指学生必须牢固地保持在记忆里的那些基本知识,他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动用记忆这个知识的仓库。我们分别就每一门学科规定了那些必须永远牢记、不再回头“补课”的规则、概念,公式、法则和其他概括性的原理。这些东西之所以要牢固地识记并保持在记忆里,首先是因为在脑力劳动中要经常地用到它们。用形象的话来说,它们是随手要用的万能的工具,没有它们就无法走进知识的工厂里去。
就语法来说,这就是首先要牢固地记住最低限度的正写法词汇量。我们从词典和语法教科书里挑选出2000个正写法的词,这些词包含了所有最重要的正写法规则。学生在小学4年里掌握1500个词的写法,在五、六年级再掌握500个词的写法。最低限度正写法词汇量是教师的硬性规定的大纲。教师把掌握这些词的时间加以分配,布置一些相应的练习,并且研究学生的个人作业的情况。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如果一个学生到了六年级末的时候,牢固地、永远不忘地记住了2000个包含了最重要的语法规则在内的正写法的词,如果这种识记是在有理解地研究规则的背景下进行的,那么这个学生的读写就已经过关,他的语法知识和书写技能就变成了他的学习工具。记住必要的东西——这是预防学生在中年级和高年级时负担过重的极其重要的条件。这种识记和保持能把学生的智慧力量解放出来,以便去完成创造性的学习任务。
就算术来说,要牢记乘法表。学生要在第二学年的第四学季,把这项概括性的东西永远牢记不忘。学生还要把100以内的算术运算的各种可能的组合牢牢记住(例如,学生要不假思索地说出83—69等于几,并且永远牢记)。在三年级,学生应当记住1000以内的算术运算的各种组合。
在代数方面,要牢牢记住乘法公式。学生应在六年级的学年末记熟它们。此外还有坐标制、整除性标志、方程公式、对数函数、导函数、积分、三角函数、复数等。对于每一部分,都明确规定要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所要记住的东西,并指明在什么时候记住。
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最低限度的知识,把它们永远牢记和保持在记忆里,教师就必须周密地进行备课,恰当地分配练习的时间。【平时在教学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遗忘知识的速度是惊人的,许多知识技能方法,在该单元教学时看似掌握得很到位,一旦过几个礼拜再去考查,学生们往往已经遗忘地差不多了,不得不周而复始地拾起来重新讲解,就如文中所说,要周密地进行备课、恰当地分配练习时间,除了让学生理解性地掌握知识之外,平时就要有目的性有周期性地进行重复练习,以便最大限度地保留学生们对于知识点的记忆。】为了使学生牢记最低限度的正写法词汇,俄语教师就要周密考虑整个学年以至好几年的词汇默写作业。在每一节课上,让学生抄下和复习几个词的正写法。每一个学生都随身带着抄词用的正写法词汇本,回家后复习这些抄下来的词。在一年期间,每个词都能复习好几遍,同时也联想到有关的语法规则。
如果教养的“骨架”(即学生必须永远牢记的知识和技能)是稳固的,那么学校的整个“楼房”也是稳固的。在通过表格反映出来的知识体系里,我们只列入了那些必须牢记和保持在记忆里的东西。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是为了在必须识记和记忆的东西跟那些只要理解而不需识记的东西之间,划一条明确的界限。如果一个学生想把全部的东西都记住,那他是什么也得不到的,他甚至连那些必须识记和保持在记忆里的东西也记不住。缺少这个教养的牢固的“骨架”,常常是学校工作中最严重的缺点之一。
总评:
我们的学生能达到什么程度。我想作为数学老师,我们对学生能否在阅读过程中对所读的东西进行初步的逻辑分析了解多少呢?常常看似一道简单的应用题,学生读了几遍就是不知道题中存在什么数量关系,甚至个别学生连题目的要求都读不懂。我想学生之所以读不懂,跟读书能力有很大的关系。我们在要求学生读题时,并不是泛泛的读,而是要边读边思考,不仅思考所读的东西的内容,还要在读中进行初步的逻辑分析。

674、学生应当掌握的最重要的技能和技巧 Empty 学生应当掌握的最重要的技能和技巧 周四 四月 11, 2013 11:57 am

华师大宝山实验陈晨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74、学生应当掌握的最重要的技能和技巧
我在20年前曾提出一个目标,即规定出:学生在什么时候,在第几学年,第几学季,应当达到一定的教养水平和阶段,应当掌握最重要的技能和技巧,掌握最重要的概括(规则、结论、公式、定律),并且牢固地掌握到永远不再忘记的程度。我分析了通常称为中等教育的内容里所包含的全套知识、技能和技巧,好像看到了教养、智力发展和信念的活的血肉依附在上面的那个“骨架”,或骨干。这个骨架就是一些实际技能和技巧,没有它们就不可能设想有教学过程。这就是学习的技能:观察周围世界的现象,思考,表达出自己关于所见、所做、所想的思想,阅读,书写等技能。一个学生要在学校里学习10年,为了能够顺利地掌握知识,他不应当在这10年里都在学习读和写,而应当在一个离开始学习时比较近,而离毕业时又比较远的阶段上就学会读和写。掌握这些技能(特别是读的技能)的阶段离开始学习的时候越近,学生学习起来就越容易,他感到负担过重的可能性就越小。学校教学的弊病经常在于,一个人在上学的整整10年里都在学习读和写,但是因为他同时还得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所以其结果是他既没有学好读和写,又没有掌握好系统的科学知识。
我把学生在l0年内应当掌握的最重要的技能和技巧按一个竖式排列出来,其结果如下:
1.会观察周围世界的现象。
2.会思考——即会类比、比较、对比,找出不懂的东西;能提出疑问。
3.会表达关于自己所见、所观察、所做、所想的事情的思想。
4.能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阅读。
5.能流利地、足够迅速地和正确地书写。
6.能区分出所读的东西的逻辑上完整的各部分,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性。
7.能找到有关所要了解的问题的书。
8.能在书中找到有关问题的材料。
9.能在阅读过程中对所读的东西进行初步的逻辑分析。
10.能听教师的讲解并能同时把教师讲述的内容简要地记录下来。
11 能阅读课文并能同时听懂教师关于如何理解课文和各个逻辑组成部分的指示。
12.会写作文——即能把自己在周围所看到、观察到的事物叙述清楚。
通过对各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的观察和研究,我规定出掌握每一项技能的时间:在什么时候,在几年级(个别情况下还定出在第几学期、第几学季),这条技能必须达到符合要求的程度。只要粗略地看一下这张表,就会使人感到担忧。平时学生和教师所遇到的某些困难,其根源一下子就昭然若揭了。这些困难中的某几条简直成了绊脚石。
例如,这张表里有两条技能: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阅读的技能,和区分出所读的东西的逻辑上完整的各部分,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性的技能。
事实上,学生直到七、八年级才掌握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阅读的技能。奇怪的是,对文学阅读提出的任务之一,竟是要求学生掌握读的技能……但是早在三年级特别是四年级,已经向学生提出了新的目标:学会区分出所读的东西的逻辑上完整的各部分……这真是奇怪的事:儿童还没有学会读,就已经要求他对所读的东西进行逻辑分析了。学生实际上到五年级还不会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读(所谓流利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读,这就意味着在读的时候不去考虑读的过程,而考虑所读的东西的意思),但是对他提出的主要学习任务之一,已经是要求他对历史、地理、生物教科书的课文进行逻辑分析了。
该怎么办呢?在学生没有扎实地掌握有关的技能以前,不要给他布置比较复杂的学习任务吗?那么这就意味着,譬如在历史教科书方面,当学生还没有学会读(达到会分析的读所要求的程度)的时候,就不要给他布置家庭作业吗?但这样做又是不行的,这样会把学习的年限拖到15年。由此可见,学生必须更早地掌握最常用的技能,即掌握复杂的技能和总的来说掌握知识都要依靠的那些技能。当学生还没有学会流利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读,即在读的时候不必考虑读的过程的时候,书籍对他来说就不可能成为知识的源泉。
很明显,在这张表上,掌握技能和技巧的曲线应当是另一种样子。只有学生学会了流利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读的时候,才能谈到区分所读的东西的逻辑上完整的部分的技能。如果学生没有学会读,他的功课就不会及格,学习对于他就不会成为有趣的、有创造性的事。
再往后,学生在读的技能的发展上还应当再提高一步:要学会同时读和思考,不仅思考所读的东西的内容,而且要思考别的东西,如教师的指示、自己对所读的东西的看法等。这种技能到七年级就很需要了,它在八至十年级的创造性脑力劳动中将得到更加广泛的运用。如果学生还不会区分所读的东西中的逻辑上完整的部分,特别是如果他还没有充分掌握迅速阅读的技能时,那么他能不能在阅读课文的同时又听懂教师关于怎样阅读课文的指示呢?但是在实践中,这种现象是随处可见的:学生还不会进行逻辑分析,但是他已经有必要做到一边阅读一边从所读的内容中抽象出结论来了。
现在,我们全体教师从这张教学过程的表上看出这种互不配合、次序混乱的毛病来了。还有一些其他的怪现象也都暴露出来了。谁也不能肯定地说出,学生究竟应当在什么时候、在哪一学年,学会流利地、足够迅速地和正确地把教师口授的东西写下来(没有遗漏和错误地写下来),才能使他学会一边听教师讲解,一边把教师的思想和讲述的内容简要地记下来。实践中的情况是:学生在上学的整整10年时间里,都在学习迅速地书写。在三、四年级,学生距离掌握这条技能还很远,他怎么能学会写作文呢?可是在三年级特别是在四年级,已经要求学生了:把你所见到的东西写成作文。
至于思考的技能,把几个客体、事物、现象进行类比、比较、对比的技能,找出不懂的东西的技能,以及提出疑问的技能又是怎样的呢?不掌握这些技能,根本就无法学习。然而有谁以及在什么地方进行专门的工作来教给儿童思考呢?是不是每一位小学教师都有一本专门的练习簿,年复一年地把一些思维练习积累下来呢?实际上,这方面是毫无所有。一切都模糊不清:据说,反正教师在每一节课上都要教学生思考的……儿童不会解答应用题,难道不是因为谁也不负责教他思考吗?
离开观察周围世界现象的技能和表达思想的技能(这两种技能是紧密联系的),教学过程也是不可思议的。但是奇怪的是,我们没有见过任何培养这些技能的工作体系。儿童没有专门地(在专门的课上)学习怎样观察周围世界的现象,没有一个教师能够肯定地说:我已经完成了培养这项技能的工作,我的学生已经学会觉察事物、现象、事件的主要的、本质的属性。实际生活表明,无论就哪一项技能来说(没有这些技能就无法顺利地学习),都说不出在教学过程的某一阶段上是已经掌握了,都不敢说:到这里为止,掌握这项技能的工作已告结束。有一个时期,我感到自己好像是在黑暗里摸索:教育过程实质上是在自流自发地进行的,我去听一些课,无非是为了有点事可做而已。不,这种情况不应当再继续下去了。我跟一些最有经验的教师一起,分析了教学大纲,估量了学生的力量和可能性,把表达某一种技能的实质的每一个概念的范围和含义弄准确(这一点十分重要),并且考虑了这一概念与另一概念的依存关系。最后,我们确定了在教学过程的哪些点上应当完成对每一种技能的掌握。例如,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阅读的技能,应当让学生在第三学年第一学期末的时候掌握好。以后,关于阅读技巧、读的技能的问题就不必再淡了,否则就会打乱对教学过程的全盘的领导。从第三学年第一学期起(跟掌握读的技能平行进行),开始掌握区分逻辑上完整部分的技能。掌握这一技能的第一阶段在四年级末完成,其第二阶段在六年级末完成。就在这时,即在掌握区分所读东西的逻辑上完整的部分的技能趋于完成的时期,让学生开始掌握中学阶段一种比较复杂的技能:学生在阅读的同时,不仅要思考所读东西的内容,而且要在思想上对它进行初步的逻辑分析。
掌握流利书写技能的第一阶段在二年级完成,第二阶段在四年级完成。到四年级末的时候,每一个学生应当做到书写迅速、字体稳定,把书写技能掌握到这样完善的程度,以致学生在书写过程中不必再考虑单个字母的写法,而把精力用在思考所写的东西的内容和含义上面去。在第四学年的第二学期,开始掌握一边听教师的讲解,同时把思想内容记录下来的技能。这一技能的掌握,要求在第六学年末完成。
掌握写作文的技能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预备阶段,在掌握流利书写技能的第一阶段完成后开始,即从第三学年初开始。第二阶段在第四学年第二学期开始,在六年级时完成。
在掌握一个个的技能时,必须实现相互结合的原则:当掌握一种技能正在完成时,就开始掌握另一种技能。新的、较复杂的技能是建立在不太复杂的技能的牢固基础上的。
在弄清楚各项技能的顺序性、相互依存性和衔接性的情况以后,我们就开始在实践中来实现这种设想。上表所列的一整套技能,实质上就成了教师们对自己和相互之间的要求。对于学校领导人来说,这个体系就成了管理教育过程的一个大纲。
我们按照这个教学过程的逻辑本身所提示的技能和知识的体系进行工作,已经有20多年了。每一位教师,在对某项技能的实质有了明确的认识以后,就去寻求掌握这项技能的具体途径。例如,经验已经证明,为了掌握流利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读的技能,就必须进行一定范围(数量)的练习,就必须使学生朗读多少页书,否则是不会有任何效果的。对一个学生来说,练习的数量是这么些,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练习的数量又有所不同。为了掌握思考(类比、比较、对比)的技能,必须明确地规定出思考题的数量。为了掌握观察周围世界现象的技能,我们形成了一套到自然界里去上课的体系:让学生去观察自然现象,讲述他们所看到的东西。
根据技能和知识的体系来领导教学过程,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为了更清楚地看出这种优越性,让我们来谈谈这个体系的第二部分——知识体系。我们分析了教学大纲和学生的脑力劳动情况,明确规定了教养和脑力劳动内容的骨架(骨干)——就是指学生必须牢固地保持在记忆里的那些基本知识,他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动用记忆这个知识的仓库。我们分别就每一门学科规定了那些必须永远牢记、不再回头“补课”的规则、概念,公式、法则和其他概括性的原理。这些东西之所以要牢固地识记并保持在记忆里,首先是因为在脑力劳动中要经常地用到它们。用形象的话来说,它们是随手要用的万能的工具,没有它们就无法走进知识的工厂里去。
就语法来说,这就是首先要牢固地记住最低限度的正写法词汇量。我们从词典和语法教科书里挑选出2000个正写法的词,这些词包含了所有最重要的正写法规则。学生在小学4年里掌握1500个词的写法,在五、六年级再掌握500个词的写法。最低限度正写法词汇量是教师的硬性规定的大纲。教师把掌握这些词的时间加以分配,布置一些相应的练习,并且研究学生的个人作业的情况。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如果一个学生到了六年级末的时候,牢固地、永远不忘地记住了2000个包含了最重要的语法规则在内的正写法的词,如果这种识记是在有理解地研究规则的背景下进行的,那么这个学生的读写就已经过关,他的语法知识和书写技能就变成了他的学习工具。记住必要的东西——这是预防学生在中年级和高年级时负担过重的极其重要的条件。这种识记和保持能把学生的智慧力量解放出来,以便去完成创造性的学习任务。
就算术来说,要牢记乘法表。学生要在第二学年的第四学季,把这项概括性的东西永远牢记不忘。学生还要把100以内的算术运算的各种可能的组合牢牢记住(例如,学生要不假思索地说出83—69等于几,并且永远牢记)。在三年级,学生应当记住1000以内的算术运算的各种组合。
在代数方面,要牢牢记住乘法公式。学生应在六年级的学年末记熟它们。此外还有坐标制、整除性标志、方程公式、对数函数、导函数、积分、三角函数、复数等。对于每一部分,都明确规定要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所要记住的东西,并指明在什么时候记住。
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最低限度的知识,把它们永远牢记和保持在记忆里,教师就必须周密地进行备课,恰当地分配练习的时间。为了使学生牢记最低限度的正写法词汇,俄语教师就要周密考虑整个学年以至好几年的词汇默写作业。在每一节课上,让学生抄下和复习几个词的正写法。每一个学生都随身带着抄词用的正写法词汇本,回家后复习这些抄下来的词。在一年期间,每个词都能复习好几遍,同时也联想到有关的语法规则。
如果教养的“骨架”(即学生必须永远牢记的知识和技能)是稳固的,那么学校的整个“楼房”也是稳固的。在通过表格反映出来的知识体系里,我们只列入了那些必须牢记和保持在记忆里的东西。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是为了在必须识记和记忆的东西跟那些只要理解而不需识记的东西之间,划一条明确的界限。如果一个学生想把全部的东西都记住,那他是什么也得不到的,他甚至连那些必须识记和保持在记忆里的东西也记不住。缺少这个教养的牢固的“骨架”,常常是学校工作中最严重的缺点之一。
没有实际技能和技巧,就不可能设想有教学过程。如果"骨架"(即学生必须永远牢记的知识和技能)是稳固的,那么学校的整个"楼房"也是稳固的。同时明确规定:学生在什么时候,在第几学年,第几学季,应当达到一定的教养水平和阶段,应当掌握最重要的技能和技巧,掌握最重要的概括(规则、结论、公式、定律),并且牢固地掌握到永远不再忘记的程度。
在我们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的知识是层层递进的,但是数学也有一个根基,那就是前人总结归纳的定义和公式,教师必须认真备课,将这些概念定义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记住,比如二年级我们学习了乘法口诀,那三年级在进行两位数计算式,就需要运用到二年级所学的知识。如果学生一旦在二年级没有掌握这个知识那这样的学生在三年级学到两位数乘除法计算时势必会学得很累。
归根到底我们教师有义务在教学方面用心教导学生,使得他们掌握技能和方法,使他们的学习根基变得稳固。

774、学生应当掌握的最重要的技能和技巧 Empty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74 周四 四月 11, 2013 12:02 pm

进修学院钱婷婷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74、学生应当掌握的最重要的技能和技巧
我在20年前曾提出一个目标,即规定出:学生在什么时候,在第几学年,第几学季,应当达到一定的教养水平和阶段,应当掌握最重要的技能和技巧,掌握最重要的概括(规则、结论、公式、定律),并且牢固地掌握到永远不再忘记的程度。我分析了通常称为中等教育的内容里所包含的全套知识、技能和技巧,好像看到了教养、智力发展和信念的活的血肉依附在上面的那个“骨架”,或骨干。[不论是任何一门学科,学科的骨架很重要,尤其是对老师来说。]
这个骨架就是一些实际技能和技巧,没有它们就不可能设想有教学过程。这就是学习的技能:观察周围世界的现象,思考,表达出自己关于所见、所做、所想的思想,阅读,书写等技能。一个学生要在学校里学习10年,为了能够顺利地掌握知识,他不应当在这10年里都在学习读和写,而应当在一个离开始学习时比较近,而离毕业时又比较远的阶段上就学会读和写。掌握这些技能(特别是读的技能)的阶段离开始学习的时候越近,学生学习起来就越容易,他感到负担过重的可能性就越小。学校教学的弊病经常在于,一个人在上学的整整10年里都在学习读和写,但是因为他同时还得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所以其结果是他既没有学好读和写,又没有掌握好系统的科学知识。[所以苏翁的意思是说,学生应该在一段时间里,专心地学习读和写?]
我把学生在l0年内应当掌握的最重要的技能和技巧按一个竖式排列出来,其结果如下:
1.会观察周围世界的现象。
2.会思考——即会类比、比较、对比,找出不懂的东西;能提出疑问。
3.会表达关于自己所见、所观察、所做、所想的事情的思想。
4.能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阅读。
5.能流利地、足够迅速地和正确地书写。
6.能区分出所读的东西的逻辑上完整的各部分,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性。
7.能找到有关所要了解的问题的书。
8.能在书中找到有关问题的材料。
9.能在阅读过程中对所读的东西进行初步的逻辑分析。
10.能听教师的讲解并能同时把教师讲述的内容简要地记录下来。
11 能阅读课文并能同时听懂教师关于如何理解课文和各个逻辑组成部分的指示。
12.会写作文——即能把自己在周围所看到、观察到的事物叙述清楚。
通过对各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的观察和研究,我规定出掌握每一项技能的时间:在什么时候,在几年级(个别情况下还定出在第几学期、第几学季),这条技能必须达到符合要求的程度。只要粗略地看一下这张表,就会使人感到担忧。平时学生和教师所遇到的某些困难,其根源一下子就昭然若揭了。这些困难中的某几条简直成了绊脚石。
例如,这张表里有两条技能: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阅读的技能,和区分出所读的东西的逻辑上完整的各部分,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性的技能。
事实上,学生直到七、八年级才掌握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阅读的技能。奇怪的是,对文学阅读提出的任务之一,竟是要求学生掌握读的技能……但是早在三年级特别是四年级,已经向学生提出了新的目标:学会区分出所读的东西的逻辑上完整的各部分……这真是奇怪的事:儿童还没有学会读,就已经要求他对所读的东西进行逻辑分析了。[的确没错,我们现在的学科教育很多都是填鸭式的,一味地要求学生去背诵大段的古文诗词,背诵整篇整篇的英文课文,其实仔细想一想,在逻辑上是走不通的。他的大脑发育水平都没有达到这个程度,他无法真正理解,又怎么能学得好呢?]学生实际上到五年级还不会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读(所谓流利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读,这就意味着在读的时候不去考虑读的过程,而考虑所读的东西的意思),但是对他提出的主要学习任务之一,已经是要求他对历史、地理、生物教科书的课文进行逻辑分析了。
该怎么办呢?在学生没有扎实地掌握有关的技能以前,不要给他布置比较复杂的学习任务吗?那么这就意味着,譬如在历史教科书方面,当学生还没有学会读(达到会分析的读所要求的程度)的时候,就不要给他布置家庭作业吗?但这样做又是不行的,这样会把学习的年限拖到15年。由此可见,学生必须更早地掌握最常用的技能,即掌握复杂的技能和总的来说掌握知识都要依靠的那些技能。当学生还没有学会流利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读,即在读的时候不必考虑读的过程的时候,书籍对他来说就不可能成为知识的源泉。
很明显,在这张表上,掌握技能和技巧的曲线应当是另一种样子。只有学生学会了流利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读的时候,才能谈到区分所读的东西的逻辑上完整的部分的技能。如果学生没有学会读,他的功课就不会及格,学习对于他就不会成为有趣的、有创造性的事。
再往后,学生在读的技能的发展上还应当再提高一步:要学会同时读和思考,不仅思考所读的东西的内容,而且要思考别的东西,如教师的指示、自己对所读的东西的看法等。这种技能到七年级就很需要了,它在八至十年级的创造性脑力劳动中将得到更加广泛的运用。如果学生还不会区分所读的东西中的逻辑上完整的部分,特别是如果他还没有充分掌握迅速阅读的技能时,那么他能不能在阅读课文的同时又听懂教师关于怎样阅读课文的指示呢?但是在实践中,这种现象是随处可见的:学生还不会进行逻辑分析,但是他已经有必要做到一边阅读一边从所读的内容中抽象出结论来了。
现在,我们全体教师从这张教学过程的表上看出这种互不配合、次序混乱的毛病来了。还有一些其他的怪现象也都暴露出来了。谁也不能肯定地说出,学生究竟应当在什么时候、在哪一学年,学会流利地、足够迅速地和正确地把教师口授的东西写下来(没有遗漏和错误地写下来),才能使他学会一边听教师讲解,一边把教师的思想和讲述的内容简要地记下来。实践中的情况是:学生在上学的整整10年时间里,都在学习迅速地书写。在三、四年级,学生距离掌握这条技能还很远,他怎么能学会写作文呢?可是在三年级特别是在四年级,已经要求学生了:把你所见到的东西写成作文。
至于思考的技能,把几个客体、事物、现象进行类比、比较、对比的技能,找出不懂的东西的技能,以及提出疑问的技能又是怎样的呢?不掌握这些技能,根本就无法学习。然而有谁以及在什么地方进行专门的工作来教给儿童思考呢?是不是每一位小学教师都有一本专门的练习簿,年复一年地把一些思维练习积累下来呢?实际上,这方面是毫无所有。一切都模糊不清:据说,反正教师在每一节课上都要教学生思考的……儿童不会解答应用题,难道不是因为谁也不负责教他思考吗?
离开观察周围世界现象的技能和表达思想的技能(这两种技能是紧密联系的),教学过程也是不可思议的。但是奇怪的是,我们没有见过任何培养这些技能的工作体系。儿童没有专门地(在专门的课上)学习怎样观察周围世界的现象,没有一个教师能够肯定地说:我已经完成了培养这项技能的工作,我的学生已经学会觉察事物、现象、事件的主要的、本质的属性。实际生活表明,无论就哪一项技能来说(没有这些技能就无法顺利地学习),都说不出在教学过程的某一阶段上是已经掌握了,都不敢说:到这里为止,掌握这项技能的工作已告结束。有一个时期,我感到自己好像是在黑暗里摸索:教育过程实质上是在自流自发地进行的,我去听一些课,无非是为了有点事可做而已。不,这种情况不应当再继续下去了。我跟一些最有经验的教师一起,分析了教学大纲,估量了学生的力量和可能性,把表达某一种技能的实质的每一个概念的范围和含义弄准确(这一点十分重要),并且考虑了这一概念与另一概念的依存关系。最后,我们确定了在教学过程的哪些点上应当完成对每一种技能的掌握。例如,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阅读的技能,应当让学生在第三学年第一学期末的时候掌握好。以后,关于阅读技巧、读的技能的问题就不必再淡了,否则就会打乱对教学过程的全盘的领导。从第三学年第一学期起(跟掌握读的技能平行进行),开始掌握区分逻辑上完整部分的技能。掌握这一技能的第一阶段在四年级末完成,其第二阶段在六年级末完成。就在这时,即在掌握区分所读东西的逻辑上完整的部分的技能趋于完成的时期,让学生开始掌握中学阶段一种比较复杂的技能:学生在阅读的同时,不仅要思考所读东西的内容,而且要在思想上对它进行初步的逻辑分析。
掌握流利书写技能的第一阶段在二年级完成,第二阶段在四年级完成。到四年级末的时候,每一个学生应当做到书写迅速、字体稳定,把书写技能掌握到这样完善的程度,以致学生在书写过程中不必再考虑单个字母的写法,而把精力用在思考所写的东西的内容和含义上面去。在第四学年的第二学期,开始掌握一边听教师的讲解,同时把思想内容记录下来的技能。这一技能的掌握,要求在第六学年末完成。
掌握写作文的技能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预备阶段,在掌握流利书写技能的第一阶段完成后开始,即从第三学年初开始。第二阶段在第四学年第二学期开始,在六年级时完成。
在掌握一个个的技能时,必须实现相互结合的原则:当掌握一种技能正在完成时,就开始掌握另一种技能。新的、较复杂的技能是建立在不太复杂的技能的牢固基础上的。
在弄清楚各项技能的顺序性、相互依存性和衔接性的情况以后,我们就开始在实践中来实现这种设想。上表所列的一整套技能,实质上就成了教师们对自己和相互之间的要求。对于学校领导人来说,这个体系就成了管理教育过程的一个大纲。
我们按照这个教学过程的逻辑本身所提示的技能和知识的体系进行工作,已经有20多年了。每一位教师,在对某项技能的实质有了明确的认识以后,就去寻求掌握这项技能的具体途径。例如,经验已经证明,为了掌握流利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读的技能,就必须进行一定范围(数量)的练习,就必须使学生朗读多少页书,否则是不会有任何效果的。对一个学生来说,练习的数量是这么些,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练习的数量又有所不同。为了掌握思考(类比、比较、对比)的技能,必须明确地规定出思考题的数量。为了掌握观察周围世界现象的技能,我们形成了一套到自然界里去上课的体系:让学生去观察自然现象,讲述他们所看到的东西。
根据技能和知识的体系来领导教学过程,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为了更清楚地看出这种优越性,让我们来谈谈这个体系的第二部分——知识体系。我们分析了教学大纲和学生的脑力劳动情况,明确规定了教养和脑力劳动内容的骨架(骨干)——就是指学生必须牢固地保持在记忆里的那些基本知识,他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动用记忆这个知识的仓库。我们分别就每一门学科规定了那些必须永远牢记、不再回头“补课”的规则、概念,公式、法则和其他概括性的原理。这些东西之所以要牢固地识记并保持在记忆里,首先是因为在脑力劳动中要经常地用到它们。用形象的话来说,它们是随手要用的万能的工具,没有它们就无法走进知识的工厂里去。
就语法来说,这就是首先要牢固地记住最低限度的正写法词汇量。我们从词典和语法教科书里挑选出2000个正写法的词,这些词包含了所有最重要的正写法规则。学生在小学4年里掌握1500个词的写法,在五、六年级再掌握500个词的写法。最低限度正写法词汇量是教师的硬性规定的大纲。教师把掌握这些词的时间加以分配,布置一些相应的练习,并且研究学生的个人作业的情况。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如果一个学生到了六年级末的时候,牢固地、永远不忘地记住了2000个包含了最重要的语法规则在内的正写法的词,如果这种识记是在有理解地研究规则的背景下进行的,那么这个学生的读写就已经过关,他的语法知识和书写技能就变成了他的学习工具。记住必要的东西——这是预防学生在中年级和高年级时负担过重的极其重要的条件。这种识记和保持能把学生的智慧力量解放出来,以便去完成创造性的学习任务。
就算术来说,要牢记乘法表。学生要在第二学年的第四学季,把这项概括性的东西永远牢记不忘。学生还要把100以内的算术运算的各种可能的组合牢牢记住(例如,学生要不假思索地说出83—69等于几,并且永远牢记)。在三年级,学生应当记住1000以内的算术运算的各种组合。
在代数方面,要牢牢记住乘法公式。学生应在六年级的学年末记熟它们。此外还有坐标制、整除性标志、方程公式、对数函数、导函数、积分、三角函数、复数等。对于每一部分,都明确规定要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所要记住的东西,并指明在什么时候记住。
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最低限度的知识,把它们永远牢记和保持在记忆里,教师就必须周密地进行备课,恰当地分配练习的时间。为了使学生牢记最低限度的正写法词汇,俄语教师就要周密考虑整个学年以至好几年的词汇默写作业。在每一节课上,让学生抄下和复习几个词的正写法。每一个学生都随身带着抄词用的正写法词汇本,回家后复习这些抄下来的词。在一年期间,每个词都能复习好几遍,同时也联想到有关的语法规则。
如果教养的“骨架”(即学生必须永远牢记的知识和技能)是稳固的,那么学校的整个“楼房”也是稳固的。在通过表格反映出来的知识体系里,我们只列入了那些必须牢记和保持在记忆里的东西。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是为了在必须识记和记忆的东西跟那些只要理解而不需识记的东西之间,划一条明确的界限。如果一个学生想把全部的东西都记住,那他是什么也得不到的,他甚至连那些必须识记和保持在记忆里的东西也记不住。缺少这个教养的牢固的“骨架”,常常是学校工作中最严重的缺点之一。

总批:
[苏翁列出的学生学习10年间应该要掌握的知识,这样的方式,其实也给我们提了个醒,这样的方式是很好的,不只让学生对自己所要掌握的技能一目了然,更是让老师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更有针对性。同时,这种非常具体的表述也能让学生在学习了知识之后,及时地进行自我检测,看看自己到底是不是达到了要求。
像我们老师在备课的时候,总是先制定教学目标,但这个目标只是给自己看,给听课的老师看的,却从来不给学生看。其实,我们可以像苏翁这么做,在上课之前,用更浅显易懂的语言把教学目标列出来给学生看,也让学生知道自己这节课到底要做什么,这样是不是会提高课堂效率呢?当然了,这只是我个人的想法。]


874、学生应当掌握的最重要的技能和技巧 Empty 43、怎样才能使儿童愿意好好学习 周四 四月 11, 2013 12:14 pm

admin孙利明

admin孙利明
Admin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43、怎样才能使儿童愿意好好学习
我坚定地相信,诱使儿童自觉地、刻苦地从事恼力劳动的一种最强有力的刺激物,就是赋予他的脑力劳动以人情味儿,使他感到愿意给自己的亲人(妈妈、爸爸)带来喜悦是一种高尚的情操。一个心地善良、关心别人的儿童,他能够在那种初看起来并没有什么恶劣行为的地方感觉出不好的事来。有一次,四年级学生柯里亚对我说:“我应当好好学习,我妈妈有心脏病。”这孩子感到,如果他的记分册里出现了坏分数,母亲就会伤心难过。他希望母亲能够心情平静。他知道,他能用自己的劳动安慰母亲的心,不要使她操心和不安。如果你想做到使儿童愿意好好学习,使他竭力以此给母亲和父亲带来欢乐,那你就要爱护、培植和发展他身上的劳动的自豪感。这就是说,要让儿童看见和体验到他在学习上的成就。不要让儿童由于功课落后而感到一种没有出路的忧伤,感到自己好像低人一等。儿童的乐观精神、他对自己力量的信心,——这是一条把学校和家庭联系起来的牢固的绳索,是一块吸引父母亲心向学校的磁石。一旦儿童对世界的乐观主义的感受遭到破坏,那么学校和家庭之间就筑起了一道铜墙铁壁。
为了保持这种乐观主义的火花,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使母亲和父亲也能(形象地来说)守护着儿童的知识的摇篮,直接参与对儿童的教学,跟儿童一起为他的进步而高兴,关心他的成功和忧愁。【作为一名教师也要为学生的进步而高兴,关心学生的成功和忧愁。】“母亲教育学”,这不仅是指家长对儿童进行教育,而且包括进行教学。早在儿童入学以前两年内,我们学校和家长就共同进行有目的的、周密计划的工作,以便教给儿童一些初步的读写和算术知识。未来的学生每周到学校里来一次(在将入学的半年内每周来两次)。将要担任一年级工作的教师跟这些学龄前儿童一起活动。孩子们学习字母,学习阅读,解答应用题。当然,如果这种教学不能在家庭里继续进行,单靠每周到学校来一个小时,那是学不到什么的。我们还办了一所“家长学校”,在给家长们讲课时,我们告诉母亲、父亲、祖母和祖父们,应当怎样教儿童识字和学算术。我们创造了一些“家庭教学论”的有趣的教学方式。它们的要点就是:唤起儿童对知识和书籍的浓厚兴趣;把游戏和有目的的脑力劳动结合起来;不断地保持儿童跟家长的精神交往。高年级学生帮助制作了许多直观教具,是专门用来给学龄前儿童教认字和学算术用的。这样,我们的这些孩子,在进入一年级时,就已经能阅读和计数了。这就大大减轻了日后的学习,使儿童感到脑力劳动是件有趣的事。但是,这样做的好处还不止此。让儿童做些入学前的准备,能使儿童跟家长在精神上接近起来。母亲和父亲打心眼里关心儿童的成功和失败,他们就逐渐懂得了尊重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这门很微妙的学问。同时,在学前期进行一些教学,还可以防止家长们产生一种错误的想法,即认为“只要逼得紧一些”,就能使儿童在学习上得“五分”和“四分”。我们力求使父母们懂得:对学业成绩的评定,并不反映对儿童道德面貌的评定。违背了这一点,会给儿童带来很深的痛苦,有时候甚至摧残他的心灵。把学科成绩的评分跟道德面貌的评价等同起来,是缺乏理智地追求表面成绩(分数)的结果。我们认为,不能容忍把一切都归结为一条简单化的结论——好分数就是好学生,【品德、行为规范对一个学生更重要】没有得到“应得”的分数就意味着这个学生“不够格”。在这种奇怪的、缺乏教育学常识的观点里,没有把人看成是多种特征、品质、才能和爱好的和谐的统一体。
遗憾的是,这种观点已经渗透到许多家庭和社会生活中去了。当我看到许多文章里写道或者听到许多人说:“三分”是代表毫无用处的、很差的知识这种议论时,我就感到不胜愤慨。尊敬的教师同志们,你们应当坚定地对自己说:“三分”——这是一种对于完全令人满意的知识的鉴定。顺便提一下,如果所有的教师都能用正确的观点来看待这些问题,那么谎报成绩的现象就会消失,因为现在有许多学校给不及格的知识也是打“三分”的,这是一种令人遗憾的现象。还有,家长们也将不再要求自己的孩子做到不可能做到的事,因为并非所有的孩子都具有同样的能力:一个孩子很轻松地就能得到“五分”和“四分”,而另外一个孩子得到“三分”就是很大的成就。今天,当我们即将实现普及中等教育的时候,记住这一点是特别重要的。

http://danyuanluntan.365d.info

宝虹朱蕾



74、学生应当掌握的最重要的技能和技巧
我在20年前曾提出一个目标,即规定出:学生在什么时候,在第几学年,第几学季,应当达到一定的教养水平和阶段,应当掌握最重要的技能和技巧,掌握最重要的概括(规则、结论、公式、定律),并且牢固地掌握到永远不再忘记的程度。我分析了通常称为中等教育的内容里所包含的全套知识、技能和技巧,好像看到了教养、智力发展和信念的活的血肉依附在上面的那个“骨架”,或骨干。这个骨架就是一些实际技能和技巧,没有它们就不可能设想有教学过程。这就是学习的技能:观察周围世界的现象,思考,表达出自己关于所见、所做、所想的思想,阅读,书写等技能。一个学生要在学校里学习10年,为了能够顺利地掌握知识,他不应当在这10年里都在学习读和写,而应当在一个离开始学习时比较近,而离毕业时又比较远的阶段上就学会读和写。掌握这些技能(特别是读的技能)的阶段离开始学习的时候越近,学生学习起来就越容易,他感到负担过重的可能性就越小。学校教学的弊病经常在于,一个人在上学的整整10年里都在学习读和写,但是因为他同时还得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所以其结果是他既没有学好读和写,又没有掌握好系统的科学知识。
我把学生在l0年内应当掌握的最重要的技能和技巧按一个竖式排列出来,其结果如下:
1.会观察周围世界的现象。
2.会思考——即会类比、比较、对比,找出不懂的东西;能提出疑问。
3.会表达关于自己所见、所观察、所做、所想的事情的思想。
4.能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阅读。
5.能流利地、足够迅速地和正确地书写。
6.能区分出所读的东西的逻辑上完整的各部分,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性。
7.能找到有关所要了解的问题的书。
8.能在书中找到有关问题的材料。
9.能在阅读过程中对所读的东西进行初步的逻辑分析。
10.能听教师的讲解并能同时把教师讲述的内容简要地记录下来。
11 能阅读课文并能同时听懂教师关于如何理解课文和各个逻辑组成部分的指示。
12.会写作文——即能把自己在周围所看到、观察到的事物叙述清楚。 (在进行教学之前,一定要熟悉本学科不同年纪所应该具备的能力,同时为下一年级所需要的技能打下一定的基础。就像做任何事请之前都要制定要计划,只有心中清楚要培养学生怎样的能力和技巧,才能有相对应的行动。)
通过对各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的观察和研究,我规定出掌握每一项技能的时间:在什么时候,在几年级(个别情况下还定出在第几学期、第几学季),这条技能必须达到符合要求的程度。只要粗略地看一下这张表,就会使人感到担忧。平时学生和教师所遇到的某些困难,其根源一下子就昭然若揭了。这些困难中的某几条简直成了绊脚石。
例如,这张表里有两条技能: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阅读的技能,和区分出所读的东西的逻辑上完整的各部分,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性的技能。
事实上,学生直到七、八年级才掌握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阅读的技能。奇怪的是,对文学阅读提出的任务之一,竟是要求学生掌握读的技能……但是早在三年级特别是四年级,已经向学生提出了新的目标:学会区分出所读的东西的逻辑上完整的各部分……这真是奇怪的事:儿童还没有学会读,就已经要求他对所读的东西进行逻辑分析了。学生实际上到五年级还不会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读(所谓流利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读,这就意味着在读的时候不去考虑读的过程,而考虑所读的东西的意思),但是对他提出的主要学习任务之一,已经是要求他对历史、地理、生物教科书的课文进行逻辑分析了。
该怎么办呢?在学生没有扎实地掌握有关的技能以前,不要给他布置比较复杂的学习任务吗?那么这就意味着,譬如在历史教科书方面,当学生还没有学会读(达到会分析的读所要求的程度)的时候,就不要给他布置家庭作业吗?但这样做又是不行的,这样会把学习的年限拖到15年。由此可见,学生必须更早地掌握最常用的技能,即掌握复杂的技能和总的来说掌握知识都要依靠的那些技能。当学生还没有学会流利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读,即在读的时候不必考虑读的过程的时候,书籍对他来说就不可能成为知识的源泉。
很明显,在这张表上,掌握技能和技巧的曲线应当是另一种样子。只有学生学会了流利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读的时候,才能谈到区分所读的东西的逻辑上完整的部分的技能。如果学生没有学会读,他的功课就不会及格,学习对于他就不会成为有趣的、有创造性的事。
再往后,学生在读的技能的发展上还应当再提高一步:要学会同时读和思考,不仅思考所读的东西的内容,而且要思考别的东西,如教师的指示、自己对所读的东西的看法等。这种技能到七年级就很需要了,它在八至十年级的创造性脑力劳动中将得到更加广泛的运用。如果学生还不会区分所读的东西中的逻辑上完整的部分,特别是如果他还没有充分掌握迅速阅读的技能时,那么他能不能在阅读课文的同时又听懂教师关于怎样阅读课文的指示呢?但是在实践中,这种现象是随处可见的:学生还不会进行逻辑分析,但是他已经有必要做到一边阅读一边从所读的内容中抽象出结论来了。
现在,我们全体教师从这张教学过程的表上看出这种互不配合、次序混乱的毛病来了。还有一些其他的怪现象也都暴露出来了。谁也不能肯定地说出,学生究竟应当在什么时候、在哪一学年,学会流利地、足够迅速地和正确地把教师口授的东西写下来(没有遗漏和错误地写下来),才能使他学会一边听教师讲解,一边把教师的思想和讲述的内容简要地记下来。实践中的情况是:学生在上学的整整10年时间里,都在学习迅速地书写。在三、四年级,学生距离掌握这条技能还很远,他怎么能学会写作文呢?可是在三年级特别是在四年级,已经要求学生了:把你所见到的东西写成作文。
至于思考的技能,把几个客体、事物、现象进行类比、比较、对比的技能,找出不懂的东西的技能,以及提出疑问的技能又是怎样的呢?不掌握这些技能,根本就无法学习。然而有谁以及在什么地方进行专门的工作来教给儿童思考呢?是不是每一位小学教师都有一本专门的练习簿,年复一年地把一些思维练习积累下来呢?实际上,这方面是毫无所有。一切都模糊不清:据说,反正教师在每一节课上都要教学生思考的……儿童不会解答应用题,难道不是因为谁也不负责教他思考吗?
离开观察周围世界现象的技能和表达思想的技能(这两种技能是紧密联系的),教学过程也是不可思议的。但是奇怪的是,我们没有见过任何培养这些技能的工作体系。儿童没有专门地(在专门的课上)学习怎样观察周围世界的现象,没有一个教师能够肯定地说:我已经完成了培养这项技能的工作,我的学生已经学会觉察事物、现象、事件的主要的、本质的属性。实际生活表明,无论就哪一项技能来说(没有这些技能就无法顺利地学习),都说不出在教学过程的某一阶段上是已经掌握了,都不敢说:到这里为止,掌握这项技能的工作已告结束。有一个时期,我感到自己好像是在黑暗里摸索:教育过程实质上是在自流自发地进行的,我去听一些课,无非是为了有点事可做而已。不,这种情况不应当再继续下去了。我跟一些最有经验的教师一起,分析了教学大纲,估量了学生的力量和可能性,把表达某一种技能的实质的每一个概念的范围和含义弄准确(这一点十分重要),并且考虑了这一概念与另一概念的依存关系。最后,我们确定了在教学过程的哪些点上应当完成对每一种技能的掌握。例如,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阅读的技能,应当让学生在第三学年第一学期末的时候掌握好。以后,关于阅读技巧、读的技能的问题就不必再淡了,否则就会打乱对教学过程的全盘的领导。从第三学年第一学期起(跟掌握读的技能平行进行),开始掌握区分逻辑上完整部分的技能。掌握这一技能的第一阶段在四年级末完成,其第二阶段在六年级末完成。就在这时,即在掌握区分所读东西的逻辑上完整的部分的技能趋于完成的时期,让学生开始掌握中学阶段一种比较复杂的技能:学生在阅读的同时,不仅要思考所读东西的内容,而且要在思想上对它进行初步的逻辑分析。
掌握流利书写技能的第一阶段在二年级完成,第二阶段在四年级完成。到四年级末的时候,每一个学生应当做到书写迅速、字体稳定,把书写技能掌握到这样完善的程度,以致学生在书写过程中不必再考虑单个字母的写法,而把精力用在思考所写的东西的内容和含义上面去。在第四学年的第二学期,开始掌握一边听教师的讲解,同时把思想内容记录下来的技能。这一技能的掌握,要求在第六学年末完成。
掌握写作文的技能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预备阶段,在掌握流利书写技能的第一阶段完成后开始,即从第三学年初开始。第二阶段在第四学年第二学期开始,在六年级时完成。
在掌握一个个的技能时,必须实现相互结合的原则:当掌握一种技能正在完成时,就开始掌握另一种技能。新的、较复杂的技能是建立在不太复杂的技能的牢固基础上的。
在弄清楚各项技能的顺序性、相互依存性和衔接性的情况以后,我们就开始在实践中来实现这种设想。上表所列的一整套技能,实质上就成了教师们对自己和相互之间的要求。对于学校领导人来说,这个体系就成了管理教育过程的一个大纲。
我们按照这个教学过程的逻辑本身所提示的技能和知识的体系进行工作,已经有20多年了。每一位教师,在对某项技能的实质有了明确的认识以后,就去寻求掌握这项技能的具体途径。例如,经验已经证明,为了掌握流利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读的技能,就必须进行一定范围(数量)的练习,就必须使学生朗读多少页书,否则是不会有任何效果的。对一个学生来说,练习的数量是这么些,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练习的数量又有所不同。为了掌握思考(类比、比较、对比)的技能,必须明确地规定出思考题的数量。为了掌握观察周围世界现象的技能,我们形成了一套到自然界里去上课的体系:让学生去观察自然现象,讲述他们所看到的东西。
根据技能和知识的体系来领导教学过程,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为了更清楚地看出这种优越性,让我们来谈谈这个体系的第二部分——知识体系。我们分析了教学大纲和学生的脑力劳动情况,明确规定了教养和脑力劳动内容的骨架(骨干)——就是指学生必须牢固地保持在记忆里的那些基本知识,他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动用记忆这个知识的仓库。我们分别就每一门学科规定了那些必须永远牢记、不再回头“补课”的规则、概念,公式、法则和其他概括性的原理。这些东西之所以要牢固地识记并保持在记忆里,首先是因为在脑力劳动中要经常地用到它们。用形象的话来说,它们是随手要用的万能的工具,没有它们就无法走进知识的工厂里去。
就语法来说,这就是首先要牢固地记住最低限度的正写法词汇量。我们从词典和语法教科书里挑选出2000个正写法的词,这些词包含了所有最重要的正写法规则。学生在小学4年里掌握1500个词的写法,在五、六年级再掌握500个词的写法。最低限度正写法词汇量是教师的硬性规定的大纲。教师把掌握这些词的时间加以分配,布置一些相应的练习,并且研究学生的个人作业的情况。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如果一个学生到了六年级末的时候,牢固地、永远不忘地记住了2000个包含了最重要的语法规则在内的正写法的词,如果这种识记是在有理解地研究规则的背景下进行的,那么这个学生的读写就已经过关,他的语法知识和书写技能就变成了他的学习工具。记住必要的东西——这是预防学生在中年级和高年级时负担过重的极其重要的条件。这种识记和保持能把学生的智慧力量解放出来,以便去完成创造性的学习任务。
就算术来说,要牢记乘法表。学生要在第二学年的第四学季,把这项概括性的东西永远牢记不忘。学生还要把100以内的算术运算的各种可能的组合牢牢记住(例如,学生要不假思索地说出83—69等于几,并且永远牢记)。在三年级,学生应当记住1000以内的算术运算的各种组合。
在代数方面,要牢牢记住乘法公式。学生应在六年级的学年末记熟它们。此外还有坐标制、整除性标志、方程公式、对数函数、导函数、积分、三角函数、复数等。对于每一部分,都明确规定要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所要记住的东西,并指明在什么时候记住。
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最低限度的知识,把它们永远牢记和保持在记忆里,教师就必须周密地进行备课,恰当地分配练习的时间。为了使学生牢记最低限度的正写法词汇,俄语教师就要周密考虑整个学年以至好几年的词汇默写作业。在每一节课上,让学生抄下和复习几个词的正写法。每一个学生都随身带着抄词用的正写法词汇本,回家后复习这些抄下来的词。在一年期间,每个词都能复习好几遍,同时也联想到有关的语法规则。
如果教养的“骨架”(即学生必须永远牢记的知识和技能)是稳固的,那么学校的整个“楼房”也是稳固的。在通过表格反映出来的知识体系里,我们只列入了那些必须牢记和保持在记忆里的东西。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是为了在必须识记和记忆的东西跟那些只要理解而不需识记的东西之间,划一条明确的界限。如果一个学生想把全部的东西都记住,那他是什么也得不到的,他甚至连那些必须识记和保持在记忆里的东西也记不住。缺少这个教养的牢固的“骨架”,常常是学校工作中最严重的缺点之一。
作为语文老师,我对学生能否在阅读过程中对所读的东西进行初步的逻辑分析感慨颇多。常常看似简单的题,学生读了几遍就是不知道题到底在问你什么,甚至个别学生连题目的要求都读不懂。我想学生之所以读不懂,跟读书能力有很大的关系。古人朱熹在《训学斋规》中写到: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学生读题,并不是泛泛的读,就要边读边思考,不仅思考所读的东西的内容,还要在读中进行初步的逻辑分析。教学中我们普遍重视知识,而轻技能和技巧的掌握。 当学生还没有学会流利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读,即在读的时候不必考虑读的过程的时候,书籍对他来说就不可能成为知识的源泉。

和衷小学杨静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74、学生应当掌握的最重要的技能和技巧
   我在20年前曾提出一个目标,即规定出:学生在什么时候,在第几学年,第几学季,应当达到一定的教养水平和阶段,应当掌握最重要的技能和技巧,掌握最重要的概括(规则、结论、公式、定律),并且牢固地掌握到永远不再忘记的程度。我分析了通常称为中等教育的内容里所包含的全套知识、技能和技巧,好像看到了教养、智力发展和信念的活的血肉依附在上面的那个“骨架”,或骨干。这个骨架就是一些实际技能和技巧,没有它们就不可能设想有教学过程。【这些规则是高级技能的基础。】这就是学习的技能:观察周围世界的现象,思考,表达出自己关于所见、所做、所想的思想,阅读,书写等技能。一个学生要在学校里学习10年,为了能够顺利地掌握知识,他不应当在这10年里都在学习读和写,而应当在一个离开始学习时比较近,而离毕业时又比较远的阶段上就学会读和写。掌握这些技能(特别是读的技能)的阶段离开始学习的时候越近,学生学习起来就越容易,他感到负担过重的可能性就越小。学校教学的弊病经常在于,一个人在上学的整整10年里都在学习读和写,但是因为他同时还得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所以其结果是他既没有学好读和写,又没有掌握好系统的科学知识。
   我把学生在l0年内应当掌握的最重要的技能和技巧按一个竖式排列出来,其结果如下:
   1.会观察周围世界的现象。
   2.会思考——即会类比、比较、对比,找出不懂的东西;能提出疑问。
   3.会表达关于自己所见、所观察、所做、所想的事情的思想。
   4.能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阅读。
   5.能流利地、足够迅速地和正确地书写。
   6.能区分出所读的东西的逻辑上完整的各部分,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性。
   7.能找到有关所要了解的问题的书。
   8.能在书中找到有关问题的材料。
   9.能在阅读过程中对所读的东西进行初步的逻辑分析。
   10.能听教师的讲解并能同时把教师讲述的内容简要地记录下来。
   11 能阅读课文并能同时听懂教师关于如何理解课文和各个逻辑组成部分的指示。
   12.会写作文——即能把自己在周围所看到、观察到的事物叙述清楚。
   通过对各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的观察和研究,我规定出掌握每一项技能的时间:在什么时候,在几年级(个别情况下还定出在第几学期、第几学季),这条技能必须达到符合要求的程度。只要粗略地看一下这张表,就会使人感到担忧。平时学生和教师所遇到的某些困难,其根源一下子就昭然若揭了。这些困难中的某几条简直成了绊脚石。
   例如,这张表里有两条技能: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阅读的技能,和区分出所读的东西的逻辑上完整的各部分,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性的技能。
   事实上,学生直到七、八年级才掌握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阅读的技能。奇怪的是,对文学阅读提出的任务之一,竟是要求学生掌握读的技能……但是早在三年级特别是四年级,已经向学生提出了新的目标:学会区分出所读的东西的逻辑上完整的各部分……这真是奇怪的事:儿童还没有学会读,就已经要求他对所读的东西进行逻辑分析了。【是还没学会走,就先要跑的意思嘛、】学生实际上到五年级还不会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读(所谓流利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读,这就意味着在读的时候不去考虑读的过程,而考虑所读的东西的意思),但是对他提出的主要学习任务之一,已经是要求他对历史、地理、生物教科书的课文进行逻辑分析了。
   该怎么办呢?在学生没有扎实地掌握有关的技能以前,不要给他布置比较复杂的学习任务吗?那么这就意味着,譬如在历史教科书方面,当学生还没有学会读(达到会分析的读所要求的程度)的时候,就不要给他布置家庭作业吗?但这样做又是不行的,这样会把学习的年限拖到15年。由此可见,学生必须更早地掌握最常用的技能,即掌握复杂的技能和总的来说掌握知识都要依靠的那些技能。当学生还没有学会流利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读,即在读的时候不必考虑读的过程的时候,书籍对他来说就不可能成为知识的源泉。
   很明显,在这张表上,掌握技能和技巧的曲线应当是另一种样子。只有学生学会了流利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读的时候,才能谈到区分所读的东西的逻辑上完整的部分的技能。如果学生没有学会读,他的功课就不会及格,学习对于他就不会成为有趣的、有创造性的事。
   再往后,学生在读的技能的发展上还应当再提高一步:要学会同时读和思考,不仅思考所读的东西的内容,而且要思考别的东西,如教师的指示、自己对所读的东西的看法等。这种技能到七年级就很需要了,它在八至十年级的创造性脑力劳动中将得到更加广泛的运用。如果学生还不会区分所读的东西中的逻辑上完整的部分,特别是如果他还没有充分掌握迅速阅读的技能时,那么他能不能在阅读课文的同时又听懂教师关于怎样阅读课文的指示呢?但是在实践中,这种现象是随处可见的:学生还不会进行逻辑分析,但是他已经有必要做到一边阅读一边从所读的内容中抽象出结论来了。 【我感觉这点确实比较难,常常我们成人在阅读时也很难能够做到的,对于孩子来说,更加有难度了。】
   现在,我们全体教师从这张教学过程的表上看出这种互不配合、次序混乱的毛病来了。还有一些其他的怪现象也都暴露出来了。谁也不能肯定地说出,学生究竟应当在什么时候、在哪一学年,学会流利地、足够迅速地和正确地把教师口授的东西写下来(没有遗漏和错误地写下来),才能使他学会一边听教师讲解,一边把教师的思想和讲述的内容简要地记下来。实践中的情况是:学生在上学的整整10年时间里,都在学习迅速地书写。在三、四年级,学生距离掌握这条技能还很远,他怎么能学会写作文呢?可是在三年级特别是在四年级,已经要求学生了:把你所见到的东西写成作文。【不单单是写成作文,而是需要加上适当的想象啊修辞手法啊,各种结构啊帮助文章润色,将难度又提升好几个档次。】
   至于思考的技能,把几个客体、事物、现象进行类比、比较、对比的技能,找出不懂的东西的技能,以及提出疑问的技能又是怎样的呢?不掌握这些技能,根本就无法学习。然而有谁以及在什么地方进行专门的工作来教给儿童思考呢?是不是每一位小学教师都有一本专门的练习簿,年复一年地把一些思维练习积累下来呢?实际上,这方面是毫无所有。一切都模糊不清:据说,反正教师在每一节课上都要教学生思考的……儿童不会解答应用题,难道不是因为谁也不负责教他思考吗? 【教会孩子思考,这个议题很有深度,也很值得研究。】
   离开观察周围世界现象的技能和表达思想的技能(这两种技能是紧密联系的),教学过程也是不可思议的。但是奇怪的是,我们没有见过任何培养这些技能的工作体系。儿童没有专门地(在专门的课上)学习怎样观察周围世界的现象,没有一个教师能够肯定地说:我已经完成了培养这项技能的工作,我的学生已经学会觉察事物、现象、事件的主要的、本质的属性。实际生活表明,无论就哪一项技能来说(没有这些技能就无法顺利地学习),都说不出在教学过程的某一阶段上是已经掌握了,都不敢说:到这里为止,掌握这项技能的工作已告结束。有一个时期,我感到自己好像是在黑暗里摸索:教育过程实质上是在自流自发地进行的,我去听一些课,无非是为了有点事可做而已。不,这种情况不应当再继续下去了。我跟一些最有经验的教师一起,分析了教学大纲,估量了学生的力量和可能性,把表达某一种技能的实质的每一个概念的范围和含义弄准确(这一点十分重要),并且考虑了这一概念与另一概念的依存关系。最后,我们确定了在教学过程的哪些点上应当完成对每一种技能的掌握。例如,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阅读的技能,应当让学生在第三学年第一学期末的时候掌握好。以后,关于阅读技巧、读的技能的问题就不必再淡了,否则就会打乱对教学过程的全盘的领导。从第三学年第一学期起(跟掌握读的技能平行进行),开始掌握区分逻辑上完整部分的技能。掌握这一技能的第一阶段在四年级末完成,其第二阶段在六年级末完成。就在这时,即在掌握区分所读东西的逻辑上完整的部分的技能趋于完成的时期,让学生开始掌握中学阶段一种比较复杂的技能:学生在阅读的同时,不仅要思考所读东西的内容,而且要在思想上对它进行初步的逻辑分析。
   掌握流利书写技能的第一阶段在二年级完成,第二阶段在四年级完成。到四年级末的时候,每一个学生应当做到书写迅速、字体稳定,把书写技能掌握到这样完善的程度,以致学生在书写过程中不必再考虑单个字母的写法,而把精力用在思考所写的东西的内容和含义上面去。在第四学年的第二学期,开始掌握一边听教师的讲解,同时把思想内容记录下来的技能。这一技能的掌握,要求在第六学年末完成。
   掌握写作文的技能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预备阶段,在掌握流利书写技能的第一阶段完成后开始,即从第三学年初开始。第二阶段在第四学年第二学期开始,在六年级时完成。
   在掌握一个个的技能时,必须实现相互结合的原则:当掌握一种技能正在完成时,就开始掌握另一种技能。新的、较复杂的技能是建立在不太复杂的技能的牢固基础上的。
   在弄清楚各项技能的顺序性、相互依存性和衔接性的情况以后,我们就开始在实践中来实现这种设想。上表所列的一整套技能,实质上就成了教师们对自己和相互之间的要求。对于学校领导人来说,这个体系就成了管理教育过程的一个大纲。
   我们按照这个教学过程的逻辑本身所提示的技能和知识的体系进行工作,已经有20多年了。每一位教师,在对某项技能的实质有了明确的认识以后,就去寻求掌握这项技能的具体途径。例如,经验已经证明,为了掌握流利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读的技能,就必须进行一定范围(数量)的练习,就必须使学生朗读多少页书,否则是不会有任何效果的。对一个学生来说,练习的数量是这么些,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练习的数量又有所不同。为了掌握思考(类比、比较、对比)的技能,必须明确地规定出思考题的数量。为了掌握观察周围世界现象的技能,我们形成了一套到自然界里去上课的体系:让学生去观察自然现象,讲述他们所看到的东西。
   根据技能和知识的体系来领导教学过程,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为了更清楚地看出这种优越性,让我们来谈谈这个体系的第二部分——知识体系。我们分析了教学大纲和学生的脑力劳动情况,明确规定了教养和脑力劳动内容的骨架(骨干)——就是指学生必须牢固地保持在记忆里的那些基本知识,他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动用记忆这个知识的仓库。我们分别就每一门学科规定了那些必须永远牢记、不再回头“补课”的规则、概念,公式、法则和其他概括性的原理。这些东西之所以要牢固地识记并保持在记忆里,首先是因为在脑力劳动中要经常地用到它们。用形象的话来说,它们是随手要用的万能的工具,没有它们就无法走进知识的工厂里去。
   就语法来说,这就是首先要牢固地记住最低限度的正写法词汇量。我们从词典和语法教科书里挑选出2000个正写法的词,这些词包含了所有最重要的正写法规则。学生在小学4年里掌握1500个词的写法,在五、六年级再掌握500个词的写法。最低限度正写法词汇量是教师的硬性规定的大纲。教师把掌握这些词的时间加以分配,布置一些相应的练习,并且研究学生的个人作业的情况。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如果一个学生到了六年级末的时候,牢固地、永远不忘地记住了2000个包含了最重要的语法规则在内的正写法的词,如果这种识记是在有理解地研究规则的背景下进行的,那么这个学生的读写就已经过关,他的语法知识和书写技能就变成了他的学习工具。记住必要的东西——这是预防学生在中年级和高年级时负担过重的极其重要的条件。这种识记和保持能把学生的智慧力量解放出来,以便去完成创造性的学习任务。
   就算术来说,要牢记乘法表。学生要在第二学年的第四学季,把这项概括性的东西永远牢记不忘。学生还要把100以内的算术运算的各种可能的组合牢牢记住(例如,学生要不假思索地说出83—69等于几,并且永远牢记)。在三年级,学生应当记住1000以内的算术运算的各种组合。
   在代数方面,要牢牢记住乘法公式。学生应在六年级的学年末记熟它们。此外还有坐标制、整除性标志、方程公式、对数函数、导函数、积分、三角函数、复数等。对于每一部分,都明确规定要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所要记住的东西,并指明在什么时候记住。
   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最低限度的知识,把它们永远牢记和保持在记忆里,教师就必须周密地进行备课,恰当地分配练习的时间。为了使学生牢记最低限度的正写法词汇,俄语教师就要周密考虑整个学年以至好几年的词汇默写作业。在每一节课上,让学生抄下和复习几个词的正写法。每一个学生都随身带着抄词用的正写法词汇本,回家后复习这些抄下来的词。在一年期间,每个词都能复习好几遍,同时也联想到有关的语法规则。
   如果教养的“骨架”(即学生必须永远牢记的知识和技能)是稳固的,那么学校的整个“楼房”也是稳固的。在通过表格反映出来的知识体系里,我们只列入了那些必须牢记和保持在记忆里的东西。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是为了在必须识记和记忆的东西跟那些只要理解而不需识记的东西之间,划一条明确的界限。如果一个学生想把全部的东西都记住,那他是什么也得不到的,他甚至连那些必须识记和保持在记忆里的东西也记不住。缺少这个教养的牢固的“骨架”,常常是学校工作中最严重的缺点之一。
   

菊泉学校彭叶飞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74、学生应当掌握的最重要的技能和技巧
我在20年前曾提出一个目标,即规定出:学生在什么时候,在第几学年,第几学季,应当达到一定的教养水平和阶段,应当掌握最重要的技能和技巧,掌握最重要的概括(规则、结论、公式、定律),并且牢固地掌握到永远不再忘记的程度。我分析了通常称为中等教育的内容里所包含的全套知识、技能和技巧,好像看到了教养、智力发展和信念的活的血肉依附在上面的那个“骨架”,或骨干。这个骨架就是一些实际技能和技巧,没有它们就不可能设想有教学过程。这就是学习的技能:观察周围世界的现象,思考,表达出自己关于所见、所做、所想的思想,阅读,书写等技能。一个学生要在学校里学习10年,为了能够顺利地掌握知识,他不应当在这10年里都在学习读和写,而应当在一个离开始学习时比较近,而离毕业时又比较远的阶段上就学会读和写。掌握这些技能(特别是读的技能)的阶段离开始学习的时候越近,学生学习起来就越容易,他感到负担过重的可能性就越小。学校教学的弊病经常在于,一个人在上学的整整10年里都在学习读和写,但是因为他同时还得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所以其结果是他既没有学好读和写,又没有掌握好系统的科学知识。
我把学生在l0年内应当掌握的最重要的技能和技巧按一个竖式排列出来,其结果如下:
1.会观察周围世界的现象。
2.会思考——即会类比、比较、对比,找出不懂的东西;能提出疑问。
3.会表达关于自己所见、所观察、所做、所想的事情的思想。
4.能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阅读。
5.能流利地、足够迅速地和正确地书写。
6.能区分出所读的东西的逻辑上完整的各部分,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性。
7.能找到有关所要了解的问题的书。
8.能在书中找到有关问题的材料。
9.能在阅读过程中对所读的东西进行初步的逻辑分析。
10.能听教师的讲解并能同时把教师讲述的内容简要地记录下来。
11 能阅读课文并能同时听懂教师关于如何理解课文和各个逻辑组成部分的指示。
12.会写作文——即能把自己在周围所看到、观察到的事物叙述清楚。
通过对各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的观察和研究,我规定出掌握每一项技能的时间:在什么时候,在几年级(个别情况下还定出在第几学期、第几学季),这条技能必须达到符合要求的程度。只要粗略地看一下这张表,就会使人感到担忧。平时学生和教师所遇到的某些困难,其根源一下子就昭然若揭了。这些困难中的某几条简直成了绊脚石。【苏氏不仅要求学习知识,相应的还需要训练技能。这也是前面所提到的一般发展能力。】例如,这张表里有两条技能: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阅读的技能,和区分出所读的东西的逻辑上完整的各部分,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性的技能。
事实上,学生直到七、八年级才掌握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阅读的技能。奇怪的是,对文学阅读提出的任务之一,竟是要求学生掌握读的技能……但是早在三年级特别是四年级,已经向学生提出了新的目标:学会区分出所读的东西的逻辑上完整的各部分……这真是奇怪的事:儿童还没有学会读,就已经要求他对所读的东西进行逻辑分析了。学生实际上到五年级还不会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读(所谓流利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读,这就意味着在读的时候不去考虑读的过程,而考虑所读的东西的意思),但是对他提出的主要学习任务之一,已经是要求他对历史、地理、生物教科书的课文进行逻辑分析了。
该怎么办呢?在学生没有扎实地掌握有关的技能以前,不要给他布置比较复杂的学习任务吗?那么这就意味着,譬如在历史教科书方面,当学生还没有学会读(达到会分析的读所要求的程度)的时候,就不要给他布置家庭作业吗?但这样做又是不行的,这样会把学习的年限拖到15年。由此可见,学生必须更早地掌握最常用的技能,即掌握复杂的技能和总的来说掌握知识都要依靠的那些技能。当学生还没有学会流利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读,即在读的时候不必考虑读的过程的时候,书籍对他来说就不可能成为知识的源泉。
很明显,在这张表上,掌握技能和技巧的曲线应当是另一种样子。只有学生学会了流利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读的时候,才能谈到区分所读的东西的逻辑上完整的部分的技能。如果学生没有学会读,他的功课就不会及格,学习对于他就不会成为有趣的、有创造性的事。
再往后,学生在读的技能的发展上还应当再提高一步:要学会同时读和思考,不仅思考所读的东西的内容,而且要思考别的东西,如教师的指示、自己对所读的东西的看法等。这种技能到七年级就很需要了,它在八至十年级的创造性脑力劳动中将得到更加广泛的运用。如果学生还不会区分所读的东西中的逻辑上完整的部分,特别是如果他还没有充分掌握迅速阅读的技能时,那么他能不能在阅读课文的同时又听懂教师关于怎样阅读课文的指示呢?但是在实践中,这种现象是随处可见的:学生还不会进行逻辑分析,但是他已经有必要做到一边阅读一边从所读的内容中抽象出结论来了。
现在,我们全体教师从这张教学过程的表上看出这种互不配合、次序混乱的毛病来了。还有一些其他的怪现象也都暴露出来了。谁也不能肯定地说出,学生究竟应当在什么时候、在哪一学年,学会流利地、足够迅速地和正确地把教师口授的东西写下来(没有遗漏和错误地写下来),才能使他学会一边听教师讲解,一边把教师的思想和讲述的内容简要地记下来。实践中的情况是:学生在上学的整整10年时间里,都在学习迅速地书写。在三、四年级,学生距离掌握这条技能还很远,他怎么能学会写作文呢?可是在三年级特别是在四年级,已经要求学生了:把你所见到的东西写成作文。【阅读的技能在小学低段应该掌握,特别是自动化阅读的能力在3、4年级必须掌握。】
至于思考的技能,把几个客体、事物、现象进行类比、比较、对比的技能,找出不懂的东西的技能,以及提出疑问的技能又是怎样的呢?不掌握这些技能,根本就无法学习。然而有谁以及在什么地方进行专门的工作来教给儿童思考呢?是不是每一位小学教师都有一本专门的练习簿,年复一年地把一些思维练习积累下来呢?实际上,这方面是毫无所有。一切都模糊不清:据说,反正教师在每一节课上都要教学生思考的……儿童不会解答应用题,难道不是因为谁也不负责教他思考吗?
离开观察周围世界现象的技能和表达思想的技能(这两种技能是紧密联系的),教学过程也是不可思议的。但是奇怪的是,我们没有见过任何培养这些技能的工作体系。儿童没有专门地(在专门的课上)学习怎样观察周围世界的现象,没有一个教师能够肯定地说:我已经完成了培养这项技能的工作,我的学生已经学会觉察事物、现象、事件的主要的、本质的属性。实际生活表明,无论就哪一项技能来说(没有这些技能就无法顺利地学习),都说不出在教学过程的某一阶段上是已经掌握了,都不敢说:到这里为止,掌握这项技能的工作已告结束。有一个时期,我感到自己好像是在黑暗里摸索:教育过程实质上是在自流自发地进行的,我去听一些课,无非是为了有点事可做而已。不,这种情况不应当再继续下去了。我跟一些最有经验的教师一起,分析了教学大纲,估量了学生的力量和可能性,把表达某一种技能的实质的每一个概念的范围和含义弄准确(这一点十分重要),并且考虑了这一概念与另一概念的依存关系。最后,我们确定了在教学过程的哪些点上应当完成对每一种技能的掌握。例如,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阅读的技能,应当让学生在第三学年第一学期末的时候掌握好。以后,关于阅读技巧、读的技能的问题就不必再淡了,否则就会打乱对教学过程的全盘的领导。从第三学年第一学期起(跟掌握读的技能平行进行),开始掌握区分逻辑上完整部分的技能。掌握这一技能的第一阶段在四年级末完成,其第二阶段在六年级末完成。就在这时,即在掌握区分所读东西的逻辑上完整的部分的技能趋于完成的时期,让学生开始掌握中学阶段一种比较复杂的技能:学生在阅读的同时,不仅要思考所读东西的内容,而且要在思想上对它进行初步的逻辑分析。
掌握流利书写技能的第一阶段在二年级完成,第二阶段在四年级完成。到四年级末的时候,每一个学生应当做到书写迅速、字体稳定,把书写技能掌握到这样完善的程度,以致学生在书写过程中不必再考虑单个字母的写法,而把精力用在思考所写的东西的内容和含义上面去。在第四学年的第二学期,开始掌握一边听教师的讲解,同时把思想内容记录下来的技能。这一技能的掌握,要求在第六学年末完成。
掌握写作文的技能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预备阶段,在掌握流利书写技能的第一阶段完成后开始,即从第三学年初开始。第二阶段在第四学年第二学期开始,在六年级时完成。
在掌握一个个的技能时,必须实现相互结合的原则:当掌握一种技能正在完成时,就开始掌握另一种技能。新的、较复杂的技能是建立在不太复杂的技能的牢固基础上的。
在弄清楚各项技能的顺序性、相互依存性和衔接性的情况以后,我们就开始在实践中来实现这种设想。上表所列的一整套技能,实质上就成了教师们对自己和相互之间的要求。对于学校领导人来说,这个体系就成了管理教育过程的一个大纲。
我们按照这个教学过程的逻辑本身所提示的技能和知识的体系进行工作,已经有20多年了。每一位教师,在对某项技能的实质有了明确的认识以后,就去寻求掌握这项技能的具体途径。【教师把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做为教学任务和教学的内容】例如,经验已经证明,为了掌握流利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读的技能,就必须进行一定范围(数量)的练习,就必须使学生朗读多少页书,否则是不会有任何效果的。对一个学生来说,练习的数量是这么些,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练习的数量又有所不同。为了掌握思考(类比、比较、对比)的技能,必须明确地规定出思考题的数量。为了掌握观察周围世界现象的技能,我们形成了一套到自然界里去上课的体系:让学生去观察自然现象,讲述他们所看到的东西。
根据技能和知识的体系来领导教学过程,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为了更清楚地看出这种优越性,让我们来谈谈这个体系的第二部分——知识体系。我们分析了教学大纲和学生的脑力劳动情况,明确规定了教养和脑力劳动内容的骨架(骨干)——就是指学生必须牢固地保持在记忆里的那些基本知识,他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动用记忆这个知识的仓库。我们分别就每一门学科规定了那些必须永远牢记、不再回头“补课”的规则、概念,公式、法则和其他概括性的原理。这些东西之所以要牢固地识记并保持在记忆里,首先是因为在脑力劳动中要经常地用到它们。用形象的话来说,它们是随手要用的万能的工具,没有它们就无法走进知识的工厂里去。
就语法来说,这就是首先要牢固地记住最低限度的正写法词汇量。我们从词典和语法教科书里挑选出2000个正写法的词,这些词包含了所有最重要的正写法规则。学生在小学4年里掌握1500个词的写法,在五、六年级再掌握500个词的写法。最低限度正写法词汇量是教师的硬性规定的大纲。教师把掌握这些词的时间加以分配,布置一些相应的练习,并且研究学生的个人作业的情况。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如果一个学生到了六年级末的时候,牢固地、永远不忘地记住了2000个包含了最重要的语法规则在内的正写法的词,如果这种识记是在有理解地研究规则的背景下进行的,那么这个学生的读写就已经过关,他的语法知识和书写技能就变成了他的学习工具。记住必要的东西——这是预防学生在中年级和高年级时负担过重的极其重要的条件。这种识记和保持能把学生的智慧力量解放出来,以便去完成创造性的学习任务。
就算术来说,要牢记乘法表。学生要在第二学年的第四学季,把这项概括性的东西永远牢记不忘。学生还要把100以内的算术运算的各种可能的组合牢牢记住(例如,学生要不假思索地说出83—69等于几,并且永远牢记)。在三年级,学生应当记住1000以内的算术运算的各种组合。
在代数方面,要牢牢记住乘法公式。学生应在六年级的学年末记熟它们。此外还有坐标制、整除性标志、方程公式、对数函数、导函数、积分、三角函数、复数等。对于每一部分,都明确规定要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所要记住的东西,并指明在什么时候记住。
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最低限度的知识,把它们永远牢记和保持在记忆里,教师就必须周密地进行备课,恰当地分配练习的时间。为了使学生牢记最低限度的正写法词汇,俄语教师就要周密考虑整个学年以至好几年的词汇默写作业。在每一节课上,让学生抄下和复习几个词的正写法。每一个学生都随身带着抄词用的正写法词汇本,回家后复习这些抄下来的词。在一年期间,每个词都能复习好几遍,同时也联想到有关的语法规则。
如果教养的“骨架”(即学生必须永远牢记的知识和技能)是稳固的,那么学校的整个“楼房”也是稳固的。在通过表格反映出来的知识体系里,我们只列入了那些必须牢记和保持在记忆里的东西。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是为了在必须识记和记忆的东西跟那些只要理解而不需识记的东西之间,划一条明确的界限。如果一个学生想把全部的东西都记住,那他是什么也得不到的,他甚至连那些必须识记和保持在记忆里的东西也记不住。缺少这个教养的牢固的“骨架”,常常是学校工作中最严重的缺点之一。

1274、学生应当掌握的最重要的技能和技巧 Empty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74 周四 四月 11, 2013 3:42 pm

密山幼儿园 张杰



74、学生应当掌握的最重要的技能和技巧
我在20年前曾提出一个目标,即规定出:学生在什么时候,在第几学年,第几学季,应当达到一定的教养水平和阶段,应当掌握最重要的技能和技巧,掌握最重要的概括(规则、结论、公式、定律),并且牢固地掌握到永远不再忘记的程度。我分析了通常称为中等教育的内容里所包含的全套知识、技能和技巧,好像看到了教养、智力发展和信念的活的血肉依附在上面的那个“骨架”,或骨干。这个骨架就是一些实际技能和技巧,没有它们就不可能设想有教学过程。这就是学习的技能:观察周围世界的现象,思考,表达出自己关于所见、所做、所想的思想,阅读,书写等技能。一个学生要在学校里学习10年,为了能够顺利地掌握知识,他不应当在这10年里都在学习读和写,而应当在一个离开始学习时比较近,而离毕业时又比较远的阶段上就学会读和写。掌握这些技能(特别是读的技能)的阶段离开始学习的时候越近,学生学习起来就越容易,他感到负担过重的可能性就越小。学校教学的弊病经常在于,一个人在上学的整整10年里都在学习读和写,但是因为他同时还得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所以其结果是他既没有学好读和写,又没有掌握好系统的科学知识。
我把学生在l0年内应当掌握的最重要的技能和技巧按一个竖式排列出来,其结果如下:
1.会观察周围世界的现象。
2.会思考——即会类比、比较、对比,找出不懂的东西;能提出疑问。
3.会表达关于自己所见、所观察、所做、所想的事情的思想。
4.能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阅读。
5.能流利地、足够迅速地和正确地书写。
6.能区分出所读的东西的逻辑上完整的各部分,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性。
7.能找到有关所要了解的问题的书。
8.能在书中找到有关问题的材料。
9.能在阅读过程中对所读的东西进行初步的逻辑分析。
10.能听教师的讲解并能同时把教师讲述的内容简要地记录下来。
11 能阅读课文并能同时听懂教师关于如何理解课文和各个逻辑组成部分的指示。
12.会写作文——即能把自己在周围所看到、观察到的事物叙述清楚。
通过对各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的观察和研究,我规定出掌握每一项技能的时间:在什么时候,在几年级(个别情况下还定出在第几学期、第几学季),这条技能必须达到符合要求的程度。只要粗略地看一下这张表,就会使人感到担忧。平时学生和教师所遇到的某些困难,其根源一下子就昭然若揭了。这些困难中的某几条简直成了绊脚石。
例如,这张表里有两条技能: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阅读的技能,和区分出所读的东西的逻辑上完整的各部分,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性的技能。【幼儿在学习时确实要掌握一些技能技巧能能学得好。首先我觉得要从心理调节好自己。幼儿在面临学习任务之前和实际的学习活动展开期间,激活和维持两阿红的注意、情绪与动机状态。在具体的学习活动展开期间,维持或修正学习行为。在学习活动结束后,评价学习效果,包括对学习方法的评价。另外类比、记忆、观察、表达等能力从幼儿园开始就是十分重要的。】
事实上,学生直到七、八年级才掌握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阅读的技能。奇怪的是,对文学阅读提出的任务之一,竟是要求学生掌握读的技能……但是早在三年级特别是四年级,已经向学生提出了新的目标:学会区分出所读的东西的逻辑上完整的各部分……这真是奇怪的事:儿童还没有学会读,就已经要求他对所读的东西进行逻辑分析了。学生实际上到五年级还不会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读(所谓流利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读,这就意味着在读的时候不去考虑读的过程,而考虑所读的东西的意思),但是对他提出的主要学习任务之一,已经是要求他对历史、地理、生物教科书的课文进行逻辑分析了。
该怎么办呢?在学生没有扎实地掌握有关的技能以前,不要给他布置比较复杂的学习任务吗?那么这就意味着,譬如在历史教科书方面,当学生还没有学会读(达到会分析的读所要求的程度)的时候,就不要给他布置家庭作业吗?但这样做又是不行的,这样会把学习的年限拖到15年。由此可见,学生必须更早地掌握最常用的技能,即掌握复杂的技能和总的来说掌握知识都要依靠的那些技能。当学生还没有学会流利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读,即在读的时候不必考虑读的过程的时候,书籍对他来说就不可能成为知识的源泉。
很明显,在这张表上,掌握技能和技巧的曲线应当是另一种样子。只有学生学会了流利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读的时候,才能谈到区分所读的东西的逻辑上完整的部分的技能。如果学生没有学会读,他的功课就不会及格,学习对于他就不会成为有趣的、有创造性的事。
再往后,学生在读的技能的发展上还应当再提高一步:要学会同时读和思考,不仅思考所读的东西的内容,而且要思考别的东西,如教师的指示、自己对所读的东西的看法等。这种技能到七年级就很需要了,它在八至十年级的创造性脑力劳动中将得到更加广泛的运用。如果学生还不会区分所读的东西中的逻辑上完整的部分,特别是如果他还没有充分掌握迅速阅读的技能时,那么他能不能在阅读课文的同时又听懂教师关于怎样阅读课文的指示呢?但是在实践中,这种现象是随处可见的:学生还不会进行逻辑分析,但是他已经有必要做到一边阅读一边从所读的内容中抽象出结论来了。
现在,我们全体教师从这张教学过程的表上看出这种互不配合、次序混乱的毛病来了。还有一些其他的怪现象也都暴露出来了。谁也不能肯定地说出,学生究竟应当在什么时候、在哪一学年,学会流利地、足够迅速地和正确地把教师口授的东西写下来(没有遗漏和错误地写下来),才能使他学会一边听教师讲解,一边把教师的思想和讲述的内容简要地记下来。实践中的情况是:学生在上学的整整10年时间里,都在学习迅速地书写。在三、四年级,学生距离掌握这条技能还很远,他怎么能学会写作文呢?可是在三年级特别是在四年级,已经要求学生了:把你所见到的东西写成作文。
至于思考的技能,把几个客体、事物、现象进行类比、比较、对比的技能,找出不懂的东西的技能,以及提出疑问的技能又是怎样的呢?不掌握这些技能,根本就无法学习。然而有谁以及在什么地方进行专门的工作来教给儿童思考呢?是不是每一位小学教师都有一本专门的练习簿,年复一年地把一些思维练习积累下来呢?实际上,这方面是毫无所有。一切都模糊不清:据说,反正教师在每一节课上都要教学生思考的……儿童不会解答应用题,难道不是因为谁也不负责教他思考吗?
离开观察周围世界现象的技能和表达思想的技能(这两种技能是紧密联系的),教学过程也是不可思议的。但是奇怪的是,我们没有见过任何培养这些技能的工作体系。儿童没有专门地(在专门的课上)学习怎样观察周围世界的现象,没有一个教师能够肯定地说:我已经完成了培养这项技能的工作,我的学生已经学会觉察事物、现象、事件的主要的、本质的属性。实际生活表明,无论就哪一项技能来说(没有这些技能就无法顺利地学习),都说不出在教学过程的某一阶段上是已经掌握了,都不敢说:到这里为止,掌握这项技能的工作已告结束。有一个时期,我感到自己好像是在黑暗里摸索:教育过程实质上是在自流自发地进行的,我去听一些课,无非是为了有点事可做而已。不,这种情况不应当再继续下去了。我跟一些最有经验的教师一起,分析了教学大纲,估量了学生的力量和可能性,把表达某一种技能的实质的每一个概念的范围和含义弄准确(这一点十分重要),并且考虑了这一概念与另一概念的依存关系。最后,我们确定了在教学过程的哪些点上应当完成对每一种技能的掌握。例如,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阅读的技能,应当让学生在第三学年第一学期末的时候掌握好。以后,关于阅读技巧、读的技能的问题就不必再淡了,否则就会打乱对教学过程的全盘的领导。从第三学年第一学期起(跟掌握读的技能平行进行),开始掌握区分逻辑上完整部分的技能。掌握这一技能的第一阶段在四年级末完成,其第二阶段在六年级末完成。就在这时,即在掌握区分所读东西的逻辑上完整的部分的技能趋于完成的时期,让学生开始掌握中学阶段一种比较复杂的技能:学生在阅读的同时,不仅要思考所读东西的内容,而且要在思想上对它进行初步的逻辑分析。
掌握流利书写技能的第一阶段在二年级完成,第二阶段在四年级完成。到四年级末的时候,每一个学生应当做到书写迅速、字体稳定,把书写技能掌握到这样完善的程度,以致学生在书写过程中不必再考虑单个字母的写法,而把精力用在思考所写的东西的内容和含义上面去。在第四学年的第二学期,开始掌握一边听教师的讲解,同时把思想内容记录下来的技能。这一技能的掌握,要求在第六学年末完成。
掌握写作文的技能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预备阶段,在掌握流利书写技能的第一阶段完成后开始,即从第三学年初开始。第二阶段在第四学年第二学期开始,在六年级时完成。
在掌握一个个的技能时,必须实现相互结合的原则:当掌握一种技能正在完成时,就开始掌握另一种技能。新的、较复杂的技能是建立在不太复杂的技能的牢固基础上的。
在弄清楚各项技能的顺序性、相互依存性和衔接性的情况以后,我们就开始在实践中来实现这种设想。上表所列的一整套技能,实质上就成了教师们对自己和相互之间的要求。对于学校领导人来说,这个体系就成了管理教育过程的一个大纲。
我们按照这个教学过程的逻辑本身所提示的技能和知识的体系进行工作,已经有20多年了。每一位教师,在对某项技能的实质有了明确的认识以后,就去寻求掌握这项技能的具体途径。例如,经验已经证明,为了掌握流利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读的技能,就必须进行一定范围(数量)的练习,就必须使学生朗读多少页书,否则是不会有任何效果的。对一个学生来说,练习的数量是这么些,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练习的数量又有所不同。为了掌握思考(类比、比较、对比)的技能,必须明确地规定出思考题的数量。为了掌握观察周围世界现象的技能,我们形成了一套到自然界里去上课的体系:让学生去观察自然现象,讲述他们所看到的东西。
根据技能和知识的体系来领导教学过程,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为了更清楚地看出这种优越性,让我们来谈谈这个体系的第二部分——知识体系。我们分析了教学大纲和学生的脑力劳动情况,明确规定了教养和脑力劳动内容的骨架(骨干)——就是指学生必须牢固地保持在记忆里的那些基本知识,他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动用记忆这个知识的仓库。我们分别就每一门学科规定了那些必须永远牢记、不再回头“补课”的规则、概念,公式、法则和其他概括性的原理。这些东西之所以要牢固地识记并保持在记忆里,首先是因为在脑力劳动中要经常地用到它们。用形象的话来说,它们是随手要用的万能的工具,没有它们就无法走进知识的工厂里去。
就语法来说,这就是首先要牢固地记住最低限度的正写法词汇量。我们从词典和语法教科书里挑选出2000个正写法的词,这些词包含了所有最重要的正写法规则。学生在小学4年里掌握1500个词的写法,在五、六年级再掌握500个词的写法。最低限度正写法词汇量是教师的硬性规定的大纲。教师把掌握这些词的时间加以分配,布置一些相应的练习,并且研究学生的个人作业的情况。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如果一个学生到了六年级末的时候,牢固地、永远不忘地记住了2000个包含了最重要的语法规则在内的正写法的词,如果这种识记是在有理解地研究规则的背景下进行的,那么这个学生的读写就已经过关,他的语法知识和书写技能就变成了他的学习工具。记住必要的东西——这是预防学生在中年级和高年级时负担过重的极其重要的条件。这种识记和保持能把学生的智慧力量解放出来,以便去完成创造性的学习任务。
就算术来说,要牢记乘法表。学生要在第二学年的第四学季,把这项概括性的东西永远牢记不忘。学生还要把100以内的算术运算的各种可能的组合牢牢记住(例如,学生要不假思索地说出83—69等于几,并且永远牢记)。在三年级,学生应当记住1000以内的算术运算的各种组合。
在代数方面,要牢牢记住乘法公式。学生应在六年级的学年末记熟它们。此外还有坐标制、整除性标志、方程公式、对数函数、导函数、积分、三角函数、复数等。对于每一部分,都明确规定要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所要记住的东西,并指明在什么时候记住。
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最低限度的知识,把它们永远牢记和保持在记忆里,教师就必须周密地进行备课,恰当地分配练习的时间。为了使学生牢记最低限度的正写法词汇,俄语教师就要周密考虑整个学年以至好几年的词汇默写作业。在每一节课上,让学生抄下和复习几个词的正写法。每一个学生都随身带着抄词用的正写法词汇本,回家后复习这些抄下来的词。在一年期间,每个词都能复习好几遍,同时也联想到有关的语法规则。
如果教养的“骨架”(即学生必须永远牢记的知识和技能)是稳固的,那么学校的整个“楼房”也是稳固的。在通过表格反映出来的知识体系里,我们只列入了那些必须牢记和保持在记忆里的东西。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是为了在必须识记和记忆的东西跟那些只要理解而不需识记的东西之间,划一条明确的界限。如果一个学生想把全部的东西都记住,那他是什么也得不到的,他甚至连那些必须识记和保持在记忆里的东西也记不住。缺少这个教养的牢固的“骨架”,常常是学校工作中最严重的缺点之一。

教师进修学院沈亦璋

教师进修学院沈亦璋

   74、学生应当掌握的最重要的技能和技巧
   我在20年前曾提出一个目标,即规定出:学生在什么时候,在第几学年,第几学季,应当达到一定的教养水平和阶段,应当掌握最重要的技能和技巧,掌握最重要的概括(规则、结论、公式、定律),并且牢固地掌握到永远不再忘记的程度。我分析了通常称为中等教育的内容里所包含的全套知识、技能和技巧,好像看到了教养、智力发展和信念的活的血肉依附在上面的那个“骨架”,或骨干。这个骨架就是一些实际技能和技巧,没有它们就不可能设想有教学过程。这就是学习的技能:观察周围世界的现象,思考,表达出自己关于所见、所做、所想的思想,阅读,书写等技能。一个学生要在学校里学习10年,为了能够顺利地掌握知识,他不应当在这10年里都在学习读和写,而应当在一个离开始学习时比较近,而离毕业时又比较远的阶段上就学会读和写。掌握这些技能(特别是读的技能)的阶段离开始学习的时候越近,学生学习起来就越容易,他感到负担过重的可能性就越小。学校教学的弊病经常在于,一个人在上学的整整10年里都在学习读和写,但是因为他同时还得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所以其结果是他既没有学好读和写,又没有掌握好系统的科学知识。(可是问题是,现在老师都觉得学生的基础太差,如果不补基础,后面的学习根本无法进行。可是如果全部用来夯实基础,之后的学习又进展太慢,这才造成了这种恶性循环。要突破这样的循环,就要从源头抓起,可是初中或高中的老师,不涉及到最初的教学,这又怎么办呢?)
   我把学生在l0年内应当掌握的最重要的技能和技巧按一个竖式排列出来,其结果如下:
   1.会观察周围世界的现象。
   2.会思考——即会类比、比较、对比,找出不懂的东西;能提出疑问。
   3.会表达关于自己所见、所观察、所做、所想的事情的思想。
   4.能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阅读。(阅读真的是要带感情的)
   5.能流利地、足够迅速地和正确地书写。
   6.能区分出所读的东西的逻辑上完整的各部分,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性。
   7.能找到有关所要了解的问题的书。
   8.能在书中找到有关问题的材料。
   9.能在阅读过程中对所读的东西进行初步的逻辑分析。
   10.能听教师的讲解并能同时把教师讲述的内容简要地记录下来。
   11 能阅读课文并能同时听懂教师关于如何理解课文和各个逻辑组成部分的指示。
   12.会写作文——即能把自己在周围所看到、观察到的事物叙述清楚。
   通过对各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的观察和研究,我规定出掌握每一项技能的时间:在什么时候,在几年级(个别情况下还定出在第几学期、第几学季),这条技能必须达到符合要求的程度。只要粗略地看一下这张表,就会使人感到担忧。平时学生和教师所遇到的某些困难,其根源一下子就昭然若揭了。这些困难中的某几条简直成了绊脚石。
   例如,这张表里有两条技能: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阅读的技能,和区分出所读的东西的逻辑上完整的各部分,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性的技能。
   事实上,学生直到七、八年级才掌握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阅读的技能。奇怪的是,对文学阅读提出的任务之一,竟是要求学生掌握读的技能……但是早在三年级特别是四年级,已经向学生提出了新的目标:学会区分出所读的东西的逻辑上完整的各部分……这真是奇怪的事:儿童还没有学会读,就已经要求他对所读的东西进行逻辑分析了。学生实际上到五年级还不会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读(所谓流利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读,这就意味着在读的时候不去考虑读的过程,而考虑所读的东西的意思),但是对他提出的主要学习任务之一,已经是要求他对历史、地理、生物教科书的课文进行逻辑分析了(问题所在啊!太急于求成了!)。
   该怎么办呢?在学生没有扎实地掌握有关的技能以前,不要给他布置比较复杂的学习任务吗?那么这就意味着,譬如在历史教科书方面,当学生还没有学会读(达到会分析的读所要求的程度)的时候,就不要给他布置家庭作业吗?但这样做又是不行的,这样会把学习的年限拖到15年。由此可见,学生必须更早地掌握最常用的技能,即掌握复杂的技能和总的来说掌握知识都要依靠的那些技能。当学生还没有学会流利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读,即在读的时候不必考虑读的过程的时候,书籍对他来说就不可能成为知识的源泉。
   很明显,在这张表上,掌握技能和技巧的曲线应当是另一种样子。只有学生学会了流利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读的时候,才能谈到区分所读的东西的逻辑上完整的部分的技能。如果学生没有学会读,他的功课就不会及格,学习对于他就不会成为有趣的、有创造性的事(所以学习才变成了应付和应试啊!!)。
   再往后,学生在读的技能的发展上还应当再提高一步:要学会同时读和思考,不仅思考所读的东西的内容,而且要思考别的东西,如教师的指示、自己对所读的东西的看法等。这种技能到七年级就很需要了,它在八至十年级的创造性脑力劳动中将得到更加广泛的运用。如果学生还不会区分所读的东西中的逻辑上完整的部分,特别是如果他还没有充分掌握迅速阅读的技能时,那么他能不能在阅读课文的同时又听懂教师关于怎样阅读课文的指示呢?但是在实践中,这种现象是随处可见的:学生还不会进行逻辑分析,但是他已经有必要做到一边阅读一边从所读的内容中抽象出结论来了(教育,得一步步来啊)。
   现在,我们全体教师从这张教学过程的表上看出这种互不配合、次序混乱的毛病来了。还有一些其他的怪现象也都暴露出来了。谁也不能肯定地说出,学生究竟应当在什么时候、在哪一学年,学会流利地、足够迅速地和正确地把教师口授的东西写下来(没有遗漏和错误地写下来),才能使他学会一边听教师讲解,一边把教师的思想和讲述的内容简要地记下来。实践中的情况是:学生在上学的整整10年时间里,都在学习迅速地书写。在三、四年级,学生距离掌握这条技能还很远,他怎么能学会写作文呢?可是在三年级特别是在四年级,已经要求学生了:把你所见到的东西写成作文。
   至于思考的技能,把几个客体、事物、现象进行类比、比较、对比的技能,找出不懂的东西的技能,以及提出疑问的技能又是怎样的呢?不掌握这些技能,根本就无法学习。然而有谁以及在什么地方进行专门的工作来教给儿童思考呢?是不是每一位小学教师都有一本专门的练习簿,年复一年地把一些思维练习积累下来呢?实际上,这方面是毫无所有。一切都模糊不清:据说,反正教师在每一节课上都要教学生思考的……儿童不会解答应用题,难道不是因为谁也不负责教他思考吗? (想想,真的是这样。要尝试做最贴心的老师)
   离开观察周围世界现象的技能和表达思想的技能(这两种技能是紧密联系的),教学过程也是不可思议的。但是奇怪的是,我们没有见过任何培养这些技能的工作体系。儿童没有专门地(在专门的课上)学习怎样观察周围世界的现象,没有一个教师能够肯定地说:我已经完成了培养这项技能的工作,我的学生已经学会觉察事物、现象、事件的主要的、本质的属性。实际生活表明,无论就哪一项技能来说(没有这些技能就无法顺利地学习),都说不出在教学过程的某一阶段上是已经掌握了,都不敢说:到这里为止,掌握这项技能的工作已告结束(我很理解苏氏的想法,而且也非常赞同,可问题是这种能力是可以量化的吗?)。有一个时期,我感到自己好像是在黑暗里摸索:教育过程实质上是在自流自发地进行的,我去听一些课,无非是为了有点事可做而已。不,这种情况不应当再继续下去了。我跟一些最有经验的教师一起,分析了教学大纲,估量了学生的力量和可能性,把表达某一种技能的实质的每一个概念的范围和含义弄准确(这一点十分重要),并且考虑了这一概念与另一概念的依存关系。最后,我们确定了在教学过程的哪些点上应当完成对每一种技能的掌握。例如,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阅读的技能,应当让学生在第三学年第一学期末的时候掌握好。以后,关于阅读技巧、读的技能的问题就不必再淡了,否则就会打乱对教学过程的全盘的领导。从第三学年第一学期起(跟掌握读的技能平行进行),开始掌握区分逻辑上完整部分的技能。掌握这一技能的第一阶段在四年级末完成,其第二阶段在六年级末完成。就在这时,即在掌握区分所读东西的逻辑上完整的部分的技能趋于完成的时期,让学生开始掌握中学阶段一种比较复杂的技能:学生在阅读的同时,不仅要思考所读东西的内容,而且要在思想上对它进行初步的逻辑分析。
   掌握流利书写技能的第一阶段在二年级完成,第二阶段在四年级完成。到四年级末的时候,每一个学生应当做到书写迅速、字体稳定,把书写技能掌握到这样完善的程度,以致学生在书写过程中不必再考虑单个字母的写法,而把精力用在思考所写的东西的内容和含义上面去。在第四学年的第二学期,开始掌握一边听教师的讲解,同时把思想内容记录下来的技能。这一技能的掌握,要求在第六学年末完成。
   掌握写作文的技能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预备阶段,在掌握流利书写技能的第一阶段完成后开始,即从第三学年初开始。第二阶段在第四学年第二学期开始,在六年级时完成。
   在掌握一个个的技能时,必须实现相互结合的原则:当掌握一种技能正在完成时,就开始掌握另一种技能。新的、较复杂的技能是建立在不太复杂的技能的牢固基础上的。
   在弄清楚各项技能的顺序性、相互依存性和衔接性的情况以后,我们就开始在实践中来实现这种设想。上表所列的一整套技能,实质上就成了教师们对自己和相互之间的要求。对于学校领导人来说,这个体系就成了管理教育过程的一个大纲。
   我们按照这个教学过程的逻辑本身所提示的技能和知识的体系进行工作,已经有20多年了。每一位教师,在对某项技能的实质有了明确的认识以后,就去寻求掌握这项技能的具体途径。例如,经验已经证明,为了掌握流利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读的技能,就必须进行一定范围(数量)的练习,就必须使学生朗读多少页书,否则是不会有任何效果的。对一个学生来说,练习的数量是这么些,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练习的数量又有所不同。为了掌握思考(类比、比较、对比)的技能,必须明确地规定出思考题的数量。为了掌握观察周围世界现象的技能,我们形成了一套到自然界里去上课的体系:让学生去观察自然现象,讲述他们所看到的东西(这就好像做好了一个模板,让所有的老师都根据这个模板来进行教学。如果这是根据科学的实验而得出的结论,那基本的大方向不会错。但是,教育毕竟是含有个性色彩的一件事。是不存在可以完全适用的模板的呀。还是说这种毕竟是粗线条的模板,其中还是有很多老师的自由裁量权,所以可以实行呢?)。
   根据技能和知识的体系来领导教学过程,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为了更清楚地看出这种优越性,让我们来谈谈这个体系的第二部分——知识体系。我们分析了教学大纲和学生的脑力劳动情况,明确规定了教养和脑力劳动内容的骨架(骨干)——就是指学生必须牢固地保持在记忆里的那些基本知识,他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动用记忆这个知识的仓库。我们分别就每一门学科规定了那些必须永远牢记、不再回头“补课”的规则、概念,公式、法则和其他概括性的原理。这些东西之所以要牢固地识记并保持在记忆里,首先是因为在脑力劳动中要经常地用到它们。用形象的话来说,它们是随手要用的万能的工具,没有它们就无法走进知识的工厂里去。
   就语法来说,这就是首先要牢固地记住最低限度的正写法词汇量。我们从词典和语法教科书里挑选出2000个正写法的词,这些词包含了所有最重要的正写法规则。学生在小学4年里掌握1500个词的写法,在五、六年级再掌握500个词的写法。最低限度正写法词汇量是教师的硬性规定的大纲。教师把掌握这些词的时间加以分配,布置一些相应的练习,并且研究学生的个人作业的情况。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如果一个学生到了六年级末的时候,牢固地、永远不忘地记住了2000个包含了最重要的语法规则在内的正写法的词,如果这种识记是在有理解地研究规则的背景下进行的,那么这个学生的读写就已经过关,他的语法知识和书写技能就变成了他的学习工具。记住必要的东西——这是预防学生在中年级和高年级时负担过重的极其重要的条件。这种识记和保持能把学生的智慧力量解放出来,以便去完成创造性的学习任务。
   就算术来说,要牢记乘法表。学生要在第二学年的第四学季,把这项概括性的东西永远牢记不忘。学生还要把100以内的算术运算的各种可能的组合牢牢记住(例如,学生要不假思索地说出83—69等于几,并且永远牢记)。在三年级,学生应当记住1000以内的算术运算的各种组合。
   在代数方面,要牢牢记住乘法公式。学生应在六年级的学年末记熟它们。此外还有坐标制、整除性标志、方程公式、对数函数、导函数、积分、三角函数、复数等。对于每一部分,都明确规定要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所要记住的东西,并指明在什么时候记住。
   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最低限度的知识,把它们永远牢记和保持在记忆里,教师就必须周密地进行备课,恰当地分配练习的时间。为了使学生牢记最低限度的正写法词汇,俄语教师就要周密考虑整个学年以至好几年的词汇默写作业。在每一节课上,让学生抄下和复习几个词的正写法。每一个学生都随身带着抄词用的正写法词汇本,回家后复习这些抄下来的词。在一年期间,每个词都能复习好几遍,同时也联想到有关的语法规则。
   如果教养的“骨架”(即学生必须永远牢记的知识和技能)是稳固的,那么学校的整个“楼房”也是稳固的。在通过表格反映出来的知识体系里,我们只列入了那些必须牢记和保持在记忆里的东西。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是为了在必须识记和记忆的东西跟那些只要理解而不需识记的东西之间,划一条明确的界限。如果一个学生想把全部的东西都记住,那他是什么也得不到的,他甚至连那些必须识记和保持在记忆里的东西也记不住。缺少这个教养的牢固的“骨架”,常常是学校工作中最严重的缺点之一(“骨架”,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怎么构架起最适合“骨架”是眼下最紧要的事啊)。
   

沈佼姣

沈佼姣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74、学生应当掌握的最重要的技能和技巧
   我在20年前曾提出一个目标,即规定出:学生在什么时候,在第几学年,第几学季,应当达到一定的教养水平和阶段,应当掌握最重要的技能和技巧,掌握最重要的概括(规则、结论、公式、定律),并且牢固地掌握到永远不再忘记的程度。我分析了通常称为中等教育的内容里所包含的全套知识、技能和技巧,好像看到了教养、智力发展和信念的活的血肉依附在上面的那个“骨架”,或骨干。这个骨架就是一些实际技能和技巧,没有它们就不可能设想有教学过程。这就是学习的技能:观察周围世界的现象,思考,表达出自己关于所见、所做、所想的思想,阅读,书写等技能。一个学生要在学校里学习10年,为了能够顺利地掌握知识,他不应当在这10年里都在学习读和写,而应当在一个离开始学习时比较近,而离毕业时又比较远的阶段上就学会读和写。掌握这些技能(特别是读的技能)的阶段离开始学习的时候越近,学生学习起来就越容易,他感到负担过重的可能性就越小。学校教学的弊病经常在于,一个人在上学的整整10年里都在学习读和写,但是因为他同时还得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所以其结果是他既没有学好读和写,又没有掌握好系统的科学知识。
   我把学生在l0年内应当掌握的最重要的技能和技巧按一个竖式排列出来,其结果如下:
   1.会观察周围世界的现象。
   2.会思考——即会类比、比较、对比,找出不懂的东西;能提出疑问。
   3.会表达关于自己所见、所观察、所做、所想的事情的思想。
   4.能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阅读。
   5.能流利地、足够迅速地和正确地书写。
   6.能区分出所读的东西的逻辑上完整的各部分,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性。
   7.能找到有关所要了解的问题的书。
   8.能在书中找到有关问题的材料。
   9.能在阅读过程中对所读的东西进行初步的逻辑分析。
   10.能听教师的讲解并能同时把教师讲述的内容简要地记录下来。
   11 能阅读课文并能同时听懂教师关于如何理解课文和各个逻辑组成部分的指示。
   会写作文——即能把自己在周围所看到、观察到的事物叙述清楚。
【了解学生智力发展的顺序,合理给学生安排任务对学生的发展是很重要的】
   通过对各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的观察和研究,我规定出掌握每一项技能的时间:在什么时候,在几年级(个别情况下还定出在第几学期、第几学季),这条技能必须达到符合要求的程度。只要粗略地看一下这张表,就会使人感到担忧。平时学生和教师所遇到的某些困难,其根源一下子就昭然若揭了。这些困难中的某几条简直成了绊脚石。
   例如,这张表里有两条技能: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阅读的技能,和区分出所读的东西的逻辑上完整的各部分,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性的技能。
   事实上,学生直到七、八年级才掌握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阅读的技能。奇怪的是,对文学阅读提出的任务之一,竟是要求学生掌握读的技能……但是早在三年级特别是四年级,已经向学生提出了新的目标:学会区分出所读的东西的逻辑上完整的各部分……这真是奇怪的事:儿童还没有学会读,就已经要求他对所读的东西进行逻辑分析了。学生实际上到五年级还不会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读(所谓流利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读,这就意味着在读的时候不去考虑读的过程,而考虑所读的东西的意思),但是对他提出的主要学习任务之一,已经是要求他对历史、地理、生物教科书的课文进行逻辑分析了。
   该怎么办呢?在学生没有扎实地掌握有关的技能以前,不要给他布置比较复杂的学习任务吗?那么这就意味着,譬如在历史教科书方面,当学生还没有学会读(达到会分析的读所要求的程度)的时候,就不要给他布置家庭作业吗?但这样做又是不行的,这样会把学习的年限拖到15年。由此可见,学生必须更早地掌握最常用的技能,即掌握复杂的技能和总的来说掌握知识都要依靠的那些技能。当学生还没有学会流利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读,即在读的时候不必考虑读的过程的时候,书籍对他来说就不可能成为知识的源泉。
   很明显,在这张表上,掌握技能和技巧的曲线应当是另一种样子。只有学生学会了流利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读的时候,才能谈到区分所读的东西的逻辑上完整的部分的技能。如果学生没有学会读,他的功课就不会及格,学习对于他就不会成为有趣的、有创造性的事。
   再往后,学生在读的技能的发展上还应当再提高一步:要学会同时读和思考,不仅思考所读的东西的内容,而且要思考别的东西,如教师的指示、自己对所读的东西的看法等。这种技能到七年级就很需要了,它在八至十年级的创造性脑力劳动中将得到更加广泛的运用。如果学生还不会区分所读的东西中的逻辑上完整的部分,特别是如果他还没有充分掌握迅速阅读的技能时,那么他能不能在阅读课文的同时又听懂教师关于怎样阅读课文的指示呢?但是在实践中,这种现象是随处可见的:学生还不会进行逻辑分析,但是他已经有必要做到一边阅读一边从所读的内容中抽象出结论来了。
   现在,我们全体教师从这张教学过程的表上看出这种互不配合、次序混乱的毛病来了。【很多时候学科之间的要求是不协调的,也不是非常符合学生智力的发展过程】还有一些其他的怪现象也都暴露出来了。谁也不能肯定地说出,学生究竟应当在什么时候、在哪一学年,学会流利地、足够迅速地和正确地把教师口授的东西写下来(没有遗漏和错误地写下来),才能使他学会一边听教师讲解,一边把教师的思想和讲述的内容简要地记下来。实践中的情况是:学生在上学的整整10年时间里,都在学习迅速地书写。在三、四年级,学生距离掌握这条技能还很远,他怎么能学会写作文呢?可是在三年级特别是在四年级,已经要求学生了:把你所见到的东西写成作文。
   至于思考的技能,把几个客体、事物、现象进行类比、比较、对比的技能,找出不懂的东西的技能,以及提出疑问的技能又是怎样的呢?不掌握这些技能,根本就无法学习。然而有谁以及在什么地方进行专门的工作来教给儿童思考呢?是不是每一位小学教师都有一本专门的练习簿,年复一年地把一些思维练习积累下来呢?实际上,这方面是毫无所有。一切都模糊不清:据说,反正教师在每一节课上都要教学生思考的……儿童不会解答应用题,难道不是因为谁也不负责教他思考吗?
   离开观察周围世界现象的技能和表达思想的技能(这两种技能是紧密联系的),教学过程也是不可思议的。但是奇怪的是,我们没有见过任何培养这些技能的工作体系。儿童没有专门地(在专门的课上)学习怎样观察周围世界的现象,没有一个教师能够肯定地说:我已经完成了培养这项技能的工作,我的学生已经学会觉察事物、现象、事件的主要的、本质的属性。实际生活表明,无论就哪一项技能来说(没有这些技能就无法顺利地学习),都说不出在教学过程的某一阶段上是已经掌握了,都不敢说:到这里为止,掌握这项技能的工作已告结束。有一个时期,我感到自己好像是在黑暗里摸索:教育过程实质上是在自流自发地进行的,我去听一些课,无非是为了有点事可做而已。不,这种情况不应当再继续下去了。我跟一些最有经验的教师一起,分析了教学大纲,估量了学生的力量和可能性,把表达某一种技能的实质的每一个概念的范围和含义弄准确(这一点十分重要),并且考虑了这一概念与另一概念的依存关系。最后,我们确定了在教学过程的哪些点上应当完成对每一种技能的掌握。例如,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阅读的技能,应当让学生在第三学年第一学期末的时候掌握好。以后,关于阅读技巧、读的技能的问题就不必再淡了,否则就会打乱对教学过程的全盘的领导。从第三学年第一学期起(跟掌握读的技能平行进行),开始掌握区分逻辑上完整部分的技能。掌握这一技能的第一阶段在四年级末完成,其第二阶段在六年级末完成。就在这时,即在掌握区分所读东西的逻辑上完整的部分的技能趋于完成的时期,让学生开始掌握中学阶段一种比较复杂的技能:学生在阅读的同时,不仅要思考所读东西的内容,而且要在思想上对它进行初步的逻辑分析。
   掌握流利书写技能的第一阶段在二年级完成,第二阶段在四年级完成。到四年级末的时候,每一个学生应当做到书写迅速、字体稳定,把书写技能掌握到这样完善的程度,以致学生在书写过程中不必再考虑单个字母的写法,而把精力用在思考所写的东西的内容和含义上面去。在第四学年的第二学期,开始掌握一边听教师的讲解,同时把思想内容记录下来的技能。这一技能的掌握,要求在第六学年末完成。
   掌握写作文的技能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预备阶段,在掌握流利书写技能的第一阶段完成后开始,即从第三学年初开始。第二阶段在第四学年第二学期开始,在六年级时完成。
   在掌握一个个的技能时,必须实现相互结合的原则:当掌握一种技能正在完成时,就开始掌握另一种技能。新的、较复杂的技能是建立在不太复杂的技能的牢固基础上的。
   在弄清楚各项技能的顺序性、相互依存性和衔接性的情况以后,我们就开始在实践中来实现这种设想。上表所列的一整套技能,实质上就成了教师们对自己和相互之间的要求。对于学校领导人来说,这个体系就成了管理教育过程的一个大纲。
   我们按照这个教学过程的逻辑本身所提示的技能和知识的体系进行工作,已经有20多年了。每一位教师,在对某项技能的实质有了明确的认识以后,就去寻求掌握这项技能的具体途径。例如,经验已经证明,为了掌握流利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读的技能,就必须进行一定范围(数量)的练习,就必须使学生朗读多少页书,否则是不会有任何效果的。对一个学生来说,练习的数量是这么些,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练习的数量又有所不同。为了掌握思考(类比、比较、对比)的技能,必须明确地规定出思考题的数量。为了掌握观察周围世界现象的技能,我们形成了一套到自然界里去上课的体系:让学生去观察自然现象,讲述他们所看到的东西。
   根据技能和知识的体系来领导教学过程,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为了更清楚地看出这种优越性,让我们来谈谈这个体系的第二部分——知识体系。我们分析了教学大纲和学生的脑力劳动情况,明确规定了教养和脑力劳动内容的骨架(骨干)——就是指学生必须牢固地保持在记忆里的那些基本知识,他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动用记忆这个知识的仓库。我们分别就每一门学科规定了那些必须永远牢记、不再回头“补课”的规则、概念,公式、法则和其他概括性的原理。这些东西之所以要牢固地识记并保持在记忆里,首先是因为在脑力劳动中要经常地用到它们。用形象的话来说,它们是随手要用的万能的工具,没有它们就无法走进知识的工厂里去。
   就语法来说,这就是首先要牢固地记住最低限度的正写法词汇量。我们从词典和语法教科书里挑选出2000个正写法的词,这些词包含了所有最重要的正写法规则。学生在小学4年里掌握1500个词的写法,在五、六年级再掌握500个词的写法。最低限度正写法词汇量是教师的硬性规定的大纲。教师把掌握这些词的时间加以分配,布置一些相应的练习,并且研究学生的个人作业的情况。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如果一个学生到了六年级末的时候,牢固地、永远不忘地记住了2000个包含了最重要的语法规则在内的正写法的词,如果这种识记是在有理解地研究规则的背景下进行的,那么这个学生的读写就已经过关,他的语法知识和书写技能就变成了他的学习工具。记住必要的东西——这是预防学生在中年级和高年级时负担过重的极其重要的条件。这种识记和保持能把学生的智慧力量解放出来,以便去完成创造性的学习任务。
   就算术来说,要牢记乘法表。学生要在第二学年的第四学季,把这项概括性的东西永远牢记不忘。学生还要把100以内的算术运算的各种可能的组合牢牢记住(例如,学生要不假思索地说出83—69等于几,并且永远牢记)。在三年级,学生应当记住1000以内的算术运算的各种组合。
   在代数方面,要牢牢记住乘法公式。学生应在六年级的学年末记熟它们。此外还有坐标制、整除性标志、方程公式、对数函数、导函数、积分、三角函数、复数等。对于每一部分,都明确规定要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所要记住的东西,并指明在什么时候记住。
   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最低限度的知识,把它们永远牢记和保持在记忆里,教师就必须周密地进行备课,恰当地分配练习的时间。为了使学生牢记最低限度的正写法词汇,俄语教师就要周密考虑整个学年以至好几年的词汇默写作业。在每一节课上,让学生抄下和复习几个词的正写法。每一个学生都随身带着抄词用的正写法词汇本,回家后复习这些抄下来的词。在一年期间,每个词都能复习好几遍,同时也联想到有关的语法规则。
   如果教养的“骨架”(即学生必须永远牢记的知识和技能)是稳固的,那么学校的整个“楼房”也是稳固的。在通过表格反映出来的知识体系里,我们只列入了那些必须牢记和保持在记忆里的东西。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是为了在必须识记和记忆的东西跟那些只要理解而不需识记的东西之间,划一条明确的界限。如果一个学生想把全部的东西都记住,那他是什么也得不到的,他甚至连那些必须识记和保持在记忆里的东西也记不住。缺少这个教养的牢固的“骨架”,常常是学校工作中最严重的缺点之一。
   小结:我觉得作为老师真的要非常耐心,要有愿意陪落后学生往前走的耐心,智力的发展是有先后顺序的,并且是前后影响的,如果前面的基础没打好,就无法开展后面的工作,比如一个学生没有良好的阅读能力,又如何让他进行广泛的阅读甚至思考呢?所以作为老师,尤其是起步阶段的老师,一定要努力做到不让每一个学生掉队,因为一旦他赶不上,又可能在后面的学习中他一直掉队也不想再赶上了。

1574、学生应当掌握的最重要的技能和技巧 Empty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周五 四月 12, 2013 3:24 am

月浦实验赵婧




74、学生应当掌握的最重要的技能和技巧
我在20年前曾提出一个目标,即规定出:学生在什么时候,在第几学年,第几学季,应当达到一定的教养水平和阶段,应当掌握最重要的技能和技巧,掌握最重要的概括(规则、结论、公式、定律),并且牢固地掌握到永远不再忘记的程度。我分析了通常称为中等教育的内容里所包含的全套知识、技能和技巧,好像看到了教养、智力发展和信念的活的血肉依附在上面的那个“骨架”,或骨干。这个骨架就是一些实际技能和技巧,没有它们就不可能设想有教学过程。这就是学习的技能:观察周围世界的现象,思考,表达出自己关于所见、所做、所想的思想,阅读,书写等技能。一个学生要在学校里学习10年,为了能够顺利地掌握知识,他不应当在这10年里都在学习读和写,而应当在一个离开始学习时比较近,而离毕业时又比较远的阶段上就学会读和写。掌握这些技能(特别是读的技能)的阶段离开始学习的时候越近,学生学习起来就越容易,他感到负担过重的可能性就越小。学校教学的弊病经常在于,一个人在上学的整整10年里都在学习读和写,但是因为他同时还得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所以其结果是他既没有学好读和写,又没有掌握好系统的科学知识。
我把学生在l0年内应当掌握的最重要的技能和技巧按一个竖式排列出来,其结果如下:
1.会观察周围世界的现象。
2.会思考——即会类比、比较、对比,找出不懂的东西;能提出疑问。
3.会表达关于自己所见、所观察、所做、所想的事情的思想。
4.能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阅读。
5.能流利地、足够迅速地和正确地书写。
6.能区分出所读的东西的逻辑上完整的各部分,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性。
7.能找到有关所要了解的问题的书。
8.能在书中找到有关问题的材料。
9.能在阅读过程中对所读的东西进行初步的逻辑分析。
10.能听教师的讲解并能同时把教师讲述的内容简要地记录下来。
11 能阅读课文并能同时听懂教师关于如何理解课文和各个逻辑组成部分的指示。
12.会写作文——即能把自己在周围所看到、观察到的事物叙述清楚。
通过对各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的观察和研究,我规定出掌握每一项技能的时间:在什么时候,在几年级(个别情况下还定出在第几学期、第几学季),这条技能必须达到符合要求的程度。只要粗略地看一下这张表,就会使人感到担忧。平时学生和教师所遇到的某些困难,其根源一下子就昭然若揭了。这些困难中的某几条简直成了绊脚石。
例如,这张表里有两条技能: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阅读的技能,和区分出所读的东西的逻辑上完整的各部分,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性的技能。
事实上,学生直到七、八年级才掌握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阅读的技能。奇怪的是,对文学阅读提出的任务之一,竟是要求学生掌握读的技能……但是早在三年级特别是四年级,已经向学生提出了新的目标:学会区分出所读的东西的逻辑上完整的各部分……这真是奇怪的事:儿童还没有学会读,就已经要求他对所读的东西进行逻辑分析了。学生实际上到五年级还不会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读(所谓流利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读,这就意味着在读的时候不去考虑读的过程,而考虑所读的东西的意思),但是对他提出的主要学习任务之一,已经是要求他对历史、地理、生物教科书的课文进行逻辑分析了。
该怎么办呢?在学生没有扎实地掌握有关的技能以前,不要给他布置比较复杂的学习任务吗?那么这就意味着,譬如在历史教科书方面,当学生还没有学会读(达到会分析的读所要求的程度)的时候,就不要给他布置家庭作业吗?但这样做又是不行的,这样会把学习的年限拖到15年。由此可见,学生必须更早地掌握最常用的技能,即掌握复杂的技能和总的来说掌握知识都要依靠的那些技能。当学生还没有学会流利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读,即在读的时候不必考虑读的过程的时候,书籍对他来说就不可能成为知识的源泉。 【有些学生,到了八年级还不能够流利的阅读,磕磕绊绊,词不达意,说明他在之前的学习中并没有掌握好这项技能。而课上时间有限,教师又不能够因为个别学生的阅读能力问题影响一整堂课的进度。课下时间则十分紧凑,几乎找不到可以单独巩固的时候,长此以往这位学生的阅读能力只能是止步不前的。】
很明显,在这张表上,掌握技能和技巧的曲线应当是另一种样子。只有学生学会了流利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读的时候,才能谈到区分所读的东西的逻辑上完整的部分的技能。如果学生没有学会读,他的功课就不会及格,学习对于他就不会成为有趣的、有创造性的事。
再往后,学生在读的技能的发展上还应当再提高一步:要学会同时读和思考,不仅思考所读的东西的内容,而且要思考别的东西,如教师的指示、自己对所读的东西的看法等。这种技能到七年级就很需要了,它在八至十年级的创造性脑力劳动中将得到更加广泛的运用。如果学生还不会区分所读的东西中的逻辑上完整的部分,特别是如果他还没有充分掌握迅速阅读的技能时,那么他能不能在阅读课文的同时又听懂教师关于怎样阅读课文的指示呢?但是在实践中,这种现象是随处可见的:学生还不会进行逻辑分析,但是他已经有必要做到一边阅读一边从所读的内容中抽象出结论来了。
现在,我们全体教师从这张教学过程的表上看出这种互不配合、次序混乱的毛病来了。还有一些其他的怪现象也都暴露出来了。谁也不能肯定地说出,学生究竟应当在什么时候、在哪一学年,学会流利地、足够迅速地和正确地把教师口授的东西写下来(没有遗漏和错误地写下来),才能使他学会一边听教师讲解,一边把教师的思想和讲述的内容简要地记下来。实践中的情况是:学生在上学的整整10年时间里,都在学习迅速地书写。在三、四年级,学生距离掌握这条技能还很远,他怎么能学会写作文呢?可是在三年级特别是在四年级,已经要求学生了:把你所见到的东西写成作文。
至于思考的技能,把几个客体、事物、现象进行类比、比较、对比的技能,找出不懂的东西的技能,以及提出疑问的技能又是怎样的呢?不掌握这些技能,根本就无法学习。然而有谁以及在什么地方进行专门的工作来教给儿童思考呢?是不是每一位小学教师都有一本专门的练习簿,年复一年地把一些思维练习积累下来呢?实际上,这方面是毫无所有。一切都模糊不清:据说,反正教师在每一节课上都要教学生思考的……儿童不会解答应用题,难道不是因为谁也不负责教他思考吗?
离开观察周围世界现象的技能和表达思想的技能(这两种技能是紧密联系的),教学过程也是不可思议的。但是奇怪的是,我们没有见过任何培养这些技能的工作体系。儿童没有专门地(在专门的课上)学习怎样观察周围世界的现象,没有一个教师能够肯定地说:我已经完成了培养这项技能的工作,我的学生已经学会觉察事物、现象、事件的主要的、本质的属性。实际生活表明,无论就哪一项技能来说(没有这些技能就无法顺利地学习),都说不出在教学过程的某一阶段上是已经掌握了,都不敢说:到这里为止,掌握这项技能的工作已告结束。有一个时期,我感到自己好像是在黑暗里摸索:教育过程实质上是在自流自发地进行的,我去听一些课,无非是为了有点事可做而已。不,这种情况不应当再继续下去了。我跟一些最有经验的教师一起,分析了教学大纲,估量了学生的力量和可能性,把表达某一种技能的实质的每一个概念的范围和含义弄准确(这一点十分重要),并且考虑了这一概念与另一概念的依存关系。最后,我们确定了在教学过程的哪些点上应当完成对每一种技能的掌握。例如,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阅读的技能,应当让学生在第三学年第一学期末的时候掌握好。以后,关于阅读技巧、读的技能的问题就不必再淡了,否则就会打乱对教学过程的全盘的领导。从第三学年第一学期起(跟掌握读的技能平行进行),开始掌握区分逻辑上完整部分的技能。掌握这一技能的第一阶段在四年级末完成,其第二阶段在六年级末完成。就在这时,即在掌握区分所读东西的逻辑上完整的部分的技能趋于完成的时期,让学生开始掌握中学阶段一种比较复杂的技能:学生在阅读的同时,不仅要思考所读东西的内容,而且要在思想上对它进行初步的逻辑分析。
掌握流利书写技能的第一阶段在二年级完成,第二阶段在四年级完成。到四年级末的时候,每一个学生应当做到书写迅速、字体稳定,把书写技能掌握到这样完善的程度,以致学生在书写过程中不必再考虑单个字母的写法,而把精力用在思考所写的东西的内容和含义上面去。在第四学年的第二学期,开始掌握一边听教师的讲解,同时把思想内容记录下来的技能。这一技能的掌握,要求在第六学年末完成。
掌握写作文的技能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预备阶段,在掌握流利书写技能的第一阶段完成后开始,即从第三学年初开始。第二阶段在第四学年第二学期开始,在六年级时完成。
在掌握一个个的技能时,必须实现相互结合的原则:当掌握一种技能正在完成时,就开始掌握另一种技能。新的、较复杂的技能是建立在不太复杂的技能的牢固基础上的。
在弄清楚各项技能的顺序性、相互依存性和衔接性的情况以后,我们就开始在实践中来实现这种设想。上表所列的一整套技能,实质上就成了教师们对自己和相互之间的要求。对于学校领导人来说,这个体系就成了管理教育过程的一个大纲。
我们按照这个教学过程的逻辑本身所提示的技能和知识的体系进行工作,已经有20多年了。每一位教师,在对某项技能的实质有了明确的认识以后,就去寻求掌握这项技能的具体途径。例如,经验已经证明,为了掌握流利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读的技能,就必须进行一定范围(数量)的练习,就必须使学生朗读多少页书,否则是不会有任何效果的。对一个学生来说,练习的数量是这么些,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练习的数量又有所不同。为了掌握思考(类比、比较、对比)的技能,必须明确地规定出思考题的数量。为了掌握观察周围世界现象的技能,我们形成了一套到自然界里去上课的体系:让学生去观察自然现象,讲述他们所看到的东西。
根据技能和知识的体系来领导教学过程,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为了更清楚地看出这种优越性,让我们来谈谈这个体系的第二部分——知识体系。我们分析了教学大纲和学生的脑力劳动情况,明确规定了教养和脑力劳动内容的骨架(骨干)——就是指学生必须牢固地保持在记忆里的那些基本知识,他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动用记忆这个知识的仓库。我们分别就每一门学科规定了那些必须永远牢记、不再回头“补课”的规则、概念,公式、法则和其他概括性的原理。这些东西之所以要牢固地识记并保持在记忆里,首先是因为在脑力劳动中要经常地用到它们。用形象的话来说,它们是随手要用的万能的工具,没有它们就无法走进知识的工厂里去。
就语法来说,这就是首先要牢固地记住最低限度的正写法词汇量。我们从词典和语法教科书里挑选出2000个正写法的词,这些词包含了所有最重要的正写法规则。学生在小学4年里掌握1500个词的写法,在五、六年级再掌握500个词的写法。最低限度正写法词汇量是教师的硬性规定的大纲。教师把掌握这些词的时间加以分配,布置一些相应的练习,并且研究学生的个人作业的情况。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如果一个学生到了六年级末的时候,牢固地、永远不忘地记住了2000个包含了最重要的语法规则在内的正写法的词,如果这种识记是在有理解地研究规则的背景下进行的,那么这个学生的读写就已经过关,他的语法知识和书写技能就变成了他的学习工具。记住必要的东西——这是预防学生在中年级和高年级时负担过重的极其重要的条件。这种识记和保持能把学生的智慧力量解放出来,以便去完成创造性的学习任务。
就算术来说,要牢记乘法表。学生要在第二学年的第四学季,把这项概括性的东西永远牢记不忘。学生还要把100以内的算术运算的各种可能的组合牢牢记住(例如,学生要不假思索地说出83—69等于几,并且永远牢记)。在三年级,学生应当记住1000以内的算术运算的各种组合。
在代数方面,要牢牢记住乘法公式。学生应在六年级的学年末记熟它们。此外还有坐标制、整除性标志、方程公式、对数函数、导函数、积分、三角函数、复数等。对于每一部分,都明确规定要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所要记住的东西,并指明在什么时候记住。
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最低限度的知识,把它们永远牢记和保持在记忆里,教师就必须周密地进行备课,恰当地分配练习的时间。为了使学生牢记最低限度的正写法词汇,俄语教师就要周密考虑整个学年以至好几年的词汇默写作业。在每一节课上,让学生抄下和复习几个词的正写法。每一个学生都随身带着抄词用的正写法词汇本,回家后复习这些抄下来的词。在一年期间,每个词都能复习好几遍,同时也联想到有关的语法规则。
如果教养的“骨架”(即学生必须永远牢记的知识和技能)是稳固的,那么学校的整个“楼房”也是稳固的。在通过表格反映出来的知识体系里,我们只列入了那些必须牢记和保持在记忆里的东西。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是为了在必须识记和记忆的东西跟那些只要理解而不需识记的东西之间,划一条明确的界限。如果一个学生想把全部的东西都记住,那他是什么也得不到的,他甚至连那些必须识记和保持在记忆里的东西也记不住。缺少这个教养的牢固的“骨架”,常常是学校工作中最严重的缺点之一。

1674、学生应当掌握的最重要的技能和技巧 Empty 批读74条 周五 四月 12, 2013 7:36 am

大场镇小学 成琦

大场镇小学 成琦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74、学生应当掌握的最重要的技能和技巧
我在20年前曾提出一个目标,即规定出:学生在什么时候,在第几学年,第几学季,应当达到一定的教养水平和阶段,应当掌握最重要的技能和技巧,掌握最重要的概括(规则、结论、公式、定律),并且牢固地掌握到永远不再忘记的程度。我分析了通常称为中等教育的内容里所包含的全套知识、技能和技巧,好像看到了教养、智力发展和信念的活的血肉依附在上面的那个“骨架”,或骨干。这个骨架就是一些实际技能和技巧,没有它们就不可能设想有教学过程。这就是学习的技能:观察周围世界的现象,思考,表达出自己关于所见、所做、所想的思想,阅读,书写等技能。一个学生要在学校里学习10年,为了能够顺利地掌握知识,他不应当在这10年里都在学习读和写,而应当在一个离开始学习时比较近,而离毕业时又比较远的阶段上就学会读和写。掌握这些技能(特别是读的技能)的阶段离开始学习的时候越近,学生学习起来就越容易,他感到负担过重的可能性就越小。学校教学的弊病经常在于,一个人在上学的整整10年里都在学习读和写,但是因为他同时还得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所以其结果是他既没有学好读和写,又没有掌握好系统的科学知识。
我把学生在l0年内应当掌握的最重要的技能和技巧按一个竖式排列出来,其结果如下:
1.会观察周围世界的现象。
2.会思考——即会类比、比较、对比,找出不懂的东西;能提出疑问。 【会提问很关键,因为会思考才会提问。】
3.会表达关于自己所见、所观察、所做、所想的事情的思想。
4.能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阅读。【分几个阶段?】
5.能流利地、足够迅速地和正确地书写。
6.能区分出所读的东西的逻辑上完整的各部分,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性。
7.能找到有关所要了解的问题的书。
8.能在书中找到有关问题的材料。
9.能在阅读过程中对所读的东西进行初步的逻辑分析。
10.能听教师的讲解并能同时把教师讲述的内容简要地记录下来。
11 能阅读课文并能同时听懂教师关于如何理解课文和各个逻辑组成部分的指示。
12.会写作文——即能把自己在周围所看到、观察到的事物叙述清楚。【叙述清楚包括不重复,让别人听懂。那么需要有中心吗?】
通过对各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的观察和研究,我规定出掌握每一项技能的时间:在什么时候,在几年级(个别情况下还定出在第几学期、第几学季),这条技能必须达到符合要求的程度。只要粗略地看一下这张表,就会使人感到担忧。平时学生和教师所遇到的某些困难,其根源一下子就昭然若揭了。这些困难中的某几条简直成了绊脚石。
例如,这张表里有两条技能: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阅读的技能,和区分出所读的东西的逻辑上完整的各部分,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性的技能。
事实上,学生直到七、八年级才掌握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阅读的技能。奇怪的是,对文学阅读提出的任务之一,竟是要求学生掌握读的技能……但是早在三年级特别是四年级,已经向学生提出了新的目标:学会区分出所读的东西的逻辑上完整的各部分……这真是奇怪的事:儿童还没有学会读,就已经要求他对所读的东西进行逻辑分析了。学生实际上到五年级还不会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读(所谓流利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读,这就意味着在读的时候不去考虑读的过程,而考虑所读的东西的意思),但是对他提出的主要学习任务之一,已经是要求他对历史、地理、生物教科书的课文进行逻辑分析了。
该怎么办呢?在学生没有扎实地掌握有关的技能以前,不要给他布置比较复杂的学习任务吗?那么这就意味着,譬如在历史教科书方面,当学生还没有学会读(达到会分析的读所要求的程度)的时候,就不要给他布置家庭作业吗?但这样做又是不行的,这样会把学习的年限拖到15年。由此可见,学生必须更早地掌握最常用的技能,即掌握复杂的技能和总的来说掌握知识都要依靠的那些技能。当学生还没有学会流利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读,即在读的时候不必考虑读的过程的时候,书籍对他来说就不可能成为知识的源泉。
很明显,在这张表上,掌握技能和技巧的曲线应当是另一种样子。只有学生学会了流利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读的时候,才能谈到区分所读的东西的逻辑上完整的部分的技能。如果学生没有学会读,他的功课就不会及格,学习对于他就不会成为有趣的、有创造性的事。
再往后,学生在读的技能的发展上还应当再提高一步:要学会同时读和思考,不仅思考所读的东西的内容,而且要思考别的东西,如教师的指示、自己对所读的东西的看法等。这种技能到七年级就很需要了,它在八至十年级的创造性脑力劳动中将得到更加广泛的运用。如果学生还不会区分所读的东西中的逻辑上完整的部分,特别是如果他还没有充分掌握迅速阅读的技能时,那么他能不能在阅读课文的同时又听懂教师关于怎样阅读课文的指示呢?但是在实践中,这种现象是随处可见的:学生还不会进行逻辑分析,但是他已经有必要做到一边阅读一边从所读的内容中抽象出结论来了。
现在,我们全体教师从这张教学过程的表上看出这种互不配合、次序混乱的毛病来了。还有一些其他的怪现象也都暴露出来了。谁也不能肯定地说出,学生究竟应当在什么时候、在哪一学年,学会流利地、足够迅速地和正确地把教师口授的东西写下来(没有遗漏和错误地写下来),才能使他学会一边听教师讲解,一边把教师的思想和讲述的内容简要地记下来。实践中的情况是:学生在上学的整整10年时间里,都在学习迅速地书写。在三、四年级,学生距离掌握这条技能还很远,他怎么能学会写作文呢?可是在三年级特别是在四年级,已经要求学生了:把你所见到的东西写成作文。
至于思考的技能,把几个客体、事物、现象进行类比、比较、对比的技能,找出不懂的东西的技能,以及提出疑问的技能又是怎样的呢?不掌握这些技能,根本就无法学习。然而有谁以及在什么地方进行专门的工作来教给儿童思考呢?是不是每一位小学教师都有一本专门的练习簿,年复一年地把一些思维练习积累下来呢?实际上,这方面是毫无所有。一切都模糊不清:据说,反正教师在每一节课上都要教学生思考的……儿童不会解答应用题,难道不是因为谁也不负责教他思考吗?
离开观察周围世界现象的技能和表达思想的技能(这两种技能是紧密联系的),教学过程也是不可思议的。但是奇怪的是,我们没有见过任何培养这些技能的工作体系。儿童没有专门地(在专门的课上)学习怎样观察周围世界的现象,没有一个教师能够肯定地说:我已经完成了培养这项技能的工作,我的学生已经学会觉察事物、现象、事件的主要的、本质的属性。实际生活表明,无论就哪一项技能来说(没有这些技能就无法顺利地学习),都说不出在教学过程的某一阶段上是已经掌握了,都不敢说:到这里为止,掌握这项技能的工作已告结束。有一个时期,我感到自己好像是在黑暗里摸索:教育过程实质上是在自流自发地进行的,我去听一些课,无非是为了有点事可做而已。不,这种情况不应当再继续下去了。我跟一些最有经验的教师一起,分析了教学大纲,估量了学生的力量和可能性,把表达某一种技能的实质的每一个概念的范围和含义弄准确(这一点十分重要),并且考虑了这一概念与另一概念的依存关系。最后,我们确定了在教学过程的哪些点上应当完成对每一种技能的掌握。例如,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阅读的技能,应当让学生在第三学年第一学期末的时候掌握好。以后,关于阅读技巧、读的技能的问题就不必再淡了,否则就会打乱对教学过程的全盘的领导。从第三学年第一学期起(跟掌握读的技能平行进行),开始掌握区分逻辑上完整部分的技能。掌握这一技能的第一阶段在四年级末完成,其第二阶段在六年级末完成。就在这时,即在掌握区分所读东西的逻辑上完整的部分的技能趋于完成的时期,让学生开始掌握中学阶段一种比较复杂的技能:学生在阅读的同时,不仅要思考所读东西的内容,而且要在思想上对它进行初步的逻辑分析。
掌握流利书写技能的第一阶段在二年级完成,第二阶段在四年级完成。到四年级末的时候,每一个学生应当做到书写迅速、字体稳定,把书写技能掌握到这样完善的程度,以致学生在书写过程中不必再考虑单个字母的写法,而把精力用在思考所写的东西的内容和含义上面去。在第四学年的第二学期,开始掌握一边听教师的讲解,同时把思想内容记录下来的技能。这一技能的掌握,要求在第六学年末完成。
掌握写作文的技能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预备阶段,在掌握流利书写技能的第一阶段完成后开始,即从第三学年初开始。第二阶段在第四学年第二学期开始,在六年级时完成。
在掌握一个个的技能时,必须实现相互结合的原则:当掌握一种技能正在完成时,就开始掌握另一种技能。新的、较复杂的技能是建立在不太复杂的技能的牢固基础上的。
在弄清楚各项技能的顺序性、相互依存性和衔接性的情况以后,我们就开始在实践中来实现这种设想。上表所列的一整套技能,实质上就成了教师们对自己和相互之间的要求。对于学校领导人来说,这个体系就成了管理教育过程的一个大纲。
我们按照这个教学过程的逻辑本身所提示的技能和知识的体系进行工作,已经有20多年了。每一位教师,在对某项技能的实质有了明确的认识以后,就去寻求掌握这项技能的具体途径。例如,经验已经证明,为了掌握流利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读的技能,就必须进行一定范围(数量)的练习,就必须使学生朗读多少页书,否则是不会有任何效果的。对一个学生来说,练习的数量是这么些,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练习的数量又有所不同。为了掌握思考(类比、比较、对比)的技能,必须明确地规定出思考题的数量。为了掌握观察周围世界现象的技能,我们形成了一套到自然界里去上课的体系:让学生去观察自然现象,讲述他们所看到的东西。
根据技能和知识的体系来领导教学过程,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为了更清楚地看出这种优越性,让我们来谈谈这个体系的第二部分——知识体系。我们分析了教学大纲和学生的脑力劳动情况,明确规定了教养和脑力劳动内容的骨架(骨干)——就是指学生必须牢固地保持在记忆里的那些基本知识,他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动用记忆这个知识的仓库。我们分别就每一门学科规定了那些必须永远牢记、不再回头“补课”的规则、概念,公式、法则和其他概括性的原理。这些东西之所以要牢固地识记并保持在记忆里,首先是因为在脑力劳动中要经常地用到它们。用形象的话来说,它们是随手要用的万能的工具,没有它们就无法走进知识的工厂里去。
就语法来说,这就是首先要牢固地记住最低限度的正写法词汇量。我们从词典和语法教科书里挑选出2000个正写法的词,这些词包含了所有最重要的正写法规则。学生在小学4年里掌握1500个词的写法,在五、六年级再掌握500个词的写法。最低限度正写法词汇量是教师的硬性规定的大纲。教师把掌握这些词的时间加以分配,布置一些相应的练习,并且研究学生的个人作业的情况。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如果一个学生到了六年级末的时候,牢固地、永远不忘地记住了2000个包含了最重要的语法规则在内的正写法的词,如果这种识记是在有理解地研究规则的背景下进行的,那么这个学生的读写就已经过关,他的语法知识和书写技能就变成了他的学习工具。记住必要的东西——这是预防学生在中年级和高年级时负担过重的极其重要的条件。这种识记和保持能把学生的智慧力量解放出来,以便去完成创造性的学习任务。
就算术来说,要牢记乘法表。学生要在第二学年的第四学季,把这项概括性的东西永远牢记不忘。学生还要把100以内的算术运算的各种可能的组合牢牢记住(例如,学生要不假思索地说出83—69等于几,并且永远牢记)。在三年级,学生应当记住1000以内的算术运算的各种组合。
在代数方面,要牢牢记住乘法公式。学生应在六年级的学年末记熟它们。此外还有坐标制、整除性标志、方程公式、对数函数、导函数、积分、三角函数、复数等。对于每一部分,都明确规定要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所要记住的东西,并指明在什么时候记住。
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最低限度的知识,把它们永远牢记和保持在记忆里,教师就必须周密地进行备课,恰当地分配练习的时间。为了使学生牢记最低限度的正写法词汇,俄语教师就要周密考虑整个学年以至好几年的词汇默写作业。在每一节课上,让学生抄下和复习几个词的正写法。每一个学生都随身带着抄词用的正写法词汇本,回家后复习这些抄下来的词。在一年期间,每个词都能复习好几遍,同时也联想到有关的语法规则。
如果教养的“骨架”(即学生必须永远牢记的知识和技能)是稳固的,那么学校的整个“楼房”也是稳固的。在通过表格反映出来的知识体系里,我们只列入了那些必须牢记和保持在记忆里的东西。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是为了在必须识记和记忆的东西跟那些只要理解而不需识记的东西之间,划一条明确的界限。如果一个学生想把全部的东西都记住,那他是什么也得不到的,他甚至连那些必须识记和保持在记忆里的东西也记不住。缺少这个教养的牢固的“骨架”,常常是学校工作中最严重的缺点之一。
【能用一颗平常心对待学生,课堂上,当同学回答错了,老师对全班学生说:“别笑话他,他这样做肯定有他的想法,这些想法说不定能带给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我们不妨来听听他的思维过程,听完后再来帮他纠正好吗?”,有了老师的安慰和鼓励,不仅不让学生感到难堪,还会保护学生学习的热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学生正是在不断出错,有积极改错中掌握知识的。我们应当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能尊重学生人格,体现了老师良好的师德。】

华师大宝山实验陆瑶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74、学生应当掌握的最重要的技能和技巧
我在20年前曾提出一个目标,即规定出:学生在什么时候,在第几学年,第几学季,应当达到一定的教养水平和阶段,应当掌握最重要的技能和技巧,掌握最重要的概括(规则、结论、公式、定律),并且牢固地掌握到永远不再忘记的程度。我分析了通常称为中等教育的内容里所包含的全套知识、技能和技巧,好像看到了教养、智力发展和信念的活的血肉依附在上面的那个“骨架”,或骨干。这个骨架就是一些实际技能和技巧,没有它们就不可能设想有教学过程。这就是学习的技能:观察周围世界的现象,思考,表达出自己关于所见、所做、所想的思想,阅读,书写等技能。一个学生要在学校里学习10年,为了能够顺利地掌握知识,他不应当在这10年里都在学习读和写,而应当在一个离开始学习时比较近,而离毕业时又比较远的阶段上就学会读和写。掌握这些技能(特别是读的技能)的阶段离开始学习的时候越近,学生学习起来就越容易,他感到负担过重的可能性就越小。学校教学的弊病经常在于,一个人在上学的整整10年里都在学习读和写,但是因为他同时还得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所以其结果是他既没有学好读和写,又没有掌握好系统的科学知识。
我把学生在l0年内应当掌握的最重要的技能和技巧按一个竖式排列出来,其结果如下:
1.会观察周围世界的现象。
2.会思考——即会类比、比较、对比,找出不懂的东西;能提出疑问。
3.会表达关于自己所见、所观察、所做、所想的事情的思想。
4.能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阅读。
5.能流利地、足够迅速地和正确地书写。
6.能区分出所读的东西的逻辑上完整的各部分,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性。
7.能找到有关所要了解的问题的书。
8.能在书中找到有关问题的材料。
9.能在阅读过程中对所读的东西进行初步的逻辑分析。
10.能听教师的讲解并能同时把教师讲述的内容简要地记录下来。
11 能阅读课文并能同时听懂教师关于如何理解课文和各个逻辑组成部分的指示。
12.会写作文——即能把自己在周围所看到、观察到的事物叙述清楚。
通过对各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的观察和研究,我规定出掌握每一项技能的时间:在什么时候,在几年级(个别情况下还定出在第几学期、第几学季),这条技能必须达到符合要求的程度。只要粗略地看一下这张表,就会使人感到担忧。平时学生和教师所遇到的某些困难,其根源一下子就昭然若揭了。这些困难中的某几条简直成了绊脚石。
例如,这张表里有两条技能: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阅读的技能,和区分出所读的东西的逻辑上完整的各部分,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性的技能。
事实上,学生直到七、八年级才掌握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阅读的技能。奇怪的是,对文学阅读提出的任务之一,竟是要求学生掌握读的技能……但是早在三年级特别是四年级,已经向学生提出了新的目标:学会区分出所读的东西的逻辑上完整的各部分……这真是奇怪的事:儿童还没有学会读,就已经要求他对所读的东西进行逻辑分析了。学生实际上到五年级还不会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读(所谓流利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读,这就意味着在读的时候不去考虑读的过程,而考虑所读的东西的意思),但是对他提出的主要学习任务之一,已经是要求他对历史、地理、生物教科书的课文进行逻辑分析了。
该怎么办呢?在学生没有扎实地掌握有关的技能以前,不要给他布置比较复杂的学习任务吗?那么这就意味着,譬如在历史教科书方面,当学生还没有学会读(达到会分析的读所要求的程度)的时候,就不要给他布置家庭作业吗?但这样做又是不行的,这样会把学习的年限拖到15年。由此可见,学生必须更早地掌握最常用的技能,即掌握复杂的技能和总的来说掌握知识都要依靠的那些技能。当学生还没有学会流利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读,即在读的时候不必考虑读的过程的时候,书籍对他来说就不可能成为知识的源泉。
很明显,在这张表上,掌握技能和技巧的曲线应当是另一种样子。只有学生学会了流利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读的时候,才能谈到区分所读的东西的逻辑上完整的部分的技能。如果学生没有学会读,他的功课就不会及格,学习对于他就不会成为有趣的、有创造性的事。
再往后,学生在读的技能的发展上还应当再提高一步:要学会同时读和思考,不仅思考所读的东西的内容,而且要思考别的东西,如教师的指示、自己对所读的东西的看法等。这种技能到七年级就很需要了,它在八至十年级的创造性脑力劳动中将得到更加广泛的运用。如果学生还不会区分所读的东西中的逻辑上完整的部分,特别是如果他还没有充分掌握迅速阅读的技能时,那么他能不能在阅读课文的同时又听懂教师关于怎样阅读课文的指示呢?但是在实践中,这种现象是随处可见的:学生还不会进行逻辑分析,但是他已经有必要做到一边阅读一边从所读的内容中抽象出结论来了。 批注:学生能力水平的往往超前
现在,我们全体教师从这张教学过程的表上看出这种互不配合、次序混乱的毛病来了。还有一些其他的怪现象也都暴露出来了。谁也不能肯定地说出,学生究竟应当在什么时候、在哪一学年,学会流利地、足够迅速地和正确地把教师口授的东西写下来(没有遗漏和错误地写下来),才能使他学会一边听教师讲解,一边把教师的思想和讲述的内容简要地记下来。实践中的情况是:学生在上学的整整10年时间里,都在学习迅速地书写。在三、四年级,学生距离掌握这条技能还很远,他怎么能学会写作文呢?可是在三年级特别是在四年级,已经要求学生了:把你所见到的东西写成作文。
至于思考的技能,把几个客体、事物、现象进行类比、比较、对比的技能,找出不懂的东西的技能,以及提出疑问的技能又是怎样的呢?不掌握这些技能,根本就无法学习。然而有谁以及在什么地方进行专门的工作来教给儿童思考呢?是不是每一位小学教师都有一本专门的练习簿,年复一年地把一些思维练习积累下来呢?实际上,这方面是毫无所有。一切都模糊不清:据说,反正教师在每一节课上都要教学生思考的……儿童不会解答应用题,难道不是因为谁也不负责教他思考吗?
离开观察周围世界现象的技能和表达思想的技能(这两种技能是紧密联系的),教学过程也是不可思议的。但是奇怪的是,我们没有见过任何培养这些技能的工作体系。儿童没有专门地(在专门的课上)学习怎样观察周围世界的现象,没有一个教师能够肯定地说:我已经完成了培养这项技能的工作,我的学生已经学会觉察事物、现象、事件的主要的、本质的属性。实际生活表明,无论就哪一项技能来说(没有这些技能就无法顺利地学习),都说不出在教学过程的某一阶段上是已经掌握了,都不敢说:到这里为止,掌握这项技能的工作已告结束。有一个时期,我感到自己好像是在黑暗里摸索:教育过程实质上是在自流自发地进行的,我去听一些课,无非是为了有点事可做而已。不,这种情况不应当再继续下去了。我跟一些最有经验的教师一起,分析了教学大纲,估量了学生的力量和可能性,把表达某一种技能的实质的每一个概念的范围和含义弄准确(这一点十分重要),并且考虑了这一概念与另一概念的依存关系。最后,我们确定了在教学过程的哪些点上应当完成对每一种技能的掌握。例如,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阅读的技能,应当让学生在第三学年第一学期末的时候掌握好。以后,关于阅读技巧、读的技能的问题就不必再淡了,否则就会打乱对教学过程的全盘的领导。从第三学年第一学期起(跟掌握读的技能平行进行),开始掌握区分逻辑上完整部分的技能。掌握这一技能的第一阶段在四年级末完成,其第二阶段在六年级末完成。就在这时,即在掌握区分所读东西的逻辑上完整的部分的技能趋于完成的时期,让学生开始掌握中学阶段一种比较复杂的技能:学生在阅读的同时,不仅要思考所读东西的内容,而且要在思想上对它进行初步的逻辑分析。
掌握流利书写技能的第一阶段在二年级完成,第二阶段在四年级完成。到四年级末的时候,每一个学生应当做到书写迅速、字体稳定,把书写技能掌握到这样完善的程度,以致学生在书写过程中不必再考虑单个字母的写法,而把精力用在思考所写的东西的内容和含义上面去。在第四学年的第二学期,开始掌握一边听教师的讲解,同时把思想内容记录下来的技能。这一技能的掌握,要求在第六学年末完成。
掌握写作文的技能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预备阶段,在掌握流利书写技能的第一阶段完成后开始,即从第三学年初开始。第二阶段在第四学年第二学期开始,在六年级时完成。
在掌握一个个的技能时,必须实现相互结合的原则:当掌握一种技能正在完成时,就开始掌握另一种技能。新的、较复杂的技能是建立在不太复杂的技能的牢固基础上的。
在弄清楚各项技能的顺序性、相互依存性和衔接性的情况以后,我们就开始在实践中来实现这种设想。上表所列的一整套技能,实质上就成了教师们对自己和相互之间的要求。对于学校领导人来说,这个体系就成了管理教育过程的一个大纲。
我们按照这个教学过程的逻辑本身所提示的技能和知识的体系进行工作,已经有20多年了。每一位教师,在对某项技能的实质有了明确的认识以后,就去寻求掌握这项技能的具体途径。例如,经验已经证明,为了掌握流利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读的技能,就必须进行一定范围(数量)的练习,就必须使学生朗读多少页书,否则是不会有任何效果的。对一个学生来说,练习的数量是这么些,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练习的数量又有所不同。为了掌握思考(类比、比较、对比)的技能,必须明确地规定出思考题的数量。为了掌握观察周围世界现象的技能,我们形成了一套到自然界里去上课的体系:让学生去观察自然现象,讲述他们所看到的东西。
根据技能和知识的体系来领导教学过程,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为了更清楚地看出这种优越性,让我们来谈谈这个体系的第二部分——知识体系。我们分析了教学大纲和学生的脑力劳动情况,明确规定了教养和脑力劳动内容的骨架(骨干)——就是指学生必须牢固地保持在记忆里的那些基本知识,他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动用记忆这个知识的仓库。我们分别就每一门学科规定了那些必须永远牢记、不再回头“补课”的规则、概念,公式、法则和其他概括性的原理。这些东西之所以要牢固地识记并保持在记忆里,首先是因为在脑力劳动中要经常地用到它们。用形象的话来说,它们是随手要用的万能的工具,没有它们就无法走进知识的工厂里去。
就语法来说,这就是首先要牢固地记住最低限度的正写法词汇量。我们从词典和语法教科书里挑选出2000个正写法的词,这些词包含了所有最重要的正写法规则。学生在小学4年里掌握1500个词的写法,在五、六年级再掌握500个词的写法。最低限度正写法词汇量是教师的硬性规定的大纲。教师把掌握这些词的时间加以分配,布置一些相应的练习,并且研究学生的个人作业的情况。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如果一个学生到了六年级末的时候,牢固地、永远不忘地记住了2000个包含了最重要的语法规则在内的正写法的词,如果这种识记是在有理解地研究规则的背景下进行的,那么这个学生的读写就已经过关,他的语法知识和书写技能就变成了他的学习工具。记住必要的东西——这是预防学生在中年级和高年级时负担过重的极其重要的条件。这种识记和保持能把学生的智慧力量解放出来,以便去完成创造性的学习任务。
就算术来说,要牢记乘法表。学生要在第二学年的第四学季,把这项概括性的东西永远牢记不忘。学生还要把100以内的算术运算的各种可能的组合牢牢记住(例如,学生要不假思索地说出83—69等于几,并且永远牢记)。在三年级,学生应当记住1000以内的算术运算的各种组合。
在代数方面,要牢牢记住乘法公式。学生应在六年级的学年末记熟它们。此外还有坐标制、整除性标志、方程公式、对数函数、导函数、积分、三角函数、复数等。对于每一部分,都明确规定要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所要记住的东西,并指明在什么时候记住。
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最低限度的知识,把它们永远牢记和保持在记忆里,教师就必须周密地进行备课,恰当地分配练习的时间。为了使学生牢记最低限度的正写法词汇,俄语教师就要周密考虑整个学年以至好几年的词汇默写作业。在每一节课上,让学生抄下和复习几个词的正写法。每一个学生都随身带着抄词用的正写法词汇本,回家后复习这些抄下来的词。在一年期间,每个词都能复习好几遍,同时也联想到有关的语法规则。
如果教养的“骨架”(即学生必须永远牢记的知识和技能)是稳固的,那么学校的整个“楼房”也是稳固的。在通过表格反映出来的知识体系里,我们只列入了那些必须牢记和保持在记忆里的东西。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是为了在必须识记和记忆的东西跟那些只要理解而不需识记的东西之间,划一条明确的界限。如果一个学生想把全部的东西都记住,那他是什么也得不到的,他甚至连那些必须识记和保持在记忆里的东西也记不住。缺少这个教养的牢固的“骨架”,常常是学校工作中最严重的缺点之一。

总批:
看了这篇文章,我对小学英语课程标准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之前看小学英语教学标准,它将小学阶段的教学要求分成了几级,并对每个年级做出了要求。师父以及有经验的老教师一直提醒我们在平常的教学工作中,一定要先自己研读课程标准,在课程标准下指导日常的教学内容。我认为这十分有必要,就如同这篇建议里说的“骨架”,学生必须达到的知识和技能,有了“骨架”,自行添上的“楼房”也是稳固的。在我任教的五年级班级中,有一部分后进生,他们的“骨架”明显不牢固,所以我对他们的评价要求也会降低一些,希望他们可以渐渐跟上整体的步伐。

华师大宝山实验学校 陆瑶

培智 张晓琳



我在20年前曾提出一个目标,即规定出:学生在什么时候,在第几学年,第几学季,应当达到一定的教养水平和阶段,应当掌握最重要的技能和技巧,掌握最重要的概括(规则、结论、公式、定律),并且牢固地掌握到永远不再忘记的程度。我分析了通常称为中等教育的内容里所包含的全套知识、技能和技巧,好像看到了教养、智力发展和信念的活的血肉依附在上面的那个“骨架”,或骨干。这个骨架就是一些实际技能和技巧,没有它们就不可能设想有教学过程。这就是学习的技能:观察周围世界的现象,思考,表达出自己关于所见、所做、所想的思想,阅读,书写等技能。一个学生要在学校里学习10年,为了能够顺利地掌握知识,他不应当在这10年里都在学习读和写,而应当在一个离开始学习时比较近,而离毕业时又比较远的阶段上就学会读和写。掌握这些技能(特别是读的技能)的阶段离开始学习的时候越近,学生学习起来就越容易,他感到负担过重的可能性就越小。学校教学的弊病经常在于,一个人在上学的整整10年里都在学习读和写,但是因为他同时还得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所以其结果是他既没有学好读和写,又没有掌握好系统的科学知识。
我把学生在l0年内应当掌握的最重要的技能和技巧按一个竖式排列出来,其结果如下:
1.会观察周围世界的现象。
2.会思考——即会类比、比较、对比,找出不懂的东西;能提出疑问。
3.会表达关于自己所见、所观察、所做、所想的事情的思想。
4.能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阅读。
5.能流利地、足够迅速地和正确地书写。
6.能区分出所读的东西的逻辑上完整的各部分,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性。
7.能找到有关所要了解的问题的书。
8.能在书中找到有关问题的材料。
9.能在阅读过程中对所读的东西进行初步的逻辑分析。
10.能听教师的讲解并能同时把教师讲述的内容简要地记录下来。
11 能阅读课文并能同时听懂教师关于如何理解课文和各个逻辑组成部分的指示。
12.会写作文——即能把自己在周围所看到、观察到的事物叙述清楚。
通过对各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的观察和研究,我规定出掌握每一项技能的时间:在什么时候,在几年级(个别情况下还定出在第几学期、第几学季),这条技能必须达到符合要求的程度。只要粗略地看一下这张表,就会使人感到担忧。平时学生和教师所遇到的某些困难,其根源一下子就昭然若揭了。这些困难中的某几条简直成了绊脚石。
例如,这张表里有两条技能: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阅读的技能,和区分出所读的东西的逻辑上完整的各部分,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性的技能。
事实上,学生直到七、八年级才掌握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阅读的技能。奇怪的是,对文学阅读提出的任务之一,竟是要求学生掌握读的技能……但是早在三年级特别是四年级,已经向学生提出了新的目标:学会区分出所读的东西的逻辑上完整的各部分……这真是奇怪的事:儿童还没有学会读,就已经要求他对所读的东西进行逻辑分析了。学生实际上到五年级还不会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读(所谓流利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读,这就意味着在读的时候不去考虑读的过程,而考虑所读的东西的意思),但是对他提出的主要学习任务之一,已经是要求他对历史、地理、生物教科书的课文进行逻辑分析了。
该怎么办呢?在学生没有扎实地掌握有关的技能以前,不要给他布置比较复杂的学习任务吗?那么这就意味着,譬如在历史教科书方面,当学生还没有学会读(达到会分析的读所要求的程度)的时候,就不要给他布置家庭作业吗?但这样做又是不行的,这样会把学习的年限拖到15年。由此可见,学生必须更早地掌握最常用的技能,即掌握复杂的技能和总的来说掌握知识都要依靠的那些技能。当学生还没有学会流利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读,即在读的时候不必考虑读的过程的时候,书籍对他来说就不可能成为知识的源泉。
很明显,在这张表上,掌握技能和技巧的曲线应当是另一种样子。只有学生学会了流利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读的时候,才能谈到区分所读的东西的逻辑上完整的部分的技能。如果学生没有学会读,他的功课就不会及格,学习对于他就不会成为有趣的、有创造性的事。
再往后,学生在读的技能的发展上还应当再提高一步:要学会同时读和思考,不仅思考所读的东西的内容,而且要思考别的东西,如教师的指示、自己对所读的东西的看法等。这种技能到七年级就很需要了,它在八至十年级的创造性脑力劳动中将得到更加广泛的运用。如果学生还不会区分所读的东西中的逻辑上完整的部分,特别是如果他还没有充分掌握迅速阅读的技能时,那么他能不能在阅读课文的同时又听懂教师关于怎样阅读课文的指示呢?但是在实践中,这种现象是随处可见的:学生还不会进行逻辑分析,但是他已经有必要做到一边阅读一边从所读的内容中抽象出结论来了。
现在,我们全体教师从这张教学过程的表上看出这种互不配合、次序混乱的毛病来了。还有一些其他的怪现象也都暴露出来了。谁也不能肯定地说出,学生究竟应当在什么时候、在哪一学年,学会流利地、足够迅速地和正确地把教师口授的东西写下来(没有遗漏和错误地写下来),才能使他学会一边听教师讲解,一边把教师的思想和讲述的内容简要地记下来。实践中的情况是:学生在上学的整整10年时间里,都在学习迅速地书写。在三、四年级,学生距离掌握这条技能还很远,他怎么能学会写作文呢?可是在三年级特别是在四年级,已经要求学生了:把你所见到的东西写成作文。
至于思考的技能,把几个客体、事物、现象进行类比、比较、对比的技能,找出不懂的东西的技能,以及提出疑问的技能又是怎样的呢?不掌握这些技能,根本就无法学习。然而有谁以及在什么地方进行专门的工作来教给儿童思考呢?是不是每一位小学教师都有一本专门的练习簿,年复一年地把一些思维练习积累下来呢?实际上,这方面是毫无所有。一切都模糊不清:据说,反正教师在每一节课上都要教学生思考的……儿童不会解答应用题,难道不是因为谁也不负责教他思考吗?
离开观察周围世界现象的技能和表达思想的技能(这两种技能是紧密联系的),教学过程也是不可思议的。但是奇怪的是,我们没有见过任何培养这些技能的工作体系。儿童没有专门地(在专门的课上)学习怎样观察周围世界的现象,没有一个教师能够肯定地说:我已经完成了培养这项技能的工作,我的学生已经学会觉察事物、现象、事件的主要的、本质的属性。实际生活表明,无论就哪一项技能来说(没有这些技能就无法顺利地学习),都说不出在教学过程的某一阶段上是已经掌握了,都不敢说:到这里为止,掌握这项技能的工作已告结束。有一个时期,我感到自己好像是在黑暗里摸索:教育过程实质上是在自流自发地进行的,我去听一些课,无非是为了有点事可做而已。不,这种情况不应当再继续下去了。我跟一些最有经验的教师一起,分析了教学大纲,估量了学生的力量和可能性,把表达某一种技能的实质的每一个概念的范围和含义弄准确(这一点十分重要),并且考虑了这一概念与另一概念的依存关系。最后,我们确定了在教学过程的哪些点上应当完成对每一种技能的掌握。例如,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阅读的技能,应当让学生在第三学年第一学期末的时候掌握好。以后,关于阅读技巧、读的技能的问题就不必再淡了,否则就会打乱对教学过程的全盘的领导。从第三学年第一学期起(跟掌握读的技能平行进行),开始掌握区分逻辑上完整部分的技能。掌握这一技能的第一阶段在四年级末完成,其第二阶段在六年级末完成。就在这时,即在掌握区分所读东西的逻辑上完整的部分的技能趋于完成的时期,让学生开始掌握中学阶段一种比较复杂的技能:学生在阅读的同时,不仅要思考所读东西的内容,而且要在思想上对它进行初步的逻辑分析。
掌握流利书写技能的第一阶段在二年级完成,第二阶段在四年级完成。到四年级末的时候,每一个学生应当做到书写迅速、字体稳定,把书写技能掌握到这样完善的程度,以致学生在书写过程中不必再考虑单个字母的写法,而把精力用在思考所写的东西的内容和含义上面去。在第四学年的第二学期,开始掌握一边听教师的讲解,同时把思想内容记录下来的技能。这一技能的掌握,要求在第六学年末完成。
掌握写作文的技能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预备阶段,在掌握流利书写技能的第一阶段完成后开始,即从第三学年初开始。第二阶段在第四学年第二学期开始,在六年级时完成。
在掌握一个个的技能时,必须实现相互结合的原则:当掌握一种技能正在完成时,就开始掌握另一种技能。新的、较复杂的技能是建立在不太复杂的技能的牢固基础上的。
在弄清楚各项技能的顺序性、相互依存性和衔接性的情况以后,我们就开始在实践中来实现这种设想。上表所列的一整套技能,实质上就成了教师们对自己和相互之间的要求。对于学校领导人来说,这个体系就成了管理教育过程的一个大纲。
我们按照这个教学过程的逻辑本身所提示的技能和知识的体系进行工作,已经有20多年了。每一位教师,在对某项技能的实质有了明确的认识以后,就去寻求掌握这项技能的具体途径。例如,经验已经证明,为了掌握流利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读的技能,就必须进行一定范围(数量)的练习,就必须使学生朗读多少页书,否则是不会有任何效果的。对一个学生来说,练习的数量是这么些,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练习的数量又有所不同。为了掌握思考(类比、比较、对比)的技能,必须明确地规定出思考题的数量。为了掌握观察周围世界现象的技能,我们形成了一套到自然界里去上课的体系:让学生去观察自然现象,讲述他们所看到的东西。
根据技能和知识的体系来领导教学过程,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为了更清楚地看出这种优越性,让我们来谈谈这个体系的第二部分——知识体系。我们分析了教学大纲和学生的脑力劳动情况,明确规定了教养和脑力劳动内容的骨架(骨干)——就是指学生必须牢固地保持在记忆里的那些基本知识,他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动用记忆这个知识的仓库。我们分别就每一门学科规定了那些必须永远牢记、不再回头“补课”的规则、概念,公式、法则和其他概括性的原理。这些东西之所以要牢固地识记并保持在记忆里,首先是因为在脑力劳动中要经常地用到它们。用形象的话来说,它们是随手要用的万能的工具,没有它们就无法走进知识的工厂里去。
就语法来说,这就是首先要牢固地记住最低限度的正写法词汇量。我们从词典和语法教科书里挑选出2000个正写法的词,这些词包含了所有最重要的正写法规则。学生在小学4年里掌握1500个词的写法,在五、六年级再掌握500个词的写法。最低限度正写法词汇量是教师的硬性规定的大纲。教师把掌握这些词的时间加以分配,布置一些相应的练习,并且研究学生的个人作业的情况。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如果一个学生到了六年级末的时候,牢固地、永远不忘地记住了2000个包含了最重要的语法规则在内的正写法的词,如果这种识记是在有理解地研究规则的背景下进行的,那么这个学生的读写就已经过关,他的语法知识和书写技能就变成了他的学习工具。记住必要的东西——这是预防学生在中年级和高年级时负担过重的极其重要的条件。这种识记和保持能把学生的智慧力量解放出来,以便去完成创造性的学习任务。
就算术来说,要牢记乘法表。学生要在第二学年的第四学季,把这项概括性的东西永远牢记不忘。学生还要把100以内的算术运算的各种可能的组合牢牢记住(例如,学生要不假思索地说出83—69等于几,并且永远牢记)。在三年级,学生应当记住1000以内的算术运算的各种组合。
在代数方面,要牢牢记住乘法公式。学生应在六年级的学年末记熟它们。此外还有坐标制、整除性标志、方程公式、对数函数、导函数、积分、三角函数、复数等。对于每一部分,都明确规定要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所要记住的东西,并指明在什么时候记住。
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最低限度的知识,把它们永远牢记和保持在记忆里,教师就必须周密地进行备课,恰当地分配练习的时间。为了使学生牢记最低限度的正写法词汇,俄语教师就要周密考虑整个学年以至好几年的词汇默写作业。在每一节课上,让学生抄下和复习几个词的正写法。每一个学生都随身带着抄词用的正写法词汇本,回家后复习这些抄下来的词。在一年期间,每个词都能复习好几遍,同时也联想到有关的语法规则。
如果教养的“骨架”(即学生必须永远牢记的知识和技能)是稳固的,那么学校的整个“楼房”也是稳固的。在通过表格反映出来的知识体系里,我们只列入了那些必须牢记和保持在记忆里的东西。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是为了在必须识记和记忆的东西跟那些只要理解而不需识记的东西之间,划一条明确的界限。如果一个学生想把全部的东西都记住,那他是什么也得不到的,他甚至连那些必须识记和保持在记忆里的东西也记不住。缺少这个教养的牢固的“骨架”,常常是学校工作中最严重的缺点之一。
总评:
苏霍姆林斯基提出:学生在什么时候,在第几学年,第几学季,应当达到一定的教养水平和阶段,应当掌握最重要的技能和技巧,掌握最重要的概括(规则、结论、公式、定律),并且牢固地掌握到永远不再忘记的程度。但是,各年级学生分别该达到什么要求,这个要求是不是应该有地段差别?对于特殊教育工作者来说,如今特殊学校招收的都是中重度智力残疾儿童,以前的“骨架”是否还适用于如今程度更重的学生呢?显然,对于特教来说没有没有什么固定的模式,一切都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出发,制定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个别化教育计划。

1974、学生应当掌握的最重要的技能和技巧 Empty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21 周日 四月 14, 2013 6:05 am

上大附中徐沈逸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21
21、兴趣的秘密何在
每一个教师都希望在自己的课堂上学生对学习感兴趣。怎样才能把课上得有趣呢?是不是所有的课都能上得有趣呢?兴趣的源泉何在呢?
所谓课上得有趣,这就是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
认识本身就是一个激发生动的、不可熄灭的兴趣的最令人赞叹、惊奇的奇异的过程。自然界的万物,它们的关系和相互联系,运动和变化,人的思想,以及人所创造的一切,——这些都是兴趣的取之不竭的源泉。但是,在一些情况下,这个源泉像潺潺的小溪,就在我们的眼前,你只要走近去看,在你面前就会展示一幅令人惊异的大自然的秘密的图画;而在另一些情况下,兴趣的源泉则藏在深处,你得去攀登、挖掘,才能发现它;而很常见的情况是,这个“攀登”、“挖掘”自然万物的实质及其因果联系的过程本身,这是兴趣的重要源泉。
如果你所追求的只是那种表面的、显而易见的刺激,以引起学生对学习和上课的兴趣,那你就永远不能培养起学生对脑力劳动的真正的热爱。你应当努力使学生自己去发现兴趣的源泉,让他们在这个发现过程中体验到自己的劳动和成就,——这件事本身就是兴趣的最重要的源泉之一。离开了脑力劳动,就既谈不上学生的兴趣,也谈不上他们的注意力
[m1]
对知识的兴趣的第一个源泉、第一颗火星,就在于教师对上课时要讲的教材和要分析的事实所抱的态度。真理的知识在学生意识中的产生,来源于学生认识到各种事实和现象之间的那些接合点,认识到把各种事实和现象串连起来的那些线索。我在备课的时候,总是努力思考和理解那些接合点和线索,因为只有抓住这些思想的交接点,才能在认识周围世界的真理和规律性中揭示出某种新颖的、出人意料的东西。例如,在下一节课中,将要讲到植物的根系及其在植物生命过程中的作用,学生已经成百上千次地见过植物的根,乍看起来,教材中未必找得出任何使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但是,兴趣并不在于认识一眼就能看见的东西,而在于认识深藏的奥秘。就我们语文学科而言,乍看起来都懂的文章,我们要让讲给学生听的就是他们还没有发现的。我对孩子们讲述说,那些很细很细的根须怎样在土壤里吸取植物所需要的物质。我把孩子们的注意力引到各种事实的这样一个接合点上来:在土壤里,有一种生命在时刻不停地进行着,无论冬夏,这种在土壤深处的生命都永不熄灭;亿万个微生物好像在为许多根须服务,如果没有这种复杂的生命,树木就不能活下去。我说:“孩子们,让我们来仔细观察一下土壤的这种复杂的生命。想一想,它是怎样依赖于从周围环境中提供的物质的。那样,在你们面前就会展示出生物和无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无生物怎样变为构成生物的建筑材料,——这正是各种事实的结合点,我把这一点讲清楚,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这一点上,就在学生面前揭示出一种新的东西,激发起他们在自然界奥秘面前的惊奇感。这种情感越能抓住少年们的心,他们就越加迫切地想要知道、思考和理解。孩子们都很好奇,所以要不断地用新的东西去激发他们。
兴趣的源泉还在于把知识加以运用,使学生体验到一种理智高于事实和现象的“权力感”。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有很多世界等待儿童去发现,去研究,去探索。但是如果不给它提供食物(与事实和现象进行生动的接触,体验到认识的欢乐),这种需要就会萎谢,而对知识的兴趣也就随之熄灭。我认为有一项十分重要的教育任务,这就是不断地扶植和巩固学生想要成为发现者的愿望,并借助一些专门的工作方法来实现他的愿望。我在课堂上激发了儿童对于土壤中发生的、然而无法直接观察到的隐秘的过程的兴趣,于是在下课后我们就到田里去,以便特地去看一看土壤的剖***。孩子们怀着惊奇的心情察看了小小的禾本植物的长达两米多的根。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真正的发现。要让孩子自己去发现!但是从实质上说,他们只是刚刚踏上了发现和探索的道路。我把草地上和荒地上的几种植物的根指给孩子们看。我们把一些草根(去掉它们的茎)种下去,其中许多草根初看起来已经完全干枯和死掉了,可是它们竟成活了,长出了嫩芽,变成了绿草。还有一棵葡萄的根也成活了,发了芽。
这件事鼓舞了孩子们,他们的思想变得非常好奇和活跃。他们体验到一种无可比拟的人类的自豪感:我们是事实和现象的驾驭者,在我们的手里,知识变成了力量。感到知识是一种使人变得崇高起来的力量,——这是比任何东西都更强有力的一种激发求知兴趣的刺激物。可见,不要使掌握知识的过程让学生感到厌烦,不要把他引入一种疲劳和对一切都漠不关心的状态,而要使他的整个身心都充满欢乐,这一点是何等重要!我要思考的是,如何使我的学生整个身心都充满快乐。当然,如果学生亲自去研究和发现了某种东西,亲自去把握具体的事实和现象,那么这种驾驭知识的情感就会更加强烈。此外,还有一种纯粹思考(运用智慧进行概括、系统化的活动)带给学生的欢乐。
如果一个学生广泛地阅读,那么在课堂上所讲解的任何一个新概念、新现象,就会纳入他从各种书籍里汲取到的知识的体系里去。在这种情况下,课堂上所讲授的科学知识就具有特殊的吸引力:学生感到这些知识是帮助他把“头脑里已有的”东西弄得更加清楚所必不可少的。
总评:


其实有一百
苏霍姆林斯基的这条建议,让我想到了一首我以前在《中国教育报》实习时看到的一首诗歌。这首诗歌的作者是罗里斯·马拉古齐,意大利著名教育家,是瑞吉欧教育体系的创始人、领导者。
马拉古齐的《其实有一百》一诗中写道:孩子是由一百种组成的。孩子有一百种语言,一百双手,一百个想法,一百种思考、游戏、说话的方式……面对不同的孩子,面对孩子不同的表现.我们仅仅用简单的鼓励和帮助能改变孩子的行为吗?所以,当你面对孩子的特殊表现时,你要学会细心观察、耐心倾听、积极捕捉、用心思考,只有当你查找到这特殊表现背后的真正原因.寻求到有效的教育策略,你教孩子的行为才会收到应有的效果。下面就是他的诗歌原文:
其 实 有 一 百
(意大利)马拉古兹
孩子是由一百组成的。 孩子有一百种语言,一百只手, 一百个念头, 一百中思考问题的方式,还有一百种聆听的方式, 惊讶和爱慕的方式。 一百种欢乐, 去歌唱,去理解, 一百个世界, 去探索,去发现, 一百个世界,去发明,一百个世界,去梦想。 孩子有一百种语言, 一百、一百、再一百, 但被偷走了九十九。 学校和文明, 将孩子和身心分离。 他们告诉孩子, 不需用手操作,无需用脑行事,只要听,不必说, 理解世界不必伴随快乐。 爱和惊喜,只是复活节和圣诞节才有。 他们要求孩子, 去发现已经存在的世界。 在孩子一百个世界中, 他们偷走了九十九。
他们告诉孩子: 工作与游戏、现实与幻想、科学与想象、天空与大地、 理智与梦想、都是氺火相容的。 总之,他们告诉孩子: 一百并不存在。 但是孩子却说: 不,其实真的有一百!
孩子的世界丰富多彩 可是我们缺少倾听可是我们缺少关怀 可是我们缺少理解
我们真的需要 还给孩子自然找回失去的真实世界吧 孩子告诉我们游戏就是生活 幻想代表未来 科学需要想象
我们终于明白孩子是成人的老师 因为有了孩子 我们才发现了一百








[m1]我还是要让我的学生自己去发现,不能越俎代庖。

2074、学生应当掌握的最重要的技能和技巧 Empty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22 周日 四月 14, 2013 6:31 am

上大附中徐沈逸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22

22、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
哪个学校里有一位优秀的数学教师,数学就会成为学生最喜爱、最感兴趣的学科,就会在许多学生身上发现杰出的数学才能。如果学校里新来一位有天才的生物教师,那么你等着瞧,两年之后就会出现10个禀赋高强的少年生物学家,他们爱上了植物,在学校园地上入迷地进行试验和研究。 哪个学校里的各科教师的教学,好像汇合成了一种各自都在争取学生的思想和心灵的善意的竞赛,那么这个学校的智力生活就会显得生机蓬勃。这种竞赛是全体教师进行创造性劳动的整整一个领域。这种竞赛表现为:每一个教师都在尽量唤起学生对自己所教学科的兴趣,使他们入迷地酷爱这门学科。可以设想,如果一个刚进入四年级的儿童,遇到这样一个教师集体,那里所有的教师都是很有天才的,至少也是热爱自己学科的人,他们都善于点燃起学生对自己的(各自都认为是最有趣的)学科的热爱的火花,那么在这样的环境中,一定会使每一个儿童的天赋素质得到发展,使他们的爱好、才能、志向、禀赋确立起来。
在这里,我们就进入到教育过程的一个最有意义的领域,——这个领域在许多学校的实际工作中至今还是一块没有探测过的处女地。我坚定地相信,学习的教育性方面首先表现为:用一种形象的说法来表达,就是在科学基础课程这个整齐的乐队里,要使每一个学生都找到自己喜爱的乐器和自己喜爱的旋律。如果一个学生没有爱上一门具体的学科、一个具体的科学知识的领域,那就没有个性的智力充满性和精神生活的丰富性。
让学生们把你所教的学科看做是最感兴趣的学科,让尽量多的少年像向往幸福一样幻想着在你所教的这门学科领域里有所创造,做到这一点是你应当引以为荣的事。我希望你去争取自己学生的思想和心灵,跟你的同事们——其他学科的教师来一番竞赛。譬如说,你在八至十年级给200个学生教物理,他们都是你的学生。但是你还应当有另外一个概念:“我的学生”。你应当有10个或者更多的“自己的学生”(有时候,可能人数少些,只有5、6个,这倒丝毫没有什么可计较的地方)。这是一些全心全意献身于物理学的青年,他们下定决心把自己的一生同技术、科技思想领域里的劳动结成一体。此外,也许你还有另外的诚实的少年,他们对物理学的兴趣还只是刚刚“露头”,其中有些人将来会爱上你的学科,而另一些人则可能在别的什么知识领域里找到自己的“出路”,——是啊,在生活理想的发展中,再没有比志趣的形成更复杂的事了。你现在教着200个学生,要使他们所有的人都在学校的基础物理课程方面掌握牢固的知识,这是你的工作的一个方面。但是请你不要忘记,在你的良心上,还有教师的创造性工作的另一个方面,这就是还有一部分青年决心把物理学作为一门科学来攻读,而课堂上所学的东西对他们来说只是科学的入门知识,你就应当关心使他们对物理学(技术、机器、机械、科技知识)的志向确立起来。在学校里,你还应当有一个“自己的学校”——少年物理学家学校。 这才是老师的魅力!
那么这一切又应当怎样去做呢?这里什么是最主要的,并且应当从何处入手呢?
你肯定有一个物理专业教室。你也一定每天要在那里工作一、两个小时,——也许你在钻研书本,也许你在尝试给将要进行的实验作业“打草稿”,也许你正在为一张图纸或一个仪器模型动脑筋。我想对你说,如果这时候我处在你的地位,我会怎么做。我会把那些深深爱上物理学的青年——瓦尼亚和柯里亚、根卡和斯拉甫卡、彼得和萨沙都邀请到物理室里来。到这里来的还有八年级学生,甚至有七年级学生,——他们还没有最终地爱上我的学科,但是我看到,当我讲到反粒子和光子火箭的时候,他们的眼睛怎样闪闪发光,他们的手怎样伸向关于原子物理学的有趣的小册子。闪闪发光是一种入神的状态。我的物理专业教室里有一个角落,我把它称为“思考之角”。在这里,墙上挂着法国雕刻家罗丹的木刻画《思想家》,有一个书橱,里面放着一些关于科学技术的最新问题的书籍和小册子。这是一种引诱青年们超越教学大纲的范围,向着未知的远方去探索的火光。我这里还设有另一个“难事之角”。这里有几个模型的图纸,它们都是根据很奥秘的、不同寻常的设计思想制成的。要把这种设计思想变成金属和塑料的实物,那是得克服很大的智力困难的。在这个“难事之角”里,不能容忍思想的懒惰,不许当瞠目结舌的旁观者,而必须进行创造。这里还有我自己的一个小小的教育创造实验室,也就是我备课的角落。我在这里用各种新的教具变魔术。跟我一起工作的还有我的“实验员”——几个高年级学生,他们帮助我备课。邀请学生一起备课,也很有创意。
就这样,我敞开大门,让那些已经爱上物理学的,还有那些尚未最终爱上物理学,但是带着热烈而喜悦的眼光的学生们,都能到所有这些角落里来。
我这里还有一个“幻想之角”,我认为它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这里,从科学知识的大堆篝火里点燃起志向的火花。少年们在这里认识到:思考——这是一种艰巨的、不轻松的、异常复杂的、有时竟是一种痛苦的劳动,但是它向你预示着一种无可比拟的欢乐——认识的欢乐,以及意识到自己能够驾驭知识的智力的自豪感。痛并快乐着!从“思考之角”开始,训练学生接触科学知识。我这里有各种书籍,有些是供那些刚刚进入科学知识的海洋里学习游泳的学生阅读的,而有些是供那些已经坚决选定科学、技术、实验室工作或者到工业企业去操纵复杂的机床作为自己的专业的即将毕业的学生钻研的。我非常关心,一定要使那些在我讲课的时候眼睛里射出好奇的火花,和那些总要提出几十个“为什么?”的头发蓬乱的小伙子进到我的“思考之角”来。我了解他们每一个人在幻想着什么,就专门在书架上给他摆几本有关的书。有许多聪明的、天赋很好的儿童和少年,只有当他们的手和手指尖接触到创造性劳动的时候,他们对知识的兴趣才能觉醒起来。如果我看到,哪一个儿童和少年的手喜欢去摸弄机器和机械模型、各种仪器和设备,我就一定设法把他吸引到“难事之角”里来。
有一些学生,很长时间都没有对任何事情表现出特别的兴趣。确实有这样的学生,我们做老师的就要激发他们。如果学校里没有一种各科教师都来争取学生的思想和心灵的气氛,那么许多学生的兴趣就永远得不到开发。学校里这种对学习和知识无动于衷,没有为自己找到任何感兴趣的事情的学生越多,那么,教师们就越不可能有“自己的学生”,就很难把酷爱知识的火花从自己心里移植到学生的心里。在学生对待知识的态度上,最令人苦恼和感到担忧的,就是这种无动于衷的精神状态。学生在某一门学科上学业落后,考不及格,这倒并不可怕。而最可怕的是他那冷淡的态度。
请你努力去唤醒那些无动于衷的、态度冷淡的学生们的意识吧。一个人不可能对任何事物都不感兴趣。接近那种无动于衷的头脑的最可靠的途径就是思考。只有靠思考来唤醒思考。用思考来唤醒思考,非常认同!对于那些对知识和脑力劳动无动于衷、漠不关心的学生,每一位教师都应当把自己所有的“智力工具”拿出来试验一番。这里谈的已经不是竞赛,而是把一些人从智力的惰性里挽救出来的问题了。我们学校里有这样一条规矩:关于每一个对知识无动于衷、漠不关心的学生,我们都要在心理学研究会的会议上进行讨论。这条校规很值得我们借鉴。我们在思考,怎样才能找到人与自然界、人与知识相互作用的那个领域,以便在这个领域里用认识来鼓舞起他的精神。这里最主要的是,要使一个人终于有一天发现自己是知识的主宰者,使他体验到一种驾驭真理和规律性的心情。用认识来鼓舞起人的精神,——这就是说,要使思想跟人的自尊感融合起来。高中生已经懂得自尊了。通向这样一种精神状态的途径,就是知识要有现实性和积极性。我们认为,要唤醒那种无动于衷的学生,把他从智力的惰性状态中挽救出来,就是要使这个学生在某一件事情上把自己的知识显示出来,在智力活动中表现出自己和自己的人格。学生该有什么样的健康人格呢?
我在五至七年级教过几年数学。我有两个课外数学小组:一个小组是为那些最有能力、天赋最高的学生而设的,另一个小组里则是那些对知识漠不关心、态度冷淡的学生;如果要说明这些学生的意识是怎样觉醒过来的,那一定是一篇关于争取学生的思想和心灵的很有趣的故事。我力求使学生在小组里所学的知识触动集体中的人与人的关系——树立个人的自尊感。当一个人尚未体验到自己是个“思想家”以前,他还不可能具有那种他作为一个人的真正的自豪感。至于怎样才能做到把思考跟人的自豪感融合起来,这一点需要在另一条建议里专门讨论。
有经验的教师都在努力做到这样一点:在他的学生热爱的那门学科方面,教师知道的东西要比教学大纲要求的多十倍至二十倍。一个人体验到他能驾驭任何一门学科的知识,这是一般智力发展的最强有力的刺激之一。如果学生有了一门喜爱的学科,那么你不必为他没有在所有各科上取得“五分”而不安。应当使人更为担心的,倒是门门成绩优秀但却没有一门喜爱的学科的学生。多年的经验使我确信,这种学生是不懂得脑力劳动的欢乐的平庸之辈。
总评:
喜欢老师,便喜欢这老师教的学科
这个观点于我而言,并不新鲜。很多老教师都告诉我要让学生喜欢你,这样才能使学生爱上你的学科。
原来,苏氏早就有如此高明的想法。而且,难能可贵的是,他还告诉我们他的做法。要表达一个观点并不难,难的是我们去实践他。
我也想我的学生喜欢我的学科啊!可是我应该怎么做呢?
让学生享受脑力劳动的欢乐。有的学生为什么不喜欢这门学科,可能就是没有在这门学科上寻找到欢乐。由此我想到,我要多鼓励我的学生。只要一有小的成就,我就应该表扬我的学生。

2174、学生应当掌握的最重要的技能和技巧 Empty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47 周日 四月 14, 2013 6:33 am

上大附中徐沈逸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47、怎样培养脑力劳动中的自我纪律
我们把这些建议提给七年级以上的高年级学生。(正好适合我的学生。)这些建议涉及学生精神生活的一个重要领域——阅读、思考和解决智力任务。这些建议是否有效,则取决于许多条件和前提,其中最为重要的几点是:学校里,首先是教师集体里,要有一种丰富的智力兴趣的气氛;课堂教学要在多方面的精神生活的背景下来进行;教师知道的东西应当比他在课堂上要教的东西多一百倍;每一个学生都应当在智力方面有自己特殊爱好。如果具备了这些条件,那么学生对于在脑力劳动中有关自我纪律的教导才会容易接受。我们认为,应当向学生提出的最重要的建议如下:
(1)如果你想有充裕的时间,那你就要每天读书。从高一开始学习之初,就让学生知道积累材料的重要性。让学生每天有语文生活。读与你最喜爱的学科(你的选修课)有关的科学著作,要每天读,哪怕一天读两页也行。你所读的这一切,就是你的学习的智力背景。这个背景越丰富,你学习起来就越轻松。你每天读得越多,你的时间的后备就越多。因为在你课外阅读的这些东西里,有千万个接触点,是跟课堂上所学的教材相通的。这些接触点,我们可以称之为“记忆的抛锚处”。它们吸引着必修的知识向着人们周围的知识的海洋伸展开去。你要强迫自己每天读书。不要把这件事拖到明天。今天丧失的东西,明天是再也无法弥补的。
(2)要学会听教师讲课。在九、十年级,要把教师就重要课题所做的演讲用写提纲的形式记下来,不管教科书里有没有这方面的教材。写提纲能训练你思考和检查自己——即检查自己的知识。应当学会在课堂上就对提纲进行思考,并且每天哪怕有半小时来整理这些笔记。我建议把笔记本分成两栏(两行):一栏里写演讲内容的简要提纲,另一栏里写上需要加以思考的问题。要把那些主要的、关键性的问题列入这一栏。这好比是楼房的骨架,本门学科的全部知识的大厦就是靠这个骨架来支撑的。正是在这些关键性的问题上,应当每天进行思考,并且把每天的科学著作的阅读跟这种思考结合起来。如果你在所有学科上都能按这条建议去做,你就不会有“紧急突击”的日子了。你在准备考试的时候,就没有必要把全部笔记反复地背诵了。学科的“骨架”是一种特殊的大纲,你依靠它就能回想出全部教材来。我发现,班级中的很多男生都不爱记笔记。
(3)你要在清晨6点钟开始一天的学习。5点半起床,做做早操,吃点牛奶和面包,就开始工作。在到校上课前从事1.5到2个小时的脑力劳动,这是一段黄金时期,你在早晨的时间里进行最复杂的、创造性的脑力劳动:思考理论上的关键性问题,攻读最难的文章,写论文提要。如果你要从事带研究性的脑力劳动,那么只有在早晨去做最好。这样,你就不需要一直坐到深夜。你要把白天的作息制度安排好,以便在晚上12点以前已经睡眠2小时以上,这是最有益于健康的睡眠。 我们学校是寄宿制学校,可以做到6点起床,晚上10点睡觉。但是上课前从事1.5到2个小时的脑力劳动却难以实现。
(4)你要善于确定自己的脑力劳动的制度。这就是说,要摆正主要和次要的关系。要在时间分配上把主要的事情安排好,以免它被次要的事情排挤到第二位去。主要的事情必须每天都做。要分清楚轻重缓急。你要把关系到自己的才能和天赋的形成最为重要的科学问题明确地提出来,把它们彻底弄懂。要把这些问题摆在你早晨从事的脑力劳动的首要地位。你要学会就最重要的科学问题去寻找书籍和学术著作,并且在一个长时期内去钻研它们。
(5)要学会给自己创造内在的刺激。在脑力劳动中,许多事情并不是那么有趣。使人非常愿意去做的。“必须”两个字常常是唯一的动力刺激。你正是应当从这种不感兴趣的地方开始自己的脑力劳动。要学会集中精力去攻这些理论问题的奥秘,学会把精力集中到这样的程度,以致逐渐把“必须”变成“我要”。至于最感兴趣的事,可以放到最后去做。 思维决定行动。如果经常是“我要”学习,那么心态也会积极起来。
(6)你的周围有一个书籍的海洋。应该严格挑选阅读的书籍和杂志。虽然我现在规定我的学生每周都有摘抄,但是有的学生可能摘抄的内容不太符合要求,浪费了不少宝贵的时间。求知欲旺盛的人总想把一切都读过。但这是不可能的事。你要善于规定自己的阅读范围,把那些可能打乱你的学习制度的东西割舍掉。但同时也要看到,随时都可能出现:事先没有料到的而又必须阅读的新书。为此,就必须有时间的后备。只有在课堂上和在记笔记上善于从事脑力劳动,防止“紧急突击”以应付考试,才能赢得这种时间的后备。
(7)要学会自制。你的周围有各种各样的活动,有文娱小组,有运动小组,还有跳舞晚会。你要表现出坚定不移的决心:在许多这样的活动中都包含着诱惑,它们可能给你带来很大的危害。当然,娱乐和休息都是需要的,但是不要忘记主要的事:你是一个劳动者,国家花大量的钱培养你,因此摆在首位的不应当是跳舞和休息,而是劳动。就高年级学生的休息来说,我建议你们下象棋和阅读文艺作品。在绝对安静的环境中,思想高度集中的情况下,下象棋是增进神经系统的活动,使思维更加周密的最好手段。
(Cool不要在无谓的小事(闲谈、游手好闲地消磨时光)上浪费时间。常有这样的情况:几个青年聚在一起,开始闲谈,整个小时过去了,什么事也没有做。在这种谈话里没有产生任何聪明的思想,而时间一去不复返地浪费了。你要善于把跟同学的谈话也变成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的源泉。我可以善于利用跟同事的谈话。
(9)你要学会减轻自己将来的脑力劳动,这就是说,你要为将来创造时间的后备。为了做到这一点,你要养成随时记笔记的习惯。现在我大约有40种笔记本。每一种笔记本,都是用来记录那些鲜明的而又好像一闪即逝的思想的(它们有这样的“脾气”:在头脑里出现一次,就再也不复返了)。我还把读过的书里最有意义的东西记入笔记本里。这一切到了将来都是需要的,都有利于减轻你将来的脑力劳动。你把自己记笔记的制度建立起来吧。要悉心保存你从书籍里汲取来的东西。上次看到一则材料,关于李敖是如何读书的,他就是把书“大卸八块”,剪下他认为有用的东西。
(10)对于每一项工作,都要找出最合理的脑力劳动方法。要力戒陈规旧套和刻板公式。要不惜花费时间,去深入思考你所接触到的事实、现象和规律的实质。你想得越深透,材料就记住得越牢固。在你还没有完全弄懂的时候,就不要急于去记忆它,否则是白白浪费时间。你不要一遍又一遍地记诵,而只要把你已经熟知的东西通看一下就行。要防止在还没有透彻理解的时候就粗枝大叶地通看。任何粗枝大叶的做法都会走向反面,迫使你不得不再回头去研究个别的事实、现象和规律,而且要反复好多遍。
(11)如果有人妨碍你,脑力劳动就不可能顺利进行。所以,自习课应该绝对安静。在集中精力从事脑力劳动的时候,每一个人都应当完全独立地工作。最好到阅览室里去学习,因为那里大家都能严格地遵守制度。
(12)脑力劳动要求数学思维跟艺术思维交替进行。你应当把科学著作跟文艺作品轮换阅读。
(13)要克服自己的不良习惯(例如,在开始学习前先空坐1 5分钟;本来不打算读的书,毫无必要地把它翻来翻去;睡醒以后,躺在被窝里不起,等等)。
(14)“明天再做”——这是勤劳精神的最危险的敌人。任何时候,都不要把今天应当完成的工作的任何一部分留在明天去做。你要养成习惯,把明天要完成的工作的一部分,提前在今天来做。这是一种很有效的内部刺激,它能使你明天一整天做事情时带着轻松的心情。今日事,今日毕。
(15)任何时候都不要使脑力劳动间断。暑假里,不要跟书本就此分手。 我的一个学生就曾经在寒假里一直玩游戏,我后来也跟他交流了,希望他能够多读书。每一天都要用智力财富来丰富自己,这是你将来从事的脑力劳动所需的时间的源泉之一。要记住:你现在知道的越多,你要掌握新知识就越容易。

2274、学生应当掌握的最重要的技能和技巧 Empty 学生学习意愿第74条建议 周日 四月 14, 2013 7:31 am

大华二小郑玲

大华二小郑玲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74、学生应当掌握的最重要的技能和技巧
我在20年前曾提出一个目标,即规定出:学生在什么时候,在第几学年,第几学季,应当达到一定的教养水平和阶段,应当掌握最重要的技能和技巧,掌握最重要的概括(规则、结论、公式、定律),并且牢固地掌握到永远不再忘记的程度。我分析了通常称为中等教育的内容里所包含的全套知识、技能和技巧,好像看到了教养、智力发展和信念的活的血肉依附在上面的那个“骨架”,或骨干。这个骨架就是一些实际技能和技巧,没有它们就不可能设想有教学过程。这就是学习的技能:观察周围世界的现象,思考,表达出自己关于所见、所做、所想的思想,阅读,书写等技能。一个学生要在学校里学习10年,为了能够顺利地掌握知识,他不应当在这10年里都在学习读和写,而应当在一个离开始学习时比较近,而离毕业时又比较远的阶段上就学会读和写。掌握这些技能(特别是读的技能)的阶段离开始学习的时候越近,学生学习起来就越容易,他感到负担过重的可能性就越小。学校教学的弊病经常在于,一个人在上学的整整10年里都在学习读和写,但是因为他同时还得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所以其结果是他既没有学好读和写,又没有掌握好系统的科学知识。
我把学生在l0年内应当掌握的最重要的技能和技巧按一个竖式排列出来,其结果如下:
1.会观察周围世界的现象。
2.会思考——即会类比、比较、对比,找出不懂的东西;能提出疑问。
3.会表达关于自己所见、所观察、所做、所想的事情的思想。
4.能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阅读。
5.能流利地、足够迅速地和正确地书写。
6.能区分出所读的东西的逻辑上完整的各部分,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性。
7.能找到有关所要了解的问题的书。
8.能在书中找到有关问题的材料。
9.能在阅读过程中对所读的东西进行初步的逻辑分析。
10.能听教师的讲解并能同时把教师讲述的内容简要地记录下来。
11 能阅读课文并能同时听懂教师关于如何理解课文和各个逻辑组成部分的指示。
12.会写作文——即能把自己在周围所看到、观察到的事物叙述清楚。
通过对各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的观察和研究,我规定出掌握每一项技能的时间:在什么时候,在几年级(个别情况下还定出在第几学期、第几学季),这条技能必须达到符合要求的程度。只要粗略地看一下这张表,就会使人感到担忧。平时学生和教师所遇到的某些困难,其根源一下子就昭然若揭了。这些困难中的某几条简直成了绊脚石。
例如,这张表里有两条技能: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阅读的技能,和区分出所读的东西的逻辑上完整的各部分,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性的技能。
事实上,学生直到七、八年级才掌握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阅读的技能。奇怪的是,对文学阅读提出的任务之一,竟是要求学生掌握读的技能……但是早在三年级特别是四年级,已经向学生提出了新的目标:学会区分出所读的东西的逻辑上完整的各部分……这真是奇怪的事:儿童还没有学会读,就已经要求他对所读的东西进行逻辑分析了。学生实际上到五年级还不会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读(所谓流利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读,这就意味着在读的时候不去考虑读的过程,而考虑所读的东西的意思),但是对他提出的主要学习任务之一,已经是要求他对历史、地理、生物教科书的课文进行逻辑分析了。
该怎么办呢?在学生没有扎实地掌握有关的技能以前,不要给他布置比较复杂的学习任务吗?那么这就意味着,譬如在历史教科书方面,当学生还没有学会读(达到会分析的读所要求的程度)的时候,就不要给他布置家庭作业吗?但这样做又是不行的,这样会把学习的年限拖到15年。由此可见,学生必须更早地掌握最常用的技能,即掌握复杂的技能和总的来说掌握知识都要依靠的那些技能。当学生还没有学会流利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读,即在读的时候不必考虑读的过程的时候,书籍对他来说就不可能成为知识的源泉。
很明显,在这张表上,掌握技能和技巧的曲线应当是另一种样子。只有学生学会了流利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读的时候,才能谈到区分所读的东西的逻辑上完整的部分的技能。如果学生没有学会读,他的功课就不会及格,学习对于他就不会成为有趣的、有创造性的事。
再往后,学生在读的技能的发展上还应当再提高一步:要学会同时读和思考,不仅思考所读的东西的内容,而且要思考别的东西,如教师的指示、自己对所读的东西的看法等。这种技能到七年级就很需要了,它在八至十年级的创造性脑力劳动中将得到更加广泛的运用。如果学生还不会区分所读的东西中的逻辑上完整的部分,特别是如果他还没有充分掌握迅速阅读的技能时,那么他能不能在阅读课文的同时又听懂教师关于怎样阅读课文的指示呢?但是在实践中,这种现象是随处可见的:学生还不会进行逻辑分析,但是他已经有必要做到一边阅读一边从所读的内容中抽象出结论来了。
现在,我们全体教师从这张教学过程的表上看出这种互不配合、次序混乱的毛病来了。还有一些其他的怪现象也都暴露出来了。谁也不能肯定地说出,学生究竟应当在什么时候、在哪一学年,学会流利地、足够迅速地和正确地把教师口授的东西写下来(没有遗漏和错误地写下来),才能使他学会一边听教师讲解,一边把教师的思想和讲述的内容简要地记下来。实践中的情况是:学生在上学的整整10年时间里,都在学习迅速地书写。在三、四年级,学生距离掌握这条技能还很远,他怎么能学会写作文呢?可是在三年级特别是在四年级,已经要求学生了:把你所见到的东西写成作文。
至于思考的技能,把几个客体、事物、现象进行类比、比较、对比的技能,找出不懂的东西的技能,以及提出疑问的技能又是怎样的呢?不掌握这些技能,根本就无法学习。然而有谁以及在什么地方进行专门的工作来教给儿童思考呢?是不是每一位小学教师都有一本专门的练习簿,年复一年地把一些思维练习积累下来呢?实际上,这方面是毫无所有。一切都模糊不清:据说,反正教师在每一节课上都要教学生思考的……儿童不会解答应用题,难道不是因为谁也不负责教他思考吗?
离开观察周围世界现象的技能和表达思想的技能(这两种技能是紧密联系的),教学过程也是不可思议的。但是奇怪的是,我们没有见过任何培养这些技能的工作体系。儿童没有专门地(在专门的课上)学习怎样观察周围世界的现象,没有一个教师能够肯定地说:我已经完成了培养这项技能的工作,我的学生已经学会觉察事物、现象、事件的主要的、本质的属性。实际生活表明,无论就哪一项技能来说(没有这些技能就无法顺利地学习),都说不出在教学过程的某一阶段上是已经掌握了,都不敢说:到这里为止,掌握这项技能的工作已告结束。有一个时期,我感到自己好像是在黑暗里摸索:教育过程实质上是在自流自发地进行的,我去听一些课,无非是为了有点事可做而已。不,这种情况不应当再继续下去了。我跟一些最有经验的教师一起,分析了教学大纲,估量了学生的力量和可能性,把表达某一种技能的实质的每一个概念的范围和含义弄准确(这一点十分重要),并且考虑了这一概念与另一概念的依存关系。最后,我们确定了在教学过程的哪些点上应当完成对每一种技能的掌握。例如,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阅读的技能,应当让学生在第三学年第一学期末的时候掌握好。以后,关于阅读技巧、读的技能的问题就不必再淡了,否则就会打乱对教学过程的全盘的领导。从第三学年第一学期起(跟掌握读的技能平行进行),开始掌握区分逻辑上完整部分的技能。掌握这一技能的第一阶段在四年级末完成,其第二阶段在六年级末完成。就在这时,即在掌握区分所读东西的逻辑上完整的部分的技能趋于完成的时期,让学生开始掌握中学阶段一种比较复杂的技能:学生在阅读的同时,不仅要思考所读东西的内容,而且要在思想上对它进行初步的逻辑分析。
掌握流利书写技能的第一阶段在二年级完成,第二阶段在四年级完成。到四年级末的时候,每一个学生应当做到书写迅速、字体稳定,把书写技能掌握到这样完善的程度,以致学生在书写过程中不必再考虑单个字母的写法,而把精力用在思考所写的东西的内容和含义上面去。在第四学年的第二学期,开始掌握一边听教师的讲解,同时把思想内容记录下来的技能。这一技能的掌握,要求在第六学年末完成。
掌握写作文的技能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预备阶段,在掌握流利书写技能的第一阶段完成后开始,即从第三学年初开始。第二阶段在第四学年第二学期开始,在六年级时完成。
在掌握一个个的技能时,必须实现相互结合的原则:当掌握一种技能正在完成时,就开始掌握另一种技能。新的、较复杂的技能是建立在不太复杂的技能的牢固基础上的。
在弄清楚各项技能的顺序性、相互依存性和衔接性的情况以后,我们就开始在实践中来实现这种设想。上表所列的一整套技能,实质上就成了教师们对自己和相互之间的要求。对于学校领导人来说,这个体系就成了管理教育过程的一个大纲。
我们按照这个教学过程的逻辑本身所提示的技能和知识的体系进行工作,已经有20多年了。每一位教师,在对某项技能的实质有了明确的认识以后,就去寻求掌握这项技能的具体途径。例如,经验已经证明,为了掌握流利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读的技能,就必须进行一定范围(数量)的练习,就必须使学生朗读多少页书,否则是不会有任何效果的。对一个学生来说,练习的数量是这么些,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练习的数量又有所不同。为了掌握思考(类比、比较、对比)的技能,必须明确地规定出思考题的数量。为了掌握观察周围世界现象的技能,我们形成了一套到自然界里去上课的体系:让学生去观察自然现象,讲述他们所看到的东西。
根据技能和知识的体系来领导教学过程,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为了更清楚地看出这种优越性,让我们来谈谈这个体系的第二部分——知识体系。我们分析了教学大纲和学生的脑力劳动情况,明确规定了教养和脑力劳动内容的骨架(骨干)——就是指学生必须牢固地保持在记忆里的那些基本知识,他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动用记忆这个知识的仓库。我们分别就每一门学科规定了那些必须永远牢记、不再回头“补课”的规则、概念,公式、法则和其他概括性的原理。这些东西之所以要牢固地识记并保持在记忆里,首先是因为在脑力劳动中要经常地用到它们。用形象的话来说,它们是随手要用的万能的工具,没有它们就无法走进知识的工厂里去。
就语法来说,这就是首先要牢固地记住最低限度的正写法词汇量。我们从词典和语法教科书里挑选出2000个正写法的词,这些词包含了所有最重要的正写法规则。学生在小学4年里掌握1500个词的写法,在五、六年级再掌握500个词的写法。最低限度正写法词汇量是教师的硬性规定的大纲。教师把掌握这些词的时间加以分配,布置一些相应的练习,并且研究学生的个人作业的情况。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如果一个学生到了六年级末的时候,牢固地、永远不忘地记住了2000个包含了最重要的语法规则在内的正写法的词,如果这种识记是在有理解地研究规则的背景下进行的,那么这个学生的读写就已经过关,他的语法知识和书写技能就变成了他的学习工具。记住必要的东西——这是预防学生在中年级和高年级时负担过重的极其重要的条件。这种识记和保持能把学生的智慧力量解放出来,以便去完成创造性的学习任务。
就算术来说,要牢记乘法表。学生要在第二学年的第四学季,把这项概括性的东西永远牢记不忘。学生还要把100以内的算术运算的各种可能的组合牢牢记住(例如,学生要不假思索地说出83—69等于几,并且永远牢记)。在三年级,学生应当记住1000以内的算术运算的各种组合。
在代数方面,要牢牢记住乘法公式。学生应在六年级的学年末记熟它们。此外还有坐标制、整除性标志、方程公式、对数函数、导函数、积分、三角函数、复数等。对于每一部分,都明确规定要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所要记住的东西,并指明在什么时候记住。
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最低限度的知识,把它们永远牢记和保持在记忆里,教师就必须周密地进行备课,恰当地分配练习的时间。为了使学生牢记最低限度的正写法词汇,俄语教师就要周密考虑整个学年以至好几年的词汇默写作业。在每一节课上,让学生抄下和复习几个词的正写法。每一个学生都随身带着抄词用的正写法词汇本,回家后复习这些抄下来的词。在一年期间,每个词都能复习好几遍,同时也联想到有关的语法规则。
如果教养的“骨架”(即学生必须永远牢记的知识和技能)是稳固的,那么学校的整个“楼房”也是稳固的。在通过表格反映出来的知识体系里,我们只列入了那些必须牢记和保持在记忆里的东西。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是为了在必须识记和记忆的东西跟那些只要理解而不需识记的东西之间,划一条明确的界限。如果一个学生想把全部的东西都记住,那他是什么也得不到的,他甚至连那些必须识记和保持在记忆里的东西也记不住。缺少这个教养的牢固的“骨架”,常常是学校工作中最严重的缺点之一。
总批:
上述的12条学生应该学会的能力有些还是非常有难度的。看完这12条能力之后,我思考:作为一名教师,到底应该教会学生什么?就拿我所教的数学来说,是只要教会学生做题就够了吗?其实不然。如今的小学数学就非常重视培养孩子们的思维,数学不仅仅是要教会学生做题目的方法,还要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和解题策略,这才是根本。如果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和逻辑思维得到了非常好的培养,我想上述的技能大部分都能够掌握。小学数学思想方法有许多,假设思想方法、比较思想方法、化归思想方法等等等等。如何把这些思想方法渗透于平时的教学中?这是每一位教师应该思考的,学生掌握这些不简单,对于教师来说要将这些思想方法结合教案教授给学生也不简单,特别是对于青年教师来说更是难上加难。我想我们应该付出的更多才能做得更好。

宝钢新世纪石燕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74、学生应当掌握的最重要的技能和技巧
我在20年前曾提出一个目标,即规定出:学生在什么时候,在第几学年,第几学季,应当达到一定的教养水平和阶段,应当掌握最重要的技能和技巧,掌握最重要的概括(规则、结论、公式、定律),并且牢固地掌握到永远不再忘记的程度。我分析了通常称为中等教育的内容里所包含的全套知识、技能和技巧,好像看到了教养、智力发展和信念的活的血肉依附在上面的那个“骨架”,或骨干。这个骨架就是一些实际技能和技巧,没有它们就不可能设想有教学过程。这就是学习的技能:观察周围世界的现象,思考,表达出自己关于所见、所做、所想的思想,阅读,书写等技能。一个学生要在学校里学习10年,为了能够顺利地掌握知识,他不应当在这10年里都在学习读和写,而应当在一个离开始学习时比较近,而离毕业时又比较远的阶段上就学会读和写。掌握这些技能(特别是读的技能)的阶段离开始学习的时候越近,学生学习起来就越容易,他感到负担过重的可能性就越小。学校教学的弊病经常在于,一个人在上学的整整10年里都在学习读和写,但是因为他同时还得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所以其结果是他既没有学好读和写,又没有掌握好系统的科学知识。
我把学生在l0年内应当掌握的最重要的技能和技巧按一个竖式排列出来,其结果如下:
1.会观察周围世界的现象。
2.会思考——即会类比、比较、对比,找出不懂的东西;能提出疑问。
3.会表达关于自己所见、所观察、所做、所想的事情的思想。
4.能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阅读。
5.能流利地、足够迅速地和正确地书写。
6.能区分出所读的东西的逻辑上完整的各部分,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性。
7.能找到有关所要了解的问题的书。
8.能在书中找到有关问题的材料。
9.能在阅读过程中对所读的东西进行初步的逻辑分析。
10.能听教师的讲解并能同时把教师讲述的内容简要地记录下来。
11 能阅读课文并能同时听懂教师关于如何理解课文和各个逻辑组成部分的指示。
12.会写作文——即能把自己在周围所看到、观察到的事物叙述清楚。
通过对各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的观察和研究,我规定出掌握每一项技能的时间:在什么时候,在几年级(个别情况下还定出在第几学期、第几学季),这条技能必须达到符合要求的程度。只要粗略地看一下这张表,就会使人感到担忧。平时学生和教师所遇到的某些困难,其根源一下子就昭然若揭了。这些困难中的某几条简直成了绊脚石。
例如,这张表里有两条技能: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阅读的技能,和区分出所读的东西的逻辑上完整的各部分,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性的技能。
事实上,学生直到七、八年级才掌握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阅读的技能。奇怪的是,对文学阅读提出的任务之一,竟是要求学生掌握读的技能……但是早在三年级特别是四年级,已经向学生提出了新的目标:学会区分出所读的东西的逻辑上完整的各部分……这真是奇怪的事:儿童还没有学会读,就已经要求他对所读的东西进行逻辑分析了。学生实际上到五年级还不会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读(所谓流利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读,这就意味着在读的时候不去考虑读的过程,而考虑所读的东西的意思),但是对他提出的主要学习任务之一,已经是要求他对历史、地理、生物教科书的课文进行逻辑分析了。
该怎么办呢?在学生没有扎实地掌握有关的技能以前,不要给他布置比较复杂的学习任务吗?那么这就意味着,譬如在历史教科书方面,当学生还没有学会读(达到会分析的读所要求的程度)的时候,就不要给他布置家庭作业吗?但这样做又是不行的,这样会把学习的年限拖到15年。由此可见,学生必须更早地掌握最常用的技能,即掌握复杂的技能和总的来说掌握知识都要依靠的那些技能。当学生还没有学会流利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读,即在读的时候不必考虑读的过程的时候,书籍对他来说就不可能成为知识的源泉。
很明显,在这张表上,掌握技能和技巧的曲线应当是另一种样子。只有学生学会了流利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读的时候,才能谈到区分所读的东西的逻辑上完整的部分的技能。如果学生没有学会读,他的功课就不会及格,学习对于他就不会成为有趣的、有创造性的事。
再往后,学生在读的技能的发展上还应当再提高一步:要学会同时读和思考,不仅思考所读的东西的内容,而且要思考别的东西,如教师的指示、自己对所读的东西的看法等。这种技能到七年级就很需要了,它在八至十年级的创造性脑力劳动中将得到更加广泛的运用。如果学生还不会区分所读的东西中的逻辑上完整的部分,特别是如果他还没有充分掌握迅速阅读的技能时,那么他能不能在阅读课文的同时又听懂教师关于怎样阅读课文的指示呢?但是在实践中,这种现象是随处可见的:学生还不会进行逻辑分析,但是他已经有必要做到一边阅读一边从所读的内容中抽象出结论来了。
现在,我们全体教师从这张教学过程的表上看出这种互不配合、次序混乱的毛病来了。还有一些其他的怪现象也都暴露出来了。谁也不能肯定地说出,学生究竟应当在什么时候、在哪一学年,学会流利地、足够迅速地和正确地把教师口授的东西写下来(没有遗漏和错误地写下来),才能使他学会一边听教师讲解,一边把教师的思想和讲述的内容简要地记下来。实践中的情况是:学生在上学的整整10年时间里,都在学习迅速地书写。在三、四年级,学生距离掌握这条技能还很远,他怎么能学会写作文呢?可是在三年级特别是在四年级,已经要求学生了:把你所见到的东西写成作文。
至于思考的技能,把几个客体、事物、现象进行类比、比较、对比的技能,找出不懂的东西的技能,以及提出疑问的技能又是怎样的呢?不掌握这些技能,根本就无法学习。然而有谁以及在什么地方进行专门的工作来教给儿童思考呢?是不是每一位小学教师都有一本专门的练习簿,年复一年地把一些思维练习积累下来呢?实际上,这方面是毫无所有。一切都模糊不清:据说,反正教师在每一节课上都要教学生思考的……儿童不会解答应用题,难道不是因为谁也不负责教他思考吗?
离开观察周围世界现象的技能和表达思想的技能(这两种技能是紧密联系的),教学过程也是不可思议的。但是奇怪的是,我们没有见过任何培养这些技能的工作体系。儿童没有专门地(在专门的课上)学习怎样观察周围世界的现象,没有一个教师能够肯定地说:我已经完成了培养这项技能的工作,我的学生已经学会觉察事物、现象、事件的主要的、本质的属性。实际生活表明,无论就哪一项技能来说(没有这些技能就无法顺利地学习),都说不出在教学过程的某一阶段上是已经掌握了,都不敢说:到这里为止,掌握这项技能的工作已告结束。有一个时期,我感到自己好像是在黑暗里摸索:教育过程实质上是在自流自发地进行的,我去听一些课,无非是为了有点事可做而已。不,这种情况不应当再继续下去了。我跟一些最有经验的教师一起,分析了教学大纲,估量了学生的力量和可能性,把表达某一种技能的实质的每一个概念的范围和含义弄准确(这一点十分重要),并且考虑了这一概念与另一概念的依存关系。最后,我们确定了在教学过程的哪些点上应当完成对每一种技能的掌握。例如,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阅读的技能,应当让学生在第三学年第一学期末的时候掌握好。以后,关于阅读技巧、读的技能的问题就不必再淡了,否则就会打乱对教学过程的全盘的领导。从第三学年第一学期起(跟掌握读的技能平行进行),开始掌握区分逻辑上完整部分的技能。掌握这一技能的第一阶段在四年级末完成,其第二阶段在六年级末完成。就在这时,即在掌握区分所读东西的逻辑上完整的部分的技能趋于完成的时期,让学生开始掌握中学阶段一种比较复杂的技能:学生在阅读的同时,不仅要思考所读东西的内容,而且要在思想上对它进行初步的逻辑分析。
掌握流利书写技能的第一阶段在二年级完成,第二阶段在四年级完成。到四年级末的时候,每一个学生应当做到书写迅速、字体稳定,把书写技能掌握到这样完善的程度,以致学生在书写过程中不必再考虑单个字母的写法,而把精力用在思考所写的东西的内容和含义上面去。在第四学年的第二学期,开始掌握一边听教师的讲解,同时把思想内容记录下来的技能。这一技能的掌握,要求在第六学年末完成。
掌握写作文的技能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预备阶段,在掌握流利书写技能的第一阶段完成后开始,即从第三学年初开始。第二阶段在第四学年第二学期开始,在六年级时完成。
在掌握一个个的技能时,必须实现相互结合的原则:当掌握一种技能正在完成时,就开始掌握另一种技能。新的、较复杂的技能是建立在不太复杂的技能的牢固基础上的。
在弄清楚各项技能的顺序性、相互依存性和衔接性的情况以后,我们就开始在实践中来实现这种设想。上表所列的一整套技能,实质上就成了教师们对自己和相互之间的要求。对于学校领导人来说,这个体系就成了管理教育过程的一个大纲。
我们按照这个教学过程的逻辑本身所提示的技能和知识的体系进行工作,已经有20多年了。每一位教师,在对某项技能的实质有了明确的认识以后,就去寻求掌握这项技能的具体途径。例如,经验已经证明,为了掌握流利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读的技能,就必须进行一定范围(数量)的练习,就必须使学生朗读多少页书,否则是不会有任何效果的。对一个学生来说,练习的数量是这么些,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练习的数量又有所不同。为了掌握思考(类比、比较、对比)的技能,必须明确地规定出思考题的数量。为了掌握观察周围世界现象的技能,我们形成了一套到自然界里去上课的体系:让学生去观察自然现象,讲述他们所看到的东西。
根据技能和知识的体系来领导教学过程,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为了更清楚地看出这种优越性,让我们来谈谈这个体系的第二部分——知识体系。我们分析了教学大纲和学生的脑力劳动情况,明确规定了教养和脑力劳动内容的骨架(骨干)——就是指学生必须牢固地保持在记忆里的那些基本知识,他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动用记忆这个知识的仓库。我们分别就每一门学科规定了那些必须永远牢记、不再回头“补课”的规则、概念,公式、法则和其他概括性的原理。这些东西之所以要牢固地识记并保持在记忆里,首先是因为在脑力劳动中要经常地用到它们。用形象的话来说,它们是随手要用的万能的工具,没有它们就无法走进知识的工厂里去。【平时创造机会让学生不断的运用过去学习的公式与概念】
就语法来说,这就是首先要牢固地记住最低限度的正写法词汇量。我们从词典和语法教科书里挑选出2000个正写法的词,这些词包含了所有最重要的正写法规则。学生在小学4年里掌握1500个词的写法,在五、六年级再掌握500个词的写法。最低限度正写法词汇量是教师的硬性规定的大纲。教师把掌握这些词的时间加以分配,布置一些相应的练习,并且研究学生的个人作业的情况。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如果一个学生到了六年级末的时候,牢固地、永远不忘地记住了2000个包含了最重要的语法规则在内的正写法的词,如果这种识记是在有理解地研究规则的背景下进行的,那么这个学生的读写就已经过关,他的语法知识和书写技能就变成了他的学习工具。记住必要的东西——这是预防学生在中年级和高年级时负担过重的极其重要的条件。这种识记和保持能把学生的智慧力量解放出来,以便去完成创造性的学习任务。
就算术来说,要牢记乘法表。学生要在第二学年的第四学季,把这项概括性的东西永远牢记不忘。学生还要把100以内的算术运算的各种可能的组合牢牢记住(例如,学生要不假思索地说出83—69等于几,并且永远牢记)。在三年级,学生应当记住1000以内的算术运算的各种组合【即使是三年级必须掌握的加减算式运算,部分学生还是经常犯错,怎么处理呢?】。
在代数方面,要牢牢记住乘法公式。学生应在六年级的学年末记熟它们。此外还有坐标制、整除性标志、方程公式、对数函数、导函数、积分、三角函数、复数等。对于每一部分,都明确规定要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所要记住的东西,并指明在什么时候记住。
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最低限度的知识,把它们永远牢记和保持在记忆里,教师就必须周密地进行备课,恰当地分配练习的时间。为了使学生牢记最低限度的正写法词汇,俄语教师就要周密考虑整个学年以至好几年的词汇默写作业。在每一节课上,让学生抄下和复习几个词的正写法。每一个学生都随身带着抄词用的正写法词汇本,回家后复习这些抄下来的词。在一年期间,每个词都能复习好几遍,同时也联想到有关的语法规则。
如果教养的“骨架”(即学生必须永远牢记的知识和技能)是稳固的,那么学校的整个“楼房”也是稳固的。在通过表格反映出来的知识体系里,我们只列入了那些必须牢记和保持在记忆里的东西。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是为了在必须识记和记忆的东西跟那些只要理解而不需识记的东西之间,划一条明确的界限。如果一个学生想把全部的东西都记住,那他是什么也得不到的,他甚至连那些必须识记和保持在记忆里的东西也记不住。缺少这个教养的牢固的“骨架”,常常是学校工作中最严重的缺点之一。
【给学生确定好某一阶段要完成的任务要达成的目标,与教师如何进行周密地备课,恰当地分配练习时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因为教师要非常明确学生的最低限度要掌握的知识点。还要考虑学生的记忆曲线,要不断制造机会让学生回忆并运用学过的知识。所以教师要了解并熟悉整个小学段、或者初中段的教学大纲,对教师了解教材有比较高的要求。】

大场中学陆乐



74、学生应当掌握的最重要的技能和技巧
我在20年前曾提出一个目标,即规定出:学生在什么时候,在第几学年,第几学季,应当达到一定的教养水平和阶段,应当掌握最重要的技能和技巧,掌握最重要的概括(规则、结论、公式、定律),并且牢固地掌握到永远不再忘记的程度。我分析了通常称为中等教育的内容里所包含的全套知识、技能和技巧,好像看到了教养、智力发展和信念的活的血肉依附在上面的那个“骨架”,或骨干。这个骨架就是一些实际技能和技巧,没有它们就不可能设想有教学过程。这就是学习的技能:观察周围世界的现象,思考,表达出自己关于所见、所做、所想的思想,阅读,书写等技能。一个学生要在学校里学习10年,为了能够顺利地掌握知识,他不应当在这10年里都在学习读和写,而应当在一个离开始学习时比较近,而离毕业时又比较远的阶段上就学会读和写。掌握这些技能(特别是读的技能)的阶段离开始学习的时候越近,学生学习起来就越容易,他感到负担过重的可能性就越小。学校教学的弊病经常在于,一个人在上学的整整10年里都在学习读和写,但是因为他同时还得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所以其结果是他既没有学好读和写,又没有掌握好系统的科学知识。(技能比知识更加重要。)
我把学生在l0年内应当掌握的最重要的技能和技巧按一个竖式排列出来,其结果如下:
1.会观察周围世界的现象。
2.会思考——即会类比、比较、对比,找出不懂的东西;能提出疑问。
3.会表达关于自己所见、所观察、所做、所想的事情的思想。
4.能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阅读。
5.能流利地、足够迅速地和正确地书写。
6.能区分出所读的东西的逻辑上完整的各部分,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性。
7.能找到有关所要了解的问题的书。
8.能在书中找到有关问题的材料。
9.能在阅读过程中对所读的东西进行初步的逻辑分析。
10.能听教师的讲解并能同时把教师讲述的内容简要地记录下来。
11 能阅读课文并能同时听懂教师关于如何理解课文和各个逻辑组成部分的指示。
12.会写作文——即能把自己在周围所看到、观察到的事物叙述清楚。
通过对各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的观察和研究,我规定出掌握每一项技能的时间:在什么时候,在几年级(个别情况下还定出在第几学期、第几学季),这条技能必须达到符合要求的程度。只要粗略地看一下这张表,就会使人感到担忧。平时学生和教师所遇到的某些困难,其根源一下子就昭然若揭了。这些困难中的某几条简直成了绊脚石。 (学生的掌握程度和预想的不一样。)
例如,这张表里有两条技能: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阅读的技能,和区分出所读的东西的逻辑上完整的各部分,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性的技能。
事实上,学生直到七、八年级才掌握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阅读的技能。奇怪的是,对文学阅读提出的任务之一,竟是要求学生掌握读的技能……但是早在三年级特别是四年级,已经向学生提出了新的目标:学会区分出所读的东西的逻辑上完整的各部分……这真是奇怪的事:儿童还没有学会读,就已经要求他对所读的东西进行逻辑分析了。学生实际上到五年级还不会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读(所谓流利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读,这就意味着在读的时候不去考虑读的过程,而考虑所读的东西的意思),但是对他提出的主要学习任务之一,已经是要求他对历史、地理、生物教科书的课文进行逻辑分析了。
该怎么办呢?在学生没有扎实地掌握有关的技能以前,不要给他布置比较复杂的学习任务吗?那么这就意味着,譬如在历史教科书方面,当学生还没有学会读(达到会分析的读所要求的程度)的时候,就不要给他布置家庭作业吗?但这样做又是不行的,这样会把学习的年限拖到15年。由此可见,学生必须更早地掌握最常用的技能,即掌握复杂的技能和总的来说掌握知识都要依靠的那些技能。当学生还没有学会流利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读,即在读的时候不必考虑读的过程的时候,书籍对他来说就不可能成为知识的源泉。
很明显,在这张表上,掌握技能和技巧的曲线应当是另一种样子。只有学生学会了流利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读的时候,才能谈到区分所读的东西的逻辑上完整的部分的技能。如果学生没有学会读,他的功课就不会及格,学习对于他就不会成为有趣的、有创造性的事。
再往后,学生在读的技能的发展上还应当再提高一步:要学会同时读和思考,不仅思考所读的东西的内容,而且要思考别的东西,如教师的指示、自己对所读的东西的看法等。这种技能到七年级就很需要了,它在八至十年级的创造性脑力劳动中将得到更加广泛的运用。如果学生还不会区分所读的东西中的逻辑上完整的部分,特别是如果他还没有充分掌握迅速阅读的技能时,那么他能不能在阅读课文的同时又听懂教师关于怎样阅读课文的指示呢?但是在实践中,这种现象是随处可见的:学生还不会进行逻辑分析,但是他已经有必要做到一边阅读一边从所读的内容中抽象出结论来了。
现在,我们全体教师从这张教学过程的表上看出这种互不配合、次序混乱的毛病来了。还有一些其他的怪现象也都暴露出来了。谁也不能肯定地说出,学生究竟应当在什么时候、在哪一学年,学会流利地、足够迅速地和正确地把教师口授的东西写下来(没有遗漏和错误地写下来),才能使他学会一边听教师讲解,一边把教师的思想和讲述的内容简要地记下来。实践中的情况是:学生在上学的整整10年时间里,都在学习迅速地书写。在三、四年级,学生距离掌握这条技能还很远,他怎么能学会写作文呢?可是在三年级特别是在四年级,已经要求学生了:把你所见到的东西写成作文。
至于思考的技能,把几个客体、事物、现象进行类比、比较、对比的技能,找出不懂的东西的技能,以及提出疑问的技能又是怎样的呢?不掌握这些技能,根本就无法学习。然而有谁以及在什么地方进行专门的工作来教给儿童思考呢?是不是每一位小学教师都有一本专门的练习簿,年复一年地把一些思维练习积累下来呢?实际上,这方面是毫无所有。一切都模糊不清:据说,反正教师在每一节课上都要教学生思考的……儿童不会解答应用题,难道不是因为谁也不负责教他思考吗?
离开观察周围世界现象的技能和表达思想的技能(这两种技能是紧密联系的),教学过程也是不可思议的。但是奇怪的是,我们没有见过任何培养这些技能的工作体系。儿童没有专门地(在专门的课上)学习怎样观察周围世界的现象,没有一个教师能够肯定地说:我已经完成了培养这项技能的工作,我的学生已经学会觉察事物、现象、事件的主要的、本质的属性。实际生活表明,无论就哪一项技能来说(没有这些技能就无法顺利地学习),都说不出在教学过程的某一阶段上是已经掌握了,都不敢说:到这里为止,掌握这项技能的工作已告结束。有一个时期,我感到自己好像是在黑暗里摸索:教育过程实质上是在自流自发地进行的,我去听一些课,无非是为了有点事可做而已。不,这种情况不应当再继续下去了。我跟一些最有经验的教师一起,分析了教学大纲,估量了学生的力量和可能性,把表达某一种技能的实质的每一个概念的范围和含义弄准确(这一点十分重要),并且考虑了这一概念与另一概念的依存关系。最后,我们确定了在教学过程的哪些点上应当完成对每一种技能的掌握。例如,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阅读的技能,应当让学生在第三学年第一学期末的时候掌握好。以后,关于阅读技巧、读的技能的问题就不必再淡了,否则就会打乱对教学过程的全盘的领导。从第三学年第一学期起(跟掌握读的技能平行进行),开始掌握区分逻辑上完整部分的技能。掌握这一技能的第一阶段在四年级末完成,其第二阶段在六年级末完成。就在这时,即在掌握区分所读东西的逻辑上完整的部分的技能趋于完成的时期,让学生开始掌握中学阶段一种比较复杂的技能:学生在阅读的同时,不仅要思考所读东西的内容,而且要在思想上对它进行初步的逻辑分析。
掌握流利书写技能的第一阶段在二年级完成,第二阶段在四年级完成。到四年级末的时候,每一个学生应当做到书写迅速、字体稳定,把书写技能掌握到这样完善的程度,以致学生在书写过程中不必再考虑单个字母的写法,而把精力用在思考所写的东西的内容和含义上面去。在第四学年的第二学期,开始掌握一边听教师的讲解,同时把思想内容记录下来的技能。这一技能的掌握,要求在第六学年末完成。
掌握写作文的技能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预备阶段,在掌握流利书写技能的第一阶段完成后开始,即从第三学年初开始。第二阶段在第四学年第二学期开始,在六年级时完成。
在掌握一个个的技能时,必须实现相互结合的原则:当掌握一种技能正在完成时,就开始掌握另一种技能。新的、较复杂的技能是建立在不太复杂的技能的牢固基础上的。 (应该根据每个学生制定不同的计划。)
在弄清楚各项技能的顺序性、相互依存性和衔接性的情况以后,我们就开始在实践中来实现这种设想。上表所列的一整套技能,实质上就成了教师们对自己和相互之间的要求。对于学校领导人来说,这个体系就成了管理教育过程的一个大纲。 (没有知识做基础的技能是不牢固的。)
我们按照这个教学过程的逻辑本身所提示的技能和知识的体系进行工作,已经有20多年了。每一位教师,在对某项技能的实质有了明确的认识以后,就去寻求掌握这项技能的具体途径。例如,经验已经证明,为了掌握流利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读的技能,就必须进行一定范围(数量)的练习,就必须使学生朗读多少页书,否则是不会有任何效果的。对一个学生来说,练习的数量是这么些,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练习的数量又有所不同。为了掌握思考(类比、比较、对比)的技能,必须明确地规定出思考题的数量。为了掌握观察周围世界现象的技能,我们形成了一套到自然界里去上课的体系:让学生去观察自然现象,讲述他们所看到的东西。
根据技能和知识的体系来领导教学过程,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为了更清楚地看出这种优越性,让我们来谈谈这个体系的第二部分——知识体系。我们分析了教学大纲和学生的脑力劳动情况,明确规定了教养和脑力劳动内容的骨架(骨干)——就是指学生必须牢固地保持在记忆里的那些基本知识,他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动用记忆这个知识的仓库。我们分别就每一门学科规定了那些必须永远牢记、不再回头“补课”的规则、概念,公式、法则和其他概括性的原理。这些东西之所以要牢固地识记并保持在记忆里,首先是因为在脑力劳动中要经常地用到它们。用形象的话来说,它们是随手要用的万能的工具,没有它们就无法走进知识的工厂里去。 (知识是技能的基础。)
就语法来说,这就是首先要牢固地记住最低限度的正写法词汇量。我们从词典和语法教科书里挑选出2000个正写法的词,这些词包含了所有最重要的正写法规则。学生在小学4年里掌握1500个词的写法,在五、六年级再掌握500个词的写法。最低限度正写法词汇量是教师的硬性规定的大纲。教师把掌握这些词的时间加以分配,布置一些相应的练习,并且研究学生的个人作业的情况。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如果一个学生到了六年级末的时候,牢固地、永远不忘地记住了2000个包含了最重要的语法规则在内的正写法的词,如果这种识记是在有理解地研究规则的背景下进行的,那么这个学生的读写就已经过关,他的语法知识和书写技能就变成了他的学习工具。记住必要的东西——这是预防学生在中年级和高年级时负担过重的极其重要的条件。这种识记和保持能把学生的智慧力量解放出来,以便去完成创造性的学习任务。
就算术来说,要牢记乘法表。学生要在第二学年的第四学季,把这项概括性的东西永远牢记不忘。学生还要把100以内的算术运算的各种可能的组合牢牢记住(例如,学生要不假思索地说出83—69等于几,并且永远牢记)。在三年级,学生应当记住1000以内的算术运算的各种组合。
在代数方面,要牢牢记住乘法公式。学生应在六年级的学年末记熟它们。此外还有坐标制、整除性标志、方程公式、对数函数、导函数、积分、三角函数、复数等。对于每一部分,都明确规定要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所要记住的东西,并指明在什么时候记住。
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最低限度的知识,把它们永远牢记和保持在记忆里,教师就必须周密地进行备课,恰当地分配练习的时间。为了使学生牢记最低限度的正写法词汇,俄语教师就要周密考虑整个学年以至好几年的词汇默写作业。在每一节课上,让学生抄下和复习几个词的正写法。每一个学生都随身带着抄词用的正写法词汇本,回家后复习这些抄下来的词。在一年期间,每个词都能复习好几遍,同时也联想到有关的语法规则。
如果教养的“骨架”(即学生必须永远牢记的知识和技能)是稳固的,那么学校的整个“楼房”也是稳固的。在通过表格反映出来的知识体系里,我们只列入了那些必须牢记和保持在记忆里的东西。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是为了在必须识记和记忆的东西跟那些只要理解而不需识记的东西之间,划一条明确的界限。如果一个学生想把全部的东西都记住,那他是什么也得不到的,他甚至连那些必须识记和保持在记忆里的东西也记不住。缺少这个教养的牢固的“骨架”,常常是学校工作中最严重的缺点之一。

(在这条建议中,苏老强调了掌握学习技能和技巧的重要性:没有实际技能和技巧,就不可能设想有教学过程。如果"骨架"(即学生必须永远牢记的知识和技能)是稳固的,那么学校的整个"楼房"也是稳固的。同时明确规定:学生在什么时候,在第几学年,第几学季,应当达到一定的教养水平和阶段,应当掌握最重要的技能和技巧,掌握最重要的概括(规则、结论、公式、定律),并且牢固地掌握到永远不再忘记的程度。技能是知识的上层建筑,只有知识这个基础打好了,技能的学习和培养才能稳固。而我们的教学便是这么一个过程,先让学生接触新的知识,在不断地接触和积累的过程中,学生对于一门学科的骨架也在不断地建立中。当学生有了足够的知识积累后,他们对于学科相应技能的学习也会越来越容易上手,也更容易让他们获得成功体验。)

共富实验学校倪晓寒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74、学生应当掌握的最重要的技能和技巧
我在20年前曾提出一个目标,即规定出:学生在什么时候,在第几学年,第几学季,应当达到一定的教养水平和阶段,应当掌握最重要的技能和技巧,掌握最重要的概括(规则、结论、公式、定律),并且牢固地掌握到永远不再忘记的程度。我分析了通常称为中等教育的内容里所包含的全套知识、技能和技巧,好像看到了教养、智力发展和信念的活的血肉依附在上面的那个“骨架”,或骨干。(这是一个学习梳理过程,也是一种有目的性的教学方式。)这个骨架就是一些实际技能和技巧,没有它们就不可能设想有教学过程。这就是学习的技能:观察周围世界的现象,思考,表达出自己关于所见、所做、所想的思想,阅读,书写等技能。一个学生要在学校里学习10年,为了能够顺利地掌握知识,他不应当在这10年里都在学习读和写,而应当在一个离开始学习时比较近,而离毕业时又比较远的阶段上就学会读和写。掌握这些技能(特别是读的技能)的阶段离开始学习的时候越近,学生学习起来就越容易,他感到负担过重的可能性就越小。学校教学的弊病经常在于,一个人在上学的整整10年里都在学习读和写,但是因为他同时还得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所以其结果是他既没有学好读和写,又没有掌握好系统的科学知识。(太过死板化也是不可取的,应该有针对性的教授知识。)
我把学生在l0年内应当掌握的最重要的技能和技巧按一个竖式排列出来,其结果如下:
1.会观察周围世界的现象。
2.会思考——即会类比、比较、对比,找出不懂的东西;能提出疑问。
3.会表达关于自己所见、所观察、所做、所想的事情的思想。
4.能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阅读。
5.能流利地、足够迅速地和正确地书写。
6.能区分出所读的东西的逻辑上完整的各部分,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性。
7.能找到有关所要了解的问题的书。
8.能在书中找到有关问题的材料。
9.能在阅读过程中对所读的东西进行初步的逻辑分析。
10.能听教师的讲解并能同时把教师讲述的内容简要地记录下来。
11 能阅读课文并能同时听懂教师关于如何理解课文和各个逻辑组成部分的指示。
12.会写作文——即能把自己在周围所看到、观察到的事物叙述清楚。
通过对各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的观察和研究,我规定出掌握每一项技能的时间:在什么时候,在几年级(个别情况下还定出在第几学期、第几学季),这条技能必须达到符合要求的程度。只要粗略地看一下这张表,就会使人感到担忧。平时学生和教师所遇到的某些困难,其根源一下子就昭然若揭了。这些困难中的某几条简直成了绊脚石。
例如,这张表里有两条技能: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阅读的技能,和区分出所读的东西的逻辑上完整的各部分,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性的技能。 (跨度过大或者难度过大都会造成教学困惑,如何将骨架理顺是关键任务。)
事实上,学生直到七、八年级才掌握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阅读的技能。奇怪的是,对文学阅读提出的任务之一,竟是要求学生掌握读的技能……但是早在三年级特别是四年级,已经向学生提出了新的目标:学会区分出所读的东西的逻辑上完整的各部分……这真是奇怪的事:儿童还没有学会读,就已经要求他对所读的东西进行逻辑分析了。学生实际上到五年级还不会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读(所谓流利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读,这就意味着在读的时候不去考虑读的过程,而考虑所读的东西的意思),但是对他提出的主要学习任务之一,已经是要求他对历史、地理、生物教科书的课文进行逻辑分析了。
该怎么办呢?在学生没有扎实地掌握有关的技能以前,不要给他布置比较复杂的学习任务吗?那么这就意味着,譬如在历史教科书方面,当学生还没有学会读(达到会分析的读所要求的程度)的时候,就不要给他布置家庭作业吗?(显然是不行的,学生有他自己的认知能力,可以借助家长来帮助学生完成这类难度较大的家庭作业。)但这样做又是不行的,这样会把学习的年限拖到15年。由此可见,学生必须更早地掌握最常用的技能,即掌握复杂的技能和总的来说掌握知识都要依靠的那些技能。当学生还没有学会流利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读,即在读的时候不必考虑读的过程的时候,书籍对他来说就不可能成为知识的源泉。
很明显,在这张表上,掌握技能和技巧的曲线应当是另一种样子。只有学生学会了流利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读的时候,才能谈到区分所读的东西的逻辑上完整的部分的技能。如果学生没有学会读,他的功课就不会及格,学习对于他就不会成为有趣的、有创造性的事。
再往后,学生在读的技能的发展上还应当再提高一步:要学会同时读和思考,不仅思考所读的东西的内容,而且要思考别的东西,如教师的指示、自己对所读的东西的看法等。这种技能到七年级就很需要了,它在八至十年级的创造性脑力劳动中将得到更加广泛的运用。如果学生还不会区分所读的东西中的逻辑上完整的部分,特别是如果他还没有充分掌握迅速阅读的技能时,那么他能不能在阅读课文的同时又听懂教师关于怎样阅读课文的指示呢?但是在实践中,这种现象是随处可见的:学生还不会进行逻辑分析,但是他已经有必要做到一边阅读一边从所读的内容中抽象出结论来了。 (从会到不会是需要一个很长的实践过程的,所以不能急于求成,要在平时的实践中慢慢培养。)
现在,我们全体教师从这张教学过程的表上看出这种互不配合、次序混乱的毛病来了。还有一些其他的怪现象也都暴露出来了。谁也不能肯定地说出,学生究竟应当在什么时候、在哪一学年,学会流利地、足够迅速地和正确地把教师口授的东西写下来(没有遗漏和错误地写下来),才能使他学会一边听教师讲解,一边把教师的思想和讲述的内容简要地记下来。实践中的情况是:学生在上学的整整10年时间里,都在学习迅速地书写。在三、四年级,学生距离掌握这条技能还很远,他怎么能学会写作文呢?可是在三年级特别是在四年级,已经要求学生了:把你所见到的东西写成作文。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这种大跨度现象还是比较少的,因为数学的逻辑性较强,而作文讲究的是积累。)
至于思考的技能,把几个客体、事物、现象进行类比、比较、对比的技能,找出不懂的东西的技能,以及提出疑问的技能又是怎样的呢?不掌握这些技能,根本就无法学习。然而有谁以及在什么地方进行专门的工作来教给儿童思考呢?是不是每一位小学教师都有一本专门的练习簿,年复一年地把一些思维练习积累下来呢?实际上,这方面是毫无所有。一切都模糊不清:据说,反正教师在每一节课上都要教学生思考的……儿童不会解答应用题,难道不是因为谁也不负责教他思考吗?
离开观察周围世界现象的技能和表达思想的技能(这两种技能是紧密联系的),教学过程也是不可思议的。但是奇怪的是,我们没有见过任何培养这些技能的工作体系。儿童没有专门地(在专门的课上)学习怎样观察周围世界的现象,没有一个教师能够肯定地说:我已经完成了培养这项技能的工作,我的学生已经学会觉察事物、现象、事件的主要的、本质的属性。实际生活表明,无论就哪一项技能来说(没有这些技能就无法顺利地学习),都说不出在教学过程的某一阶段上是已经掌握了,都不敢说:到这里为止,掌握这项技能的工作已告结束。有一个时期,我感到自己好像是在黑暗里摸索:教育过程实质上是在自流自发地进行的,我去听一些课,无非是为了有点事可做而已。不,这种情况不应当再继续下去了。我跟一些最有经验的教师一起,分析了教学大纲,估量了学生的力量和可能性,把表达某一种技能的实质的每一个概念的范围和含义弄准确(这一点十分重要),并且考虑了这一概念与另一概念的依存关系。最后,我们确定了在教学过程的哪些点上应当完成对每一种技能的掌握。例如,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阅读的技能,应当让学生在第三学年第一学期末的时候掌握好。以后,关于阅读技巧、读的技能的问题就不必再淡了,否则就会打乱对教学过程的全盘的领导。(要分清哪些学习任务是可以同步进行的。)从第三学年第一学期起(跟掌握读的技能平行进行),开始掌握区分逻辑上完整部分的技能。掌握这一技能的第一阶段在四年级末完成,其第二阶段在六年级末完成。就在这时,即在掌握区分所读东西的逻辑上完整的部分的技能趋于完成的时期,让学生开始掌握中学阶段一种比较复杂的技能:学生在阅读的同时,不仅要思考所读东西的内容,而且要在思想上对它进行初步的逻辑分析。
掌握流利书写技能的第一阶段在二年级完成,第二阶段在四年级完成。到四年级末的时候,每一个学生应当做到书写迅速、字体稳定,把书写技能掌握到这样完善的程度,以致学生在书写过程中不必再考虑单个字母的写法,而把精力用在思考所写的东西的内容和含义上面去。在第四学年的第二学期,开始掌握一边听教师的讲解,同时把思想内容记录下来的技能。这一技能的掌握,要求在第六学年末完成。
掌握写作文的技能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预备阶段,在掌握流利书写技能的第一阶段完成后开始,即从第三学年初开始。第二阶段在第四学年第二学期开始,在六年级时完成。
在掌握一个个的技能时,必须实现相互结合的原则:当掌握一种技能正在完成时,就开始掌握另一种技能。新的、较复杂的技能是建立在不太复杂的技能的牢固基础上的。 (这个学习模式是不可取的,往往会造成学生学了这样又忘了那样。)
在弄清楚各项技能的顺序性、相互依存性和衔接性的情况以后,我们就开始在实践中来实现这种设想。上表所列的一整套技能,实质上就成了教师们对自己和相互之间的要求。对于学校领导人来说,这个体系就成了管理教育过程的一个大纲。
我们按照这个教学过程的逻辑本身所提示的技能和知识的体系进行工作,已经有20多年了。每一位教师,在对某项技能的实质有了明确的认识以后,就去寻求掌握这项技能的具体途径。例如,经验已经证明,为了掌握流利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读的技能,就必须进行一定范围(数量)的练习,就必须使学生朗读多少页书,否则是不会有任何效果的。对一个学生来说,练习的数量是这么些,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练习的数量又有所不同。(每个知识点都需要相当量的习题来巩固,这些习题量都是在实践过程中总结下来的。)为了掌握思考(类比、比较、对比)的技能,必须明确地规定出思考题的数量。为了掌握观察周围世界现象的技能,我们形成了一套到自然界里去上课的体系:让学生去观察自然现象,讲述他们所看到的东西。
根据技能和知识的体系来领导教学过程,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为了更清楚地看出这种优越性,让我们来谈谈这个体系的第二部分——知识体系。我们分析了教学大纲和学生的脑力劳动情况,明确规定了教养和脑力劳动内容的骨架(骨干)——就是指学生必须牢固地保持在记忆里的那些基本知识,他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动用记忆这个知识的仓库。我们分别就每一门学科规定了那些必须永远牢记、不再回头“补课”的规则、概念,公式、法则和其他概括性的原理。(在低年级教学中,往往回头“补课”是很常见的,因为学生趋向于容易忘记。)这些东西之所以要牢固地识记并保持在记忆里,首先是因为在脑力劳动中要经常地用到它们。用形象的话来说,它们是随手要用的万能的工具,没有它们就无法走进知识的工厂里去。
就语法来说,这就是首先要牢固地记住最低限度的正写法词汇量。我们从词典和语法教科书里挑选出2000个正写法的词,这些词包含了所有最重要的正写法规则。学生在小学4年里掌握1500个词的写法,在五、六年级再掌握500个词的写法。最低限度正写法词汇量是教师的硬性规定的大纲。教师把掌握这些词的时间加以分配,布置一些相应的练习,并且研究学生的个人作业的情况。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如果一个学生到了六年级末的时候,牢固地、永远不忘地记住了2000个包含了最重要的语法规则在内的正写法的词,如果这种识记是在有理解地研究规则的背景下进行的,那么这个学生的读写就已经过关,他的语法知识和书写技能就变成了他的学习工具。记住必要的东西——这是预防学生在中年级和高年级时负担过重的极其重要的条件。这种识记和保持能把学生的智慧力量解放出来,以便去完成创造性的学习任务。
就算术来说,要牢记乘法表。学生要在第二学年的第四学季,把这项概括性的东西永远牢记不忘。学生还要把100以内的算术运算的各种可能的组合牢牢记住(例如,学生要不假思索地说出83—69等于几,并且永远牢记)。在三年级,学生应当记住1000以内的算术运算的各种组合。 (这些基础计算能力,是在不间断的题目练习中所形成的。)
在代数方面,要牢牢记住乘法公式。学生应在六年级的学年末记熟它们。此外还有坐标制、整除性标志、方程公式、对数函数、导函数、积分、三角函数、复数等。对于每一部分,都明确规定要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所要记住的东西,并指明在什么时候记住。 (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这些公式、技能技巧就是所谓的骨架概念,这些骨架将所学知识点串联起来,是根深蒂固的基础技能。)
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最低限度的知识,把它们永远牢记和保持在记忆里,教师就必须周密地进行备课,恰当地分配练习的时间。为了使学生牢记最低限度的正写法词汇,俄语教师就要周密考虑整个学年以至好几年的词汇默写作业。在每一节课上,让学生抄下和复习几个词的正写法。每一个学生都随身带着抄词用的正写法词汇本,回家后复习这些抄下来的词。在一年期间,每个词都能复习好几遍,同时也联想到有关的语法规则。
如果教养的“骨架”(即学生必须永远牢记的知识和技能)是稳固的,那么学校的整个“楼房”也是稳固的。在通过表格反映出来的知识体系里,我们只列入了那些必须牢记和保持在记忆里的东西。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是为了在必须识记和记忆的东西跟那些只要理解而不需识记的东西之间,划一条明确的界限。如果一个学生想把全部的东西都记住,那他是什么也得不到的,他甚至连那些必须识记和保持在记忆里的东西也记不住。缺少这个教养的牢固的“骨架”,常常是学校工作中最严重的缺点之一。
(重点教授那些学生必须永远牢记的知识和技能,对于一个低年级教师是非常重要的,这对一个小朋友的学习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骨架”不稳的学生,在课堂上可以针对这些学生群体问一些较为基础的题目,加以巩固。在习题或卷子中发现一些基础性问题,不能点到为止,应该要加以重视。
从自身角度出发,要梳理教学思路,明确学期、学年化的教学任务;分析学期与学期之间、学年与学年之间的知识点的联系性,使得整体教学更加有逻辑性。)

返回页首  留言 [第1页/共2页]

到页面 : 1, 2  下一步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